登陆注册
3198600000015

第15章 访谈类主持人的语言逻辑(2)

访谈类节目的现实需求

1.心态永远大于方法(技巧)

太多太多的书,太多太多的人,太多太多的文章和讲座,都在教人方法。教人方法的人并不真正懂得方法,很多事情不需要什么理论,理论只是一种吓人的打扮,揭开头巾一看,“丑媳妇”不过如此。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方法的方法。“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给钥匙与教人配钥匙,显然都是后者更重要。

我们总认为方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对了一半,对于庸人、匠人、平常人来说,方法是很重要,但并非对所有人都如此。同样是绘画、作曲、写文章,大师与工匠有很大的区别,就是一个用方法做事,一个用心做事。企业家也是这样,在大企业家身上你看得到大气,看不到精明,而小企业家精明得不得了。

我们为什么说把“人”放大,把“主持”缩小?功夫在练外。“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台下十年都是在练功吗?不是,更多的是在做人、练人。主持人要先做好“人”;企业家要先对“家”负责;“医生”自己先“生活好”,再去医别人。生活困难了,医生就会去行骗;生活太好了就会草菅人命。“法官”先“管好自己”再执“法”。只有“教师”的“师”字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它告诉我们只有先教育好自己,才能教育别人。这些说的都是心态。有了心态,自然就有了方法。

企业家总是反映社会的脉动,因为他们总有嗅觉。以前是吃、喝、桑拿、卡拉OK、休闲,现在是上学堂、搞培训,缺什么补什么。一张社会论坛的票价足够听八场谭咏麟的演唱会。企业家现在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态度决定一切。

思维态度行为习惯性格命运一切。

企业家最怕什么?项目对,经营不好,没有赢利,损失还不算大;项目不对,经营不好,也没有赢利,损失也不大;项目对,经营有方,最好;最惨的是项目不对,经营有方,走偏了(比如假冒伪劣,好卖但风险太高),最惨。经营是方法,项目就是选择的方向,是人生的目标,是心态的反映,心态出现偏差则全盘皆输。用方法做事的人是用小脑,用态度做事的人是用大脑。越大的道理,越简单,但越难做。李嘉诚说:“先做人,再做事。”20年前的企业家靠胆,10年前的靠脑,现在的靠心。所以广告也是“沟通,从心开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那访谈类主持人应具备什么样良好的心态呢?

(1)平和的心态。这只不过是一场节目,不要赋予它太多的意义,人生不过是一场感召与被感召的游戏,无论“王侯将相”,达官权贵,人人平等,重要的是他有没有感染力。不要赋予它太高的意义,否则很容易说教。《锵锵三人行》无说教,“苦大仇深”的文革时代与“泪眼蒙眬”的倪萍时代已经过去(倪萍在网络评此中不入十甲),现在人们更加理性、自然,反对权贵以势压人,而要以理服人,反对表演、粉饰、装腔作势。这不是一个英雄的时代,伟人没有平民意识,他就不是伟人,只是暂时得志之人。不要居高临下,也不要自惭形秽。

(2)自信的心态。与巨人在一起,不可能和他一样高,但是可以站在他的肩膀上。当然,要靠平时的储备(经验的储备、知识的储备、心态的储备),厚积薄发。

(3)诚实的心态。为什么呼唤诚信?社会关系之所以平衡,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基本的诚信原则,不需要提前约定,但都能自觉遵守,这样才能真正双赢,否则就会双输。经济上同样如此,在市场失信时,这支“看不见的手”也会失灵。

(4)智慧的心态。主持人什么都和常人一样,但在做节目的时候要有一个和大家不一样的高速运转的“CPU”。嘉宾很厉害,他是奔3的,你就得是奔4的,他奔4你就得奔5,当然要有大的硬盘(储备)的支持和内存的支持(反应敏捷)。否则一句非常好的话语,你在节目结束时才想起来,你就等于死机了。主持人要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判断力、反应力、亲和力(感召力、凝聚力),以前提倡“杂家型主持人”,后来发现不对,提倡“专家型主持人”,也不像,现在要提出“思考型主持人”这个概念,因为思考是真正把人放大,你不仅要在节目中思考,还要在节目外、生活中思考、总结,有思考才有心态,这不是“杂家”、“专家”可以涵盖的。说话要说的好,一定要享受到说话的快乐,就像一个音乐家知道旋律的快乐,画家知道画笔的快乐一样。

2.内容永远大于形式(回答永远大于提问)

谈话节目永远不等于提问节目,虽然谈话要提问,但提问永远是因为要进行到底。精彩的回答永远比精彩的提问更重要。

白岩松的提问太强、太硬、太居高临下,让回答的人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回答不出新来。大道自然成,太学究就不是学究了。还不如每天换一个嘉宾来提问,白岩松每天都负责为不同的嘉宾提出精彩的问题,他只适合采访精英,如果面对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大哥,那是小崔的强项,一定掏心窝。

提问有三种:

(1)深挖式(一挖到底,挖10米,刨根问底,打到水了)

(2)拐弯式(挖5米,拐5米,废弃,不见水)

(3)重复式(挖十口井,每井一米,不见水,更累)

嘉宾已经走了很远,但主持人还在原地踏步。只会背稿,比如婚内强奸,人家已经说到了是可以算犯法的,但与一般的强奸有所区别,还接原来准备的讲,问“合不合法”,问配偶权的问题。

沃纳·海森堡曾说:“大自然从不轻易泄露自己的秘密,她只会对我们的提问作出回答。”可见提问的重要性。在谈话类节目主持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嘉宾有更多的发挥空间,通常比较提倡使用开放性问题。所谓开放性问题,就是不限制嘉宾回答问题的答案,而完全让嘉宾根据自己的喜好,围绕谈话主题自由发挥。进行开放性提问既可以令嘉宾感到自然而畅所欲言,又有助于主持人根据嘉宾谈话了解更有效的信息。而且,嘉宾在感到不受约束时,他们通常会感到放松和愉快,这显然有助于双方的进一步沟通与合作。

典型的提问方法主要有:

(1)……怎(么)样或者如何……

例如:您通常都是怎样(如何)应付这些问题的?

您觉得形势会朝着怎样的趋势发展下去?

(2)为什么……

例如:为什么您会面临如此严重的问题?

您那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3)什么……

例如:您遇上了什么麻烦?

采用了这种制度后,您的工作发生了什么变化?

(4)哪些……

例如:哪些问题令您经常感到头疼?

您觉得这种产品的哪些优势最吸引自己?此外,对于嘉宾的某些回答,主持人也要有清醒的认识。为了更好地达到节目传播的目的,一些质疑也是非常必要的。

每一期《面对面》中都可以看到王志的质疑,质疑无疑已经成为王志采访最引人注目的一个风格。下面,就拿《面对面》开播后的第二期节目《牛群:领导问号》为例。这期节目中王志的质疑可以说针针见血,环环相扣,但又都是对事而不对人。王志始终理智地在用细节和事实提问,谨慎而不保守地控制着采访的节奏。画面中的牛群有些激动,但是采访并未造成受访人情绪失控而吵乱架的局面。用牛群的话说,当时就差撸袖子打起来了,而房间里其他的人是“如坐针毡”。整体上看,这期节目无论是现场感、真实性还是在人物表现上的生动性以及交锋的激烈程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可以说是一期非常成功的新闻人物采访。这期节目中,共问出60个问题,其中质疑性提问就有38个,占整个采访的63.3%,我们来看其中一个段落:王志质疑牛群牛县长“裸捐”。

王志: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不理解呢?

牛群:这个特别正常,它只能让我更加纯地,更加净地去做这件事情。每个人的不理解和他的经历有关,和他的阅历有关,和他的审美有关,和他的知识结构有关,和他的世界观有关,和他的审美标准有关。所以说,他得出的结论自然而然是不一样的。我不企盼着我不奢望着让大家都理解。

王志:可不可以少用一点排比?

牛群:不行,你问我这问题就得排比。

王志:讲一点事实。

牛群:我这个人就不注重事实。

王志:那你注重什么?

牛群:我注重理想,我始终生活在理想王国。

王志:你的理想到底是什么?

牛群:自己就干自己想干的事,享受干的事。为什么要说这期节目呢?在《面对面》所有的节目当中,这期节目不一定是最好的,也肯定不是反响最大的。这期节目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王志的尖锐提问触犯了牛群的隐私,太不厚道。应该考虑到牛群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应该给这个著名的相声演员一些体谅和同情。

这种同情显然用错了地方,牛群是一个公众人物,他的做法是在用公权谋私利。当一个公众人物假借造福百姓之名为自己谋利益的时候,对他客气的结果只会对新闻职业造成伤害。这种同情如果放在对吕厚山的采访中则是对的,因为吕厚山只是一个普通的医院院长。当SARS汹汹而来的时候,大家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慌乱,追根究底,应该说症结在于人类和传染病毒有点“久违”了,形成了松懈心理,还有国家在医疗体系上的一些问题。责任不应该让吕厚山一个人来承担。对他的“拷问”让人感到了一丝冷酷。观众会想,这个院长换了是你,又会怎样呢?访问牛群的时候,王志的立场完全站在了蒙城百姓和普通观众这一边,他没有考虑我是不是会得罪面前坐的这个名人,我以后是不是还要和你牛群打交道,这就是王志身上的“硬气”。

这期节目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人物采访,它称得上是新闻人物、公众人物采访的一个标本,为电视新闻人物采访树立了一个参照物。从采访水准而言,这期节目也不低于西方国家任何大牌电视明星的采访。这期节目的开创性意义在于,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电视的发展,这样的采访将会成为电视新闻人物采访的主流类型之一。

访谈类主持人的语用策略

1.语用的原则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广播电视的访谈类节目发展很快,在谈话过程中,不管对方是什么样的人物,气氛总是比较随意和轻松的。每一次访谈都是一次言语时间,从语用的角度看,是有一定规律和原则的。

(1)语境原则

任何一档访谈类节目都离不开它的背景,人的背景或者事件的背景。不脱离现实语境,谈与现实语境相关的话题,不随意“跑题”是对节目主持人最起码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嘉宾都会对节目主旨有个预知,对现实的原则进行反驳的情况也并不多见,但也会出现谈到兴致很高,忘却主题的可能。主持人的思想一定要高度集中,头脑一定要格外清醒,须通过语言交流,及时将谈话拉回主旨,引导嘉宾依照原先计划进行访谈。

(2)和谐原则

传播学家施拉姆说,人际传播是“对话式”的人际交流,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由于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而聚在一起进行的交流。因此,谈话的内核就是思想、情感的交流和观点情绪的碰撞。一个成功的电视谈话类节目不仅是一个阐述观点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说服和接受观点的过程,而这种冲突和悬念恰恰是受众感兴趣的。谈话交流这种利用外界刺激引导、激发甚至改变心理状态的过程更符合传播受众的审美和娱乐需要。主持人和嘉宾应该真诚协作,为对方提供所需要的信息。“修辞立其诚”就是合作原则的体现。主持人从最良好的愿望出发,组织自己的语言,将心比心,贴近受众、服务受众,体现了古代东方文化的和谐,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扬交相利、兼相爱的精神,以达成人际间双向互动的和谐关系。

(3)礼貌原则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重视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礼节。《论语·学而》中有:“敬而无实,恭而有礼。”《礼记·礼器》中又有:“礼也者,合乎天时,设于地财,顺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也。”这些都强调言之有理、合情合理,集中表现的是尊人和自谦。

英国的语言学家利奇和布郎从语体学的角度,将语用的礼貌原则分为6类。一是得体原则:减少表达有损他人的观点,尽量使别人得益;二是慷慨原则: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尽量少使自己得益;三是赞誉原则: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尽量多赞誉别人;四是谦逊原则:减少对自己的表扬,尽量多贬低自己;五是一致原则:减少自己与别人观点上的不一致,增加一致性;六是同情原则:减少自己与他人感情上的对立,增加双方的同情。

同类推荐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

    编者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五届(2008)年会收到的大量文稿中,经作者同意在部分新闻学期刊2008年发表的有关文稿中,共选取111篇稿件,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以飨读者,并恳请各方指正。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创办旨在为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学者提供学术讨论的平台,倡导具有科学性和创新价值的传播研究,彰显网络传播研究对传播学的理论贡献,促进传播学者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中国网络传播研究》鼓励以经验性方法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基本问题,倡导多学科、全球化视野的传播学术研究,亦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相关科学认知。本书是2010年第4辑。
  • 人体怪象博览

    人体怪象博览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使孩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本丛书,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知识,启迪孩子的智慧,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从小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世界各地的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辉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无数珍贵的世界遗产,也留下了众多至今尚未得到圆满解决的“世界之谜“。
  •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

    《阅读,打开教育的另一扇门》是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中国教育报“2012年度十大读书推动人物”之一凌宗伟老师的一本阅读随笔集。全书收录60篇文章,按作者的阅读思考,分为“我这样理解教育”“寻找理想学校的走向”“改变从自己开始”“在热闹纷繁的教育世界中”“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建构自己的教育哲学”等七部分。作者立足于对教育经典著作的阅读、理解,思考中国当下教育的生态,反思现实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追寻教育的本质,提醒广大教育者重返“为了人”的教育。
热门推荐
  • 整个城市都寂寞

    整个城市都寂寞

    璎珞在19岁的时候遇见了21岁欧阳落,她愿意为他去改变,他甘心包容她的一切,可是看似坚不可摧的爱情,在现实面前变得不堪一击,幼年的遭遇,让她过早成熟,成年的境地,让他无奈放弃爱人离去,她放弃幸福去等待爱人归来,她忘掉伤痛继续爱然而,在这个城市里她注定孤独在微凉的夜灯下期待着那个敢像她一样用力去爱的人出现······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诗情。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 天鸿魔道

    天鸿魔道

    这是一部背景庞大,气势恢宏的奇幻修真小说,来自天鸿大陆的少年林风,为了使命,接受了家族的考验,这个故事,就是从他得到一件不起眼的魔神器残件开始……,修魔,修仙不过在于其心罢了。一个复仇的少年,一场交织的爱恨情仇,演绎着怎么样的惊心动魄,09年,小羽最新奇幻修真作品《天鸿魔道》敬请收藏!!!
  • 邪王宠妻:傲娇逆天五小姐

    邪王宠妻:傲娇逆天五小姐

    她,月府的废物五小姐,一朝重生,身怀灵异空间。他,杀伐决断的北玄太子,天赋惊人,傲娇霸道。她不再是人见人欺的废材弃女,锋芒乍现。上有洛神太子当老公,下有王爷当小弟。他宠她,他溺她,诱惑她。她躲他,她闭他,刺激他。直到他再也忍不了,将她压在身下“你是本太子的,想往哪跑。”
  • 金刚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

    金刚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警惕!中国股市虚拟大崩盘

    警惕!中国股市虚拟大崩盘

    中国股市的大牛市没有近忧,却有远虑、因为一旦被过度炒作多年的资产泡沫发生破裂,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如何使每个投资者都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未雨绸缪,做好防范风险的各种准备,正是本书要告诉读者的关键词。本书分为七章,分别是不断创新高的长牛市、金融大爆炸、这个股市有点疯、吹大的泡沫破裂、股市危机的推手、股市危机后果、我们为明天准备好了么。全书从实战的角度,全面论述了大牛市背景下,股市危机的成因、表现和后果及其应对之策,警示中国股民,尤其是要让广大中小投资者明白:股市危机给我们带来的伤害,不仅是财富的严重缩水,其心灵上也会遭受到多少年后都难以愈合的打击。
  • 独家沦陷:老公大人请止步

    独家沦陷:老公大人请止步

    “想逃?窗都没有。”雷少气息清洌,手臂猝然收紧,叶晓雾为了帮朋友误惹京城第一名少雷克已,生来就站在世界之巅的王者。她转身想逃,却被雷少撒下天罗地网困在怀中,她笑颜如花,挑衅的迎战,“怎么,你一个大男人,玩不起吗?”豪门暗斗,偷天换日,小孤女的她屡招暗算,举步为艰,一朝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真正身世之迷浮出水面,原来她竟然是……
  • 校草大人的高冷女神

    校草大人的高冷女神

    南城今年的夏季比以往要惹热上许多但好像自从遇见了你,整个夏天都清凉了,也许夏天就应该是这样吧……
  • 缀网劳蛛

    缀网劳蛛

    《缀网劳蛛》收集了许地山先生各个时期的小说代表作,许地山的小说富有独特的艺术个性与气质。委婉细腻、纯真自然的文笔,对人的悲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使其作品成为现代文学的一朵奇葩。
  • 巧夺天工的中国建筑

    巧夺天工的中国建筑

    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我国的先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建筑文化。中国建筑在世界的东方独树一帜,它和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中国古建筑通过其自身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深刻文化内涵,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特征。作为中国艺术最杰出的一部分,中国古建筑中的绝大部分,都充满了天人合一的伟大和谐思想,表现了中国古建筑文化所特有的伟岸而俊秀、博大而亲切、神秘而浪漫的特征。《巧夺天工的中国建筑》带你走进中国建筑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