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有两种方式可以使人获得内心的富足和安宁:得到想要的,或满足于已得到的。前面所说的坚持自己与服从于神,就是在宗教意义上得到想要的或者满足于已得到的。宗教可以说永远处在这两端之间的某个点上。很自然,人都会首先尝试第一种方式,它无疑也是宗教崇拜产生的早期动机。人渴望得到食物、长久的寿命、打败敌人,他试图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得到神的支持,并且时刻都能清醒地认识到作出妥协的必要。他供奉祭品、恪守教规、按照他所信之神所规定的方式行事。而获得神之恩惠的条件越来越苛刻,但是得到的恩惠却越来越不明显,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宗教体验。由此就产生了哲学家口中的“恶”的问题。《约伯记》中记载了基督教对“恶”这个问题的经典表达,说约伯“完美正直,敬畏上帝,从不作恶”,虽然如此,他的生活却祸事连连。那么约伯是如何面对这个问题的呢?他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完全服从上帝的意愿。“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果然到最后,“耶和华赐给他的,比他从前所有的加倍”。毫无疑问,如果一种宗教是完全的自我牺牲,那它就不能被称为宗教了。一个人如果不能通过崇拜神得到神的眷顾,他就不会有崇拜神的动机。
宗教演化的趋势是,一个人将在宗教所规定的生活模式中学着寻找新的、更高层次的好处,来代替他祈神的初衷,即那种肉体的抑或世俗的幸福。在这一新的趋势下,宗教将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且会具有教化作用。宗教教给人的,并不是如何满足其天生的和世俗的欲求,而是如何看轻这些欲求以专注于其他事物。正是这种在宗教中提出欲求和服从于神的结合,使敬畏成了宗教的典型情感。神是一个人实现自己目标的手段,也是提升其目标的伦理道德准则。
自我牺牲的宗教
在所有的宗教中,最接近完全的自我牺牲的是印度的哲学宗教,或者叫密宗。这一宗教的种种变种都反映了对生活的一种基本态度:坚持不懈的努力是不会有任何回报的,人类毫无希望实现自己的欲望。但这不是说印度人就陷入绝望了;他们与西方宗教信仰者的区别在于,后者希望能在神的帮助下,或者是能在遥远的未来,实现个人幸福或其所谓的“文明”,而在前者看来,人的所有努力全然是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之上的。不可避免的失败并不意味着真正的失败,只是意味着采用了错误的衡量标准。从《奥义书》的教义可以看出,即便是单独的个体,也只是一种因怀有欲望而得以永存的幻象。
当人心中的
所有激情都褪去,
凡俗之人得以不朽
婆罗门的祈祷得以实现
在婆罗门教,这个世界更深层次的统一体之中,个体得以真正的存在,并获得拯救。
当我们开始考量佛教的时候,我之前说过的,“将‘神’这一观念看作是宗教的产物,而不是作为宗教的根源”,变得尤其重要。因为实际上佛教是一种没有神的宗教,这看上去似乎很矛盾。毋庸置疑的是,佛陀本人像孔子一样,也是宗教崇拜的一个对象。每一个宗教的创立者都会被他的追随者们奉若神明,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但佛陀并没有把自己神化,他甚至教导人们将灵魂本身也看作短暂而虚空的体验。受苦受难才是普遍的生存法则,活着即是对欲望的惩罚,是因果报应带来的重生,这里的因果报应即是前世所做的一切换来此生的奖赏或惩罚。生死轮回乃命中注定,因为生命始终会为自己的再生和继续存在创造条件。得救并非是指成功地存在下去,也不是实现实际的欲望,而是意味着通过征服欲望而逃出生死轮回。在这样一种宗教中,不存在神,因为人并不需要什么神秘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实现美好的愿望。但佛教依然是宗教,因为它把人从遭遇的困境中解救出来。从任何其他的角度来看,涅槃可能就等同于灭亡;但当人已经感觉到了自己的无助,认识到了自己的失败之后,涅槃则意味着救赎。它是一种生活哲学,是一种人与周围的世界达成的协议,通过这样的协议,他获得了自己所能想到的最大恩惠。
一个人要想理解宗教文学的范围之广阔,仅仅掌握宗教的一般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宗教在人类生活中呈现出的形态略知一二,尤其重要的是,要知道它与科学、艺术及诗歌的联系。
宗教与科学
看到科学两个字,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建立在事实或严密逻辑推理基础之上的知识。一个人要把宗教解释为科学,或者说解释为人的推理和认知能力的成果,要费多少周折?在当下,这个问题里的困惑恐怕比过去任何时代都要多。对宗教日渐增多的质疑,以及科学对过去宗教所维护的信仰的反驳,导致各式人等做出各种各样的努力,试图通过纯粹的“信仰”,或凭借主观想象出的价值观念来保住这些信念。
自14世纪天主教正统占据支配地位以来,就一直有这么一种趋势:要把一个一个的基督教教义,比如约拿与鲸鱼的故事,《创世记》中关于上帝创造世界的记述,甚至还有《新约》中的那些神迹,都看作是虚构出来的,将其价值理解为象征、传统、诗歌,或者把它们当作一个信仰体系的组成部分,并且评判这个信仰体系的依据不是历史事实,而是看它在安慰信徒或者使其获得新生上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回想一下,促使宗教产生的最原始的人类需求是什么?如果一种宗教满足了这一需求,显然在这种宗教中一定含有真理的核心。人试图通过宗教与事物的本真建立起对自己有益的联系,他试着保证自己的所作所为符合更深层的真相,以此救赎自己的灵魂。如果他误入歧途,没有抓住真相,那么他的所有作为就建立在了谬误之上,注定要承受失败的厄运。如果自然并没有任何威力,或者人类的恳切请求于它根本没有影响,那么,崇拜这些自然力量就是荒唐的。如果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确保正义之胜利,基督徒的希望就会沦为幻象,而他祈祷和做礼拜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简言之,每一种宗教在本质上都是完全相信某个事物就是真理,而如果这个事物并不是真理,那么这个宗教就会受到怀疑。
然而,尽管每一种宗教都有一个科学的内核,这内核却只是它一个很小的部分。首先,宗教与科学不同的地方是,它故意采用了一种独特的看待事物的观点。这个观点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宗教对宇宙万物感兴趣,只是因为它们对人类命运的巨大影响。故而宗教最终并非通对事实的判断,而是通过情绪来表达自身,比如希望、恐惧、信任、绝望、敬畏、爱、感激或征服自身。宗教表达情绪的对象是宇宙本身,或者是某种神秘的能够代表宇宙的东西,然后宗教解释这个对象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而信众的注意则赋予它们丰富的意义。因此,很多宗教文本,比如《诗篇》和圣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本质上都是宗教情感的表达,它对神的描述,使用的是表现出信徒本人的情感和态度的词语,而非冷冰冰的科学公式。
宗教中第二个非科学的因素来源于人类的想象力和社会传统。宗教与理论不同,在于有了信仰之后才有宗教,而不是先有宗教后有信仰。只有当一个人相信了关于宇宙力量的某种解释,并将其作为自己生活的基础时,宗教才是有效的,才开始发挥作用。拿佛教来讲,当一个人希望达到涅槃的境界而开始自我修行的时候,佛教才开始成为一种宗教。而基督教开始成为宗教,是在信徒真正开始通过祈祷、遵循教规以及做善事之后。所有重要的、历史久远的宗教,其基本教义不仅注入了个人生活,而且为人类社会生活所采纳吸收。集体共同信奉的这些教义,就成了对族群崇拜的无意识的预设。宗教想象力的功能,就是使这些预设变得至关重要,并且发挥作用。一种能带给人希望的宗教并不是一系列涉及天力恩赐的命题,而是能活生生地实现这些命题的意义,它带给人的希望表现为情绪的不断高涨或行动上的自信满满。想象力把宗教真理塑造得令人印象深刻,人们对宗教真理产生感情,并被它所激励。这就相当于社会生活中的传统和象征,这两者保障了宗教情感和宗教实践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于是,简言之,我们应该可以在所有的宗教表达方式,比如宗教文学中都找到某些能够被转变为科学命题的基本假设;一种想象的或者象征的呈现方式会遮蔽这些基本假设,但在这种呈现方式的情绪和实践中,它们的意义已经得以实现。
宗教还有另一个不同于科学的重要方面,那就是它超越了实证的范围。过去从来没有,将来也绝不会有一种宗教会像科学理论那样得到严格的实证。宗教是在黑暗中的一跃,这原因难道不明显吗?为了满足实践的需求,我们需要总结事实,而出于严格意义上的理论的考虑,我们会拖延着不去总结,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启发。但生活就是由突发事件构成的,是危机,或者像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是一种“不得不做的事情”。人必须迅速地作出决定,要不然就会漫无目的地生活。人应该怎么去了解这个世界?又应该怎样做才能自我救赎?做决定必须当机立断,然而严格来讲,我们却无法拿出证据去证实这个决定是正确还是错误。信仰就是去相信看上去有可能是正确的东西,并且是坚定不移地而非半信半疑地相信。因为如果你不完全相信自己的信仰,就无法凭借它继续生活下去,也无法通过它实现自我救赎。纯粹的信仰可多可少,这要看信者的批判能力和哲学思考能力发展到了何种程度。但是在任何情况下,信仰都有一些经验事实和推论作为基础,同时作为其基础的还有我们“信的意愿”或对权威的信赖。于是,我们在宗教文本中经常能看到武断的确定和主观的意愿,在这样的文本中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在科学中肯定容不得这种武断和主观。
宗教与道德
虽然这只是一篇简短的介绍,也还要提及一个话题,那就是宗教与道德的关系。我们应该把《箴言》或《论语》这样的道德教化算作宗教吗?我认为,只要清楚宗教的一般含义,这个问题就不难回答。只要满足了下面三个条件,就可以说某种生活方式是具有宗教性质的:你在特定的保护之下过着这种生活;这种生活被认为符合宇宙的普遍本质;这种生活被设想为一种自我救赎的方式。
拿“正义”来说,如果人们把正义作为一种实现社会福祉的手段而认为它很有价值,那这正义就是伦理性的;但如果人们把它作为赢得上帝赐福或者实现涅槃的手段,那它就是宗教性的。当道德生活以某种方式与宇宙万物有所联系的时候,它就有了宗教的性质。在所谓的“伦理性宗教”中,宗教所规定的生活方式常常与道德意识里所规定的生活方式重合,而做正确的事被认为是自我救赎之道。无须多言,这样一种与道德的结合极大地增强了宗教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这样一来,在所有能用希望鼓舞人的伦理性宗教中,宗教为人们的良知额外增加了对自然的优越感或者说胜利感。正确的生活方式呈现出终极真理的模样。宗教在纯粹责任的基础上增加了信心、灵感、对永远的期盼和持久的成果。即便是在悲观的伦理性宗教中,道德也处在显要的位置上,因为要想脱离生存之苦,道德修养是至关重要的。不管道德有什么特殊的主张和信念,这样的宗教意识都使它更为受人尊敬,并且增强了它的感化力量。因为宗教倡导人全面而严肃地看待生活,将人从狂热的痴迷和眼前利益的局限中解放出来。是宗教使人们保持活跃的广大无边的想象力,让人们从整体上关注生活所有的苦难,既包括内在的,也包括外在的。
至此,我们很自然地得出结论——宗教的普世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产生于人类的普遍需要;另一方面,它拥有普世的价值,故而不论其中可能有多少谬误或无知,宗教皆能使平凡的生活获得升华、获得威严。真宗教好于伪宗教,同样能肯定的还有,有宗教好过无宗教。
佛教
查尔斯·罗克维尔·兰曼[28]
乔达摩,或者叫释迦牟尼、佛陀,活了80年。以菩提树下的顿悟为界点,他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35年为一部分,后45年为另一部分。佛陀顿悟时看见新的光亮,这对所有佛教徒来说都是古往今来的第一等大事,其意义就如耶稣的诞生是西方公元前和公元后的分界线一样。他生命的前35年又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他身为王子的那段时期,或者说从出生到29岁时为获得最高开悟弃绝尘世那段时期;二是他为获得最高开悟而痛苦挣扎的6年时间。现在关于他生命的这35年,我们能看到详细的记载。在史料和传说中没有多少后45年的奇闻趣事,但关于这位“导师”的教义的传闻却很多。佛教经典著作中所记载的这些学说,实际上就是佛陀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佛陀出世
在佛陀出现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就已经有这样的信仰在印度广为流传:人必须经历生和死以及生死之间的生命历程,死后又会在无止无休的轮回中反反复复地经历生死。有鉴于此,有关佛陀一生的传记必定对其前生也有所记述。其中一个就是须弥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