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3100000002

第2章 清心为治本(1)

——择幕求官的律己之心

“信”乃为政之基,从幕之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是由信用构成的。人们通过货币交换商品,是因为承认了货币的信用力。日常的生产生活也处于各种信用体系中。例如出现不良消费记录的话,用户可能会被运营商列入信用黑名单,不再为其提供普通用户可以享受的服务。

道德伦理堪称古今中外最重要的信用体系之一。品行优良者能得到社会更多的信赖,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至少在社会秩序正常时是如此。

古人特别强调道德教化,试图把人们培养成信用良好的有德君子。但遗憾的是,无论社会宣扬的主旋律价值观如何,实践效果与指导思想难免有所偏离。即便是能把孔孟经典倒背如流的读书人,最后也未必能成为合乎儒家规范的君子。

幕业就职者多为落第书生,正因如此,这个群体鱼龙混杂。而事实上,师爷的地位与作用十分特殊,更需要正确的职业道德观来约束。

汪辉祖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取信于主官,才能直言进谏。想让主官听从自己的计策,首先得让对方不怀疑自己的一言一行。他坚信做人要以清心为本。唯有律己立品之人,才能彻底获得主官推心置腹的信任。

而汪辉祖强调清心律己不光出于求职就业的需要,也是为个人立身树立一个标杆。每次择幕就馆之前,他首先以严于律己的品行取信于人。而每次辞职去馆之后,他也继续保持清心律己。于是乎,一代名幕在官场上的口碑就此树立。

一、治无成局,清心为本

读书人考科举是为了进入仕途,然后施展治国理民的抱负。汪辉祖也是读书人出身,自然怀着完全相同的儒者理想,但他也深知做个名垂青史的好官绝非易事。许多失足官员在最初也有一番雄心壮志,但在官场这口大染缸待久了,初心和良心往往都被染得漆黑无比。勿要为官,为官必贪,这种观念深入人心。

尽管明知官场是口大染缸,但汪辉祖依然以入仕为目标。因为他很清楚,官场越是不尽如人意,越是需要清正廉明之人挺身而出。从事幕业不仅仅是为了衣食生计,更是为了造福一方百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时有句谚语:“官断十条路。”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比较集中,同时履行多种职能,可以从各方面轻易断绝小民的活路。佐治主官的师爷也有同样的破坏能力。权力集中导致公务繁重,再加上清朝官员的理事技能整体偏低,地方官只能把许多具体事务委托给心腹师爷全权负责,自己只做个盖印的甩手掌柜。

师爷虽非正式职官,却常常替幕主审理案件、制作公文、管理印章,手中的实权不可小觑。汪辉祖有感于权力对人心的侵蚀,时刻提醒自己立心一定要正。

《佐治药言》中有言:“操三寸管,臆揣官事,得失半焉,所争者公私之别而已。公则无心之过,终为舆论所宽,私则循理之获,亦为天谴所及,故立心不可不正……正心乃为人之本,心正而其术斯端。此言操存有素。临事又以公私之别。敬慎之至也,勿误认有事方正其心以辞害意。”

为幕之人代替主官手执权柄,为公为私全在一念之间。再老练的师爷也有出纰漏的时候,但只要平时一心为公,舆论也会宽恕你的无心之过。那些以权谋私的人即使办事滴水不漏,但天网恢恢、报应不爽,就算不为公法所诛,也迟早会遭到天谴。所以,公门中人不能不端正自己的心思。心思端正才能以公正的态度处置政务。而不以私心妨害公理,也就不会落得个赃官恶吏的骂名。

汪辉祖这番话说得虽无干云豪气,却也实在得很。务实,一直是他最主要的优点。

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眼高手低缺真才”是读书人普遍的毛病。儒家教义博大精深、提纲挈领,可是四书五经诞生的年代太过遥远,书中的常识早已与清代社会生活脱节。别的不说,五经中的《礼记》是汉朝儒家学者考证的西周礼仪(其实更多是经过春秋战国改革的礼仪),但异族入主中原形成的大清王朝,从上到下都有自己的一套礼仪风俗。也就是说,作为科考必读书目之一的《礼记》,在当时完全没有操作的可行性。

如此一来,考上科举的读书人未必真的有治国之能。少数佼佼者能在翰林院的庶常馆获得三年学习政务的机会。他们在完成学习后要经过“散馆”考试。如果文辞不工整或满文不及格就不能“留馆”,要么补授他职,要么放到外地做知县。科举出身的地方州县官员虽然满腹经纶,但学习的东西基本脱离基层实务。

由于清朝地方官员普遍不长于政事,难免会出现一些事与愿违的“惠政”,落得个费力不讨好的下场。在这个背景下,汪辉祖自然不会生出“平治天下舍我其谁”的大儒豪情。

在汪辉祖眼中,做人“立心端正”比“才华横溢”更为根本。这种理念的源头来自北宋名臣司马光的人才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德才兼备者为圣人,无德无才者为愚人,德胜于才者为君子,才胜于德者为小人。后世儒者的人才观受他的影响颇深。

按照清朝世俗的主流观念,世人愿意宽容“有德无才”的君子,但恐惧并憎恶“有才无德”的小人。因为,君子只是好心办坏事,若能得到有才贤良辅佐,肯定能为百姓带来福利。小人则不然,才华越出色越能把“官断十条路”这句谚语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小人不会找君子辅佐,只会与其他小人蛇鼠一窝,鱼肉百姓。

所以,汪辉祖特别强调做人做官应当先正心,树立一颗勤政爱民的公心,否则,就不堪为经世致用的儒者。

孔孟之道,仁政为本。仁政之要,首在爱民。尽管古时候没有“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但宋朝大儒张载也把“为生民立命”视为儒者四大终极追求之一(其余三个分别是“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许多儒门书生除了圣贤书之外,一不知经济民生,二不懂带兵打仗。故而世人常常讥讽道:“百无一用是书生!”可是,两汉之后的治国能臣,鲜有不学孔孟之道者。儒家学问虽不涉及军政司法与科学技术,但在其仁政观念指导下,人们却可以更好地将这些实用学问用于造福百姓上。

汪辉祖曾经在《学治臆说》中指出:“治无成局,以为治者为准,能以爱人之实心,发为爱人之实政,则生人而当谓之仁,杀人而当亦谓之仁。不然,姑息者养奸,刚愎者任性,邀誉者势必徇人,引嫌者惟知有我,意之不诚治于何有?若心地先未光明,则治术总归涂饰。有假爱人之名而滋厉民之弊者,恶在其为民父母也。故治以实心为要,尤以清心为本。”

时代一直在变,古今政策迥异。而且每个地域有自己独特的民生情势,没有万世不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治理模式可用。主政之人必须因时因地安排政事。法无定法,治无成局,只要效果好,就是治理有方。

在汪辉祖看来,能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能推行惠民政策,就是治理有方。儒家仁政讲究“生人”,即顺应民心,给予百姓希望得到的东西,舍弃百姓反感的东西。这也是孔孟先师主张以教化为主、少用刑罚的根本原因。

汪辉祖一方面继承了这种观念,另一方面又在此基础上提出“杀人而当亦谓之仁”的观点。这里的“杀人”当然不是对平民百姓滥用刑罚,而是指用刑罚杀死违法作恶的歹人。

通常来说,仁政的一大要义是忠恕,是宽赦犯罪的百姓,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但这个美好的理想,屡屡被残酷的社会现实粉碎。汪辉祖办案无数,见过许多地棍滋扰善良百姓。他担任刑名师爷时极少判处罪犯极刑,不过对于该重罚甚至该杀之人,他也绝不姑息。刑杀恶人,除暴安良,这对守法百姓来说也是仁政。

但是,无论“生人”还是“杀人”,为官为幕者都应本着一颗公正的仁义之心。那种姑息迁就的态度会助长奸恶之徒的气焰,万万不可取;而内心刚愎自用之人会任性作为,迟早伤及百姓;贪图名誉之人会为了沽名钓誉而贪赃枉法;避嫌之人自私自利,毫无责任心,不会为民着想。

汪辉祖认为这几种人对治理地方毫无益处。他们内心都不光明磊落,所做之事不过是冒充政绩的面子工程罢了。打着爱护百姓的名义做出危害百姓利益的事,这样的官员不堪为地方父母官。

清朝一代名臣,嘉庆朝首辅、太子太傅、东阁大学士王杰对汪辉祖有极高的评价:“子尝谓,子孙不以能文得官为贤,唯愿以知廉耻、明道义为贤,穷通知有命在,读书不为利禄,则出处俱可自信。年兄(指汪辉祖)与愚可谓同志者。”

王杰是乾隆二十六年的状元郎,历任多个要职。他为官清廉,耿直刚正,曾参与审理大清第一巨贪和珅的案件。连他都把汪辉祖视为同道中人,可见汪辉祖的人品有多高洁。

王杰一方面很器重汪辉祖,另一方面又尊重其个人选择。汪辉祖辞官归故里时,不少朝廷要员想高薪聘请他做师爷,但他全都婉拒。王杰十分赞同其做法。

纵观汪辉祖的一生,始终贯彻着清心为本的做人思想。他不仅在做师爷时保持着清廉公正之心,成为正式的朝廷命官后也谨守着“为生民立命”的从政初心。可见,王杰对他的赞誉恰如其分。

二、欲行其志者,不可不立品

老天最爱磨人才。汪辉祖年幼丧父,家境十分贫寒,考试运也不太好。为谋全家生计,他选择了落第读书人最常从事的工作——给地方官员做师爷。

当师爷有三个好处:其一,师爷的脩金(薪水)比较高,可以让全家衣食无忧;其二,师爷的任务是代替主官处置具体公务,可以锻炼出科举考试所不能提供的执政技能;其三,师爷是主官的左右手,通过主官能积攒官场人脉,若是有朝一日有幸做官,也有政界朋友照应。当然,得到这三个好处的前提是能被聘为师爷。

在过了最初的求职关后,从幕的士人还要面临同行的挑战。

在制度设计上,清朝地方官手中抓了各种权力。相应的,各类公务也随之变得繁多起来。前面提到,清朝官员的整体理政能力比之前朝代的官员下降不少。所以他们不得不依赖各种胥吏和幕友(师爷)来分担繁重的公务。

胥吏与师爷不是一个层级,不构成与汪辉祖的竞争关系。但主官往往会聘请好几个幕友来充实自己的幕府,根据各自的能力和人品来分配具体工作。在各种师爷岗位中,执掌司法狱讼的刑名师爷和负责赋税转输的钱谷师爷待遇最高、事权最重,也最得幕主信赖。因此,想要让幕主对自己言听计从,就必须比其他同僚表现得更加优秀。

总而言之,从事幕业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取得幕主的信任,让他把自己安排到重要岗位上,不光是为了那多少不等的脩金,更是为了能让自己平生所学得以尽情发挥。汪辉祖对这一点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但他的思路不同于以曲意逢迎为手段的所谓“官场之道”,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主张以诚信品行赢得幕主的青睐。

汪辉祖的《佐治药言》中有言:“信而后谏,惟友亦然。欲主人之必用吾言,必先使主人之不疑吾行,为主人忠谋,大要顾名而不计利。凡与主人相依及效用于主人者,率惟利是视不得遂其所欲。往往易为媒孽。其势既孤,其闲易生,稍不自检,毁谤从之,故欲行吾志者,不可不立品。立品是幕道之本,下文素位自洁俭用慎交皆其条目,而尤重自洁。俭是立品之本,品立而后能尽心尽言。”

开头的“信而后谏”,用到了《论语·子张》中的一段典故。对于孔夫子的高足,儒家西河学派创始人卜子夏曾经说过:“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卜子夏的意思是说:君子应该先树立信用,然后再任用百姓做事;假如没能取信于民就行动,百姓就会觉得自己被虐待了。君子应当先取得君主的信任,然后再提出谏言;假如还没取信于君主就行动,君主会觉得自己遭到了诽谤。

汪辉祖的“立品”说,不仅是立世修身的警语哲言,也是为幕之道的真知灼见。

大家都知道对待朋友要讲诚信。假如失信的话,友谊也就到头了。师爷又称“幕友”,以此可见幕主并不是把师爷当成奴仆,而是当成共同谋事的师友。在社会各界眼中,师爷的形象大体上是圆滑、刻薄、精明、斤斤计较的负面形象。但汪辉祖非常明白,玩弄小聪明是末流做派,只有信用度够高的师爷才能成为幕主的心腹。师爷不光要把幕主当成上司来尊敬,还应该与之诚意相交。这样双方合作才能更加融洽,事业才走得更远。

师爷的主要工作方式是向幕主献计献策,经过商量,幕主同意之后再全权执行已定计策。因此,师爷的价值大小,主要反映在幕主采纳意见的多少。

但凡做师爷的人,都生就一副装满谋略的头脑。要想在竞争中胜出,除了让计策比同僚更高明外,最关键的还是“立信立品”。汪辉祖总结的诀窍是只考虑名节而不必计较那些得失利益。

从某种意义上说,师爷与幕主,甚至人与人之间,都是以利益为纽带的交易关系。幕主需要师爷的知识技能,而师爷需要幕主发放的脩金。一个供应银两,一个贩卖计谋,所谓各取所需。所以,投奔幕主的师爷多为“以幕养学”之人,总会或多或少有牟利之心。为了谋求幕主信任,他们会绞尽脑汁宣示忠诚,什么溜须拍马的事情都做得出来。这种“会来事,会做人”的师爷,也的确容易讨得幕主欢心,一时之间顺风顺水。

然而,以交易相结交者,必定会因交易破裂而散伙。那些唯利是图的师爷一旦发现不能达成愿望,就会与幕主心生隔阂,甚至做出一些有损幕主声望的事情。最终东窗事发,宾主两败俱伤。

同类推荐
  •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本书是以拥有两个院士的科学世家为宣传对象的科普读物。杨廷宝,新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国际建筑师协会两届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在建筑学界有“南杨北梁”之称,曾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副省长。杨士莪,杨廷宝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声工程学家,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曾任哈尔滨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水声学会副理事长。书中主要讲述了杨氏父子两院士、满门科教才成长的的事迹,探索了这个文化家族培养人才的理念和做法,揭示了中国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2)(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智慧卓著的思想家(2)》本书分为王充、诸葛亮、穆罕默德等部分。
  • 落英无声:忆父亲母亲罗烽白朗

    落英无声:忆父亲母亲罗烽白朗

    罗烽,原名傅乃琦。作家。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第 一届主席、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工作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共中央东北局宣传部文委委员、东北文艺家协会代主任、中共旅大特区委员会文委书 记。建国后,历任东北人民政府文化部副部长兼秘书长,东北文联、中国作协东北分会第一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中国作协顾问。著 有短篇小说集《呼兰河边》,中篇小说集《粮食》,剧本《台儿庄》、《总动员》。本书是罗烽与夫人白朗的传记。
  •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精选了拿破仑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名人传记丛书:毛姆

    名人传记丛书:毛姆

    名人传记丛书——毛姆——让泰晤士河起火的畅销书作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红颜生死恋

    红颜生死恋

    幽魂思,寸肠断,红颜生死两茫茫。醉生死,情难忘,千里孤坟草荒凉。魂归乡,故思量,从此两人天地谈。情难舍,爱难分,夜来幽乡梦中望。在一次高考结束后的假期,由余优的好友慧敏邀请外出旅游,而发生的一些列情情爱爱,只是这里有一些复杂的情感关系,因慧敏的男朋友是余优的前男友,所以她便不想去,就找到了在校最好的姐妹雅丽交谈,因雅丽的弟弟喜欢余优,对于雅丽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雅丽便对余优说没关系,我陪你去,最终余优勉强的答应了。雅丽帮助弟弟浩杰成就爱情的路上,鸿明确帮了不少忙,这样也让雅丽对鸿明有了好感,在浪漫之夜,生火取暖,流星破空,牛郎织女星,观天赏月等等浪漫的夜晚成就了一对新的恋人,同时也成就了一对知己……
  • 善待自己2:追随幸福的N个人生哲理(白金版)

    善待自己2:追随幸福的N个人生哲理(白金版)

    善待自己,善待人生,善待在人生的游戏中的机会,虽然你和许多人的结果是一样的 ,但过程同样重要。人可以有欲望,但要分清自己当时所处的位置。善待自己,善待命运,这是游戏的潜规则。人可以对不起你,但你不可以对不起自己。对自己好,珍惜自己,是最基本的要求。尽量让自己快乐,尽量让自己简单、朴素在复杂的氛围中。世上没有比生活自己的阴影里更可怕的事了。我们不能要求社会对每一个人都公正,因为那就是上苍的考验。善待自己并不等于放任自己。放纵自己的人,会得到短期的快乐。但同时也会因为目光短浅而失去更多的未来的发展机会。长时间无法得到突破,人可能就会迷失。或者放任,或者放弃。这时候人就应该更多地放时间在学习。
  • 瓜果保健食疗方

    瓜果保健食疗方

    这是一本专门介绍瓜果保健食疗方的大众科普读物。书中依据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营养科学,汇集了人们日常饮食中最常用的28种鲜果、20种干果和10种瓜类,简要介绍了每个品种的营养成分、保健功效和食用禁忌,以及500多个食疗方例的配方、制作与服法。本书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技法简单,易懂好学,是一本极具使用价值的养生保健书。
  • 总裁前夫

    总裁前夫

    他本以为在她的世界里他是天,是地,可不曾想她却隐瞒了他一个惊天的秘密,待他知道后,他的双手狠狠的掐住她的脖子,大脑充斥的怒气即将送她去西天......她是香城男人最想娶的女人,他是香城女人最想嫁的男人。他们是指腹为婚的青梅竹马,一场意外,他将原本以妹妹角色待在他身边的她彻底推开......为了女儿,他娶她,却不爱她,为了女儿,她嫁他,却只爱他。原本以为只是习惯了你的陪伴,却在没有你的日日夜夜孤枕难眠;原本以为只是习惯了去爱你,却也可以在离开你时过得风生云起。安子皓,并非只有你才可以让我等三十六年,可我却甘之如饴。----江可馨这是一个指腹为婚的故事,男主安子皓,女主江可馨。推荐君儿的完结文《惹火小娇妻,总裁该投降了》《总裁的小爱人》,其他作品中,戳,戳,用力的戳,都非常好看,么么哒,不虐!
  • 重生之前夫要逆袭

    重生之前夫要逆袭

    新书《年代逆袭:某男,撩上瘾》求收藏、求推荐票重活一世,栾宜玥只想要摆脱头婚,好好养活她的包子们,挽补前世所有错轨的遗憾和悔恨——然而,那个跟狗皮药膏一样的前夫,你是要闹哪样?某人果断脸、铿锵有力:你是我合法的妻子。嗤~你、我早就已经事实离婚了!前夫阴着脸、表示不服:放屁,谁敢跟老子抢老婆?老婆、你过来,咱们好好说道说道,谁离婚了?PS:本文架空,每个节点的骤变,就是架空一个小世界。甜宠虐渣文、男女双重生,男主精神领域、女主灵池空间,双视角——
  • 牛轭山

    牛轭山

    牛轭山的正门堂,是子孙下跪向祖宗请罪和思过的地方,一跪至少半天。转眼入秋。经历了海啸一般一波又一波的千股跌停,早已打回原形,再说股票的事已有些多余。我独自回到了牛轭山,双膝在正门堂的麻石地上跪了下来……
  • 隐婚老公总想套路我

    隐婚老公总想套路我

    新文《唐先生他总想独占我》已发婚前,他说:“不要对我动心,你只是摆设。”婚后,他却说:“老婆,来亲亲抱抱举高高。”苏媛抓着衣领跑出房:无耻,是谁说的她只是摆设?!都说京都厉少高冷矜贵,倨傲薄情,却独独对他的小妻子宠之入骨,爱之如命,别人碰不得,惹不得,伤不得。苏媛直磨牙,假的,假的,都是假的!→_→他们都不知道被他宠有多伤身!
  • 夫人,先生又吃醋了!

    夫人,先生又吃醋了!

    【新书《冷酷男神是女生:女王,拽炸天!》已发】意外重生,废才摇身一变,成逆天学霸,横扫娱乐圈,颜值和演技并存。谁人不知道帝都墨总,杀伐决断,至今快30岁还没有女朋友,可是突然有一天传出墨总竟然谈恋爱了!甚至隐婚了!记者:墨总,请问你的家庭地位怎么样?墨总:自然我说了算!记者一脸懵逼,墨总您先从键盘上面起来再说好吗?
  • 以何之名

    以何之名

    扎西拉姆·多多的全新诗集,收录近70首诗作,大部分创作于多多多年行脚的旅途之上。在多多眼里诗歌是其生活中的一部分,是生活赋予的灵感,流经她而铺展开来。 “如果有人觉得我的文字有治愈性,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是一个爱记录的好病人,写作是我自我疗愈的一个重要法门,我写下的不过是我自己的治疗方案罢了。所以我一直很想跟那些喜欢我文字的朋友们说,你好病友,很高兴认识你!”
  • 幸福女人

    幸福女人

    本书从恋爱、婚姻家庭、处世、美容和养生五个方面,针对女性在生活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和困扰,进行理性的分析和介绍。从女性角度细致阐述了每个时期的变化,以及所需求的各个方面进行独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