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4200000005

第5章 优游自适,心逍遥于万物之上(1)

庄子提出的游世的生存方式是一种积极的生存方式。逍遥于生死,逍遥于世俗,逍遥于精神。这种生存方式不是“不认真”或“放弃认真”,而是以一种不同于“用世”的认真,让我们的身心都能够优悠自在。通过学习这种逍遥思想的积极意义,可以使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更快乐、更健康地生活,能够更好地获得人生的意义。

专访十:坐忘人生事,心迹了无痕

【引子】

闄跂支离无脤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瓮鸯大瘿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全人,其脰肩肩。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庄子·德充符》一个跛脚、伛背、豁嘴的人游说卫灵公,卫灵公十分喜欢他;再看看那些体形完整的人,他们的脖颈实在是太细太细了。一个颈瘤大如瓮盎的人游说齐桓公,齐桓公十分喜欢他,再看看那些体形完整的人,他们的脖颈实在是太细太细了。所以,在德行方面有超出常人的地方而在形体方面的缺陷别人就会有所遗忘,人们不会忘记应当忘记的东西,而忘记了不应当忘记的东西,这就叫做真正的遗忘。

【专访】

一个人摆脱外界琐事,而与万物同化融为一体,这可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这是告诫我们应一切不受外物影响,不固守常理,顺应事物变化而变化,时刻保持一颗自然的心态。我们在生活中,为人要宽宏大量,处世要保持自然心态,这样才不会被外物所累,才能拥有精神上的愉悦。

庄子认为一个人想要达到绝对的精神自由,必须不再执著于“物”,达到忘记自己,忘记功利,忘记名声的境界。

什么是“坐忘”呢?

“坐忘”简而言之就是,端坐而全忘一切物我的出世思想、和精神状态。

譬如,当你觉得你有脚时,表示你的鞋子有问题,你的鞋子可能太小了。当你中午吃完饭时,觉得你有个肚子,这表示你的腰带太紧了。所以你忘掉自己的脚,代表鞋子正好,忘记是非的话,代表内心处在一个和谐的状态。舒适的鞋子是不会让你感觉到的。如果说你戴着眼镜立刻发现自己戴着眼镜,就表示镜片很脏了。任何东西都一样,当你一眼就看到它的存在,代表着它有问题。

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就像鱼活在湖里面一样,它根本忘记自己是一条鱼,当它记起自己是一条鱼的时候,代表它已离开了水。你看沙滩上的鱼,一直在挣扎着,因为它发现自己是一条鱼,需要水。在水里游的鱼,常不觉得自己是条鱼,它觉得自己就像处在“道”里面,完全忘记自己是谁。

“忘记”这个词,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庄子强调“坐忘”是有道理的,至少希望我们平常要少用些“心机”。

庄子认为,如果一个人想要达到悠游的境界,就需要拥有“坐忘”的态度。

那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达到“坐忘”的境界呢?

坐忘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超脱,更是一种淡然,是一种心迹了无痕的洒脱。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有心迹存在,那么,别人都能将你看透;但是,如果你没有心迹,做到心无旁骛,那么,此刻,纵然别人怎样努力,也是难以将你看透的,而此刻的你才能体验到精神的自由。试想,如果你时时刻刻将杂念记在心头,那么你又怎能清静呢?

【专访总结】

“忘记自己”是一种成熟,也是一种博大的心境。“忘记自己”才会感受他人及这个美丽纷呈的世界,“忘记自己”才会发现新的事物收获快乐心情。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都有一双眼睛,而我们的眼睛过多的时候却是用来感受别人而非自己。倘若一个人心里只有自己而不学会忘记自己,那样的心境永远是灰色与单调的。就似一个每天对镜注视自己的人,视野里只有一个自我而没有别人,从而远离了别人脸上的微笑,或者那阳光下艳丽的花朵,甚至那一缕清新的风,一片飘逸的流云……

专访十一:随风逍遥,快乐人生

【引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养生主》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穷的欲望,怎么会不窘困呢?如果已经感觉窘困了,还要继续沉迷,那是相当危险的。如果不注意控制欲望,做了善事就贪图赞赏,那么,做了恶事就必定要面对刑戮了。人应该跟欲望保持距离,要谨慎小心,从个人原则上不犯错误,保卫自身,保全天性,不给父母留下忧患,终享天年。

【专访】

人生活在社会里,无欲无求似不可能,但怎样才能在社会生活中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绪呢?中医教导人们的做法是“恬淡虚无”。“恬淡”是指内心安静,“虚无”是指心无杂念。唯其心无杂念,心里安静,抛开一切超越现实的想法,少欲不贪,方能“皆得所愿”,满足比较实际的心理需求。所以应避免急躁、烦恼、焦虑、紧张、激动、不满、厌恶等不良的情绪。俗话讲知足常乐,此话不无道理,过于追求荣禄得失,贪图名利享乐,就会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心里也总是不能平静,就会徒增烦恼,耗精伤神。因此,“恬淡虚无”可作为人生出世的良方了。

许久以来,人们一直提倡追求一种恬淡无为的生活,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一种恬淡的生活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我们先来看庄子讲的一个故事。尧到华地巡视。华地守护封疆的人祝福他:“祝福圣人长寿!”尧说:“不要。”“祝福圣人富有。”“不要。”“祝福圣人多男孩。”“不要。”守护封疆的人说:“人们都求长寿、富有、多男孩,你为何不想要?”尧说:“多男孩就多恐惧,富有则多麻烦,长寿则多辱。”守护封疆的人说:“天生万民,自然会授予一定职事,富有使人共享,有何麻烦?天下太平,万物昌盛很好,长寿厌世可以离开人世而升天,无病、老、死之忧,有何不可?”守护封疆的人离去时,尧跟在他后面说:“请问该怎么办?”守护封疆的人说:“你回去吧。”

其实这个故事就从一定的侧面上揭示出了很多问题:尧拥有天下,拥有很多,他又怕失去,有些想放弃。那守护封疆的人告诉他,你可以通过与大家分享而拥有更多,同时不会失去,这多好。好东西越分享越多,越分享越好。孟子曰“独乐乐不若众乐乐”,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我们开怀大笑时,如果是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笑,就可以笑倒一大片,笑声多,欢乐多。独自微笑当然也是一大人生境界,但两个人一起微笑,那种微妙的快感也是很好的。多与少是平等的,有与无是平等的。

那么,这是不是与我们平时常常说的“既要拿得起,又能放得下”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对生活在当今的人们来说,可以用这句话来理解,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说,有人只能做到前者,因为“拿得起”是指一个人踌躇满志、春风得意时的心态,这时所谓的“拿得起”免不了有骄傲自夸的成分在里面;而“放得下”则是一个人遭受挫折或身处逆境时的心态,甚至有“激流勇退”的意思。

由此我们想到了歌德曾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不能永远做一个英雄或胜者,但一个人能永远做一个人。”人生在世祸福无常,悲喜难定。当你失意时,你也许会说:“不是我的我就放得下。”的确,人类社会从古至今,成功者几何?“拿不起”就应该勇敢尝试“放一放”,说不定你就会从中找出你真正所在的位置,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人需要学会适可而止,不管在什么时候,面对什么情况都要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才有可能“比中而行”。

它与“中庸”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中庸”也就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能做到“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也就是符合中道了。我们应该学会用“拥有”代替“占有”。但是很多人一直以来却并不理解这两词语的真正含义,什么是“拥有”、“占有”?“拥有”即此时可属我,彼时可不属我;“占有”即死死抱住,绝不让别人碰得半点。

“拥有”和“占有”两种观念,哪一种是更上层次的选择呢?

一般来讲,我们要讲“拥有少一点”好,因为那样才是清静无为的做法。但过了这阶段后,就可以“拥有多一点”了,因为那时你已经是个领头人物与中心人物,你不拥有多一点,反而不能带领万物前行。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拥有多一点,多到一定程度,就没有了。拥有到尽头,就会失去。有智慧的人不等手上之物被掠夺,就自己先放弃,这样就不会因失去而痛苦,却多了一分轻松的快感。注意,是“拥有”,不是“占有”。一个平时节约的人在勤劳致富后多花点钱,这是可以理解的。同样,获道之人因为与万物同归,引领万物,自然也是可以拥有多一点。

【专访总结】

落英缤纷,这是对花与树的双重解脱。满树繁花时,其实树本身觉得沉重,只有等繁花落尽,它才恢复轻松的自由之身,同时又期待新的花季降临……如此循环不已,莫有其极。所以我们不要做树,要做花,这样才潇洒自在,才能逍遥游。

专访十二:放得下的快乐

【引子】

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曰:“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

阴阳之气有沴,其心闲而无事,跰而鉴于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

子祀曰:“女恶之乎?”

曰:“亡,予何恶!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

——《庄子·大宗师》子舆生了病,子祀前去探望他。子舆说:“伟大啊,造物者!把我变成如此曲屈不伸的样子!腰弯背驼,五脏穴口朝上,下巴隐藏在肚脐之下,肩部高过头顶,弯曲的颈椎形如赘瘤朝天隆起。”

阴阳二气不和酿成如此灾害,可是子舆的心里却十分闲逸好像没有生病似的,蹒跚地来到井边对着井水照看自己,说:“哎呀,造物者竟把我变成如此曲屈不伸!”

子祀说:“你讨厌这曲屈不伸的样子吗?”

子舆回答:“没有,我怎么会讨厌这副样子!假令造物者逐渐把我的左臂变成公鸡,我便用它来报晓;假令造物者逐渐把我的右臂变成弹弓,我便用它来打斑鸠烤熟了吃;假令造物者把我的臀部变化成为车轮,把我的精神变化成骏马,我就用来乘坐,难道还要更换别的车马吗?至于生命的获得,是因为适时,生命的丧失,是因为顺应;安于适时而处之顺应,悲哀和欢乐都不会侵入心房。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解脱了倒悬之苦,然而不能自我解脱的原因,则是受到了外物的束缚。况且事物的变化不能超越自然的力量已经很久很久,我又怎么能厌恶自己现在的变化呢?”

【专访】

在庄子贫穷的时候,他曾经依靠到河边钓鱼来维持生活,但是,这样仅仅是勉强维持生计。然而,即使是这般贫困,庄子也并没有彷徨、失望,他依然将财富看得很淡泊,将一切所有的困难看得很轻飘,依然拥有一颗快乐的心。这就是庄子放得下的智慧。

那么,为什么说庄子具有放得下的智慧呢?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值得玩味,品读一番,也许,你会对庄子的这种洒脱智慧了解很多。

有一次,阴雨连绵一连下了将近半个月,而庄子家里本来就很穷困,屋漏偏逢连夜雨,一连十几天的雨水,使得庄子难以出门钓鱼,最后家里仅有的一点点粮食也被吃光了,眼看就要挨饿了,怎么办呢?在别无他法之下,庄子只好到别人家去借粮。饥寒交迫的庄子漫无目的地走在路上,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到谁家去借粮,边走边想,他把所有的朋友都想到了,但他知道这些朋友也都不富裕,他们也没有粮食可借。雨越下越大,庄子累得走不动了,突然看到前方有一个富裕的人家,于是他走过去想在大门口避避雨。然而,刚刚走到那,庄子突然意识到这似乎是监河侯的家。这个人虽然做官不怎么样——很愚蠢,但他请求庄子在写作文章方面给予过指点。而且,监河侯当年也曾经说过,庄子帮了他的忙,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就尽管找他。想到这里,庄子满怀希望地敲开了监河侯家的大门。

监河侯听说是庄子到来,心里十分不悦,心想:“下这么大的雨,庄子又这样穷,他此时到我这来,肯定是来找我帮忙的,像他这样空有一肚子的学问,穷得要命的书生,我可不想做空头买卖,借粮我是没有的。”想过这些之后,他吩咐仆人将庄子带进客厅,然后,他迈着笨拙的步子走进了客厅。一进门,他就装出一副十分热情的态度,说:“今天下这么大的雨,庄子先生竟然能够光临寒舍,真是三生有幸啊!”边说边拱手作揖。

庄子也忙还礼。监河侯看到庄子被雨水淋湿的样子,而且还在打寒战,于是,很做作地说:“庄先生,今日迎雨而来,是不是要找我探讨一下学问啊!”

听了他说的话,庄子已经知晓监河侯将自己此行的目的看穿了,而且听他的话,似乎也没有想要帮他的意思。但已经这样了,别无他法之下,庄子只好强颜说道:“今天冒雨前来您这,我并没有其他的事情,只是希望您能借我一点粮食。等雨停了,我就给您还过来。”

同类推荐
  • 爱、自由与责任:中世纪哲学的道德阐释

    爱、自由与责任:中世纪哲学的道德阐释

    本书立足爱、自由和责任三个关键词,不仅分析了奥古斯丁爱的哲学的确立和对古典伦理学的终结,分析了贯穿中世纪的意志主义的奠基和流变,而且分析了中世纪道德观对后世哲学和伦理学的重要效应,尤其是对马丁?路德、康德和约纳斯的责任思想和普遍伦理的深远影响。此外,本书试图阐明中世纪这一前现代的哲学形态与后现代思想的内在精神的契合。
  • 和南怀瑾一起读《孟子》

    和南怀瑾一起读《孟子》

    孟子的智慧始终激励着人们去做一个大丈夫,秉持浩然正气,挺立于人世间!他勉励人们忍受艰苦的磨练,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中前进;他为人们树立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榜样;他积极传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崇高理念。本书采撷南怀瑾先生的智慧,对《孟子》一书中最深刻、最独特的思想进行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解读,带领读者走进孟子的世界,品味经典的魅力,进行一次心灵和思想的洗礼。
  •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选择以清末民初三十年间的社会与文化为背景,通过对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代表的“晚清”与“五四”两代学人的文化理想、学术思路、治学方法以及文化心态的描述,展现中国现代学术转型的复杂性,揭示、发掘各种被压抑、被埋没的声音,挑战以“西学东渐”为代表的“现代化叙事”。
  •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收录康德于1784~1797年间(60岁至73岁)所写的论文8篇,包括康德有关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全部主要著作在内。《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的中心思想是为人类朝向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而进步的信念进行论证。在他看来,这个信念的依据在于它不是不可能的,而不在于它无论如何是会实现的。
  • 荣誉法则:道德革命是如何发生的

    荣誉法则:道德革命是如何发生的

    道德进步是如何发生的?社会是如何摒弃那些长期沿袭的不道德习俗的?在《荣誉法则》一书里,奎迈·安东尼·阿皮亚探讨了一个长期受到忽视的改革动力。阿皮亚审视了以往道德革命的实例,并且对当代反对残忍习俗的运动作出描述,揭示了一个道理,即理性、道德或者宗教都不足以推进社会的改革。只有在不道德习俗与荣誉发生冲突之后,不道德习俗才会最终消亡。阿皮亚拥有讲述故事的天赋,以及哲学家的严谨态度,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探讨了与道德相关的问题。从满人废止中国古以有之的缠足习俗,到弗里德里克.道格拉斯在伦敦与废奴运动领袖们的会晤,《荣誉法则》一书揭示了道德革命是如何获得成功的。
热门推荐
  • 资治通鉴故事精选大全(超值金版)

    资治通鉴故事精选大全(超值金版)

    本书由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编撰的,共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前403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其内容多为军事政治方面的史实,展现了历代朝代的兴衰更替,重现著名战役的金戈铁马,既有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记叙,也有对著名历史人物精彩的点评。在文化史上,《资治通鉴》不但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可以与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相媲美。本书精选《资治通鉴》中著名篇章,为使情节更完整、故事更生动,在合理翻译的基础上,对原作进行了适当的加工,能帮助读者更了解我国的历史,获得阅读上的快感。
  • 女人平凡不平庸

    女人平凡不平庸

    本书从平凡女人谈恋爱、抢老公、烹调婚姻、女人味之柔术、女人味之媚术、七十二变化妆术、健康保养、三五朋友、炫出个性、不依不赖、有钱有权等方面层层揭秘鲜为人知且快乐幸福的“平凡女人”,道于天下的善男子,善女人。
  • 少年心理师II

    少年心理师II

    平静的晨曦之晨,先是被笃信末日将至的嗜睡男孩打破,接着闯进诊所的武警更直接将心理师莫晓乙定罪为军火贩子。来不及等待救援的莫晓乙,被秘密关押到号称“只进不出”的第六监狱,可是接下来的发展却出乎意料——他的狱友不只是“特殊人才”,还都患有怪癖之症。因为好友莫晓乙被诬入狱而火冒三丈、追随而来的周大警监周觉,却将催化这场“疾病”。他们在狱中连续遭遇挑衅和暗杀,事态的发展完全脱离了控制……
  • 忧国(全集)

    忧国(全集)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大清国正是摇摇欲坠的年份。就在这个腐朽王国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一个普普通通的镖师,却突然阴差阳错地卷入了革命党、会党、衙门之间斗争漩涡的中心,被推向他从前根本预想不到的方向。危境中智慧与智慧的交战,性命与性命的相搏,人力与宿命的角力,在这个波谲云诡的故事里,几个站在不同立场上的普通人,尝试以他们各自的努力,并付出巨大的代价,来改变似乎早已注定了的历史……全书详细描述了辛亥革命前三个月,以马凤云,朱阿秀,霍景旸,周汉城,刘文藻等主要人物为核心的某省革命前后几十天的风云际会。展现了多方派别人物势力如镖行、革命党、清廷、会党以及派别内部的角逐和矛盾、合纵连横、以及各个人物的层叠心境,以全新的叙事技法集中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的一角,窥一斑而见全豹。
  • 无限白书

    无限白书

    这里是主神世界,只要有积分和勋章,你就可以换到你想要的。“等等!为什么我的技能要自己学啊,还有这书页任务怎么只有我有啊?!为何我的主神生活就是地狱难度啊...”一切从白小石得到一张白纸来到主神世界开始....这是一个简单平淡轻松的穿梭世界的故事。
  • 从晓起到李坑

    从晓起到李坑

    张生:1969年9月生于河南焦作。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系教授。主要从事小说写作与文化理论研究。陈辉他们的中巴车刚离开宾馆,还没有开出婺源的城区,站在车头的导游小于就拿起话筒开始向大家说话。她是个典型的江南女孩,十七八岁的样子,个子不是很高,大约不到一米六,但是她的皮肤很白,虽然是单眼皮,可眼睛黑黑的,显得很大。像所有那些做导游的女孩一样,她把自己打扮得既精干又时尚,上身是一件白色的夹克,下面穿着一条蓝色的牛仔裤,脚上是一双时髦的黑色帆布运动鞋。
  • 哈佛大学经典法则

    哈佛大学经典法则

    “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哈佛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她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一种符号。正如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威谦·詹姆斯说:“真正的哈佛,乃是一无形的、内在的、精神的哈佛。”哈佛不仅是一所大学的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与智慧的象征。”
  • 爱相随

    爱相随

    神秘女林月如一直以来独自抚养着一个女儿,因上班迟到与总公司的总经理肖仁辉发生冲突,两人也因此阴差阳错地发生了一段爱恋,然而月如怎么会有一个女儿呢.?肖仁辉能否接受这个孩子。
  • RHETORIC

    RHETORIC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农家小妞妞

    农家小妞妞

    “呵呵……”“东元,你高兴什么呢?”周穆迪笑着问道。“娘,素珍她怀上娃娃了!呵呵……”刘东元朝着周穆迪挤着眉毛和眼睛,笑嘻嘻地说道,眼睛里全是亮光。“哎呦!了不得喔!呵呵……”周穆迪大笑着,把沾水的湿手往身上一擦,笑呵呵地往屋子里跑去。“我去看看素珍去,这可是我的头一个孙孙喔!”“娘,您慢点!”刘东元见他娘脚步有些踉跄,便大声地叫道,看着他娘好好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