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4200000004

第4章 紧守心斋,生命不能太负重(4)

因此,你不妨在沮丧时转变一下自己的心态,多看一些自己所拥有的,从不利的事情中发现有利,这样你的每一天都会充满幸福和欢乐。如何在不利的事件中看到有利的一面,是生活中的智慧;如何在不利的事件中看到更多的有利,是大智慧。

庄子认为,一个拥有“圣人般虚淡的心境”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修为有成之人;否则,只能活在别人的影子下,跟随着别人的脚步走路,而永远也找不到自己的世界,当然,也就很难拥有醒悟的时候。所以说,一个人只有学会了守护自己的心灵,懂得感悟自己的心,这样才能拥有像庄子一样达观的人生。

古人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活本是一杯平淡的茶水,需要用一生时间来品味出其中的甘甜与芳醇。有的人品出了它清淡而幽雅的味道,生活中始终抿着嘴微笑。有的人却不甘臣服于这种平淡,大口大口尝试着各种浓烈而辛辣的酒,或沉醉于一时的快意,或大口大口地呕吐,然而这种大起大落必然伤身。

【专访总结】

生活中的烦扰很多时候都将我们的内心给占领了,生活的琐事、工作的烦恼、学业上的忧心、爱情上的不解、经济上的困顿……很多很多的事情将我们的内心全部占领,而使得我们在更多的时候忘记了倾听一下自己的心灵,进而忽视了自己的内心。生活是心灵的修炼场,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将自己的心灵守护好,这样,我们才能谈得上潇洒的境界。

专访八:用平常心享受非常事

【引子】

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

众狙皆怒。

曰:“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庄子·齐物论》养猴人给猴子分橡子,说:“早上分给三升,晚上分给四升。”

猴子们听了非常愤怒。

养猴人便改口说:“那么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吧。”

猴子们听了都高兴起来。

名义和实际都没有亏损,喜与怒却各为所用而有了变化,也就是因为这样的道理。因此,古代圣人把是与非混同起来,优游自得地生活在自然而又均衡的境界里,这就叫物与我各得其所、自行发展。

【专访】

世人都应学取平常心,这是一个大智慧。平常心让我们懂得如何面对失去,如何在失去的时候达到与万物的统一。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为什么需要拥有一颗平常心呢?

举个例子来说,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一种感觉,当你在给缝衣针穿线的时候,你越是想一次就穿过,越是难以穿进去。这是什么原因呢?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的目的性太强。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往往因为我们过重的目的性而导致以失败而告终,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相反,如果你以平常心来做一件事情,很多时候在常人看来很困难的事情,禅宗师傅们最爱在你这里反而能顺其自然地解决好。

“云在青天水在瓶”是拿来启发学人的一句诗偈,为人处世应该有一颗荣辱不惊、物我两忘的平常心。

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周围的事情,如果一味地愤世嫉俗,这样只会给自己平添无谓的痛苦,既然这样,不如保持一颗平常心。

平常心很简单,就是心随你动,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不受尘世外物所干扰,这种心态就如同李嘉诚所说的“好景时,绝不过分乐观,不好景时,也不过分悲观”,这就是一种平常心。

很多人往往会因急功近利而出现浮躁、背信弃义、过河拆桥、见利忘义等有悖于平常心的举动,这就是人的一种躁动。作为一个大智慧的人,你需要拥有一颗平常心,如同范仲淹说的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们往往将名利看淡,将成功看淡,而很多时候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淡然心态,所以,他们成功了。

人在前进的道路上行走,坦途与坎坷往往会相伴而生的。而在面对这些的时候,就需要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有句话说“人的命天注定”,每个人的命运也许在自己降生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已经注定了,但我们的心态却没有注定,它需要我们自身来调整。平常心是一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境界,这种境界往往能平衡人过激或者过柔的心性,舍去浮躁和虚华,以一颗平常心直面人生,脚踏实地走好人生每一步。

有人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的确,一个人如果想要战胜自己这个最大的敌人,那么,就需要拥有平常心,如果没有这种心态,那么,人就很难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相反,如果拥有平常心,就能让我们对现实拥有自己深刻的认识,能对世事有一种超然的理解,这是一种明智和平和,是一种从容与平静。

【专访总结】

雨果说:“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生活中的每一次沧海桑田,每一次悲欢离合,都需要我们用一颗平常心去慢慢体悟,如果我们拥有一颗平常心,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而一切的苦难或者不如意都会在我们面前变得充满朝气,有如冉冉升起的朝阳一般,而如果我们缺少这份平常心,那么,无论是多么美好的景色,此刻,在我们的面前也有如寒冷的冰窟一样,让人心中除了凉之外,其他一切都感觉不到。

专访九:人为外物所动,只是浅薄

【引子】

肩吾问于孙叔敖曰:“子三为令尹而不荣华,三去之而无忧色。吾始也疑子,今视子之鼻间栩栩然,子之用心独奈何?”孙叔敖曰:“吾何以过人哉!吾以其来不可却也,其去不可止也,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而无忧色而已矣。我何以过人哉!且不知其在彼乎?其在我乎?其在彼邪,亡乎我;在我邪,亡乎彼。方将踌躇,方将四顾,何暇至乎人贵人贱哉!”

——《庄子·田子方》肩吾问孙叔敖说:“您三次作令尹而不昌盛显达,三次被免职也没有忧愁之色。我开始时对此怀疑,现在见您呼吸轻松欢畅,您的心里是怎样想的呢?”孙叔敖说:“我哪有什么过人之处啊!我认为它既然来了就无法推辞,它去了也无法阻止,我认为官职奉禄之得失非我所有,失去了而无忧愁之色而已。我哪有什么过人之处啊!况巨不知荣华显贵是在于令尹呢,还是在我自身?如果是在于令尹,则于我无涉;如果在我自身,则于令尹无涉。那时我正在驻足沉思,顾及四面八方之事,哪有工夫顾及到个人的富贵和贫贱哪!”

【专访】

一个人在人世间不能为任何外物所动,善于自持便能虚怀无己。对于外界的掌声和鲜花,要等闲视之,对其中的坎坷、泥泞和挫折要用平常心来看待,超脱于现实,无求于生活,一切就都会自然而然。大喜大悲,率性而为,此乃性情中人,世界在他们的眼里变得活泼起来。

那么,从上面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对官爵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其实,庄子对官位的态度也就如同他在上文中所举出的例子一样,即使被任命做了官也不要显示荣耀,而罢了官也不要感到沮丧。但世人为什么没有庄子对待官位的这种心态呢?为什么世人总是将官位看做是极力争取的一项荣耀呢?而在丢掉官位后又感到无比痛苦呢?原因就在于世人没有从庄子的角度认识到官位原本就是社会历史自然发展的产物,并没有哪个官位属于谁的说法,最根本的就是需要世人拥有一颗纯净的心,不为外物所动。

在庄子的思想中,官位俸禄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对待这些,我们应当顺其自然,而不应当将自己的心刻意定位在这里,刻意去追求,这样往往就会让人感到很累,因为官位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人的主观意识就能得到的,同时也不是人的主观意识就能回避的。人应当对其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追寻事物来去的自然法则规律,来之不必推却,去之也不必忧伤,这样人就不会被外物所动,这样,世界就会平和很多。

而生活当中的人却与庄子有着截然不同的思想,他们对身外之物看得很重。

生活中很多人对外界的一切东西都有着极其苛求的态度。

有些人在学习上的苛求,有些人在工作中的苛求,有些人在感情上的苛求,还有些人在生活细节上的苛求……

当然,“苛求”有利也有弊,比如有些人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做到最好,即使可能未能达到先前预定的目标,却也能坦然处之。而有些人往往把“苛求”逼向钻牛角尖的程度,往往把事情想得太美好,过多地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一直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与现实社会脱节,不能客观地认识事情,一旦事情的发展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就变得消极,易走极端,甚至摧残自己的人生。

正如有位作家所说的:“这世界并不完美,它生成就是如此,而我们却是这世界的一部分。我们由这世界诞生,先天就带来了它所具有的好处,也带来了它天然的缺点。不要用苛求的眼光去看世界,而要以一种宽大平和的生活态度去面对。”

如果那些爱钻牛角尖的人能够及时地摆正自己的心态,客观地面对生活,他们得到的将更多,生活也会更愉快。

【专访总结】

中国有句俗话说:“知足常乐。”孟子也曾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面对外物的诱惑,我们应尽量享受已有的。这样生活就会是真实的,富有质感的。

同类推荐
  • 孝道

    孝道

    考虑到孝道文化在青少年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编者从《孝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续神童诗》等古代蒙学经典读物里撷取了有关孝的精华内容,并辅以古代和现代关于孝的一些典故、文学作品等,对孝进行了梳理和解读,希望能让广大青少年对孝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孝道精华的思想得以发扬光大。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别在意别人走多快,专注于自己走多远

    别在意别人走多快,专注于自己走多远

    这个世界有时像个漩涡,稍不留意就被卷入其中。你看着大家都在做的事,听着大家都在说的话,不知不觉,你也成了别人口中的“大家”一员。突然有一天有人问你,你的理想是什么?你就像被远射灯照射的迷途小鹿,一脸茫然与惶恐。你似乎什么都想做一点,又好像什么都做不了。一时间,专注成了一件难事。有人相伴固然很好,但别让太多嘈杂迷失了自己;有时候你需要关上一些窗户,独留一扇自在呼吸。专注你想做的事,心无旁鹜且乐在其中。
  •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以马克思理论为导向,详细分析了马克思理论下的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 沉思录

    沉思录

    本书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热门推荐
  • 极品女婿

    极品女婿

    穿越到女人床上?还能更狗血点不?离谱的成了白家的上门女婿,岳康意外的发现他的小娘子被毁了容,郁闷的是有个带刺的小姨子性情刁钻蛮横,幸好貌若天仙的大姨子相对比较矜持。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这位学士要跟我岳某比试?好吧!那我先给你背诵一遍唐诗三百首,至于宋词那是我跟你师傅过招时才用的法宝。粉墨登场且看岳康如何在这个世界大展宏图。
  • 游鱼北上归冥为鲲

    游鱼北上归冥为鲲

    陆冥之十四岁的时候,有人在他面前摔了他家封侯的丹书铁券,自此挥师北上,世上再无冥之。游鱼北上,归冥为鲲,登上九五之尊后,他却想回到十四岁那年,唤那个摔丹书铁券的姑娘一声:“阿婴……”新书《烟花散尽似曾归》已开,欢迎围观
  • 云叟住禅师语录

    云叟住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气御天下

    气御天下

    一段气贯苍穹的灵魂征程。一场才御诸天的寻芳之旅。气御群芳,九州清晏。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冒险追踪记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冒险追踪记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二到深处自然萌

    二到深处自然萌

    遇到叶珈蓝后,齐琛严重怀疑自己脑袋里装了一鱼缸,里面全是水。“六六,我好像闯祸了!”“没事,不是你的错。”“六六,我最近是不是吃胖了?”“没有,你这样的刚好,旺我!”“六六,粉丝让我问你,是什么样的勇气,才会让你对我不离不弃……”陆时欢抬眸深情的看着叶珈蓝:“因为六是二的倍数,而你是我的劫数,遇见你是命中注定我们要在一起!”本书欢乐逗比风,女主天然二自然萌,小虐,欢迎入坑……喜欢本书的朋友,欢迎加入呆萌的书友群群号703927669
  • 参天

    参天

    天地分九重,一重一世界。神佛端坐于九天之上,冷眼看凡尘。浩瀚天地,芸芸众生,在这红尘俗世,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慷慨悲歌!凡人总是愚昧,被教条懵逼双眼,如同蝼蚁一般苟且偷生,轮回不止。不过千万年来,这亿万生灵,却也总有那么几个,会抬头看一看这天地……
  • 天墟演

    天墟演

    倘若黑夜降临此间,是否伴随寒冷永固,或是血流喷涨,河成江海如果在善与恶之间抉择,命运在他手里,究竟是万灵新生的希望,还是死亡的开始当罪恶袭涌世间,他脚踏万丈荒山,手持黑色铁链,撕裂大地,破海乘空,为所爱之人,御道归来!
  • 生活就像一本故事书

    生活就像一本故事书

    本书从古今中外的众多经典故事中精心选编了300多篇,它们或说理生动,或寓意深刻,或思想犀利,或耐人寻味。通过这些故事来阐述生活中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将来还要发生的种种的问题。愿书中的这些故事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抹亮色、一丝快乐,把难言的忧伤变为沉醉的美酒,把午夜的黑暗化为黎明的曙光,让我们的人生之旅变得格外轻松、欢快、达观。
  • 百鬼夜行

    百鬼夜行

    我们生活在城市里,每一座城市都有那不为认知的一面。当探索者在午夜触发到那个世界,丧钟又会为谁而响起,你听,死亡的脚步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