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8600000011

第11章 批评孩子后要和孩子感情依旧

批评过后,家长不要一直板着脸不说话或不理睬孩子,如果本来打算和孩子出去玩也不能以孩子今天做错事为理由不带他出去,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事就应该受到批评,但父母不会因为他做了错事就不爱他。如午睡时仍旧可以亲亲他、穿衣服时仍旧可以摸摸他的头、冲他笑一笑、和他说说话等等。

批评过后,父母不能采取冷战政策,应该给孩子找个台阶下。例如批评结束时,父母应该对孩子说:“好啦,这件事情就过去了,以后一定要注意哟,去玩吧!”

父母要设身处地替孩子想一想,经常“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孩子,当父母没头没脸地批评你时,你会有怎么样的感觉呢?

批评就如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孩子就能改过自新,用不好,就会伤害孩子,也有损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孩子犯错后,情绪往往比较低落,心情也会受到影响,父母在批评孩子后,应及时给孩子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可以从语言上来安慰孩子,比如说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年轻人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的”、“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之类的话;也可以从行动上安慰孩子,比如,握握他们的手,拍拍他们的肩,或给他们一个微笑,一个拥抱等等,这样就会让孩子感到,虽然他们犯了错,但家长还是爱他们的,还是信任他们的,他们会对家长充满感激,也会对自己充满自信,从而不影响亲子之间的情感。

其实无论是父母批评孩子,还是领导批评下属,都不是一定会导致什么不可想象的“暴力事件”发生。说到底批评也是一种沟通的技巧,如何能达到批评的目的同时又不伤及双方的感情这才是一种高明的做法。

既然这样,我们对孩子或者自己的下属无法接受别人的批评或者他们对待批评者的态度是不是也就可以理解了呢!关键是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换心思考,做到这一点很多事情就自然有答案了,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要顾及到孩子的可接受程度或他能够接受的方式。

如今,我们常听到一些家长用“你真笨死了”、“无可救药”、“你的脸皮真厚,这是脸吗?是猪皮吧!”等方式批评孩子,使孩子对家长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甚至导致一些孩子破罐子破摔。究其原因,是家长忽视了孩子的个体差异的存在,忽视了对孩子的尊重,把孩子看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因此,家长不妨换个“说法”评价孩子。

1.变批评为表扬

善于从“细枝末节”入手,发现孩子的优点,并进行充分肯定、表扬,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对孩子的弱势领域采取暗示、引导的方法,促使其全面发展。如“小男子汉,如果你能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一定能把成绩搞上去,同学会更加尊重你的,爸爸妈妈(老师)会更加喜欢你!”

2.变指责为分析

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家长一定要多加思索、认真分析,用“温柔的春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检查作业时遇到孩子出现问题时,可以先打“/”,待改正后,再将“/”变为“对号”,永远不出现“叉”。其次,孩子的作业或考试卷的批语要有鼓励性、指导性,如“孩子,你如果把字写得整齐些就更棒了”、“这么难的题,你都做出来了,连妈妈都佩服你!”、“换个角度想一想”、“查一下字典,你永远不会犯错误”、“你的奇思妙想真棒”等。

3.变“你”为“我”

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在日常对孩子的评价中,家长也要随时懂得换位思考,从而赢得孩子对自己的尊重。如当孩子上学迟到时,家长可以将“你怎么又起晚了?”换为“我知道你并不想迟到,但是记得下次不要再睡懒觉!”这个简单的改变,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及时修复情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家长总拿孩子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去比较,势必会影响孩子进步的信心。相反,你如果能抓住孩子某一方面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进行肯定、表扬,就会发现,孩子的上进心越来越强,要求全面发展的欲望越来越高。不让孩子有怕你的感觉,孩子就会安心做作业,家庭就会和谐,和谐的家庭就会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人跟人之间只要产生冲突,一定会带来情感上的破裂使距离疏远,当孩子受到大人的指责后情绪也必然低落,不单是指责的事情让他难过,更多的难过是他觉得大人不再欣赏他、不再疼他、不再喜欢他了。

对于被责备的孩子,他所失去的荣誉感一定要替他补上,帮他找台阶下,让他在同伴间有面子,因为年龄越大自尊心越强,绝对不要在别人面前数落孩子,私下劝诫并且愉快散场才能维持良好的关系。

修复感情,并不是指责备完毕马上修复,那样责备的功效就减弱了。要等孩子自己有段时间的反省、沉淀,真知道自己哪里不对,有改过之心后,再来修复。既然要修复,长辈在责备孩子的时候,姿态可不要太高,免得自己“下不来”。

同类推荐
  • 我的孩子,你究竟在想什么

    我的孩子,你究竟在想什么

    本书从孩子最基本的心理活动入手,用实例再现情景,因而具有普遍性和实用性特点,使年轻的父母们一读便能轻松的和自己的孩子对上号,进而掌握孩子每时每刻的想法,以满足孩子的真正需要,让其健康快乐成长。
  • 我成长,我快乐

    我成长,我快乐

    本书前半部分从一个接受教育的孩子的角度,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对中国家长的教育进行深入的反思,内容涵盖了从学前到高中,从家庭到青少年自我教育的全过程,故事生动可读、方法实用好用,本书的后半部分,呈现了作者作为教育实践者,连续三年网络答疑的宝贵经验,并分享了学习方法和成长心得,帮助高中生们走出迷茫、迎战高考、快乐成长。作者的双重身份、两种视角,使这本书极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本适合孩子阅读的成长白皮书,适合家长阅读的教育反思录。
  • 修炼你的最佳孕力

    修炼你的最佳孕力

    李思博:妇幼健康顾问,养生专栏作家。出身中医世家,遍读中医经典和现代医学著作。近年专心于妇幼保健研究,对于育儿、早教有丰富临床经验。作品遍布《健康向导》、《闺房》、《尤物》、《女人花》、《爱人坊》等杂志。
  • 关键8招教出好小孩

    关键8招教出好小孩

    这个浮躁的时代,在电视、电影和网络中成长的孩子往往缺乏挫折承受力、虚荣好胜、不切实际,容易挫败沮丧。年轻的父母大都工作忙碌,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有限,对孩子的管教往往或操之过急,或疏于管教,或方法偏差,以致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有了困扰。本书在家庭教育方面向家长提出了8条建议,内容包括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思想,如何处理学习、生活,如何对待人生、兴趣,如何建立和谐的亲了关系等,涉及孩子成长的各个方面,甚至每一个细小的环节。
  • 成长的烦恼

    成长的烦恼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小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及思维方式的扩展和变化,他们将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困惑及社会压力等问题。
热门推荐
  • 催眠术:一种奇妙的心理疗法(2版)

    催眠术:一种奇妙的心理疗法(2版)

    你想减肥吗?你想戒烟吗?你想缓解你的焦虑和抑郁吗?你想开发你的潜能吗?那么,试试催眠术吧。尽管催眠术备受争议,但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催眠术在治疗身心疾病、开发个体潜能方面有着其他疗法难以比拟的神奇功效。本书介绍了16种简单实用的催眠方法,并针对现代社会的不同人群、不同需要,提出了科学的催眠治疗方案。
  • 别让电脑“杀”了你

    别让电脑“杀”了你

    你知道每天坐在电脑前的你,皮肤变得干燥、晦暗,究竟是怎么回事吗?你知道在不经意中你的记忆力开始下降是什么原因吗?……也许,你头歪一歪,脖子就酸疼;握一会儿鼠标,整条手臂就麻了。坐久了,就腰酸背痛。……小心点儿,这些可能都是电脑惹的祸。辐射会慢慢"杀"了你!
  • 遇见你之后,都是好时光

    遇见你之后,都是好时光

    相遇、分离、等待、回忆,最终释然。本书是一本温暖人心的青春文字,书写了当下年轻人感情的各个横切面,与《匆匆那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青春书籍,一起掀起“怀念青春,回味温暖”的热潮。四十八篇独具个人风格的温暖爱情故事,是作者的故事,也倒映着每一个用力爱过的人的影子。值得纪念的时光,与幸福有染,与憾恨无关。
  • 妖刀帝王

    妖刀帝王

    当体内的战魂变异为妖,再无弱者的悲欢怜悯,体内沸腾的血液只剩下杀伐冷冽!人若犯我,斩草除根!为了兄弟,孤身独入百万大军取上将首级!为了红颜,放弃万里江山忍受千夫所指!孤儿徐雷,从小饱受白眼和欺凌,一次偶然机遇,体内战魂发生变异,祭出一柄绝世妖刀,从此,他变的凶残暴戾狡诈阴毒!红颜唤醒了他的情,兄弟唤醒了他的义。从此以后,妖刀还是妖刀,徐雷却将它用来做佛祖之事,在爱人和兄弟的协同下,一起开创了一条妖刀帝王之路!
  • 飘雪之国

    飘雪之国

    杀手组织的几人穿越古代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 The Poems of Henry Kendall

    The Poems of Henry Kendal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学霸录

    学霸录

    (重生苏爽文)一睁眼,发现自己变成了小屁孩,不好的人生可以重新开始。颜值高,男女老少通吃;智商高,打脸老师。玩转世界,大神表示,什么麻烦都不是事,苏墨轻挑嘴角,一切就绪,请抱好大腿。
  • 天才宝宝:帅气爹地萌妈咪

    天才宝宝:帅气爹地萌妈咪

    五年前,她爱他如生命,他却狠狠伤了她的心。五年以后,她带着天才宝宝现身,“女人,跟我回家!”“想见我麻烦先找我儿子预约,谢谢!”她不屑挑眉。“妈咪,爹地的预约号是101,需要等到三个月后!”小宝贝在一旁幸灾乐祸的看热闹。
  • 宠妃这职业

    宠妃这职业

    穿越成东宫小妾的她,苦逼在头顶。一边是装着腹黑,实则内心暴燥的太子;另一边是仁慈在表面,暗里为打胎大队长的太子妃。忍不住滴,她摸摸肚子里的宝宝,觉得自己和孩子要怎么办,才能跳出了杯具的未来生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成大事必备的9项修炼

    成大事必备的9项修炼

    本书从心智、口才、交际、才智、习惯、性格、养心、学养、敢为等九个方面阐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