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0400000003

第3章 与领导相处需要良好的心态(2)

一个聪明的员工,不会让自己的情绪被上司的斥责所扰乱,受批评时只要理性对待,巧妙处理,反而能在某些方面促进自己的进步。要记住:最没前途的人是可有可无的人,是被领导忽视的人。下属只有真正认识到这一点,才可能在领导的责骂声中产生前进的信念和动力,努力上进,做出更大的成绩,从而真正获得领导的重视和信任。

4.职场巧妙“抱怨”见实效

在前文中,我们一再强调抱怨的诸多危害,并不是说任何时候都绝对不要有抱怨。当员工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时,难免会产生抱怨情绪,恰到好处的抱怨有助于缓解心中的不快,甚至还可以借“抱怨”解决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理智而巧妙地把握抱怨技巧,既让自己表达了意见,又为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

只对有办法解决问题的人抱怨,是最重要的原则。向毫无裁定权的人抱怨,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为了发泄情绪。而这只能使你得到更多人的厌烦。直接去找你认为最有影响力的上司,然后心平气和地与之讨论。假使这个方案仍不管用,你可以将抱怨的强度提高,向更高层次的人抱怨。

要掌握有效抱怨的方式,尽可能以赞美的话语作为抱怨的开端。这样一方面能降低对方的敌意,同时更重要的是,你的赞美已经事先为对方设定了一个遵循的标准。记住,听你抱怨的人也许与你想抱怨的事情并不相关,甚至不知道情况为何,如果你一开始就大发雷霆只会激起对方敌对、自卫的反应。

还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你怒气冲冲地找上司表示你对他的安排或做法不满,很可能把他也给惹火了。所以即使感到不公、不满、委屈,也应当尽量先使自己心平气和下来再说。也许你已积聚了许多不满的情绪,但不能在此时一股脑儿地抖落出来,而应该就事论事地谈问题。过于情绪化将无法清晰透彻地说明你的理由,而且还使得领导误以为你是对他本人而不是对他的安排不满。

抱怨的场合很重要。美国的罗宾森教授曾说:“人有时会很自然地改变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有人当众说他错了,他会恼火,更加固执己见,甚至会全心全意地去维护自己的看法。不是那种看法本身多么珍贵,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因此,抱怨时要注意场合,要多利用非正式场合,与上司私下交谈,避免公开向领导提意见或表示不满。这样做,不仅能给自己留有回旋余地,即使提出的意见出现失误,也不会有损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还有利于维护上司的尊严,不至于使上司陷入被动和难堪的境地。

选择好抱怨的时机。某国外人际关系专家曾这样说道:“在我找上级阐明自己的不同意见时,先向秘书了解一下这位头头的心情如何是很重要的。”当上司或同事正烦时,你去找他抱怨,岂不是给他烦中添烦、火上浇油吗?即使你的抱怨很正当和合理,别人也会对你反感、排斥。让同事听见你抱怨领导其实并不好。如果失误在上司,同事对此都不好表态,怎能安慰你呢?如果是你自己造成的,他们也不忍心再说你的不是。眼看你与上司的关系陷入僵局,一些同事为了避嫌,反而会疏远了你,使你变得孤立起来。更不好的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可能把你的话,经过添枝加叶后反映到上司那儿,加深了你与上司之间的裂痕。

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当你对领导抱怨后,最好还能提出相应的建设性意见,来弱化对方可能产生的不愉快。当然,通常你所考虑的方法,领导也往往考虑到了。因此,如果你不能提供一个即刻奏效的办法,至少应提出一些对解决问题有参考价值的看法。这样领导会真切地感受到你是在为他着想。

还要注意的一个原则是:对事不对人。你可以抱怨,但你抱怨后,要让领导和同事切实感到,你被所抱怨的事伤害了,而不是要攻击或贬低对方。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让别人证明自己错了是件很尴尬的事情。让上司在下属面前承认自己错了就更不容易,因此在抱怨后,你最好还能说些理解对方的话。切记,你抱怨的目的是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而非让别人对你形成敌意。

另外,千万别耽误工作。即使你受到了极大的委屈,也不可把这些情绪带到工作中来。很多人认为自己是对的,等上司给自己一个“说法”。正常工作被打断了,影响了工作的进度,其他同事会对你产生不满,更高一层的上司也会对你形成坏印象,而上司更有理由说你是如何不对了。要改变这么多人对你的看法很难,今后的处境将更为不妙。

二、“清高”是职场的大敌

1.“清高”是才学之士的通病

人在职场,会发现很多事情是微妙的。人本身是微妙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微妙的,而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更为微妙。职场中的某些人最受领导喜欢,不管他们是否有能力,老板时时会想着他们,这种人也许是势利之徒或马屁精,生性清高的才学之人,对此多是不屑一顾,甚至非常鄙视。

一知名企业的写字楼里,有小何和老李这样两个人。小何是个办公室一般文员,生性孤僻,举止独行,平日与同事相处不甚融洽,却熟悉职场势利之道。他和同事不相往来,与机关领导相处却极尽能事,过年过节必会第一时间去看望领导,新任领导上任马上攀附,陪同领导时会点头哈腰,比如“一把手”下楼,他会跑步先行将电梯按好等候,领导下车会毕恭毕敬地扶门护头……在部门副经理老李的眼中,小何这种拍马屁的造诣非一般人所能承受,对其充满鄙视。与此相反,老李生性正直,眼里容不得沙子,每天踏实的埋头工作,他坚信自己出色的工作会受到领导肯定,事实上同事对他的评价也颇高。尴尬的是,他在副经理位子上一呆就十几年,而小何年纪轻轻,能力平平,刚来单位不久就扶摇直上,由一般文员升为自己的上司。这让老李心里很不是滋味。

势利和清高都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现代职场,就是社会舞台的缩影,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势利的人应该说适应生存环境了,而清高的人可能更操守了传统道德准则。功利心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要达到自己的理想和期望,一切都要在职场中去实现。领导的关注和重视,在成功的各种因素中,自然占据着相当大的分量。故事中的老李和小何,选择的路子不同,结果也不同。势利在职场中的确算是一种取得成功的捷径,但是这种捷径往往是用失去尊严、受人鄙视的代价换来的;清高可谓是职场的大忌,天下之大,人才济济,企业并非缺你不可。

职场中人的困惑往往都来自于性格,性格决定着自己的选择。老李如果不那么清高,工作中略晓世故,主动和领导汇报沟通,发表见解,提出合理要求,也许会更受关注,促进事业成功。小何如果拿出点真本事,从工作能力上提升自己,和同事多沟通交流,当然会改变同事对他的鄙视。社会进步的事实总是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人的利己本性也是根深蒂固的,那么为了各自的目标,适应环境,融入社会,这是必须的。包括展示自己,宽容别人(当然不代表善恶不辨,盲目接纳)。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人才也要学会积极主动地去推销自己。学会有限度的、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自我展示,使自己的才华得到社会的认可。不少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多是“待价而沽”而不愿曲身求人。甚至担任某些职务后,又过于讲原则而缺乏应有的灵活和变通,便难以被社会所接受。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除了特殊的技能,紧缺的专业或者开明的用人者能提供有力的支持外,一些清高和自负的人才很难找到施展才华的平台和机会。那种丧失人格和自尊的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人,历来让人深恶痛绝。但是,深陷职场,你不得不承认那也是一种“本事”或者叫“才能”。

我们不断听到很多人痛恨“小人得志”,而很多时候恰恰就是“小人得志”。这不仅是用人者的失误造成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有才能的人缺乏自知之明或过分的清高和自负造成的。如果有才华的人能放弃过分的清高和自负,或许会大大减少“小人得志”的机会。有真才实学的人,在保持自己人格和尊严的同时,应该多一些自知之明,少一些清高和自负,以变应变,积极主动地为自己创造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或平台。不要因为自己的清高和自负埋没了聪明才智,耽误了宝贵的青春年华。

2.谨防“清高”导致的失败

舟舟是某大学中文系的才女,从一入学就进入了学校的记者团,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不少文章,还在大三的时候担任了校刊主要负责人。毕业后一家IT公司的老总很赏识舟舟的才气与文雅的气质,于是她很顺利地来到这家公司做网站编辑。才华横溢并不等于在职场上就能游刃有余。由于老总常常夸舟舟有才气,她也常常为此自鸣得意,甚至看不起办公室中的前辈,于是引起了女同事们的不快与妒忌。

舟舟的个性是: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向别人求助。由于她对电脑技术不是很了解,遇到一个网页设计问题解决不了,就只好去问搞技术的小莫。谁都知道IT行业技术都是捂得紧紧的,即使是很简单的问题。舟舟看到小莫不是很乐意的样子,就赌气跑到隔壁办公室去叫技术总监。总监一看是个很简单的技术问题,周围有同事不问,却偏偏跑来问他,立即对舟舟产生了人际关系不好的印象。由于舟舟高傲和清高的性格,在同事中的口碑自然不好。很快,风言风语就传到老总那里,也令老总对舟舟有了一些看法,在向一些职员征求意见后,老总终于忍不住找舟舟谈了一次话,但是她却在言语中吐露出对办公室同事的种种不满意,还感叹公司职员“素质差”。听到这些批评,老总出于尊重舟舟本人意见,决定将这样的“人才”调出“素质差的团队”中。

大伟的单位最近正在搞岗位竞聘,按他的业绩和能力,再加上处长曾经好几次拍拍他的肩膀并意味深长地说“好好干”,大伟非常自信地认为这次竞聘副科长应该是三个手指捏田螺——十拿九稳的。为了参加这次竞聘,他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尤其是竞聘会上的演讲那是相当精彩。这么优秀的人才不用岂不是单位的巨大损失?怎奈认为大伟当不上副科长是巨大损失的人,都不是能主事的评委。意外发生了,大伟落选了。

“太黑暗了!这里头肯定有猫腻!”大伟愤愤地说。

“也不一定吧。你没被选上,人家选上了,就有猫腻?”同事老秦试着开导他。

“论能力,论业绩,论演讲,大李哪样都不如我,他凭什么?肯定是这小子背地里使了阴招,还指不定送了多少钱呢?”大伟看来是认准这里头有猫腻了。

“你事先找过你们处长,包括分管局长,乃至大局长聊过你想当副科长的事吗?”老秦小心翼翼地问道。

“我又不想给他们送礼,我找他们干什么?我凭的是本事,不想搞这些见不得人的事。”大伟有些不屑地说道。

从上面两个事例看来,舟舟和大伟都不谙职场之道。在职场谋职位,靠的是真本事,这话没错,但不要忘了,职场更重人情和人脉,任何清高的言行都可能导致自己在职场上失败的结局。当然,这里所说的人情和人脉,并不是指送礼行贿。真的送礼行贿了,人与人之间成了勒索与被勒索的关系,反而没有人情了。舟舟之所以被曾经器重她的老总请出了他的团队,不在于她的才华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也不在于她工作不够积极,而在于她的清高和孤傲。大伟之所以会在竞聘中落选,不是缺技能,也不是缺业绩,更不是因为没有送大礼,而是缺一份送给上司的人情。

受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是个熟人社会,核心价值观就是一个“情”字。有人说,现在的人们几乎没有信仰了。其实不是,凡是中国人都信“情”,做任何事,包括见面打招呼给一个微笑,都必须围绕“情”字展开。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职场,自然也不能例外。职场中讲情,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没有必要刻意回避。舟舟就是因为自己的“清高”而不愿意与同事们进行感情沟通,结果误了自己的前途。大伟也因为想“洁身自好”表现出一副“清高”的姿态,而不屑与领导进行正常的感情联络,最终错失良机。

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如果自觉是一匹千里马,就清高自傲地站在马厩里等伯乐来相是极其不可取的。不少人认为,自己只要努力工作了,干出成绩了,上司自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了,不用搭理任何人,天必降大任于我也。世上有这样的事吗?在狼多肉少的职场,哪个上司会跟在你屁股后面求着你把职位“送”给你呢?如果他们还有选择(这是必然的),他们有什么理由不选一个对自己感恩并忠诚的人呢?职场中人,除了练就一身真本事,谙熟人情世故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把能力比做茶水,那么人情就是装茶水的杯子。只有茶水没杯子,无法解渴;光有杯子没茶水,废物一个;只有茶水和杯子俱备,才能真正为人所用。

同类推荐
  • 能力提升篇(大学生成功求职系列)

    能力提升篇(大学生成功求职系列)

    从校园到职场就是这样成功飞越的!练好“内功”是大学四年的“必修课”,8堂课助你一臂之力,为你揭示成功求职者的练“功”心经!如果不想让自己“毕业即失业”,不想“成才不成反成宅”,不想在职场中被欺压凌辱,不想大学里的女朋友因为你没“钱途”而甩了你,不想让老爹老妈伤心,不想……你不想的事情太多了,是以,赶紧给自己下几副猛药吧!《能力提升篇》是“大学生成功求职系列”之一,经由大量调查,揭示出过来人在工作上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并对症下药,逐一分析阐发,总结大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掌握的能力。本书通过大量调查,揭示出前辈们在工作上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并对症下药,逐一分析阐发,总结大学生在毕业前必须掌握的能力。
  • 洗脑术2: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

    洗脑术2: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

    本书适用于职场、商场等各种人际场,针对大学生、白领、公司总裁等人士,讲透了人和人相处的本质。本书用生动的案例与可实践的方法告诉我们:在和他人相处与合作的过程中,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主要人物”;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有规则地去影响他人;“权威”、“影响力”、“等级”、“价值”、“能力”,这些关键词背后都有怎样的逻辑规则?人类社会,终归是属于“人”的社会,搞定了“人”,也就搞定了一切。本书附录总结了影响他人的经典法则,掌握这些原理与方法,你将避开社会上96%的陷阱。
  • 做最棒的面对面销售:见面即成交的300个情境销售法

    做最棒的面对面销售:见面即成交的300个情境销售法

    导购是目前从业人员队伍最壮大的一个职业,同时非常具有挑战性。成为最棒的门店导购,拥有成功的销售技巧是每一名导购人员都热切盼望的。本书通过通俗的语言和丰富的销售情境,向读者传达最实用的销售方法。这是一本为各类门店导购提供的人人皆可学、人人有收获的提升销售技能的行动指南,也是导购从业人员提升业绩必备的职业手册。
  • 做人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做人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许多人一生最大的弱点是不懂得做人之道,不懂得如何将做人之道融入做事之事,所以他们很难获得人生的幸福,更难获得人生的成功,而改变这种弱点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独具慧眼,能说会道,学会用“心”。《做人三到》从眼到、口到、心到三个方面让你做一个成功的人!
  • 跟谁都能交朋友:如何多快好省地开拓新人脉

    跟谁都能交朋友:如何多快好省地开拓新人脉

    本书是中国知名草根心理学家,社会学、心理学、营销学、语言学专家章岩的全新力作。章岩老师多年以来致力于图书行业,希望将自己的观点和总结出的一套有效方法分享给普通大众,出版了如《人脉圈》《人脉圈2》《销售中的心理学诡计》《销售中的博弈论诡计》等多部畅销书,而这本《跟谁都能交朋友》则是其通过研究、时间而创作的极具实用价值的扛鼎之作。章岩老师在经历漫长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实践后悟出的一条真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认为,思想才是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核心。只有在思想去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敏锐、睿智、人情练达,才能够在交际圈内如鱼得水,才能够将集体力量转化为自己的力量.....
热门推荐
  • 二花和她的儿子

    二花和她的儿子

    农村妇女二花同有权有势的乡党委书记比拼,将儿子塑造成了胜利的象征。因而造成了儿子和二花本人的人生悲剧。故事精彩,引人入胜。小说揭示出了普通人该如何做人,怎样做事的深刻哲理。
  • 锦绣清宫

    锦绣清宫

    清朝拐了弯,四爷脑洞大,妻妾不好惹,孩子太糟心。这就是雅利奇进了四爷后院之后的总结。下五旗满人出身,除了一个姓氏家里穷的要啥啥没有。雅利奇倒是没打算怀着个宏图大志要四爷独宠。可能叫四爷看在眼里是因为迷路你敢信?能叫四爷再看一眼是因为穷你敢信?她自己叫四爷看着是又穷还蠢也就算了,这后院妻妾画风也是神奇。福晋常年西子捧着心,犹如孟姜女哭长城。各位格格那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雅利奇本想着生个孩子就养老,争取活到八十岁就行了,万万没想到,只是猜中了开头……雅利奇:累觉不爱,还得坚持。
  • 重生之锦绣嫡女

    重生之锦绣嫡女

    当表姐出现在眼前,巧笑嫣然的告诉她:“你不是说绝不为妾么,现在跪在这里,不是还得叫我一声主母!”——宁为寒门妻,不做高门妾!云卿怎么都没有想到,只为这一句话,引来表姐处心积虑的谋害,联合他人灭她满门,夺她正室之位。当父母被斩,家门被灭之时,她才知道,这世人眼中美好的姻缘,不过是一片假象,他们心心念念的都是她沈家巨富的家产。再次睁眼,却回到父母皆在的十三岁,她还是沈府千金嫡女,一切都还没有发生。护父母,保家业。为了不重蹈覆辙,她开始步步算计。为了家人的安危,她开始狠下心肠。这一世她一定要不枉此生,斗姨娘,斗姐妹,斗舅母,誓将一切牛鬼蛇神全部打倒,活出一个锦绣人生。【推荐本人完结文】《浴火王妃》女强,一对一P:本文,一对一,宅斗,重生,宠文
  • 去往郎木寺

    去往郎木寺

    那一天,也许是两三月后,也许就是个把月吧,反正,那一天就快来了。我的身体将被藏民们从旅店里抬出来,穿过刚才行经的道路,这些穿着绛红色、蓝绿色、黑色藏服的,与天地、野草、溪水相依的人们,嘴中念念有词,唱诵着古老经书。郎木寺的喇嘛们,排着队,为我举行仪式,为我祈祷上路。我被送到那些五颜六色布片和彩旗包围着的天葬台,不用多久,我的身体就被鹰鹫们消化得干干净净。我的魂魄,在这里升向空中,借着鹰鹫的眼睛,俯视大地。也许,在下一个轮回,我就做了寺庙里的喇嘛,也许,我将在草坡放牧牛羊,也许,没有也许。
  • 欢乐颂与沉思颂

    欢乐颂与沉思颂

    《欢乐颂与沉思颂》是英国诗人弥尔顿早年的两首杰作,表达对生活积极的态度和深沉的爱恋、对人生诸世相透彻的思考,倾注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象满腔的挚爱,显示了人文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对英国后代诗人特别是浪漫派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欢乐颂与沉思颂》的译者是我国著名翻译家赵瑞蕻先生,这是他毕生珍爱的译作之一,在他去世之后由译林出版社整理出版。弥尔顿,英国诗人17世纪的伟大诗人、政治家和思想家,反对封建礼教和宗教改革的战士。弥尔顿是清教徒文学的代表,他的一生都在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而奋斗,代表作《失乐园》是和《荷马史诗》、《神曲》并称为西方三大诗歌。
  • 校花之最强高手

    校花之最强高手

    穷小子误入校园被校花灌醉,一觉醒来,他竟然发现体内住着一群魔鬼,从此他纵意花丛无人能及,灭神杀魔无人能挡,穿梭在几个世界的他,不知道欠下了多少风流债……新书《最强军魂》求支持
  • The Financier

    The Financi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同一首歌

    同一首歌

    在迅速崛起的新媒体业态中,小小说已开始在“手机阅读”的洪潮中担当着极为重要的“源头活水”,这一点的未来景况也许我们谁也无法想象出来。总之,小小说的前景充满了光耀。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的出版就显得别有意义。这套书阵容强大,内容丰富,风格多样,由100个当代小小说作家一人一册的单行本组成,不愧为一个以“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为宗旨的小小说系统工程。
  • 回春录

    回春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星之海

    星之海

    命运象强盗,一样样剥夺你拥有的珍宝,然而纵然相隔一光年的距离,我们的心却仍在一起。一如光年的遥远,一往情深的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