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7300000002

第2章 社交能力(1)

知己知彼

2008北京奥运会已经在北京成功地举办。有关奥运会的报道中,经常有这样一句话:沟通无极限。然而,我们怎样才能搞好人际关系,怎样才能跟人无障碍交往呢?人际交往是有规律可循的,前提是知己知彼。

《孙子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意思是说,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战必败的份儿了。

这一则兵法同样适用于今天的人际交往。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了解自身的文化背景,了解他人的文化背景,了解自身的心理需求和了解他人的心理需求,对处理好人际交往至关重要。

人际交往无论对家庭、事业还是社会,都会发生重大影响,同时,人际交往还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无形财富。那么,我们该如何与人无障碍交往呢,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又该做好哪些必要的准备呢?

社交助人成功

华尔顿是靠经营小商店发大财的。他最初在阿肯色州开了一家小商店,由于经营得当,现已拥有1000多家分店,经营体系遍布全美各地。据美国一份权威性的杂志《福布斯》分析:华尔顿已是全美国最富有的有钱人之一。

华尔顿的经营管理方式很独特:他的1000多家分店全都分布在人口只有两三万的小城镇,考虑到小城镇中下层人们的实际经济情况,所卖的商品都是中低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并且是让售货员上门推销。华尔顿在招收新职员的时候,要求他们必须购买本公司的股票,以使所有职员产生向心力,让他们时刻感到:我工作不仅是为公司赚钱,同时更是为了个人,因为个人的命运是与公司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华尔顿面目和善,经常面带微笑,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他称他的职员是“同事”而非“雇佣的员工”。他经常巡视他的小商店,以至经理办公室经常没人。他激励属下好好干,争创一流,公司职员均把他当作可亲可敬的父辈,工作起来很是卖力。他也常在停车场或街上询问顾客,问他们在店中是否受到热情周到的接待,有什么想买而买不到的东西,是否喜欢镇上的商店,店中卖的商品价格是否合理等等。

对于这位慈眉善目的白发老人,人们往往停住脚步,无所顾虑地讲出心里话。华尔顿则根据这第一手资料来切实改善商店的经营范围和经营作风,尽力做得使顾客满意。正是这种独特的经营方式和经营作风,使他的商店赢得了顾客,同时,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华尔顿在建立激励机制方面具有突出的成绩,这也是他成功的重要条件。他为了使店员们都自觉地有所成就,在物质上给予有成绩者加薪奖励;在精神上,发一些徽章和彩带之类的纪念品,并且建立了“光荣榜”制度,每周都有几个店荣登金榜。与此同时,他又组建“打击队”,对上榜的店进行突击检查,看他们是不是无愧于“光荣榜”。他的这种激励机制大大增强了店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一次,在他召开职工大会时,他突然站起来大吼:“谁是全国第一家?”所有职员都齐声回答:“华尔顿连锁店。”

人际关系如何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创造财富的有效方法。所谓人际关系,就是感情和关系网络。一个人的事业成功靠的就是70%的人际关系,全世界最成功的人都是人际关系较好的人。“多个友人多条路”,再顶天立地的英雄,离开别人的帮助也将一事无成。

社会中有许多靠着友人的力量而成功的人,如果能把他们的成功过程一一研究起来,其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一位作家说过这样的话:“现代社会,人们完全靠一个规模庞大的信用组织在维持着,而这个信用组织的基础却是建立在对人格的互相尊重之上。”他还说:“谁也无法单枪匹马在社会的竞技场上赢得胜利、获得成功。换句话说,他只有在友人的帮助和拥护下,才不至于失败。”

华尔顿正是靠着他的爱心、热情、善于团结别人以及出色的激励机制才取得了事业的巨大成功。

社交找到知音

人们常用“知音”一词形容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说起“知音”一词的来历,还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呢。

春秋时期,有位著名的琴师姓俞名瑞(生卒年不详),字伯牙。他曾拜当时的大琴师成连先生学琴,学了3年,没有多大的长进。后来,他随成连先生游东海蓬莱山,听到大海汹涌澎湃的涛声,群鸟欢唱悲凄的叫声,对音乐的悟性大开,就操起琴弹奏起来,从此琴艺大长,享誉各诸侯国。遗憾的是,他的琴艺越高,就越难碰上知音。

伯牙鼓琴图

伯牙本是楚国人,却在晋国做官,担任上大夫。他奉晋王的命令出使楚国,完成使命后,他辞谢楚王,从水路返回晋国,船到汉阳江口,已是傍晚时分,这天正是八月十五日中秋节,突然狂风巨浪,大雨倾盆,行船受阻,便把船停靠在汉阳江口的山崖之下。不久,风停浪静,天空明朗,一轮圆月高挂天空。雨后的月亮越发显得明净迷人,远山播撒着一层银光,江面上波光粼粼,空气清新,沁人肺腑。这美景,怎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伯牙一时琴兴大发,急命书童焚香摆琴,坐下来调好弦,专心致志地弹奏起来。弹奏间,一抬头,他猛然发现山崖之上有一个人,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他心里一惊,手指稍一用力,一根琴弦“啪”的一声断了。

伯牙心里正在疑惑,突然那人大声说:“先生不要疑心,我是打柴的人,因打柴下山晚了,遇上大雨,在山岩上避雨,听到先生弹琴,琴艺绝妙,不由得驻足听琴。”

伯牙心想:“他是一个樵夫,怎么能听懂我弹的琴呢?”于是就和他攀谈起来:“你既然能听琴,那么请说说,我刚才弹的是什么曲子呢?”

那人笑着说:“先生刚才弹的曲子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琴曲,弹完第三句的曲子时,可惜琴弦突然断了。”

伯牙听了大喜,想不到这荒山野岭之中,居然有人能听懂他弹琴,便邀请那樵夫上船细谈。那樵夫走上船来,伯牙借着月光看那人,果然是樵夫装束,身材魁梧,举止气度不凡。伯牙给他让座,那樵夫一眼看见伯牙的琴,审视一番,说:“先生这琴可不是一把普通的琴啊!”

伯牙问道:“难道你还知道这把琴的来历?!”那樵夫说:“这是瑶琴,传说是伏羲氏所造。”伯牙又是一惊,心想,这樵夫肯定不是一般的人。那樵夫接着说这瑶琴当年是如何截取上等梧桐木料精心制作而成的,最初只有5根弦,后来周文王添了一根弦,称之文弦,周武王又加一根弦,称之武弦,共7根弦,所以叫做文武七弦琴。又讲到瑶琴有什么优点,在什么情况下不弹琴,怎样才能弹好它等等,对瑶琴的一切都了如指掌。

伯牙心中不仅佩服那樵夫的知识广博,更是觉得惊奇。但是,转而又想,也许他是凭记忆得来的学问,何不弹奏几曲给他听听,考他一考。

主意已定,伯牙边与那樵夫交谈,边把琴弦续好,请那樵夫辨识所弹的曲调。伯牙说话虽然不露声色,但心里已暗暗确定了弹奏的内容,这次不弹现成的曲子,而是按自己随意所想,用琴把所想的情境表现出来。

他沉思了一会,手起时,琴声雄伟、高亢、激越,使那樵夫产生了共鸣,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好啊!挺拔巍峨,气势磅礴,先生把高山的雄峻表现得太深刻了。”

伯牙不露声色,凝思一会,又弹奏起来。这次完全是另一种风格的曲调了,那樵夫不禁又赞叹道:“好啊!弹得太好了,低似涓涓细流,亢如波涛汹涌,浩浩荡荡,幽回九转,先生把潺潺流水述说得太形象了。”

伯牙大惊,那樵夫竟然两次都把伯牙所想所弹的说得丝毫不差。这时,伯牙才想起问对方尊姓大名,那樵夫名叫钟子期(生卒年不详),伯牙也报了自己姓名。伯牙弹琴那么长时间了,走过的地方也不少,还没遇到过像钟子期这样知音的人,钟子期久居乡里,更没有碰到过技艺像伯牙这样高明的琴师。两人都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伯牙吩咐仆人上茶斟酒,两人边饮边谈,当即结拜为兄弟,并约定第二年的中秋节在汉阳江口相会。两人一直谈到天亮,挥泪而别。

第二年中秋节,伯牙按约定日期赶到汉阳江口。可是,等了好长时间,始终不见钟子期出现。去年同一天夜晚,同一个地点,同样的月光,就是没有知音钟子期了!伯牙触景生情,心急如焚,便弹琴来召唤钟子期,那思念知音的琴声在夜空中飘荡,传向远方,可是,钟子期还是踪影全无。伯牙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好不容易等到天边发白。伯牙急忙起床,梳洗之后,背上瑶琴就向钟子期居住的集贤村走去。

当他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正不知该走哪条路的时候,一位满头白发,面容憔悴,一手拄拐杖,一手提着竹篮的老人走了过来。伯牙赶快上前施礼,打听集贤村的钟子期,并说自己是他的朋友俞伯牙。

老人听了俞伯牙的话,老泪纵横,竟然痛哭起来。俞伯牙感到蹊跷,不知所措,只听到那老人说:“我就是子期的父亲。自从你们分手后,子期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已不幸离开人世。他曾经告诉过我,去年的八月十五中秋节晚上曾经和先生在江边相会,并约定今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再见面叙旧。他临死前留下遗言,死后把他埋在江边,能听先生弹琴。”

伯牙听了老人的述说,悲痛不已。在老人的引导下,他来到江边子期的坟前。眼望江面,去年八月十五的情境又历历在目。可是,事过境迁,自己唯一的知音——钟子期已长眠地下了,怎能不令人伤感呢?

伯牙架起瑶琴,席地而坐,弹奏起来。琴声哀怨,如泣如诉,充满了伯牙对子期深深的怀念之情和对子期逝去的悲伤之痛,但是,这些,谁人又能理解呢?曾经有过,那就是子期。可是,现在唯一的知音已经离开了人世,今后我还弹琴给谁听呢?琴声戛然而止,只见伯牙悲伤至极,他挑断琴弦,举起那珍贵的瑶琴,猛然砸在石块上,瑶琴被砸得粉碎。

为了纪念这两位“知音”的友谊,后人在汉阳的龟山脚下,月湖侧畔,筑起了一座古琴台。

伯牙和子期见面时所弹的曲调“高山流水”早已成了社交友谊的象征,“知音”一词便成了亲密朋友的同义语。应当指出的是,这个故事所说的“知音”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能听懂乐曲,而是表现了钟、俞之间基于共同志趣、情操的相互理解,这才是“知音”的实质。所以,知音就是有共同语言和志向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

管仲和鲍叔牙年轻时就是很要好的朋友,经常在一起,彼此都很了解。后来,他们都在春秋初期的齐国宫廷做官,管仲辅佐齐公子纠,鲍叔牙辅佐齐公子小白,两人各事其主。

管仲

公元前694年,齐国宫廷发生内乱,为避祸端,管仲和召忽护送公子纠到了鲁国;鲍叔牙护送公子小白投奔卫国。公元前685年春,齐国国君被人杀害,在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之间发生了一场争夺国君继承人的激烈的政治斗争。公子纠在鲁国的支持下,日夜兼程赶往齐国,并派管仲带兵在卫国通往齐国的路上拦击公子小白。双方遭遇,公子小白没有多少兵马,抵挡一阵之后,只好逃命,管仲上前追杀,张弓搭箭,一箭射中小白,幸亏箭被腰带挡住,小白才免于一死。公子小白借势咬破舌头,喷出一口鲜血,倒在地上佯装被射死。管仲被小白蒙混过去,对他的死深信不疑,便带兵护送公子纠回齐国去了。鲍叔牙开始是紧随小白左右的,混战之中他与小白被打散了,管仲走后,他找到了小白。这时,小白因伤痛晕了过去,鲍叔牙也以为小白死了,伏尸痛哭。小白被鲍叔牙痛哭时左右摇动,苏醒过来。鲍叔牙见状,悲喜交加,连忙把小白扶起,解下那救命的腰带,召集所剩随从,抄小路率先赶到齐国都城,夺得了王位,号称齐桓公。那时,齐强鲁弱,小白即位后,逼鲁国杀了公子纠,引渡管仲,这场争夺王位的斗争才告结束。

齐桓公鲍叔牙辅佐齐桓公取得了君位,国相这个职务当然非他莫属了。但是,当齐桓公任命他为国相的时候,他一再推让并力荐管仲。鲍叔牙对齐桓公说:“您如果仅仅打算把齐国治理好的话,有我等一班人辅佐就足够了,但如果您想使齐国强大,称霸诸侯,那就非管仲辅佐不可。”齐桓公问:“为什么呢?”鲍叔牙说:“我有5点不如管仲:对人民宽厚仁爱,使他们能够丰衣足食,我不如他;治理国家能够维护国家尊严,不丧失国家主权,我不如他;团结人民,并使他们心悦诚服,我不如他;根据礼义原则制定政策,使所有的人都能共同遵守,我不如他;临阵指挥,使将士勇往直前,我不如他。而这5个方面,正是执政者所不可缺少的啊!”

齐桓公本来是要亲自处置管仲的,但是,听了鲍叔牙的介绍后,他不计一箭之仇,任命管仲为大夫,后又拜他为上卿,主持国家政务。管仲果然不负所望,他“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扭转了天下的混乱局面)”,维护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社会安定。就连孔子也不得不称赞他说:“没有管仲,现在我们大概都要披着头发,穿着敞开衣襟的衣服,受着异族的统治,成为野蛮人了。”

同类推荐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幽默乐观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幽默乐观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如何让青少年幽默乐观》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述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本书将哈佛教授的心理课程汇集成300个极富思考意义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包含了自我认知、自我控制、自我激励等方面,可以说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在每个故事后面,还附上了鞭辟入里、意味深长的精彩点评,它们从智慧的高度诠释了这些优美故事的现实意义所在,以小见大、抛砖引玉。
  • 趣味心理学

    趣味心理学

    本书是一本专门解读生活中怪异现象的魔法心理书,这里没有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只有鲜活丰富的生活案例,用简洁浅显的语言阐述心理学知识,用科学的方法探测复杂的人心,用心理学工具探索意识的秘密,打开它你的命运就会因此而改变。生活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各种不可思议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我们很难对它们作出准确、恰当的解释。如果我们能从这些现象中找到心理学密码,就可以深入了解自己,了解他人。
  • FBI气场修习术

    FBI气场修习术

    《FBI气场修习术》向人们概述了FBI与气场的关系,以及FBI自身所具备的气场分子。并从FBI的身体气场、心灵气场、制胜气场、人脉气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相信读者一定能从本书中感受到FBI身上所具有的气场,并从中学习掌握到一些气场方面的修习术。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阐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的通俗性读物,同时又蕴含着极深的哲理和巨大的学术价值。在《自卑与超越》中,作者提出: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假如因自卑而将自己孤立,我们必将自取灭亡。因此我们必将超越自卑。
热门推荐
  • 漫步遐思

    漫步遐思

    本书是陈先达先生的哲学随笔,先生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及其哲学问题,以一位哲人的视角进行探讨,或深入历史,或关注现实,或感悟生活,语言生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读者在对问题的思考和对现实的追问中得到哲学精神的滋养。本书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瞳术

    瞳术

    林峰再过五岁生日的时候就被父母利用关系给他送进了修真门派里面,可是他的父母并不知道这个修真门派只不过是追风建立起来的垃圾门派,像这种门派在修真大陆上面不计其数。
  • 倾城儍妃:王爷,别逼姐扔鞋

    倾城儍妃:王爷,别逼姐扔鞋

    听老师话的好孩子穿越了,可是她穿越成了一个婴儿不成,还成了一个庶出之女。没有人爱,没有疼的,乖乖,这里还有那么高深的武功,她怎么可能会错过呢?结果武功、医术都还成。可是却遇到了他们......
  • 逍遥狂帝

    逍遥狂帝

    因之前文笔框架不够理想,思路迟滞,故而搁笔,直至今日,有所经历,有所感触,提笔重写。
  • 白雪洛阳城

    白雪洛阳城

    十五年前盛夏,洛阳城一富商被人害死家中,家人前去官府喊冤,立案查证者为当时洛阳府尹袁鑫。此案查证途中遭遇各种瓶颈,一是仵作虽认定死者是被活活打死,却始终没找到凶器;二是当时所有嫌疑人均有不在场证明,无法查证。袁鑫为官十载,始终清廉为民,为此案下了许多苦心,一查就是数月。直至深冬,案件由长安派来的上官查明系袁鑫贼喊抓贼,证据齐全,即刻卸去官职押解回京,第二年初秋执行死刑,后其家人发配边疆。案结。
  • 最好的人生,是做足八分刚刚好

    最好的人生,是做足八分刚刚好

    从健康角度来说,饭不宜吃得过饱,八分为最好。其实,我们为人处事从智慧与和谐的角度来说,遵循八分饱的尺度也是最合适的。所谓人生的八分饱智慧,指的是为人处事行止有度,屈伸合拍。八分饱的人生智慧,讲究的是一种和谐、有弹性的生活方式。遵循八分智慧的人,不会认为自己所提倡的是绝对的真理,他们只是在努力地接近生活的内核,并希望能窥探到八分真相。因此,八分饱的人生智慧,本身就是一种“在路上”的智慧。
  • 猫系男观察日志

    猫系男观察日志

    隔壁那只电竞大神沉默寡言,性子清冷。他从未说过一句爱她的话却做了无数件爱她的事。
  • THE SEVENTH LETTER

    THE SEVENTH LETTER

    You write to me that I must consider your views the same as those ofDion, and you urge me to aid your cause so far as I can in word anddeed. My answer is that, if you have the same opinion and desire as hehad, I consent to aid your cause; but if not, I shall think morethan once about it.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世甘堕桃花劫

    三世甘堕桃花劫

    三万年前,上神梦瑶是神族唯一的正神,女娲氏后人,与魔皇之子陌离情投意合,琴瑟之好,却因那场神魔大战香消玉殒,一缕孤魂入驻轮回之镜。三万年后,婴胎受灵而生,天生的神灵,仙与魔的相遇依旧是正与反的对立,三万年前的结局是否会重演?“大叔,你认错人了。”“大叔,梦瑶上神与我很像吗?”“你到底有……有没有喜欢过我?喜欢过我……柳灵雪?”三万年后的再相逢,他误认了她,却发现一具身体两缕灵魂,她究竟是梦瑶还是灵雪?可当真相揭开时,结局会如何?时光逆转,倾覆所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