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7300000004

第4章 社交能力(3)

1898年5月,谭嗣同奉光绪皇帝的诏令,赴北京参与变法,与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生尖锐、激烈的矛盾斗争,形势非常严峻,谭嗣同急电唐才常到北京共商大局,以扭转维新派的不利局势。唐才常接到电报后,立即赶赴北京,不料,他刚到汉口就听说北京发生政变,谭嗣同被害,大局无可挽救。唐才常对友人的遇难,非常悲痛;对维新运动的失败,心中极其苦闷、失望。为逃避清政府的通缉,他流亡日本。

但是,唐才常很快又从彷徨失望中振作起来,决心以天下为己任,继承谭嗣同烈士遗志,担负起烈士的未竟事业。从日本回国后,他吸取袁世凯出卖维新派的血的教训,深刻认识到建立军队的必要性,开始在长江一带联系哥老会,筹备组织“自立军”。1900年7月“自立军”组成,在汉口英租界设立总机关,他自任自立军总指挥,决定同年8月9日各路同时起义。由于华侨捐款没有及时接济,自立军缺乏军费、给养,唐才常只好一再延迟起义。当时担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侦查到了自立军的活动,先发制人,勾结帝国主义,于8月21日清晨,派兵围搜汉口各自立军机关。唐才常闻讯,像谭嗣同一样,毫不畏惧,坚坐待之。有人劝他逃走,他说:“我早已誓为国死!”不久,张之洞派兵赶到,逮捕了他。唐才常在法庭,痛斥慈禧太后的罪状,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不让反动统治者从他身上得到一点便宜。当晚,唐才常在武昌就义。与谭嗣同被害时一样,他们同为34岁。

“七尺微躯酬故友,一腔热血洒神州。”这是唐才常就义之前写下的诗句,实践了不惜以死酬答故友的夙愿,读来感人至深。

谭嗣同与唐才常为了变法事业,结为“刎颈交”,也是为了变法事业,他们相继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成了真正的“刎颈交”。

朋友有很多种,刎颈之交是古人朋友义气的表现。今天我们社会文明法制,交朋友已经不用“刎颈”了,但这种为朋友为革命挺身而出、肝胆相照的精神还是很令人敬佩的。

诤友

袁枚(1716~1798年)是清朝中期著名诗人,字子才,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小时候,袁枚家里很穷,5岁时跟在姑母身边识字听故事,初通事理,7岁正式入学,聪明勤勉过人。乾隆四年(1739年),袁枚中进士,此后,曾先后担任江苏溧水、江浦、江宁等县的县令。后来辞官,在南京小仓山修筑“随园”,以读书、作诗、交友为乐,因此别号“随园老人”。他在诗歌理论方面有重要贡献,创性灵说,主张做诗要抒写真情,反对重格律、用典故的形式主义。他的诗歌大多抒写逸致闲情。有《小仓山文集》、《随园诗话》等著作传世。

袁枚先后在江苏、陕西当过5个县的县令,为官清正,不避权贵,从不干扰百姓,能处处为老百姓着想,爱民如子,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戴。一次,当地一位大将军家的仆人,仗势欺人,在街上打伤无辜,袁枚毫不畏惧,严惩了那位大将军的仆人,老百姓拍手称快。他所任之处留下了一连串的政绩。但是,袁枚还是觉得当县令忙于被人驱使,不能很好畅遂其意,为百姓办事,加上仕途曲折,于是他决心以文章报国,专心致力于创作,因而以回家侍奉母亲为名,辞去官职,隐居随园。

袁枚对母亲很孝顺,乐于帮助姊妹亲戚,特别是对朋友感情真挚,能坦诚相见,不忘旧友,对朋友的过错也不留情面,因此,他的朋友很多,交谊也很好。袁枚有一位很富的朋友,但是这位朋友有了钱却不会珍惜它,总是倚仗自己有钱,胡作非为,毫无顾忌,横行乡里,当地百姓深受其害,人们都怨声载道。袁枚知道了这个情况,心中很不平静,认为朋友之间不是吃喝玩乐,以酒肉相交,而应该把友情建立在道义的基础上,真正做到互相帮助与关心。发现朋友有缺点时,不应无原则地一团和气,而应该帮助他改正,共同向善,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因此,他感到自己有责任和义务规劝这位为富不仁的朋友。

于是,袁枚就给这位朋友写了一封信,劝诫他说:“钱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一个人是否富有也不在于钱的多少,而在于如何使用它。善于用钱的人,钱虽然不多,但他除维持生活外,还能好善乐施,用余下的钱买来粮食救济穷人,积德行善,这样每一文钱都能发挥它的作用,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好处,这种人才算是真正富有;而不善于用钱的人,他的钱虽然很多,但他用钱去干一些不仁不义的事情,这样除了会招来妻子和仆人的怨言外,还会招灾惹祸,给自己带来不幸,这样用钱就不当了。到头来,他虽然钱很多,但每一文钱不仅没有给别人带来好处,反而给别人和自己带来危害。其结果是钱越多,危害就越大。这种人的富有不能给自己造福,实际上还对自己有害。你现在的作为,真令我担忧啊!”

这位很富的朋友看了袁枚的信,很受震动,他由此反省自己的过失,逐渐收敛了自己的行为,做一些积德行善的事情。人们都称赞袁枚对朋友的坦诚。

真正的朋友是一生的财富,诤友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们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坦诚相见,对朋友的缺点、错误决不粉饰,敢于力陈其弊,促其改之。诚如古人说:“砥砺岂必多,一璧胜万珉。”意思是说,交朋友不在多,贵在交诤友。如果人们能结识几个诤友,那么前进的道路上,就会少走弯路,多出成果,事业发达。然而,在各种这样的朋友中,最难结交的便是诤友……

忘年交

章太炎与邹容都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志士,他们虽然相差16岁,却在革命斗争中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为世人所传颂。

章太炎(1869~1936年),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思想家,名炳麟,号太炎,浙江余杭县人。1897年与汪康年、梁启超、夏曾佑等人一起创办《时务报》,宣传民主思想。因参加维新运动,受到清政府的通缉,于1989年辗转台湾逃亡日本,1902年与蔡元培先生创办上海爱国学社,1903年初发表了著名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邹容(1885~1905年),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原名绍陶,字蔚乙,四川巴县人。1902年留学日本,参加留日学生爱国运动,1903年春回国,在上海爱国学社写成《革命军》一书,宣传革命是“天演之公例(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号召推翻腐朽的清朝统治,建立中华共和国。

章太炎与邹容就是在上海爱国学社相识的。两人都立志革命,志趣相同,很谈得来。邹容写好《革命军》一书后,送给章太炎看,并请他作序,这时,章太炎已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与邹容的《革命军》的观点很是投合。章太炎看了《革命军》之后,拍案叫好,欣然接受了邹容的请求,为《革命军》作序,并帮助他于1903年5月在上海大同书局出版。章太炎又把邹容的书推荐给当时的革命报纸《苏报》,5月14日,《苏报》发表《读<革命军>》文,阐述《革命军》一书的观点。从此,二人的友谊更是深笃。章太炎当时35岁,邹容19岁,两人相约结为兄弟之谊,成了“忘年交”,立志为革命事业携手奋斗。

《革命军》一书出版,《苏报》又发表文章加以宣传,使邹容和他的《革命军》一书影响日增。清政府非常恐慌,下令查禁《革命军》,又勾结上海帝国主义租界当局,查封了《苏报》,通缉章太炎、邹容以及《苏报》负责人陈范、爱国学社负责人蔡元培。这就是著名的“苏报案”。陈蔡二人逃到国外,章太炎被捕。邹容因当时不在家,得到通报后,隐蔽在虹口的一个英国传教士家里。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6月30日,反清斗士、革命家章太炎被捕,关在上海英国的巡捕房里,罪名是他为邹容的《革命军》一书写序言,而《革命军》这本书在清政府和英美帝国主义者看来,是一本犯上作乱的书。清政府还要逮捕这书的作者邹容。

这时邹容已在友人帮助下躲起来,但当听说章太炎被捕的消息后,不愿让自己敬重的战友、老师一个人承担责任,他自动到英国巡捕房去坐牢,两人同被关在帝国主义的监狱里。

在这暗无天日的牢狱里,这一对战友、师生受尽了酷刑的摧残、人身的侮辱和苦役的折磨,但他们坚贞不屈,互相支持,互相激励,决心把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斗争进行到底。

一天,章太炎写了一首《狱中赠邹容》的诗,诗是这样写的:邹容吾小弟,披发上瀛洲(指日本)。

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糇(干粮)。

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

临命须搀手,乾坤只两头。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是死的时候,我也要和你携起手来同死;天地间我们两人立志革命,扭转乾坤,挽救祖国的危亡。

这首诗给邹容很大的鼓舞,他也回了一首《狱中答西狩》(西狩即章太炎)的和诗,诗的最后四句是:一朝沦为狱,何日扫妖氛?

昨夜梦发汝,同兴革命军。从诗中可以看出,邹容和章太炎一样,反对腐败清政府的意志是多么的坚强。

在监狱里,他们吃的是麦麸饭,粗糙难咽,消化不了,还时常挨打。章太炎说:“我们身体都很虚弱,又不能忍受这种凌辱,肯定不能活着出去了。与其被他们凌辱而死,还不如现在以死来抗争,这样,即使死了,也还算有所作为。”邹容表示同意,但章太炎又说:“你判2年,我判2年,你又比我年轻,应该活着出去,继续为革命事业去奋斗。”邹容不赞成,抱着章太炎痛哭起来,说:“你我兄弟,情同手足,应该同生死,共患难,为了革命事业我们还是应该活下去,要死的话,我们也应该一同赴难,小弟在所不辞。”章太炎为抗议监狱当局的迫害而准备绝食,邹容不同意采取这种斗争方式,更不愿章太炎为救自己而作出这种选择,一直苦言相劝,并悉心照顾已开始绝食的章太炎。后来,在邹容的耐心劝说下,章太炎最后放弃了绝食。

他们入狱一年,同狱的500人中有160多人病死、饿死或被活活打死,由此可见他们的境况之惨!狱卒对他们的态度也与日粗暴,稍有一些不顺眼,就用棍棒乱打,或施以酷刑。章太炎先因不满狱卒欺凌,被毒打了两次,后又因给狱外写信,又被毒打3次,轻的就无法计算了。邹容也挨了不少打。他们每次挨打时,气愤不已,无法忍受这种迫害,总是以拳还击,或者夺下狱卒手中的棍棒打狱卒,每每这样,他们受到的惩罚就更惨烈。每次发生这样的事后,他们都相互照顾,相互安慰,激励对方坚持斗争。俗话说,不怕死者勇。狱卒知道他们是不怕死的人,也不敢再轻易打他们了。

邹容年少坐狱,狱卒欺侮他小,多次打他,他心里总是处于激愤之中,吃的又是些麦麸饭,饿得面黄肌瘦,多次拉肚子,于1905年正月就病倒了。他整天整天地发烧,昏昏欲睡,心里烦闷又睡不着,半夜常常自言自语,通宵达旦处于头脑不清醒状态。章太炎很着急,白天黑夜地照顾他。章太炎读过一些医书,知道邹容需吃黄连、阿胶、鸡蛋、黄汤加以调理,才可痊愈。他向监狱长提出自己为邹容治病,不允许;他又提出请医生,还是不允许。这样,邹容病了40天,1905年农历2月28日(公历4月3日)半夜,死在狱中,时年21岁。

当天晚上,章太炎照料邹容到深夜,疲惫不已,就模模糊糊地睡着了,待到天亮时,发现邹容已经去世,他悲痛欲绝,抚尸痛哭,悲彻之音,感人泪下。他们为了革命事业相识相知,走到了一起,也是为了革命事业,他们一起坐牢,相伴牢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没想到这位血气方刚、才华横溢、比他小16岁可爱的年轻人,却先他而去了,他怎能不声泪俱下呢!

一年后,章太炎出狱赴日本。在日本,他成立了光复会,自任会长,后又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的中国同盟会;为革命事业战斗不息。无论到哪里,他都没有忘记曾与自己生死与共,为革命事业献出自己年轻生命的邹容。为了怀念和纪念邹容这位为革命事业献身的革命志士,章太炎还先后写了《邹容传》、《赠大将军邹君墓志表》等文章,以此来激励、鞭策自己和同胞,革命到底,忠贞不渝。

忘年交:打破年龄、辈分的差异而结为朋友。毋庸置疑,青年人交上年长者这个朋友,能够从年长者的身上学到很多极为宝贵的经验,以此来弥补自己的某些缺陷与不足,丰富知识、吸收阅历,逐步使自己走向成熟,健康地成长起来;而年长者交上青年人这个朋友,也会从青年人的身上学到、看到希望的阳光沐浴,仿佛浑身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找到了自己从前的影子。他们通过交往、畅谈、叙说或互帮互学,做些事情,往往会消除了“代沟”的阻隔;舒畅的心情,更会让年长者的心态年轻,有效促进年长者的身心健康,益寿延年不无裨益。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女性心理

    不可不知的女性心理

    女人是一幅百看不厌的画,女人是一本百读不倦的书。学做男人先要读懂女人,学做女人先要读几本女人的书。
  • 男人30谋事规划

    男人30谋事规划

    30岁:青春年华的开端,人生黄金的起点!毫无疑问,这是每一个人重要的阶段,它关乎人一生的成败!而古往今来,无论在什么领域,大凡成功者大多具有一个不凡的起点:在30岁开始就能独立自主地设计自己的人生,并为之奋斗不息!无论比尔盖茨还是拉里·佩奇莫不如此。同时,由于他们从30岁就开始砥砺自己的心性而使得他们在为人处世时往往能坚守住自己的原则,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特立独行。
  • 气场心理学:潜能的力量

    气场心理学:潜能的力量

    《气场》之后,“气场”这个原本很深奥的词语,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热词,成为人们研究、修炼的对象。但是气场的获得,必须经过历练,仅靠“速成”是难以实现的。而且真正的气场也不是“装装样子”,而必须建立在卓越的能力之上。如果没有超强的能力,气场就变成了空中楼阁,是难以长久的,更不能感染人。所以,你必须正确认识和挖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获得强大的能力,如此,你的气场才会有根,有基础。
  • 盗梦空间

    盗梦空间

    一部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使这个伴随我们一生却往往被忽视的神秘领域——“梦的世界”成为了焦点。本书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带着你和解梦大师一起揭开梦的神秘面纱,认识梦、了解梦、解释梦、利用梦,在梦的空间里自由徜徉,快乐飞翔。
  • 非常性心理的自我诊疗

    非常性心理的自我诊疗

    本书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并以多年来临床行医的大量成功例证为依据,全面深入地阐述了了性和性心理,以及如何处理性心理问题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法,通俗易懂,切实可行,可以为那些正在受性心理问题困扰的人们指点迷津。
热门推荐
  • 华严纲

    华严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灭凶神

    不灭凶神

    世界不灭,凶神不死!诸天世界第一天骄萧天,为了争夺亘古不出的无上机缘,不幸被天帝杀死。悠悠十万载后,萧天再次活了过来!在一盏太古神灯的陪伴之下,萧天自微末中崛起,一路高歌猛进,踩着无数强者的尸骨从世界最底层一直杀到世界最巅峰。这一世,萧天发誓要登顶天地之颠,做那至高无上的唯一存在!
  • 侯门贵妻

    侯门贵妻

    “我虽为庶女,母亲也不必如此咄咄逼人,非要卖了我为妾!”“你应该感谢我,难不成要学你娘狗一样啃我丢下的屎,你至少可以吃骨头。”她豁然起身,双眼如利刃冰刀直射王妃,“我端木念青在此发誓,此生宁死不为妾!。”庶女为妾,天经地义,她却对着乾坤发誓有生之年绝不为妾,惹来众人嘲笑鄙夷。“她这一辈子嫁不出去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不愿!任人宰割,如狗求活,我不服!嫡母嫡妻宁有种乎?有一男子告诉她,非也。【片段一】“庶出就是没教养,也不知道谁惯的,村妇一般还敢问鼎侯府夫人头衔!”还没回嘴,她身子一软,被人打横抱起,男人阴冷回道:“我教的,我养的,我惯的,我许了头衔,你不服?”【片段二】“请问三小姐可许了人家?”某男跳了出来,大声嚷嚷:“哎呀,我的传家之宝呢?那可是送给我未来媳妇的啊,怎么不见了呢?对了,我好像把它送给谁了,送给谁了呢?”某女满头黑线,抬手,那玉扳指闪着几千瓦的亮光,众人哀叹,原来名花有主......某男得意一笑,知道就好。【片段三】某男与某黄花闺女的父亲密聊,某黄花闺女无耻地听了墙角。“岳父。”......她还未出阁......“那一天,她第一次入宫中毒,被我救了,我们有了肌肤之亲......”口水一呛,身子因为忍得厉害,不由得发起抖来。什么是肌肤之亲?PS【穿越,一对一,宠文,女强、种田】推荐新文:《退婚——傲骨嫡女》
  • 赊刀人

    赊刀人

    你遇到过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菜刀的吗?别人想买,他却不卖,只肯卖给你。给他钱又不收,笑着告诉你,等两个馒头能换媳妇时再来收账。如果遇到了,千万不要以为捡了便宜,因为你将付出的,绝不止一把菜刀钱……
  • 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嫁个妻主是“废物”

    嫁个妻主是“废物”

    一觉醒来,她成了禹国里名震天下的淮南王夜繁星!不但学贯古今、武艺高强,更是才华横溢、睿智过人!繁星怕了,她什么都不会啊,环境复杂,为了小命着想,于是,她卷了王府里大量的珠宝金银,华丽丽的逃跑了!本想着逛逛江湖、玩遍赌场红楼,谁曾想,竟是悲催的被一个男人很复杂很简单很故意很巧合很聪明很笨蛋的骗了婚……于是,她的苦难开始了……因为成亲后,她吃他的饭住他的房花他的钱,没事溜遛狗逛逛街,完成了她上辈子梦寐以求的心愿:做个会享受生活为自己丈夫花钱的好老婆。可是,大堆的事情因此砸来了,差点造成了……“姑奶奶,三姨婆问你将帐本做完了吗?”“不是有帐房吗?”繁星逗着狗,头都没抬,很奇怪的问。“那功夫练了么?”衷心的小丫头脸沉了下去。“护卫是用来干什么的?”繁星转头,一副孺子不可教的表情。四周下人全沉了脸,更有忠仆气的浑身发抖,不屑嘀咕:“好吃懒做!”繁星火了,气的瞪眼,格奶奶的,她哪里好吃懒做了?于是她很正经的纠正:“好吃懒做也是你们少爷惯的,再说,男人养女人,天经地义,懂么、懂么?”众丫头小厮直摇头,有正义者仗义直言:“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真是丢女人的脸啊!被全体鄙视,繁星气的暴走。老天爷啊,你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让我穿到女尊啊?为什么!“相公,有人说我是饭桶,我不小心将她打了。”揪衣襟,装无辜。“打的好。”他喜欢她得意。“有人骂我不要脸,我不注意将他给赶出了府。”对指头,装天真。“赶的好。”他喜欢她嚣张。“有人欺负我,我不留神将他给卖了。”眨眼睛,装无知。“卖的好。”他喜欢她跋扈。“可是,他们都说我是废物。”期待某人说出护短的话来,没想到——“怎么会呢,你晚上有用。”谭思成微笑,悄声道,一针见血。此话一出,繁星气的直咬牙!她的表情逗的谭思成哈哈大笑,他最喜欢看她吃扁!当所有人都认定繁星这个“废物”一无是处的时候,却没人知道她是名扬天下的淮南王。当谭氏择主不慎差点灭族之时,是繁星这个“废物”救得了他们满族数百条人命,从此一朝惊起,跌破人眼无数!——别以为我什么都不会,姐只是懒得让你们长见识罢了!至此,无数骂名转至谭思成身上,想知道为何?点此阅读:推荐古言《我家妻主魅力大》:老草吃嫩牛,已完结玄幻《我家妻主倾天下》:
  • 江防总论

    江防总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落魄仙子要逆袭

    落魄仙子要逆袭

    蓬莱岛掌门苏荇仙尊的徒孙凌光为了寻找师傅雪裳仙子,误闯忘川,被师公苏荇仙尊罚到冥府跟随孟婆熬汤做事补过错,却又再次误掉进轮回道,穿越去人间界。在人间界,凌光被误认为是大夏国的公主被带走,在路途遇到了魔尊拜真调戏,逃出魔尊手掌。却又从妖尊海琼华处意外得知雪裳仙子的下落,被拜真骗入魔宫。受尽调戏和折磨后,被苏荇救出。修仙大会上,受魔尊拜真威胁,凌光又被带入魔宫,自魔界红莲弱水到得天界,从王母处得知自己拥有上古龙神血脉,被王母藏匿。拜真前来要人不得,与王母战斗起来,苏荇等人赶到。拜真成为不死不灭的魔神,凌光在苏荇等人危难之际化为龙神镇压拜真。凌光恢复后丧失记忆住在一个小镇,被苏荇……
  • 婆婆不是妈

    婆婆不是妈

    《婆婆不是妈》是一本描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西北部的县城里一对婆媳关系的小说。主人公楚晴是某中学的语文老师,在她与婆婆长达30年的生活情感纠纷的过程中,逐渐体验到的婆媳关系的心理历程的集合。尤其是主人公在自己即将成为婆婆时却经历了婆婆的离世,由此感受到的完全没有预料到的不舍和伤痛,给我们带来强大的心灵震撼。
  • Can I Sit on Your Lap While You're Pooping?

    Can I Sit on Your Lap While You're Pooping?

    As a single dad, Matthew Carroll didn't always have someone to share in his frequent laughter and incredulity at the various things his daughter, Morgan, said. Hoping to docu?ment some of her best commentary, Carroll took to recording her choicest quotes on his iPhone when she was between the ages of three and five. He then compiled them chronologically in a small homemade volume for friends and family who, compelled by the hilarious and touching content, encouraged him to share it with a larger audience. Can I Sit on Your Lap While You're Pooping? is the record of the hilarious, crazy, and touching pronouncements of a little girl, but it's also the irresistible documentation of the love between a parent and ch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