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7500000001

第1章 心理健康理论篇(1)

认识心理的实质

顾名思义,心理学是通过研究心理现象来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它的组成是多种多样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复杂。那么怎样理解人的心理现象呢?

对心理现象唯一能够正确阐明的是辩证唯物主义。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心理现象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象的反映。人的心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简言之,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人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大脑皮质是信息的存储器和行为的调节器,心理是脑的机能。没有脑,就没有心理活动,脑受了损伤,心理活动就要受到严重的破坏,即使有完好的耳目的人也可以变成全聋、全瞎、全哑,或者丧失随意活动能力。心理疾病,或精神病患者也来自脑的机能的障碍,一旦脑的活动恢复正常,心理活动也会随之改善。可见,心理活动与脑是直接联系的。正如列宁所说的:“心理的东西、意识等等是物质(即物理的东西)的最高产物,是叫做‘人脑’的这样一个特别复杂的物质的机能。”

人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质,它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所谓脑,包括小脑、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和大脑两半球等部分,重约1400克。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是大脑两半球,大脑表面的一层,有许多皱褶。如果摊开,大脑皮质的面积大概有2000平方厘米。大脑皮质上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人的心理活动绝不能离开大脑皮质上神经细胞的活动。这140亿个脑细胞,经常使用的只占10%~20%,大多数脑细胞都处于休整后备状态。如果一个人一生中每小时有1000个脑细胞发生“故障”,一年之间就有876万个细胞失去功能,人就算活到100岁,也只有10亿个脑细胞在做工作,只占1/14,还有13/14没有发挥其作用。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发展,包括智力发展的潜力是很大的。

一切心理活动从产生方法来说是反射。反射有3个环节:开始环节——外界刺激和它在感官中引起的,由传入神经(内导神经)向脑传导兴奋的过程;中间环节——脑中枢发生的神经过程和这一过程的主要表现(心理活动);终末环节——神经过程由中枢传出神经(外导神经)传至效应器官,引起效应器官的活动,如动作、语言等。

反射活动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前者是一种本能的活动;后者实际上是一种信号系统。信号活动是大脑两半球的最根本的活动。外部现实的信号是多得不可计数的,根据它们本质的不同,又可以分为2类:第一类是外界现实中具体的刺激物,如形状、颜色、气味、声音等,这是直接的、具体的信号;第二类是人类的文字、语言的信号,这是具体信号的信号。第一类叫做第一信号系统,第二类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两类信号系统是密切联系的,第一信号系统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第二信号系统是第一信号的抽象化与概括化,它又是通过第一信号系统获得意义并起作用的。但是,第二信号系统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生活对人的影响,主要通过词、语言,也就是通过第二信号系统起作用的。因此,第二信号系统不仅是信号的信号,具有概括作用,而且还代表社会的要求,调节着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调节着人的行为,使人在反映客观事物时具有目的方向性和自觉能动性。在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过程中,第二信号系统起着主导作用,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行为的最高调节者。这两种信号系统的协调活动,是组织人类心理活动特有的生理机制。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我们说心理是脑的机能,并不是说心理是人脑固有的,而是人脑在实践中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1.心理现象是一种反映

如果没有客观世界,就没有对客观现实的印象,也就没有人的心理。列宁说:“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被反映者是不依赖于反映者而存在的。”物质第一性,心理第二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原理。因此,人的心理内容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应该在社会现实中去寻找答案。

2.任何反映都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的

只有实践、活动,才构成主、客体的矛盾,才有反映主体活动领域内的现实。离开了实践、活动,就不会有心理的源泉,也就是说,心理在活动中形成。对青少年说来,如果不研究他们和外界的联系,特别是和人的联系,不研究他们的活动,就无从说明心理的起源和发展。同时,心理、心理发展,是在个体和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外部活动、实践中逐步“内化”而成为内部的心理活动的。

这里,心理发展有其内因,有其动力,这种内因或动力正是在这种活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在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一种主导活动,例如幼儿的游戏是他们的主导活动,学生以学习为主导活动,毕业后的青年以工作、劳动为主导活动。这种主导活动,就是心理发生和发展最重要的基础,直接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内容和水平等。

3.心理是一种能动的反映

人的心理的反映不是像镜子般地机械反映,也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反映,而是一种能动的反映。由于人的反映活动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在人的语言参与下进行的,它积极地反映着客观事物。因此,人的心理不仅具有意识性,而且具有社会性和自觉能动性。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而且还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的和内在的联系。心理、意识一旦形成之后,就能在人的活动中起调节、定向的作用。这就是说,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同时,它又反作用于实践、活动。人将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并运用它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

三、心理与行为的辩证统一

与物理现象不同,心理现象不具形体,无法直接观察得到。因此在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人们首先把注意力集中于人的外表行为活动上。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人对现实的反映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按其内容说,心理是客观的,它是外界事物的反映,是由外界客观事物的作用决定的,又是物质的脑的神经活动过程,并且通过人的各种实际的外部活动表现出来。同时,心理又是主观的,因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总是由一定的人或主体来进行的,总是要受他累积的全部个人经验和他的全部个性特征的制约,并通过他个体的活动而实现的。由此可见,心理活动,不仅来自于客观现实,来之于实践活动,又通过其外部行为活动,主要是动作和语言表现出客观性。

1.人的行为活动很明显地要受个人心理活动的支配和调节

外部行为乃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直接表现,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及整个个性特征对行为又有很大的影响。

2.人的心理的复杂性,需要谨慎观察和分析

人是有意识的高等动物,人的心理非常复杂,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掩蔽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动,甚至作出一些与内心不符合的外部假象,说出一些与心理事实不符合的话语。因此,当我们根据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去分析其某种心理活动时,我们必须非常谨慎。

3.总结心理规律

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外部行为的多变性,并不能使心理成为神秘莫测、不可捉摸、无法研究的东西。心理现象由客观事物引起,总会在行为活动上有所表现的。这里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即使直接表现受到掩蔽,它也会间接地在其他方面有所流露,因此通过比较长时间地、全面系统地观察和分析,我们仍然可以对一个人的心理有所了解。

保持心理健康

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疾病或病症的表现,还指一个人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疾病不仅表现为有机体因感染或营养不良等因素引起生理功能障碍,也表现为心理等社会文化因素引起生理功能障碍,或者说社会环境通过心理因素引起生理功能障碍。现代医学和心理学已经证明了人类生理与心理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维护健康,不仅要生理卫生,也要注重心理卫生。

一、健康与心理

1.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能影响生理健康,这里介绍美国学者对A型性格与心脏病关系的研究成果。

A型性格和B型性格,是美国著名心脏学家弗雷德曼在20世纪60年代初划分的。A型性格主要特征是:喜欢进取,好争胜,并急于求成;常有压力感,感到时间不够用,并常常表现出对工作或学习不满;个性急躁,容易冲动。B型性格与此相反:凡事想得开,从容不迫,个性随和,对失败得失看得比较淡薄。弗雷德曼临床发现心脏病患者多半具有A型性格特征。于是,一些心理学家继续研究,有人对3000多名男子进行了8年的调查,在控制心脏病其他诱因的条件下,在患心脏病的人中,A型性格的人比B型多了1倍。

有人认为,心理的健康比生理的健康更为重要。因为:①心理因素可以引发心理疾病,如恐惧症、精神分裂症等;②心理因素可以导致生理疾病,如偏头痛、胃溃疡等;③心理失常不但给个人及家庭造成危害,也可能给社会造成危害。因而维持心理健康不仅是个体的事情,也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

2.什么是健康的心理

关于健康心理的标准,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表述,这主要由于他们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以及健康的心理内容较多。但一般来说,健康心理不外乎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等方面。

(1)情绪稳定是首要的健康标准。这是因为情绪是由刺激引起的激动状态,不易为个体本身所控制。情绪失调不但影响心理健康,而且能引起心理疾病。情绪稳定主要指个体能接受各种刺激,对刺激的反应强度适当,保持乐观的心境。同时,反应方式适当,快乐与痛苦能得到合理宣泄,不使情感受压抑。

(2)了解他人、认识自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这是发展良好个性的基础,也是健康的重要标准。一般有3种表现:第1种是自我评价过高,自以为是,同时贬低他人,认为他人各方面不值一提;第2种是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生怕自己的言行冲撞了他人;第3种也是可称为健康心理的:既肯定自己,也相信他人,在认识自己优势的同时,也了解自己的不足。

(3)人际关系和谐。人生在社会之中,与他人间形成有效的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健康心理的又一标准。具体表现为能够适应各种人群,通过交往,对他人和自己都感满意。

二、心理异常

心理异常是指个体因心理功能发生紊乱,造成生活适应困难,心理上感到痛苦的现象。它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是一种精神病态。现代精神医学已经发现了200多种心理异常现象,这里介绍几种我们较常见的心理异常现象。

1.焦虑症

有人在考试之前心情紧张,晚上睡不着觉;有人老是担心父母的健康状况,整天忧心忡忡;有人欠了人家大笔债务,经常愁眉苦脸;有人工作失误受到领导批评,心情感到压抑……所有这些心理现象都是焦虑的表现。

焦虑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成的精神状态。任何人都有过焦虑的体验,适度的焦虑是正常的,是人对挫折失望产生的正常心理,对一般人来说是暂时的。有意识的焦虑和紧张,它能让人产生克服困难、解决危机的心理准备。

称为心理异常的焦虑即焦虑症,指的是一种品质性焦虑,这样的人具有一种焦虑的倾向,其表现之一是泛虑症,任何时间、任何事物都会引起他的焦虑反应,尤其对一些小事他们特别敏感,总觉得不幸的事随时随地都要发生,对未来毫无信心。这种人平时心情紊乱,注意力不能集中,身心疲倦,经常心悸、失眠。焦虑症的表现之二是恐惧症,个体明知不会受到伤害,但仍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恐惧情绪,如惧山、惧水、惧风等。

为什么会引起焦虑症呢?心理学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解释。一般来说,焦虑是由心理矛盾引起的,这些矛盾有的来自经验和知识的不足,有的来自行为规范的不明,有的来自个体的神经过敏。青少年时期是焦虑容易产生的人生阶段。

长期的焦虑不但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效果,还会引发身体上的疾病。由于过分紧张而过度呼吸,造成血液中碱性成分增加,导致手足麻木、头部发胀,还会引发肠胃病。所以必须以预防为主,采取多种措施,缓解过度紧张的心理状态。

2.抑郁症

抑郁症是指个体的情绪状态长期处于极度低落的心理现象。对一般人心理而言,有时情绪低落,心情沮丧也是正常的,但随着环境的变化,挫折的消亡,这种心情会好转。而抑郁症则不同,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①情绪长期处于低落状态,患者对生活没有一点儿欢乐的情感因素,工作、学习、亲情都不能让他产生乐趣,有时这种人甚至想用自杀来解脱痛苦。②患者对自己、他人及其他事物的认识悲观或绝望,对自己有强烈的自贬意识,看不到未来的希望。③所有行为都是被动应付,对任何事都失去主动的兴趣。④在生理上,出现体重逐减、睡眠失常、四肢无力等症状。

同类推荐
  • FBI心理分析术:美国联邦警察教你无敌心理分析战术

    FBI心理分析术:美国联邦警察教你无敌心理分析战术

    本书通过对FBI神奇的心理分析术进行总结归纳和通俗诠释,带你走进谜一般的心理分析世界。让你透过离奇惊悚的案件,了解犯罪分子的内心,掌握超强的心理分析能力;教你学会将心理分析本领运用到工作、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学会通过蛛丝马迹来了解他人内心,减少误会,避免冲突,识破危险,洞察真相,让你的家庭生活、职业生涯、社会交往一帆风顺。
  • 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成功丛书)

    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成功丛书)

    处于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你是否渴望了解任性复杂的根源,洞察人的心理从而建立威信,施与影响,进而掌控你周围的人?《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运用不露痕迹的心理战术,让你轻松与领导、同事、下属、客户、朋友、亲人、陌生人等的相处,迅速化敌为友,结交死党,让你拥有超强人气,成为终极赢家!
  • 冷口味心理学

    冷口味心理学

    《冷口味心理学》这本书以心理学规律和理论知识为依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各种出彩的心理学领域中所涉及的“冷”知识。这些知识包含心理学规律、心理学依据、心理学效应、心理学现象等,同时用生活中的事例揭示了心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性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交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成功心理学、经济心理学、爱情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等内容让你听上去认为觉得很冷门,那么这本书就是对这些冷”知识最好的解读。本书用简练通俗的言语和生动有趣的案例,从理论到实践,全面阐述了冷口味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之道,帮助读者掌握并运用冷口味心理学的理念和规律引导自己走向成功,实现幸福人生。
  •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此套《弗洛伊德文集》(12卷)是中国第一部且唯一一部关于弗洛伊德文萃性的经典恢宏译著,由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第一人、学术界公认的弗洛伊德研究权威、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主编,经全国四十余位专家教授严谨翻译多次修订,堪称海峡两岸最权威、最完整的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版本。本卷仅收录《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是弗洛伊德用动力心理学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事件的一部重要著作。他从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常见的遗忘、口误、笔误、失误行为等现象入手,挖掘了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的制约性,说明了潜意识的活动和对潜意识的压抑不仅存在于变态心理活动当中,而且广泛存在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当中。
  • 心理学与微动作

    心理学与微动作

    微动作是了解一个人内心的重要线索,眨眼、瞪眼、睁眼、闭眼,挥手、握手、绞手、搓手,点头、摇头、叉腰、含胸,每一个不起眼的动作都暗藏玄机。本书对人的身体、手部、五官等微动作进行了深入分析,讲述了隐藏在背后的心理秘密,介绍了读懂人心的方法,让你轻松看透他人的微动作,巧妙隐藏自己的微动作,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成为职场、社交中的佼佼者。如果你想跟FBI一样,成为行为分析和心理解读的高手,就赶快拿起本书读一读吧。
热门推荐
  • 造形本源

    造形本源

    本文是对于中国画造形本源问题的研究。中国画造形的本源问题,即中国画造形从哪里来的问题,在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性质的问题。“形而上者谓之道”,所以,中国画造形的本源问题,亦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道”的范畴及与道所相关范畴的关系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本文也是一种带有“哲学”性质的画理研究。本文关于中国画造形本源问题的研究,不但能够从根本上拉动中国画造形本体问题的研究,而且,对于中国画“画道”的真正建立,具有关键性与核心性的价值。
  • 失语者

    失语者

    我的导师老吴打来电话时,我正在帮郭炜收拾去上海的行李,而这通电话让我顿时陷入了欣喜与忐忑交织的境地。“怎么样?老吴怎么说?” 郭炜探过头来问道。我摇了摇头:“好歹召见我了,不过还生死未卜。”我们谈论的是我的毕业论文。现实状况是,如果我的导师吴恋清拒绝给论文签字,我便无法参加接下来的答辩,硕士学位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 带条锦鲤打篮球

    带条锦鲤打篮球

    当余欢带着锦鲤走进nba的时候,他开始专业承包各种老将躺冠,新秀带刷服务。“老家伙,在病床上躺好,冠军戒指快递到你家。”“小子,你差两分职业生涯第一次得分上双?去篮下站着,站好别动就行了。”杜兰特:“内个,能带我躺个冠军吗?我能输出,会喊666~”余欢:“滚!你不是新秀了,等过些年你老了再说。”
  • 妖医不好惹

    妖医不好惹

    她是二十一世纪认人闻风丧胆毒医,却被心爱之人逼致绝境,她将那颗世所罕见的丹药吞吐,便跳崖逃生。“你这病有点奇怪啊”某女为一个经常得病的某爷把着脉。“哦?何齐之有,不妨说来听听”某爷盯着一脸认真的某女。“你说你整天夜不能寐,寝食难安。我看你这脉象稳当的很啊!不像有病之人。”某女认真的分析。某爷气呼呼的把某女拥入怀里:“这是相思病,得用你一辈子来医。”PS:《妖医不好惹》首发,多多支持;不支持不行,来了就是我的人。
  • 华严游意

    华严游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难道我是魔王

    难道我是魔王

    为什么我会是一只骷髅?为什么我刚出生就被一个小萝莉召唤?为什么超超超超级魔兽都打不过我?好烦啊,等哪天我不想弄明白这些问题的时候,就毁灭世界吧。等等……那小萝莉怎么办?她是我的主人。读者群:257895193
  • 地球的血液:江河湖泊

    地球的血液:江河湖泊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自然界亿万年的沧海桑田造就了无数令人震撼的自然奇观,它们在大自然浩瀚无际的舞台上演绎着地球不老的传奇。本书是一部以地理知识为题材的社科读物,内容新颖独特,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给青少年读者,以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愿望。
  • 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经

    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激励孩子成长的108个好故事

    激励孩子成长的108个好故事

    经历欢笑,经历泪水,才真正是一个完整的成长,因为有我们身边讲不完的故事,也因为有我们所熟识的人的陪伴,我们的成长才会那么丰富多彩,才会令我们心动着去等待下一站将要带来的转变。成长中的经历,永远是一本写不完的书,它的主语应该是人间的情感和所觉察到的人生之味,即生活所带来的痛苦、忧愁、快乐、思索与感悟。人生拥有成长,拥有智慧和感悟的成长,也将看到梦想的光芒,即在成长中能够触动心弦的那一抹青涩而诱人的颜色。追寻梦想和理想的脚步,其实也是成长。
  • 你曾是少年

    你曾是少年

    这是一本讲诉爱情诉说青春的大杂烩,25个小故事,25种爱情、青春的模样,有欢乐的、悲伤的、幸福的、平淡的,从每个故事中都能找到我们年少时的影子,恋爱过的痕迹。当你对生活失望,对爱情心伤时,随手翻开一个篇章,便能重新感受到心中那份对爱情的悸动,对生活的热爱。王宇昆短篇首次完整集结,每一篇都饱含作者的淳淳心语,这里,能让你感受到爱最美好的样子。即使路过,也难以忘怀;正因路过,才更加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