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奥地利1756年-1791年)
古典音乐,甚至一切的艺术,往往都有资产阶级化或者精英主义化甚至极端象牙塔式的问题,而我一直梦想的艺术是普遍人性的可能,我相信最伟大的艺术一定是全世界所有人类的灵魂之共同元素,只是在后天的影响下,人类的认知与感官妨碍普遍的艺术灵魂,而无法直接、自主地感受到普遍艺术绝对美感的存在。然而《魔笛》对我却是一道曙光,为我揭开单纯灵魂的艺术面貌。
——列宁
在欧洲音乐史的源远长河中,自幼便显示出其音乐才华的音乐家并不罕见,可像莫扎特那样早熟的奇才,能在那样小的年龄便被公认为“神童”的音乐家,确是再难找寻。作为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的莫扎特,既有生动的想像力,又善于摄取其他作曲家的风格精髓,使之化作自己风格的一部分。技巧的得心应手,布局的安排妥帖,再加上强烈的戏剧意识,使莫扎特成为以当时各种形式从事创作的一位戛戛独造的古典大师。他的6部最杰出的歌剧《伊多梅纽斯》、《后宫诱逃》、《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女人心》和《魔笛》以美轮美奂、妙趣横生的音乐刻画人类的各种感情。
在音乐史上,莫扎特的最高成就在于歌剧。《魔笛》是莫扎特临终前最后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他使民间歌唱剧得以提高的一部重要作品,更是公认的西方歌剧经典。这部古典歌剧集戏剧、神话、寓言于一体,将宗教、权力和爱情的矛盾冲突通过意大利咏叹调、维也纳民谣和德国古典歌曲等优美的艺术形式以及曲折的情节、严肃而诙谐的风格表现出来,显示了莫扎特某种东方色彩的世界观——寻求对立力量阴和阳的平衡,并经历崎岖的道路到达完美的境界。这支曲子最大的意义在于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廉价的心灵甘泉,你不必有任何立场和知识,即使在最嘈杂的环境下用最便宜的音响播放,仍然能陶醉在动听的旋律和天真无邪的曲风中。
尽管莫扎特的一生充满坎坷和艰辛,但他的音乐始终给人带来真正的纯美感受。著名的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为莫扎特作出了如下的评价:“他的音乐是生活的画像,但那是美化了的生活。旋律尽管是精神的反映,但它必须取悦于精神,而不伤及肉体或损害听觉。所以,在莫扎特那里,音乐是生活和谐的表达。不仅他的歌剧,而且他所有的作品都是如此。他的音乐,无论看起来如何,总是指向心灵而非智力,并且始终在表达情感或激情,但绝无令人不快或唐突的激情。”美国音乐学者约瑟夫·马克利斯曾经这样评价莫扎特:“在音乐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时刻:各个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可以这么说,莫扎特是为音乐而生的,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和音乐融为一体了。
《魔笛》是一部深具哲理意味的德国民族叙事歌剧,也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该剧上演两个月后,莫扎特即与世长辞。歌剧的情节是描写王子塔米诺打猎时在夜女王国中迷路,又遭到大蟒蛇的攻击而昏迷,夜女王的3个侍女救了他。侍女们出示公主帕米纳的画像,引起了王子的衷心爱慕。夜女王在雷声中出现,声称公主被萨拉斯特罗劫走,王子如救出公主,就把公主嫁给他。王子发誓一定要救出公主,于是夜女王就给塔米诺一个魔笛,又给巴巴基诺一个神铃,令他帮助王子去救公主。其实,萨拉斯特罗幽禁公主是为了帮她摆脱夜女王的邪恶势力。塔米诺在3个童子的引导下来到萨拉斯特罗的神殿,他虽找到了帕米纳,但想得到她,必须通过她的3项考验。塔米诺凭着执著的信念终于通过了这些考验,和帕米纳结为夫妇,巴巴基诺也找到了情投意合的巴巴基娜,而夜女王则在雷声中坠入黑暗的深渊。
《魔笛》序曲由3个强有力的和弦作为开始,它们是贤者萨拉斯特罗的光明王国的象征,紧接其后的旋律具有号召性,并带些神秘色彩,像是在预告一些重要事件即将来临,但是这仅仅是个短小的引子,它那缓慢庄重的音响是为序曲的主要部分——奏鸣曲快板的出现做好准备的。轻巧、坚决、急速的第一主题由小提琴呈示后,再由整个管弦乐队奏出。主体以复调方式展开,时而在长笛的高音区闪现,时而在中提琴声部奏出,然后又转到大管声部温厚而富有幽默感地吹出。主体连续不断地、飞快地进行着,使音乐变得犹如一片没完没了的啁啾声和沙沙声。莫扎特就是以这种方式使听众进入有声有色的、明快的和有些神秘的神话王国的气氛中。
抒情而优美动听的、同样又是明快和朝气蓬勃的第二主题,从性质上说,它和塔米诺、帕米纳的爱情主题相近。它从错综复杂的音响中产生出来,悄悄出现,把平静的音乐带入急速的发展之中,这样一来,歌剧的交响性序曲仿佛成为幸福主题的集中点:贤明的认识生活中所产生的幸福(萨拉斯特罗),人生中经常出现的幸福(巴巴基诺),崇高的富有诗意的爱情幸福(塔米诺)。在这首序曲里,我们找不到像《唐璜》序曲中那种尖锐的鲜明对比,整个乐曲像是旋律的源源不断的急流,这些旋律体现的是明朗和理智的生活,一直到歌剧结束之时都是如此。
在这部歌剧中,莫扎特运用通俗易懂和引人入胜的神话剧的形式,体现了他的“乌托邦”的理想,即智慧终将战胜愚昧,光明终将战胜黑暗,善良终将战胜邪恶。这部歌剧的剧情十分离奇和稚气,情节的发展也有不合逻辑之处,但歌剧上演后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这无疑体现了当时的欧洲民众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
这部歌剧的序曲非常有名,用奏鸣曲形式写成。整个序曲就好像是一股源源涌出的水流,象征着光明和美好的生活。《魔笛》第二幕中的一个主题曾被西班牙吉他作曲家、演奏家索尔改编为吉他独奏曲《魔笛主题变奏曲》,成为吉他演奏的最经典曲目之一。
莫扎特的《魔笛》是包罗万象的,人们不禁为其中所表达的广泛内容而赞赏不已:苍天与大地、自然与人类、悲剧与喜剧、情感之各种形式的表露与深沉的内在宁静、圣母玛利亚与超凡的魔鬼、教堂大弥撒、共济会的奇迹庆典与舞厅、笨伯与聪明人、懦夫与英雄、忠诚者与奸佞小人、贵族与农夫。在这首曲子中,他并没有表现出偏爱某些人、某些东西的倾向,而是把爱给予了一切人、一切东西,犹如普照一切的阳光,犹如浸润一切的雨滴,这反映在他无限亲切却又并非有意使然的风格之中。在《魔笛》中,他以这种风格塑造和协调人的歌声或主导的独奏乐器与伴奏的弦乐器和管乐器之间的关系。而使人们对《魔笛》百听不厌的正是这支歌剧中那发生着、躁动着和激动着的东西,正是那种种出人意料而又正当其时出现并以其特殊的高低音和音色而达到完美境界的东西,整个宇宙以缩微形式被表现于《魔笛》之中。显然,作为人的莫扎特听见了宇宙之音并使它——他自身只起媒介作用——歌唱起来,从这点上来说,人们的确可以把《魔笛》称之为“无可比拟的”。
莫扎特的音乐不同于巴赫的,它不是福音,也有别于贝多芬,它不是生活理解。他的音乐并不宣讲学说,更不表现自我。在《魔笛》中,莫扎特并不想说什么,他只是歌唱,只是传出声音。因此,他并不强加给听众什么,也不要求他们作出决断或者表明态度,而是让他们感到自由。从他的《魔笛》中所期待的欢乐是从人们接受这一事实开始的。他曾将人的死亡称作他日日思念的真正的好朋友。从他的《魔笛》中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他果真是这么做的。然而,即便对这一点他也没有大肆渲染,而只是让人去揣测。莫扎特也不想在这里宣扬对上帝的赞美,而是实实在在地力行,这表现在他的谦恭态度之中:他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一件乐器,他只是让人去谛听他显然听见的东西,那是来自上帝造物浸润着他、在他心灵中升华、而现在又从他心灵中溢出的东西。
在《魔笛》中,还洋溢着莫扎特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并迸发出在巨大社会压力下的明快、乐观情绪,体现了他对音乐创作的探索和贡献。他广泛采用各种乐曲形式,成功地把德、奥、意等国的民族音乐和欧洲的传统音乐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赋予它们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形式,从而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其创作手法新颖,旋律纯朴优美,织体干净、细致,配器注重音色效果,发挥了复调音乐的积极作用,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
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莫扎特曾说:“人们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工夫。实际上,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或许,正是凭借这种执著精神,莫扎特才创作出《魔笛》这首流传千古的稀世之作。
(佚名)
笛声如诉
若不是莫扎特谱写《魔笛》,不知哪个剧作家会对这个乱七八糟的剧情感兴趣,也许瓦格纳会搞成古板无趣的救赎歌剧,威尔第可能改为一场人伦大悲剧,而罗西尼虽然不挑剧本,但铁定是把自己的音乐抄来改去。只有莫扎特,才能用音乐把《魔笛》这种低俗趣味的故事,蜕变成不朽名作。
《魔笛》是莫扎特在世最后一年所写下的两大歌剧之一,也是最后完成的一部歌剧。剧情地点在埃及,时间为假想年代。此歌剧神话故事式的歌词出自席氏之笔,全剧虽然充满了共济会的象征,但是冷静寻思,却是一出足以让舞台艺术汗颜的幼稚、笨拙之作。莫扎特在写给家人的信中提到:“歌词在歌剧中只是对‘音乐父亲’百依百顺的女儿而已。”所以歌剧本身最吸引人的地方,应该在于音乐,而不是剧本或舞台设计。
莫扎特使用不同音乐写作手法来表现角色的性格。例如夜女王的咏叹调使用技巧艰难的花腔女高音;萨拉斯特罗则用庄严、宽容的颂歌;巴巴基诺和塔米诺的对话,前者是用德国轻歌剧的方式,取通俗民谣曲调写成咏叹调,后者则用庄严歌剧的手法,写出严肃而抒情的咏叹调。
序曲一开始,虽然暗示着夜女王的威严,但不久就被活泼的主题所取代,愉快的气氛立刻展开。《我是捕鸟人》是用民谣曲调写成的简单的歌曲,表现巴巴基诺自由的天性,中间插入的排笛声便是他的招牌。曲子先由管弦乐奏出主题,男中音再依主题唱三遍。莫扎特有许多次将这种方式用在轻松的曲子里,例如《如果有爱人或妻子该多好》这段咏叹调。
在《魔笛》里,虽然其中有几段音乐相当脍炙人口,可是其他段音乐也同样悦耳动听。荀白克曾对莫扎特的音乐有如下的评价:“他的音乐既可说是平易近人,澄澈剔透,结构完整,又可说是艰深晦涩。之所以会这样,则主要是由于艰深、纤细而又有激越的感情充塞于乐曲之间。”如果要分析作品本身令人感动的因素是什么,恐怕是它对人物个性的强烈表现,以及充满了温暖感情和幸福的完美音画吧!所以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心就和音乐产生共鸣了。
迎着这撩人的欧陆风情,让莫扎特的《魔笛》给你送去一份亘古永恒的祝福!让我们传送这份感动,体验缪斯带来的欢乐。
(蔡和芳)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最典型的作曲家。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兹堡一个宫廷乐师之家。他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在父亲的教导下学习音乐。莫扎特3岁时就开始弹钢琴,4岁时已经准确无误地弹奏短小乐曲,5岁能谱写小品。与此同时,他在父亲的指导下不倦地学习拉丁语、意大利语、法语、算术及许多音乐知识。他6岁时进行第一次旅行演出,7岁时开始第二次,即那次为时3年半的巡回演出(他到过巴黎、伦敦、阿姆斯特丹,在返程中途经日内瓦、洛桑、伯尔尼、苏黎世、温特图尔、沙夫豪森)。14岁到17岁这期间他已经在持续不断地谱写歌剧、交响曲、弥撒曲、四重奏等——他曾3次去意大利巡回演出,而且从此便再也没有间断过羁旅生活。这是一个戴礼帽、佩短剑(歌德于1763年在法兰克福见到他时就是这副装束)、风度翩翩、永不休止地演出和创作的真正神童,他为伟大的玛丽亚·特蕾西亚、法国国王和英国国王所赏识和嘉奖,他接受专家们的考试,他被教皇克莱门斯十四世授予“骑士”称号,并被波伦尼亚的一个音乐学术团体吸收为会员。
莫扎特1772年,16岁的莫扎特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漫游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由于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厉管束,这段不稳定的雇佣关系终于在1781年结束,他毅然决定独立自主,前往维也纳定居,走上艰难的自由音乐家道路。
有人曾经说,莫扎特是一个孩子,是一个用他的音乐对我们谈话的“永恒的少年”。他令人痛心的短暂生命可能是他获得此称号的缘由,但还有另一些缘由,这便是他对一切实际事务(根据他姐姐对他的尖刻评语,尤其就他处理婚姻以及一切与钱有关的事情上)所表现出的明显的无知。他在与人交谈时,尤其在信件中总爱发一些幼稚可笑的噱头,直到他生命的最后时日仍然如此。最令人惊奇的是,据可靠材料证明,他事实上最爱在严肃工作的时候调笑发噱。倘若人们将他看成是“孩子”,这是人们在对他进行思考。倘若他们想到,这个真正掌握着艺术技巧,并不断以新的创作使之日臻完美的人懂得不可用他的艺术给他的听众以重负,而是每次都重新让他们参与他自由的、可以说是童稚的游戏,那么,他们对他的理解便深入了一步。倘若他们注意到他“真正像一个纯洁的孩子那样”能够“一口气地对着我们痛哭,对着我们大笑,而又不容我们询问其原因”,那么对他的理解便又深入了一步。然而,或许命运恰恰不容许莫扎特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孩子”。
1791年,贫病交加的莫扎特在维也纳逝世,年仅35岁。
莫扎特的四幕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描写了作为平民的费加罗同垂涎于他未婚妻苏珊娜的美貌的贵族主人之间的斗争,最后以他的机敏幽默而取得胜利。这部社会性喜剧在大革命前夕的法国,对封建贵族的揭露和讽刺起了很大的作用。莫扎特在创作这部歌剧时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那愚蠢而又放荡的贵族老爷同获得胜利的聪明仆人形成鲜明的对照,并以此作为整个剧情发展和音乐描写的基础。
《费加罗的婚礼》序曲采用交响乐的手法,言简意赅地体现了这部喜剧所特有的轻松而无节制的欢乐,以及进展神速的节奏。这段充满生活动力而且效果辉煌的音乐本身具有相当完整而独立的特点,因此它可以脱离歌剧而单独演奏,成为音乐会上深受欢迎的传统曲目之一。
在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中,《土耳其进行曲》最为著名。虽然名为奏鸣曲,但它并不具有正规的乐章结构。比如第一乐章属于优雅行板的主题与变奏,以及第二乐章属于附有中间部的小步舞曲等,固然有些与众不同,但在终乐章的小快板里,明显有“土耳其风格”的记号,很明显具有当时盛行的东方风味,这更是促成这一乐曲大众化的原因。本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最为著名,经常被单独演奏,并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和轻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