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2700000004

第4章 前言浓缩思想精华(4)

我们以选择新技术的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最近风靡市场的“高精度”电视(HDTV)也就是数码电视的技术,确实是电视技术的一个非常大的突破,对以前的电视播放技术和企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威胁。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这一技术,政府派了很多研究人员非常积极地参与,投入了很多很多钱,集中了很多大企业一起来研究,应该说有一个非常强的国家干预。然后,就选用了一种标准化的环境,并且生产出了标准化的商品。

相反,美国的高消费的误区,使它和过去的电视技术发展方向与手段有很强的联系,所以,它因袭了过去很多公司的技术,在研究开发这个所谓高科技电视的时候,希望用另外一种方式。而日本,实际上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70年代就有了基本比较定型的标准。那么,这个标准化的优劣怎么样呢?我们也可以回头看看历史,标准化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选择的机制更强大,因为有了国家的干预、国家的选择,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减少了中间资源的浪费,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标准化以后就没有人去探索新的方向了。对短期利益和长期的适应来说,这正好是一个歪打正着。事实上,美国工业界在“高精度”电视技术上的拖延和迟缓,无意间延长了“变异”的阶段,为发展更好的技术和标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但是,如果变异程度过分,就会浪费许多资源。因此,必须对下一个阶段,就是选择阶段予以重视。选择阶段对产生变异的各种组织制度、结构加以去劣存优,保存有适应性的组织结构,淘汰无益的变异形式。直截了当地说,宏观组织的适应能力,实际上就是以低层次组织变异和牺牲为代价的。选择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建立起合理的选择机制——学术界的学术评估系统,市场上的价格、质量竞争,从这个角度看都是选择机制之一。

在变异和选择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变异过分导致资源浪费,良莠并存;选择过早则限制了在不同方向上的实验,从而限制了组织发展的适应能力。保存这个阶段是指经过变异和选择以后,达到的暂时的稳定平衡,具有优势的组织形式被保存下来了。

我们刚才的讨论说明,效率和适应能力之间的矛盾,不仅是企业必须面临的,也是其他组织甚至宏观上的区域、社会也都会面临的。而我们以上讨论的战略对策,在这些不同的层次上也都有着意义。

正视效率和适应能力之间的深刻矛盾

下面,我总结一下今天讲座的基本思路。

企业和任何组织都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这一问题的根本所在,是效率和适应能力之间,本身有着深刻的内在矛盾。组织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付出了降低对未来环境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的代价。企业组织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企业组织在市场竞争中对效率的追求尤为迫切,所以,它们的长期适应能力尤其欠缺。而“松散联接”的制度使得大学组织与此时此地的环境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从而对未来环境变化有着更好的适应能力。这一观点解释了为什么企业的死亡率高,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更为严峻的问题。

我们做组织研究的学者,会特别关注组织内在机制可能产生的弊病和危险性。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应该不断地呼唤,希望大家能够正视效率和适应之间的深刻矛盾。

在我们追求效率时,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些做法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悲观主义者。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可以有对策的。比如,鼓励低层次组织在不同方向上的实验,允许变异阶段的充分实验,容忍甚至扶植组织内部的有条件的松散结构,这些都是提高组织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但是,我们知道做出这些选择也都是有代价的。这代价是暂时的效率损失和低层次上组织的自生自灭,而换取的是宏观层次上的组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每一个企业家、战略家和政治家都必须面临的抉择。

学者对话

李路路:

我原来做过一些关于私营企业的研究,根据平常的观察,类似海尔这样的企业,目前很成功,而且短期也死不了,因为就像甲A,不管赔不赔钱都是要办的。这是其他的原因造成的。

但是,我觉得中国的企业都有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包括前一阵报纸上讨论过的企业怎么发展的问题,从原来那个小企业慢慢发展起来,钱多了,人多了,就不知道怎么做下去了。青岛扶植了许多像海尔这样的大型企业,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它们提出的问题都将是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这存在着一个怎么协调的问题。

然而,我觉得,更多的是组织结构该如何建构的问题,应该怎么适应环境,不断发展的问题。专业化可能做得很好,也可能做得不好,但是,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组织的问题就超出了小范围内可以解决的范畴。

周孝正:

李路路教授说得很到位。“黑哨”的意思就是运动员踢假球,裁判员吹黑哨,最滑稽的是有一帮“假观众”。有人说,什么叫假观众啊?重要比赛的票是分配的,是任务,但是,需要武警一个方队来“压阵”,那些战士是有组织地去的,他们不是球迷。

所以,严格地说,有的球赛是一堆假观众看假球,裁判吹黑哨。这个多幽默。

刚才,周雪光教授从大学的角度去研究企业,我没到过外国,但是,我知道一点就是,在中国,企业要赚钱才能生存,大学是不赚钱的。因此,从办大学的这种风险性结构去获得生存,去研究企业,这样的比较是否可靠,可靠性多大?

我们讲大学和企业的比较,是一个思路问题,不是说大家的企业都要办得和大学一样,而是说这种结构有个特点,它有利于在某些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所以,我觉得,关键问题就是,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好的思路,但不是说大家就因此可以移植过来,或者鼓吹什么。学术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思路,就是在碰撞中让自己去想问题,去提问题,尽可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果说,我现在是位行政长官,在这里下命令说,从此以后,企业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做下去,比如应该向大学学习;那么,我说话就非常非常脆弱了,我就不能变异了。

我现在要说的就是,要提出一种思路来,让大家去思考。企业家愿不愿意听,那是他的事情。所以,我觉得应该给我们这些学者一个空间,让我们去提出问题,鼓励大家思考问题,而不是强调我们说的都是对的,但他却不要听。

现场问答

中国的数字都是“神仙数字”

提问:

我想问一下周教授,中国现在刚加入WTO,在加入以前不是那么规范化地发展,就是你所说的非经济方略;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它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它的发展速度比其他的国家高得多。中国现在的历史发展,正好适应了这种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发展得这么快。而现在咱们去加入那种规范的体系,讲转型经济也好,讲发展也好,这两种模式都需要有一种代价。我想问,这两种代价是不是在加入的时候,为了某种更高的要求,而牺牲了什么东西?另外一个就是,国营化企业与私有化企业相比,在综合体制等方面不是很灵活,是不是在适当增加私有化份额的时候,国家和社会才会更具有竞争力和生命力?

周雪光:

我觉得,中国企业在进入wT0以后,面临一个崭新的环境,活动范围、挑战、竞争都会有很大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能是个好事,也可能是个坏事,就看你有没有能力去适应这个环境了。但是,我想组织研究开展这么多年,大家已经有一个共识,就是一个组织,它和外在的环境交换的越多,第一它可以适应这个环境,第二它可以注入更多的活力。一个封闭的组织是很难生存下去的,即使它生存下去,也是没有活力的,是耗下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觉得wT0确实有压力,但可能是机遇。这是我从非常原则的角度去看这个事情。

你的第二个问题,意思是不是说,我们鼓励私营企业,便可以增加企业的活力?

而我觉得,不同企业的不同成分融入,确实是好事情;但是,同类企业比如国营企业,也需要增加在不同方向上的实验,这个原则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可以适用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同意你的观点,但是,并不是说在一个相类似的企业里,问题就不存在了。

其实,在中国的企业发展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数字,经济学家都没有注意到,“3·15”打假,中央电视台给出数字,说去年全国拖欠工资367个亿。这是什么概念?在中国,月薪平均就算是200~400元,一年也就是2400~4800元。而367个亿,是多少人一年的工资?可能是1000万,就是说,我们有1000万农民兄弟,打工妹、打工仔干一年就管顿饭,一分钱没有。哪个国家有这种事?1000万人天天义务劳动,知道吗?只管饭,不给钱,严格说,他们这就是奴隶。最后,连到春节都不给钱。

在发达国家我调查过,如果你开公司,就得先把一笔钱存到银行,然后,这笔钱你就不敢动了,留着以后发工资,到点就得发,你敢拖欠工资,立刻就封你,没有任何余地。人家是什么钱都可以欠,银行的钱可以欠,就是工人的工资不能欠。可是,在我们国家竟然一年就欠工人367个亿!所以,中国的经济大楼呼呼地起。当然了,1000万工人在那里光工作不要钱,可不是大楼就起来了?哪个国家竞争得了我们啊!

同类推荐
  • 非典型总统特朗普

    非典型总统特朗普

    唐纳德·特朗普在世界的一片惊呼声中成为第45位美国总统。毫无从政经验、在竞选过程中爆出一系列耸人听闻的言论、对女性缺乏基本尊重等等都让人们对特朗普感到担忧。如此情况下,特朗普为何还能胜选?对美国与世界会有多大影响?美国政治将加速衰朽,还是探底反弹、重获活力?特朗普真的会让美国重返“孤立主义”吗?世界会离全球化越来越远吗?财新传媒与众专家将在本书中给我们上述问题的答案。或许,我们将见证改变世界进程的四年……
  • “九二共识”文集

    “九二共识”文集

    为纪念“九二共识”二十周年,本文集汇集1992至2012年11月底两岸官、学、媒体等各界对“九二共识”的阐述、评论、报道及回顾,从两岸的视角为之做历史的存证。内容包括亲历香港会谈前后两会磋商和达成“九二共识”过程的权威人士的回忆及论述文章;有关“九二共识”的重要文件和当时的新闻报道;两岸对于“九二共识”的权威宣示和阐述;两岸专家学者和媒体发表的对“九二共识”研究成果和评论文章等。
  • 美国的正确与错误

    美国的正确与错误

    美国的政治经济政策、美国政治体系的健康发展对世界尤其是对西方民主国家来说影响深远。然而,近年来,美国在政治舞台上变得越来越激进、愤怒和极端化——导致其经济政策几乎偏激孤立,在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也很微妙。本书分析了美国民族主义的特征与背后根本原因,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代表美国中下层民众利益的美国茶党的发展与壮大,不仅对奥巴马任内的美国政治生态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对2016年的美国大选以及未来美国保守主义思潮的走向都在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深入分析美国经济外交政策的正确与谬误。
  •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注意的三个主要问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注意的三个主要问题

    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创新之举。目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第一批与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顺利,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 党的光荣历程

    党的光荣历程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它的产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热门推荐
  • 乱世宏图

    乱世宏图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是酒徒所著的一部历史军事类小说。
  •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孩子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孩子

    孩子走在马路上,有交通危机的顾虑;孩子去上学,有被大孩子欺凌的可能;现在更有被报复社会的极端人员危害的可能;孩子去游乐场游玩,也会发生无法预知的危险等等。身为家长的您,不可能每天24小时一直守护在孩子的身边保护他。即使发生意外时您在孩子身边,也有可能和孩子一样不知所措。所以,家长除了要教育孩子自我保护的概念,也要跟孩子一起学习预防发生意外的方法,以及一些简单的急救方式。本书介绍了如何防止交通意外,在校园、游乐场、家庭等各种环境下的意外发生及预防。针对孩子已发生的几大意外作说明,让父母,老师以及孩子可以清楚了解各种意外发生的预防。这是一本让孩子了解危险,远离伤害,家长和老师们必备的书。
  • 我家黎先生爱吃醋

    我家黎先生爱吃醋

    时隔六年,她,已是国内娱乐圈中炙手可热的明星,他从国外回来接手家业,从而对她又展开了疯狂的追求!可她每次不是避他如蛇蝎,就是对他视而不见。见其它男性稍靠近她半米,他便急红了眼,把她逼到墙角。某女扬手便给了他一巴掌,“黎先生,请你自重!”某男,“早在6年前我就是你的人了,现在还谈什么自重?能打我的女人,世上也只有你一个。”“你要不要脸?”“老婆都要被野男人拐跑了,我还要脸干嘛?”于是......(交流群号:138299894)
  • 全民蠢萌的美国

    全民蠢萌的美国

    《全民蠢萌的美国》是《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代表作。比尔·布莱森作品入选《卫报》“生命中不可或缺的100本书”书单。享誉世界的文化观察大师亲身经历,戳破固化的美国印象,近距离观察普通美国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轻松诙谐的吐槽,意想不到的脑洞,比尔·布莱森延续一贯的嬉笑怒骂,给你一个画风清奇的美国。翻开这本书,从美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读懂一个真实的美国。客居英国二十年以后,文化观察大师比尔·布莱森举家迁回美国。此时的美国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样子,布莱森用熟悉又陌生的眼光,重新观察普通美国人的生活点滴,还原一个真实的美国。
  • 洛丹伦之辉

    洛丹伦之辉

    给你一次机会重拾失落的荣耀;给你一次机会逆转悲哀的命运;给你一次机会竖起光辉的旗帜;给你一次机会寻觅此生的安宁。——这是属于狄宁·埃尔伦德的艾泽拉斯传奇。当他再一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历史的车轮就开始有了细微的脱轨。从此世界的未来,就走向了无可预知的方向。
  • 非正常明星

    非正常明星

    一个脑子抽筋的富二代,为了成为大明星,在娱乐圈横冲直撞的故事……“哎哟,腿有点软,结衣老婆你快来扶我一下!”裙号:796473164
  • 我曾流浪

    我曾流浪

    以狗的视角看待人类社会。住无居所的日子里,经历了流离颠沛,见识了人类的睿智与缺陷,最终悟出了“活着就要努力地活好”的理性认识,传递出一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也以此告诫人们,胸怀梦想,并且不过于急切地打拼是最为可贵的,许多事情慢慢来也很快,不要被现实淹没了梦想,也不要被功利抹杀了上进的动力。
  • 寿世传真

    寿世传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寄居者

    寄居者

    故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的上海,由女主人公玫在晚年讲述给一位传记作者听:玫在1939年的上海,爱上一名刚刚逃离集中营上岸的犹太男子。那时赶上约瑟夫·梅辛格臭名昭著的“终极解决方案”就要实施,为让爱人去美国,玫临时在上海抓了个救星--另一位美国青年--做自己的丈夫。乱世中,小人物们开始一串连环套式的命运救助,最后,玫用“爱人”的钱赎救了“丈夫”,用“丈夫”的护照让“爱人”脱险,同时,以毁掉对爱情的原始理解和信念的方式,去实现了爱情……故事结局在爱情的部分出人意料,令人叹惋。这部作品是严歌苓在题材、写作手法和女性角色塑造上又一次新鲜成功的尝试。同时,小说延续了作者独特的自述式与视觉化的叙事风格。
  • 毁灭噩梦

    毁灭噩梦

    无知贪婪的人类,渴望着连上帝都不曾违反的永生法则,阴谋、残忍的计划、为一己私利却要毁灭一切,科学成了恶魔的帮凶,来至异界,一体双灵魂的兄弟,意外闯入,决战一触即发……回家的路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