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6400000003

第3章 好妈妈要懂得“用心”(2)

婆婆再次捎话来,要丽文把孩子送回去;在太原的姐姐让丽文把妞妞送到她那里,姐姐工作不太忙又做事麻利,自己的孩子开始上学,有时问照顾妞妞。丽文知道她们都很会照顾孩子,但她还是决定自己带,对亲人的好意都谢绝了。

丽文能这样坚持,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婆婆没上过学,她这方面知识肯定不充分,尤其老人带孩子容易溺爱孩子;要是在这里差了一步,以后不知要差多少步。二是考虑孩子的感情,丽文觉得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别人再疼他,孩子也需要天天看到妈妈,在孩子的情感需求上,没有人可以取代妈妈的角色。

丽文说周围不少人都把孩子送给住在外地的老人看,一两个月回去看孩子一次。老人们都说孩子小不懂事,哭上几天就不想妈妈了,习惯了就好了。

丽文认为事情不这么简单,这一点从妞妞当时突然看不到爸爸的惶惑上就能感觉到。

妞妞虽然不会说,但从女儿的一些表现和偶然的一些词语表达,丽文能感觉出妞妞小小的心一定是因为长时间看不到爸爸而难过。如果妞妞再突然看不到妈妈,而妞妞和奶奶、姨妈又不太熟悉,真难以想象那样的话,孩子会有多么痛苦。同时丽文也考虑,如果现在狠心把妞妞送给奶奶或姨妈,过几年后丽文把妞妞接回来,孩子不知又要有多长一段时间的情感失落。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本杰明斯巴克认为,儿童出生数月后,开始热爱和信赖经常照看自己的人,把这个人看成是自身安全的可靠保障。即使仅仅半岁的婴儿,也会因为照顾自己的人突然离去,而丧失对其他人还有对周围事物的兴趣,没有笑脸,也没有食欲,精神上会受到严重的压抑。等到儿童长大成人后,他的处世乐观还是悲观,待人热情还是冷漠,为人信任还是多疑,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幼儿时主要负责照看他们的那个人的态度。

即使这些顾虑都不存在,单为了亲眼见证孩子一天天的成长,丽文也要自己带孩子。在这个问题上丽文几乎没犹豫过。

妞妞爸爸到大连半年后,丽文从单位办了留职停薪,开始了和先生一起走南闯北的日子。好几年稳定不下来,工作一直也很忙累。但他们始终把妞妞带在身边,没让孩子离开一天。

怎能随意“调遣”孩子

丽文认为,并非整个过程让他们觉得多么不容易,多么苦多么累。恰恰相反,“艰苦”的时间很短,很快过去。孩子实际上是越来越好带。在父母的亲自养育下,孩子的智力和情感两方面都发育得很健康,妞妞身上没有任何让他们头痛的、难以解决的毛病。包括饮食起居等方方面面,两个人都一直感觉既简单又顺手。这方面的轻松,孩子越大越显现出来。他们甚至发自内心地有一种遗憾一孩子怎么长得那么快,还没玩够,就突然间长大了!

周围的一些人看见他们似乎从来不为孩子操心,孩子却成绩好,又懂事,觉得他们这样做家长确实是很轻松,就羡慕丽文的命好。

相对比丽文的做法,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些家长,当孩子幼小的时候,他们对孩子何等怠慢。有的妈妈一心扑在工作上,有的爸爸忙着喝酒应酬,有的妈妈整天沉迷在麻将桌上。有的妈妈,仅仅是出于对婆婆公公给妯娌看孩子的嫉妒,就硬要把自己已经三四岁的孩子也送给住在老家的婆婆。这样的父母,孩子小时候,他们不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教育需求,到孩子大了,有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才对自己的孩子抱怨连连,感叹自己命苦。

儿童是一张白纸,家长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多付出一些辛苦,往往有四两拨千金的功效;这个“付出”是天下最划算的“投资”。如果把这件事做反了,在孩子小时候不注意,不把教育孩子当回事,等孩子长大了,不知会有多少麻烦。有谁能把一张涂画乱的纸擦干净呢?

我曾经在一份青年报上看到一件事,有一个大学女孩,在学校和同学们发生口角,就从大学退学,离家出走,四五年竟然杳无音讯。父母刊登了很多寻人启事,亲戚们多次外出寻找未果,至今仍不知其所在。女孩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女孩出生后,父母都忙于自己的事业,就把女儿放到外地的奶奶家,直到六岁时才接到他们身边。可以想象,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离开父母就已经是非正常操作;当她的真正抚养人变成奶奶时,却又在六岁这个已形成较稳定感情的年龄,让她一下离奶奶很远,进入一个新的陌生环境。

当父母只是按自己的需要调遣孩子时,他们何曾想到这不是一株植物或一个小动物,是个具有丰富思想感情的人,他们哪里能想到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落下怎样的心理创伤?

从报道的字里行间看出,父母在后来和女儿的相处中,缺少亲情交流,缺少沟通上的和谐,孩子和父母间有严重隔阂。女儿的心情一直是痛苦的,父母也为此痛苦。女儿决绝地离开家庭,宁可让自己变成“孤儿”;当女孩的父母年迈时,才可能意识到他们永远失去了女儿。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啊!

多年来,“送养式”的抚养方式并未引起广泛的质疑。把孩子委托给一个可靠的人,自己专心投入工作,这种“生”与“养”的分离不但没有受到批评,反而成为一些人,特别是工作上取得某种成就的人得到赞美的理由与证明。

近年来,随着“70后”、“80后”为人父母时代的到来,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大批农村务工人员进入城市,生而不养似乎成为一种主流现象。

每当成人利益与儿童利益发生冲突时,成人总是选择的主动者,是强势方;孩子总是选择的被动方,是弱势方,所以做出牺牲和让步的总是孩子。

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推出去,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损害不会立即呈现,但孩子不会白白做出牺牲和让步,任何不良的成长过程都会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痕迹,成为日后影响他们生命质量的一个“病灶”,同时也给整个家庭带来更多麻烦。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早就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最早一批留守儿童已经长大,他们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显露出来;而城市“寄养儿童”却还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城市“寄养儿童”不一定都是送到外地或者农村,大多数是和老人们一起生活的;只是他们的真正看护人是爷爷奶奶或保姆。从空间意义上说他们和父母在一起,天天能见到或一周见一次;实质上,由于父母对他们不用心,他们有着和农村留守儿童相同的成长境遇。这种情况更应引起关注。

我碰到过这样一家人。这个小男孩十一岁,可性情很古怪,脾气也不好,学习成绩不佳。一方面表现出对父母很依恋,非常在意父母对他的态度;另一方面又天天和父母吵架,冲突不断,从不肯听父母一句话。他的父母都非常能干,都是公司的领导,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好,从孩子一出生就专门请个保姆来家里照顾孩子。母亲在生完孩子三个月后就开始上班,把带孩子的事完全交给了来自湖南的保姆。

从表面看,孩子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但由于父母工作忙,每天早出晚归,且经常出差,孩子从早到晚全是和保姆在一起,连晚上也是和保姆一起睡觉,孩子住在自己家,却如同一个“寄养儿童”一样缺少和父母相处的机会。这种情况下,孩子对保姆产生了依赖,保姆也很疼爱这个小男孩,俩人感情很好。每年春节保姆回老家,小男孩都会抱着保姆大哭一顿。

小男孩四五岁时,保姆要回家结婚不再来了,家里人给他重新找了保姆。

可是小男孩见到新保姆要么哭闹,要么就是自己一个人在屋里玩。到孩子上学后,父母就让孩子住校,也不过问孩子的生活。直到老师找孩子的父母谈话,他们才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其实这类孩子性格的产生源于自己的妈妈,这些妈妈生下孩子却又无视孩子的存在。她们主观地以为把孩子交给保姆,就什么都不用管了,却不知道孩子在成长中对一直在身边的保姆产生了依恋感情,这种感情代替了母子的感情。这些妈妈把工作看得比自己的孩子还重要,她们眼里“工作第一”,可是这种让孩子离开妈妈的做法,其代价是惨重的。

再后来,听说这个妈妈还是在为工作忙碌着,而把孩子送到心理咨询中心进行治疗。没有妈妈的爱,孩子再怎么治疗也是无济于事的。

给孩子更多些时间吧

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

把干事业和养育孩子对立起来的家长,他们根本就不在乎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及相处的质量,不是他们不爱孩子,而是骨子里认为和孩子相处是件不重要的事。

在大人眼里,孩子不过是一件宝物或一个小动物,可以暂时寄存于一个值得信赖的人那里,然后可以随时完好无损地取回来。他们没有看到婴幼儿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喜怒哀乐、成长中的每一种境遇,都会在孩子身上留下深刻的痕迹——小狗被寄养到别人家,它都会因为看护人突然变化而显示出不适应;孩子更不是一只完全不会思想的瓷瓶。

一个小小的孩子喊你爸爸或者妈妈,那不是轻飘飘答应一句的事,而是需要你在时间、精力和心思上付出很多。既然决定要孩子,就要对孩子负责、用心,把和孩子相处当做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来认真对待。

所以,不要把孩子轻易送回老家,让老人或亲戚帮着带。要尽量想办法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最好能天天见到孩子。有实际困难,应该由家长去克服,不要让孩子来扛。

即使你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也要注意,不要心里只装着工作和所谓的应酬,仅仅拿出所剩无几的精力和几分钟的时间过问孩子。不要对孩子的需求漫不经心,要认真对待和孩子相处这回事,不要让你的孩子置身于漂亮的房间,却成为精神上的“留守儿童”。

如果出于客观原因,必须要和孩子经常分离,也一定要想办法尽量减轻和降低孩子在感情上的失落。比如提前让孩子和爷爷奶奶或其他临时抚养人建立感情,分别的日子里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多和孩子沟通,定期去看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时刻在关心着他,尽量减少孩子的失落感。

“知心姐姐”卢勤女士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古至今,孩子都是一样的,家长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在太多的父母只愿在孩子身上花钱,而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其实是家长变得糊涂和愚蠢了。卢勤女士的话说得比较尖锐,但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家长的错误。

上帝造人,让人天然地爱自己的孩子,就是为了使父母能够用心地养育自己的孩子。“工作忙”等任何原因都不应该成为你对孩子不用心的理由。

家长这个角色何等重要,说小了关系到一个孩子的命运,说大了关系到全民族的未来,所以必须要虔诚地去做,不可以怠慢,否则就是犯了渎职罪。

家长努力工作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最后却在“祖国的未来”——儿童的教育上出了麻烦,于家于国,这样干“事业”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精神上的奖励远比单纯的物质奖励珍贵。物质的奖励只是暂时的刺激和满足,而精神上的奖励可以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为孩子带来真正的快乐,还可以协助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从点滴处给孩子奖励

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喜欢受到肯定,受到激励;在肯定和激励的环境中,他们才更容易自信,更容易进步。许多家长的错误就在于总喜欢用物质的东西奖励孩子,这说明他们并不了解孩子。我们看看丽文的做法。

丽文在妞妞两岁时,给她买了一个小本,上面用来记录妞妞每天的成长。

丽文记的都很简单,基本只有几个字或者一句话。比如:“学会系鞋带”、“帮妈妈扔垃圾”等等。每页写满的时候,丽文就让妞妞自己画一朵“花”或者一颗“小星星”。丽文和先生还给妞妞的小本起了名字叫“妞妞的成长簿”。

妞妞上幼儿园的那天,丽文写到“妞妞开始上幼儿园啦!”幼儿园老师经常奖励孩子一些小红花,有的是可以粘贴在小本上的,有的是学校老师自己用红纸制作的小红花。妞妞也开始在自己的“成长簿”上画“小红花”。幼儿园老师还告诉孩子们攒够十个小红花就可以换一个老师们制作的“小红旗”。教室后面有个“光荣栏”,谁的名字下贴的“小红旗”多,就说明谁做得好。每次妞妞拿回一朵小红花,丽文就会记录下妞妞在幼儿园的表现。妞妞在整个幼儿园期间,一直榜上有名,而且“小红旗”数总是位居前五名。

每次看到丽文在“成长簿”上记录,妞妞都非常高兴。妞妞每天晚上都会翻翻自己的“成长簿”,数数“小红花”。看着女儿高兴的样子,丽文心里也很高兴,但从不在妞妞面前大肆地夸奖,也从没给别人渲染这件事。丽文说,她只是想让孩子觉得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平常事,没什么值得说的。如果过分地渲染,担心妞妞在和同学们的比较中会有优越感,怕妞妞学会刻意去追求“小红旗”,从而失去行为的自然与和谐。

“妞妞的成长簿”对妞妞的成长很有影响:一是小本里记录的事情都是好事,对孩子有提示的作用;二是孩子天天都受到家长的表扬,很有荣耀感;三是孩子每天都去看看自己的“事迹”、“小红花”,可以学习汉字,也无形中使孩子建立起数学的概念。

妞妞渐渐长大,她的“成长簿”也在增加着厚度,翻开看看妞妞的“成长”,丽文没有一次记录妞妞考试成绩好坏,或者哪门功课的分数。

同类推荐
  • 与孩子的10个重要对话

    与孩子的10个重要对话

    本书在篇章设计上颇费心思,全书共分10章,10个话题,每个话题有7个小标题。父母可以循着本书的话题安排,每天和孩子探讨一个小问题,每星期完成一个对话主题。父母自己安排和孩子的对话,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很容易落实在实际的生活中,很有实用性。学贵力行,一旦把这些真正落实在生活中,10个星期就能扎下孩子一生幸福的根基。本书引用了大量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从而更具说服力。本书是与为人父母者的真诚分享,对于现代的父母来说,是一本简单直观、实用性很强的家庭教育参考书。
  • 多忙也能做个好父母

    多忙也能做个好父母

    无论有多忙,只要善于激发,照样能让孩子的潜能完整发挥和快速提高。要知道,所有的孩子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才能,而所有的好父母都要有一种善于发掘孩子潜能的本领。
  • 孩子的青春你懂吗?

    孩子的青春你懂吗?

    本书共分为五章,分别从青春期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发展、如何构建充满爱的家庭环境、如何打造美丽的校园生活、如何构建健康的性心理发展及如何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几个角度着笔,详细分析了青春期青少年特有的一些心理困惑和问题,以及每个问题的心理根源。针对这些问题与困惑,作者主要从青少年心理问题成因及心理问题解决两个方面来阐述,并着重讲解了成人应该如何面对青少年的各种问题及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等。
  • 哈佛家训VII: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哈佛家训VII: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本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寂寞,是人生成长阶段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感受寂寞、超脱尘世,是一种人格的独立与完整;耐得住寂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陈景润的寂寞,攻破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堡垒;艾米莉狄金森的寂寞,创造了无数不朽的诗篇当被寂寞包围的时候,请不要沮丧,请接受寂寞的洗礼,也许这正是成功的契机《人生要耐得住寂寞》是《哈佛家训》系列第7本,书中的经典故事寓教于乐,都富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桥梁,也是青年学生学会独立,走向社会的枕边书,让读者在增长智慧的同时,提高自身修养,是可以陪伴我们共同成长的必读书目。
  • 美满的亲子关系

    美满的亲子关系

    父母在物质方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必故步自封,不一定要子女和自己采取相同标准,吃尽同等的苦头。但是在精神方面,坚持各项不变的生活法则,先进德以修己,然后才能各自利用万物,发挥各入的长处。父母最好明白,管教子女应该从日常生活当中培养子女正确的生活技能。一般人总认为一技之长指的是就业所需要的技能,却经常忽略了基本生活技能才是终其一生都需要的一技之长。子女心目中有父母,最具体的表现即在好好做人,不让父母生气,不使父母受辱。长大以后,更应该奋发图强,有好的成就,以显扬父母。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变动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不同的变化。父母教养子女,最好制订长远的计划,依照年龄和阶段的不同给予不同重点的教养。
热门推荐
  • 狼情倔爱

    狼情倔爱

    从小寄人篱下受尽欺负,却没有抱怨过。
  • 快穿:女主来逆袭

    快穿:女主来逆袭

    洛璃死了,一个名震天下的少主死了,据说还是自己跳楼死的,但她的灵魂却被一个不知名的系统绑定了,从此开始了无尽的穿梭,直到她遇见了他……洛小璃表示一切随他……第一个世界,洛璃莫名死亡,第二个世界,洛璃依旧死亡。第三个世界:洛璃:“想和你在一起……”某人:“我的璃儿……”某系统:“本宝宝拒绝,主人太讨厌了……”[角色名以及剧情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感谢体谅,愉快看文,不喜退出。]
  • 辽史

    辽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边城忆事

    边城忆事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讲述了一段最纯美的爱情故事,同时也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凄凉的谜。傩送和翠翠最终能否走到一起?故事的结局到底是喜是悲?续篇《边城忆事》将揭开谜底。郑重声明:本文美不及《边城》万分之一,笔者才疏学浅,之所以敢以敝帚画西施,完全是出于对沈老和《边城》的热爱。
  • 法医娇妻撩上门

    法医娇妻撩上门

    【女扮男装+绝世宠文】话说莫彦谦这人有个毛病,就是他她特别爱撩人。怎么说呢,男女通杀,一个不留。她的座右铭也是,撩你撩你就撩你。她还有一个毛病,就是特别爱怼人,爱怼熟人,别的不说,她的一群小火鸡们就是被怼的对象,生无可恋,天天盼着某人能嫁出去。于是某一天,当莫小姐遇上了江先生,怼不动了,并且被怼的时候,小火鸡们终于开始准备婚礼了。初见第一次,江先生问莫先生,“你是shou吗?”莫先生“???”本姑娘是gong好伐。相遇第二次,莫先生吐了江先生一身,然后……莫先生:“……”把我扔马路上过夜的愁我肯定会报,等着!!此文可以简称,腹黑江VS撩人莫【本文非重生,但也牵扯前世今生】
  • 朝生杂记

    朝生杂记

    一切源于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激做一个内心向上的人
  • 剑三生

    剑三生

    这是史上最弱的主角,每次都是被人暴打,是真正的废材,但是,废材又如何,他将以路人的身份行走于各个世界,夺取特殊的力量,一步步成为真正的强者。
  • 武道巨擘

    武道巨擘

    人有九极,武分九境,天地异变,武者复苏!少年顾墨尘偶得蛮荒龙坠,从此踏足武道,一步步走偏,成为……武道大魔头!
  • 炮灰王妃不安分

    炮灰王妃不安分

    她,一失足穿越成炮灰,身世是炮灰,被安排的命运也炮灰,可是你看她哪有一点炮灰样啊?拐搭着皇子把品牌服装店开到了古代,还煽动公主和她一起搞服装拍卖会,赚得个盆满钵满还不消停,整天把个王爷老公虐的伤心伤肺又伤肝不说还把个王爷小叔子迷得神魂颠倒……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泠鸢舞

    泠鸢舞

    她,在一次意外中救起一位浑身是血,奄奄一息的女子。经过谈话,她得知这位女子竟是熙国丞相府的即将出嫁的二小姐!女子从小被留在外面抚养,此次是奉家父命令回去做她的姐姐的替身,远嫁给岚月国的丑八怪南陵王!女子说完便咽了气。她刚失去至亲,刚想转换个环境去疗伤,当面对眼前这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时,她便决定冒险一搏,顶替了该女子的位置。她的命运的转折点,也由此而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