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7200000007

第7章 头牌

县里有个曲艺队,人不多,统共只有十来个,可个个都有把刷子,有个叫张天辈的说书人在里面挑班唱头牌。

张天辈高个儿,腰板儿倍儿直,瘦白脸儿,留一缕花白山羊胡,书说得好,不说十里八乡了,就是在附近几个县都有名气。他人也傲气,整日手里捧个锃亮锃亮的白铜凤冠雕花水烟袋,抽起烟来,咕嘟咕嘟响。那时候抽水烟儿的人不多,可张天辈是角儿,角儿有角儿的气派是不?他就是和别人不同,无名指留有半寸长的指甲,平时修剪得很整齐,爱翘着个小指头用留有指甲的无名指当梳子整理他花白的大背头。别看他整天耷蒙着眼儿,一上台,神采奕奕,俩眼儿炯炯有神,一人千面。那鼓一敲,砰砰作响,极有韵味,让人心痒难耐。鼓声停歇,张天辈嘴一张,字正腔圆,沧桑厚实,台下乱哄哄的场面即刻鸦雀无声,观众跟着他时悲时喜。

这一阵儿他跟前儿有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与他形影不离,不知情的以为是他孙女。其实那女子先是迷上他说的书,继而迷上他的人,走哪儿跟哪儿,家里人看出不对劲,也劝了,也骂了,也打了,还是跳窗翻墙跟着张老先生跑了。

张天辈却跟别人说那女子是他干闺女。

县曲艺队和豫剧团的宿舍同在一院,有的是爱管闲事儿说小话儿的人,其中“小贱妃”最有能耐。

“小贱妃”名叫马花。马花在《秦香莲》中扮演皇姑。论说剧中皇姑是有着皇家气派的公主,金枝玉叶万尊之体。可马花就是对皇姑这个角色理解不到位,老是雍容跋扈不足,风骚轻佻有余。压根儿不管自己是身穿日月龙凤衫的公主千岁,出场后往台口侧身一站,冲观众就频频地丢媚眼儿,毫无大家风范。勾得台下那些浪荡子们扯起破锣嗓子叫好,马花得意地一拨儿媚眼儿接着一拨儿媚眼儿地丢,拽都拽不回来。从此,便落下了“小贱妃”的绰号。

这时,“小贱妃”正满脸跑眉毛跟平时演宫女丫鬟的秋菱发布她的最新消息:那女子哪是张天辈的干闺女啊,夜夜黑儿睡一块儿呢!说得有鼻子有眼儿。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剧团里本来就是块儿是非之地,这下整得跟鳖翻滩似的再也不安生了。

闲话传到海椒那儿了。曲艺队队长姓海名椒,以前唱花脸儿后来倒嗓改行当了队长。人如其名,性格和花脸儿的行当相配,行事有点儿鲁莽,话辣还冲,剃一光瓢,动不动拉开架势,哇呀呀呀呀一阵叫板,吓得剧团大院儿里的一帮半大孩子四下逃窜,他倒是得意地拍着光头咧着嘴嘿嘿嘿地开心之极。可眼下,他听了“小贱妃”广播后,抽着冷气牙疼似的在当院里转来转去想门儿。

那个年月男女问题是雷区无人敢蹬。虽说曲艺队和剧团里不时有些花花草草的事儿,可那是逢场作戏跟刮风一样,过去就过去了。张天辈这事儿非同小可,人家是个人物是角儿啊。

张天辈三十岁丧妻,这么多年干熬,如今奔六十的人了,莫非晚节不保?

想来想去,得给张天辈提个醒儿,可这事儿没按住就无法开口,情急当中,拉上豫剧团的支书、他师兄、小生行当的洛成一起与张先生摊牌。

张天辈住在靠西边把头儿的那排平房里,海椒和洛成进门儿时他正坐在冲门口儿的那把罗圈椅上咕嘟咕嘟地吸水烟儿。见他俩进来,眉毛一扬中气十足地喊声“坐,上茶”算是招呼过了。俩人落座后,环视屋内,见摆设俭朴,迎面挂一画轴,细瞧却是黄胄的《群驴图》,虽说画已发黄,但这么随意地挂在家里,就知道不是真迹是赝品。这时,只见里屋门帘儿一撩,一花布衫儿大辫子闺女手里端两杯茶就出来了,低着头盈盈含笑将茶放在海椒洛成跟前儿,也不言语就快步出去了。

海椒干咳几声与师兄绕黑山避白水比葫芦说瓢终于把意思表达出来了。俩人擦擦汗忙呷口茶水润嗓,只等得茶喝完了,还举着空杯张嘴瞪眼儿庙里木鱼儿似的紧盯着张天辈看。

半晌,张天辈阴着个瘦白脸儿把手中的水烟袋重重往桌上一顿,山羊胡子一撅一撅地说:碍谁事儿?俺找个暖脚的中不中?明儿找您开证儿去!海椒和洛成面面相觑,既然话已说到这份儿,忙知趣地起身告辞。脚还没迈出门槛儿,就听后面说声:走好,不送!花脸儿和小生对视苦笑,好像怀里被人猛地塞块儿冰只凉到后脑勺脚后跟儿。

两天后,剧团大院忽然噼噼啪啪爆竹声声,惊得猫也跳狗也咬的。大院里的人们慌忙起身看个究竟,却见一脑后盘髻斜插朵红绒花的女子,搀着手捧个锃亮白铜凤冠雕花水烟袋的张老爷子踩着一地落英,喜眉笑眼儿地说着走着……

是个男人都说:这张天辈艳福不浅!

“小贱妃”说:嘿!老牛真的吃住嫩草了。

张天辈照样在曲艺队里唱头牌。

同类推荐
  • 匹克威克外传(上)

    匹克威克外传(上)

    《匹克威克外传》是十九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家狄更斯的成名作,是一部流浪汉小说体裁的作品,全书通过匹克威克及其三位朋友外出旅行途中的一系列遭遇,描写了当时英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该书是狄更斯最为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自出版以来,一直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无可争辩地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名作。
  • 英雄出世

    英雄出世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历史长篇小说,书中以清末民初为背景,从不同侧面和不同社会阶层的生存状态入手,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个回味无穷的故事。
  • 臭臭的世界

    臭臭的世界

    臭臭没有爸爸。妈妈也搞不清楚她爸爸是谁,便糊里糊涂把她生下了。妈妈甚至不晓得尽责任,只是在刚生下她的时候有过一阵子好奇,把她当布娃娃抱在怀里,在她腮帮上狠狠拧掐了几下,姥姥怕妈妈把她作践死,才从妈妈怀里抢出来。从此以后,她就归姥姥抚养了。姥姥是抱着一线希望要把她养大成人的。姥姥的希望是:她能比她妈妈强一点,起码知道羞耻,能识个数。那样,姥姥将来死了,妈妈也有个依靠。哪知道她生下来连哭都不会,直到五岁,姥姥才教会她叫妈妈。再教别的,怎么教都学不会。倒是有一个粗野的字姥姥没教她,她却学会了,这个字是“日”。
  • 爱在光年外

    爱在光年外

    你会找到和你一样的人,你会找到和你指纹一样的人,他的左手就是你的右手。相信你自己的影子,不要相信任何占卜。
  • 血拳记

    血拳记

    这个天下是真他妈的一塌糊涂了。孙起捂着流血不止的脑门,一边踉踉跄跄地窜进一条小胡同,一边恨恨地想道。确实不是一般的乱。打春天时起,便陆陆续续有消息传来,说是山东、直隶的拳民越闹越厉害,人数越来越多,眼看着势力越来越大了。拳民闹得到处人心惶惶也就罢了,洋人却偏偏也要在这个节骨眼上添乱,什么英吉利国、法兰西国、罗刹鬼子俄罗斯国,还有甲午年后一直趾高气扬的倭寇小日本,竟像事先商量好的一般,纷纷调来自己的军队进驻京城,搞得堂堂天子脚下,到处都是洋兵横行,简直不成个体统。
热门推荐
  • 那夜琳琅如玉

    那夜琳琅如玉

    你说,我是独特的,你说,要守护我一辈子,你说.....你还保留着我清晰的模样......如果那一年的夏天,没有那一板砖,也许我们不会相识……那一年高一的夏天,炎热让林阆的脾气变得格外暴躁。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胡同里昏黄的灯,一闪一闪,时不时发出“噗呲噗呲”的电击声混合嘈杂的蝉鸣,“嘭!嘎!”忽然穿插的两声很突兀,那是板砖与头骨碰撞在掉落到地上的声音……
  • 重生之嫡女风华

    重生之嫡女风华

    上天有眼,她凤若桐又睁开眼睛,重生为人了!不是都当她结巴懦弱好欺负吗?那就继续扮猪吃老虎,撕破二妹的美人皮,揭破姨娘的伪善真面目,报复恶毒心上人的卑鄙行径,为自己、为娘亲讨回公道!嫡女重生,锋芒渐露,绝色女子才艺无双,惊艳天下,谁与争锋!她傲然笑对天下人,我命由我不由天!可是苍天,她只想报仇而已,风流王爷阅人无数,为何偏对她不依不饶,戏弄起来没完没了?
  • 突破零界限

    突破零界限

    “夏娃”计划。旨在创造出完美的人类。但是实验中人类总是无法突破某个模糊的界限。它限制了人类无穷的潜力被称为“零界限”。毕业之后的我们被送进十年后的末日世界,获得了超越凡人的神秘力量。而在这完全陌生的世界中居然有我存在过的痕迹,一切究竟又是怎么回事?我的身体逐渐发生了一些诡异的变化。
  • 马头墙里的向阳花

    马头墙里的向阳花

    她出生8个月大时,因小儿麻痹导致残疾,恶劣的病情使她生活都无法自理,只有两个食指可以活动。一本古典词集让她找到了心灵的方向,从此走上了诗词文学之路,并有所造诣,被誉为“词界升起的新星”。她勇敢地在网上征婚,寻找自己的爱情,并与一位内蒙小伙子相约,生死与共。为救治患癌症的父亲,她顶着巨大压力,卖词救父,筹集治疗费。她被中央文明办授予孝老爱亲“中国好人”称号,其自强不息的经历被媒体赞誉为“安徽海迪”。本书讲述了这位重残女孩的心灵、勇气和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
  • 乐园边境

    乐园边境

    尽管只是一出恶作剧罢了,但塞?约翰逊说:作家们最害怕的莫过于被别人忽视。与忽视相比,非难、仇恨和反对都成了幸福的代名词。边境出品,必是珍品;珍爱生命,远离乐园。
  • 艺术文化论

    艺术文化论

    针对当代艺术存在的新现实,针对多元文化语境中的艺术变相、艺术表现,试图从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的艺术文化进行新的诠释,其目的是为了某种意义上的解蔽。
  • 绯色女王要逆袭

    绯色女王要逆袭

    如果当初没有遇见那个人,那么一切会不会不同呢?她曾经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很多遍。只是答案都是同一个该走的路你不能忘。因为我知道后来可以与你相遇,所以之前有再多的痛苦与悲伤,我也甘之如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必要的改革

    必要的改革

    这是一段辉煌而传奇的改革历程,思路和理念在这里相互交织、碰撞。中国的改革涉及领域之广、局面之复杂,堪称波澜壮阔、前所未有。20年的理论与实践锻造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中国的改革一定是一场必要的改革。多位堪称影响了中南海的经济学家们分别从国际经济秩序、老龄化社会、医疗改革、宏观调控、克强经济学、中国式创新、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等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改革20年的思想变革、政策制定和社会变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观察中国改革发展历程的独特视角。这是一本足以唤起你对中国改革和发展20年五味杂陈的思索和回忆的书。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凝练、深邃的笔触描绘了中国20年的改革进程。
  • 唱晚亭

    唱晚亭

    尽管外面是滂沱大雨,福儿还是准点来了。福儿是我的近亲,但究竟是哪一房兄长的孙子,大名叫什么,我不清楚,也懒得搞清楚。血脉亲情,在我和侄子们之间就已经淡了,更何况又隔了一层。眼前的福儿除了跟我的姓氏相同,在长相、作派、认知、观念上竟无丝毫重叠,就是说,相逢在路上,我们谁也不会为谁停下脚步,谁也不会多看谁两眼,以前我们彼此并不认识。我拿出干毛巾让他擦头上的水。明知这条小毛巾抹不干他那湿漉漉的头发,还是做出了关注的姿态。我知道,我的做法十分的表面化,十分的假招子。
  • 走进怀仁堂(下卷)

    走进怀仁堂(下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