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0200000012

第12章 儒家的伦理观(5)

三、儒家和新儒家

在春秋、战国时的儒家,到了汉以后,渐变成儒教了。自从汉武帝采用董仲舒之说,罢斥百家、表彰一儒以后,孔、孟的地位突然地增高了,尊孔尊经的观念,渐渐地印入于中国人的脑海。自此以后,至于宋、明,孔、孟的地位又较前不同。伦理学家的孔、孟,变为宗教家的孔、孟,儒学完全变成儒教。宋、明儒之尊崇孔子,正如教徒尊崇教主般,孔、孟的言论支配中国的社会,正如教条教义之支配社会一般。即此可见宋、明儒在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恶影响,这便是我所谓新儒家。

新儒家好谈心性理气,本着作《中庸》者的伎俩,把儒家的伦理学扩大到哲学。(见第六讲“《中庸》的哲理”)因此新儒家所谈的心性理气和儒家所谈的心性理气完全不同,儒家本不谈心性理气,可是新儒家因为受到禅家哲学的影响,又受到道家哲学的影响,遂认心性理气为儒家向来研究的主题。实则他们所谈的心性理气,与儒家多不相干。他们不过想把伦理学家的孔、孟,盖上一层宗教的外衣,使中国的封建社会得以更维系于久远。他们认定封建社会的主要支配工具是宗教,宗教比伦理更能深人人心,所以他们都窃取一超直入的禅宗,作心性理气的说明,而认为是孔、孟原来的主要思想。这样看来,他们维护封建社会的苦心,实又远在孔、孟之上。

儒家思想的出发点是唯心论,新儒家乃更加深唯心论的要素,倡为天理人欲之说,又倡为人心道心之说。于是唯心论的体系,乃益抵于完成。

新儒家的主要代表者朱晦庵在《中庸·序》上这样说道:

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其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率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精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也,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也,从事于斯,无少间断,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著,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

朱晦庵以继承道统自任,以发扬孔、孟自任,所以对人心道心之说用全力说明。他以为宇宙万物,皆由心造,不过有虚灵和知觉的不同。虚灵是心的体,知觉是心的用。体不离用,用不离体。所以说“虚灵知觉,一面已矣”。宇宙和人生都是心的反映,都是人心和道心的反映。但人心是坏的,道心是好的。我们总要使道心反映的机会多,人心反映的机会少,这就是说“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听命”。但是,什么是道心呢?

这就难于解释了。也许统治阶级的仁爱之心就是道心吧!就是尧之所以授舜,舜之所以授禹那种仁爱之心吧!观念论者柏拉图说:“统治者应该是哲学者。”大概是因为哲学者是最具有这种道心的,所以统治者应该是哲学者。如果不作这种解释,那所谓道心,乃是玄之又玄的东西。否则所谓“生于形气之私”者是人心,所谓“原于性命之正”者也是人心,还有什么道心可言呢?人心道心之说,本是统治阶级遗留下来的支配工具,朱晦庵乃从而发扬光大之,以巩固统治者的壁垒,于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又凭空添来一套形上学的封建理论。

天理人欲之说,也是朱晦庵所津津乐道的。照上面的记载,所谓道心,应该是属于天理,所谓人心,应该是属于人欲。朱晦庵说:“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试问什么是天理?又试问世间有没有“人欲亡”的一个境界。如果人欲已亡,岂非人类早已绝灭?饮食男女之欲,试问何时可亡?所谓天理,试问离了人欲还有什么天理?如果说有,那天理究属何物?凡此种种疑问,都使我们对宋儒“存天理、去人欲”的主张,认为无法解释。那又只有从社会背景去说明。便是统治阶级都是具有天理的,被统治阶级都是具有人欲的。有权势有职位的都是有天理的,无权势无职位的都是没有天理的。无怪戴东原这样批评:“自宋以来,始相习成俗,则以理为如有物焉。得于天而具于心,因以心之意见当之也。于是负其气,挟其势位,加以口给者理伸,力弱气慑,口不能道辞者理屈。”

又说:“人莫患乎蔽而自智,任其意见,执之为理义。吾惧求理义者以意见当之,孰知民受其祸之所终极也哉?”又说:“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这些议论,都是对宋儒天理人欲说所下的一种极沉痛的批评。被统治阶级死于统治阶级的理,于是民受其祸,无所终极。这又是宋儒所贻下的恶果。

唯心论发展到明代,可谓达到了顶点。明代新儒家主要代表要推王阳明。关于存理去欲思想,王阳明是和宋儒一致。所以说:“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这种说素,也为清戴东原所讥。

王阳明主旨在阐明心的本体,不过他对于理是丝毫不曾放过的。他以为理在心之内,所谓“求理于吾心”。他这样说:“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耶?”又说:“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王阳明的理,正是戴东原所说的“以意见当之”的理,因为吾心即理,便无时无刻不可以吾心的意见当之。统治阶级的心是要压迫被统治阶级,这便是十足的天理,你有什么方法证明它不是天理么?

王阳明自以为他的最大贡献,是阐明心的本体。他说:“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知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又说:“良知者心之本体,即前所谓恒照者也。”又说:“良知之昭明灵觉,圆融洞澈,廓然与太虚同体。”又说:“良知二字,真吾圣门正法眼藏。”他还有“咏良知”的诗,说道:“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王阳明以为心的本体即是良知,已经有些费解,况且完全拿禅家的话头解释孟子的良知,更是奇特。

所谓“恒照”,不是禅家宏智正觉的“默照”么?所谓“参同”,不是禅家石头希迁的“参同契”么?至于所谓“昭明灵觉,圆融洞澈,廓然与太虚同体”,更完全是禅家证道的境界。拿禅家的思想附会到儒家,这是宋、明儒独有的现象,而以王阳明为最甚。儒家言心,尚能体会,新儒家言心,便不可捉摸了。顾炎武在《日知录》里面说道:“《论语》一书,言心者三,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日: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乃操则存、舍则亡之训,门人未之记而独见于《孟子》。夫未学圣人之操心,而骤语夫从心,此即所谓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而旦书之所为有梏亡之者矣。”这段说明,很能抉出孔子的原意。孔子明明叫人“用心”,哪里是王阳明所说的“恒照”呢?孟子更把心说得透彻,谓“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又哪里是王阳明所说的“心自然会知”呢?这样看来,王阳明一段援释入儒的工夫,完全是别有用意,因为不把心说成“恒照”,说成“昭明灵觉,圆融洞澈”,说成“自然会知”,便无以显精神界的权威。唯心论者总是把世界分成两截,一种是精神界,一种是物质界。精神界不变动而可以支配物质界,物质界变动却须受支配于精神界。这种宇宙观,应用到伦理上或政治上,精神界便属于统治阶级,物质界便属于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不变动,而可以支配被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变动,却须受统治阶级之支配。

而且统治阶级是“恒照”的,是“昭明灵觉,圆融洞澈”的,是“自然会知”的。这是何等深切著名的封建教理。所以王阳明的学说,不仅为封建主义的中国所欢迎,更为帝国主义的日本所欢迎。

无论是儒家或新儒家,在中国哲学史上都占很重要的地位,不是在短时间内所能说得明白的。这回所讲的不过是一种大概的情形。可是这种大概的情形,我觉得对于中国人过去生活方式之了解,是颇有帮助的。因为中国人所受儒家和新儒家的影响特别的大,而儒家和新儒家本身的演变也特别地复杂,故不能不这样单拿伦理观提纲挈领地讲述一个轮廓。

同类推荐
  •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视角,探讨现代新儒家的现代观,审视并展现新儒家面对现代化潮流的种种思索与探求。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观,就成为贯穿本书的价值导向。此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观也成为本书的一个参照;本书还全面反思了儒家的一些可与“现代性”关联起来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 美的哲学

    美的哲学

    本书并不局囿于美学学科内部的研究范式探讨“美”的本质与现象,而是从哲学的高度进行高屋建瓴地阐发。通过剖析人与世界的关系和人的生存状态,作者将艺术视为一种基本的生活经验和基本的文化形式,一种历史的“见证”,表达了作者在“思”、“史”、“诗”相统一的哲学视角下独特的美学观与艺术观,并且呼吁让生活充满美和诗意。《美的哲学(重订本)》角度新颖,视野宏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一切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分为机器猛于虎、不敢生病、大踏步地走向不可避免的危机三部分,具体内容包括机器PK工人、机器一改进, 工资就降低、巨无霸等。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人的哲学镜像

    人的哲学镜像

    本书在逻辑层次上从人的原始性(兽性)谈至人的进化性(人性),再进至人的崇高性(神性),通过对抗战历史的反思、文字文化的求索和宗教实相的追问等,以递进的哲学分析,劝勉人们向往崇高而不是流于恶俗、广爱于物而不是堕于自私,让人清楚认识“人”自身,使人少在欲望的驱使下犯下罪愆,由此引出本书的结语——回答“人性会好吗?”的问题,并阐明全书的思想核心:由“良知”为出发,向“慈悲”而迈进。
热门推荐
  • 斗破苍穹:第一诛神魔女

    斗破苍穹:第一诛神魔女

    雪雪新文已发,换了马甲,新笔名揽月公子,上云起书院,qq书城,搜《毒舌小妖女:上仙也承包》新书简介,穿越成昆虫,她得罪了高冷师伯。为了调教不听话的小小妖女,高冷师伯决定带她去人界度蜜月,哦,不,是历练。谁知,奇葩女配花式手段层出不穷,让她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人贱自有天收,装-逼自有人打,且看她如何与奇葩女配斗出新境界。这是一个酷冷仙尊师伯对上逗比小师侄的故事,一对一(揽月公子书友群375922391)
  •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RISIS IN RUSSIA

    THE CRISIS IN RUSS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家总裁超酷的

    我家总裁超酷的

    【1V1宠文】他说,“做我的女人,你只需要乖乖站在我身后,所有的风雨我替你挡。”
  • 商场巨头异界纵横

    商场巨头异界纵横

    商场巨头死后意识飘落异界,原本平静的生活一息间惨遭巨变,继续沉浸过去?还是昂然抬头面对?选择,责任,无奈!唯有无所畏惧的爬到众人仰视的高度,才有不断选择自己命运的机会,谁人挡我?那便战!神如何?魔亦何如?唯有守住自己那一方热土便罢。
  • 凡起轮灭之付陀域界

    凡起轮灭之付陀域界

    穿越奇异世界,满天星辰运转,繁星密布,魔兽横行,危机四伏,是温暖?是关怀?生命为何。主人公白森,一个平凡的青年,涅槃重生,化身魔兽,徜徉在这个自由奇异美丽的世界,他不甘平庸,他接受磨砺,随我勘破亘古的秘密!洞悉生命的起源!随白森在进化路上奋勇前进!!
  • 虎图腾

    虎图腾

    人发地元、地发天乾、天发皆众。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巫师是最崇高的职业.而巫师则根据自身的道行分为巫者、巫师、大巫师、人巫、地巫、天巫!人地天三级更是分为气血、灵慧、预思、摄魂、灵媒、斯辰六重境界。看禀君如何虎啸九天,化身白虎图腾。
  • 幸福的艺术蓓蕾

    幸福的艺术蓓蕾

    凤城唐山,钟灵毓秀。自古以来英才辈出,皆因重教兴学也。幸福小学,千禧肇建,薪传十载,烛照百代。办学有道,突出艺术特色;施教有方,促进全面发展。十年建设、十年发展、十载辉煌。
  • 修仙归来的神农

    修仙归来的神农

    开局就从天庭修炼回来。种个菜可以加速成熟,养个狗可以进化成为灵犬。一拳可以打死一头牛,一出手就是千八百亿,就问这个世界还有谁?
  • 同学别将就

    同学别将就

    二十四岁的糖糖意外变成了六岁的模样,恰好又被她暗恋的男神“捡”回了家。一大一小在同一屋檐下相处,撞出许多小温暖。而糖糖唯一变回来成人的办法,是看庄伟凡的腹肌。每看一次庄伟凡的腹肌,就能维持一个小时的成人身。这么奇葩的变身方式,男神hold不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