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2400000004

第4章 紫气东来迎老子(2)

尹喜从来没有看到老师发这么大的火,本来准备向老师解释几句,说明他转抄的用意,可老师在气头上,一切解释都是无用的。他忏悔地站了起来,深深向老师鞠了个躬,“老师,是学生不对,没有讲清将来的用途,恐怕您误解了。既然话讲到这个程度,我今天还书就是了。不过,我要强调一句,将来总有一天,您会明白我的做法!恐怕到那时您还会谢我哩!”

“谢你个鬼!”李耳愤愤不平地走了。

当然,尹喜最后是把书籍还了,大家闹了个不欢而散。

多少年过去了,李耳把这件事也淡忘了。自从王子朝把“周之典籍”全部劫走后,他才感到有些空虚。前不久,他接到尹喜带来的书简,说那些被转抄的书还保存着,才使他感到有些内疚。难道与自己共处的学生还不了解他的秉性。那时在他的众多学生中,不少人都叫尹喜是“快三步”,他只明白尹喜走路是比别人“快三步”,难道他在远谋上也比别人“快三步”?不然,他怎知后来王子朝要把“周之典籍”全部劫走呢?来个“先下手为强”,转抄一部分保留?看来是要到尹喜的秦国去看看,说不定真的能见到这些转抄的珍本哩!

要知道李耳是个书籍大收藏家,这与他过去担任的职务有关。图书馆长哪有不爱书籍的。那时他在馆里总是把各国送来的典籍分册装订后,还不时到乡下收集一些散落在乡间的书籍,所以他主管的“周之典籍”的书籍是最全的。

作为史官,李耳对历史是有着深刻研究的。他已看出周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秦国的兴盛。秦处函谷关以西宝地,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西无后顾之忧,东有险关可据,进可攻,退可守。更可喜的是秦国的几朝君主励精图治,实行一系列改革政策,犹如旭日东升,大有光照普天之势。作了多年史官的他,凭着职业的敏感,他不能不到这有希望的地方去看看。若不去的话,将成为终生的遗憾。李耳这个人是从不爱吃后悔药的。他这个人就爱抓敏感,机遇是不可失的。一旦决定了的事情,他就爱雷厉风行,决定西行,这是毫不动摇的,而且是一人独走,再不回来的。

一个人要离家,就不能不对家庭作一番安排。他的儿子宗,已为魏将,封于段干,这是他没有什么挂念的。他对儿女的态度是,长大了就由他们了,儿女们自有儿女的福。作为老的,不要总为他们着想,不能老把他们拴在自己裤腰带上过日子,他们的天下由他们自己闯,一切随其自然吧。

最放心不下的是他的老伴王冬妮,也是七十多岁的人,不过身子骨倒还硬朗,一切都能自理。说起来他们夫妻还是患难之交呢。当他和王冬妮订亲之后,他在陈国国都宛丘谋了一个小差事,给陈国国君陈哀公的弟弟公子黄当参事。正当他要显露才华,大干一场的时候,陈国大夫庆虎、庆寅害怕公子黄反对他们的阴谋,便向楚国进谗言,说是公子黄和蔡国司马一起策划反楚服晋。公子黄怕事态扩大便到楚国自行申理,被软禁了起来。这样,庆虎、庆寅带人查抄了公子黄一家,李耳被视为叛党,投进了监狱。这是莫须有的捏造,根本没有这么回事。李耳被关进监狱,心想就算把牢底坐穿,这件事也总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这个是不用担心的,他担心的是刚刚订亲不久的未婚妻王冬妮,经受不住这个打击,怕影响到她的终生,就在狱中托人捎信给王冬妮,要解除这场婚约。而王冬妮接到李耳解除婚约的信后,变得异常坚强了。本来是腼腆柔弱的女子,在男子面前说一句话都脸红,可为了救未婚夫,霎时变得比男子都坚强。她女扮男装地到庆虎、庆寅家里当仆人,在李耳受重刑之时,叫他喝下“护脏药”,从而保护住了李耳的体质,后又伴着他,使他坚定了人生信念,度过了狱中生活。最后当陈国人起来杀掉庆虎、庆寅时,又是王冬妮砸掉监狱的门锁,把体弱的李耳背回苦县家中,在患难之中成了亲。

在以后的日子中,他们夫妻俩总是相敬如宾,连一次架都没有吵过。每当李耳在官场中遇到坎坎坷坷不顺心的事,不管他心里有多难受,可一到家里看到贤惠的妻子,一切烦恼都消除了。他对妻子也是极其好的,有一年冬天夜里,妻子发高烧不退,到远处请医生不便,于是他就站在室外的风雨地里,把自己冻得冰冷,然后靠着妻子的身体给降温,妻子嗔怪地埋怨他,“哪有你这样傻作的,我的高烧退不下来,恐怕你也就冻病了。”那时他就是凭着爱心这样傻乎乎做的。

这次,李耳要出去远行,没有躲过细心的妻子,便对他说:“你要远行就去吧,我要留也留不住你。你按着你的心思去作吧!”

李耳听了妻子的话,好几天都没有回答,不过他的思绪倒没有停止。人来到世间是匆匆而过,当然是自然来自然去。夫妻有缘结合到一起,在年华旺盛的岁月,自然是恩恩爱爱的,在心间都留下了美好的记忆,这个记忆应该是永存的。到了晚年就不要这样了,何苦在自己年老衰退之时,有一些不能自理的事,叫亲人受累呢,要破坏那美好的记忆!所以,也应该随其自然,自然来自然去。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妻子后,王冬妮也赞同他的想法。于是,打点行装,主要是他的收藏书籍,这些他都要带走。这样,就把家中的一头青牛,套了一辆车,装着书籍远行了。

李耳本来是要一个人走的,不知怎的被隔壁的邻居徐甲后生知道了,非要伴他远行不可。他对徐甲有过救命之恩的。他说什么也不让徐甲伴行,最后徐甲躺在牛车前对李耳说:“只要您能把牛车从我肚子上辗过,我就让你走!”

没办法,李耳只好让徐甲给他赶车。这样,他俩行了几天来到京都,李耳拜访了几位故友,本来还要看几位,可函谷关的关吏孙景找到了李耳,告诉他尹喜在函谷关等他,而且有一个惊人的发现。李耳问是什么惊人发现,孙景却不回答,只是说:“您看了后就会知道的,不过我猜想,那一定会震动世界的。”

李耳是有着猎奇心的,这样就和徐甲、孙景星夜赶路朝函谷关奔去。

离函谷关只有两天路程了,孙景对李耳说:“还是我先走,好给关令尹喜先报个信,做好欢迎您的准备。您不知道,关令尹喜为迎接您不知做了多少准备,不能不先给他个信。”他的话刚说完,不管李耳同意不同意,就策马先走了。

李耳在京都拜访几位故友时,打听到一个十分震惊的消息,这就是尹喜给他的世交——已故的苌弘大夫的弟弟苌水送礼才要得了这个函谷关令,这使李耳对尹喜刚刚热起来的心又凉了下来。做官是靠真本事的,哪有靠自己要的,这成何体统!从这件事中足可以看到周朝之衰败!更何况尹喜要官这件事竞牵涉到他李耳。尹喜曾给苌水的信中说,他要官完全是为了李耳。要官当然是为了自己,还没有听说是为了别人的,这真是千古奇谈。更荒谬的是,他说这要官是为了子子孙孙平民百姓的后代!尹喜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一直使李耳百思不解。他想,等见到尹喜后首先要问明这个问题。他带着这个疑问在傍晚时来到一个村庄,正要投宿住下,突然从身后传来一阵阵急促的喊声:“老师!等等我!”

李耳扭头一看,原来是他的另一个学生文子,跑得气喘嘘嘘,浑身大汗,活像被大雨淋了个落汤鸡似的。

李耳让徐甲把牛车停住,等着文子。文子还是快步地跑着来到李耳牛车前,“老师,您让我好找呀……”由于跑得太快,口渴得要命,嗓子都快要冒烟了,急得下边的话说不出来。

“快喝几口水吧!”李耳从牛车中端出一个水罐递给文子,“有话慢慢说。”文子端起水罐“咕咚”、“咕咚”喝了一阵儿,“这下可算是解渴了。老师,您不知道,我到苦县找您,师母说您刚走,已去了京都。我又急忙赶到京都,却又说您刚走,我真是步步踩着老师的脚印追的……”

李耳夺过文子手中的水罐,有点不满意地瞪了这位二十多岁、低个子、胖乎乎的“胖敦子”说:“你呀,说起话来,总是罗里罗唆的,半天扯不到正题上。你说,你追这么远的路来找我,到底有什么要紧的事?”

“老师,您都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要去西行。”文子指着快要落山的太阳说:“您就不觉得孤单吗?我常听人说,孤单是非常难受的。”

“可我这个人就非常爱孤单,”李耳用眼神一示意,徐甲马上明白,吆喝了一声,青牛就迈步朝前走了。李耳对愣在那里的文子说:“而且我这个人后半生准备当隐君子,学许由。”

“老师,您可不能这样。”文子又跑过来,“我来找您,就是想跟在您身边,把您肚子里的学问都倒给我。您瞧,我这次是准备了许多大口袋的。”说着他从背包里抽出了几个大袋子给李耳看。这下把李耳给逗乐了,“那我就让你跟随在身边,不过,我要告诉你,学问不能装在口袋里,要装在心里,心可比口袋大得多,心能装得下山,装得下海,甚至连整个世界都能装得下。”说到这里,他又加重语气说:“凡学习有三种,故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耳听者学在皮肤,心听者学在肌肉,神听者学在骨髓。”

文子似乎在拉长耳朵听,静静站在那里不动,只见他把手伸在大衣襟里,不停地抖动着。李耳虽然坐在车上,隔着衣服也能看清,他不免有些纳闷,难道是自己刚才的话说重了,引起了文子的难受才这么抖动的吗?

还没容李耳想完,文子把手从衣襟内抽出,手里举着一个小木简,飞快地跑到李耳跟前,嘴里不停地喊着:“老师,你快看看我这绝活做的怎样?”

李耳接过木简一看,竟是他刚才讲的学习三种态度的语录,笔法刻得如行云流水,刚劲有力。惊得李耳有些口吃地问:“文……文子……你……你说你这是怎么刻的?”

“就是隔着衣服,用一只手刻的。”文子看到老师似乎还不明白,稍停片刻,他又把一个小木简从衣襟取出,递给李耳。李耳接过来一看,竟是他结结巴巴的话语。

“这究竟是怎么刻的!”李耳连忙从牛车上跳了下来,解开文子的衣襟,只见衣襟内有一个小布袋,里边装着些特制的小木简和一把小刻刀。“你再给我刻来看看。”

文子把右手伸到衣襟小口袋旁,握住小刻刀,对着一个木简顶着肚皮,那小刻刀就像现代的圆珠笔似的,不一会儿就刻好了一段话。

这下李耳真是服了文子的这套绝活,不过他还是不明白地问:“你为何要隔着衣服刻呢!”

文子笑道:“老师,当我向别人求教时,若是当面刻记,人家就不敢大胆地讲了,有些拘谨,往往达不到自然。”说到这里他把话峰一转,“不瞒老师说,我最早是跟孔子学的。我这个人有点笨,听完他讲的课后,老是记不全,找他的弟子对笔记,他们总是讥笑我,‘课堂上讲都记不全,下来对就能记全?’。说着他们就把我记的笔记夺走仍到地下踩碎了。人最怕自尊心受到伤害。打那以后我就练会这套绝活,又去拜学孔子,当着他弟子的面,我不露声色地隔着衣服刻记了孔子的那次讲演,最后掏出来使他们大吃一惊。说真的,我对孔子那套学问很不习惯,辞别了他来到你这里拜学后,觉得思路开阔多了。我向您保证,您若不嫌弃的话,我要跟随您,把您的每一句话都记下。”

同类推荐
  •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是个什么玩意儿

    《易经》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有人认为,《易经》是群经之首,一切学科的源头;也有人说,《易经》是算命先生搞的“封建迷信”;还有人说,《易经》深奥难懂、神秘莫测。想探究《易经》的奥秘吗?那么请打开这本书,让自己变得简单,让《易经》变得更简单。
  • 孔子大讲堂

    孔子大讲堂

    半部《论语》治天下,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仁”为其核心,“忠恕之道”是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论语》对中国社会文化发展产生无可置疑的作用,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作为一名中国人不可不读的经典。
  •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与道家学派

    本书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概说,并介绍了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和道家思想的精髓及历史上的显现。
  • 白昼之子:六十年代学人独白

    白昼之子:六十年代学人独白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心路历程的一次梳理——“文化热”的狂飙,研习中国古代哲学的耽乐,遭遇流俗文化的偏激,创办刊物的磨砺,身处异国的旷逸,农村田野调查的贴地,还有撰写时评专栏时对民气及文化复兴的期待。
  • 荣誉法则:道德革命是如何发生的

    荣誉法则:道德革命是如何发生的

    道德进步是如何发生的?社会是如何摒弃那些长期沿袭的不道德习俗的?在《荣誉法则》一书里,奎迈·安东尼·阿皮亚探讨了一个长期受到忽视的改革动力。阿皮亚审视了以往道德革命的实例,并且对当代反对残忍习俗的运动作出描述,揭示了一个道理,即理性、道德或者宗教都不足以推进社会的改革。只有在不道德习俗与荣誉发生冲突之后,不道德习俗才会最终消亡。阿皮亚拥有讲述故事的天赋,以及哲学家的严谨态度,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探讨了与道德相关的问题。从满人废止中国古以有之的缠足习俗,到弗里德里克.道格拉斯在伦敦与废奴运动领袖们的会晤,《荣誉法则》一书揭示了道德革命是如何获得成功的。
热门推荐
  • 鬼道修真记

    鬼道修真记

    在很久很久以前……群魔乱舞!仙法妖术!神仙?妖魔?鬼怪?还是人类!你会相信三皇五帝的存在吗?在如今的今天,你可能没有见过!但没见过!就不代表没有!……“莫名其妙的就这么死了?”……一场针对东方的大阴谋……一场顶级的众神大战……还有一个莫名其妙就被拉进战场的鬼…………“鬼定胜天!”
  • 戈壁滩上的坟茔

    戈壁滩上的坟茔

    黑色桑塔纳在西北高原国道上奔驰。车窗外的视野就像电影里的空镜头摇出广袤无垠的戈壁滩,北面的天山恢宏苍莽,荒芜的戈壁似乎永远没有尽头,戈壁与灰蒙蒙的天边混合一体,辨不清哪是天空哪是大地。黑色桑塔纳从内地B市一路尾随三千多公里,不紧不慢花费了一周多时间跟踪前面不远处那辆奔驰的丰田越野,已经很有经验了,中间总要隔几辆车,要是没车,黑色桑塔纳总会远远落下一公里左右,从不上前超车。丰田越野上的两个年轻人,被黑色桑塔纳里的两个小子悄然框定于眼中。
  • 丫鬟生存手册

    丫鬟生存手册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人活着,各有各的生存法则。不幸沦为人人可欺的通房丫头,生存是第一要务。
  • 读懂自己,读懂你身边的人

    读懂自己,读懂你身边的人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种,与人打交道的难度超过与任何一种其他生物,因为这个物种有一项最基本的机能,就是伪装。任何一个人都会隐藏自己的内心,或深或浅,或是善意之下的自我保护,或是征服之前的老谋深算。像变色龙一样,随着环境的改变把自己伪装起来,不轻易展现真实的一面。无论是你的亲人、朋友、同事、领导、伴侣,有时候你会觉得本以为已经足够了解他,却发现他只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而已。读不懂自己,读不懂别人,只能活得不知所以然。
  • 愿为德国效力:平民总理默克尔传

    愿为德国效力:平民总理默克尔传

    默克尔从一名不知名的平民少女成长为德国第一位女总理,在冷漠、枯燥、内敛,甚至没有女人味的外表下究竟住着一个怎样的灵魂,才能让她以不屈不挠的意志迈向权力之巅?本书用细致朴实的笔法展示了德国第一位女总理默克尔的的成长轨迹。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到处理危机的冷静,从联邦部长到党派领袖,最终,她以“我愿为德国人民服务”叩响人们的心扉,凭借着坚定的意志成为德国总理。作者用最平实的文字将这位遥远的领导人带到读者面前,展现了默克尔沉稳、镇定的形象,以及她勇敢、坚强、不服输的特性。
  • 正常的漫威与不正常的我

    正常的漫威与不正常的我

    不正常的穿越者,在漫威的日常...............
  • 佛说善恭敬经

    佛说善恭敬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汉武飞仙

    汉武飞仙

    *第一部*飞仙她,三岁精通天文五岁通晓地理七岁精于卜卦之术九岁便将史记、兵法烂熟于心如今她十三岁,在她却是安天知命的年纪了。无奈却被认定是“丑”颜祸水。穿越到这大汉皇朝,她是他的墨水儿?还是他的“李夫人”?*第二部*杀魔皑如山上雪,皎若云中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她本是月桂树下的天之神女,却在邂逅他后,不惜触犯天条,跟他下凡.他是令神鬼共惧的邪魔,早已习惯千万年的孤寂,为何总割舍不下她?万年的等待,换来的竟是……南柯一梦?推荐我自己的书:《抢钱第一妃》链接地址:(已完结)《汉武飞仙》链接地址:(已完结)《亲亲向日葵》链接地址:(已完结)《残酷总裁》链接地址:(连载中)
  • 故事会(2016年5月上)

    故事会(2016年5月上)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
  • 写在青春里的错

    写在青春里的错

    几个同校的年青人,全都是沈阳某高校的播音高材生,大四那一年来到社会进行实习,然后却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过去的美好被现实所颠覆,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匪夷所思的事,就连最好的姐妹也能够背叛了自己,成了爸爸的小三。这个时候唯有爱情可以抵挡得住四面八方飞来的恐慌,再也不相信了曾经的期望是正确的,路只能是一步步的走,遇到了危险就要正面应对。恶有恶报,做错了事情的小三最终没能当得上电视台的主播,而心里纯洁的她却最终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