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1200000002

第2章 The Tombs 坟墓

二零一零年一月十五日,曼哈顿,阴。

早晨八点四十分,李孜跟着Richard Ward(理查德·沃德)去曼哈顿下城的拘留所探访一个等待审判的嫌疑人。他们乘坐的出租车堵在布鲁姆街和卡纳街之间,举步维艰。

Ward是个年近六十的胖子,解开衬衣的第一颗扣子,低头在手机上看他的邮件。李孜则很瘦小,黑色羊毛大衣一直盖到小腿中部。她看着车窗外面,那是个融雪的日子,气温在冰点上下浮动,街道两边一片萧肃,不禁让人觉得这是一年当中最悲凉的月份,冷,而且没有节日。

开车的是一个锡克教印度人,包着紫红色头巾,耳朵里插着耳机,音量开得很大,偶尔漏出一星半点的音乐声。李孜在其中捕捉到一段熟悉的旋律,却想不起出处,只觉得好像是电影配乐,在哪里听到过。那一瞬间恍如时光交错,她想起许多从前的事情,一些零碎的片段,指尖的触感,透过眼帘的光,既没有情节,也没有前因后果,但随之而来的感觉却像突然撞到鼻子那样热辣而酸楚。

“证件都带齐了?”Ward开口问。

她回过神来,下意识地打开包。

他看到放在最上面几乎全新的DOC①通行证,问道:“第一次去‘坟墓’?”

她点点头。

“知道那里为什么叫‘坟墓’吗?”

李孜摇头说不知道,但监狱叫这样的名字一点也不奇怪。

“最早是按照古埃及陵墓设计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翻修成现在的样子。”Ward解释。

她又点点头,没开口。

Ward看看她,笑道:“你是不喜欢说话,我从前没说错,我看人一向很准。”

“是啊!”李孜回答,语气一如既往地冷峻,“所以,在你面前我也不必装了。”

三年前,Ward对她说过同样的话。那时他是面试官,李孜是应征工作的人,刚刚毕业,背了一肚子书,考了许多试,却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

两人头一回相遇是在一次小组面试上,李孜记得那时有两个面试官,其中之一就是Ward。她很早就听说过Richard Ward这个名字,知道此人是个以打刑事重罪官司出名的狠角色,但Ward留给她的第一印象并不好,而且那种坏印象一直延续到现在。在她看来,这个胖子的形象和做派只和一个形容词牢牢对等,那个词就是“厚黑”。虽然Ward是白人,只是厚,并不黑。

当天参加面试的总共有十个人,都是新近毕业的学生,每人都被要求讲一段真实经历,来说明自己身上最可贵的品质。其中有一个口才很好的男孩子,和Ward一唱一和聊得极其投缘。男孩子说了一件小时候在祖父家里和堂兄弟相处的事情,把自己极具技巧的影响力和说服他人的本事吹得神乎其神。所有人都知道那故事多少有些夸张的成分,却都听得十分开心,Ward更是吼吼吼笑个不停。

①DOC,Department of Correction的缩写,惩教署。

轮到李孜,她脑子里一片空白,强作镇定,平铺直叙:就在不久之前,她搬来纽约,住进男朋友的公寓。第二天一清早,有人敲门。她去开门,门外是住在他们楼下的一个老妇人,手里拿着一根树枝,挑着一个用过的避孕套,气势汹汹地说:“这很脏,知道吗?!很脏!”那是一栋七层楼的房子,住了不下二十户人家,有业主,也有像他们一样的租客。李孜费了许多口舌解释,这不是他们扔的,但老太太始终不愿意相信。

“后来你怎么说服她的?”Ward问。

“没有,我没能说服她,她至今都对我们抱有成见。”李孜回答。

这就是个毫无疑义、没头没尾的故事?在座的其他人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她,有的甚至轻声笑起来。

“那么——”Ward也笑着问,“你的这个故事想说明什么呢?”

“诚实。”李孜回答。

Ward不懂,做出一副饶有兴味的表情等她解释。

“我可以讲自己如何如何说服了她,来说明我巧舌如簧,也可以说我起诉她诽谤,以此证明我有法律精神。”李孜看着他,说得不急不慢,“但我很诚实,我不会为了说明什么而编造一个结局。”

小组面试结束,李孜认为自己肯定完了,但却在三天之后接到事务所人力资源部打来的电话,通知她去参加第二轮面试。面试官又是Ward,但这一次她准备得更好,努力装出一副容易相处、干劲十足的样子,不停地微笑、说话。

Ward看着她的简历,问她:“你其实是个挺内向的人,也不喜欢说话,为什么会选择上法学院呢?”

李孜愣了一下,照例把那些现成的说辞搬出来,什么公正之心,还有法律精神。

Ward打断她,直截了当地说:“你把你最可贵的品质丢哪儿去了?”

李孜一时语塞,她至今记得那一瞬间的感觉,就像行骗被识破,又像是被人戏弄。她带着些羞恼,干脆放弃了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照实回答:“因为这是个好职业,收入也不坏,所有人都希望我这样选择。要是我不晕血,也可能去做医生。”

Ward大笑,又问了些不相干的问题,然后站起来和她握手告别。

那个时候,李孜觉得自己原本前程似锦的人生突然蜕去光华,显出如同敝屣的本色。不是因为眼前这个傲慢的胖子,而是因为不管是说英语,还是执业做律师,她都说不上喜欢,除了谋生,她找不出一个理由来说服自己,说服旁人。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的“诚实”,她终究还是得到那份工作了,在同一间办公室,同一张桌子上,一干就是三年。

在这三年里面,她鲜有机会和Ward共事。整个事务所上下都知道,Ward对刑事重罪诉讼有种近乎病态的迷恋,这样的案子的确能带来名声(好的,或者坏的),却没有多少油水。作为资深合伙人,他有这份资历和实力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案子,而李孜则没有,人家塞给她什么便是什么,时年二十七岁的她在“食物链”的最底层埋头苦干,做着那些大同小异的事务性工作,那些没有激情、不善言辞的律师最擅长做的烦琐事情。

而作为那段回忆的副产品,李孜也连带着想起一些私人的事情。那个时候她跟Terence(特伦斯)交往半年有余,她从学校毕业,搬来纽约,和他一起住……现在他们就要结婚了,回想当时,仿佛还是昨天似的。

一刻钟过去,车子只前进了不过十米,Ward打开车门下车,抛下一句:“走过去吧。”

李孜赶紧付了车钱,想问司机那段音乐的名字,收据却已经递过来了。她下车,追上在前面路口等红绿灯的Ward,耳朵里却还带着那段音乐,嘴里还含着那个未曾发出的问句。

“我听说你干得很不错,所有人都说你干得很好。”Ward边走边说,“但我也听说你提出辞职了。”

“不必为此自责,不是因为你。”李孜回答。

Ward大声笑起来,“你倒还有些冷幽默,不过,别搞得好像我逼你做什么事,我只想让你帮我看一个人。”

“你不是看人很准吗?”李孜冲了他一句。

Ward倒是无所谓,回头对她狡黠地笑了笑,说:“没错,但我也需要其他人的意见,尽管只是偶尔。”

“可你还没给过我任何跟这案子有关的资料。”李孜提醒道。

“我不想影响你的独立意见。你只需要知道他被控杀人。等一下我跟你一起进去,然后我离开,你跟他单独待一会儿,试着跟他聊聊,然后告诉我,你觉得他是有罪的还是无辜的。”

“我以为破案是警察的事。”

“我这人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我不为有罪的人做无罪辩护,也不想让无辜的人在疯人院度过余生。这无关道德,只是个原则罢了。”

李孜想要嘲笑他几句,最后却只是说:“二月十五日是我在这儿最后一天上班,在那之前,我会尽力帮你。”

“倒不用那么久。”Ward笑道,“这案子月底就要上庭,如果到时候还是没有发现有利的证据,应该很快就会宣判的,你只需要忍受我不到两周而已。”

在“坟墓”,他们被带到一间灰地白墙的房间里等候。那是一间约十五平方米大小的屋子,摆着一张桌子,四把折椅,桌上有个刻着'City of New York Department of Correction(纽约管教局)'字样的金属烟灰缸,电暖气的热流扑面而来,叫人昏昏欲睡。

Ward问李孜:“你喜欢芭蕾吗?”

她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十几岁的时候,她经常听着柴可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或者莫里斯·拉维尔的曲子做白日梦。她喜欢那种简单、澎湃、戏剧化的音乐,这样的人应该也是喜欢芭蕾的。但是,阴错阳差,她从没有走进剧场去看过一场真正的表演,时至今日甚至连电影都很少看。

“干吗问这个?”李孜反问。

Ward回答:“因为你马上就要看到一个芭蕾舞演员。”

他话音刚落,门就开了,狱警带进来一个穿着橙色囚衣的男人,因为还是嫌疑人,所以没系腰带,看起来二十五到三十岁,亚洲人,左眼眉骨和下眼眶带着伤,没看他们,更没打招呼,安安静静地坐下了。倒是Ward站起来,问狱警:“他眼睛怎么了?”

狱警漠然地回答不知道,如果要验伤或是追究责任,可以去哪里申请,填些什么表格。

Ward转头告诉李孜,他要去打个电话,又对桌子对面的男人说:“Han(韩),这是我的助手Liz,她也是从中国上海来的,我想你可能愿意和她谈谈发生的事。”

就像他们事先说好的一样,Ward跟她一起进去,然后就走了。

房间里变得很静。

“你好,Han,我叫李孜,他们都叫我Liz,你如果愿意也可以这么叫。”很烂的开场。

对面的男人抬头看看她,露出一个淡淡的笑,表情平静而又清朗。如果Ward这时候回来,李孜一定会告诉他,这个人是无辜的。

“你愿意跟我说一下事情的经过吗?”她受到那个笑容的鼓舞,继续问下去,拿起笔,摊开记事本,等着。

Han没说话,又笑了一下,那是个更加不易察觉的冷漠的笑,就好像在说,算了吧。

那个无声的笑之后,房间重新陷入沉默,只剩两个人呼吸的声音,李孜,还有Han,透过墙上的无缝玻璃可以看见狱警面无表情地站在房间外面。

李孜不记得上一次这么紧张是在何种场合,她手忙脚乱地去翻Ward留在桌子上那一叠纸,但要临时梳理出头绪并没这么容易。她在心里暗骂Ward,甚至猜想那个胖子是要在她离职之前再损她一把,好让她知道,自己确实不是干这行的料。

开始的时候,她还一边看一边问上几句,比如:“你是一九九二年来美国的?”“事情发生在去年九月?”但所有的提问都没有得到回应。Han,或者如他的身份证明文件上显示的Han D H Yuan,只是安静地坐着,仿佛她不存在。潜意识里,她想当然地推定,面前这个人有着与她极其相似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第一代移民的孩子,十多岁时突然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半路出家,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朋友,英语说得很烂——即使在那之后有怎样喜人的变化,那段日子所造就的深层次的性格早已经印进DNA(脱氧核糖核酸)里了。

她索性静下心来慢慢地看那些字,心里希望,最好看到一半Ward就回来了,但事情并不如她料想的。

“最后的双人舞。”Han突然开口说道。

“什么?”

“最后的双人舞,你哼的曲子。”他也哼了一遍。

正是她在出租车上听到过的那段旋律,她不记得自己发出过任何声响,不过,整个早晨,那个熟悉而陌生的调子始终在她左肩上方回旋,她很可能不经意地哼出声来,自己却不觉得。

“《吉赛尔》第二幕,最后的双人舞。”他又一次重复那个名字。

李孜看着他,他却没看她,目光落在她身后的某个地方。

“愿意跟我说说事情的经过吗?”她又问了一次。

他好像被她说话的声音吓到,一阵慌乱。

“说中文也可以。”李孜先说了句中文。

他显然听懂了,却还是用英文说下去:“去年九月,我跟随芭蕾舞团去巴黎国家歌剧院表演,剧目几乎全都是乔治·巴兰钦的交响乐作品,比如《珠宝》……”

I know you're leaving in the morning when you wake up

Leave me with some kind of proof, it's not a dream…

—The Only Exception Paramore

我知道早上你醒的时候就离开了,

但你留下了一些痕迹,这不是梦……

——《唯一的例外》帕拉摩尔乐队

同类推荐
  • 归途

    归途

    蝾螈咖啡店的那名店员,据说是被扼死的。那时候,临时调查员林殊正站在咖啡店门口,对整片花园的景色目瞪口呆。细润轻柔的人造阳光轻洒在满园绿树红花上。亭中的一方水池里盛开着淡紫花瓣的睡莲。爬山虎攀上窗棂,茂密的菟丝子堆在园中一座雪白小楼周围。这样的地方,完全不像发生过骇人的命案。但此刻,那名店员正仰面躺在地上,他穿着一件白色的小熊围裙,头和身体几乎分离开来,颈部的血管神经耷拉在体外,一头身带亮黄色斑点的巨冠蝾螈正趴在尸体颈边,蝾螈正好伸出舌头把一块碎肉卷入口中,鲜红而浓稠的体液仿佛还在流淌,林殊甚至觉得自己的手指已变得湿哒。
  • 哈尔滨老人与希特勒共进午餐

    哈尔滨老人与希特勒共进午餐

    最初,有人对我说有这么个老头,他曾亲眼见过希特勒十几次,甚至还握过手、同桌吃过饭。我听了,觉得这事儿挺可笑;真有这么个人,还不早就被炒成新闻人物了?后来又有一个人对我说这事儿,其情节大同小异,我听了,只是笑了笑,只当是长了腿儿的谣言从耳边跑过。直到几个月前,一个不可能听信道听途说的人由章回小说编辑部送给我一本小册子。我翻开一看,竟是那传说中的老头儿写的回忆录。这是一个伪满外交官的传奇经历,我被他的故事弄得目瞪口呆。在伪满的十四年中,他历任伪满洲国驻赤塔领事馆雇员、书记官、伪满洲国驻柏林公使馆书记官、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厅参事官。
  • 羽冥殿

    羽冥殿

    一起离奇的谋杀,引出一个神秘奇异的女孩。一位传奇的侦探,揭示一串扑朔迷离的秘密。推动这一切发展的,是神与魔的审判,还是人类自己的意志?神与魔的契约,又将如何影响人类的未来?一场神与魔之间决定人类命运的巅峰之战即将拉开序幕。
  • 巴黎人在读什么:法国流行文学前沿作品选集.1(全7册)

    巴黎人在读什么:法国流行文学前沿作品选集.1(全7册)

    本套装共七册,分别为《她不是我妈妈》《更好的人生》《在一起,就好》《直到那一天》《会消失的人》《幸福需要等待》《我知道有人在什么地方等我》。
  • 小城春秋

    小城春秋

    小说以1930年5月共产党领导的厦门大劫狱事件为背景,反映了1927年到1936年间中国革命斗争的一个侧面,塑造了李悦、何剑平、丁秀苇、吴七等一群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爱国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在地下党的领导下,斗争取得了非凡的胜利,成功地营救了四十多位同志。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恶魔女配来逆袭

    快穿之恶魔女配来逆袭

    一个饱受生活压迫的女孩,她不明白为何自己那么努力,却似乎永远都比不上她?当女孩失去的信念,失去了爱,一只恶魔找上了她。恶魔说:“三千世界总是有太多的不公平,你可愿意打破这些不公平?”女孩恨着这个世界,恨着所有人,也恨这世界的不公,她答应了恶魔的交易,知道了原来她不过是世界宠儿统称“女主”的垫脚石。“呵,女主怎样,世界宠儿又怎样,我,季霏霏,就让你们这些所谓的女主明白明白,何谓生活!”
  • 致命之旅

    致命之旅

    纽约曼哈顿地区检察官罗兰·泰勒,正在准备起诉基诺·瓦尔迪纳。基诺是纽约最大的黑社会家族的老大,30年来领导着瓦尔迪纳家族。基诺最近遭到指控,妻子死亡,众叛亲离,领导地位风雨飘摇,得不到家族里任何人支持,只好下决心自己拯救自己。罗兰很快就发现,事情并非所看到的那样,远非调查黑社会犯罪集团那么简单;自己被抛进了一个神秘而致命的阴谋之中,踏上了一条进入过去的致命旅途;不仅是自己,而且还有自己的每一个亲人,都成了活靶子!
  • 形势解

    形势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地球的神秘地带

    地球的神秘地带

    本书在注重知识性与科学性的同时,充分地体现了可读性,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地球的风貌。地表的演变,足以引发沧海桑田的感慨;地球的环境,定会让人感受到保护地球的紧迫;地球的史前文明让人不可思议;地球的自然景观叫人心旷神怡;地球的神秘地带让人闻之色变;地球之最,让人眼界大开……
  • 重生之逆战西游

    重生之逆战西游

    在这个浩大的神魔世界里,他一个卑微渺小,蝼蚁一般的人物,面对这神通广大的诸天神佛与妖魔,最后又该何去何从?(PS:特此说明:此书是新人作者所作,非洪荒,不喜勿喷,喷之也望请下口轻一些,不胜感激!)
  • 一周教会宝宝上厕所

    一周教会宝宝上厕所

    吉娜·福特是英国最受欢迎的育儿专家,30多年来亲手照看过300多名新生宝宝,有丰富的育儿经验,是英国上流社会及许多知名人士抢着预约的育儿顾问。多年以来,吉娜被认为是最受全球欢迎的“超级保姆”,她的工作地点遍及世界各地。她曾被英国时尚杂志《Hapers&Queen》评为全英十大著名产科护理员之一。
  • 热血痕

    热血痕

    这部小说写的是一个历史异常久远,但又为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那就是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互相征战的坟事。此书是讲史中的优秀之作,对晚清政治颇多揭露。作者主旨是要国人记住外人之侮,雪耻自立,在国难当头之时,卧薪尝胆,共同对敌。所塑造的爱国志士,不畏困苦,复兴亡国,表达了作者的胸怀和理想。
  • 军士小姐的故事

    军士小姐的故事

    一个从战场上下来的少女一个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的灵魂一具没有感情只为杀戮而存在的身体。在失去所有归宿之后,在这战争纷乱的年代里,一步一步的找回那被称作情感,作为人所应该拥有的东西,以及自己活下去的意义。
  • 喜你为疾,病名为爱

    喜你为疾,病名为爱

    什么是病娇?大概就是我控制不住对你的痴迷不愿看到你在别人怀里最终不愿与别人分享你所以让你众叛亲离可那些都是基于我爱你所以请你原谅我做过的那些疯狂的事情————————————小苏
  • 倾天下:妻主太逆天

    倾天下:妻主太逆天

    简介:作为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能文能武的三好青年,他居然穿越了,而且,才穿越过去,还没有大展身手呢,就被嫁出去了!对方是当朝七王爷,在军营里的时间比睡觉的时候还多,他指不定哪一天就要守寡,所以,他决定了——逃!“你先去哪里啊?”“不不不,哪里都没想去。”“那你拿着那些东西干嘛?”“我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