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3800000004

第4章 小霸王之遇袭(2)

沉默的孙权也不光是沉默,他喜欢读书。经史子集,他最爱读史,太史公的《史记》、班固的《汉书》,他读得烂熟,尤其是项、刘角逐天下的故事,他津津乐道。

孙权也读兵书,《孙》、《吴》、《司马法》、《六韬》、《尉缭子》等等,他手不释卷。以至于兄弟们嘲笑他:“看那些竹简就能退敌么?”尤其是弟弟孙翊,老逗引他:“哥,来比试比试身手如何,刀枪剑戟随你挑一样,我赤手空拳。”

每逢那时,孙权便红了脸,弟弟孙翊年纪虽小,却有一副好身手,力大无穷,更兼身体灵活敏捷,孙权每每和他过招,譬如以木剑相刺,最后都以弟弟轻松获胜而告终。

这时,父亲孙坚便会踱步出来,摸摸孙翊的小脑袋,目光里满是赞赏。孙权则很惭愧地杵在原地,听父亲或是兄长的训斥。

“仲谋,莫要学赵括纸上谈兵!”

孙权读过《太史公书》,知道赵括是谁,他的内心更加惭愧,可是也很无奈。同样一把木剑,在自己手里,就是不如孙翊手里那么好使。

为什么呢?

几天后,钦差刘琬完成使命,回许都而去。孙权思量自己也该回自己的阳羡县,继续当他的县长。可是大哥孙策却不让他回去。

“仲谋,你今年多大了?”

大哥突然发问,正在发呆的孙权几乎没有反应,好半天才嘟囔着回答说他已经十七了。孙策大笑说,好啊,再过两三年,就该行冠礼了!不过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你知道大哥十七岁的时候在做什么吗?

孙权默默地思考,父亲孙坚在岘山阵亡那年,大哥孙策刚好十七(虚岁),听闻噩耗,他没有滴一滴眼泪。

“父亲说过,身为大将,马革裹尸,乃是人生幸事!”

所谓马革裹尸,出自本朝名将马伏波将军,他曾言:“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孙坚生前,对这位南征北战的老将极为崇敬膜拜。

于是大哥孙策把母亲和弟妹们安顿在了舒城,委托他的好朋友周瑜好生照顾。他自己则选择了倔强地独行,他先是将父亲的灵柩从荆州运回,葬于曲阿(今江苏丹阳)。然后去投奔舅舅丹杨太守吴景,结果舅舅劝他们去投奔袁术。

舅舅的理由很充足,要为父亲报仇,就必须依靠强大的力量。当时在江淮之间,最强大的力量,非袁术莫属!舅舅让他们投奔袁术,还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孙坚本身就与袁术关系密切,有事实上的部属关系。当年孙坚之所以攻打荆州的刘表,就是奉了袁术的命令。从道义上讲,孙坚为袁术作战而死,袁术就有义务抚恤他的遗孤。

于是孙策来到袁术帐下,他的少年英姿令袁术大为惊讶,以至于发出这样的惊叹:“假使袁术有个儿子能像孙郎这样,就是死了也甘心啊!”话虽如此,袁术却对孙策甚为忌惮。他本来允诺任用孙策为九江太守,可是在攻下九江之后,却用丹阳人陈纪。庐江一役,又许愿说:“前错用陈纪,每恨本意不遂。今若得康,庐江真卿有也”。可是城破之后,还是毁约用了他的老部下刘勋做太守。

从满怀希望到失望,从失望到绝望,孙策终于对没谱的袁术挥手而去,他的目标是江东。江东隶属于扬州,当时的扬州刺史是太史慈的老乡刘繇,扬州过去的治所是寿春,他本该去寿春上班,可是寿春被袁术霸占了不让,刘繇只好去江东另立州政府。孙策的舅父吴景和堂兄孙贲本可以协助他,偏偏刘繇又不信任孙家,认为孙、袁两家关系亲密,搞不好会联手吞并自己。于是刘繇发兵攻打吴景、孙贲,两股势力在江东相持不下。

孙策对袁术说:“我的老家就在江东,孙家在家乡颇有恩义威望,如今两军相持,我愿意回江东协助舅舅讨伐刘繇。”他又说,“事成之后,我可以在江东招募三万子弟兵,协助主公您平定天下。”

这句话打动了袁术,虽然他明明知道孙策对自己不满,方才所言未必是真心话。可是袁术也不怕,他知道江东情势复杂、势力交错,区区一个孙郎小孩子,又能做得了什么呢?

于是袁术给了孙策一个折冲校尉的头衔,允许他带领父亲旧部和数百门客回归东土。这一放便是纵虎归山放龙入海,孙策沿途行进,一路上投奔他的人络绎不绝。等到抵达历阳(今安徽和县),队伍已经扩大到五、六千人。周瑜的叔叔周尚在丹阳当太守,派周瑜带兵迎接孙策,资助粮饷。

“大事成矣!”

孙策即刻渡江,以闪电战的速度突击,一时“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刘繇、薛礼、笮融,闻风而破。孙策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更得江东人心,百姓争着用牛、酒犒劳部队。归附者由四面八方云集风涌,不多时,孙策军团又增加两万多生力军,江东群雄如严白虎之流更是难挡其锋芒。

建安元年,孙策二十二岁,已经拿下吴郡的他引兵渡过浙江,直逼会稽。大破太守王朗,王朗先是投往福建避难,后来看看无路可走,只能交出会稽太守的大印投降。

区区数年时间,大哥以微薄的力量,居然能扫荡群雄,一举平定江东。这在当时的乱世割据战中,实在是个奇迹。要知道袁绍扫平河北、曹操平定中原,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孙策的成功,太迅猛、太让人羡慕。难怪曹操发出了如此的感叹:

“猘儿(小疯狗,喻指勇猛的少年)难与争锋也!”

大哥的威风,显然是弟弟们不能比拟的。但是大哥现在说这些话,显然不是为了在弟弟面前炫耀自己,大哥不是那样的人。孙权想:大哥莫非是想对我说什么?

孙权猜得不错,孙策的确有话要说。他告诉孙权,江东已经粗定,可是我们的视野,可不仅仅是江东而已。

大江的对岸,便是江淮,那本是袁术的地盘。可是袁术这家伙居然痴心妄想帝王梦,兴平二年的冬天,他听说天子在曹阳遭了大难,下落不明,便集结臣子,商议称帝。就在这淮南当起了草头天子、仲氏皇帝,过起了奢侈糜烂的帝王生活。

其实这乱世之中,取代大汉天子的想法,不是袁术一人所想。之前的董卓、之后的袁绍,都有这贼心。可是到末了都没敢实施,为什么呢?时机尚未成熟呗!结果袁术这冒失鬼成了挨打的出头鸟,曹操、刘备、吕布连番出击,打得他七零八落。甚至他一直视为自己人的孙策,也义正辞严地与他一刀两断。

据说众叛亲离的袁术走投无路,临亡之际口中乏味,让厨房给他准备一些蜂蜜甜甜嘴,厨房回答说:“哪里还有什么蜂蜜?只有麦屑三十斛。”袁术伤心至极,坐在棂床上叹息良久,大喊一声:“想不到袁术居然到了这个地步!”于是呕血斗馀而死。

袁术一死,江淮便成了俎上鱼肉、任人切割。孙策也想分一杯羹吃,而他的目标,就是袁术曾经许诺给他的庐江。

可是这与孙权有什么关系呢?孙权的职务只是阳羡长而已,难道大哥打算带他上战场么?孙权一念及此,心跳猛然加速。

3.上缭的宝藏

庐江曾是孙策的心痛之地,当年他曾奉孙策之命,围攻此城。而当时担任此郡太守之人正是孙坚的老友、江东名士陆康。

陆康是吴郡人,当年他的侄儿做宜春县令,遭到盗贼围攻,是孙坚出兵相救,击退了盗贼。因此两家结好,没想到了父亲死后,到了孙策这一代,居然成了战场上的敌人。

与陆康那一战,整整持续了两年,孙策才拿下庐江,如今旧地再战,难道还要再来两年。孙策自语:

“两年么,不?这一次只要两天!”

建安四年的春天,一名使者来到了庐江,他来自江东,秉承孙策的意愿,前来转达与庐江的友好之意。丰厚的礼物和一封用词谦卑的书信,更令太守刘勋心花怒放。

“刘公功名远播,卑职对刘公的仰慕一言难尽,如今彼此隔江相望,可谓友邻。守望相助,乃是题中之义。”

孙策接着说,上缭的军队经常侵袭江东,我兵微将寡,不能远征。所以请求刘公发兵征服上缭,若能应允,卑职感激不尽。

上缭在江西,是鄱阳湖东岸的一个险要之地。隶属于豫章郡,可是因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任扬州刺史、豫章太守都对他们无可奈何。上缭的家族势力事实上早已经成了一个与世隔绝护的独立王国。

正因为与世隔绝,上缭也越发神秘。有一种传言,说上缭积累了数以千万计的财富,粮米、金银以及各种奇珍异宝应有尽有。

老实说,刘勋垂涎上缭的财富,已经不是一天两天,当初他也曾因为粮食不足问题而苦恼,所以派遣了堂弟刘偕做使者去上缭借粮。上缭的族长们倒是同意了,可是刘勋收到粮食后一看,不但数量不足,而且米的质量也很次,显然是敷衍了事。

于是刘勋对上缭很不满意,早就想对上缭下手,可是不敢动。为什么呢?他怕自己大军一出,周边势力乘机偷袭庐江。到时候上缭没有到手,老窝反被人抄了,可就大大地不妙!

如今孙策主动要求与刘勋结盟友好,刘勋自然求之不得。他立刻召集军事会议,决定对上缭用兵。

这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不缺明白人。刘勋虽然利令智昏,可是他的部下还算头脑清醒,有一个叫刘晔的谋士反对出兵,他的理由是:“上缭虽小,城坚池深,攻难守易,不是十天半个月可以拿下的。到时候大军僵持在外,后方空虚,孙策必然偷袭,后方兵少,很难守得住。届时将军您将陷入进屈于敌、退无所归的尴尬境地。”

其实这也是刘勋所担忧的,孙策这个盟友究竟靠不靠得住,他心里也没谱。

可是就在这一天得到了情报,孙策的大军已经向西挺进,攻打江夏的黄祖去了。当年孙坚讨伐荆州,在岘山中了敌军埋伏而遇害,黄祖正是主要策划者。看来,孙策这是为老父报仇去了。

刘勋得了这个情报,不由得抚掌而笑,真是天助我也。孙策既然与黄祖交上火,一时半会就停不了。就算他想停火,回兵偷袭庐江,黄祖也不会罢休。我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出兵了。

这年的十一月,刘勋怀着到上缭收稻子、捡元宝的丰收心态,带着他的人马离开庐江郡首府皖城(今安徽潜山),一路南下。

刘勋所不知的是,孙策早已经派人将他出兵的消息通知上缭,上缭的宗族首领大惊:“我等与庐江素无过节,还曾经资助他不少粮草,为何恩将仇报?”

孙策的使臣说:“刘勋贪得无厌,兼并了袁术旧部之后,自以为兵强马壮,有意扩张领土,他知道上缭富饶,所以打算先拿下上缭,以上缭的粮米金银作为扩张的资本。”

一席话说得宗族首领们不得不信,对孙策的友情通告感激不已。

这边宗帅们积极备战,那边刘勋兴冲冲地跋山涉水而来,他的眼前,似乎已经看到上缭城中堆积如山的稻米、金银,即将全部纳入自己的囊中。

“将军莫要忘了,孙策可在我们的后方虎视眈眈。”机敏的刘晔仍未放弃,努力地作最后一次劝谏。

刘勋哈哈大笑,摇着手中的情报告诉刘晔:“孙策的军团,此刻正在长江之上,逆流而上,他的目标乃是江夏的黄祖!”

刘晔手中没有情报可摇,他摇的是自家的脑袋:“恐怕孙策讨伐黄祖只是虚晃一枪,一旦我军进入上缭山区,他们就会调转枪头,强行军袭击庐江。”

刘勋似乎胸有成竹:“倘若孙策真有此打算,我亦无所忧虑。因为黄祖的舰队必将追随其后,而我庐江留守之军人也将固守城池,到时候孙策将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到那时,我挥师北上,孙策将毙命于庐江城下。”

刘晔唯有苦笑而已。

数日后,大军进入上缭地域,上缭的宗族武装陆续出战,然而他们似乎并未能形成统一的抵抗,而是数百成千,零散地游击骚扰,充其量只能延缓而不能阻止刘勋大军的进程。刘勋愈发得意,想到胜利唾手可得,他忍不住在马上大笑出声。

然而当他进抵上缭城下之时,却发现了令人困惑的迹象。上缭城头虽然军旗招展,却看不到一个守城军士。甚至城门也是虚掩而已,当刘勋的军士推门而入,城中的景象更令人惊愕,昔日富庶繁华的上缭城居然鸡犬之声不闻,街头空无一人。

本以为会遭遇一场艰难的攻防战,如今却是如此模样。刘勋不禁大吃一惊,他按住马头,许久也没有想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刘勋的迷惘,正是孙策的良机。正如他所料,上缭得到刘勋入侵的情报之后,自知难以抵挡,于是来了个坚壁清野,将全部部族以及财物迁入山中城堡。刘勋所得之上缭,不过是一座死城、一座空城,得不到一粒米、一文钱、一个人,这一趟他算是白跑了。

建安四年十一月底,刘勋进入上缭空城的同时,孙策的西征大军两万八千人,正在石城附近江面航行。得到情报之后,孙策即刻发布军令,将行军目标从江夏改为庐江。随即,孙策大军分兵两路,孙策与周瑜率领两万人直取庐江首府皖城,而另一路人马八千人之众则由孙策的堂弟孙贲、孙辅率领,进屯刘勋回兵庐江的必经之路——彭泽。

孙策这一路大军的参战将领有:讨逆将军吴侯领会稽太守孙策、中护军领江夏太守周瑜、征虏中郎将领桂阳太守吕范、荡寇中郎将领零陵太守程普、行先登校尉韩当、行武锋校尉黄盖、行奉业校尉、阳羡长孙权、别部司马春谷县长周泰、别部司马蒋钦、别部司马陈武、扬武都尉董袭。

临阵之际,孙策特别将弟弟孙权喊到自己马前,大声问他:

“仲谋,这是你的初阵,心中何所想?”

其实初次上战场的孙权难免紧张,可是这样的时刻,唯有鼓起勇气以同样的大声回答:

“跃跃欲试!”

孙策大笑:“不要吹牛,我看你害怕得声音都发抖了!”

孙策的话引起众将领的哄堂大笑,孙权红了脸。孙策不理会他的羞涩,向众人大声宣布:“诸位听好了,这一次庐江之战,是杀鸡,而非屠牛,两天之后,我等将在庐江城内痛饮庆功酒!”

同类推荐
  • 三国系统之江山争霸

    三国系统之江山争霸

    若郭嘉不死,赤壁之战曹操是否会顺江而下,会猎江东。若典韦未亡,张飞还能当阳桥上一声喝退百万军。滚滚三国,数风流人物,且看刘天如何凭借三国系统,指点江山,创下不朽之霸业。
  • 英雄的历史

    英雄的历史

    本书通过孔子、李白、佛陀、甘地、柏拉图、苏格拉底、莎士比亚、培根等这些历史上的文化英雄,描绘了一幅横跨几十个世纪的波澜壮阔的文化图景。
  • 世界上最著名的36桩暗杀事件

    世界上最著名的36桩暗杀事件

    所选的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暗杀事件,全书从摩萨德暗杀机器、美国暗杀谜案、失败的暗杀行动、被暗杀的国家元首、政治变革中的暗杀行动、民国刺杀疑案等几个方面为广大读者讲述一个个真实而又扣人心弦的暗杀事件。
  • 大秦王朝1

    大秦王朝1

    大秦王朝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王朝,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如大河奔涌,秦王朝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本部丛书中,我们立足传统史学,借鉴正史的观点,以期全面解读大秦王朝的历史,给青少年朋友奉上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盛宴。
  • 民国

    民国

    本书几乎收录了林徽因所有的经典文学作品。每篇文章都是她灵动思绪和满腹才华的凝结。她的语言温婉淡雅,如行云流水,又如拂面的春风。可以说,她的文字拥有超越时间的魅力,并且在她的笔下也流露出令人惊讶的对民间百态的深谙。
热门推荐
  •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从青年时代闯入文坛,巴金就以火焰般的激情感染着读者。与激情相伴的是他的超常的勤奋与率真:“日也写,夜也写”;坚持说真话;向读者“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正是这三条,激情、勤奋和真诚,铸就了他的人格和事业,也使他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这本由阎焕东编著的《巴金的青少年时代》是一本描述巴金青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的普及性读物。本书的特点是故事性强,叙事生动活泼,说理明白晓畅。它是我们献给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年最丰腴的精神食粮。
  • 谪仙:人生若只如初见

    谪仙:人生若只如初见

    宋天音有一个哥哥,而她的哥哥有一个秘密。他不会变老,永远只如初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奥特曼之禁忌领域

    奥特曼之禁忌领域

    (这是本即使没看过奥特曼,也能无障碍轻松阅读的同人。)主角升级路线:戴拿(前中期)→赛罗(中后期)→赛迦(后期)这不是勇者的传说,不是英雄的故事,这是人类的物语。当怪兽降临,当世界充满绝望。人类:没有光我们自己创造,没有光之巨人我们亲自诞生!染指禁忌,以人之躯获取奥特曼的力量!人类与怪兽,不死不休的争锋之下,究竟隐藏多少暗手,究竟内有多少真意?PS1:前四章是序章,埋伏笔用,看不懂很正常,可以直接跳到第一章看。PS2:原创世界观,多魔改,无原创奥与原创怪兽PS3:燃向,打斗细节向,伏笔串流向
  • 订婚(吸血鬼日志系列#6)

    订婚(吸血鬼日志系列#6)

    一本可以媲美《暮光之城》和《吸血鬼日记》的书,是一本只要你开始读就忍不住想一直读到最后一页的书!如果你喜欢冒险、爱情和吸血鬼故事,这本书正适合你!”《誓言》是畅销书系列“吸血鬼日记系列”的第六本书。
  • 你也可以成为最好命的女人

    你也可以成为最好命的女人

    你一定不愿意,也不甘心过那样的生活。看着身边那些好命的女人,一个个都拥有精彩的人生,你努力地装作若无其事,但却很难真正做到淡定。你也想做那个光鲜靓丽的幸运儿,你也想做那个心想事成的好命女。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其实博“好命”也要趁早。早一天博得“好命”,就能早一天享受丰赡的人生。
  • 神秘列车之旅

    神秘列车之旅

    本书收入残雪中篇小说代表作五部:《神秘列车之旅》《工厂区的生活》《茅街的长延和他姑妈的通信》《矿区的维克》《空中囚禁》。其中延续发展了残雪“灵魂歌者”的风格,全面而深刻的自审意识,直抵灵魂的深度;自由彰显欲望的潜意识,已经超越了自我,真正构筑起了残雪的艺术王国。本书精选了残雪1999—2009年间的五部中篇小说,以期能够揭示其文学生活真相。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日常用品,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盛宠亿万甜妻

    盛宠亿万甜妻

    她闹个婚礼也就算了,为毛喝酒呢?喝了也就算了为毛喝多呢?喝多也就算了,为毛扑倒那货呢!现在完了,惹祸上身了吧!滚完床单才说没感觉是不是太晚了,没关系,就算她是孙悟空也逃不过如来的手掌心吧!身边那些小鲜肉算什么,不知道现在大叔才是主流吗?且看御姐降夫,大叔PK小鲜肉。
  • 魅王火妃临天下

    魅王火妃临天下

    现代女强人穿越成为备受欺凌的冷宫小公主,真是老天不开眼!有本宫在此,看谁还敢放肆!皇孙贵族、世家少爷休想耀武扬威;世俗高手、宗门强者乖乖靠边站好!涅槃而来势必凤凌天下!他邪魅入骨、妖魅众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唯独看不懂那个不可一世的小刺猬。他是该退成全她?还是该冲压倒她?【女强男强,热血爽文,坑品保证,喜欢收藏,不喜绕道~】
  • 诡医神棍

    诡医神棍

    我算尽天下唯独算不了自己,我医遍地府却医不了挚友至亲。与判官女儿聊微信,跟阎王孙女聊QQ,但最后我还是寂寞的,如何才能解脱。生来痛苦,亦无长乐,纵死不休。身边人一个个死去,诡医诅咒如何消除?这,就是宿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