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3800000008

第8章 接班人之危机(1)

8.谁做接班人?

粮秣并未及时收齐运抵丹徒,孙权的心中很是惶恐,他害怕兄长的责骂。然而在三月底他收到了加急的军令。

“速来丹徒议事,急!”

军令如此简单,居然对粮秣一事一字不提。孙权不免感到奇怪,可是朱治却劝他切勿犹豫,立刻动身为好,至于粮秣相信大将自有安排。

因为深知兄长的急脾气,孙权也不再啰嗦,准备快马,便与少数随从向丹徒方向疾驰而去。

吴郡(苏州)与丹徒相距不过一百六十公里,若是现代人自驾游,一个半小时便到了,孙权一路换马疾行,赶在四月初一的夜里抵达丹徒城。

“粮秣尚未收齐,是否大哥生气了?”

孙策不在中军,此时主持军务的是长史张昭。本来就很严肃的他今天看上去表情更加凝重,孙权想当然地以为兄长真地为粮秣一事发怒了:

“大军已是箭在弩上,粮秣却迟迟不至,仲谋你在吴郡都做了些什么!”

一旦孙策真的发怒质问,孙权该如何回答?朱治所说的那些话,该不该向兄长转达?孙权心中盘算,完全没有发现军中气氛的异样。

张昭退下旁人,对孙权私语说:“出事了。”

孙权犹自不觉,随口问了一句:“什么事?”

“大将出事了!”

孙权愕然。

当日之情形大抵如是:孙权出发催粮后,孙策在丹徒驻扎,每日谋划之余,他会带几个随从出营狩猎。孙策所乘之马,是一匹上乘的良驹,他本人性子又急,不多时,已经将那几个随从甩在了身后,加上林深丛密,七拐八弯到后来,孙策完全从随从们的视线中消失。

这样的情形,随从们早已习以为常,所以也就没有当回事。然而随后便听见呼喊厮杀之声,急忙赶去之时,只见孙策倒在地上、面颊中一箭,鲜血淋漓。他的身边包围着数人,虽是本方军人装束,但显然怀有敌意,其中一人,弯腰正打算割取孙策的首级。随从们眼见情势危急,弓弦齐响,五六只箭矢同时飞入此人的身体,一名随从飞身跃身而至,一剑将他握着匕首的胳膊斩下。

当场的数名刺客转身欲逃,也被被随从们包围。

“尔等可是严白虎的余党么?”

刺客们眼见无法逃脱,拔出匕首说:“我们是先吴郡太守许公的门客,今日在此,正是为主人复仇!”当即自刺而死。

这时随从们扶起孙策,他伤势虽重,神志却尚清醒,手持弓弦不放。从现场的尸体可以想见,当时孙策猝然与这三名刺客遭遇,孙策发现情势不妙,先发制人,射出一支利箭,箭头直扎入刺客的咽喉。然此人虽然倒地毙命,同时另两名刺客却搭起了弓箭,因为距离不远,再驽钝的射手也能射中目标,孙策几乎无法躲避。

孙策此时,唯有用手中弓弦拨箭,刺客所射出的两支箭中,第一支被拨飞,落在地上。而另一支则射中孙策面颊,面部的剧痛令他仰面倒下,脸部流血而视线模糊,再也无力抵抗。所幸侍卫恰在此时赶到。

听着张昭这一番叙述,孙权的手与心皆在颤抖。刺客所说的先吴郡太守许公便是许贡。许贡的死,似乎只是年前的事。他本是朝廷委任的吴郡太守,但是因为无法抗衡严白虎的力量,只能依附在扬州刺史刘繇的旗下。按说孙策待他不错,灭刘繇之后送他上任,可是许贡却并不领情,暗中与朝廷书信往来。随着那一封密函落入孙策的手中,彻底撕破了双方的面皮。

在孙权看来,许贡死有余辜,然而许贡的门客之中,居然有这样三个人,潜伏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机会,为主人复仇。若非他们所杀,乃是自己的兄长,孙权真有点敬佩这三个人。

然而如兄长这样勇猛无敌的身手,居然会丧命在三个庸人的门客之手,世事之无常,令人实在难以琢磨。孙权不禁想起父亲,从长沙杀到洛阳无敌手的孙坚,令董卓又害怕又羡慕的一代名将,然而,岘山的一张弩、一枝箭,便夺取了他的性命。而如今,三个人、三张弓,便在丹徒的丛林中,射倒了连曹操也叹服为猘儿难以与之争锋的兄长孙策。

难道说,父亲的悲剧,将要在兄长身上重演。这可怕的魔咒,又一次降临孙家!

“带我去见兄长!”

“且慢,孝廉你且去歇息,再说大将现下也正在静养,不想见人……”张昭又说,为了稳定军心,目前军中封锁消息,因此中下级军官和士卒都未曾知晓这件事,目前了解这秘密的,只有孙策本人及夫人大乔、长史张昭以及宿将程普、韩当等少数几人而已。

张昭啰啰嗦嗦,孙权心中急躁,拱手告退、奔赴后院,与往日不同,后院戒备森严,然而侍卫们见是孙孝廉,也不敢过于阻挡。孙权却因为走得太急,迎面与一人相撞,正是弟弟孙翊。

“哎呀,是你!”

孙翊说:“二哥可是要入内探望大哥?”

“是啊!大哥究竟怎么样了?”

“张长史没有告诉二哥么?”孙翊说,“大哥需要静养,二哥还是先去歇息明日再来看望吧。”

“岂有此理?我怎能等到明日…无论如何,我先进去看看再说!”

孙权一把将兄弟推开,正要往里闯,一个女人的声音和孩子的啼哭声在他耳边响起:“二弟!”

孙权硬生生刹住脚步,说话的是嫂嫂大乔,她的怀抱中,正抱着哇哇大哭的幼子,那便是孙策唯一的儿子孙绍,尚在襁褓之中。

“嫂嫂,我刚回来,大哥的伤势究竟如何?”

大乔哄住幼子不哭,把他交给一名侍女,转身面对孙权:“医师说伤势虽然不轻,但是也是可以治愈,只要静养一百天,稍安勿躁,便可以康复!所以特别吩咐三弟在这里守护,不许任何人进来,以免打扰!”

话说得再明白不过,孙权唯有退下。可是他有些想不通,兄长养伤,不许闲人打扰,可是为什么连自己也不能进去。兄长的伤势,到底如何?孙权的心中,唯有一团迷雾,他很想再问问,可是大乔的话语虽然温婉,却不容置疑地将他推到旁观者的境地。孙权回头看看兄弟孙翊,孙翊哀伤的神情下郁闷的五官,在他的眼中渐渐扭曲成可笑的现状,接着又模糊起来……

“二哥,你怎么倒了?”

孙权依稀听到孙翊的呼喊声,他觉得好累、好困,确实,这一次去吴郡来催粮,几乎没有一天休息,急冲冲赶回丹徒,却又听到这样的惊天霹雳。一直以来,丧父的孙权将兄长当做参天的大树来依靠,而今这课大树却毫无征兆地轰然倒下,孙权觉得自己仿佛一下子成了无遮挡的草木,即将在风暴中倾倒。

大雨如注。

四月初一之夜,一场狂风骤雨袭击了丹徒的军营,耳听着营外滂沱的雨声与呼啸的风声,张昭的心中感慨莫名,即将兴兵北伐的孙策居然在大战前夕遇刺而生命危在旦夕,这实在是造化弄人,然而此刻他无暇嗟叹人生,因为大军的前途命运已经面临最严峻的考验,他必须先将眼前的危局应付过去。

“虽然我等竭力封锁大将遇刺之消息,可是多日不见大将出来巡营,军中已经出现流言,人心骚动,委实堪忧!”

“军中甚至传言:大将此次狩猎,所遇并非许贡门客,而是当日枉死的于吉道长作祟。否则以大将之身手,又如何会为几个小贼所困?”

“一派胡言!”

张昭的面前,坐着程普、韩当、黄盖,这几个人目前是丹徒军中最有权威的将领。此外,周公瑾正从巴丘赶来,太史慈则需留在抵御蠢蠢欲动的刘磐。孙氏宗亲方面,孙策的舅舅吴景在丹杨,叔父孙静远在会稽,堂兄孙贲在豫章,堂弟孙辅在庐陵,这几个人都不宜轻动。孙权倒是已经抵达,可是他在军中的威望显然不如他的弟弟孙翊。

最敏感也是最沉重的话题便是:一旦孙策伤势沉重,不愈而终,谁将来主持军务以及江东政务。

在孙策尚存的时候谈起这个话题,实在有些大不敬,可是一旦事情到了那个地步再去讨论未免又太晚。张昭身为长史,难以推辞,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于是在此与程普等人密谈,可是话到嘴边,又不知该如何说起。

关键在于继承人问题。当年孙坚以三十七岁马革裹尸,他的膝下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长子孙策已经十七岁了。可是如今孙策不过二十五、六,虽然孙家的生育力旺盛,孙策一边打仗,一边生儿育女,陆续生下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可是现如今,那个唯一的儿子孙绍尚在襁褓之中,最长的女儿也不过四、五岁。

第一个办法,是众人拥立孙绍,群僚辅佐,张昭本人便是最好的辅佐人选,周瑜等皆可。可是这乱世之中,唯强者是瞻。拥着一个幼弱小儿做领袖,恐怕军心难以稳定,不免人心离散、土崩瓦解!

第二个办法,便是从孙策的兄弟之中选择一人继承,孙策有三个弟弟:其中幺弟孙匡太小,又与曹氏结亲,显然不妥当。倒是老三孙翊骁悍果烈,有兄策风,是最佳的继承人选。而且孙策本人也对这个兄弟格外青睐。

当张昭说出孙翊的名字,程普、韩当也是频频点头,看来此种印象已经是军中的共识。既然如此,就先请孙翊主持军务,若孙策伤势痊愈,万事大吉;若孙策不幸逝世,孙翊便可接任。

“只是不知将军本意如何?”

“将军素来亲爱叔弼,想来他的意思也是如此。”

意见趋于一致,张昭稍感轻松,营帐外滂沱的豪雨早已渐渐成为淅沥之细雨,风声也寂静下来,程普等人陆续退出张昭的营帐,张昭疲惫地合上眼皮,然而脑中却无法安憩,由孙翊来继承江东事业真的妥当么?主公孙策是否也是这样想的呢?将来孙绍长大之后又该怎么办?

此时的张昭不由深感世事的难以捉摸,即便是一贯以意志坚定而自诩的他,也不免一阵阵地心智动摇。

没有人提及在后庭昏倒的孙权,大概是他给人的印象太过优柔软弱了吧!

9.孙伯符的抉择

四月初二的早晨,孙权终于见到了兄长孙策,他的面部用纱布抱扎,只露出一双眼,若非大乔在侧,孙权几乎不能确定床上所躺之人,就是他那英雄的兄长。

“仲谋!”

当孙策呼唤孙权那一刻,孙权一下子振奋起来,这声音依然豪迈有力,再看他的眼神,也似乎依然炯炯有神,诚然,这便是兄长!孙权想:只是小伤罢了,兄长一定会很快恢复健康,如往昔般纵马飞驰、英姿飒爽。

似乎情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医师看过之后也说,箭伤其实不甚严重,所忧之处在于刺客在箭头上淬了毒药,渗入骨髓,需以药力化解。而在按时服用汤药之外,还要注意需安心静养,百日之后,毒气外散,方可无虞。切忌发怒以致毒气攻心。

可是孙策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已经不可救药,所以他粗暴地拒绝服汤药,因为医者告诫说不可惹他生气,所以也不可强逼,总之是令人头痛不已。

“为何大哥是如此任性呢?难道大哥打算就在这病榻上结束此生么?”

“人自有天命,医者又如何能改变天命,我的身体如何,难道我不自知?”

虽然大乔和孙权、孙翊等人百般劝慰,孙策总是不肯顺服。他在榻上时而自怨自艾,时而倔强:“父亲当年与黄巾大战于西华,受伤堕马,卧于草中。众将士不知他的所在,以为他已经阵亡。结果他所乘战马跑回军营,咆哮嘶鸣。将士们觉得奇怪,此非孙文台之座骑乎,在此咆哮是何道理。难道孙文台尚在人间?于是随马找去,终于在一片草丛中发现了父亲。父亲回到营中,休养了十余日,伤势乍一愈合,便又上马能战。宛城一战,他亲冒矢石、身先士卒,率先登上城头,一举拿下宛城,由此一战成名!”

时而又梦中呓语:“方今汉祚中微,天下扰攘,英雄俊杰各拥众营私,未有能扶危济乱者也。先君与袁氏共破董卓,功业未遂,卒为黄祖所害。策虽暗稚,窃有微志,欲从袁扬州求先君馀兵,就舅氏於丹杨,收合流散,东据吴会,报仇雪耻,为朝廷外籓……”

看见孙权,便对他说:“当日母亲梦月入怀而生我,梦日入怀而生汝,父亲高兴地说,日月者阴阳之精华,极贵之象,吾子孙其兴乎!可有这件事?”

孙权回答说:“有是有的,不过记不清楚了,兄长痊愈之后,可回吴郡问母亲便是。”

孙策不接他的话茬,只是自言自语:“月,太阴之精也。阴、晴、圆、缺,乃月之本色。我孙策纵横江东、风卷群雄,这是月圆;大兵将出,为小人所害,这是月缺!”

孙权泪落满襟,兄长这是糊涂了么?

孙策不睬他,自顾自又吟唱起来: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这是流传于孙氏老家富春一带的《越人之歌》,想来孙策此刻的心中正在激荡往事,从丧父之痛到屈居袁术帐下之辱,从无家可归到江东之主,眼看有机会与群雄逐鹿中原,却在丹徒这个小地方莫名其妙地中了毒箭躺在榻上奄奄一息,他的人生不过二十几年,然而却经历了如此悲欢离合、大起大伏,孙策觉得自己就如同一只展翅翱翔的鹰,突然伤了翅膀,于是一个倒栽葱、头下脚上地从碧空中向地面落去!

轰!

孙策眼前一片漆黑,大汗淋漓……

可恶!

“将军昏倒了!”

“可能是箭毒发了,快传军医!”

大帐中一片混乱。

然而到了四月初三,一度昏迷不醒的孙策忽然之间亢奋起来,他把孙权、孙翊、张昭、程普等一班文武喊到自己榻前,郑重其事地宣布:“孤之箭伤已无大碍,接下来是该就准备出兵一事有所谋划了。”

孙权等人大为诧异,难道昨日的毒发将箭毒都散去了么,大将真的康复了不成?孙权提议让军医再来诊断一番,可是孙策完全不允许:

“何必婆婆妈妈,孤又不是马上要上战场!”

随即孙策命程普报告北方战事,当他听说袁绍大军已经进攻白马之时,迫不及待地发问:“如此一来,曹操想必已经出兵北上援救!”

“没有,直至目前为止,官渡之曹军并无北上增援的迹象。”

同类推荐
  • 中国美学通史4(隋唐五代卷)

    中国美学通史4(隋唐五代卷)

    《中国美学通史》是关于中国历史上美学思想的发展史。美学是对审美活动的理论性思考,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所以这部美学通史不同于审美文化史、审美风尚史等著作。 这部《中国美学通史》是由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由汤凌云著,叶朗任主编。 这部美学通史共有八卷,分别是先秦卷、汉代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金元卷、明代卷、清代卷、现代卷。
  • 代夏

    代夏

    简介:新书齐履,已经发布。希望能够得到书友们的支持。群聊号码:605803817
  • 辛亥革命:启蒙、光荣与梦想

    辛亥革命:启蒙、光荣与梦想

    1911年,清朝即将灭亡的那一年,华丽帝国的遮羞布下,满是能致它死地的痼疾和菌群。看似平静的表层下面,涌动着一股强大的、不可逆转的潮流:革命!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高喊“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强烈呼吁改革。手无寸权的光绪帝,书生气的维新臣,赤手空拳地与老迈而阴奸的慈禧及其羽翼争斗。辛亥革命的枪声脆然一响,二百六十多年的大清龙旗,应声而落……无数坚忍不拔的革命士兵、知识分子,抛头颅,洒热血,以身殉志,以命酬国。“自立军”首领唐才常率先倒下;史坚如、吴樾、徐锡麟赤血横流;一生戎马倥偬的民族英雄赵尔丰,摇身一变成为成都“赵屠户”;袁世凯养敌自重,“篡夺”胜利果实……辛亥革命,是一首个人英雄主义的伟大史诗,也是一首民族主义的雄浑交响曲!铁血华年,革命早夭。近百年的岁月已恍如云烟,革命的激进者翘首企盼的苦涩,在辛亥革命枪响后,长久萦绕于我们的心头。
  • 大秦陈都尉

    大秦陈都尉

    他是纵横沙场的无双战将;他是秦王身旁最信任的一条滑泥鳅;他是江湖上人称再世人屠绝世倔种。他就是陈英,一个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的大秦都尉。他曾经公然反驳秦王政;他曾经为挚友离开秦国;他曾经不顾性命的保护秦王政。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 最牛锦衣卫

    最牛锦衣卫

    【新书《爆笑酒楼》上传,求收藏推荐打赏!!!】挥墨泼毫,写不出繁华散尽梦依旧。刀曰绣春,斩不断众生多情恩怨仇。孤楼远望,醉看一缕风月,红颜舞,两分寂寞,三分柔情,五分苦寒锁千秋。长歌送晚,戏说十里黄昏,笑天下,谁人知我,踏破江河,七尺青锋荡九州。大明弘治末年。一位才子不爱吟诗作赋,却擅巡查缉捕,只身入锦衣,手藏绣春刀,破获一件件扑朔迷离的案件。以刑名入手,步步高登,立于朝堂。随着一名锦衣卫子弟,再现明王朝那波诡云谲的朝堂之争。文官说他是士林败类,锦衣卫说他是武夫骄傲。可是不着调的正德皇帝却........QQ群:292752417入群需验证
热门推荐
  • 布景集

    布景集

    “这个世界小得就像一个街的布景。”在这巨大的虚假的存在里,我们无需理解自己是谁,我们是剧情需要的楚门。《布景集》是黄立宇近年创作的散文作品集,收录其创作的散文作品四十余篇,共分八个部分,从不同时间不同角度叙述所见所思,描绘沉浮往事。
  • 正易心法

    正易心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千年圣地:孔府孔庙孔林(文化之美)

    千年圣地:孔府孔庙孔林(文化之美)

    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及其后裔的府邸、庙宇和墓地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它气势雄伟壮丽,极具东方建筑色彩和格调;它以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丰富的文物珍藏、高超的艺术价值而著称于世。
  • 惊悚大师讲故事

    惊悚大师讲故事

    最经典、最全面、最值得收藏的惊悚作品集。当你拿起这本书,翻开其中任何一篇故事,一种令你胆战心惊、手脚发软的恐惧感就会立刻扑面而来,并在你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以至于你在掩卷之后,只要一个微小的提示,当初感受到的那种脊背发凉、心灵紧缩的恐怖感就会重新出现!这就是本书的魅力之所在,那么你还犹豫什么?请勇敢地阅读惊悚吧!
  • 林纾:译界之王

    林纾:译界之王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研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 总体战(战争论丛书)

    总体战(战争论丛书)

    《总体战》的主要军事思想包括:一、现代战争是全民族的战争;二、总体战的基础是民族的精神团结。必须控制新闻舆论,利用一切手段进行精神动员;三、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粮食、服装、燃料等重要物资要大量储备;四、军事行动协同、突然、迅猛。要陆海空三军协同,选定X危险的敌人为主攻目标,不宣而战,集中兵力,速战速决;五、建立集中统一的战争指挥体制,以具备卓越才能、坚强品格、充沛精力、敏锐观察力的人为统帅。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理论对现代军事思想的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希特勒更是将其运用于二战。
  • 长生仙箓

    长生仙箓

    就是一篇普普通通,升级打怪的修仙文。1.女主的人设蠢、蠢、蠢2.成长文,慢热。第三卷后才会有挂接受不了人设和这篇风格的建议不要入坑
  • 青樱馆甜心咒

    青樱馆甜心咒

    可爱宅女奈美智竟然跟设计天才少爷原沐彬一起继承了学院附近的超级豪华别墅——青樱馆!冷面大少爷和喜欢蕾丝的少女在别墅里上演怎样的世纪大战?乌黑的山洞里怎么会有惊天一吻,原沐彬不是怕黑吗?还有大少爷跟少女青梅竹马的欧阳绰羽对决是怎么回事?更让人吃惊的是,豪华别墅里神秘的诅咒竟然说彼此得不到真爱?看两人如何破解诅咒,如何打造新别墅,新生活!
  • 永不退休的杀意

    永不退休的杀意

    走出大学校门已经三十八载,时而觉得这段时间似乎很漫长,时而又觉得流水匆匆不过弹指一挥间而已。从明天开始每天都是可以自由支配时间的星期日了。再也没有必要为了第二天而必须考虑前一天夜晚的入睡时间。为了明天而必须调整好自己当天体力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伊庭悌二突然从公司的羁绊下解脱出来,不由得对展现在眼前的无限的自由感到一片茫然。三十八年间所培育起来的白领习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心里明明知道明天可以不去公司上班了,可到了夜晚大概还是会在相同的时间就寝;翌晨还是会在相同的时间睁开双眼的。而后便会打点上班的行头。接着才会意识到从今天起自己已经不必到公司去上班了。不过,却也备不住仍然和以往一样,在同一个时间离开家门走向车站。啊,可悲可叹的白领习性!
  • 天鹄书院

    天鹄书院

    梅雨时节,屋外雷声阵阵,奚画站在窗边,托腮看着雨滴沿屋檐落下。忽然,她想到什么,转身行至门口,嚯地将门拉开。外面蹲着的那人,和他身侧蹲着的黄狗齐刷刷抬起眼来看她。“……你在作甚么?”关何抹了一把脸上的水,淡淡道:“看门。”“我家有狗。”后者想了许久,方正色道:“一条不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