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3800000009

第9章 接班人之危机(2)

“曹孟德按兵不动,这是为何?哦,孤明白了,他这是在等待孤遇刺身亡的消息。”

孙权听迷糊了,刺客不是许贡的门客吗?

“刺客虽然自称许贡门客,但是我仔细一想,其实未必,说不定很可能便是曹操所派遣。或许,他正是害怕我有北袭之意,所以来个先下手为强,一旦孤遇刺身故,他便可放心大胆地北上白马,专心致志地对付袁本初了!”

这些话虽然只是孙策的臆想,并无真凭实据,可是他这么一说,却也有模有样、似乎并非纯然虚构。

孙策的计划是:既然如此,索性就来个将计就计,放出他已经遇刺身亡的假消息,令曹营放松警惕,一旦曹操离开官渡向白马进发,我军便渡江进击。

随即宣布了北伐将领的名单:

领江夏太守行建威中郎将周瑜、领桂阳太守行征虏中郎将吕范、领零陵太守行荡寇中郎将程普、行奉业校尉孙权、行先登校尉韩当、行武锋校尉黄盖……

这时的孙策声音洪亮、精神抖擞,若非脸上的伤势依旧,真的让人有一种伯符已经痊愈的错觉。

“大将真的已经痊愈了么?”在场各位都是一般的狐疑,孙权向大哥望去,只见大滴汗珠从他额头滚落,那亢奋的眼神其实空洞无比,孙权忽然明白,这只是回光返照而已!

“叔弼,把铜镜拿来!身为大将,在出征之前不可以不整理仪容!”

孙翊迟疑了一下,将铜镜递给兄长。孙策动作僵硬地拿镜子照了照,勉强的笑了笑,可是镜子里看不到他的笑容,唯有包扎半边的伤脸而已。

“还真丑,大乔该嫌弃我了!”孙策似乎是在自言自语。孙权听了忍不住难过,大哥是江东闻名的美男子,如今却成了这副模样!

这时孙策忽然大吼一声,这吼声突如其来,孙权等人都被吓了一跳,接着便是铜镜落地的声响。孙权低头,只见镜面登时裂成了两半,宛若一张嘲笑的大嘴。

而随着这一声吼,孙策的脸上出现了痛苦的神情,想来是伤口裂开了。孙权想叫医师进来把伤口包好,却被兄长摇手阻止。

“脸成了这个样子,大丈夫还能建功立业吗?”

孙策愤然用手撕开缠在脸上的纱,他的伤口,如蚯蚓般的疤痕盘踞在俊伟的五官上,孙权看了忍不住落泪。

“人,真是奇怪啊!”孙策说,“我还是我,可是这脸却好似不是我的脸。”

又在说胡话了!

到了四月初四这一天,孙权再次被唤到大帐。这时张昭等人都已经在场,和清晨时的亢奋相比,这时的大哥孙策看上去疲惫不堪,一字一句俨然从牙缝中挤出,万般艰难。

“方才已经与张子布说了,孤死之后……”

孙策的声音愈发低沉,跪在面前的是他的两个兄弟,再往后是张昭、程普一班文武。孙策说,中原正值乱世,袁绍与曹操这一场大战,未知谁能胜出。凭借着吴越的人力、三江的险固地形,足以抗拒入侵,坐观中原争霸者的成败!所以,他嘱咐张昭等人,好好地辅佐我的兄弟,守护江东。

“诸位,继承江东之位者为吾弟……”

在这一瞬间,孙权深深地低下头去,他猜想大哥会把军政大权交给弟弟孙翊,最近军中盛传这流言,令身居老二之位的孙仲谋既困惑又尴尬。可是在这一瞬间,大哥的将逝令他深深感到了自己的软弱与无助,他想:如果大哥最终选择了孙翊,那或许是个完全正确的决定,孙仲谋对此毫无怨言!

然而,大哥孙策口中所说的名字,却是——仲谋!

10.卿能保江东!

选择孙权为自己的接班人,这大概是建安五年最富戏剧性的时刻之一,当孙策宣布这个决定之时,在场之人,莫不大吃一惊!

最失望之人当属年轻气盛的孙翊,也许是受了他人或是流言的影响,这几日以来,孙翊越来越深信大哥会将江东之权位交托给自己,可是如今,他的耳朵里听到的分明是仲谋两个字。

为什么是他?仲谋是老二,年龄最长,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不错,大哥自有他的思量。可是究竟为何故?

这边孙权早已泪眼模糊,心中更为迷惘:为什么是自己,难道仅仅是因为自己老二的排行?大哥原来如此信赖于他,可是孙权自己揣摩,我能胜任这江东之主么?

“张长史!”

孙策轻声呼唤张昭,老成持重的张昭因为完全事出意外,居然没有听见孙策的呼唤。直到身边的程普提醒,老张才恍然大悟,取出朝廷颁发的吴侯印信绶带,佩戴到孙权的身上。

“仲谋!”孙策似乎看穿了众人的心思,他有话要说,这话是对着孙权说的,可是也是说给众人听的,“不错,如果是统领江东之众,角逐天下,在沙场之上决胜负,这是我的长处,卿不如我。可是换而言之,任用贤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这便是你的长处,我不如卿。”

或许是因为一下子说了太多的话,孙策闭上眼睛、额上汗水涔涔,孙权为他轻轻拭汗,周遭一阵寂静,许久,孙策再也没有说话,只见嘴唇微微颤动,孙权附耳倾听。

“昨晚我梦见了老爹,是老爹让我把位子传给你的!”

孙权惊愕:“是老爹么?”

孙策微笑,不过他的笑容已经无法在脸面上表现出来,孙权所见,只是嘴角动了一下而已!

“是啊,老爹说,同样的错误决不能再重演,只有仲谋可以做到这一点!”

原来如此。因为勇猛而轻躁,孙坚在荆州与刘表的战事中陷入埋伏,身死岘山;同样因为勇猛而轻躁,孙策在这样微妙的局势之下,带着几个人出营游猎,单人一马,终于陷入刺客的包围——一个先锋不顾生死、冲锋陷阵,人们称赞他英勇无敌、猛如虎狮,但是一军之主帅这么做,只能送给对手一击成功的机会;同样,一个统帅不知维护个人的安危,凭借着自己的武勇,将自己送入冒险的境地,更是愚蠢的行径,只能为刺客列传多一个案例而已。

在战场上,孙策可以大战太史慈,可以一霎时挟死于糜、喝死樊能,这是一将之勇;在战场上,孙策也可以转战江山,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这是一军之威!可是在狭窄的丛林中,距离不过一二十米,一张弓对三张弓,成败与生死只在瞬间而已!

孙坚与孙策的悲剧,都与他们的个性相关,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大抵如此!孙策想到,几个兄弟之中,孙匡年纪还小,孙翊的个性,几乎与孙坚、孙策如出一辙,如果将大业托付给孙翊,恐怕悲剧又将重演。

至于孙策自己的儿子孙绍,年龄固然幼小,能否由孙权、周瑜、张昭辅佐(如后来孔明辅佐刘禅)?这个想法,孙策不是没有考虑过,但是现实是这样的乱世,一个幼主驾驭一个尚未稳固的江东,分崩离析的可能性太大!况且幼主长大之后,与强大的辅臣一旦不能融洽相处,必然产生主派与辅派的内讧,导致江东的毁灭!

唯有孙权,个性上的沉稳加上年龄的优势,成为驾驭江东的最佳人选!

但是,孙权也有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武略上的不足!本来,孙策拿下江东之后,他的目标是进取中原,但是掌舵人换成孙权之后,这个积极的进取攻略便不得不转化成了消极的保守策略。因为孙权缺乏父兄横扫中原的勇气与战略能力,所以孙策对孙权说了这样的话:“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后来的史实也证明,孙权亲自指挥的军事行动,多以失败告终;东吴企图越过江淮,染指中原的尝试,也基本失败。孙策一言中的,可见他对这个弟弟实在太了解了!

然而对于“保江东”的意思不妨有另一层意思的理解,在孙策的心中,难道不希望把自己一手打下的江东基业传给自己的儿孙么?他说孙权是“保江东”的最佳人选,莫非是将孙权设想成了一个“保管者”的角色,也就是说暂时保管江东,等到将来孙绍长大,再把江东还给他。

可是孙策并没有明确地说出这个意思,也许是他认为,即便说出来,如果将来孙权不遵守,也没有任何办法。反而会造成孙绍与孙权叔侄之间的隔阂,乃至仇恨残杀……

孙策以往在战场再威风,如今也只是将死之人,对于未来,他有心无力。他的妻——大乔、他的儿孙绍以及三个女儿的命运都是未知数!

可悲的人生,就连孙伯符这样的旋风儿都不得不接受命运的捉弄!

11.张昭的担当

建安五年的四月初四,大概是许多人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天。孙权在这一天出乎众人意料之外地成为了江东之主,而身为江东首席文臣的张昭作为这一日的见证人,更有千般滋味在心头。

本来,他一直以为孙策会把权位交给三弟孙翊继承,这兄弟两无论是外貌、性格都很相似。然而事实却是孙策偏偏选择了孙权,这的确令张昭很是惊讶。

张昭想:孙策选择孙权是不是因为钦差刘琬的预言。听说刘琬曾对人言:吾观孙氏兄弟虽各才秀明达,然皆禄祚不终,惟中弟孝廉,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有大贵之表,年又最寿……莫非孙策是因为这句话改变了对孙权的看法?

细一想张昭又觉得不太可能,孙策不是一个信命数的人,倔强的个性注定他对所谓天命论的反感。张昭又想到第二个可能,那就是孙策对天下大势的判断。诚然孙策曾经有与曹操争夺天下之心,可是意外遇刺之后,他自知时日无多,已经没有了当初的豪气万丈。

“如果是孙翊继承,一旦曹氏南下,血气方刚的孙翊必然会凭着一腔热血与曹兵来个鱼死网破、玉石俱焚,则孙氏必将难逃族灭的厄运!至于老四孙匡。依仗他与曹氏的关系,想来又会不假思索地选择归曹。唯有孙权继承,个性较为柔软的他能够依据时势而妥当地处理与曹氏的关系,既不会鸡蛋碰石头,也不会毫无原则的投降,这或许就是孔夫子所推崇的中庸之道,而孙权正是三兄弟中最为中庸之人。”

张昭苦思冥想,终于想出这么一个理由:孙权乃中庸之人,故孙策选择他作为江东基业的守护者。张昭还想到,可能孙策认为孙权宅心仁厚,相对而言会更爱护侄儿孙绍,甚至在孙绍长大之后,将权位还给孙绍。

“我不过是为大哥的儿子保管江东而已,如今孙绍已然成长为成熟的男子汉,是归还大权的时候了!”

张昭为自己的想象而激动不已,甚至热泪盈眶。

就在张昭胡思乱想不已之时,弥留之际的孙策却召他进帐,说了最后的遗言:

“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第一句话就很骇人,要是孙权撑不住江东的局面,你就自己来做江东的老大。这是什么话哉?张昭一听汗就下来了,难道孙策在怀疑自己有二心不成!

第二句话就更可怕了,如果形势发展不妙,就放弃江东,缓步西归?归何处?张昭是徐州人,孙策的意思是如果你张昭不想当江东的老大,孙权又控制不住江东的形势,那张昭你也犯不着在一棵树上吊死,回徐州,投奔曹操,大好前程有的是。真要那样,我孙策泉下有知,也不会怪你。

孙策到底是不是这意思,张昭心里还真没谱。他又不能问,在这种情况之下,张昭明白: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流眼泪、表忠心。

“将军无需担忧,孝廉必能不负所托,张昭唯有尽忠效死而后已!”

至于别的,张昭没想过,也不敢想。这是大实话,自从秦末以来,没有书生打天下当皇帝的,最大的奢望只是能封侯拜相如此而已,张昭也不例外。

孙策听了张昭的表白,没有再说什么。是夜,这位史上罕见的少年英雄、曹操甚为忌惮的猘儿、江东人心目中的孙郎就此魂归尘土,享年只有二十六岁。北方的曹操可以安心了,他的背后不再有一把可能会随时袭击自己的利刃。这一年四月,曹操终于北上白马,救援被困的刘延,曹、袁主力正式交火,栖身于曹操军中的关羽,就在这一战中杀了河北名将颜良。此时的孙策,大概在冥国的沙场上驰骋厮杀吧!

张昭心想:孙策撒手人寰、接班人孙权又完全懵懂,江东的重担实际上是落在了自己肩上。这么一想,张昭便觉自己责任重大,心中又是自豪又是煎熬。自豪的是如今能安定江东者舍我其谁?煎熬的是万般头绪从何理起?

大营里的孙权,沉浸在丧兄之痛而不能自拔、依旧悲伤流泪不止,张昭皱眉又皱眉,这种时候孙权该哭,因为如同父亲一样扶持整个家族的大哥死了,做兄弟应该悲伤、应该痛苦。可是作为一个大将、江东六郡的新主人,现在不是你痛苦流泪的时候!流泪的事,不妨就交给女人去做,男人有男人的事要做!

可是这样的话谁会去说,这是会得罪人的!年轻的孙权能不能接受,会不会觉得这是一种冒犯?

张昭自觉责无旁贷,于是流泪不止的孙权遭到张夫子毫不客气的当头棒喝:

“孝廉,此宁哭时邪!”

孙仲谋,这哪里是痛苦流泪的时候啊?

话虽刺耳,却是良苦用心的大实话。可是看上去孙权还没有听懂,眼中除了泪花之外,更闪现愤怒的眼神。

大哥死了,哭哭都不行么!

张昭解释说:“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

这话孙权听懂了,既然大哥把位子传给了你孙仲谋,你就应该担起担子来,如今天下沸腾、战乱遍野,你孙孝廉怎么能不顾周边的危局,躲在房间里流眼泪呢?

所以,孙权当下所要做之事,就是换上官服,骑上骏马,巡行军营,告诉将士们,我便是你们的新将军、江东的新主人,虽然兄长已死,但是无需惊慌,我足以担当一切。

张昭不容置疑地喝令侍从给孙权换上官服,十九岁的孙仲谋稚气难脱,可是到了这个地步,不容你推辞逃脱。张昭将孙权扶上马,警告他:“孝廉,不要有眼泪!”

同类推荐
  • 大唐盛世我来了

    大唐盛世我来了

    一个普通大四毕业生,和别人一样追寻梦想的时候,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就在忙着赶面试的时候,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意外来到了大唐...
  • 不忍细看的大汉史

    不忍细看的大汉史

    汉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是当时世界上很强盛的国家之一,与罗马并称两大帝国。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当时的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外族这样称呼自己,这个“汉”字,chaoyue了一个王朝,获得了持久的影响力。民族叫“汉族”,人叫“汉人”,语言叫“汉语”,文字叫“汉字”。汉朝对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文化上的认同。
  • 汉末之秦风万里

    汉末之秦风万里

    莫名穿越,收名将,战鲜卑,马踏西域,决胜万里。为我赢氏江山重扫天下。秦之锐士,天下无双。统一天下,杀尽异族,秦风万里。欢迎加入汉末之秦风万里,群聊号码:732524201
  • 东汉废帝

    东汉废帝

    “你意在皇权,而我志在丰草,无须懂更不必懂”
  • 三生两世大江月明

    三生两世大江月明

    生在红旗下,长在盛世里。高山巅一跨步,直落数百年。元末九洲大地从南到北自东到西沸腾了,旧的中央集权政府失去了权威军阀林立;新兴的汉人起义军在相当长的时间各自为战。不分种族地域为了存活而拿起刀枪的人们唯有拼死而战。。。。人字一撇一捺,人生相扶共度。这一世,又一世;彼生,此生,来生。谁是谁呀!!!
热门推荐
  • 天降悍妻:王妃升职记

    天降悍妻:王妃升职记

    他是皇室骄子,貌若妖孽,翩若谪仙。但少有人知,他心若蛇蝎,还爱喝血。她是现代特工,机敏干练,一朝身死,重生成天辰国太傅府上的呆傻三小姐,无意中撞破他的秘密,被他吸了血,被迫成为他的长期血库,在他有需求时,献血。她怎么甘愿服从?一定要摆脱了这个妖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战国策》研究

    《战国策》研究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战国策》背景研究”,主要讨论了《战国策》文形成的原因、《战国策》材料在战国的流传,对《战国策》的作者进行了考察。下编为“《战国策》文本研究”,作者阐述了对《战国策》系年的看法、《战国策》体例上的创新,分析了《战国策》夸饰与虚构的表现手法在文学史上的意义,总结了《战国策》在女性与刺客形象刻画上的艺术成就,从叙事方式的转变探究了《战国策》的文学价值,最后提出了《战国策》文艺自觉的理念。本书为修订版,第一版于2003年在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此次作者根据近十年来的研究做了大量修订,展现了《战国策》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
  • 走出人生的低谷期:困境当前的奋斗法则

    走出人生的低谷期:困境当前的奋斗法则

    《走出人生的低谷期》内容简介:人生路上的摸爬滚打,事业的跌宕起伏,世间的是非议论,唯有敢与苦难作伴的人,才能在低谷的阴影中坚持向前,迈向光明。
  •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是国家间的信息传递,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开始对传播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注意。国际传播空间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分哪些层次?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传播分哪些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哪些特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中国的国际传播史该如何认识?《国际传播史》从国际、国家和媒体的不同角度对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与分析,做出了自己的回答,颇具可读性与启发性。《国际传播史》由刘笑盈和何兰主编。
  • 三年天下

    三年天下

    三年为限,她以婚约换天下,为他出谋划策,冲锋陷阵。三年后,他坐拥天下,锦绣万里,却觉得百尺朝堂不应成为鹰击长空的桎梏,狠心将她赶出了自己的世界。却不想她却成为自己心只所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寻尸人

    寻尸人

    有许多的人会因为这种或那种的境遇而“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即使至亲之人伤心欲绝,可是大千世界,茫茫人海,又能去哪里找寻呢?平庸少年张进宝,他凭借着自身的天赋异禀,帮助了许多客死异乡的人们回到故里……而张进宝也在之后的寻尸之旅中,遇到了神秘大师黎叔和他的首席大弟子丁一,他们一路上和张进宝并肩前行,一同走上了一条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
  • 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

    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全球追爱小萌妻

    全球追爱小萌妻

    一双能够控制心神的眼睛,却唯独控制不了她。乔西律怎么也没有想到,她会成为最特别的那一个。他宠她到天上,又毁她到地狱。终与他划清界限,却遭到疯狂堵截,企图让她重新回来。数次拒绝后,全球各大媒体被一条带着她照片的新闻占据:一女子强求要给乔西律生猴子,乔总勉为其难的答应。
  • 焚天神帝

    焚天神帝

    看着亲近之人在他面前倒下,他要让九天在剑下颤抖。
  • 风雨夜归人

    风雨夜归人

    忠臣义士,和帝王一样,最后都会陷入孤独。为了江山,许伯彦和李显都必须学会忍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