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7500000006

第6章 忍耐是种智慧(1)

“小不忍则乱大谋”。忍耐是一种智慧,忍耐总会在最后给我们以丰厚的回报。忍耐是智慧,与其有关的、充满神秘色彩的概念,比如心力、定力、禅、悟……都与忍耐相连。胯下之辱、基督山恩仇记等故事也告诉我们,忍耐的智慧往往是大智慧。

1.忍耐是生存智慧

生存,即人的生命存续状态。人首先要生存,否则一切都是虚妄。

生存是我们人类最根本、最主要的要求。一个人如果连生存都无法保证,发展、享受都不过痴人说梦。人只有先填饱自己的肚子,才有可能、有力量去追求发展。

余华的著名小说《活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优秀和平庸。

《活着》的主人公福贵,是一个嗜赌如命的纨绔子弟,把家底儿全输光了,老爹也气死了,怀孕的妻子家珍带着女儿凤霞离家出走。

一年之后,妻子又带着新生的儿子有庆回来了。福贵从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戏的营生。他改邪归正、辛苦养家、平淡过日子了,两人却被国民党军队拉了壮丁。他们约定,一定要活着回去。在战场上目睹了一幕幕惨剧,最后算是“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做了解放军的俘虏。

在解放军的队伍里,福贵和春生帮着拉大炮,于活,还给解放军唱皮影戏。历尽千辛万苦,刚解放时,福贵终于平安回到家中,母亲却已去世,女儿凤霞也因生病变哑了。而春生实现了自己想开汽车的理想,当了汽车兵,随着解放军南下了。

福贵带回家的是一张证明他给解放军服务过的证明书。凭着这张证明书,加上房产又输给了龙二,所以成分给福贵定了个城镇贫民。这张证明书成了他们家的宝贝,他们家的护身符。以后在女儿凤霞相亲时,还指着给未来的女婿看证明家庭出身的“清白”。龙二因千方百计谋到了福贵的田产,被划为地主。他看到要没收他的房产时不服气,一把火烧掉了那所宅子。这就不得了了,被定为“反革命破坏罪”,判处枪决。福贵被要求去看枪毙龙二,让他也“受受教育”。枪毙龙二的枪声传来,引起福贵一阵阵的心悸,好像每一枪都打在他自己的身上一样。“如果不是将房子输给了龙二,该枪毙的就是我了”。

一家人继续过着清贫幸福的日子。在“大跃进”中当上区长的春生不慎开车撞死了有庆,一家人伤痛欲绝,家珍更是不能原谅春生,她说:“你记着,你欠我们家一条命。”“文革”时,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杀,一天半夜他来到福贵家,把毕生积蓄交给福贵,说他也不想活了。这时家珍走出来对春生说:“外面凉,屋里坐吧。”

春生临走时,家珍嘱咐他,“春生,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哪,你可得好好活着”!

后来凤霞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二喜,两人喜结良缘。然而不幸总是不肯放过福贵一家。不久凤霞生下一子,自己却因难产而死。凤霞的儿子取名叫馒头,聪明可爱。福贵对馒头说:“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每次看到外孙子馒头,福贵和家珍都抑制不住温馨、关切的神情。一家人就这么过着日子,就这么活着。

或许有人认为《活着》不过讲了一个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小人物的凄惨故事。那就错了。这里处处隐藏着中国式的生存智慧:忍耐!

《活着》是中国式的黑色幽默。影片透过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和异常凄惨的遭遇,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对死亡的苦笑。在福贵的一生当中,最初的纸醉金迷,到五颗枪子的恐惧,到儿子天亡的悲愤控诉,到女儿意外去世的无奈接受,故事结尾吃饭时的辛酸苦乐,个人命运随波逐流,被历史牵引。

历史浓缩为个人的命运。因而《活着》具有一定的史诗性,这种史诗性被包装在个人和家庭的命运之下,同时隐隐露出一股悲悯情怀和伤感。福贵的绝望、无助、无力在黑色幽默里得到转变,变为中国人在艰难生存状态下的忍受。活着就是忍受。

余华自己在序中说: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很难想象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穷人,会整天想着是买“宝马”好还是买“奔驰”好,是买楼房还是买一套四合院。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意味着要忍饥挨饿,难以存活,一旦死去,一切就都没有意义了。

在生存的智慧方面,骆驼应该是我们人类的榜样。

骆驼大概是包括人在内的所有动物中,最吃苦耐劳的。骆驼和其他动物不一样,特别耐饥耐渴。人们能骑着骆驼横穿沙漠,所以骆驼有“沙漠之舟”的美称。骆驼可以储存40公斤脂肪,在炎热缺水的时候,这些脂肪便会分解成骆驼所需的营养和水分。骆驼的胃里有许多瓶子形状的小泡,那是骆驼贮存水的地方,这些“瓶子”

里的水使骆驼即使几天不喝水,也不会有生命危险。骆驼能在10分钟内喝下100多升水,同时排水少,夏天一天中仅排尿一升左右,而且它们要在体温约40℃时才开始出汗,并不轻易张开嘴巴,这些就使骆驼能在沙漠中坚持8天不喝水也不会渴死。此外,一般哺乳动物在体内水分失去过多时,需要抽取自身血液中的水分来补充,但这样会使血液变稠而导致循环速度降低,代谢功能失调而发生中暑。骆驼则以肌肉中的水分来平衡。骆驼的脚掌生有宽厚的肉垫,走路脚趾叉开,保证了在沙漠行走而不陷到沙中。它们有长长的睫毛,自动开闭的鼻孔,长满密毛的耳朵,这些都能使它们能耐受风沙的袭击。骆驼熟悉沙漠里的气候,有大风快袭来时,它就会跪下,旅行的人可以预先做好准备。骆驼走得很慢,但可以驮很多东西,是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是人类在沙漠这样严酷环境里不可缺的朋友。人类不可能变成骆驼,但人类的确应该向骆驼学习生存的智慧。

困苦、伤痛、艰难、挫折、孤独、寂寞……几乎每一个人在人生的旅程中都经历过的磨难,当你不甘心命运安排但又不能扼住命运的咽喉之时,你必须也只有学会忍耐。忍耐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都会遭遇它。忍字头上一把刀,忍耐的过程是漫长的,忍耐的感受是痛苦的,所以忍耐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经不住忍耐的考验,我们的人生将会是一片苍白和不堪一击。

2.忍耐是逃生智慧

要生存,就要懂得逃生。

今天的世界,虽然看似和平、安详,但无时无处不潜藏着各种危机,乃至生命危险。

要保住性命,就要学会逃生的本领,就要有逃生的智慧。而逃生的智慧的根本是忍耐。

现在流行各种“野外生存训练课程”。早在几年前,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浙江林学院等高校就把野外生存训练作为必修课。类似的还有所谓拓展训练,也广为流行。但这些都还是技能以及体力或耐力的提升,还有更多的则变成为游戏。要做到逃生,从根本上讲还要有智慧,而这智慧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忍耐。说到逃生,我们实在应该像某些动物学习,从动物身上学逃生的智慧。

比如壁虎,它逃生的绝技就是扔掉尾巴,在它遇到强敌或被敌害咬住时,挣扎一番后就自动将尾巴脱落,离开身体的尾巴还不停地抖动,以达到迷惑敌人、趁机脱身的目的,而过些时候,壁虎的尾巴又能完好如初。这在生物学上叫“残体自卫”。

不少动物都具有这种本领。当蚂蚱被捉住时,为了逃命,它会断掉大腿,只留一条腿跳着逃跑;蟹的腿上有折断线,若腿被抓住,也会收紧腿上折断线肌肉,弃腿而逃,过后再长出新腿;海参的逃生术则更奇特,当有敌人侵害时,警觉的海参迅速地把自己体内的五脏六腑一古脑喷射出来,让对方美餐一顿,而自身则借助反冲力逃脱。经过50天左右的自身修复,又会重新生长出一副新的内脏。

在2008年“5·12”汶川8.0级大地震中,许多生还者,正是忍耐的受益者。典型的例子是北川龚天秀砸烂腿喝血求生,亲手锯断腿被困3天获救。她采取的逃生办法正是“残体”自救。

龚天秀,女,46岁,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人,中国农业银行北川支行信贷部风险经理。

且看采访她时的自述。

我们家在农业银行宿舍楼三楼。当时我午休刚起来,还穿着睡衣,正准备换衣服上班去。,突然发生地震,我老公抓起一件睡衣一边包我的头,一边把我推向卫生间方向。但是还没有进去,楼就塌了。

楼塌的时候,他一直用胳膊护着我。我们掉到了楼下一个夹缝里面。

我右腿被一块楼板砸住了,神志还很清醒。老公一直死死地把我护在胳膊下。我一摸他的背,全是血。他的头肯定被砸了。

他要我坚强点。我们还有一个娃,去年刚大学毕业。他要我把娃看严一些,要娃走正道,一足不慎,就全毁了。我说,我晓得。

我们俩对娃一直管得很严,我会要求更严格一些。

我一直大声地喊他。开始他还答应,大概半小时后他就没有声音了。我就一直紧紧地抱住他。

我上面的那堆废墟,还留有一个小洞,有碗口那么粗。上面交错的是水泥板。我的腿一直在流血,痛得钻心。口渴,就接自己的尿喝。

第二天,我看到洞口出现一点亮光,就开始喊,直到喊不出来了。

当时想死了算了。但是一想到老公给我说的话,我就要活下去。

我一直抱着他身子。我右腿已经不流血了,估计里面形成了血栓。

后来我就摸了一块砖头,使劲砸右小腿,小腿被砸烂了,开始流血,然后我就把这只腿顶在老公的背上,血从他的背上流下来,我用嘴接着喝。当时被困在里面,我只有这样才能喝到血。很痛,钻心地痛。但是我要出去。后来腿被砸得失去知觉了。

喝了一些血,有力气了,我接着喊。我能听到外面有人说话的声音,一有动静我就喊。喊一会喊不出来了,我就砸腿,然后喝一些血,接着喊。

那感觉太痛苦了。我是一秒钟、一秒钟地熬。第二天估计快天黑了。我喊了一天,突然听到我们

行长江山的声音。我当时一下子来劲了,拼命地大喊。喊了不知道多少声。他听到了。他说,你别急,我去找人。因为上面落的水泥板太大,他们搬不动,先塞进来两个半瓶水。

等了一晚上,我已经觉得有希望了,我一口气把那水全喝了。

第三天消防队来了,是陕西消防总队渭南中队的人,十几个人。

他们在上面也不敢动。水泥板抬不走。先把一些小的墙渣搬走后,露出了盆子大一个洞。后来他们找来锯子,把上面压的木头锯掉。

但是我被压住了腿,出不来。我告诉这个战士,我把腿砸烂了,还剩下一些皮肉连着的。我让他去找把锯子,我把腿锯掉。痛,痛得要命。我也看不清楚。咬住牙,摸着用锯子锯。常人无法理解,也觉得无法忍受。把皮肉锯断了,筋还连着。我又向他们要剪刀。后来他们递给我一把剪刀。前前后后弄了半个小时,终于把右小腿弄掉了。爬过一段距离后,战士就把我拉出来了。

我非常感激大家来救我,非常感谢来自全国的救援人员。我还想对正在遭难的乡亲们说,一定要坚强,一定要勇敢,只要勇敢,能出来,一切都会好的。

一个结婚多年仍不敢一个人睡觉的“胆小”女人,为何有亲手锯掉右腿的勇气逃生?是想见到儿子成才的母爱支持着她,是危难时求生勇气和超乎想象的忍耐力救了她。

3.忍耐是成功智慧

我们活着,当遇到危险或灾难时自救逃生,是为了获得成功。

为五斗米折腰也好,吃眼前亏也好,归结起来就是,一个成功的人必须学会忍耐。一时的容忍并不是对命运的屈服,也不是卑躬屈膝,而是对未来的铺垫和积累。

忍耐是通向成功的途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陈忠实,当代著名作家。1942年生,陕西西安人。历任陕西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白鹿原》是他的代表作。

在论及中国当代文学史时,多位评论家一致认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6月出版的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一座不朽的文学丰碑,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小说创作领域最重要的收获。一手促成该书面世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前副总编、《当代》前主编何启治认为, 《白鹿原》是“五四”以来中国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作为一时风行全国,至今仍畅销的著作,《白鹿原》的各种版本销售达150万册。可以说,在一代人的阅读记忆中,《白鹿原》有不可磨灭的印迹。

故事要回到35年前。

1973年隆冬,西安奇冷。

时为公社副书记的陈忠实到西安郊区区委去开会。

会议结束散场时,刚刚从干校回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何启治拦住了他,此时的何启治已经读过陈忠实在《陕西文艺》上发表的首部作品——短篇小说《接班以后》,他认为这个短篇具备了长篇小说的架势,可以加工成长篇小说。

推着破自行车站在小寨的街道旁,陈忠实思绪一片茫然。他觉得,自己刚刚发表了第一个短篇,马上写长篇小说几乎是老虎吃天的事。何启治耐心地鼓励他,说按照他在农村长期工作的生活积累完全可以做成。

陈忠实很感动,从何启治说话的内容、口吻和神色,都让他感到了基本的信赖,即使写不成长篇小说,做一个文学朋友也挺好。

同类推荐
  • 帮助孩子成长的哲理与智慧

    帮助孩子成长的哲理与智慧

    孩子正处于成长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也会有很多迷惑。父母需要的是给孩子讲解一些人生中的哲理与智慧,让孩子通晓事理,提升孩子的智慧,为孩子指点迷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孩子明事理有智慧,才能自我解疑解惑,才能正确待人接物,才能获取快乐与成功。
  • 高调处事低调做人全集

    高调处事低调做人全集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也是一门高深的艺术,遵循此理可以使我们获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成就一份完美的事业,赢得一个意蕴厚重、丰富充实的人生。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既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成功人士奉行的人生准则。
  • 心灵韵律

    心灵韵律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为此,我们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家巨人,其中有科技精英、文坛泰斗、艺术巨匠、政治领袖、军事将帅、思想圣哲、财富巨商、体坛英豪、影视名人、探索英雄等,汇编了这套《世界名人名言金典》。这些名言金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礼仪金说6:社交礼仪

    礼仪金说6:社交礼仪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社交礼仪作为联系沟通交往的纽带和桥梁,显得更加重要。本书具体而详尽地介绍了社会交往中所必须遵循的各种社交礼仪,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心态决定成败

    心态决定成败

    《心态决定成败》分别从身体、心理、情爱、交际、工作和生活等几个方面阐述心态决定成败这一主题,内容涉及到了人生中的各个阶段。希望它能帮助所有人安全度过生命的每一个低谷,让每一个人心灵的天空清净、明朗,让每一个人都拥有真正的健康,都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活得更轻松、更自在、更洒脱,也更接近于成功。
热门推荐
  • 重生九零:我的前妻是灵尊

    重生九零:我的前妻是灵尊

    一代创世灵尊,千亿万年之后,灵魄归来。一觉醒来,南宫雨霜发现自己到了地球的九零年代,更让人吃惊的是,而且还结婚了,就在昨天又离婚了墨谨之“怎么回事儿?怎么出个任务回来,家里怎么从垃圾场变得这么干净了,那个任性嚣张不讲理的妻子怎么变得那么安静了”?六年后军营,训练场,墨谨之看着自己面前这三个和自己一个模子里刻出来萌娃,脸上的青筋暴突。萌娃一:“叔叔,你和我们长得好像啊。”萌娃二:“叔叔,你是来自于未来吗?还是说你是未来的我们”。墨谨之心里冷笑……
  • 别让敏感害了你

    别让敏感害了你

    敏感,往往是不幸的开始对疼痛敏感的人,针扎一下就会痛哭流涕,这是正常的无法控制的生理反应,尚且情有可原。而内心敏感则是一种主观心理,一个太过敏感的人无法获得最纯粹的快乐,每天都活在自己的想象中,对外界的人和事都“草木皆兵”,长此以往,就会被敏感困住手脚,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人诸多不幸的开始。
  • 绝地虫生

    绝地虫生

    黑雾降临,虫族入侵,人类何去何从?重回现世的“传说级”魂铠斗士唐傲松能否重塑辉煌?猎杀已经开始!你做好准备了吗?末世行事,不圣母,不BB,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干就完事了!!
  • 浮世画家(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

    浮世画家(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

    《浮世画家(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同样以主人公的会议为基调,以非凡的小说技巧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的回忆与思考,写作笔法含蓄委婉,耐人寻味。主人公曾是位显赫一时的浮世绘画家,随着二战日本的战败,他才恍若大梦初醒:原来整个日本民族的过去竟是在为一种荒诞虚幻的理想献身,他的艺术理想也真如其名称一样毫无根基,虚浮于世。
  • 中国古代赋税役徭役

    中国古代赋税役徭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赋税徭役》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汉代之前的赋役演变,宋元时期的赋役演变,中国古代赋役制等。
  • 薑斋诗话

    薑斋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破红芪

    破红芪

    她是百年的孤鬼,他是佛祖座下的伏虎罗汉。后来,她转世了,做了七世的尼姑。最后一世,才遇到了陈阿虎。却烟消云散,化为须有。佛祖大发慈悲,把阿芪散破的魂魄收集在一颗念珠上,在后来,那颗念珠被佛祖赠给了伏虎罗汉……
  • 民族灵魂的重铸

    民族灵魂的重铸

    本文从文学的“人学”根本特性出发,把新时期文学主潮概括为: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涌流,它并非人为的规范,而是人的自觉(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新觉醒)与文的自觉(当代文学摆脱依附性重建独立性格)的交汇的自然现象。本文不同意用西方现代“无主潮”的多元化状态来简单类比当代中国文学特定的多元化现象,同时认为,人道主义作为普泛的哲学思潮由于缺乏“中介”及其它原因不宜视为文学主潮;现实主义不论在方法的狭义上或者精神的广义上,也不宜涵盖日益复杂的文学现象。
  • 攻略鬼男友

    攻略鬼男友

    "星历2233年,为庆祝联盟建立一千八百年,联盟举办一场大型相亲活动。所有单身人士都通过营养舱进入虚拟世界寻找自己的伴侣。在进入虚拟世界之后,每个人都将会暂时忘记自己的过往。以主脑为天地意识,而进入每个虚拟世界的人都将成为这个虚拟世界的主角,主脑将为主角们设计一个故事。而此时身为虚拟世界衍生的病毒,顾霖熙看上了一个男人。将所有在虚拟世界的人当成人质,进行一场赌局。和她进行这场赌局的人是江嘉逸,只要江嘉逸能够赢了她,那么顾霖熙就会释放所有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ON REGIMEN IN ACUTE DISEASES

    ON REGIMEN IN ACUTE DISEAS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