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抓占中心位置的人、事、物、情、理
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但往往有占中心地位的人、事、物、情、理,整个段落都是紧紧围绕这些来写的,抓住他们,概括段落内容就较容易了。如:“他就捡起一柄塑像用的木质小刀来。小刀在柔软的泥土上轻轻拂过,使像的肌肉产生一种细腻的光泽。老人的手指活泼起来,眼睛里放着光芒。‘还有这里……这里……’他又修改了几处地方,再退一步,细细观察。又把架子转过背来,喉咙里喃喃地发出奇怪的声音。有时他欣然微笑,有时他眉头紧皱,有时捏一点泥,加到像身上去,又轻轻抓掉一些。”这段文字中占中心位置的是“他”,全段都是围绕“他”写的。对这样写人的段落可按“谁+怎样+干什么”来概括。该段可概括为“他聚精会神地塑像”。
(3)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意
以《一个降落伞包》为例,该篇课文的第四段有七句话,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飞机飞得又快又稳时的情景;第二层,飞机遇到寒流时的危险情形;第三层,机长要大家准备跳伞。在这三层内容中,第二层紧扣中心,是全段的重点,因此本段段意可概括为:“飞机遇到寒流,情况十分严重”。
(4)根据具体内容概括总结段落大意
有些段落没有中心句,也很难划分层次,那就要根据具体内容自己总结段落大意了。如《一个降落伞包》的第四段只有两句话,描述得很具体,都不适合作段意,同学们可根据这一段的具体内容将段意概括为:“大家关心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关心大家”。
15.写作文错别字多怎么办?
写错别字的现象在中小学生中比较普遍,写错别字一方面会使同学们在考试时丢失不该丢的分,另一方面会影响同学们的文字表达效果。
在作文中出现错别字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书写时粗心大意,从而造成“笔误”现象;二是平时对一些汉字尤其是对一些同音字、形近字的写法和念法还掌握的不够,从而造成张冠李戴。
针对以上原因,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克服写错别字的毛病:
(1)书写时认真仔细,尽量减少“笔误”现象。
(2)对形体相似,结构只有细微差别的字,要分清它们的字形,比较不同点,如:“已经”的“已”字出半头,“自己”的“己”字不出头;对于字音相同的字,要注意它们的写法和用法,如:“做”和“作”,“做某事”用的是“做”,“作业”用的是“作”;对于形近音同的字,要弄清字义,如:“辨”和“辩”,“辩”是用口,像“辩论”“争辩”,“辨”是用眼睛和头脑,像“分辨”“辨别”;对于偏旁部首相似的字,要注意偏旁部首,“礻”和“衤”,“礻”是“示”变形过来的,一般同祭祀的字有关,如:“福”、“祖”、“礼”等,“衤”是“衣”变形过来的,一般同衣服有关,如“袄”“袜”“袖”等。
同学们对于容易混淆的字,平时多练习,不会写或不确定的字,可以查字典,不能马马虎虎用其他字代替。
16.写作文感到无话可说怎么办?
写作文的时候,有些同学往往是拿起笔来无话可说,写了几句就写不下去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构思好作文的结构;二是平时积累的生活素材不够;三是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还可能是因为没有灵感,有时候写作文是很需要灵感的。
那么,出现上述情况,又应该怎么办呢?
(1)克服畏难情绪
写作文就是“写话”,写你自己想说的人,写你自己想说的事,写你自己想说的话。你是怎么想的,写出来就是作文了。
(2)写作文之前,先理清思路,构思好作文的结构
结构是指文章应有几个段落组成,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开头怎样写,中间写什么,结尾怎样写等等。比如,记叙文一般有以下几种结构:一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或者时间的先后顺序;二是按地点的变化顺序;三是按人物的出场和活动顺序。
(3)平时多积累生活素材
生活素材分为直接素材和间接素材。自己亲自体验过积累的素材,为直接素材;从别人体验过而写出来的东西中积累的素材,为间接素材。同学们平时要多看有关的课外读物。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
(4)平时要多积累词汇
作文就像盖楼房,而词汇就是该楼房要的建筑材料。没有建筑材料就盖不成楼房。
在有些情况下,实在是写不出来,或许是没有灵感,可以暂时搁置一下,有了想法后再动笔写。
17.写作文“跑”题怎么办?
一些同学在写作文的时候,不仔细审题,尤其是在考试的时候没看清题就匆匆忙忙下笔写,结果是作文字数写的不少就是跑题了,作文的成绩自然就很低。那么,写作文如何做到不跑题呢?
(1)仔细审题
当看到作文题目的时候首先要把题目念几遍,明白题目的含义是什么,都有哪些要求,然后再动笔写,如《一个快乐的星期天》这个题目,要求写一个星期天发生的事情,并且是高兴的事情,如果你写星期一所发生的让你快乐的事情或者写的是星期天发生的事,但是是让你伤心的事情,显然就不符合题目的要求了。
(2)弄清作文的体裁
小学作文涉及的体裁主要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其中以记叙文为主。如果在题目中提示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一般是写记叙文;如果要求说明一件东西的形状、性质、构造、用途的,应写成说明文;如果要求对一个主张、一个观点谈谈自己看法的的,可写成议论文。
(3)根据题目确定好文章的主题
文章要表现的中心思想就是文章的主题。有的作文题目直接规定了文章的主题,比如《记一次难忘的运动会》、《记李强同学助人为乐的一件事》。而有些作文题目只规定了主题的范围,比如《家乡的变化》、《回家的路上》,这就要求同学们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选取典型的事件写,表现出文章的主题思想。
同学们平时要多阅读一些优秀作文,注意文章题目和内容的联系,自己也要多动笔写作文,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作文的审题和写作能力会得到显著提高。
18.写作文不知道如何开头怎么办?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写作文也一样,好多同学在写作文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下笔。作文有一个好的开头很重要,尤其在考试的时候,好的开头会给评分老师一个好的印象,再加上一个好的结尾,作文得高分的几率很大。
在作文开头之前,先要申清题目,然后确定作文的中心思想,最后组织材料,构思好作文的结构。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完了,再下笔开头。
文章的开头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一般来说有两个基本要求:第一,开头应根据作文的题目、主题、体裁及选用的材料全面考虑;第二,开头要自然,最好开门见山,不要拐弯抹角,否则,让读者不知道你要写什么。下面以几篇课文的开头为例,介绍几种开头的方式。
(1)《小木船》一文的开头:“每当我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小木船,我就想起陈明来。”此篇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点出题目,引起下文的作者和陈明为小木船发生的事件。
(2)《母亲的回忆》一文的开头:“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此篇文章的开头说明了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和动机。
(3)《一件难忘的事》一文的开头:“这是一个月以前的一件事,虽然它发生在不被人注意的上学小路上,可每当回想起来,总觉得心里热乎乎的。”此篇文章的开头交待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4)《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的开头:“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今日,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此篇文章的开头交待了要记叙的事情。
(5)《我的心事》一文的开头:“我们院里来了两个乡下小孩。一个是姐姐,梳着小辫,穿着小花褂;一个是弟弟,脑门上留着头发,就像扣了个茶壶盖。”此篇文章以描写场面、人物开头。
(6)《天山纪行》一文的开头:“同志,你到过西北边疆的天山吗?那延缓连绵、美丽多姿的山峦,像一朵朵盛开的雪莲,艳丽迷人。”此篇文章以一个设问句开头。
文章开头的方式除了上述例子外,还有很多种,同学们平时读优秀作文时,多注意文章的开头,不断总结,久而久之,开头对于你来说就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19.写作文不会过渡怎么办?
写作文的过程中,文章内容的前后衔接、转换,经常会用到过度。过渡在文章的结构中起着纽带的作用。好多同学在写作文的时候不知道如何过渡,过渡的方式灵活多样,下面介绍几种过渡的方式。
(1)以时间推移为顺序安排文章过渡,称为时间过度。比如“开始”、“后来”、“最后”;“早晨”、“中午”、“晚上”;“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2)以空间位置的转移为顺序安排文章过渡,称为空间过渡。比如:“进入大门”、“进入中院”、“走进后院”。
(3)借用关联词进行过渡。常用的关联词有三种:①因果关联,如:“所以”、“果然”;②转折关联,如:“但是”、“其实”;③递进关联,如:“而且”、“不仅如此”。
(4)将先后发生的事情用序数标志出来,称为次第过渡。比如:“首先”、“其次”、“最后”;“第一”、“第二”、“第三”;“其一”、“其二”、“其三”。
除此之外,还有一句话过渡、小标题过渡等等。
20.写作文不会结尾怎么办?
作文有一个好的结尾很重要,好的结尾耐人寻味,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时候结尾还能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尤其在考试的时候,一个好的开头和一个好的结尾会给你带来作文的高分。
作文的结尾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作文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结尾要根据文章的内容、体裁、发展情况和写作目的来决定。作文要按照内容的发展和写作的顺序自然收尾,使文章的结尾和文章的其余内容成为一个整体。下面介绍几种结尾的方式,供同学们参考。
(1)在一篇《学习**叔叔》的作文中结尾是这样写的:“让我们也像**叔叔那样,去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吧!”此篇文章是在记述了人物事件以后,提出作者的希望结尾。
(2)在《马克思的好学精神》一文中,结尾是这样的:“马克思的一生,是光辉战斗的一生,也是刻苦学习的一生。他的勤奋学习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此篇文章的结尾可以说是总结归纳,点明主题。
(3)在一篇《难忘的幼儿园生活》的作文中,作者开头写到自己到离开五年的幼儿园去,在追述了幼儿园使人留恋的生活后,结尾写到:“祖国是个大花园,幼儿园是个小花园,我走到幼儿园的大门口,还不住地回头望这个可爱的地方。”此篇作文自然收尾,照应开头。
(4)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是这样结尾的:“……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此篇文章以议论抒情结尾,感染读者。
(5)在《风雪的早晨》一文,结尾写到:“雪停了,天晴了,红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整个校园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十分美丽。啊!好一个迷人的景色。”此篇文章以景物描写结尾。
文章结尾的方式除了上几种外,还有很多种,同学们平时读优秀作文时,多注意文章的结尾,不断总结,在你写作文的时候就不会不知如何结尾了。
21.不会修改作文怎么办?
一篇好的作文都是经过反复修改才完成的,注重修改作文会提高写作水平。但好多同学,作文写好之后,不知道如何修改。下面介绍几种修改作文的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1)朗读作文法
一篇作文写好之后,重新朗读一遍,就会发现好多问题,比如:语言不通畅、主题不明确、结构安排不合理、标点符号有错误、错别字的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修改,就可以使作文在原有水平上提高一个档次。
(2)比较法
在修改作文的时候,你可能对某处修改会有几种想法,分别列出来,进行比较推敲,找出一种最恰当的。
(3)暂时搁置法
写作文的时候往往是需要灵感的,修改作文的时候有时候也是需要灵感的。有些同学在作文写好后,看了几遍也找不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就先不要修改,先把作文搁置一两天,再回头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问题了。
(4)征求意见法
作文写好后,把作文拿给同学看,也可以拿给老师看,请他们提出修改意见,一般看别人的作文时比看自己的作文更容易发现问题。
一般来说,修改作文应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检查:
①主题是否突出,观点是否正确。
②结构安排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清楚。
③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
④有无错别字。
22.数学理解能力差怎么办?
有些小学生数学理解能力差,在考试的时候经常由于题意理解错误而丢分。比如说,这样一道题:把一根绳子对折后从中间剪开,问可以剪成几段。有的学生回答:两段。结果错了,这些学生是从对折处剪的,不明白题意。并且有些学生的语文成绩很好,不知道为什么一遇到数学文字题之类的,就犯糊涂了,那么数学理解能力差的同学如何提高理解题意的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