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乡村城市化理论
1、小城镇理论
小城镇理论是对费孝通的小城镇系列论文和江苏省小城镇研究课题组写的学术论文的归纳总结。包括小城镇的等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不同地域类型及成因,以及小城镇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小城镇规划建设等,费孝通指出:“小城镇是由农村中比农村社区高一层次的社会实体组成,这种社会实体是以一批并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为主体组成的社区,无论从地域、人口、经济、环境等因素看,它们都既具有与农村社区相异的特点,又都与周围的农村保持者不能缺少的联系”,“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要以小城镇为主,大中小城市为辅”,强调“加强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同时费孝通还首次提出“苏南模式”及“温州模式”等概念,走出了从微观入手对小城镇建设得比较研究,又上升到对区域发展的宏观审视的研究方法。
2、集聚—扩散理论
集聚-扩散理论是对城乡动态关系,特别是小城镇形成机制的描述。对于小城镇具体表现在发源于城市一端的扩散和落实于农村一端的集聚,其中集聚是因为在工业布局的技术因素影响下,最高的经济效益是通过最大限度的空间集中而获得,其结果是工业由农村疏散布局方式集中到农村中心,人口、建筑等要素在农村飞跃发展起来;扩散则是区域中心城市效应的发挥及反磁力吸引理论的实际应用。由集聚—扩散产生的地域结构变化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该过程中城乡支撑体系的完善是关键一步,没有畅通的流通渠道,资金、技术、信息无法从城市输出,而人口、产业等也无法从乡村地域集聚,农村城市化进程必将严重受阻,该理论偏重于对农村城市化运行机制的分析。
3、三元结构理论
三元结构理论是指中国国民经济存在着农业部门、农村工业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由于乡镇企业的崛起使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发生的历史变革。“由二元结构转换成为三元结构并不意味着距离国民经济结构一元化的道理更漫长,恰恰是使向一元结构转化在中国的条件下成为可能。”该结构理论表面上类似于M.P.托达罗早期提出的三部门劳动力市场模型,但在中间部门的空间定位上存在本质的差别。
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指旧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逐步转向城乡之间、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的双重二元结构,即位于农村地域上的农村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以及位于城市地域上的城市传统工业区和城市新兴经济区。由此也就构成城乡双重二元矛盾,使以往的城乡矛盾更趋复杂。该理论是对于我国现状经济结构的细致划分。
三元区域结构理论对社会区域的划分存在两种方式,其一是将社会区域划分为农村、小城镇、城市。此前的城乡二元区域划分模糊了小城镇的城市的区别,不利于打破城乡格局,并且它将许多城镇型社会区域排除在外,人为地降低我国城市化水平。此划分是随着小城镇在社会区域中地位的不断壮大应运而生的。其二是将社会区域划分为城、郊、乡三部分。城市的膨胀力将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区不断包围进去,使城市的周边地域成为混杂城市与农村两种因素的地域,该地区被形象地成为“社会性接触变质”地区,实质上是在传统的城市与乡村地域之间形成一个新的独立地域实体,具有城市、乡村二重性。80年代以后,西方一些学者提出的“DESAKOTA”区域(又称城乡融合区)概念就是用来描述这种在同一地域上同时发生城市性和乡村性行为的地区。城乡的动态变化恰恰在该地域实体上表现最为明显,因此也是城乡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
4、城乡互动理论
通常说,城市是动态的,而乡村是相对静止的。事实上,城市与乡村是区域整体的两个有机组成部门,是相辅相成的。在推力与拉力的作用下,农村在空间地域上的后退同城市在空间地域上前进一样明显。也就是说农村城市化使农村静态变为动态,从而置城乡于一个互动的系统中,构成一个动态的连续体。该城乡连续体可以被看作由乡村、小城镇、城市边缘区、城市组成的一个变化着的混合体。因此,当代意义上的农村,应该包括乡村、乡村城市、城市边缘区三大部分,而当代意义上的城市也应该包括城市、城市边缘区和乡村城市三部分。城乡互动过程中,城乡得到共同提高,表现为城市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再度发展,农村虽然在地域上日渐退缩,但在经济、社会方面则获得积极提高。互动过程中,推力、拉力必不可少。但最永恒的动力还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而要保证城乡互动顺利运行还需确保人、资金、技术等流动的畅通无阻,这是城乡互动的支撑体系。
城乡互动并不是终极,其静态饱和的终极阶段,表现在城乡之间的相对静止,达到稳定均衡状态。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城乡人口比例趋于稳定,区域均衡工资率、城乡差距消失,空间经济结构中城乡二元走向区域一体,使农村城市化进程走向高级阶段。
(三)乡村发展理论
乡村发展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同经济发展的一般理论的变化过程是同步的。通常按照整个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不同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即经济增长理论(以进化论与二元论为代表)、重新分配和基本需求战略理论、生态模式与持续发展理论。
以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为代表的进化论主要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有关,二元结构理论则更适合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其主要代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概括了从大工业为主体的现代化部门建立与扩展,逐步取代传统部门,直至在整个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也是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与再生性资源相结合的过程。
针对早期发展经济学片面强调工业化和重工轻农的观点,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学者开始重视农业、农村的发展,重新分配与基本需求战略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观点,也被称为“乡村发展理论”。首先,该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差异。经济增长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发展的目的应该是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重新分配战略更强调经济增长的隔离在分配,从而使每个人都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利益,获得真正的发展。其次,强调发挥农业和乡村的作用,注重农村的综合发展。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应该移向乡村地域,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最实际、最经济的办法就是改善投入的质量,广泛利用只是进展和现代技术,从而提高现有农业经济的效率。第三,注重发挥乡村地区小城镇的作用,建立一些适当的工业,培育竞争市场,增加对城乡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加农业产量和区域贸易盈余,解决贫困与就业以获得乡村区域的经济发展。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与乡村发展紧密联系就是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体系(SARD),即在合理利用和维护组员与环境的同时,实行乡村体制改革和技术革新,以生产足够的食物与产品,来满足当代人类与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要,促进农业和乡村的全面发展。在乡村经济发展中,已持续农业为基础产业的结构调整为重点,由过去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的产品理论向质量、效益、净收入为主的商品经济及市场经济理论转化。
我国提出农业现代化已有50多年,在这期间,随着认识的深入、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1978年之前,农业的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是农业现代化追求的主要目标;1978年以后,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商品化、产业化成为新一轮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目标。
现代农业是在现代工业基础之上发展而来,发达国家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的中期完成了农业的现代化,现今正向更高级的农业模式——持续农业发展。其特征为:一是农业生产中大规模采用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法,农业生产经营的科学化程度空前提高。二是农业由畜力逐渐转变为机械动力,并向自动化迈进。三是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日益深化,不仅地区分工和产品种类上的分工越来越细,而且形成了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分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比较完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四是形成发达的农业市场经济。不仅大部分农产品成为商品,而且农业生产所必需的各种要素也成为商品。五是农业实行一体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
可以从两方面来把握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一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即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具体包括:从以直接经验和手工工具为基础的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科学技术、生产资料和经营管理方法为基础的机械化过程。其次,是从自给自足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变和发展的过程。须经历农民市场意识的提高、商品农业的形成、无序市场向有序市场的转变,以及商品农业的大发展过程。因此,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农业生产率长期提高和农业市场发展的过程,是一种自然进程。二农业现代化是一种手段,即为了农业生产部门尽快实现现代化以适应工业化迅速发展国家所采取的各种手段和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是一种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