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400000002

第2章 怪现状的前世今生(1)

二十年风雨历程

光阴易逝。1978年至今,中国大学生走过了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在这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上,中国大学生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

大学生,注定要在新中国的历史上留下深刻的一笔。与其他群体相比,大学生有许多独特的优秀品质。他们的这些品质为人称道。

时间最是无情。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给中国的大学生群体留下深刻的岁月印痕。毫无疑问,大学生群体站在时代的前沿,站在思想的浪尖。这是大学生群体的幸运,也是大学生群体的不幸。幸运的是,他们因此而拥有无数的辉煌;不幸的是,时代因此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到了大学生群体快要承受不了的地步。

如今“天之骄子”早已不是大学生的代名词了。这曾闪耀在大学生头上的光环,如今光彩不再。时代变了,社会变了,生活变了,人们的观念变了,大学生也变了。二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社会涌起多少潮流?有多少卷进校园?又有多少大学生以自己独特的姿态回应着社会?追寻这潮起潮落的轨迹,回眸大学校园20年,大学生能够从中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了解学校,世人也能更为冷静、客观地理解今天的大学生。

纯真岁月

1978年2月,中国大学校园迎来了“文革”后恢复高考录取的第一批大学生。教室、饭厅、宿舍,三点一线,是他们大学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新中国历史上,这一群大学生的成分最为复杂,年龄差距也最大。他们当中许多人当时已过了而立之年,曾经上山下乡,进过工厂他们珍惜迟来的学习机会,求知如饥似渴。自习室里经常找不到座位,星期天揣着两个馒头在图书馆呆一天。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大学书。这一届大学生是学习热情最高的一届。

然而,大学不是真空的象牙塔,反思“文革”,改革开放的浪潮很快冲击着大学校园,给大学校园带来生机和活力。

“潘晓”讨论

1980年5月,《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一篇署名潘晓的文章——《人生道路为什么越走越窄?》,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是中国人在反思“文革”噩梦的同时重新开始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掀起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通过这场讨论,80年代的大学生经历了一场价值观的重大转折,宣告过去那种“全体人民只有一个理想”时代的终结和自由选择人生道路时代的到来。

参政热潮

1980年9、10月间,北京17所高校近百名大学生宣布参加区人大代表竞选。大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诸如演讲、辩论。他们之间的争论非常激烈,涉及了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有对中国现状的理性分析,也有哗众取宠的高谈阔论,还有不少偏激的观点。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积极参加区人大代表竞选,表明了他们努力投身社会实践的良好愿望。但是由于没有及时正确的引导,一些学生以出格的言论刺激掌声和赢得选票,对“文革”历史缺乏理性分析,把一些不满情绪发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上带来负面影响。大学生群体再次和政治紧密地结合起来。从1980年开始,到1989年,大学生群体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真心地希望自己的国家前途会更加美好。

西风压倒东风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大学校园。在1982年,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变得非常突出。这一年,中宣部《宣传动态》转发上海团市委研究室关于西方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材料,称西方学术译著在大学校园流行是继青年穿喇叭裤,听邓丽君歌曲之后的第二次冲击波。当时一家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的书。因其文笔流畅,通俗易懂,深受大学生们欢迎,四次重印仍供不应求。一位来自北京的女大学生写信请父母代买,而且一买就是十几本,吓得两位老布尔什维克疑心自己的孩子脑子出了毛病。西方思潮强烈冲击着大学校园。

天之骄子

“80级”走了,“84级”来了,他们的年龄结构比较简单,来源也不复杂。他们是年轻的一代,全新的一代,他们带来了鲜明的个性,他们以一种骄傲的姿态审视着大学校园。与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历届大学生相比,他们被认为是赶上了好时候。能考上大学的人的数量并不多,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也很大,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之骄子”。他们自信,骄傲,令人羡慕。与此同时,中央提倡干部队伍年轻化,众多新老干部交替使大批青年人走上领导岗位,更使得大学生们雄心勃勃。从当时的校园流行诗中就可以看出当时大沉重的优越感:“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我是一名年轻的总统;我骄傲,我是中国的大学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年,中国大学生的优越感最强,社会地位最高。

“张华”讨论

1984年,大学生张华为救落入粪池的老农民献出年轻的生命,引发了大学校园又一次人生价值的大讨论。这次讨论与以往不同。在新中国成立的35年里,人们的思想比较统一。在人生价值问题上只有一种声音:为人民服务高于一切。而今两种观点鲜明对立:一种认为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另一种认为人生价值在于以奉献为手段,以索取为目的。还有的同学思想特别偏激,他们质问用一个年轻的有文化的大学生的生命,换一个老农民的生命值不值得。这种观点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即使想到也没有人敢提出来,现在被大学生们鲜明地提了出来。这场人生价值的讨论,表明大学生们探索中的困惑。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35华诞,北京大学学生在天安门打出“小平你好”的横幅标语。大学生衷心拥护改革开放,尽情拥抱这前所未有的时代。

热、热、热,浮躁病

从1985年开始,中国大学生的内心不再平静,他们感到无比的困惑,他们开始躁动。这一年,我国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城市改革也逐渐展开。改革浪潮冲击着大学校园,大学校园夹杂着各种热潮:改革热、从政热、文化热、理论沙龙热、党章学习热、入党热、参政议政热、特区热、读书演讲热、西方文化热,等等。学生社团比比皆是,各种新观点、新思维、新名词如走马灯似的。热点变迁、观点更迭之快,常使人顿感今是而昨非。大学生们忙于逐潮,急于求成,既表现出大学生的热情,也反映出大学生在当时特有的浮躁情绪。

意气风发

对中国大学生来说,1986年是天真的一年,也是梦想的一年。这一年,大学生的满腔热情与冰冷的社会现实显得格格不入。这一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初步成果,社会矛盾和问题暴露得少。由于国门的打开,西方文化涌入。看发达国家,比比自己,大学生们更多关心的是国民素质、中西文化对比等。因此,他们平时读的书大多涉及文学、历史和哲学。他们对未来充满种种幻想,做事脱离实际,更多的是天真、浪漫。他们不仅自信,而且有着比较强烈的使命感。他们更强调自己能为社会做什么贡献。有的学生提出“改造社会靠我们”的口号,甚至有同学说,自己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为了改造它。

第一次危机

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用老百姓的话说是不再吃香了。1987年,发生了新中国建立以来从未有过的事:全国5 500多名毕业分配到工作单位的大学生被退了回来。工作单位给出的理由是不能理论结合实践,动手能力极差。过去几年里,青年人只要进了大学,就有了铁饭碗,国家统包分配,而且去向多是政府机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大企事业单位。这5 500多名毕业生被退回来,无疑是在大学校园扔下了一颗原子弹。

读书无用论、校园经商热

1988年,大学生群体分化趋势日益明显。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思想认识,多元化成了大学生群体的主题。全国高校考研人数大大下降。用人单位的拒绝、社会的评价,对大学生影响很大。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去思考,去学会适应。他们曲解了改革的成果,以幼稚的做法去模仿那些先富起来的人。大学校园中出现了经商热,超前择业,转系,退学,在校谈恋爱等成为时髦。从这个时候开始,大学生怪现状开始大量涌现。

不该发生的学潮

1989年,暴风骤雨席卷中国大学校园。这一年,中国大学生再次成为社会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大学生再次走上政治的风口浪尖。矛盾、浮躁最终导致了那场不该发生的学潮。大学生们出于良好愿望打起民主大旗,然而他们忘记了中国的国情。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而且大多数国民的文化与科学素质还比较低,在中国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学潮被坏人利用,使大学生的热情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

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热

90年代初,在经历了大的政治动荡之后,大学生进入思考、反省时期。他们已经不再迷恋西方的价值体系。刚巧在这时“亚洲四小龙”的发展引起了中国人的注意。大学生们发现,不同于欧美文化的东方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同样有意义。最让他们惊奇的是“亚洲四小龙”所倡导的文化核心恰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讨论中,反映出他们没有被自己的幼稚拖住,仍然在积极进取,继续探索。

沐浴市场经济的春风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揭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序幕,大学校园,特别是南方的一些大学出现了新一轮经商热。学子经商了,教授下海了。坦率地说,现在评价这一理象还为时过早。但大学生对市场经济观念在社会中的普及起了领先和促进作用。

同类推荐
  • 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

    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

    从对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剖析,且着重从负面的剖析着手,引向对这一问题的正面思考。在转型期这一有限时段内,探求电视新闻媒介生态发展与变化的规律、趋势,以期优化、提高电视新闻媒介的生态质量和信息传播效果,继而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范围内赢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

    当今时代,新媒体无处不在。新媒体不仅是传播手段或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传播观念和产业形态的变革,并影响到内容生产、消费方式等各个环节。那么,新媒体包括哪些形念?与传统媒体相比又有哪些特性?对社会生活发生着怎样的影响?对传媒产业又带来了什么变化?如何与传统媒体嫁接融介?这一系列问题亟待研究和探讨。本书内容既包括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包括新媒体发展现状、最新研究成果等。重点对新媒体传播特性、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以及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和常用设备操作等内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同时,对传媒领域中的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网络媒体等做了比较细致的比较和分析。
  • 播音主持艺术10

    播音主持艺术10

    本书不仅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也是全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编者虽对来稿有所选择,但书中论文作者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或编委会的看法。我们将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欢迎全国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来稿,对我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也欢迎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来稿,就播音主持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9年卷)》一书的编者在“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五届(2009)年会收到的大量文稿中,经作者同意在部分新闻学期刊2008年发表的有关文稿中,共选取百余篇稿件,辑成《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8年卷》以飨读者,并恳请各方指正。
  •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

    《探索与研究》的编写宗旨,仍然以不同行业、系统的不同来稿,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视觉反映了改革与发展的主题。这些来稿大都来自实践第一线,对一些新观念、新思维、新现象、新发展进行了较有力度的探索与研究,注重了改革与发展主旨的积极发挥。作者都在一定的高度上联系实际,观点鲜明,论述充分,见解比较独特,阐述较为独到,明显地提升了论文的课题价值,对当前深化各项改革具有积极的参考与引导作用。
热门推荐
  • 做人左右逢源 办事游刃有余

    做人左右逢源 办事游刃有余

    做人左右逢源,我们要学会用不一样的心态、不一样的方法去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办事游刃有余,要求我们学会巧办事、办巧事。办事游刃有余首先还是要做人左右逢源,先学会做人,后才能学会做事,有了人脉,才能做好事、做大事。
  • 八零奋斗小娇妻

    八零奋斗小娇妻

    新书《七零佛系小媳妇》欢乐上线,期待大家的投资支持!参加朋友聚会被人意外捅死就算了,一睁眼还成了个八零年代已婚小娇妻,白九九表示很郁闷!这还不止,极品婆婆、心思不纯的小姑子,还有对自己那便宜丈夫虎视眈眈的小白莲......白九九表示先要强大起来,再离开这极品一家!某男:你是我媳妇儿,哪也不能去!白九九:........
  • 死囚

    死囚

    《死囚》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死囚》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死囚》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
  • 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

    写给女人一生幸福的忠告

    幸福是女人一生追求的目标,女人的幸福必须靠女人自己来争取。幸福没有诀窍,在这里,本书是成就女人幸福的终身指南,是馈赠女人最好的人生礼物!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练的要点,揭示女人一生幸福的六个关键,教会女人由内而外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从而成就自我。
  •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河南人是能吃苦的一群人,他们那苦行僧的精神是他们生存的力量来源。在常年的生存压力中,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岁月中,苦难和艰辛、饥饿和折磨……一切的不幸迫使河南人不得不埋首于生活的残酷。于是,在艰难中也不断前进,星落云散,始终挺立在世人面前。于是,在黑暗之中看到烛光,从陨落到奋起,创造新的高峰。
  • 陆爷在九零被追求了

    陆爷在九零被追求了

    “妈咪,我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孩子他爹,“你是泼妇产。”孩子他妈,“陆铭晨!跪键盘!”重生前,顾向晚是所有人眼中的蠢货,掏心掏肺为家里付出,错过了好男人,熬没了青春和容貌,最终还凄凉死去。重生后,她谨记一句话,抱紧陆铭晨大腿死也不放手,有他必风生水起。【晚晨新书已开,宝宝们别忘了支持一个哟。<婚宠八零:最强商女,拽上天>】
  • 寒烟几重

    寒烟几重

    身为广大人控NPC中的一员,坐镇正道关底的大BOSS,掌控六界开启的钥匙,身份重要地位崇高,时机未到之时却只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普通到连基本台词都只有两句的NPC!npc守则归纳起来就是短短两条。一、务必让所有玩家都以为你就是NPC;二、任何情况下都请遵守第一条……女主表示,身为npc好苦逼,男主你在哪里,求速度。
  • 洪荒之大能降临

    洪荒之大能降临

    新书《重生之财运逼人》已经上传,请大家支持一下。前世郁闷身死,今生誓要为祸洪荒。猎杀龙太子;嫁祸麒麟族;洗劫大族秘地。什么???罗睺之死也是我间接导致的?不!我是个好人,怎么可能做那事儿。我的梦想是面(sha)朝(ren)大(fang)海(huo),春(zhi)暖(ba)花(hong)开(huang)。书友群聊:1026836590
  • 重生21世纪:丫头欠收拾

    重生21世纪:丫头欠收拾

    韩洛儿跟在男人身后,“你救了我,我想以身相许!”年惜墨冷声开口:“不需要,”他是个警察,他本是不会世上有重生这种事,可他亲眼看着棺材里的女孩活过来了,此后他身后总跟着个小身影,怎么赶也赶不走。韩洛儿走上了追夫之路,某日终于把他追到手,新婚之夜他开口:“丫头,该洞房了!”一听这话,她却想逃,“警察叔叔,我后悔了能退货吗?”年惜墨邪魅一笑:“退货期已过……”(灵异+重生,双洁,护短,男主外冷内热,女主,单纯呆萌!)
  • 屋顶下的天空

    屋顶下的天空

    《屋顶下的天空》以一部镶嵌在拆迁老房里的几十年的徕卡相机为线索,串联起两个故事:一是以摄影记者叶飘和因丈夫出轨与丈夫分居的林译苇因为一部徕卡相机相遇相纠葛,展开中下层群体人物人生百态的故事;一是由主人公林译苇写作的民国小说,讲述一个艺术家和一个坎坷身世的土匪的生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