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9900000007

第7章 七十空性论(1)

“嗨,妈妈,我回来了,你感觉怎么样了?”

“好多了。”

那是星期六的晚上,我刚刚从法兰克福回来。电话里的下一个话题一定是问我的航班有没有延误,在飞机上读了什么书。一如往常,我得花点工夫才能把话题转移到母亲身上。她的大部分活动以孙子孙女们为中心。她说妹妹妮娜都快搬去日内瓦了,但是她并没有好好准备。在母亲确诊癌症之前,妮娜争取到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的职位,可以参与全球疫苗政策的制定。此时距离妮娜与她的伴侣萨莉以及两个孩子搬去日内瓦的期限只剩数日,可是妮娜犹豫了,想留在纽约,陪母亲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

“你妹妹不想去。但我告诉她必须去。”

母亲的黄疸越来越严重,但这根本阻止不了她的脚步。在一位朋友的引荐下,她去拜会了一位高僧,地点在非常不搭调的华丽炫目的超级娱乐场所。她在那里得到了一本小册子,想要借给我看。册子里包含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及龙树大师的《七十空性论》。我问她会面的感觉如何。她说见到那位高僧,听了他的演讲,非常感动。不过说老实话,他的许多话都让她感到困惑。但即便这样,还是带给她许多思考——特别是当她读到小册子里跟演讲有关的经文时。

我也发现那本小册子里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不过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部分我无法体会。那些经文并不容易懂,需要好好研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强调空性的概念。1907年,中国西部发现一块记载着公元868年的木刻《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七十空性论》撰写于公元200年,作者龙树大师出生于印度南部婆罗门教的上层阶级家庭。我和母亲即使听了演讲,仍然无法参透这些著作,这让母亲感叹人年纪越大才越发现自己的知识有多匮乏。《七十空性论》中的一句由葛雷·斯巴汉翻译成了英文,母亲特别在下面画了线:“Permanentisnot;impermanentisnot;aselfisnot;notaself(isnot);cleanisnot;notcleanisnot;happyisnot;sufferingisnot.”(非常非无常,亦非我无我,净不净苦乐,是故无颠倒。)

这一句让我印象深刻,我常常看着一遍遍回味。尽管我并不确定它的意思,但它能让我的心平静下来。

周五那天,我从德国回来的前一天,母亲告诉我她和我的妹妹一起去看另一位肿瘤医生——奥赖利。医生说了这样一句话:“可以治疗,但无法治愈。”这让母亲备感安心。光是“可以治疗”几个字就让一切显得不同,似乎意味着母亲不止可以活六个月。只要她的病可以治,那么就还有希望。

“等你见到奥赖利医生你就知道了。”母亲说,“她很娇小、很年轻,而且绝顶聪明。她非常有效率,又非常和气。你肯定会喜欢她的。”母亲认为让全家人喜欢她的肿瘤医生非常重要。

在从法兰克福回来的飞机上,我开始阅读《荒野侦探》——智利诗人、小说家罗贝托·波拉尼奥宏大雄伟的小说。故事以西班牙布拉瓦海岸为背景,充满了磅礴的创作力。波拉尼奥为赚钱支持儿子,从写诗歌转而写散文。此书最初出版于1998年,但直到2007年才在美国出版英译版。那时,波拉尼奥已经因肝脏疾病去世四年了,享年五十岁。这是我从书展上带回来的,我想在送给母亲之前先把它看完。母亲刚看完迈克尔·托马斯的《沉沦之人》。作者是来自波士顿的年轻作家,现生活并执教于纽约。《沉沦之人》是另外一部同样宏大雄伟的小说,触及种族、美国梦、父权、金钱与爱。虽然母亲还没看《荒野侦探》,我也没有开始读《沉沦之人》,但交换阅读笔记后,我们发现这两本书有许多本质上的相似处:视野宽广、写作大胆、令人着迷、精彩绝伦;在内容上,两人都提到挫折、写作和逃跑(对于波拉尼奥来说,奔跑是象征意义;对于托马斯来说,奔跑不仅仅是象征意义更是现实,托马斯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慢跑者)。

我一看完波拉尼奥的书,就和母亲交换她手上的书。母亲非常喜欢《荒野侦探》,尽管它的信笔由疆偶尔会让她抓狂。我想她喜欢《荒野侦探》的最大原因是,这是一位热爱写作的人以作家为主题写的书。书中用的文学暗示手法对母亲也充满吸引力,我们对波拉尼奥提到或大加讽刺的多数作家的名字或作品也非常陌生。这次阅读体验激发了她的好奇心,就像你在火车上和咖啡厅里偶尔听来的陌生人的故事,虽然不认识故事中的人物,但要是讲得足够活灵活现、妙趣横生,也会让人深深着迷。

与波拉尼奥不同,托马斯书中提到的人、事、物是我们熟悉的。托马斯的书几个月前才出版,母亲很高兴我也在读这本书。《沉沦之人》用童年与成年交叉叙述的手法,描写了波士顿的一个黑人孩子,在虽然已经强制废除了种族隔离的学校,却依然遭遇着由此引发的种种暴力;后来,他来到纽约,与一位白人女子结了婚,并有了三个孩子,却面临着重大危机,只有短短数天挽救家庭分崩离析的命运。

“你一口气就会把这本书看完的。”母亲说,“它是这个国家这个城市最真实的写照。”

波拉尼奥和托马斯如今成了我心中永远的回忆。并不是因为他们都写了有关伤痛的故事,而是他们的书,是母亲生病后和我第一次一块阅读的书,而且带来了某种希望,与奥赖利医生带给我们的截然不同。这两本书告诉我们不必退缩和孤立自己;即使母亲和我行走在不同的人生旅途上,我们仍然可以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在阅读这些书籍的时候,不必在意生病与否,我们只不过是一个母亲和一个儿子携手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此外,阅读提供的沉着力量是我们迫切需要的,尤其是在母亲生病后出现的恐慌和巨变。

然而,我后来才意识到这一点。我记得当时很忙,总觉得跟母亲一起看书太消耗时间,而且对她也没什么好处,而我自己不能看一直想看的书。但如果我没有看她认定我会喜欢的书,她的声音都会流露出失望之情。于是,我只好继续看她推荐的书,我也同样推荐给她我认为她会喜欢的书。客观地说,我俩的读书会是母亲在无意间成立的,而我是勉为其难地加入的。

我很想做一些能帮得上忙的事,所以提出了两个想法。第一个想法是让母亲写博客。她的朋友很多,来自四面八方,如果跟所有人通报近况,会让她精疲力竭。所以当我建议母亲写博客的时候,她和父亲立刻表示赞同。但她觉得自己的文笔不好而不想自己写。除此以外,我猜她可能觉得写博客是很不得体的自我意识产物。

“你为什么不帮我写博客呢?”她提议。我想想,当然可以。

我的第二个想法是让母亲跟我们的朋友罗杰谈谈。他有五年照顾胰脏病人的经验,而且那个病人我们也认识。我们家的学习能力一向很强,就像去哪个国家就学那里的语言一样。现在母亲生病了,所以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病患的相关用语。我相信跟罗杰谈谈会带给母亲希望。罗杰热心又慷慨,他是身高近七尺的极限运动员,曾担任过核潜艇军官,也曾是抗击艾滋病的领导人。他还曾出过一本如何照顾患者的书。

当罗杰告诉我他已经和母亲谈过了的时候,我立即打电话给母亲,想知道效果如何。

“怎么样,跟罗杰谈过有帮助吗?”

电话那头是很长的一阵沉默。我不确定她是否听到了我的话。但她还是开口了:“我不喜欢这次谈话,有点让人沮丧。他说我做化疗的时候会非常痛苦,什么事都不能自己来,需要别人昼夜照护,而且还会有强烈的疼痛感。”

阿拉伯神话中的妖怪一旦从魔瓶中被放出来,就很难再把它关回去了。我认为让母亲跟罗杰谈话是个好主意。我非常确定罗杰知道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我认为他会给母亲带来希望。那是母亲知道她的病情后第一次哽咽。她一直告诉自己和全家人她有多幸运,有医疗保险、美好而精彩的人生、可爱的孙子孙女,以及有意义的工作、杰出的医生以及充满爱的家人,还有在医疗行业工作的侄女帮她安排就诊。可就在她重复这些赞美的时候,我从她有些哽咽的声音里察觉到了不一样的情绪——恐惧。这一切究竟会变得多悲惨、痛苦?

为什么我没想到这一点?!为什么我不先跟罗杰聊聊,看看他要说些什么?为什么我老是做这种事,把一个人推荐给另一个人,自以为能帮上忙,但有时还不如不做?我懊悔万分,几乎哑口无言,只能含糊地说:“我很确定(我怎么那么确定呢?)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那个癌症患者过世得早。现在的医疗技术一定比几年前更好更有效,不会那么痛苦。”

你应该跟这个人谈谈;你应该读下这个说明书;你应该去这个饭店尝尝;你应该点这道菜……我的生活中总是充斥着建议和推荐。建议很棒,但有时却很糟糕。我回顾过去,怀疑自己是否在推荐之前深思熟虑过。那个烧烤餐厅真的是奥斯汀最棒的吗?还是因为我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夜晚?

“你后悔跟罗杰谈话吗?”我问。

“不。”母亲的语气不再像往日那么确信,但还是说,“我们尽人事,听天命吧。”

第二天早晨,父亲告诉我,母亲一晚上都没睡好。罗杰的那番话让她忐忑难安,父亲也感觉到那难安的氛围。罗杰说她的头发会大把大把地脱落;她的消化系统会彻底紊乱;她会严重呕吐,虚弱不堪,病得下不了床;她还要吃止痛药和一大堆的药丸,整个人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父亲既难过又担忧,同时也很生气。于是我决定去跟母亲聊聊。

“你没睡好吗?昨天你的声音听起来很疲惫。”我还没来得及开口,她就这样问我。

我说我睡得很好。当然是骗她的,一半是因为我有习惯性失眠,一半是因为我对安排母亲与罗杰谈话的事感到自责。

那天是我两个侄子的受洗日,全家人都聚在了一起。妮娜和萨莉没有早一点想到让孩子们受洗,现在母亲病了,她们又要去瑞士,所以只好赶快安排四岁的米洛和两岁的塞伊受洗。“今天真是个好日子。”母亲说,“这下我所有的孙子都受过洗了。”

她还有其他事情要跟我谈。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她得癌症,所以要按顺序让所有人知道,并且传递正确的信息:可以治疗但无法治愈。她希望每个人都知道,现在为她挂挽联吊唁还为时过早,因为她决心与癌症抗争到底。她要告诉大家,有他们的祈祷以及一点好运气,她应该能撑很久。不过,她也要大家明白,这个病无法避免,是货真价实的胰腺癌,而且不必期待奇迹出现,只要祷告就好了。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向众人解释,母亲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其他器官了,不能做胰腺切除手术。

我的表哥和他的妻子写了一封让母亲发笑的信。信上说,他们不信上帝,但还是会替她祷告。母亲很喜欢这封信。她跟我们说,不信仰上帝的人很少祷告,偶尔难得的祷告也许比基督教、犹太教或者伊斯兰教更有效呢。

当家里开始收到各种食品的时候,我们知道母亲得癌症的消息已经传开了。有人带来了一只香喷喷的烤鸡;有人开车带来了自制的汤和松饼;一位跟母亲要好的小学同学花钱请厨师一周为母亲做一顿晚餐,让她不需要劳累就能举行一个小型聚会,或者跟父亲享受一顿美味的家庭大餐。

一些人打电话给我,问我的意见。我理解他们的处境,他们不知道该对一位刚刚发现罹患癌症的人说些什么好。

在美国,每年有超过三万五千人死于胰腺癌,它是第四大癌症死因。但可能是因为患此病的人死亡率高,所以它只占用了美国癌症研究中心2%的经费。大多数患者在癌细胞扩散之前都不知道自己患了胰腺癌,因为它的病发症状通常出现得很晚,在已经危及其他器官的时候才出现。此外,胰腺癌的症状又与其他疾病类似,比如体重下降、背痛、作呕、食欲不振,很多病因都有这些症状。黄疸引起的眼睛和皮肤泛黄是另外一种症状,但这又与病毒性肝炎极为相似,因而被耽误治疗的也不在少数。

在母亲确诊后,我在网上搜索胰腺的图片。它外表凹凸不平,呈圆锥状,藏在腹部深处、胃部后方,依附着小肠,后面有脊椎支撑。胰腺是生产酶和胰岛素等激素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的腺体器官。胆管与肝脏和胆囊连接,所以癌细胞很容易从胰腺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接着利用血液循环从胰腺跑到淋巴系统。

85%的病人没办法开刀切除肿瘤,只能尝试各种化疗,母亲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常规的保守疗法,只能减缓病情恶化的速度,但无法阻止癌细胞的扩散。

在母亲确诊的那段时间,在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胰腺癌的致命性,除非能及时开刀切除它。但是所有被诊断出患有胰腺癌症的病人,包括那些做过肿瘤切除手术的人,也只有不到5%的人多活了五年。那些像母亲一样癌细胞扩散后才确诊的人,一般只有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可活。这仅仅是一个平均数字。听说有些人在一个月内就去世了,还有些人能活两年甚至更久。

同类推荐
  • 伟大的人物

    伟大的人物

    人类历史中所诞生的巨匠,永远在感召着我们。我们能够聆听到他们的声音,感受到他们的魅力。我们会听从他们的教诲,使自己趋于尽善尽美;我们也会激昂于他们的精神之下,令自己百折不挠,奋勇向前。一个没有榜样的人是可悲的,一个没有导师的人是可怜的。但只要我们去倾听,去感受,这些伟大的心灵就会与我们同在,陪我们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看吧,在绝世的闪电之中,无数的伟大灵魂,正与你一起在暴风雨中无畏地前行!
  • 快乐心灵的人格故事

    快乐心灵的人格故事

    汇集开阔眼界的故事,让青少年在学海百科从容漫游,以激励人心的文章,让青少年获取鼓舞、走进快乐成功的圈子。通过这里可以学习很多,看到很多、获取很多、了解很多。经典的一个个小故事,是灵魂的重铸,是生命的解构,是情感的宣泄,是生机的鸟瞰,是探索的畅想。优美的文学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
  • 决胜人生(走向成功丛书)

    决胜人生(走向成功丛书)

    怎样走向成功?成功的要素有哪些?有理想的青少年朋友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为此,我们组织编译了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们的代表作,希望用大师们自己的成功灾例和经验,帮助青少年朋友塑造自己,一步步走向成功之路,成为人生的赢家。
  • 精神光芒

    精神光芒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将之作为座右铭,产生着无限的灵感、启发、智慧和力量,从而成为人生的航灯。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
  • 凝固在提拉米苏上的1095

    凝固在提拉米苏上的1095

    爱情永远是人生中的一道最美丽的风景,无论结局如何都会永远驻足在人的心灵上,《凝固在提拉米苏上的1095》以爱情为主题。以最动人,最清新感人的故事为追求的境界。
热门推荐
  • 重生校园之神级女学生

    重生校园之神级女学生

    新书已开【快穿之我和男主组CP】求关注!她是最强女帝,她是同学眼中的废物!一朝之后,女帝大人变成了众人眼中的废物?还被强行绑定了一个逗比系统?既然重回地球,林小楼决定:在这个世界,本帝也要登临巅峰!
  •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浮生:芷宁电影札记

    浮生:芷宁电影札记

    《浮生:芷宁电影札记》由少年的灰色时光、旧时已逝,天地默然、无语凝噎的史实、趣与意的有致结合、以含泪的爱送别疮痍、没有华丽外衣只有艰难求生、不到死亡不能解脱、“我愿意为你朗读”、一部颇具气质的电影、记录个体对战争的反应方式、于获释中幸存等构成。
  • 闪婚之宠妻无限

    闪婚之宠妻无限

    她梁依依是个大龄剩女,26岁,喜欢自由,不喜欢被人管束,觉得爱情是个麻烦的东西,而且会让人失去自由,也是这个原因导致她至今还是单身也没谈过一次恋爱;喜欢把自己打扮成发育不良的学生妹,这样可以让自己挡住不少的桃花以及麻烦。他占城是S市的天骄之子之一,33岁,长得帅气冷酷,但他觉得女人是个麻烦的东西,所以他不相信爱情,更不想结婚。可命运就是那么不可思议的,缘分更是无处不在的……男的问:“咳咳,请问你是梁小姐吗?是来相亲的吗?”女孩直接奔主题:“这次相亲,实在不相满我是被逼着来参加的,我不喜欢被束缚的感觉,喜欢自由。若你不是被逼着来的话,那么我就很抱歉了。”“咳咳,既然这样,我觉得你应该考虑一下我,这样你再也不必要逼着来相亲了。一、我事情很忙,没有什么时间陪你呆在一起。二、我不会背叛你,同样只要你做出对婚姻不利的事,我都不会管你,你还是自由着。”眼前这个女孩给自己的感觉还不错,不像其他的女孩子。既然她不想被人管束,喜欢自由,而自己也需要个老婆,来塞住奶奶跟妈妈的唠叨,不妨试试对方是否有兴趣,两人合作下也挺好。“你真的不束缚我,不管我?”“恩,身份证带了没,我们去领证吧。”…….
  • 问道仙歌

    问道仙歌

    修真修的是长生,是逍遥,更是真我与傲骨。生命在妙手之下尤可苟延。逍遥在自足之中尤可长乐。但真我与傲骨,则不常有。且与萧九,持剑过红尘,一笑斩恩仇。
  • 太上洞玄灵宝三涂五苦拔度生死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涂五苦拔度生死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快穿系统女配打脸记

    快穿系统女配打脸记

    夏瑶因意外被杀绑定系统,来回穿梭于各个位面,从而遇见傲娇的他,清冷的他,卖萌的他……都市校园古代星际穿书等等【1V1,甜宠,男主同一个人,无男二,无白莲】
  • Worlds of Ink and Shadow

    Worlds of Ink and Shadow

    Charlotte, Branwell, Emily, and Anne. The Bront? siblings find escape from their constrained lives via their rich imaginations. The glittering world of Verdopolis and the romantic and melancholy world of Gondal literally come to life under their pens, offering the sort of romance and intrigue missing from their isolated parsonage home. But at what price? As Branwell begins to slip into madness and the sisters feel their real lives slipping away, they must weigh the cost of their powerful imaginations, even as the characters they have created—the brooding Rogue and dashing Duke of Zamorna—refuse to let them go. Gorgeously written and based on the Bront?s'juvenilia, Worlds of Ink and Shadow brings to life one of history's most celebrated literary families in a thrilling, suspenseful fantasy.
  • 于君指上听梵音:那些参透凡尘的经典禅意美文

    于君指上听梵音:那些参透凡尘的经典禅意美文

    人生朝露,居世屯蹇;何以解忧,唯有慧禅。 兴逐时来,芳草中撒履闲行,野鸟忘机时作伴;景与心会,落花下披襟兀坐。白云无语漫相留。收录118篇沁人心脾的禅意美文,118段引人沉思的禅思感悟,在传承中滋养心灵,在关爱中呵护成长。置身其中,感悟智者的悲悯情怀,心灵的超脱将永无止境。
  • 风暴来临(1920-1929)

    风暴来临(1920-1929)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