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1000000001

第1章 序

前言

阎琦

有唐三百年间诗论者分为初晚四个阶段,其中初唐近一百年(高祖武德初618—玄宗先天元年712)。初盛中晚只是唐诗学的概念,反映了唐诗由初起到全盛、到中兴、以至于晚衰的过程。其与唐之国力也有相吻合之处,然不合之处亦多。今人笼统以初盛中晚与时代相对应,不尽符合实际。即以初唐百年而言,唐之国运,如日之东升,世界瞩目的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军事力量最强大的唐帝国,正在东方崛起。高祖武德只有九年,随后就是太宗长达二十三年的贞观之治。高宗、武后时代,虽然萧墙以内纠葛不断,但唐帝国的国力仍呈上升之势。相比之下,唐诗之起步,又何其艰也!

然而唐自立国之始,阶下并非缺乏文人。由隋入唐的文人不下二三十位,其中又有先由陈入隋、再由隋入唐者,如虞世南、姚思廉、陈叔达(陈后主陈叔宝之弟)等。须知南朝陈和隋,虽然后主、场帝皆是荒淫昏庸之主,然而他们又都堪称文学的行家,宫廷之内的文学气息也非常的浓。这些文人的入唐,照理也应该将诗歌一脉相承地带入新朝。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虽是马上得天下者,都好文;高宗、武后也是重文人雅士者。尤其是太宗李世民,自称“万机之暇,游息艺文”(帝京篇序),为唐帝王存诗最多者。早在李世民为秦王时,就开文学馆,置十八学士,如虞世南、许敬宗、于志宁、薛收(北朝著名诗人薛道衡之子)、姚思廉等皆在其中。照此说来初唐诗歌的起步,不应当如此之艰。问题出在哪里呢?新朝(唐朝)之君和初入新朝之文士对诗歌都有一种新的李唐君主是有着胡人血统的统治者,其发皇于北方,而北方文化自东晋以来即被视为华夏文化的非正统传承者。陈后主陈叔宝是被唾弃的所谓“宫体诗”的倡导者和热衷者,隋场帝杨广堪比后主,颇多轻靡浮艳之作,“比陈后主胜之”(沈德潜语)。李唐王朝又将如何期待于诗歌?唐太宗自是帝王中的英雄,今存诗,虽非驰骋疆场、杀敌立功的英雄语,然仍不失其帝王气度。有趣的是,太宗曾与虞世南讨论过要不要写“宫体诗”:(贞观)七年九月二十三日,上谓侍臣日:“肤因每与秘书监虞世南商量今古。肤一言之善,虞世南未尝不悦;有言之失,未尝不怅恨。尝戏作艳诗,世南进表谏日:‘圣作虽工,体制非雅。上之所好,下必随之。此文一出,恐致风靡。轻薄成俗,非为国之利。赐令继和,辄申狂简。而今之后,更有斯文,继之以死,请不奉诏旨。’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治!”因顾谓世南日:“肤更有此诗,卿能死否?”世南日:“臣闻诗者,动天地,感鬼神。上以风化下,下以俗承上……臣虽愚诚,愿不奉诏。”(《唐会要》卷六五)

太宗今存诗中未见“艳体”之作,有一首《秋日效庚信体》,似不能视作“艳体”;虞世南谓诗当“动天地感鬼神”,然而今存虞世南诗,并无“动天地、感鬼神”之作,其诗虽无“宫体”艳诗,但基本未脱齐梁遗风。明人许学夷评虞世南诗曰:“世南诗犹不免绮靡之习,何也?盖世南唯知宫体妖艳之语为非正,而绮靡之弊则沿陈隋旧习而弗知耳。”虞世南以他的净言“挽救”了作为英明之主的唐太宗的名声,使他后世在宫体诗写作上不至于与亡国之君陈后主、隋场帝合污。太宗颇感激于虞世南的提醒,贞观十二年当虞世南死时,太宗为诗祭奠他,说:“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联之此诗,将何以示?”(见《旧唐书·虞世南传》)这一段史实告诉我们两个消息:一是贞观朝的文士皆知宫体艳诗之非,不宜于新朝;二是究竟怎样的诗来适应新朝,却无明确看法。齐梁陈以来的宫体艳诗对皇帝及新贵们的吸引力太大了,而建安诗人的诗歌又距离他们太遥远了,无所依傍故无所适从,于是只剩下了绮靡的颂圣应制诗。文学史上把初唐这种绮靡华丽的应制诗称作“宫廷诗”,一般评价似乎要比齐梁宫体诗好一些。然而以我看来,宫体诗虽然低俗妖艳,却不妨碍其中有少许感情在,而文学作品一旦陷入颂圣应制,其令人可厌还要过于宫体诗。古今中外,无一例外。贞观十年,魏微撰《隋书》成,姚思廉撰《梁书》、《陈书》,李百药撰《北齐书》,令狐德粟撰《周书》,皆成。他们各自在史书中对南朝文学有一致的批评。尤以魏微《隋书.文学传序》中的一段话最有名: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辞,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便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

文学史家都把魏微的话作为初唐文学改革的信号,又把南北文风合流视作诗歌审美的标准。然而初唐诗歌的实际是,自魏微等人的史书问世以后许多年—至少二十多年,初唐诗歌一仍其旧。如果说有变化,那就是上官仪的登上诗坛,绮错婉靡的所谓“上官体”风行天下。这说明,单有理论号召是不够的,诗歌改革,靠养尊处优的宫廷贵宦是不可能实现的。诗坛所呼唤的,是“真的猛士和闯将”,是实际的改革家的实际的创作。

上官仪是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贞观初登进士第,授弘文馆直学士,贞观七年开始参预宫廷唱和。贞观朝,上官仪累迁秘书郎、起居郎,以其博学工文辞逐渐成为宫廷应制诗写作的班头。至高宗朝,上官仪又迁秘书少监、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即宰辅之职),位极人臣。高宗龙朔三年,上官仪作《笔札华梁》二卷,论作诗之法,多言及对偶与病犯,即后世所谓“六对”“八对”之说。上官仪“本以词彩自达,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旧唐书》本传)就在“上官体”风行天下的时候,有后世誉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开始起来反对“上官体”;当然,首先高倡反调的是“四杰”中年龄最小的王勃。杨炯在《王勃集序》中说:

(勃)尝以龙朔初载,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揉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循其功,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用光志业。

王、杨、卢、骆就是我们所说的“真的猛士和闯将”,是实际的改革家。闻一多先生曾概括他们说:“诗中的四杰是唐诗开创期中负起了时代使命的四位作家,他们都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四人中,有二人受诬坐过监牢,三人死于非命(骆宾王或死于乱军,或逃亡,下落不明),只有杨炯作了一任令长。他们是被那个时代遗弃的才人,受那个时代不公正待遇的豪杰。他们有满腹的牢骚之气,也有满腹的豪壮之气,由他们首先起来反对“上官体”,原是最当然不过的事。“四杰”原先声气并不相通;王杨有交往,卢骆有交往,王勃发表他的文学宣言时只有十三岁,卢骆均年长王勃十多岁以上,但共同的时代使命使他们结为一体,“四杰”齐名,大约也就在此时。尤其重要的是,他们以自己的诗歌实践验证了他们的宣言,诗坛一派生龙活虎的面貌,初唐之诗遂因之一变。

初唐近百年。王勃的文学宣言(高宗龙朔二年)和上官仪之死(高宗麟德元年)发生在前后两年间,上距唐开国46年,恰好以此划为两截。初唐的后48年,诗歌的发展呈现急变之势。沈侄期、宋之问、李嶠、贺知章、刘希夷、张若虚、杜审言……一大批有成就的诗人涌现出来,待到武后垂拱年间的陈子昂登上诗坛,初唐诗歌差不多就可以宣告终结了。

以上是我对初唐诗歌、主要是对“四杰”以前的初唐诗坛作了一点回顾。强调的一点就是风气的改变往往需要杰出人物的出现。我对初唐诗歌一向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简单的回顾是在读了敏杰君《初唐四杰》的小册子后才有的。敏杰君1981年入西大中文系读书,85年毕业,毕业后在学校行政部门工作,89年随我读硕士研究生。他是我有“资格”带研究生第一届第一人。我1978年入西大中文系读研究生,81年毕业,学校这个门槛,我们真正是前脚出,后脚进。虽然我痴长了敏杰君许多岁,但因为“文革”十年的荒疏,在作学问方面,我没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自信,所以向来视敏杰如弟,未尝以师自居。其时学校带研究生的规矩不如现时这么明确和严格,又仅仅是一个人,我是如何“带”他的,现在的记忆全无。只记得他每周来家里一次,很随意地聊一聊,带几本书就走。敏杰又是“在职”读研,有很多行政业务要处理,我更乐得偷闲。那几年出版界编书很热,有朋友相约写稿,我不耐烦,就都交给他写,果然写得不错,于是我知道他大学本科念得很扎实,笔头功夫好。三年期满,敏杰交来一叠文稿,就是四杰研究。记得我去外地参加一个学术会,在宾馆里不费力地读完了论文,有见地,文字又好,读得很顺。敏杰毕业以后,我又带了好几届研究生,人多了,规矩严了,就再也没有像带他那样消闲过。

敏杰毕业后仍在做行政工作,他有时会陷入是从事专业还是从事行政的矛盾中,但情势又不容许他继续学业,一直到今。现在他又将学位论文扩展成十几万字的专论,说明他在从事行政之余仍未忘怀学术,而且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有锐意的更新。据我所知,国内“四杰”的研究,个案的研究多而综合联系的研究尚不多见。“四杰”是一股力量,综合的研究最能体现集体改革文风的效果,但研究的难度也显而易见,因为“四杰”严格说是两代人,卢骆均比王杨年长十五六岁。敏杰的这本书,虽是普及的小册子,然而我相信他在“四杰”研究上的学术见解仍会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敏杰从事行政工作,历来胜任愉快,投入的时间久了,也就有收获,有成绩。行政工作毕竟与现实更贴近,对国家和人民的奉献也就更直接,就人生价值而言,也是很好的。这使我想起我国传统的人才的标准,用卢照邻在《南阳公集序》里所说,即“文章”与“材术”相结合;或曰文士而兼有“吏才”“吏干”。以唐代而言,名相如魏微、韩休、苏颧、张说、姚崇、张九龄、陆蛰、裴度、李德裕等都是文章、材术兼备者。且无论宰相,朝官、地方州县令长,要作得好,文章、材术不可或缺。宋代王安石作宰相,有论者说他是“读书人作宰相、宰相中的读书人”,这话极有意思。当敏杰的《初唐四杰》即将付梓之际,我写下读他文稿的一些印象,并文章、材术一段话勉励他,以为序。

2006年仲夏于西北大学桃园校区

引言

齐、梁、陈、隋时代,文人一味追求形式上的新巧华美华,乏善可陈,为后人留下了“垢病”的把柄。唐初文坛一仍其旧,骈体文、宫体诗风靡一时。骄体文以歌咏皇家气象、帝居风光为能事,形式上表现为抽黄对白,采丽竞繁,柔媚无骨,不实。最有代表性的拼体文作者,当首推陈隋遗老虞世南。而在当时的宫廷文士们都热衷于“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成为一时风气。他的带动下许多骈体文章一味追求对偶,堆砌辞藻,了无生气。和骈体文相对应,宫体诗以歌颂宫廷生活,描写妇女病态美为主要内容,形式上表现为辞采华丽,缺乏骨气。最有代表性的宫体诗人,莫过于活跃于唐太宗时代的上官仪。上官仪创立的“六对”、“八对”之说,及其大量的诗歌创作实践,把诗歌的形式美推到了极致。他所创立的“六对”(即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拟对)、“八对”(即地名对、异类对、双声对、叠韵对、联绵对、双拟对、回文对、隔句对)之说,为中国古代格律诗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他长期深居宫廷颇得唐太宗欢心,所以,他的诗多是奉皇帝招命创作的,后人以“绮错婉媚”四字评价他的诗,可谓非常准确。意思是说他的诗辞采绮艳,柔婉多媚,是用来博得皇帝欢心,由于唐太宗十分喜欢宫体诗,常让上官仪唱和,只要有上官仪必定参加。皇帝的爱重,使宫中文人纷纷仿效上官仪的诗风,当时人们称之为“上官体”。但举一例,作一斑之窥:

步擎出披香,清歌临太液。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风光翻露文,雪花上空碧。花蝶来未已,山光暖将夕。(上官仪《早春桂林殿应诏》)

虞世南和上官仪都是当时文坛的重量级人物,影响所及,可想而知。

骈体文、宫体诗写作题材的狭窄,内容的空洞,技法的单一死板和程式化,把初唐文学创作引向了死胡同。这也是后人对初唐文坛评价不高,研究者少人问津的最主要的原因。文学需要反映现实生活,文学呼唤个性化风格!

于是,生活在下层社会的文人——王勃、杨炯、卢照部、骆宾王一一应运而生。他们让文学从宫廷台阁走向市井沙塞,使初唐文学步入前景光明的康庄通衡;他们把文学从“唯美”的形式主义死胡同里拉了回来,并且以各具鲜明特色的个性化风格创作诗文,抒写情意,为唐初文坛吹进阵阵清风,为初唐的文风改革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活力。

如果说骈体文、宫体诗是用整体来取消个体,用外在指令(即为传统所认可的、个别“权威”文人们实践着的主题思想和创作方法)来代替文人个人的主体创造性的话,那么,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诗文,则是诗人们产生于现实处境和人格特征的内在动力的外化。透过他们的诗文创作,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唐初时代精神的折光,而且是诗人们心路历程的投影。王勃、杨炯、卢照部、骆宾王以文辞齐名,当时即有“四杰”之称,后人称之为“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以其大量的诗文创作,为扭转齐、梁、陈、隋的形式主义文风,开启一代新的文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杨炯在《王勃集序》中这样评价王勃的诗文创作:

以兹伟鉴,取其雄伯,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大则用之以时,小则施之以序。徒纵横以取势,非鼓怒以为资,长风一振,众萌自僵。遂使繁综浅术,无藩篱之固,纷绘小才,失金汤之险。积年绮碎,一朝清廓;翰苑豁如,辞林增峻。反诸宏博,君之力焉……

站在文学史的角度看,这段话显然有些夸大其辞。“积年绮碎”,怎么可能“一朝清廓”!正如王勃在《帝京篇序》中所说:崇大厦者,非一木之材;匡弊俗者,非一日之卫。

众持则力尽,真长则伪销,自然之数也。

一代文风的振起,绝不是一个或几个文人的力量所能奏效的。“四杰”只是用他们的创作实践和理论主张,在初唐骄体文、宫体诗风靡一时的文坛,奏响了与众不同的声音,对于“盛唐之音”的到来,有着单路篮缕之功。

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初唐四杰”的研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到了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以后,“初唐四杰”研究的冷落局面才逐渐有所好转。“四杰”的诗文集已相继得以整理爬杭,研究其生平事迹及文学活动的专著、论文也时有出版、发表,这为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打下了基础。

以往对“初唐四杰”的研究,多是将其中一位作为考察对象,这固然必要且行之有效,但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研究者对自己研究对象的偏爱而过多地在评价中夹杂进个人的感情色彩。有的研究者为了抬高自己所研究的诗人的地位,不惜抵毁别的诗人;有的为了突出自己所研究的诗人的优长,用别的诗人的不足相比衬;有的则颇费心机,不惜笔墨地重新排列“四杰”的次序,等等。这些都难免影响研究的科学性。所以,这本小书试图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把“四杰”作为一个诗人群来进行综合考察和整体研究,反映他们在初唐文学革新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所处的地位。

同类推荐
  •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安琪拉的灰烬

    安琪拉的灰烬

    美国作家弗兰克·迈考特的自传体小说。作者生动再现了自己在位于爱尔兰利默里克的贫民窟中度过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记叙了迈考特一家人的艰难岁月——父亲是个酒鬼,没有正式工作,让全家只能靠救济金过活,并在弗兰克十岁时抛弃了他们;母亲竭尽所能地养育几个幼小的孩子,甚至不得不去乞讨;弟妹们一个个出生,在饥饿与死亡的阴影中挣扎,最后七个孩子中只有四个活了下来。在苦难面前,小弗兰克没有放弃心中的希望,他努力生活,最终攒够了去美国寻梦的路费,踏上了新的征程。
  • 嫁给比尔·盖茨

    嫁给比尔·盖茨

    美琳达嫁给世界上最富有的男人比尔·盖茨,她是如何获得幸福的呢?她怎样处理事业与家庭、财富与爱情的关系呢?
  •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主要内容分为少年时光、功过是非等章节。隋炀帝杨广(569—618)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
  • 大军事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军事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战争,也许是人类历史上变幻莫测的一种现象。正因如此,那些在战争中用兵如神的大军事家便令人惊叹和折服。他们的性格特点与战斗故事被人久久传诵。
热门推荐
  • 在最美的时光相遇

    在最美的时光相遇

    “你这次怎么不跑路了?”大婚之夜,他倚在门上戏谑的看着坐在床榻上的某人。“事实证明,跑了也没用。”某人双手一摊。“不试试怎么知道呢?”某人无语了:“我又打不过你,试什么试。”“给你个机会,试试?”某人从床榻上蹦起来:“你说的,别后悔啊。”男子笑道:“不后悔,前提你要跑得掉。”“那我还是不跑了。”凑到某人面前:“想跑吗?”“想…呃…”见某人又离她近里几分立马改口:“想你…”某人笑道:“我也想你了,所以…”“所以什么?”“就寝。”“滚!”“你这是要谋杀亲夫。”“我又打不过你,想多了吧你。”“胆肥了,敢跟我顶嘴啊!”“有什么不敢的。”“……”都是他惯的……
  • 十二生肖:男神的错误打开方式

    十二生肖:男神的错误打开方式

    不就是在渡劫的时候被放了点水么,至于让她刚飞升就被派回凡间教十二生肖什么是真正的感情么?要知道这十二生肖虽然看着养眼但都不正常啊有没有!老鼠中二也就算了,暖男牛牛居然是技术宅...遇到这群逗逼神仙,也是醉了有没有!小武建了个QQ书友群,群号是96588410,大家一起来提提建议啊~~~~
  • 幕阜山人的世界

    幕阜山人的世界

    公元1927年秋,在中国南方湘、鄂、赣边境的莽莽大山中,爆发了一场被后来的史学家们称之为“秋收起义”的著名战争。这场史诗般悲壮的战争产生了许许多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成就了一代人民英雄,成就了共和国元帅将军……这是一部描写秋收起义的小说,作者用抒情、考证的笔法再现了1927年秋收起义军在赣西北的幕阜山中酝酿、筹备起义的场景。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令人心旷神怡,不由得让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幕阜山是世上最美的风景区!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虽为虚构,但无一字无来处,足见作者对晚清和民初史料研究的广阔性和透彻性。
  • The Heritage of the Desert

    The Heritage of the Deser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性记录

    人性记录

    简·威尔金森是一名成功的女演员,一心想要摆脱脾气古怪的丈夫埃奇韦尔男爵,并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宣称要亲手杀了他。人们把这当做她任性的玩笑,直到埃奇韦尔男爵真的死在了书房里,管家还目击简走了进去。当信心十足的警察找上简的时候,却发现另有十多位证人宣誓证明简当时正在城市的另一边参加晚餐会。也许最明显的罪犯并不是真正的凶手?毕竟,埃奇韦尔男爵身边还围绕着声名狼藉的侄子、敏感激动的女儿、鬼鬼祟祟的管家……
  • 以蛊成仙

    以蛊成仙

    蛊道消隐,仙道门前从此多是修士来往,世人只知修士而不知蛊师。而我要讲的,便是一个蛊师在修仙界独自前进的故事。
  • 名侦探柯南之音法师

    名侦探柯南之音法师

    年幼时父母的离世,让他成为世界第一的谋划师,在诛杀了无数罪大恶极之人之后自首。偶然间找到机会报仇,放下一切后选择长眠在无尽冰雪之下。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他重生了,重生到了名侦探柯南的世界之中。一次任务之中,偶然获得的一块宝石让他获得了音法师的传承……
  • 小狐妃,太凶萌

    小狐妃,太凶萌

    推荐醉梦凡尘新文《小狐妃超级甜》养兽暖宠文,大家千万不要错过哟!传闻,轩阆帝国四王爷,俊美无双,功绩赫赫,得恩圣宠,当朝无两。传闻,四王爷手段凶残,杀人只在眨眼间,令人闻之丧胆!传闻,四王爷冷酷无情,从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然而,事实却是——“不好了四爷,火狐跟十九爷打架,将藏书阁给毁了!”“无妨,收拾收拾就好!”“不好了四爷,火狐偷吃了皇上赐的千年七色果了!”“无妨,它喜欢吃就好!”四王府人尽皆知,火狐乃是他们四爷心头宝,然而,当火狐化身成人……天哪!看着眼前这一双芊芊玉手,苏酒酒彻底雷得外焦里嫩的。她不是穿越成狐了吗!?怎么如今化身成人了!?那么,她现在到底是人,还是妖!?仰或是……人妖!?
  • 都市最强雇佣兵

    都市最强雇佣兵

    三年前,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佣兵之王死神镰刀,三年后,他回归都市,依然霸气凌天。这个世界太危险,既然选择要做强者,他必须要保持自己的狼性。而事实上,无论走到哪里,他始终是一匹吃肉的狼,他无所不能,所向披靡。
  • The Skeleton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