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1300000010

第10章 胡太后越礼

孝明帝元诩是北魏第九任皇帝(如若不算得位不正、又短命被弑的南安王拓跋余,则是第八任),他身上有很多个第一。比如,他是北魏迁都后出生在洛阳的第一位皇帝(以现在的观点来看,是所谓“移民第二代”),也是唯一出生在洛阳皇宫、并存活下来的皇子。

在他之前,宣武帝曾有过两个皇子。头一个是与第一任皇后于氏所生的元昌,遭到高肇算计,三岁就死了。第二任皇后高氏做贵嫔时,给宣武帝生过一个皇子、一个公主,小公主养大了,小皇子却比元昌夭折得更早。高皇后没再生过孩子,但她生性好妒,对于其他嫔妃与皇帝的关系,十分在意,甚至千方百计阻挠她们的行动。直到宣武帝驾崩,后宫中还有不少嫔妃从来就没有侍奉过皇帝。

就是在这样严酷的监控环境下,却有一名女子幸运地得到宣武帝的惠顾,有了他的孩子;不仅有了孩子,而且还是个男孩;不仅是个男孩,而且还做了太子;不仅做了太子,她本人还逃过了北魏皇室沿袭一百多年的“子贵母死”的规矩,免于一死,并靠着儿子的地位,成为北魏后期极为关键的人物。她,就是元诩的亲生母亲胡氏。

胡氏是汉人,祖上出自陇西安定(今甘肃泾川),曾祖胡略与祖父胡渊两代在后秦和夏国为官。北魏灭夏,胡渊投降北魏大军,有接待之功,拓跋焘赐他侯爵,又让他做河州刺史。

按照北魏的制度,袭爵时自动降一等,因此到胡氏父亲胡国珍的时候,由于无才无功,除了伯爵的爵位外,就没有什么显赫的名声了。当初的关中大国后秦以佛教为国教,现在的北魏也是佛寺香火旺盛。胡家深受影响,一向虔诚信佛。胡国珍的姐姐就出家做了尼姑,而且理论水平还不低,经常有机会到宫中去谈经论道。胡国珍想光宗耀祖,自己又没什么本事,琢磨来琢磨去有了个主意:重点培养女儿,然后由姐姐充当皇宫“内线”,向皇帝“引荐”。

这条路走对了。胡氏容貌气质俱佳,在胡国珍姐弟的熏陶下,多才多艺,又懂了许多佛学大义。旁人一瞧,真有一丝知性女子的味道。她那位做尼姑的姑姑每次进宫,一有机会就跟宫女太监们谈起侄女的好处,时日长了,宣武帝也知道有这么一位“好女孩”,心中不免痒痒,便将胡氏召进宫中,封为承华世妇(世妇是后宫的级别之一,低于嫔)。

长期以来,北魏后宫形成了一套思维定式,嫔妃们常常相互祈祷,只愿生公主,即便是生王子,也千万别是第一个——大家都不想因为生了个太子而丢了性命。胡氏是有备而来的人,对这种思想嗤之以鼻。她说:“天子岂可独无儿子,怎可为了一己之生死而令皇家没了嫡传的血脉呢?”

宣武帝听说胡氏觉悟这么高,越发宠幸她,不久胡氏就有了身孕。她每夜在佛前起誓:“但愿所怀是个男孩,生下来就是长子(宣武帝前面的两个儿子都死了),即便因为当上太子而杀了我,也在所不辞!”

佛还真保佑了她一回,元诩出生。宣武帝喜不自胜,他加封胡氏为充华嫔,亲自安排抚育人员,把小元诩精心保护起来,谁都无法接近他,连皇后高氏也找不到机会下手。

高皇后杀不了元诩,却也有她的如意算盘。她心想反正有“子贵母死”的祖训,等元诩立为太子,胡氏就得赐死,到头来太子还是由她控制。

果然,元诩长到三岁即被立为太子。可谁料想,无论皇后怎么劝说宣武帝除掉胡氏,宣武帝就是不听她的。宣武帝快三十才有了这么一个宝贝儿子(传统上北魏皇帝这个年龄都应该做上爷爷了),不但不能让他受一点伤害,也要让生他的胡氏好好地活下去。宣武帝在事实上废除了“子贵母死”的规矩。(废除这项看似野蛮的制度,本应值得赞扬。可是历史偏偏在这里又开了一个玩笑,侥幸存活的胡氏,最终做了北魏一朝最后一位皇太后。北魏虽说不上亡在她手里,她对于北魏的衰亡,却也逃不脱干系)

直到宣武帝去世,高皇后仍在找机会暗杀胡氏,在诸位亲王的关照之下未能得逞。高肇被诛,整个情势顿时完全颠倒过来。高肇恶贯满盈,取胜的高阳王元雍、领军将军于忠等人也并不是什么正义的化身。这只是一场太子党与外戚党的权力斗争而已。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作为高皇后对立面的胡氏,自然而然被太子党极力拥护。太子党首先让受排挤的任城王元澄(这位孝文帝时代立过大功的老王爷在宣武帝时代几乎没有任何作为,由于高肇的猜忌,他被迫装疯卖傻,整日饮酒作乐,才得以保全性命)以及宣武帝的弟弟元怿、元怀三位分别担任司空、太尉和司徒(即“三公”),然后把高太后(小皇帝登基,自然“升”了一级)迁到洛阳附近的瑶光寺去做尼姑,不得随便入宫(几年后,机关算尽的高氏还是被胡氏派人秘密毒死,也算是“天道无常、报应不爽”了),改尊胡氏为皇太后。

权力稳固后,诸位亲王联合群臣奏请胡太后临朝。胡太后母仪天下,成为北魏继文明冯太后之后第二位(也是最后一位)临朝称制的皇太后。(这级别超额完成了父亲胡国珍的目标,胡老头跟着鸡犬升天,大概也暗自佩服自己的计划吧。不过他只享了三年福,就真的升天了)

太子党自以为聪明,让没什么背景的女流来处理朝事,必不会像外戚那样难以驾驭。他们怎么会想到,眼前的这位弱女子,却有的是手段,而且会变本加厉地搞烂北魏朝廷。

保护胡太后有功的于忠第一个失势。于忠是宣武帝身边的老臣,也是经过高肇一连串恶搞还能活到孝明帝一朝的少数近臣。他仗着资格老、功劳高,一手抓政令发布,一手抓宫中侍卫,有意专断朝政。尚书左仆射郭祚和尚书裴植劝高阳王元雍想办法把于忠派到外州为官。于忠知道了,就假传圣旨,杀了郭、裴二人,免了元雍的官职。胡太后一临朝,马上解除了他侍中和领军的职位,让他去冀州做刺史。

胡太后认为于忠的功劳还是主要的,夺权之后也没理睬元雍等人的弹劾,并不过多为难他。她心里明白,五十多岁的于忠也没几年可以蹦达了,不妨做个顺水人情,对他既往不咎。一年后又让他回京城为官,弄得于忠不但不怨恨,还感激涕零。神龟元年(公元518年),于忠不负她望,一命呜呼。

有了于忠的榜样,太子党的其他成员便不敢看轻胡太后,胡太后做事逐渐大胆起来。按照礼法,只有皇帝对下级发布的文书才有权称为诏,其他人发布的文书只能称为令;同理,下级只有对皇帝上书时才能称呼陛下,对皇后、太子等只能称呼殿下。胡太后不满于低一等的称呼,把自己发布的令改称诏,要求群臣上书用陛下的称呼,自己则用“朕”这个皇帝专用字眼。之后,她又以小皇帝年龄太小为由,提出自己代为主持祭祀,这也是越礼的行为,所以负责礼制的官员竭力反对。她就向侍中崔光请教,崔光引经据典地说:“汉朝的邓太后就曾经做过祭祀的事。”胡太后很高兴,便摄行祭祀典礼。以礼法而言,她的所作所为和皇帝没有什么两样了。

崔光历仕孝文、宣武、孝明三朝,做过宣武帝和孝明帝的老师,在北魏后期算是比较敢说话的大臣。但他崇尚中庸之道,在胡太后面前,总是尽量顺应她的意思。这样的人,是不能指望挽狂澜于既倒的。(顺带一提,崔光的侄子就是《十六国春秋》的作者崔鸿)

任城王元澄也是位比较敢谏的大臣。胡太后信佛,多次为之大兴土木,建佛寺、造佛塔、修石窟、凿佛像,还广开斋会,花费不少开销,人民赋税沉重。他多次上表,希望朝廷能够“蓄力聚财”,减轻劳役。胡太后对老王爷表示尊重,却没有什么改过行为。元澄于神龟二年(公元519年)病故,胡太后更加放肆了。在国家的各种庆典仪式上,她动辄大办宴席、大赏群臣,收买人心的同时,也把官员贵族惯得越发贪婪。

就在元澄去世的那一年,洛阳出了件骇人听闻的案子。

征西将军张彝的次子张仲瑀上了一道秘密的奏章,要求改革选拔制度,认真评定武官的资格,不能够给他们安排清闲的职位。这道奏章不知怎的走漏了风声,迅速传遍了洛阳的大街小巷。洛阳城势力最大的一批武官是羽林与虎贲,他们到处张贴榜文,定期会合,宣言某月某日要杀光张彝全家(简直跟现代的黑社会一个作风)。张彝父子并不害怕,没放在心上。

这天清早,近千名羽林与虎贲跑到尚书省的公门前叫骂,要求交出张彝的长子尚书郎张始均,边骂边朝公门投石块,整个尚书省没有人敢出来主持公道。羽林们见没啥动静,一队人就举着火把、扛着柴蒿,冲到张彝的府第,把行动迟缓的张彝拖到堂前,拳打脚踢,肆意凌辱,然后开始焚烧张彝的宅院。张始均跪在地上为父亲求情,羽林们又把他一顿毒打,扔到火中,当场烧死。

羽林们杀完人,放完火,扬长而去。张彝满身是伤,挺了没多久就去世了,张仲瑀也是重伤,捡了条命。国都洛阳从官到民,眼睁睁看着一起惨剧发生在眼前,却无能为力。事后,胡太后只象征性地抓了八个为首的羽林斩首,要求考察武官资格的奏章,也不了了之。

可巧的是,一名到洛阳送信的邮差旁观了此事的前前后后。回家后,他性情大变,尽散钱财结交四方好友,并说:“朝廷惧其乱而不问,为政若此,事可知也。”国家法纪已乱,早晚完蛋,他决心要平定天下、澄清宇内。这名邮差,就是我们的主人公之一——高欢。

同类推荐
  • 这里曾经是汉朝6

    这里曾经是汉朝6

    “这里曾经是汉朝”是一套全面解读两汉史的通俗历史读物。它全景再现了中国古代第一盛世王朝的勃兴与衰落。本书是该系列的第六部,书中从马皇后入宫奋斗写起,到东汉末年军阀董卓被屠杀泄愤为止。东汉时期,自刘秀刘庄父子之后,一代不如一代,因为皇族子嗣无能,外戚趁机揽权。皇族为对抗外戚,开始重用宦官。面对这种情况,多年垄断汉朝话语权和行政权的士大夫,纷纷提剑上马,联合外戚跟宦官战斗。在这场史无前例、打得难舍难分的政治势力斗争中,东汉犹如被人从内部掏空的巨山,轰然倒塌……
  • 大唐刀圣

    大唐刀圣

    小小穿越者身怀一百零八套经传世经典刀法,心怀我不入桃花阵谁入桃花阵的雄心壮志,玩转大唐盛世,笑看贞观风云!
  • 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下)

    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下)

    《风格迥异的古代民族》结合历史文献,对历史上活跃于我国各地区的各个民族的产生、发展、融合的过程,作了科学、翔实的考证和研究,在具体民族历史的场面上呈现了各民族的“文化”,也为我们透露了民族史研究中的大量的新鲜资料。
  • 海南农垦发展史

    海南农垦发展史

    海南农垦的产生、发展、存在与命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中国当代史和海南历史密切相关。海南农垦发轫于中苏橡胶合作,经历了抗美援朝、人民公社、“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等时期,一路颠簸走来,前进与发展是其永远的主旋律。海南农垦的每一次发展与变革,对于海南社会历史、土地开发、人口增长、生产关系改造、基础设施完善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隋唐庶子为皇

    隋唐庶子为皇

    重生隋末李渊庶子李智云,父亲造反,被大哥李建成抛弃,生命危在旦夕,打碎宿命的死亡,在隋末展现不一样的风采,开创属于自己的盛世。
热门推荐
  • 庶女凶猛:重生为狠毒皇后

    庶女凶猛:重生为狠毒皇后

    前世,她是丞相之女,为助夫君登上皇位,被迫落入青楼,最终帮他夺得皇位,岂料,不过三个月,渣男竟联手美貌嫡姐逼她剖腹取子,将她亲生女儿卖入青楼,又将她削成人棍,缝起眼皮,藏于床后,亲眼看渣男和嫡姐活春宫。今生,她脱胎换骨,重生归来。她斗嫡母,杀嫡姐,杖奴婢,面对众人惶恐的眼神,她巧眉星盼,“既然我过不了好日子,那大家就都不要过日子了。”重生,只为复仇,却无奈的被卷入了众多美男中,风流王爷,腹黑太子,妖孽亲王,就连渣男都对她百般纠缠,这一世是重蹈覆辙还是涅槃重生?
  • 浦峰长明炅禅师语录

    浦峰长明炅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万剑争疯

    万剑争疯

    一个虚拟的武者世界,人类文明进程的一次选择,百万测试人群,各方势力国家别有目的,一个普通人的挣扎。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类的本性。人心如脱缰的野马演绎着一个疯狂的世界。
  • 魅力女孩

    魅力女孩

    青春期的女孩都憧憬着异性的青睐。本书详尽告诉女孩们如何打扮自己,如何了解男孩心理,怎样处理恋情,以及女孩需知的恋爱秘诀,帮助女孩们成为男孩眼中的魅力魔女。
  • 炎魔收藏家

    炎魔收藏家

    工程师洛眀在测试大型机甲时因自然现象而死亡,之后他重生了,在深渊里化身成为恶魔幼体。但是,谁能告诉他,为什么这个深渊里就连小劣魔都能手搓光剑啊!!脚踢主神系列里的诸多轮回者,拳打诸天穿越的破坏者。刀锋钉着那些引发悲剧的野心者,火焰点燃那些当众秀恩爱的后宫男。我,洛眀,今天就要打死在场的诸位,!或者被诸位打死!领悟了悲伤和爱的炎魔在无限的世界中与各种各样的主角或穿越者们玩耍,并且成为收藏家的愉悦故事。总体,归属与诸天混穿。
  • 锦绣陷阱

    锦绣陷阱

    云子衿穿越了,作为胎穿的她,睁眼的第一件事不是婴儿啼哭,而是思考着如何在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大宅院中立足生存。沐疏重生了,他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仰天大笑,感谢天恩浩荡,给了他重来一次的机会,他一定好好谋划,虐死前世将他利用至死的渣女。总之一句话,就是重生男主自以为设了陷阱,引女主跳进去,却自己先掉进去了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苏北有佳人

    苏北有佳人

    十七岁那年,苏北和顾佳宁约定大学一起去燕京。后来在机场的角落里,苏北看着顾佳宁头也不回地进了安检通道,去了西部那个号称十三朝古都的城市。—二十五岁那年,苏北和顾佳宁在两家家长玩笑般地安排下结了婚。 —新婚第二天,顾佳宁就背着单反,拉着行李箱去了青藏高原,果决的背影和当年她去上大学时一模一样。—苏北想大概两人之间所有的玩笑,都只有他当了真。他演着独角戏,看着顾佳宁在这场婚姻里自由来去……———— 小剧场: 酒吧包厢里,他一杯一杯地灌自己酒,开口时,声音听不出情绪:“我要结婚了。” 看着好友惊讶的神色,他继续开口:“商业联姻,和顾家。” — “你就这样同意了?”好友不理解,轻易妥协可不是他的风格。 他笑起来,神色却有几分哀伤:“我迟迟没有回答,他们都以为我是不愿意。” 又饮尽一杯酒,他的声音愈发低沉:“其实我只是怕她不愿意。” 校园+都市
  • 北域的炼金师

    北域的炼金师

    当来自失落文明的少年邂逅没落帝国的王女,究竟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呢?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开宗立派的艺术家(3)》本书分为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卫铄、王献之等部分。
  • 扁鹊难经

    扁鹊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