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0300000008

第8章 寻访孔子 刘邦的故乡

按照《史记·太史公自序》及《汉书·司马迁传》的记载,司马迁从江浙一带到两湖盆地以后又转向山东,这个路线在地图上看似乎有些怪。不过,在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考查出更合理的先后顺序之前,还是跟着这个唯一的记录,离开令人怆然的汩罗江,来到另一个失意的人物、同时也是令人崇拜而伟大的人物——孔子的故乡。

这时候,距离尊崇黄老的窦太后去世及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大约已有十年的时间了。崇儒风气已经吹遍了全国,这个孔子的诞生地自然有一番兴旺的景象。

司马迁来到这里做了一些什么呢?他说他到鲁国“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只祗回(或作低回,犹如徘徊)留之,不能去云”。他是亲身去接触孔子在文化教育上所遗留下来的种种具体遗迹,深深去体会儒家教化的遗风,并且徘徊不去。

他对孔子是崇拜的。他接着说:“天下君王,(以)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来,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宗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可是崇拜并不表示全部思想的皈依。后世对他究竟是重黄老还是重孔孟,争论不休。前面已说过,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汉书》作者班固在《司马迁传》的末了评论道:“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可是司马迁所定的《史记》体裁,采取西周以来封建诸侯的国别史的名称“世家”来记述诸侯的事情。孔子是平民,他却把孔子列入诸侯的行列作了《孔子世家》。关于老子,则只归到记述名人传记的“列传”而作《老子韩非列传》,显然在编排上又变成尊孔抑老。站在传记的立场,由司马迁的生存时空及生活体验来看,我们只能说:他具有浪漫的性格,他的家庭教育(来自他父亲)使他保有他父亲的黄老思想的遗风,但他所处的时代使他浸润在孔子的遗风当中,而这个时代的孔子遗风,又是个具备“杂家”色彩的儒风。

山东除了鲁国,另外还有靠海边的齐国。游完齐、鲁后,如同孔子遭遇的“陈蔡之厄”,司马迁也“困厄于鄱薛,彭城”,如何被困厄却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只在《孟尝君列传》中说:我曾到过薛(在今山东南部滕县的西南方),当地的风俗与邻(孟子故乡)鲁不同,都比较粗暴。我问人是什么原因,他们说是因为当年孟尝君喜欢养士,以致招来一些任侠奸人之类的到薛城来,恐怕有六万多户吧。所以,世人传说孟尝君好客,实在是名不虚传啊!

彭城就是现在的徐州,是当年西楚霸王项羽所统辖的楚国的首都。在彭城的东边,今江苏北部的宿迁县西,就是项羽的故乡下相。彭城的西北边则是刘邦及萧何、曹参、周勃等汉朝开国功臣集团的故乡沛县(故城在今江苏北部沛县的东面)。彭城的东北方,正是当年张良椎击秦始皇不中而藏匿的地点下邳(故城在今江苏北部邳县的东面)。张良在这里遇到圯上老人黄石公(圯是当地人的土语,就是桥的意思),黄石公在这里授给他《太公兵法》。可以说汉初的主要人物全部齐聚在彭城附近。所以这一段旅程虽然遭到困厄,但给司马迁的灵感应该也很多。

首先说项羽与彭城。项羽曾在此制造过一次以寡胜多的奇迹。他只用三万精兵,就把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最后项羽虽然失败了,但司马迁对他还是相当敬佩的。他把这位失败英雄放在帝王的地位,为他写了《项羽本纪》。他说项羽“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如果这次旅行,在时间上说,与他敬佩推崇项羽有什么关联的话,也许就是项羽的青年气势吧!项羽刚开始起义的时候不过是个二十四岁的青年,在乌江自杀时也不过三十一岁。相对地,刘邦已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了。当时二十岁出头的司马迁对项羽自然有一种年龄上的亲切感。当然这不是他敬佩项羽的主要原因,最主要的,仍要归于他的同情心。

在司马迁的笔下,项羽似乎比刘邦要来得有英雄气概,而刘邦则充满了无赖气息。

《项羽本纪》一开始就指出“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是说项羽的勇猛善战是有家世渊源的。然后说他有志气,“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因为“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要)学万人敌”,于是学兵法。说他看到秦始皇出游的队伍时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后来在挥军救赵的巨鹿之战中,司马迁写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军,胜利后,得意地召见原来在旁观看不敢参战的诸侯军将领,那些将领一个个吓得“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即使是项羽最后败亡的垓下(今安徽灵壁县东南)之战,司马迁也把他塑造成一个悲壮的英雄:汉军以数千骑追他仅存的二十八骑,结果“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有个大胆的汉将追项羽,“项羽曝眉(怒目)叱之”,那汉将就“人马俱惊,辟易(退避)数里”。

最后到了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四十里),项羽把他心爱的千里马送给一位亭长,那位亭长劝他渡江以图再起,他不肯,仍和他的随从战士下马“持短兵接战,项王又杀数百人”,后来他终于发现汉军中有一位老朋友,索性就把自己脑袋送给他去领赏,从而结束了他狂飚式的一生。

刘邦呢?司马迁笔下的他,是个好女色、爱喝酒的无赖汉。刘邦早年当亭长时,有一次去参加沛县县长的宴会,县长规定送礼一千钱以下的人只能坐下席。刘邦这个小亭长,身上根本没几分钱,竟高声说他送了一万,然后大摇大摆地坐在首席。他能任用读书人,可是动不动就骂他们,有时甚至拿他们的帽子作尿罐用。

在彭城的战斗中刘邦被打败了,他的父亲被项羽俘虏,项羽特制一个特大型的切肉砧板,把刘邦的父亲放在上面,威胁刘邦,如果不投降,就要把他父亲烹了。刘邦根本不怕,说:“我和你同在楚怀王面前受命,约为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如果真要把他煮了,那就也分我一杯羹好了!”由此可见刘邦的无赖作风!

至于刘邦周围的同乡又是什么样的人呢?萧何、曹参原来是狱吏,周勃是办丧事时的吹鼓手,樊哙是个杀狗的,周昌是个小吏,灌婴是个卖布的。结果后来萧何、曹参、周勃都做过丞相,其余的人也都封了侯。关于他们,司马迁在这次旅行中也询问了地方的老年人,他很感慨地说:“异域所闻!当年他们还在屠狗卖布的时候,怎么会想到日后竟然能够附骥(千里马)之尾,而垂名于汉世?”

这样前后一比,司马迁似乎是同情项羽同情得过火了吧?怎么刘邦及他的沛丰同乡(秦时,丰是沛县的一部分,叫丰邑,刘邦的故乡是沛县的丰邑。后来到汉朝时,丰邑独立为一县)形象都不甚好,倒是项羽像条汉子!

事实上不尽如此,司马迁写沛丰功臣们过去的历史并不是凭空捏造,因为他死后由他孙子把《史记》公开以后,并没有哪一个沛丰功臣的后代出来责难所记不实。至于刘邦和项羽之间,尽管司马迁同情后者,但并没有失去史家的理性,从他的记载仍然可以得出刘邦应该得到天下的结论。

刘邦是个老谋深算的人,早年虽然是个市井流氓,但是处理事情来却能够从大局出发,只要看看韩信在萧何大力推荐下而拜大将时说的话,就可以分出刘邦与项羽的高下了。韩信曾经在项羽的帐下听过令,因不被重用而改投刘邦。司马迁以一个对双方都有所了解的立场分析两人的优劣。关于项羽的劣势,他说:项羽的勇悍无人可比,但不能任用贤将为他效命,其勇悍只不过是他个人的匹夫之勇而已。他平常对人很好,讲话和颜悦色,有人生病了,他会为病人担忧,而且饮食照料,无微不至。可是当别人有功劳该封爵的时候,他又舍不得分封,所以他的仁慈,只不过是妇人之仁。还有,项羽大军所经过的地方,无不残破,从而引起天下人的怨恨。

相对地,刘邦废除秦朝残暴的法律,与秦民约法三章就是仁而爱人的表现,而他能说出“运筹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的话,则表现了他的豁然大度。

如此看来,司马迁哪有故意贬刘邦的意思?他能够从那些老年人口中采撷一些生活琐事而加以记录,除了写实以外,也为后世在分析汉朝统治阶层及其性格时,提供了上好的资料。说起来,他还真有分析的眼光呢!

再看司马迁描写萧何极力推荐韩信给刘邦,但刘邦还不了解为何韩信这么值得推荐时,刘邦说:“我就看在你面上任命他为将。”

萧何说:“只任命他为将军,恐怕韩信不肯留下来。”

刘邦就说:“那就任命他为大将(有全权治军之权)怎么样?”

萧何说:“这样才好呀!”

于是刘邦就想马上召韩信来任命他为大将。萧何有点不客气地埋怨道:“王素慢无礼(您向来不讲礼节)。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拜个大将像在叫小孩似的),这就是先前韩信偷偷跑掉的原因啊!”

这段讲来,是不是如见其人,显得刘邦这个人非常真实的存在?说来这也是个小动作,可是司马迁要是不记下来,则皇帝一切的事情岂不公式化得像神话?

游过了沛丰一带,司马迁转向西行,来到河南的开封。开封就是战国时代魏国的首都大梁,当地人向他述说了当年魏国灭亡时的景象。后来司马迁在《魏世家》里这样写道:我曾到大梁的废墟访问:当地人告诉我说,秦之所以能攻破梁,是引河沟(渠名,又叫鸿沟)的水淹灌大梁。三个月城墙就坏了,魏王只好请求投降,于是魏国就这样灭亡了。

魏国的信陵君是战国四大公子之一,养食客三千。诸侯因为他的贤名而不敢侵犯魏国。他曾经率领五个国家的军队大破秦国而威震天下。后来由于魏王听信谗言而不用信陵君,信陵君只有每天与食客饮酒解闷,又近女色,没几年就病死了,他也是个以悲剧收场的人物。司马迁很崇拜他,为他写了《魏公子列传》。文中有一段很戏剧化的场面,即信陵君听说魏国有一个老隐士侯赢后,为了把这位隐士招到自己手下,他竟在众宾客面前亲自执辔(马绳)到“夷门”去迎接侯赢。司马迁问大梁的人什么叫“夷门”,有人告诉他,“夷门”就是东门。

游完大梁之后,司马迁继续往西走,到了洛阳东南方的登封县,他登上了中岳嵩山附近的箕山。他后来写道:“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许由是古代的一位隐士,据说尧打算把天下让给他,他一听就奔到河边,狠狠地把耳朵洗了又洗,表示不要听,不肯接受帝位。他死了以后就葬在了箕山上,山下有一处洗耳时留下的古迹。

箕山之游已经算是司马迁这次游历的尾声了,这里距离关中不远,或许他就径自回长安去了。

我们不敢说这次旅行就是为了写史,相信他在那个急剧膨胀的时代,对自己的前途会有各种不同的幻想。他未必已经确认自己要接父亲的“衣钵”。但是从小的耳濡目染,想必使他具有史家的特质及史家所具有的敏锐。因此,不论这次旅行的目的为何,都为他日后写作《史记》储备了大量素材,甚至为某一幕“历史剧”拟妥了剧情大纲,也为它们准备好了布景和道具。

这是一次重要而富于情感和趣味的旅行。

同类推荐
  •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荀子进取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的藏与露

    曾国藩,崛起于落后的农村,出身于白面书生,成名于拯救大清。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东南之主、湘军之父、洋务之父,大清王朝的中兴名臣,有清一代的儒学藩镇,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他手无缚鸡之力,却打造出了战斗力强劲的湘军;他长着一副奸臣短命之相。却成了万人景仰的盖世功臣;他功高震主,令皇帝寝食难安,却能全身而退。毛泽东佩服他,蒋介石学习他,梁启超推崇他,李鸿章继承他……在他身上,虚名与实利都得到了集中体现。他享尽了功名利禄,占尽了令人羡慕的一切好处:吃喝玩乐占了,叱咤风云占了,行权用势占了,建功立业占了。
  • 名人传记丛书:王羲之

    名人传记丛书:王羲之

    名人传记丛书——王羲之——他留给后人的除了真迹,还有风骨:“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王大珩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王大珩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一百多年前,西方的一位战略家就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如果输掉了科学,也就输掉了未来。王大珩从来就有他独特而深刻的思维,面对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他放弃了继续深造,选择了光学玻璃制造与研究。回国后,一句“馆长就馆长,只要能做事就成”,他挑起了仪器馆的大梁,工作很快就有了起色。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常把这句话常挂在嘴边:没东西就找王大珩要去!1958年,长春光机所以研制高精光学仪器和光学玻璃的“八大件一个汤”而闻名全国科技界。“原子弹、导弹中的光学设备一定要让长春光机所来做!”钱学森的这句话一锤定音。晚年的王大珩以一位战略科学家的眼光与智慧,成为倡导中国的“863”计划第一人。
  • 最富有的“流浪汉”:诺贝尔

    最富有的“流浪汉”:诺贝尔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记述了瑞典发明家诺贝尔的一生。少年时代的诺贝尔勤奋好学,成年后致力于发明事业,以百折不回的精神发明了硝化甘油炸药、达纳炸药、炸胶,此外,还获得了350多项其他技术发明专利。诺贝尔一生中积累了巨额财富,但他通过设立诺贝尔奖基金,把这笔财富无私地献给了促进世界和平、科学、文学发展的事业。近百年来,诺贝尔奖金对世界科学、文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热门推荐
  • 逆流战国当名嘴

    逆流战国当名嘴

    逆流两千年前的战国时代。那个时代七国争霸,风起云涌,站在乱世的风口上,谁不想一飞冲天!某个大二生,一不小心穿越成了苏秦。看我用三寸不烂之舌纵横天下!
  • 美在别处

    美在别处

    金贵爽朗地答应了方芳升学的要求,并以不容置辩的口吻宣布,要承担她的四年学费和她本人的生活开支。这样无形中巧妙地将这根红线拴在方芳的身上!方芳入学的手续快要办妥了。就在这时,丑鬼金仁突然又在金家出现了。这个十足的恶棍、流氓、骗卖了阮圆圆后,又重新溜回了H市。打听到华夏公司东山再起,阮圆圆又已坠楼自杀的消息后,不禁以手加额,暗自庆幸:“天助我也!”以为自己的劣迹无人知晓,于是又斗胆杀了个回马枪,重新闯进金家,编造了一套假话,又用一把眼泪,两串鼻涕,唬住了金贵,终于又被收留下来。
  • 曼哈顿恋人

    曼哈顿恋人

    这是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成功奋斗史诗及情感风暴后纯美回归的赞歌。男女主都是毕业于中国985名校和美国藤校商学院的高材生,在世界财富金融中心曼哈顿、华尔街从事众人皆羡的高智商投资行业,并各擅胜场。他们从纯粹曼妙的校园恋情开始,渐渐卷入成功与诱惑、收购与反控、天才和疯子、操纵与良知、欲望与贪婪,以及职场政治与宗教信仰之间这场关于财富与爱情的惊心动魄的悲喜剧中。
  • 太子妃升职记2:公主上嫁记(上)

    太子妃升职记2:公主上嫁记(上)

    芃芃和齐晟终于过上了幸福的退休生活,但是万万没想到,他们最得母亲真传的三女儿竟然也有一段荡气回肠的“奇葩”经历!齐晟芃芃想为最宠爱的公主择一个贤婿,却未曾想姻缘天定,自有造化……这位公主也是从未料到,她见到她未来夫君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老天爷啊,真丑!
  • 透视青少年科学之谜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透视青少年科学之谜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捡个少主来种田

    捡个少主来种田

    这是一个现代女大学生穿越到古代一个女扮男装的长子身上养家糊口过日子的故事。这是一个男银误以为自己喜欢上男银的纠结故事。女大学生古云清穿越到古代一个小山村的农家里,本想种种田过过安稳的小日子,没想遇见一个长相俊美的小倌,从此开始了另一段人生,这个少年陪她成长,护她安稳,保她安危,知她懂她,疼她为她。有些喜欢,只能深埋在心底,也只会深深埋在自己心底,直到腐烂,无可救愈——而那个人,他,永不会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把他这样放在心上,扎根心底用血液灌溉出一朵花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随身种田

    随身种田

    因为家庭变故,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的刘睿,在得到了一颗神秘的石珠之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封神演义》和神魔小说

    《封神演义》和神魔小说

    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杀手的傲娇尊上

    杀手的傲娇尊上

    初蔓是现代社会s级别女杀手,魂穿跟她同名同姓的初家痴傻大小姐身上,先是偶遇境灵尊者最强男主一见钟情告白,差点吓哭,后遭原主暗恋多年人渣太子退婚,还差点被强暴,然后凭借自己高阶灵根在厉害轰轰男主的帮助下一路冲天,睥睨天下,琴瑟和鸣……故事
  • 国际制造商

    国际制造商

    韩义在路上扫了个二维码,然后桌面上多了个应用。这个应用很奇怪,它可以捕捉到现实里的一切物品,通过解析来重组物品。【滴滴!!电路模块板-Dome-屏幕-前后盖-重组手机!】【滴滴!!75%纯棉-25%亚麻-磁性油墨-重组美元】--------普通群,512341036,VIP群,343892078,(需要全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