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中国的古礼,父母死亡后,做子女的必须守丧。服丧期间,不能担任公职,生活上力求节制刻苦,不能饮宴作乐,以示哀悼。
孔子担任司职吏期间,手下有一个刁猾的属员名叫景和,竟敢瞒着上司,暗中舞弊,接受贿赂。事后虽然被发觉而予以处分,但这件事使得孔子感慨万千。他曾叹息着说:“正人易欺,我不想做官了。”
孔子在服丧期间,仍不断地钻研学问,并向郯子学习官制,又曾习射于矍相(今山东曲阜城内阙里之西),而慕名前来向他请教的弟子也越来越多。
孔子最景仰的人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周公名旦,周朝的文化礼仪制度大半是由周公所创,他后被封于鲁,是鲁国开国先祖。
周公本来可以回到自己的封地鲁国,但是因为武王驾崩时,继位的成王,年纪还小,周公不得不以叔父的身份辅佐他。因为这个缘故,周公就让自己的孩子伯禽去治理封地。
伯禽动身去鲁国的时候,周公训勉他说:“成王的年纪太小,我这个做叔父的有责任要辅助他。以我的身份、地位来说,无人能及,但是我仍得小心翼翼,在言行上尤其要注意,以免开罪贤士们而受他们的非议。当我正在洗头的时候,如果仆人通报说有客人来访,我就得立刻匆匆忙忙地擦干了头发,赶紧出去接见。有时候,正在吃饭,听说有人求见,我就得把刚送进嘴里的东西吐出来,马上去招呼他们。事后,我仍然要仔细检讨在言行上有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或是招待不周。”
“今后,你回到鲁国去掌理国政,处处得谨慎小心,千万别以为自己身为国君,就骄纵放肆、狂傲悖理。你要礼贤下士,善待百姓才好。”
孔子对周公敬慕、佩服之至,有关周公制定的礼仪、周公的著述等等,孔子无不尽心研究。孔子年轻的时候,就经常梦见周公,可见他对周公的仰慕之情有多深。
服丧期满以后,孔子已经是接近“三十而立”的人了。有一天,他对敬叔说:“我自幼就对周公极为仰慕,很想到周京(周武王开国时,以陕西长安作为京城。周平王的时候,为了躲避犬戎之乱,把京城迁到了河南的洛阳。这里孔子所指即是洛阳)去参观先王的遗制,并考察礼乐的源流,同时想顺便寻访老聃(即老子)。听说老聃博古通今,深晓道德的精义、礼乐的奥旨,足可当我们的师表。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同行?”
按照当时的规定,一般人是不准擅自离开国境的,因为国势的强弱与人民的多寡有关。人民众多,则劳动力多,生产就会增加,一旦遇到战争,兵源也不虞匮乏。基于这个原因,孔子才会把前往周京的意愿向敬叔吐露,并邀他同行。
现在我们来叙述一下敬叔和孔子的关系。当时鲁国有三大公族,孟氏是其中之一。孟氏公族中的孟僖子曾追随鲁昭公左右,颇受宠信。孟僖子临终之前吩咐他的两个孩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说:“孔子的年龄虽然不大,但他的学识和品德足以为人师表,你们要礼敬他,常常去向他请教,对你们一定有很大的益处。你们要牢牢地记住我的话。”
由于这一层关系,所以身为贵族的孟氏兄弟对孔子待之以师礼。而孔子也认为敬叔、孟懿子都是贤士,因此常常相约偕游,尤其是和敬叔之间的感情,更是日益深厚。
敬叔听孔子这么一说,立刻欣然同意,但是出国的事必须先禀明鲁君才行。
鲁君素知敬叔是个贤臣,孔子又是一个勤勉好学的贤士,对于他们准备出国游历的事欣然同意,并且赐马两匹、车一乘以壮行色。
从鲁国到洛阳,虽然只有几百里的路程,但是古代的交通不像现在这么便利,大多是靠步行。孔子他们虽然获鲁君赐赠车辆,不过,当年的车辆构造非常简单,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走依然十分辛苦。孔子一行,在经过不少时日的颠簸后,终于抵达了洛阳。
洛阳是周朝的首都所在地,由于周朝已日渐衰微,所以洛阳已不若往日的繁华。不过,一切文物、典章依然存在,因为中国的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洛阳毕竟是一个文化中心,而且历史悠久,保存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宝藏,许多的学者、乐师等也都汇集在这里。
孔子和敬叔到达洛阳后,看到了巍峨的建筑、宽阔的马路,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当他们在旅店安顿下来后,就迫不及待地到各处去参观。他们去瞻仰的地方,如同今天的图书馆和博物馆等,里面陈列着各种典籍。当年还没有纸张,因此没有所谓的书本,只是把文字刻在竹简上,将一片片竹简连缀成册,其中包括历史的记录,有医药、天文、农耕等等,数量之多令人惊讶。
最令他们印象深刻的是“明堂”的建筑。所谓“明堂”是周王在位时接见各国诸侯的地方。这座建筑宏伟异常,在正殿的四周墙壁上,绘有古圣天子尧、舜的画像,也有暴君桀、纣的画像。他们的仁政及暴政都记录在上面,目的是让后人有所借鉴。
在正殿中央的墙壁上,绘有周公辅助年幼的成王接受诸侯朝拜的情景。幼主受到周公的辅佐,施行善政,奠定了王朝的国基。孔子看了以后,不禁肃然起敬,周公的伟大愈发使他感叹不已。
接着,他们又亲眼见到许多先王、周公等圣人遗留的青铜制的鼎、壶以及祭祀用的各种器皿,雅致庄严。孔子和敬叔一边缅怀古圣先贤的遗迹,一边慨叹着周室的日渐衰微,两人流连徘徊,不忍离去。
第二天,他们又去太祖后稷庙参观。在庙前的石阶上竖立着一个大小和真人相同的金属制的人像,该人像的嘴巴上用三根钉子封着,在人像的背上刻有“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几个字。
孔子回过头来对敬叔说道:“古圣先贤们都以‘言不顾行’为耻辱,因此训诫人们要三缄其口,出言必须绝对谨慎,我们应该多体会这句话才行!”
孔子和敬叔在各地参观告一段落以后,就一同去拜访仰慕已久的老聃。
当时,老子担任保管文物兼任记录历史的吏官,是一位极具名望的大思想家。
孔子那时候才三十岁,而老子的年龄却比孔子大了一倍有余。孔子的思想当然较为积极,老子则是消极而厌世的。从他们初次见面时的一段谈话里就可以看得出来。
孔子首先以充满自信的口吻,向这位前辈叙述自己的抱负,他说:“我看现在的风气一天天地败坏,人人只图利己,不肯行正道,若要拯救这种颓风,除了恢复古圣先贤的礼教外,恐怕没有其他的途径可循了。不知道老前辈意下如何?”
孔子这一席话,积极热情有余,却不免略显急躁和自负。因为他毕竟是满怀救世襟怀的壮年男子,在求知和修养方面,还需要有更宽广的胸襟以及在精神、内涵方面作更深一层的审察。老子虽然较为消极,但他对于人民的疾苦,确实深为同情;对文明的崩坏,也极表关切。
孔子叙述时,老子不时摇头,表示并不赞许他的意见。当孔子讲完,等待老子的回答时,老子却慈祥、诚挚地告诉他说:“你所说的古圣先贤,早就物故,就连骨头恐怕都已腐朽成灰了,只不过留下一些话而已。你的理想固然没错,可是时代不同了,古人所谓‘良贾深藏若无。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就是说一个善于经商的生意人,他不会把所有的货品都摆出来亮相,他只陈列出一小部分,看起来好像存货不多的样子。同样的道理,一个具有良好德性的君子,在外貌上看起来,也好像有点愚鲁。”
“因此,我奉劝你,千万不可带有骄气或操之过急,否则,白白耗费你的时间和精力而不会有什么结果。我能告诉你的仅此而已,你自己参酌吧。”
老子的这番训诲,对孔子来说确实获益匪浅。后来,孔子对自己的弟子们说:“我们都知道鸟善飞,鱼善游,兽善走。善走的兽类可以用网罟或兽夹来捉它,善游的鱼儿可以用钓钩来钓捕它,善飞的鸟类可以用弓箭来射它,唯有乘风云而升到天上的龙,却奈何它不得。自从我见到老子以后,我觉得他就像是龙一般的人物。”
孔子对老子非常地佩服,因此经常去向他请教。有一次,孔子和敬叔再度去拜访老子,他首先请教说:“久仰先生博古通今,精研礼乐和道德,还请不吝赐教。”
老子说:“二位远道前来,以礼乐和道德之事相询,说来惭愧,我对礼和道德,略知一二,至于乐嘛,自从尧、舜、禹、汤、文武、成康,直到现在,古乐和今乐,不知道一共有多少。乐是宴飨时所必备,我不是乐官,没有深入地研究,不敢随便应付。我有好友名叫苌弘,他的祖先都是历代的乐官,他本人现在就是王朝的乐官长,以后有机会,我可以为你们引见,你们可以直接向他请教。”
孔子拱手作礼道:“多谢前辈指点。敢问现今的礼,何以不及古礼?”
老子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周公辅佐成王所制定的古礼,在西周隆盛时,上下遵守,无敢不从。自从东周以来,王室衰微,以致诸侯争霸,各自称雄,古礼日渐泯没,如今已不堪闻问了,令人兴叹!”
孔子继续问道:“我们对于各种礼制,未经名师指导,不能融会贯通,还请夫子指点一二。”
“讲到礼制的问题,关系可真大得很呢。从前的禹、汤、文、武、成王、周公都是在位时秉礼,所以治道隆盛;而幽王、厉王由于在位时不能秉礼,以致遭殃。由此看来,礼制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治乱兴衰,怎能不加以警惕?
“古代的圣王承天道以治人情,奉魔神以设教,故而制定了郊社(祭天地)、禘尝(禘是祭的意思,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馈奠(祭神的献物)、射飨、食飨等等礼制。”
孔子不解地询问说:“何以鲁国不行郊礼?”
老子告诉他说:“鲁国遵奉周公遗制,冬至是不举行郊祭礼的。”
“请问郊社的意义是什么?”
“简单说来,郊祭天,社祭地。若要详细叙述,却很复杂。古代帝王的郊祭,乃是祀祖以配天,因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郊祭的意思是报本反始,所以配上天,必定在冬至一阳生日举行。
“郊祭是在冬至月上辛日;社祭则行之于惊蛰月份,目的是祈祷农事丰收,称大郊祭,选定于南郊筑坛,名为‘圜丘’,另外还有天坛、泰坛等别名。至于所用的牲畜,郊祭用的牛,必须先豢养三个月;而社祭后稷所用的牛,临时找一条来就可以了,这也就表示祭祀天神与人鬼有所不同。在举行祭祀以前,必须先把圜丘整理得清洁整齐,祭祀的器皿是用陶匏,郊礼是用象天数,社礼是用象地数,这些是天子的祭礼,一般诸侯是不能僭用的。
“天子举行郊祭,必须先行卜郊礼,要先到祖庙去祝告受命,其次是告弥宫(亲庙)以做成卜占休咎的龟甲,这是为了表示尊敬祖先的意思。
“卜筮的那一天,天子要亲立于泽宫(习射的地方),接受卜官缮正的祭天誓命。卜礼完毕后,供献誓命于库门,并命令百官都要先行斋戒,以示慎重。
“郊祭的当天,穿凶服(送死者衣服)的不准进入国门,遇有丧事的亦不准哭。途经的道路必须先打扫清洁,闲杂人等不许随便走动。天子则身披大裘,乘坐没有华饰的素车,前面有十二面绣着龙章日月的旌旗作为前导,这是象天文的意思。抵达泰坛后就下车,换上祭天的衮服,头戴十二旒的平天冠,这是象天数的意思。然后是献爵(爵是饮酒器,金属制,有三只脚)上首,燔柴(积薪于上,取玉及牲置柴上烧之)读祝祷文。
“郊、社礼是敬祀上帝神明,禘尝礼是敬祀昭穆祖先,始自虞舜;馈奠礼是敬死丧;射飨礼是敬乡党;食飨礼是敬宾客,不可混淆。”
孔子接着说:“以前我在家乡的时候,曾听郯子说过:‘居家有礼则长幼分,闺门有礼则三族和,朝廷有礼则官爵尊,田猎有礼则戎事闲,军旅有礼则武功成。’如果这五样统统无礼,将会怎么样呢?”
老子回答道:“若是居家时长幼不分、闺门亲族失和,朝廷中官爵失序、田猎失策、军旅失势、宫室失度,鼎俎失象、百官失体,政事失勤、动静失宜的话,就如同瞎子没有人搀扶,胡乱瞎闯,又好比一个人在昏暗中摸索,会弄得进退失据,手足不知所措,那可危险得很哩!”
老子知道孔子是一个虚心求知的年轻学者,因此,对于他的发问,都不厌其详地予以阐释,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当孔子向他辞行的时候,老子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了下面一番话:“大凡有钱人为别人送行时,多半是赠送钱财;有道德学问的人为别人送行时,则赠他几句话。我不是一个富裕的有钱人,只不过徒负一些学问、道德的虚名而已,姑且就以几句话作为临别赠言吧。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不是曾经跟你说过吗?古人已经死了,连尸骨都已腐朽成灰,他们遗留下来的,只是几句话而已。我知道你一直在钻研古人的东西,希望你切勿一味地死守着那些话,应该加以活用,因为时代不同,情况有异,我想你也许懂得这层道理的。
“此外,世间有很多聪明才智之士,他们能洞察人心,却往往招来杀身之祸,这是因为他们喜欢批评别人的是非,好管闲事的缘故;又有一些滔滔雄辩、头脑灵活的人,他们也会惹来烦恼,甚至难以保身,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喜欢谈论别人的长短,揭发他人的隐私所致。
“所以,在家的时候,要尽量养生孝亲;出来做官的时候,要尽忠职守,施行仁政,善待百姓。进于君主的诤言,能采纳当然最好;如果不被采纳,那就算了。听则仕,不听则退。我所要说的,也就是这些了。”
孔子感激不已地稽首作别,他说:“承蒙夫子指教,我当铭记在心,终身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