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6200000008

第8章 实践(2)

如果人们能在学习了解的基础上再深入思考,将所学知识不断反馈到大脑的深处,让这些信息一次次地刺激潜意识,以便把知识提炼、消化,就可以灵活自如地运用这些知识。在拥有了深入思考的习惯后,人们就能避免浅尝辄止的毛病,学会深入地了解事物,即儒家所说的“笃行”,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坚持到底的做事精神。

唐代大诗人李白自幼天资聪颖、活泼好动,是远近闻名的“小才子”。在众人的赞赏声中,年幼的李白逐渐变得骄傲自满起来,一味贪恋玩耍,读书时只是敷衍了事,不太愿下苦功学习。

李白的父亲看到儿子这样不思进取,很是担忧,便送他到山中去读书,希望他能静下心来专心学习。然而,李白一点也没有改变。

过了一段时间,父亲想看看李白有没有进步,就考他对一首诗的理解,李白自恃其才进行解说,却解说得乱七八糟。父亲很生气,斥责他:“如此读书,何时成才?”李白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已经记住了那首诗,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生那么大的气。他说去练书法,就借机溜出去了。面对顽劣的儿子,父亲叹息不已。

李白正在写字时,面前飞过一只蝴蝶,一下把他吸引住了,他忙放下笔,蹦蹦跳跳地去追蝴蝶。一路追逐着蝴蝶,李白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山脚下的一条小涧,他看到一位老婆婆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

李白好奇地问:“老婆婆,你在这里做什么呢?”

老婆婆抬起头来,答道:“我在磨这根铁棒呀。”

李白感到更奇怪了:“你磨铁棒干什么用呀?”

老婆婆说:“我呀,我想把这根铁棒磨成一根绣花针。”

李白惊呆了:“那么粗的一根铁棒,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啊?”

老婆婆回答道:“这你就不懂了。常言说得好,世间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不论做什么事,没有成不了的。这根铁棒虽然粗,但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会磨成绣花针的。”

看到这一切,又听了老婆婆的这番话,李白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他深深地感到自己以往不论做什么事都浅尝辄止,与老婆婆要将铁棒磨成绣花针的精神相比,真是太惭愧了!

从此,李白痛改前非,无论射箭、练书法、读书都非常用心,力求精益求精。经过持久不懈的努力,他最终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李白作为天资聪颖的一代大诗人,尚且要如此笃行才能成功,我们普通人,要想取得成就,就更要下苦功去克服浅尝辄止的毛病了。

笃行,即坚持,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词汇,却也是一个鲜有人达到的标准。国学大师冯友兰曾说:“我们在一生中,所想做的事不一定都能成功,而尤其是新兴的事业,那更没有把握了。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即使遇到失败,千万不要灰心,仍然要继续做下去。”也正是秉持着这份坚持,冯友兰大师才在哲学领域取得了成功。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做一个决定,总是很容易,但当事情发展下去时,人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出现了:没有时间、外界干扰、条件不允许……分歧也在此产生。很多人开始动摇,开始心存疑惑:我真的能做完这件事吗?接着,开始气馁、灰心丧气,随后便是退缩与放弃,成功就此夭折。如果在面对诸多阻挠与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地继续下去,跨越一个又一个障碍,往往能迎来期望中的成功。

很多时候,成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大戏剧家莎士比亚说:“千万人的失败,都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还差一步,便终止不做了。”这样的失败,无疑令人扼腕叹息。其实,我们与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这一步便是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正视自己的弱点

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王阳明认为,在白天学习时,如果感觉自己被外界繁乱打扰,就学习静坐;如果觉得自己懒于看书,就去看书。这就是对症下药。

对症下药一词出自《三国志·魏志·华佗传》,本是指医生针对病症用药,后用来比喻人们针对问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的行为。

华佗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医术高明,诊断准确,在我国医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华佗给病人诊疗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开出不同的处方。

一次,州官倪寻和李延一同到华佗那儿看病,两人诉说的病症相同:头痛发热。华佗分别给两人诊了脉后,给倪寻开了泻药,却给李延开了发汗的药。

两人看了药方,感到非常奇怪,问:“我们两人的症状相同,病情一样,为什么吃的药却不一样呢?”

华佗解释说:“你俩相同的只是病症的表象,倪寻的病是由内部伤食引起的,而李延的病却是由于外感风寒,着了凉引起的。两人的病因不同,我当然得对症下药,给你们用不同的药治疗了。”

倪寻和李延服药后没多久,病就全好了。

华佗能够区分病情,对症下药,因而能很快治好病人的病。治病讲究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也具有同样的道理。对症下药地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对关键,抓住问题的“症结”。在生活中遭遇难题、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不妨先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一下问题,认真区别不同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对策,就能正确地处理各种问题。

一位幼儿园老师每个月都被评为优秀员工,许多同事向她请教和孩子相处的技巧。她只说了四个字——对症下药。

同事不解,这位老师解释道:“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比如,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一定要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处理。

如果孩子是因为担心、害怕,我一般会以轻松的口气告诉他不用着急,并用科学知识为他释疑,缓解他的不良情绪。比如,孩子做噩梦了,我便告诉他每个人都有可能做噩梦,这并不丢脸,做噩梦只是因为我们平日玩得太累或者睡姿不好造成的,只要我们注意就可以避免,而且噩梦本身不是真实存在的,即使很可怕也没关系,因为它不是真的。有时候,我还会以感同身受的办法来消除他的担心,如我会告诉他我小时候也有类似的担心和害怕,后来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自己解决的,等等。

如果孩子是无理取闹,我一般是冷处理,放任他自我宣泄,并且不屈服于他的哭闹(不答应他的不合理要求),我还会告诉他:‘生气会使人变丑、变老哦!’这样,孩子往往会因为自讨无趣而接受我的合理建议。

如果孩子是因为生病等或碰到挫折有一些小小的情绪,我则会比较宽容,给予耐心的安慰和劝告,并尽量满足他一些要求,还会选择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和游戏引导他,使他能够从负面情绪中尽快抽离出来。”

看似同样的事或表面现象,其实蕴藏着很多不同甚至是相反的作用。如果人们忽视那些细微的差别,笼统地对待问题,就无法抓住问题的核心,也就无法对症下药,从而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处理生活问题,都要讲究方法。只有抓住关键环节,切中问题的要害,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事半功倍。办事情、做工作应从关键处下手,尽量避免过程烦琐,更不要面面俱到。正如著名的人力资源培训专家吴甘霖博士说的:“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对问题进行正确界定。弄清了‘问题到底是什么’,就等于找准了应该瞄准的‘靶子’。否则,要么是劳而无功,要么是南辕北辙。”这就是王阳明所推崇的“对症下药”。

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问:“孟子‘巧、力、圣、智’之说,朱子云:‘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何如?”

先生曰:“三子固有力,亦有巧。巧、力实非两事,巧亦只在用力处,力而不巧,亦是徒力。三子譬如射,一能步箭,一能马箭,一能远箭。他射得到俱谓之力,中处俱可谓之巧。但步不能马,马不能远,各有所长,便是才力分限有不同处,孔子则三者皆长。然孔子之和只到得柳下惠而极,清只到得伯夷而极,任只到得伊尹而极,何曾加得些子。若谓‘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则其力反过孔子了。巧、力只是发明圣、知之义,若识得圣,知本体是何物,便自了然。”

有弟子问王阳明道:“孟子主张‘巧、力、圣、智’的说法,朱熹先生说:‘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这样说对吗?”

王阳明回答说:“伯夷、伊尹、柳下惠三个人不仅有‘力’,而且还有‘巧’,‘巧’与‘力’实际上并非两回事,‘力’中要有‘巧’。有‘力’却无‘巧’,不过是白费力气罢了。如果用射箭作比喻,他们三个人里,一个能够步行射箭,一个能够骑马射箭,一个能够远程射箭。只要他们都能射到靶子那里,便都能叫作有力;只要能正中靶心,便都能叫作巧。但是,步行射箭的不能够骑马射箭,骑马射箭的又不能远程射箭,他们三个各有所长,才力各有不同。而孔子则是身皆三长,然而,孔子的‘和’最多也只能达到柳下惠的水平,而‘清’最多能够达到伯夷的水平,‘任’也最多只能达到伊尹的水平,未曾再添加什么了。如果说‘三子力有余而巧不足’,那他们的力加在一起反倒能超过孔子了。巧、力只是为了阐明圣、智的含义,如果认识到了圣、智的本体,自然就能够了然于心。”

生活中,有人日出而作,夜深才息,一天甚至埋头苦干十一二个小时,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一生平庸,碌碌无为。有人却深谙巧干远大于苦干的奥妙,总能找到更简单、更轻松、更快捷的方法,让自己获得成功。

美国船王丹尼尔·洛维格获得的第一桶金,就和他做事善于巧干有关。

出身于中低收入家庭的丹尼尔·洛维格不甘心过平凡穷苦的生活,他想要赚很多的钱,让自己充分体会成功的快乐。在他看来,对于一贫如洗的人,要想拥有资本就得借贷,用别人的钱开创自己的事业,为自己赚更多的钱。

经过多番思考后,洛维格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借贷方法:他将自己的一条尚能航行的老油轮重新修理改装后,以低廉的价格包租给一家大石油公司。然后,他带着租约合同去找纽约的各大银行申请贷款,理由是——他有一艘被大石油公司包租的油轮,每月可收到固定的租金,如果银行肯贷款给他,他可以让石油公司把每月的租金直接转给银行,来分期抵付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

许多银行听了洛维格的想法,都觉得既无信用可言,又荒唐可笑。但大通银行的总裁却不那么认为。他想:洛维格一文不名,也许没有什么信用可言,但是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却是可靠的。拿着他的租契去石油公司按月收钱,这自然十分稳妥。

洛维格终于贷到了第一笔款,然后买下了他所要的旧货轮,把它改装成油轮,租给了石油公司。然后又利用这艘船做抵押,借了另一笔款,再买了一艘船。这种情形持续了几年,每当一笔贷款付清后,他就成了这条船的主人,租金不再被银行拿走,而是进了自己的腰包。

就是凭借这样巧妙的借贷方法,洛维格赚得了他事业的第一桶金,也开始了他辉煌的创业旅程。

生活中,会苦干,更要会巧干。会巧干的人,不一味走别人走过的路,总会努力开辟一条新途径,寻找新的机遇,尽管路上荆棘丛生;会巧干的人与众不同,而且并不介意与众不同;会巧干的人从不循规蹈矩,他们往往放荡不羁,喜欢标新立异、独辟蹊径,以新的方法去干老的工作;会巧干的人具有独立性,他们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有时喜欢独处,对自己的信念和愿望总会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会巧干会变通的人看问题具有与常人不同的眼光,他们具有特殊的综合能力,往往别出心裁。如当别人说1+1=2时,他们却说1+1>2或1+1=11。

总之,会巧干的人不满足于浅显的东西、世俗的东西、平庸的东西或陈腐的东西;不满足于对问题的固有答案;并在不断的追求和探索中感到其乐无穷,因此,他们往往能够避免王阳明所说的“有力却无巧,只是白费力气”的做事误区。

同类推荐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

    《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选择以清末民初三十年间的社会与文化为背景,通过对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代表的“晚清”与“五四”两代学人的文化理想、学术思路、治学方法以及文化心态的描述,展现中国现代学术转型的复杂性,揭示、发掘各种被压抑、被埋没的声音,挑战以“西学东渐”为代表的“现代化叙事”。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剑指巅峰

    网游之剑指巅峰

    视游戏如命的少年,在这个游戏的世界中,充满着杀戮、背叛,征途险境重重,美女如云却又漂浮不定,嗜血拼杀,剑指巅峰,一路争锋,最后的王者至尊,谁能拥之。
  • 走,没事就去墓地走走

    走,没事就去墓地走走

    要有多大胆才敢没事去墓地遛弯…… 不过自古闲人不怕死,没事就吃雄心豹子胆,所以还是墓地还是一个有待开发的旅游景点,要故事有故事,要画面有画面,不时还得出现几个打酱油的……
  • 庶妻诱爱:误惹薄情首席

    庶妻诱爱:误惹薄情首席

    七年前,因为长得太雷人,内心自卑的她放弃了爱,但是,却不断的追寻着他的身影。可是,为什么,自己寻觅追寻的时候,你不出现。可是当自己嫁人的时候,却让自己以弟妹的身份出现在你的视野中。当遭遇丈夫惨无人道的折磨,身患癌症,对人生绝望的时候,你为什么不顾身份的再次闯进了自己的生命。
  • 霸天神尊

    霸天神尊

    混沌神珠,久蒙尘埃,今世显现,漫天惊变。黄泉道统,可造轮回,可改天命,与众生为敌。开天神体,欲改天换日,涤清世间污垢。沈锋寒本是一名乡野孤儿,于梦中学得绝世奇功,成就绝世神体,纵横于天地。有兄弟佳人,陪我逍遥于天地,我愿与诸天为敌,霸天为尊。
  • 侯门继妻

    侯门继妻

    前有出身高贵的原配嫡妻,后有青梅竹马的表妹姨娘。左有聪明大气的嫡子嫡女,右有不敬嫡母的庶子庶女。偏她,不高不低,不尴不尬,占着侯府继妻的位置,却是个无宠无子的命,忒可怜。即便如此,也有各种新鲜水灵的美人对她的位子虎视眈眈,打算取而代之。穿成这样一个人,苏婉却不觉得可怜,因为她给丈夫戴了顶天大的绿帽子……对女主的印象:侯爷(冷漠)——空有一副好皮囊,无才无德,善妒,又不能生育,简直就是个没用的废物,不过胜在单蠢又听话,本侯就勉强养着吧!省心。风流皇帝(回味)——没想到,霍爱卿的小妻子竟如此风情万种,真是深得朕心,朕要不要再约一次呢?锦衣卫指挥使(窃喜)——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人之利,美哉!新科探花(遗憾)——恨不相逢未嫁时。表妹(得意)——长得美如何,正室又如何,管家全还不是在我手中?这说明侯爷最喜欢的还是我。嫡女(无视)——不过是外祖母挑选出来的,专门来伺候我们姐弟的保姆罢了,面上恭敬就行了,不必重视。庶女(轻视)——什么嫡母,无子无宠的空架子罢了,在谁跟前摆谱呢?皇后(淡定)——陛下最近不太对劲,又是哪个小妖精勾了他的魂?算了,还是别管了,陛下虽好色了点,但还是有分寸的。宠妃(惊怒)——到底谁敢虎口夺食,是X美人,X婕妤?还是新进宫的美人儿?真是岂有此理,别被本宫抓住你的小辫子。觊觎侯夫人之位的小姐(憋气)——如此不知廉耻之人,侯爷怎么还不休了她?!……女主——呵呵,人生苦短,及时行乐。ps:蠢作者心血来潮、脑洞大开的颠覆之作,可能三观不正,慎入啊慎入!
  • 杜甫和草堂

    杜甫和草堂

    一座草堂,几间茅房,坐落在乡野,掩隐在绿荫,堂前有花木,宅畔有流水,春燕在屋檐下筑巢,秋雁在屋顶上落脚。寒风吹过,屋上茅草飞扬,冰雪袭来,梁架摇摇欲摧。一座最普通的乡间草堂,为什么风雨无法摧毁,冰雪难以掩埋?一千多年,荒而不废,塌而又起,亿万人络绎不绝来到这里,站在柴门边看草堂内外的景象,亲近宅院中的一草一木,倾听园林里的天籁。杜甫草堂,是成都的魂魄所在,也是中国诗史上的一块举世无双的碧玉。杜甫一生颠沛流离,饱尝人间的风霜和苦难。
  • 快穿人格女主速到

    快穿人格女主速到

    她,本不是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却因某些原因而来到这里,本来,七个人格很和平的相处着,却因为一段时间的伤心,而被忧郁人格所占据身体,自杀在房间中。七个人格是相通的,所以主人格和其它五个人格是知道此事的。不过它们从不互相怨恨,而在死后,一个系统绑定了它们,说只要完成任务,就可以回到你本该存在的世界里。于是,它们一边开启任务,一边人格互换着。
  • Sh*tty Mom for All Seasons
  • 总裁强势爱:路少,求放手

    总裁强势爱:路少,求放手

    重生前,姜音音身形臃肿,暴打男同学。重生后,姜音音变身校园女神,对路奕辰言听计从。姜音音发誓,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答应为路奕辰这样的男人生孩子。如果有机会姜音音想再重生一次,然而一切已经变的不可能……
  • 超级女战神:第一绝妃

    超级女战神:第一绝妃

    笑看浮生世态千百种,英雄背后总有美人痛。<br/>唐七七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童御夜的,在这个乱世之中,她作为一个穿越客,起初只想做一个衣食无忧,饭来张口的米虫,却不曾想在与西蜀现在的大皇童御夜几番接触下来后,她就将自己的心给深深的沦陷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