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8600000019

第19章 师生博弈(4)

上海洋炮局的并购步伐

马格里带领50名工人在破庙里忙活了4个月,于1863年4月成立上海洋炮局。上海洋炮局一成立,马格里就招募了大量的从英法军队退役的洋人,因为这些人对军火相当熟悉。为了规模化生产,马格里还从香港购办了造炮器具。

马格里对李鸿章可谓忠心耿耿,甚至向李鸿章提出申请,要加入大清帝国国籍,这让李鸿章很诧异,也很为难。因为之前华尔三番五次要加入帝国国籍,江苏地界上的官员也接二连三跟皇帝汇报华尔移民的事情,可是华尔到死都不改服剃头。马格里会听紫禁城的话吗?洋人移民大清帝国,闹不好还会惹出国际麻烦。

李鸿章的军工事业可不想豪赌在马格里一个人身上,他将自己的心腹爱将韩殿甲从战场上抽调回来,这位官至正三品参将的韩殿甲对军火制造技术有一定了解。李鸿章给韩殿甲下令,一定要带领中国工匠认真学习洋人的手艺。很快,韩殿甲带领的中国工人掌握了造炮技术。上海洋炮局第二分厂成立,韩殿甲担任二炮厂长。

韩殿甲的成功刺激了李鸿章,他认为扩大规模成为必然。李鸿章又想起了自己在曾国藩幕府的老朋友丁日昌。这位被惠潮嘉道李璋煜赞为“不世之才”的卢陵知县于1861年入曾国藩幕府,后来被派到广东征收商业税。丁日昌到了广州,发挥通晓西洋火器的专长,造出了2000多颗炮弹,在广东地界名声大振。

身为曾国藩的幕僚,丁日昌被李鸿章调到上海,摇身一变成为淮军的干将,这对曾国藩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因为丁日昌去广州征收商业税就是为湘军筹集军饷的。丁日昌到上海后,李鸿章立即让他组建上海洋炮局第三分厂,并让他担任三炮厂长。

上海洋炮局规模扩大之后,马格里又瞄上了阿思本舰队的基础设施,因为阿思本舰队有一套制造、维修军火的机器设备,包括蒸汽锅炉、化铁炉、铁水包和各种机床等,号称“水上兵工厂”。阿思本他们是不可能将这座水上兵工厂搬回伦敦的,他们要么卖给欧美其他国家,要么卖给大清帝国的邻居——日本。

中国有一句俗语:不为良医便为宰相。马格里没做成良医,到了中国却拥有了一肚子的政治斗争才能。马格里跟李鸿章分析,阿思本他们为了急于变现回国,很可能将工厂就近卖给中国人,最有可能卖给的就是两江总督曾国藩。曾国藩买下后肯定要在上海设立分厂,然后让安庆军械所跟上海的水上兵工厂遥相呼应,那样一来,北京政府就可能从国有资金运作成本考虑,让已经集团化的安庆军械所出面吞并上海洋炮局。

李鸿章一听,觉得马格里的想法很有远见,立即找到阿思本,商洽买下他们留下的这座水上兵工厂。李鸿章已经率先一步跟阿思本他们谈判了,这让远在安庆的曾国藩鞭长莫及,只能眼睁睁看着阿思本舰队留下的水上兵工厂成为上海洋炮局的家当。1864年1月,李鸿章买下了水上兵工厂的所有设备,以扩充洋炮局的规模。

有了阿思本舰队留下的兵工厂,李鸿章的军事工业才算真正走上了正轨,上海洋炮局成为大清帝国第一个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并具有机械化生产能力的企业。上海洋炮局的生产能力也突飞猛进,每周能生产2000发左右的枪炮弹及其他一些军火。

李鸿章很快发现,上海洋炮局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当初李鸿章从欧美军火投机商手里采购一枚12磅的炮弹要30两银子,现在不超过3块银元,成本一下子降低了十倍。李鸿章对此相当地开心,连续两次奏请清廷,援予马格里三品顶戴,并加道员虚衔。[30]

上海洋炮局的快速扩张与并购,使曾国藩明显感到安庆军械所的利益受到了威胁。因为从上海滩解送到安庆的商业税、关税越来越少,李鸿章将大量的银子都砸到了自己的军工企业中。1864年7月底,李鸿章给同治皇帝提交了一份淮军的财务奏折,这份财务奏折详细披露了淮军学习西洋练兵、制造军火的成本。

“恭呈御览”的财务奏折显示:1862年5月起至1864年7月底止,支付英法军官教练工资313390两;购买西方军火911582两;置买租雇各项轮船207326两;西洋炮火各局置买器具料物和雇用中外工匠等支付177912余两。淮军集团为学习西洋练兵跟制造军火,两年里一共支出了1610210两白银。按照当初曾国藩的判断,上海的财政收入可以贡献军费60多万两白银,李鸿章显然将上海的财富透支耗费了。

容闳到了上海后,跟美国罗素公司(Russell&CO.)的工程师约翰·哈司金(John Hawkins)达成了机器采购协议。约翰·哈司金跟容闳商议,自己先回国绘制机器跟未来机器厂的图纸,等容闳资金筹集齐了,那个时候美国的机器也就可以交货了。

曾国藩的采购协议达成了,李鸿章不得不面对一个难题:上海道跟广东财政厅要分担6.8万两白银,也就是说上海道至少要拿出3.4万两白银。这对当时正在谈判购买阿思本舰队的李鸿章来说,简直就是釜底抽薪。李鸿章发现,在上海逗留的容闳跟广东商帮往来密切。一番琢磨后,李鸿章决定先下手为强。

倒霉的五品官,受牢灾又亏财

旗昌洋行

骷髅会,容闳选定的一条入美通道。

骷髅会的创始人之一威廉·亨廷顿·罗素(William Huntington Russell)是容闳的校友,他有位堂兄叫塞缪尔·罗素(Samuel Russell)。塞缪尔是美国康涅狄格州的一位商人,也是旗昌洋行的老板。旗昌洋行前身为罗素公司(Russell&CO.),用广东话叫赖素洋行。塞缪尔尽管只是一个商人,可是他出生在显赫的罗素家族,该家族跟美国政坛关系密切。威廉当初联手老同学阿方索·塔夫脱(Alfonso Taft)组建骷髅会的时候,堂兄塞缪尔已经成为旗昌洋行的大老板,在中国沿海大肆走私鸦片,跟怡和洋行、宝顺洋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塞缪尔在十几年里就家财万贯。当时,威廉的骷髅会刚刚组建,塞缪尔将在中国贩毒赚取的银子用来大力赞助堂弟威廉的骷髅会。

容闳找到旗昌洋行,一方面跟威廉是校友,更重要的是这家公司跟广东商帮有着密切的关系。旗昌洋行成立之初的两个股东都是美国驻广州领事。鸦片战争前夕,中国首富、怡和洋行老板伍秉鉴的两个美国干儿子福布斯兄弟,凭着伍秉鉴的巨款,成为旗昌洋行的大股东,其中罗伯特·贝内特·福布斯(Robert Bennet Forbes)还是旗昌洋行的经理。[31]

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广州商人、吴松道台吴健彰更是帮助旗昌洋行将9名生丝商、茶叶商拉入其旗下的轮船公司,为旗昌轮船贡献了三分之二的资本金,成为旗昌轮船的股东。到了1862年,身为道台大人的吴健彰同时兼任旗昌轮船的买办。约翰·哈司金到上海,就是从美国运送旗昌轮船的第一批轮船过来,旗昌轮船后来成为大清帝国航运工业最大的竞争对手。

容闳跟约翰·哈司金签约,就是希望借助广东商帮在旗昌洋行跟旗昌轮船的影响力,从美国采购制器之器。选定旗昌洋行,跟威廉的骷髅会有着莫大的关系,因为那个时候威廉已经是州立法机构成员,加上其他股东在美国政坛的背景,美国当局就不会封杀旗昌洋行向大清帝国出售尖端设备。

李鸿章这下子抓住了容闳的尾巴。尽管那个时候吴健彰已经回到广州,可是他在旗昌洋行的股权影响力依然存在。容闳通过吴健彰持有股权的公司采购美国机器,要知道吴健彰当年可是因为“通夷养贼”给摘了乌纱帽的。

一个五品军功的耶鲁高才生,跟美国骷髅会的创始人家族做生意,交易对象中一名重要股东又是大清帝国的罪臣。李鸿章跃跃欲试,只要这个时候向奕打个小报告,容闳的美国订单就会黄。因为容闳去美国采购的费用是上海海关跟广东财政厅出的官银,那可是国有资产。旗昌洋行赚钱分给吴健彰这样的股东,那是将国有资产扔到罪臣腰包里,这是不可饶恕的洗劫国有资产罪。

但是旗昌洋行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罗素家族在美国可不是吃素的,骷髅会也不是那么无能的。他们将美国驻上海领事金能亨(Edward Cunningham)吸收到旗昌洋行当合伙人。这位美国领事在组建旗昌轮船的过程中,一方面笼络大清帝国的官商入股,另一方面笼络一位把控着中国海关的英国人赫德当股东。

如果李鸿章将奏折送进北京,容闳的美国之行肯定会被暂缓,安庆方面跟旗昌洋行的合同也可能会被叫停。可是这样一来,李鸿章就真的跟老师曾国藩势不两立了。一旦旗昌轮船的股东赫德出面跟奕撒娇,奕也会从稳定曾国藩的角度,放行容闳的美国采购。那样一来,李鸿章就真的里外不是人了。

李鸿章的策略

权衡利弊得失,李鸿章决定来一招暗度陈仓。他了解到,旗昌洋行从成立到容闳与其签订单期间,已经有不少于五位买办是广东商帮成员。更让人脊背发凉的是,广东商帮中的精英都是宝顺洋行、怡和洋行等一大批欧美公司的买办。

容闳跟旗昌洋行签约,进一步增强了李鸿章要奴化广东商帮的想法。丁日昌,李鸿章想到了这位曾国藩曾经的幕僚,现在正在跟马格里忙着造枪造炮,由他领导的三分厂红红火火,已经成为上海洋炮局效益最好的分厂。丁日昌是广东丰顺县人,由于老家做生意的人很少,他跟以香山人为首的广东商帮交情很淡薄。李鸿章决定将丁日昌调任苏松道台,坐镇上海滩盯住广东商帮。

丁日昌早年落魄的时候,是曾国藩收留了他,曾国藩派丁日昌到广东征收商业税,给了他一个崛起的机会。在曾国藩想方设法操控广东商帮的时候,李鸿章以办理军务的名义将其调到上海。曾国藩表面上啥都没说,但容闳的上海之行,以及跟旗昌洋行签订采购合同,已经是在给李鸿章警告了。

李鸿章将丁日昌提升为分管上海的道台,就是给曾国藩做个姿态,意思是,对老师您的人,我可是一心为公全力保举的。李鸿章给曾国藩埋下丁日昌这颗广东钉子,将来却成了他一举掌握大清帝国经济改革主动权的有利武器。不过,李鸿章为眼下江浙的政治格局感到焦虑。

从1864年开始,南京的洪秀全政府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容闳那位好朋友洪仁玕推行的改革新政,在各位王爷眼中就是开玩笑。太平天国内部倾轧,湘军、淮军全面出击,南京的太平天国政权已经摇摇欲坠,连洪秀全都在金銮殿大嚼野菜充饥。

太平军气吞万里如虎的气象早已远去,洪秀全在饥饿中图谋使太平天国回光返照,一心想封侯拜相的曾国荃可不想给洪秀全最后挣扎的机会。曾国荃跟曾国藩尽管是亲兄弟,可两人性格迥异,他要独揽拿下南京的天功。曾国荃哪里能读懂曾国藩的担心,湘军一旦拿下南京,将太平军彻底消灭,那么最后很有可能落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李鸿章将面临和曾国藩一样的问题,刚刚形成一定规模的淮军也将可能面临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局面。另外,南京一旦被攻破,身为两江总督的曾国藩一定会进驻南京。而身为江苏巡抚的李鸿章,也只能回到自己的省会城市苏州,那样就必将远离上海滩,而曾国藩则可以利用两江总督的身份,直接插手上海滩的政界、商界。

更让李鸿章感到不安的是曾国藩在安庆成功试航了小火轮船。1864年1月28日,安庆军械所轮船制造总办蔡国祥在安庆江面试航小火轮船,曾国藩坐在船中督看。当天的试航很成功,明显比第一次试航途中熄火好得多。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看蔡国祥驾驶新造之小火轮船长约二丈八九尺,因坐至江中,行八九里。约计一个时辰可行二十五六里,试造此船,将以此放大,续造多矣。”[32]

“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吏治洋务皆置后图。”[33]曾国藩在李鸿章奔赴上海前夕说的这句话,时常在李鸿章耳边回响。而曾国藩的兄弟为了独揽攻破南京天功,不断催促李鸿章筹粮抽饷。一方面是谆谆教诲,一方面是钱粮逼宫。攻破南京是淮军的分内职责,这不正是曾国藩说的战为性命根本吗!这时,总理衙门下发的一封信函,立即让李鸿章莫名兴奋。

剿灭太平军进入了关键时刻,李鸿章的上海洋炮局因为生产量极大,成为议政王奕关注的重点。奕给李鸿章发函,要求李鸿章详细汇报上海洋炮局的生产状况。让李鸿章感到意外的是,奕在信函中提出要各地抽调精兵到江苏学习军火生产技术,所有的经费由北京负责。[34]

安庆军械所在当时堪称国内第一家集团化的军工企业,共计设立了五局二所:子弹局、火药局、枪炮局、善后局、谷米局和内军械所、内银钱所。安庆军械所分工非常明确,有供应湘军军火的,有供应湘军军需物品的,其中火药局生产各种炸炮、火药,子弹局生产炮弹;枪炮局制造劈山炮、抬炮、小炮等,内军械所制造轮船。令人奇怪的是,奕为何不派人到安庆派出学习的精兵,而向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处派出学习精兵呢?

同类推荐
  • 经济学会撒谎

    经济学会撒谎

    本书是一本趣味性经济学读物。通过一些有趣的话题,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经济学,学习经济学,用好经济学。其核心思想仍与经典、传统的经济学思路一贯,但看事物的角度则力求新奇,改变大家对经济学的传统认识,解决一些学习经济学,运用经济学时的观念误区,使经济学能够更好地为我所用。
  • 逆袭:飞翔还是坠落

    逆袭:飞翔还是坠落

    作为“时代见证”系列丛书之一,《逆袭之路》通过对近两年来知名企业的市场表现进行分类,一类是在创意年代把握机会为消费者带来惊喜表现,在这场过山车的运动中成功的攀上更高位置;另一类是盛极而衰期待华丽转身的代表,他们更需要时间和市场来验证这一场运动是重上高峰还是荡到低谷。本书不是一般的企业案例书,它通过财经记者的专业分析,让读者看到企业的市场表现和战略特点,从中可以找到自已的判断分析。
  • 做决定前,读一点经济学

    做决定前,读一点经济学

    一线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身在其中的不少人都担心“现在不买房子,恐怕以后更买不起”。超市里的蔬菜,晚上要比早上便宜,我要不要晚上再买菜?股市一直不景气,手里持有的股票有一段时间了,要不要抛出去?刚毕业上班挣得很少,可生活在大城市,什么都要钱,我该如何分配自己的工资呢?周一上班,我是开车去呢,还是坐地铁?诸如此类的现实困惑很多,我们总是徘徊在得与失之间。面对这些真实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读一点经济学,从而去了解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生活和工作。
  • 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本书精选了50多部堪称世界一流的经济学名著,对于每一部都设置了“华文导读”、“趣味延展”、“理论精读”等栏目,从多个角度对所选取的经典作品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华文导读”对作者的生平、成就、主要著作等信息做了简单介绍,是读者对所选取的著作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趣味延展”介绍了与名著或作者相关的一些逸闻趣事,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同时又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理论精读”部分精粹阐述了名著的理论要点,让读者既不必纠缠于原著晦涩的文字,又能把握名著的理论精髓。想这些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必将给每一位读者以智慧的启迪。
  • 新自由主义评析

    新自由主义评析

    什么是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的观点、流派、代表人物各有哪些?新自由主义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新自由主义的本质又是什么?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是如何蔓延的,其效果如何?肇始于美国的国际性金融危机是否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的破产?本书生动地解答了这些问题,并对我们对于新自由主义应采取的科学态度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论述和分析,读来如上了一堂趣味盎然的人文课,融经济学、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于一炉,值得一睹为快!
热门推荐
  • 登塔

    登塔

    早上第一缕阳光刚刚掠过书房东南角的窗户,辛建业教授便坐到书桌前,翻开中文系教职员工通讯录,准备打电话。辛太太跟在丈夫身后走进书房,端上新沏的绿茶,却随手合拢那本通讯录:“大清老早打什么电话?说不定这时他祝农仁还没起床呢,天大的事也得沉住气,不然人家会觉得你对自己儿子的论文没有信心似的。”辛教授喝了口茶,长长一声叹息:“唉,等超儿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得到一份高校教职,我可真该退休了,都61啦,精力体力都达不到了,跟系里那些青年教师坐在一起开会,像是人家老爸,自己也不好意思赖下去。”
  • 兴国:天下太平盛世

    兴国:天下太平盛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最直接的源头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这两大文化浪涛经过千百年冲刷洗礼和不断交流、融合以及沉淀,最终形成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千百年来,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是世界上唯一五千年绵延不绝从没中断的古老文化,并始终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
  • 燃情岁月里的青春密码:当代青少年情感与情绪读本

    燃情岁月里的青春密码:当代青少年情感与情绪读本

    本书编者为大家精挑细选了多篇感人肺腑的精美文章。其中有出自名家之手的,也有源自平凡如你我的真情实感,无论是哪一种风情,阅读后定会产生一种奇妙的阅读快感:读后定会令你酣畅淋漓,掩卷凝神沉思……在精美的文章后面还附有编者独特的点评与相关的名人名言。点评中蕴含了编者最精辟的见解,以及特殊却共通的个人体验;名人名言让我们与大师的交流变得畅通无阻,零距离的接触名流的人生观。相信每一位青少年朋友捧起本书,一定会开卷有益;或许,我们在书中都能看见青春的影子,与过往的自己。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2)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成为鬼神的理由

    成为鬼神的理由

    一个令敌国闻风丧胆战术谋略过人精于调兵遣将十年征战沙场未尝一败堪称战国战神的司马大人,未曾料到会凄惨的死去。生前的恨与痛、爱与悔,成了他必须成为鬼神的理由。那些年失落的感情跨越千年,从过去到未来,还能一一弥平一一拾起吗?
  • 锦绣良缘(上册)

    锦绣良缘(上册)

    一位大家闺秀南宫欣心为了赢得当朝英俊才子冷浩风的倾心,不顾大家闺秀的身份倒追才子,最终虽然嫁给了他,确发现这只是为了一场赌约,南宫欣心一纸休书还自己自由身,终找到了浪漫甜蜜的爱情……
  • 潜夏入怀

    潜夏入怀

    如若修得三生苦,才能换来一世福。那么我这一世,就要有无数个三生。遇见你,是我的三生有幸。“冷御川,这一生,我喜欢了你十年,十年来,我对你的心从没有变过,但现在,我想放弃你了。这辈子我用了我的全部去守护你,下辈子,能不能换你守护我?”圆月落下,情节未了,这一生,注定逃不了这一场。
  • 七法

    七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三厨经

    佛说三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医皇妃

    神医皇妃

    一位淡然的缟素女子,为寻得一味救母命的奇药,坦然接受了一夜残忍的疯狂。他有着痛苦的回忆,有着雄霸天下的野心,无论何时何地,皆是天下人对他的负心。在那一夜疯狂过后,他兴味的在她身上留下了一生不可抹灭的痕迹,却不知道那淡淡的药香气悄然泌入到他的心里。一场意外的邂逅,他身中奇毒,秉承父亲遗愿,救了这个‘有缘’之人。不得不承认他是可怕的,亦是残忍的,简单如她与注定不可能平凡的他,在不知不觉中缓缓的有了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