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8600000025

第25章 马尾风波(3)

德克碑到法国采购机器的消息一出来,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赫德。赫德当年跟李泰国没有做成奕的舰队生意,对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集团恨得是咬牙切齿。曾国藩在安庆实验轮船就让赫德紧张了一把,左宗棠在杭州实验不成反而让法国人回国采办机器,这样一来英国人的轮船生意就更难做了。更为关键的是,德克碑回到法国,已经向法国皇帝进行了详细汇报,法国政府支持德克碑的行动。

赫德担心德克碑的生意一旦做成,英国政府脸上难看,那样一来英国驻中国领事就会向自己施压,自己一个英国人能够坐上大清帝国总税务司的交椅,一方面是跟奕关系密切,更重要的原因是强大的大英帝国政府力量在背后支撑。阿思本舰队已经让伦敦的政客们丢了大脸,这一次伦敦政客们一旦发火,自己在中国的官位也就难保了。

赫德决定联手威妥玛。

威妥玛,剑桥大学高才生,跟随英国陆军踏上侵华之路,后进入英国政界。威妥玛脑子灵活,喜欢琢磨,到中国发明了用罗马字母标注汉语的发音系统。他琢磨更多的是中国内政。1855年,威妥玛成为大清帝国上海海关税务司,开启了洋人掌控帝国海关税务的时代。1861年开始,威妥玛荣升英国驻华使馆参赞。

赫德跟威妥玛在中国混了多年,对爱新觉罗日益削弱的皇权了然于胸,民心与皇权的对峙已经成为大清帝国不可调和的矛盾,根源则在于吏治的腐败。赫德跟英国驻华使馆商议之后,决定率先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给奕写个报告。

《局外旁观论》送抵总理衙门奕办公室的时候,整个大清帝国官场震动了。赫德的报告言辞激烈:肱骨腐败、税如牛毛,整个帝国已经陷入岌岌可危的地步,“种种非是,以至万国之内,最驯顺之百姓,竟致处处不服变乱”。[16]赫德在报告中毫不客气地指出,帝国的各种制度是腐败的温床,导致民不聊生,如果不能有效根治,中国要么亡国要么被列强瓜分。

赫德在撰写报告的时候,肯定跟威妥玛进行了商议,因为他的报告是跟威妥玛的《新议论略》一起送达奕办公室的。两人在报告中抨击帝国官员“视洋人以夷,待之如狗”。帝国官员的虚荣背后是知识的浅薄、国家实力的贫弱。两人向总理衙门建议,大清帝国自强革新之路,只有帝国官员改掉妄自尊大的心态,虚心学习,借西法以自强,才能维护主权和强国富民。[17]

赫德跟威妥玛在报告中一番慷慨陈词之后,开始兜售英国的产品:铸钱、轮船、军火、铁路。这两位给帝国开出的改革药方就是拿来主义,因为中国官员太腐败,也不懂什么科学技术,在改革的过程之中,重要的项目先请洋人来操盘,一如大清帝国的海关管理。至于经费问题,帝国可以向西洋国家进行借贷。

赫德跟威妥玛颐指气使的报告犹如炸弹,英国人的真正目的是全面插手帝国改革。威妥玛撰写的报告事实上是英国驻华公使阿礼国(Rutherford Alcock)授意,因为阿礼国上任驻华公使之前,威妥玛一直担任代理驻华公使一职。阿礼国到中国上任的时候,赫德正在跟威妥玛联络要插手帝国改革,这一举动正合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给阿礼国的旨意,大英帝国在华利益至上。[18]

阿礼国以照会的方式,将威妥玛的《新议论略》跟赫德的报告送达奕办公室。尽管总理衙门的大臣们大惊失色,可是坐在办公室里的奕突然变得异常冷静。现在慈禧太后已经削掉了自己“议政王”的顶戴,掌控两江的改革又遭遇曾国藩、李鸿章师生的联手狙击,但现在阿礼国给自己送来了筹码。洋人都看出帝国需要整体的改革谋划,汉族武装集团怎么能四分五裂搞改革割据呢?

赫德跟威妥玛的报告是总理衙门操盘帝国改革的最好借口,江南制造总局现在已经尾大不掉,但是左宗棠的造船计划才刚刚开始。奕非常清楚左宗棠跟李鸿章的微妙关系,如果将左宗棠掌控在自己手上,那左宗棠计划中的造船工业将是对抗、吞并李鸿章手上军事工业的最大筹码。奕决定以总理衙门的名义,让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崇厚等一干跟经济改革相关的大臣,以通盘大局为重,将各地改革情形,以密折的方式向总理衙门报告。[19]

左宗棠一眼就看穿了英国人的把戏。太平军被剿灭后,英国再无剿匪借口,加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赔款已经结清了,英国再无利益可图。现在中国开始大面积地推行改革,西洋各国都在想办法推销它们的产品,这些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势必相互竞争,英国人以中国自强的名义,无非就是想卖轮船等给中国,率先套利。

奕身在北京,自然难以知晓欧洲诸国的风云际会。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忙着跟英国人在货币方面一较高下,组织欧洲各国在巴黎召开了一次货币会议,要在各国采用一种统一的、普遍通行的金银通用货币。拿破仑三世的野心就是要成立一个以法国为核心的拉丁货币同盟。拿破仑的货币同盟背后,就是要将欧洲多国的货币主权操控在法国人手上,让法郎成为取代英镑的全球性货币。

拿破仑三世的疯狂举动令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相当愤怒,法国人操纵货币就是要图谋英国人的全球霸主地位,在东方自然不会将中国市场拱手相让。当德克碑回到巴黎,通过军方向拿破仑三世传递了大清帝国南方重臣左宗棠的造船计划后,拿破仑三世当即表示同意,并下令从法国选派工匠,跟随德克碑一起到中国,传授法国的造船技术。

左宗棠得到德克碑从巴黎传来的信息后,意识到大清帝国的改革已经卷入英法两个列强的争霸战争中,英国人跟法国人无论是兜售轮船,还是派出工匠,都压根儿没想让中国人掌握西洋先进技术,他们只是希望通过垄断技术,向大清帝国倾销工业产品,套取大量黄金白银,进一步操控大清帝国的改革,以增加他们称霸全球的筹码。

当左宗棠收到总理衙门关于赫德跟威妥玛报告的抄阅件时,意识到伦敦跟巴黎宫廷的较量背后,赫德是这一场国际角力的重要幕后推手。因为在左宗棠的计划中,除了选定法国人德克碑帮办轮船工业外,正在汉口海关税务司任上的法国人日意格,也是左宗棠内定的国际人才。赫德跟日意格的恩怨情仇,在左宗棠重用日意格开始时就进一步恶化了。

日意格(Prosper Marie Giquel),自幼家贫,早年效力于法国海军,1858年随英法联军进入广州。1863年,李泰国辞去海关总税务司一职,日意格成为赫德最有力的竞争对手,曾经亲密无间的侵略盟友,顿时形同陌路。失意总税务司的日意格重返军界,跟德克碑一样就职于常捷军。太平军被剿灭后,日意格向左宗棠保证,愿意留在帐下效犬马之劳。

左宗棠对赫德跟日意格的恩怨了然于胸,可万万没想到赫德将个人恩怨推向了国际交锋,他立即给总理衙门写了一份密折,提出西方各国都在搞工业革命,不能上了西洋列强的当。更重要的是邻居日本也正迎头赶上,中国这么多年一直内乱不已,已经落后于日本了,中国必须学习并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尤其是能综合体现科学技术的轮船制造工业,如此一来,则漕政兴、军政举,商民之困纾,海关之税枉,一时之费,数世之利。[20]

左宗棠在给总理衙门的密折中,详细汇报了兴办轮船工业的计划:在福建海口罗星塔建立造船基地,聘请西洋工匠,同时派出大量好学者,学习西洋技术。至于造船经费,直接从闽海关划拨,如果费用不够,可以通过在闽浙征收商业税的方式,补贴费用差额。轮船造成之后,派人跟西洋技师出海操练,优秀者可加官晋爵。

兴办轮船工业的阻力不仅仅来自以赫德为首的西洋势力,北京城的顽固分子经不住赫德的忽悠,认为现在不打仗了,造船没用,如果真要用轮船进行国防,可以直接购买,那样成本低廉。左宗棠为了堵住顽固分子之口,给总理衙门提出,轮船造成之后,可以投入漕粮运输之中,一方面可以提高政府运输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商业运输,降低商民的运输成本,有利于商业的兴旺。[21]当然,战争一起,轮船可以立即成为军舰,护卫国家安危。

轮船工业是曾国藩朝思暮想的一项改革,奕也非常清楚,英法列强就是从海上打到北京城的,如果大清帝国没有强大的海军舰队,那么两次鸦片战争的悲剧将重演。

一场国际国内的博弈,矛头直指帝国的核心利益:改革自强。奕一看左宗棠说得在理,如果此时总理衙门拖延,不批准左宗棠的造船计划,自己在帝国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工业改革中将筹码尽失。奕鼓动同治皇帝批准左宗棠的造船计划。在拿到皇帝批复后,左宗棠第一时间将胡雪岩叫到总督府,命令胡雪岩立即筹备建厂。红顶商人胡雪岩出马,大量的江浙资本涌向左宗棠,身在北京的奕决定对左宗棠釜底抽薪。

左爵爷马尾布局

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

1866年10月14日,闽浙总督府议事厅。

身穿锦鸡补服,头戴珊瑚顶戴的闽浙总督、二等恪靖侯左宗棠望着对面的德克碑,频频地点头。德克碑身穿西服,头发油光可鉴,他一字一句很是费力地表达完自己的意思后,将一份合约递给左宗棠。

德克碑静静地等待左宗棠的答复。左宗棠一遍又一遍地看德克碑的合约,这是跟胡雪岩商议过的一个人才引进模式。左宗棠担心西洋技术人才跟管理人才会依仗背后的国家政治,在中国人掌握了技术之后赖着不走,决定用合约的方式来对其进行约束,只要聘用期一到,中方有权按照约定,解除洋人的一切职务。

左宗棠正在琢磨合约的时候,突然接到京城传来的圣旨:“奉到恩令,调督陕甘。”[22]

陕甘总督的调令一到,让左宗棠跟德克碑都惊讶不已。因为福建造船工业才刚刚开始,左宗棠正准备让德克碑、日意格与胡雪岩一起草拟造船厂的章程、设计规划、人员招聘、机器采购等事宜。现在德克碑的合约还没有签订,日意格还在江海关税务司任上。左宗棠一旦离开福建,以德克碑为首的法国技术班底将作鸟兽散,生意本在杭州的胡雪岩,也不会将大量的物力财力投向福州,那么福州造船工业将前功尽弃。

同治皇帝已经下令吴棠接任闽浙总督之位。

吴棠接任闽浙总督背后是一场错综复杂的官场交易,奕的目的就是要夺走左宗棠刚申请下来的福州造船工业项目。奕迫不及待地要操控闽浙地盘,有一个非常好的借口。早在左宗棠担任浙江巡抚期间,法国海军在宁波开办了一家船厂,法军东亚舰队司令饶勒斯不善经营,令三艘炮船荒废,当他了解到左宗棠在杭州实验轮船的消息后,派宁波海关税务司日意格去游说左宗棠买下船厂,条件是一旦法国人需要则要允许利用。[23]左宗棠拒绝了饶勒斯的无理建议,但是日意格此后一直充当左宗棠造船工业的幕后推手。奕有理由怀疑法国人假手日意格,实现操控大清帝国造船工业之目的。

事实上,在奕将吴棠调任闽浙总督的背后,英国人也一直在盯着福州的造船项目。英国驻华公使阿礼国的照会没有阻止左宗棠的造船计划,赫德担心巴黎宫廷会通过日意格、德克碑掌控中国的造船工业。从1867年赫德一手操纵吴棠转任四川总督看,不排除英国人可能在1866年同样运作吴棠出任闽浙总督一事。

吴棠调任闽浙总督对于奕、李鸿章、赫德来说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奕通过赫德掌控造船工业,未来的新式海军舰队将顺理成章地落入他的手里。奕通过工业、军事两大筹码足以对抗慈禧太后,重建“叔嫂共和”的和谐政局指日可待。对于赫德来说,吴棠出任闽浙总督后,福建造船厂一定会聘请大量的英国人才,采购大量的英国设备,英国人将成为造船工业的核心。

对于李鸿章来说,吴棠调任闽浙总督一方面可以让奕的心态平衡一点,更重要的是可以清除一个在江南争夺工业改革话语权的强悍对手。当年李鸿章的部队长驱直入浙江辖区,收走了大量税赋,令他和左宗堂关系更加紧张。左宗棠在福建的造船工业一旦做大,势必会分流江南的资金。更让李鸿章紧张的是,张斯桂已经离开了两江的军工企业,意欲随胡雪岩南下,一旦张斯桂将大量的江浙资本带到左宗棠阵营,这对于淮军集团来说简直就是釜底抽薪。

另外,曾国藩在山东剿捻力不从心,可能跟李鸿章对调,重返两江总督府。一直盘踞两江的李鸿章,若出马剿灭捻军,将左宗棠拉到剿匪战车上的谋划就不足为奇了。

吴棠成为奕南下的急先锋,李鸿章跟赫德也没有反对,所以在左宗棠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一纸调令就下来了。奕的理由是陕甘回民叛乱,需左宗棠调集大军前往镇压。左宗棠深知调任陕甘背后,是一个复杂的大棋局,他决定想一个两全其美之计,保全福州的造船工业。

左宗棠请沈葆桢出山

左宗棠在家仆的陪同下,走进了福州城宫巷。宫巷沈家是福州城有名的官宦之家,沈家进士老爷沈葆桢和林则徐的次女林普晴喜结良缘,在福州城早已是家喻户晓的美谈。没错,左宗棠就是要去沈府。

同类推荐
  • 听厉以宁讲经济学

    听厉以宁讲经济学

    本书选取了厉以宁今年来所发表的文章。
  •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当代北京石油化工史话

    本书是当代北京史话丛书之一,主要内容是记述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地区石油化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体现党和政府对此行业的重视和推动。书中讲述了北京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因而努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所做的多方面工作。书中特别记述了20世纪60年代北京综合化学工业大发展时期干部群众的奋斗精神,并予以弘扬。书中对北京集中力量建设燕山石化的历史、燕山石化的地位,以及改革开放后北京与外国合资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历史,也记述较详。
  •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套装共5册)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套装共5册)

    “吴晓波细说商业史”系列图书为全数字系列产品,是对《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的补充。该系列整理了吴晓波近年来所写作的文章,了解中国百年商业的风雨历程,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商人,探寻中国商业百年变迁,深入中国商人企业家精神内核。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中国当下经济到底怎么了,大家众说纷纭,官员、企业家和老百姓大多一片迷茫。郎咸平教授在本书中明确告诉各位读者:中国经济萧条已经到来,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惨状。萧条也意味着希望,如果没有“次货危机”,美国经济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健康。郎咸平教授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认为:政府推动的所谓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其实都是伪命题。政府需要做的是管好自己那只好动的“手”,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才该是应该做的。今天的萧条,就是政府造成的。要走出萧条,政府也必须束缚自己那只好动的“手”。郎咸平教授在本书总结道:只有砸碎束缚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大枷锁,中国改革的的新红利才能实现,中国经济才有走出萧条的希望。
  • 芝麻绿豆经济学

    芝麻绿豆经济学

    作者从事经济学相关的项目研究,专业知识丰富,且对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有独特的见解。所以,作者避开了传统灌输式的内容呈现方式,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恋爱、买房、赚钱、消费、销售等进行生活化的讲解,让大家明白经济学如芝麻绿豆一样简单并且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热门推荐
  • 元朝秘史

    元朝秘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萌妃嫁到之盛世米虫

    萌妃嫁到之盛世米虫

    魂穿,被抢亲,邱晚娘表示她想回去嫁给宁王。为什么?因为宁王颜好有钱还温柔,她也是个有追求的米虫好吧?*原以为此生不会对任何一个女人另眼相看,然洞房花烛夜她弱弱地拉了拉他的衣角:“你能不能不走?”他竟温柔一笑:“好。”*传言,太傅与宁王不对付,皇帝一道圣旨赐婚两家联姻,邱晚娘不过是个牺牲品;传言,宁王公子如玉世无双,对所有女人一视同仁,从不另眼看谁,邱晚娘是个可怜虫;然,那个宠妻宠得上天入地摘星星摘月亮的是谁?那个护妻护得恨不得全身都要包起来的是谁?那个粘妻粘得形影不离恨不得长一起的是谁?晚娘入府,宁王罢朝,满朝皆惊!不出半年,晚娘有喜,俩夫妻又计划着多生几个娃娃玩玩。宁王府上下汗颜,王爷啊,您再不上朝,皇上就要杀过来啦!……*本文甜宠轻松,女主最擅扮猪吃虎,撩夫吃肉,欢迎入坑哟。
  • 命中注定之孽爱

    命中注定之孽爱

    父母早逝,她被妈妈的好友收养,却遇上如恶魔般的他。一起长大,却互相看不顺眼,不料因为一场旧婚约,将两人圈绑在婚姻的牢笼里。他想尽办法让她离开:“我要和你解除婚姻!你开个条件吧!”直到她真的绝情离去,他才发现,她早已扎根在他内心深处。
  • 绝世盛宠之腹黑傻王甜心妃

    绝世盛宠之腹黑傻王甜心妃

    “和爹爹说甜言蜜语的功夫比起来,叔叔这点儿本事根本就是小巫见大巫啊!你们两个那甜甜腻腻的模样,让我看了牙齿都快酸倒了。”说着,小爱立马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腮帮子,一脸酸涩的表情。“如今,你却说叔叔他们这样不好。看样子,真如那句老话说的。当局者迷!敢情你自己根本就没有感觉啊。”“小丫头片子,你这是在洗涮你娘吗?”小爱本来就是一个戏精,如今更是将自己往日的内心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被女儿吐槽自己和老公天天太腻歪,田昕顿时羞红了脸。“难道女儿说错了吗?”“当然错了。”看小爱还敢跟自己狡辩,田昕立马为自己辩解起来。“你叔叔和八王妃成亲多年,我和你爹却不是。我们……”“对!爹爹和娘亲是小别胜新婚!”“小正,你这词用得不妥。”“文漠!?”看伯文漠突然在小正的面前蹲下来,田昕还以为他是想帮自己。没成想,他一开口她就差点儿跪倒下去。“爹爹和你娘亲是先结婚,再谈的恋爱。所以,我们现在正值热恋期。这热恋期的男女,本来就应该像这样,亲亲热热甜甜蜜蜜。你和你妹妹,那都是意外。”
  • 和校花说你好

    和校花说你好

    大学一毕业任郡鹏就考上了公务员在市教育里工作,可因为领导说要下来锻炼却还是回到了母校当上了一名大学老师,但是在这个时候他也阴差阳错的和失散多年了的初中校花赵彤欣做成了对门的邻居。一开始校花带着一个孩子任郡鹏以为是她的女儿可却没有想到是她领养的留守儿童在她家过假期,任郡鹏一直都在相亲而且认识了一个相当有品味的女人徐熙岩,但是当他真的和徐熙岩恋爱了又看到校草也和赵彤欣好上了的时候我却发现太好的东西反而让自己很累,原来他也是装出来的高雅,原来他喜欢的还是当时那个清纯美丽的初中校花,因为任郡鹏留恋过去,当时很快乐,现在经历的却永远只是物质被后的华丽。校花没有品味可她学会了上进,即使是任郡鹏心里有那一道疤痕,因为中学那年我用校草的一个玩具枪换了他和赵彤欣坐在一起的电影票而让校草有了他的把柄,可任郡鹏还是义无反顾地去追求我的初中校花,即便这个时候的她已经不在是任郡鹏最开始认为的只会卖楼不会生活的女人了,当时说赵彤欣配不上他,可这回是他配不上赵彤欣了。
  • 穿过冬天来看你

    穿过冬天来看你

    五年级的舒夏晴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她和班里的同学都很要好,她能包容朋友身上的小缺点,有些也称不上缺点的小特点。而女孩叶冰沁的性格内向,喜欢独来独往。一次班级的盆栽评比上,舒夏晴推选了叶冰沁的小仙人球,这一个不经意间的举动,让两个人成了好朋友。舒夏晴发现叶冰沁有很多秘密,她喜欢把秘密藏在心里。在一同经历了矛盾和化解矛盾的过程后,舒夏晴的率真和真诚打动了外表冰冷的叶冰沁。她敞开心扉,把包裹严严实实的自己放开了。她从舒夏晴身上学会了包容和接纳,抛弃了小小的嫉妒心,握住了珍贵的友谊。
  • 爱比生命久长

    爱比生命久长

    天还没有亮,大雨滂沱。英月红轻轻地替病儿南瓜拉上了缀满补丁的被子,又踮起脚尖走到窗前,透过已被北风吹破的窗纸向外望了一眼。外面黑洞洞的,隐隐传来狗吠声。家里能卖的都卖了。土改分下的一间半屋,年久失修,眼下正是三年自然灾害的饥荒年代,有谁来买?疾病缠身的大队支书申大力领着卫生院的大夫也来过了几次,告诉她孩子患的是骨结核,得赶紧送大医院救治。申大力向县铁路建设指挥部发了电报,回电是“突击队进入关键工程,隧道即将打通,牛千元不日即回。”这个“不日”,成了没有归期的意思。
  • 空山

    空山

    《空山》描写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发生在一个叫机村的藏族村庄里的6个故事,主要人物有近三十个。本书由《随风飘散》和《天火》两部分组成,《随风飘散》写了私生子格拉与有些痴呆的母亲相依为命,受尽屈辱,最后含冤而死。《天火》写了在一场森林大火中,巫师多吉看到文革中周围世界发生的种种变化。
  • 日子里的中国

    日子里的中国

    本书是袁岳协同他零点的同事,以及众多社会学专家、资深媒体人、企业家和普通民众,从零点公司积累20年的调查中精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数据,结合我们这20年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变迁的种种趣事、热点、辛酸,梳理清楚了这段人们无暇思想的时光。本书对影响中国人生活质量的现存的许多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其解决前景作了预判。全书围绕着“上紧发条的中国人”“向上奋斗的中国人”“等不及的中国人”“拆除藩篱的中国人”,还有“不离方圆的中国人”“‘花’儿怒放的中国人”“被网住的中国人”等话题,用翔实的数据、精辟的分析、生动的文字,勾勒了一串今日中国背后的足迹,这是一份既闪现着理性的光辉,又有着真实生动的触感的珍贵记录。
  •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著名作家罗银胜的一部倾力之作,演绎了一个文艺青年的梦想之路,同时也是一本内含文艺见解的轻松读物。记述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领军人物贾樟柯的成长历程,以及富有个性的独特导演经历,尤其是对贾樟柯心路历程的描写十分细腻,不少是独家披露,一个文艺青年动人的成长故事跃然纸上,相信一定会勾起曾经或正在抱有文艺梦的青年的追忆和共鸣。 生动展现了贾樟柯对电影、文艺理解的精神世界,让我们认识到,贾樟柯的思考和探索,触及文艺的核心和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