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四海苍茫,暴涨的游戏激荡人心。走过20年历程的中国证券市场,如同一片滩涂,有人马革裹尸,有人飘然离场。相比那些早已化作往事的名字,如今依旧活跃的超级玩家们还在受人瞻仰与遭人捧杀之间轮回。
昨天的异端会成为明天的信条。
——弗里德里克·哈耶克
暴涨:妖股诞生记
在这里,资历最老的股民也只有20余年“股龄”,因为中国设立证券交易所不过才20余年的时间。
在以改革为主题的年代里,新事物理所当然地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拯救四处淘金的财富追逐者。最初的景象正是如此,证券市场这个新生事物为人们带来了希望,一轮又一轮暴涨的行情在蜂拥起哄中屡屡上演。
题材:造就神话的炫目故事
到1996年,一些并不知名的企业,上市后却受到了出人意料的追捧,其个股疯涨之势,令人咋舌。介于此,沪深两市交易所出台新规设立了最高10%的涨跌幅度的限制。然而,制度显然不够完善,因其并未覆盖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很多精明的炒家依然热炒那些业绩不好的企业,表现在股市中则是低价买入,高价售出。政策再次提出,业绩连续两年亏损,或者企业净资产总值不能抵股票面值的企业要进行特别处理,且涨跌幅度不得超过5%。
随后,有20余只股票作为特殊处理股,形成了更为敏感的板块——ST。
显而易见,在中国股市并不漫长的岁月里,ST股票天生就带着话题性,并且屡屡遭人诟病,认为只有在中国股市中才会出现如此特殊的股票。而ST股票暴涨需要的就是“题材”——一个炫目的故事。在最初的庄股岁月中,会讲故事的人很多,但要把故事讲得如同金庸武侠一样令人分不清历史与虚构,却需要一个极好的时代背景。
有人说,ST就是一场胜利者属于少数局内人的博弈。而那些控制、炒作ST的人也就成了另类中的另类。
概念:暴涨奇迹的背后
1999年,是一个令人回想联翩的年份。这一年的5月19日,春光明媚,人心浮动,一场期待已久却又令众人出乎意料的大暴涨即将来临。
此前,股市已经持续低迷了两年的时间,当时已经64岁的周正庆也在中国证监会主席的位子上愁苦了两年。这期间,他的铁腕清理遭到了很多非法股票交易者的嫉恨,也让普通股民对股市的未来更加充满期待。改革总是能够带给人希望的,在后来出版的回忆录《亲历股市十年风云》中周正庆描写了布局两年之后终于要付诸实施的那种微妙激动:“经过方方面面的协调和修改,1999年5月16日国务院批准了这份包括改革股票发行体制,逐步解决证券公司合法融资渠道,允许部分具备条件的证券公司发行融资债券,扩大证券投资基金试点规模,搞活B股市场,允许部分B股、H股公司进行回购股票的试点等六条主要政策建议的文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搞活市场流向政策。”
高层改革决议的通过,引发了人心的激荡。而倍受关注的网络概念股则在其后的暴涨狂潮中首先发力。只要沾上“网络”二字,公司的市值即时翻倍,喷涌之巨无法想象。1999年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有两只股票,上海梅林和海虹控股。
成立于1930年的上海梅林原先是一家生产罐头食品的企业,1997年被批准上市。此后不温不火,直到1999年。企业对外发布消息称,旗下的“正广和”网上购物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即将引发网络购物新模式。很快,这家沾上网络的传统企业摇身一变,跨入惊人的高速电梯扶摇直上。而这轮暴涨行情过去若干年后,当初的知情人士说,所谓的网上购物公司不过是个美丽的幌子,其实基本上就是社区里的一个杂货铺,有人打电话要一桶纯净水,店家就派人去送。
另一家股票暴涨的企业与上海梅林是母子关系。作为大股东,海虹控股布局已经完成,盼来了互联网这个流行题材,创造了更为瞠目的腾飞。
1999年底每股还不到19元的股价,连续走出了30多个涨停,一直到来年春天的80余元,短短几个月,涨了三倍多。[1]
这就是海虹留给人们的最初印象。
制造这种暴涨的人无疑抓住了投资者们的迫切心理,也正如观察者所言,“5·19行情是靠政策强行起飞的,直接导致了三高一低(高指数、高股价、高市盈率、低业绩)的现象。”
海虹的奇迹,纵然无法摆脱这一定论,然而背后的细节更加耐人寻味。
三年前,海虹还是家普通的化纤企业,在股票市场上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戴上了ST的帽子。此时,康健的出现让一切都有了转机。时任中海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康健,正在为自己的企业上市寻找合适的契机。恰好一位老同学从美国归来,他从美国带来的风险投资理念让康健略有所思,加之此时互联网火爆异常,他忽然灵光闪过。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康健选中了奄奄一息的海虹,经过几番进退,最终收购这家企业,并成功借壳上市。时代发展飞速向前,精明的康健赶上了好时光,当时多数人还不熟悉互联网,而康健似乎先知先觉。在他的提议下,海虹、中海恒和中国电信投资组建中公网。康健出任中公网董事长、总经理,那位激发他灵感的同学谢文,则出任常务副总经理。
和康健惺惺相惜,谢文也是一位活跃分子。在中国互联网的早期历史中,此人曾经翻云覆雨。其后数年,离开中公网的谢文独立创业做过宽带网络,也曾在大名鼎鼎的财经网站和讯公司做过CEO,和马云也有过合作。但最终,他还是淡出了公众的视野。偶有露面,他会说自己是中国互联网最早的探路者之一,也由于自己不平凡的经历和丰富的阅历,令人不禁佩服。
回过头来看他的成绩,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在1999年5月,他代表中公网斥资千万收购了联众公司80%的股权。
此举造成轰动的主要原因是,从此以后互联网和资本挂上了钩,写下了第一个充满金钱幻想的互联网故事。相比张树新的寂寥、宫玉国的失望,联众被收购则在意料之外创造了传奇,使海虹登上了顶峰。
康健也许并不是最出色的管理者,但他绝对称得上最有眼光的投资者。之后,尽管海虹在其他业务上发展依旧不太顺利,但提前布下的互联网大局却终于使他看到了光明。此后桥段已无须赘述,曾经的辉煌是如此炫目,令人不舍抽身其中。十年之后回望当年,曾经的海虹奇迹缔造者身为局外人,显得愈加神秘。
“妖股”幕后,谁是导演
那个长袖善舞的资本玩家,以过人的眼光和手段,辗转腾挪中,将海虹这个濒临退市的化纤企业变身为涉足资本、房地产、医药电子商务、互联网等十余个领域的投资主导型企业。众多大事件的操纵者,正是无数小股民为之疯狂追逐的渊薮。康健擅长这样的游戏,和他本人敏捷的思维和一口流利的京腔一样,海虹也变成了翩翩起舞的ST股票。
此后,只要市场上有新概念,海虹总会出现在最活跃的位置。时移世易,当后来重组的银广夏名声大噪之时,康健却早已冷静下来了。当年的疯狂让他无人能敌,也招来了迟迟未能停息的质疑。
当海虹连续30余个涨停时,各种声音纷扰,海虹控股坐庄、建老鼠仓等传闻不胫而走。面对甚至是无中生有的情节,康健不得不选择沉默。他是聪明的,在中国的商业圈子里,尤其是股市这片江湖中,他似乎早已无力回击。
质疑并未因此停息,因为海虹并不是只有这一次暴涨。到了2005年,一篇报道显得分外抢眼,也再次把海虹推向了风口浪尖。一个名叫周琦的男子口出狂言,声称海虹的暴涨完全是自己在炒作。从2003年初秋坐庄到一年之后,自己砸进去的7亿元,已飙升至25亿元,抽身离场之后,周琦赚了18亿元。
这个爆炸性的而又略带戏谑的报道声称还有录音资料,令人乱花迷眼。而同一篇报道中笔锋一转,提到了另一件令人膛目结舌的事。[2]
报道称,康健眼看股价下跌,带着一批人马前往美国寻求新的突破。此时联众已成明日黄花,康健将重心放在了旗下的医药电子商务网站“海虹医药网”上,而此行的目的就是希望将这个网站的医药招标采购板块进行包装,然后争取到纳斯达克上市。
和美国的投资方谈判之后,愿望落空。接着,康健又通过中间人找到了一家名为“Broadlane”的美国医药电子商务公司,希望通过合作包装一个项目,实现美国上市梦。“Broadlane”并不了解康健和他的海虹,但是对于他身后强大的中国市场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尽管谈判并无实质性进展,但已经走漏了风声,股民以为自己掌握了第一手信息,纷纷买入,把宝押在了善于资本运作的康健身上。随着故事的进展,“Broadlane”和海虹的合作已经被描述得有板有眼。到了2004年底,海虹的股价再次振翅起飞。
2004年11月10日这天上午,总成交额高达5亿元,人们还在疯狂买入,谁料到了下午,形势急转直下,开始阴跌。散户当然不甘心,他们期待着第二次拉升,一天下来,总成交额达到了将近10亿元。周琦则在此时火速出货,成功套现。
故事还未结束,更有意思的桥段即将来临。就在“Broadlane”负责人桑德斯同意来京之后,海虹稳住了阵脚。之前略有担忧的股民似乎吃下了“定心丸”,都认为海虹在美国上市已经为期不远。桑德斯兴致勃勃来京,参加了新一轮的谈判。谈判还未结束,他被告知要在会后接受中国媒体的采访。这让桑德斯颇感意外,因为原定计划中并未提及这一项。而他看到的采访提纲,似乎是蓄意已久的一场新闻发布会,桑德斯感觉自己中了圈套。
一时间,海虹将携手美国医药电子商务大鳄的新闻传遍股市,然而自始至终,双方压根就没有签署过任何正式的合作文件。在那篇揭露内幕的报道中,康健被刻画成一个精心设计剧情的导演:他提出的合作意向是“Broadlane”拿出2000万美金,购买“海虹医药网”5%的股权,这个富有想象力的提案如果能够实现,海虹的股价恐怕就会成为史上最具暴涨空间的案例。当然,桑德斯拒绝了这个对自己十分不利的提案,换个角度想,也许康健要的仅仅是新闻的炒作,而并非真正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