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600000002

第2章 一看就懂的经济学常识(1)

某著名经济学家说,在当今社会,谁不学习经济学,谁就不懂得怎样生活。此言不虚,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早已和经济学联系在一起了。想要生活得踏实明白,首先就得了解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如:什么是市场经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区别,GDP和GNP到底是怎么回事,货币贬值好还是升值好,通货膨胀到底有什么可怕之处。

1.锅里有肉,碗里不一定有

市场经济就像有两个面孔,一面天使一面魔鬼。

当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开展时,伴随而生的市场经济以不容被忽视的姿态开始漫步全世界。

纵观世界经济历史,挥舞着“自由”大旗的市场经济200年前就开始为铸就一个又一个资本主义经济强国奠定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拯救了这些还处于婴儿阶段的资本主义国家脱离贫困,并使其走上璀璨之路。对这些经济强国来说,市场经济像天使。

但与此同时,由于这些强国对外发动的持续数百年的殖民侵略活动,那些被侵略国遭受了莫大的耻辱和经济损失,朗朗乾坤变得黑暗阴晦。那些黑暗阴晦的历史,在时光流转中,变成印记,愈加清晰。对这些被欺辱的国家来说,市场经济是魔鬼。

走出历史,将焦点聚焦到当今普通老百姓的身边。有人在市场中抓住了机遇,充分享受到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貌似转眼就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他们看到了市场经济的天使面孔;也有人在市场中遭遇了欺诈、谎言、算计,抵不住竞争被淘汰出局乃至血本无归声名狼藉,黑暗与穷困转眼就来到了他们的身边,他们感受到的是市场经济无情的魔鬼面目。

客观来讲,市场经济能给人带来好处,也存在巨大的风险,因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市场经济当然也不例外。

市场经济并不因为某个个体的幸运与不幸而停留脚步,市场经济只遵从市场,它是为满足市场需要而服务的。让市场需求来引导经济走向是好事,但有时候,它却能引起生产过剩这一负面现象。

引起负面现象的原因在于,市场需求是千变万化的,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当投资者瞅准某项能够获取高利润的项目后,就会购置设备,雇佣工人,引进技术,建造新的生产线。而在新的生产能力形成时,原来的市场可能早已饱和。此时,生产出来的商品就会因超过购买者支付能力而销售不出去,从而无法产生利润,并最终导致工厂破产、银行倒闭、工人失业,这就是生产过剩的表现。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特征。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生产是资本家的私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是资本家自己说了算,整个社会生产处于自由竞争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过剩的现象是层出不穷。生产过剩的代价就是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比资本主义国家大,所以生产过剩的现象虽然也会出现,却没有严重至引发经济危机的程度。在这方面,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确实比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更平稳,比如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就像上了发条一样,在“富强”的路上越走越远。全世界都在感叹,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看起来笨重无力的国家在短短30年时间内走了西方国家用200年才走完的路。

中国有令老外叹为观止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响亮的“全民奔小康”的口号,中国的经济空前繁荣,不计其数的企业像雨后春笋般一一冒出,为社会提供了更多谋取生存的饭碗。中国的教育事业逐步走向辉煌,医改的大旗虎虎生风,全世界的人都把中国看做是“世界工厂”,出口之路上,中国企业走得雄赳赳气昂昂。

中国在世界的眼中是富强的,普通民众的工资也比以前多了很多,但是人们却感觉到东西越来越贵了,孩子的学费越来越贵了,年轻人连房也买不起了,老人们更是活得小心翼翼,不敢生病,因为一旦进了医院,就意味着“被花钱”,一个小小感冒,动辄也要上百元。

我们的国家富裕了,为什么我们还有衣食之忧呢?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的这两个名词——“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会解答你的疑惑。

汉朝赵晔在《吴越春秋》中写道:“越王内实府库,垦其田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自此,“民富国强”这个成语被广泛流传,它的意思是人民富裕,国家强盛。

如果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角度来看,国家的强盛属于宏观范畴,人民的富裕就属于微观范畴。按照一般人的理解,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国强则民富,国弱则民弱,微观经济总是顺应宏观经济的。然而,在当今现实世界,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并不总是步调一致的,国强往往不一定民富。

宏观经济是全民经济、大经济,微观经济是个体经济、小经济。它们属于经济活动和经济运行的两个不同层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而宏观经济的良好状况又是微观经济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举例来说,一个人有钱了,不管买多少房子、车子、奢侈品,都属于微观经济;一个饮料公司,不管生产多少瓶饮料,把饮料卖给谁,怎么卖,也属于微观经济;而多个个人集体买房,并且经不断炒作,使房价上涨,最后导致全国多个城市出现房产泡沫,这就上升到了宏观经济的层面;同样,多个企业经过合并、收购,形成一种垄断,导致失业现象大范围出现后,便也已经跻身到了宏观经济范畴。

在当今世界,相比微观经济,很多国家更注重宏观经济,因为那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脸面。但是,市场经济毕竟是由无数个微观的单个经济体组成,可以说,没有微观就没有宏观,没有一个个企业和个人的努力,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敢妄言经济会快速增长。

但是不管是宏观还是微观,只要是市场经济就会出现一定的弊端,这时就要提到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前文已经讲到,具体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讲,有宏观经济调控,也有微观经济调控。

宏观经济调控和微观经济调控可以说是唇与齿的关系,唇亡齿会寒。有人还把两者之间的关系用炎热天气作比喻。当天气过于炎热时,政府会用减少财政开支、降低基础利率的方法把经济气温降下来,这就是宏观调控。在宏观调控下,企业和个人可以根据各自体制自主选择是多穿衣还是躲在家里不出门。如果天气炎热到让人无法正常生活时,政府就会引导所有人把厚衣服脱掉,这就是微观调控。

对于普通百姓的感受来说,比起宏观经济调控,微观经济调控更便捷、更立竿见影。

2.能把钱揣到自己兜里,才是硬道理

当今世界,GDP可是一个烫手话题。各国经济纷纷戴着“GDP”大帽子赛跑,都铆足劲往前奔,唯恐落后被他国嘲笑。然而,真正懂经济学的人却对人们对GDP的追捧嗤之以鼻,认为那不过是哗众取宠的面子而已,一国GDP增长再快,也并不表明它就能跻身经济强国之列。

备受关注的GDP指的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用公式表示,即:GDP=CA+I+CB+X。其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反映的是在一个季度或一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不明所以的人会把GDP认定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然而,在经济学界,总有人用各式各样的故事来揶揄GDP在经济中的意义。

两家餐馆分别开在某条街的街头和街尾,由于街道较为偏僻,两家餐馆的生意都不好。一天,街头餐馆的老板走到街尾餐馆,对店老板说:“生意不景气,咱们要相互扶持。我这里有100元,你给我100元的吃的。”店老板觉得自己不会吃亏,就答应了。等街头餐馆老板酒足饭饱后,街尾店老板豪爽地说:“走,我也去你那吃100元的东西。”这样,两位餐馆老板就创造了200元的GDP。

上面这个故事就是各种各样调侃GDP的故事中的其中一个,由此可看出,GDP俨然已经成了经济学界的一个笑话。上面故事中的笑点就在于:两个人把钱倒来倒去,看似消费,却谁也没赚到钱。可结果呢,200元实实在在地成为了GDP。

当然,作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GDP的计算还是很严谨的,它只计算最终产品的产值,而不算中间环节。例如,将价值100元的高质量高岭土制成一件精美的价值1万元的陶瓷,那么国家在统计GDP时,会把最终的1万元计算在内,而不会把那100元计算在内,因为陶瓷的产值已经将高岭土的包括在内了。

另外,在计算GDP时,都统一用零售价来计算。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理解一下。

B市某高级服装厂今年生产了1000套服装,出厂价为每套300元。经过三四次的批发倒手,这些服装最终卖到了S市某购物中心。此购物中心以每套1000元的价格出售给单个的消费者。那么,甲市服装厂在计算GDP时,就要用零售价来计算,也就是说,此厂今年创造的GDP为100万元。

与GDP相比,GNP更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一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该国的经济水平,更直接体现国民福利的增长。GNP,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新名词,为英文“gross national products”的缩写,中文译为“国民生产总额”,指的是在一年内一国国境之内所有最终产品的产值和所有劳务产值。

GDP与GNP之间的主要区别是,GDP将一切经济增加值囊括其中,哪怕毫无意义的因同种商品交换产生的资金流通,也会被算作是GDP。GNP强调的是“利润创造”,那些实实在在用自己的脑力或体力创造出来的利润,才能成为GNP。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GDP与GNP的数额都不能相差太大。如果相差太大,很有可能是该国对本国经济没有做出正确统计。不过,对于向国外大量输出劳动力或是在国外有不菲的投资的国家而言,他们的GNP势必会大于GDP,也就是说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比如说日本,该国有大量的海外投资,日本民众在国外创造的收入很多,而在本国创造的收入相对较少,所以它的GNP的数额就比GDP的数额大。2001年,日本的GNP比GDP高出800亿美元。也就是说,就算日本国内经济增长率为零,但是因为有这800亿美元的净收入,也可以保证其GNP增长。又比如说菲律宾,该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妇女游走于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担任起菲佣一职。这些勤劳能干的菲佣每年能给菲律宾带来100亿美元的GNP。基于此,菲律宾的GNP往往要比GDP高。

想要更准确地区分GDP和GNP之间的区别,可以看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对夫妻,妻子在家里种菜卖菜,一年的产值是8000元,丈夫在外地打工,一年的产值是20000元。他们有一处房屋出租给了另外一户家庭,每年的租金是50000元。那么,这对夫妻为家庭创造的GDP是妻子赚的钱以及房租收入,即8000+50000=58000;而这对夫妻为家庭创造的GNP就是丈夫和妻子赚的钱,即8000+20000=28000元。

如果把房租收入看做是外国国民在本国的生产总值,丈夫外出打工赚的钱看做是本国国民在外国的生产总值,那么这对夫妻为家庭创造的GDP就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表示,即:

GDP=GNP+外国国民在本国的生产总值-本国国民在外国的生产总值

根据上面的例子来计算就是:GDP=28000+50000-20000=58000。

一个国家和地区,如果过于看重GDP的增长,并急功近利地去追求,就很有可能使经济呈现畸形发展的态势。因为政府很有可能本国企业、外资企业一起抓,如此没有重点,没有原则,很容易造成经济的混乱。况且,当GDP持续增加,国家的税收力度也会加大,这对国民来说是没有好处的。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苏州经济于2004年一路高涨,GDP总量首超深圳。然而,却有人不断唱衰苏州经济,并大肆调侃这种现象为“只长骨头不长肉”。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苏州老百姓的口袋并没有随着GDP的增长鼓起来,此地区的人均收入只有温州的一半。温州人来苏州做生意,表面上帮苏州把GDP搞上去了,实际上却把真金白银装进了自己口袋,留给苏州百姓的只是为数不多的打工钱。

可见,更能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竞争实力的是GNP,而不是GDP。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不能只是一味迷信GDP,追求GDP的高增长,而更应该多关注一些GNP,它更人性化地反映出了国民的生活水平。

3.通胀时代存钱,越存越赔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为了钱而挑战极限,为了生活汗流浃背地去工作。不可否认,钱是诱惑人的东西,有了钱,才能给自己一个保障,才能在疲倦失意时,拿美食美景鼓励自己。说到钱,就不能不提货币,从外表上看,货币不过就是一张纸,但是从本质上说,它又是一切经济活动的纽带。

同类推荐
  • 空中客车:一个真实的故事

    空中客车:一个真实的故事

    《空中客车——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空中客车公司如何从民机行业的小兄弟一跃成为行业翘楚这一奇迹背后的故事,生动地描述了公司如何克服多国合作伙伴之间的体制矛盾和政府压力,展示了公司在世界民机市场上挑战强者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全书可以说是欧洲民用航空工业整合的发展简史,是欧洲航空工业与美国航空工业的竞争简史。
  • 10亿美元10句话:美国10亿身价俱乐部成员约翰·丹佛的商业理念

    10亿美元10句话:美国10亿身价俱乐部成员约翰·丹佛的商业理念

    一次,艾森豪威尔正在打高尔夫球,白宫送来急件要他批示。总统助理事先已经拟定了“赞成”与“否定”两个批示,只待他挑出其中一个签名即可。谁知艾森豪威尔只是简单地看了一下后,就在两个批示后各签了个名,说:“请狄克(即当时的副总统尼克松)帮我批吧。”然后,就又若无其事地打球去了。但就是这样一位“懒”总统,却领导美国取得了历史上最为和平安定的时期,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空前的繁荣,直到现在,人民还在怀想着过去的那段好时光。
  • 21世纪政治经济学

    21世纪政治经济学

    本书探讨了包括未来的蓝图、全球一体化、全球化时代的市场与政府、经济的价值、国际间的一致意见和分歧、限制增长的社会和生态因素、未来人口问题、贫富差距的演变、未来科技发展、未来面临的战争与和平以及可能到来的亚洲时代、未来将采取什么样的经济政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全书结合精确的数据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对人类及世界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科学的预测并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 制度改变中国:制度变革与社会转型

    制度改变中国:制度变革与社会转型

    《制度改变中国》是著名经济学家樊纲结合自身经历和学术生涯,从制度经济学视角全面解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的力作。《制度改变中国》从经济社会中常见的现象和事件入手,深入探讨了市场经济制度变革、国家职能转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文化意识改变等中国社会和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樊纲认为,改革开放带来的,不仅是制度的变革,更是观念文化和思维方式的转型。在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学家以及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制度改变中国》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的解读,为改革2.0时代的新一轮制度变革和社会变迁提供了别样的视角。
  • 激荡百年:大国金融

    激荡百年:大国金融

    这是细述中国金融历史真相的书,深度揭秘扑朔迷离的百年金融内幕。波谲云诡,谁掀起了百年来中国金融的腥风血雨?以史为鉴,逐步与国际接轨的中国金融市场,应该怎样谱写辉煌?
热门推荐
  • 坟墓客栈

    坟墓客栈

    莫名其妙进了个坟墓,开了个客栈。莫名其妙的一个道行高深的道士和一个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女鬼住了进来,还在一间屋子!坟墓里有一具莫名其妙的白衣女尸,手里握着一本莫名其妙的书。然而,这一切都要从一场表白开始讲起。还有,主角是一只鬼,名字不叫莫名其妙。
  • 末世之涅炎

    末世之涅炎

    ““力量”就如同毒品一般,当你享受到它带给你的愉悦时,你就会迫不及待的想要拥有更强大的“力量”。你会克制不住自己,你会想尽一切的办法去提升、去寻找“力量”。”“我们就如同“力量”的奴隶一般,即便已经达到了整个世界的巅峰,但是我们还是要去寻找方法,使自己变得很强。”“即便我们发现:“力量”的存在就是一种错误。但是身处在这个有若地狱一般的世界里,我们又怎么可能放弃,放弃这个可以毁灭一切的源泉!”
  • 侠以武

    侠以武

    将军府管家之子江无双,一心闯荡江湖,成为一代大侠,却被父亲灌输忠于将军府的思想,后将军府被皇帝下令所灭,仅有江无双一人逃生,为了复仇,为了自己曾经的大侠梦,江无双踏上江湖,各路学武,为了成长,他不择手段,为了复仇,他费尽心思。终于,他成为了一代大侠,江湖上威名赫赫,他推翻了皇帝,自己登临九五之尊,他的野心越发的膨胀,在他的眼中,只有自己……
  • 偷一把时光来爱你

    偷一把时光来爱你

    原本幸福平静的生活,却因为男主人公秦毅的弟弟秦昊的突然离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主人公李凌媛因为秦昊的遗物被秦毅误解,两人感情结冰,不知何去何从。在对秦昊死亡真相的追寻中,秦毅渐渐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是一部探究媒介、传播与国家命运关系的学术专著。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传播战略。在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框架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的诸多传播问题,清晰呈现媒介传播在历史兴衰中的动力机制,丰富发展了媒介理论,展示了传播思想的学术魅力。引证材料翔实,理论思考严密,宏大叙述鞭辟入里,精微分析智趣横生。
  • 社交金口财

    社交金口财

    《社交金口财》以社交口才为基点,旨在传授如何让你运用口才在社会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要你有良好的口才,在社交时就会讨人喜欢、人见人爱,你只要肯下功夫,学习他人的方法,吸收他人的经验,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和经验,那么,你就能成为演说家、口才大师、社交高手。
  • 名门贵女不好惹

    名门贵女不好惹

    "穿越为世家旁支嫡女,乃家族掌上明珠。彪悍伯母当家,富二代盐商娘亲掌权,本家又如何?银子砸翻你们!小妾姨娘白莲花,敢欺我、辱我、笑我,立马打你、抽你、踩死你!皇裔贵公子了不起?本小姐很忙,排队等着挑!作为彪悍穿越女一枚,徐明菲觉得做个嫡女米虫最幸福;不过先得收拾了这个腹黑妖孽的世子再说!"
  • 玄霜掌上录

    玄霜掌上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白露知黎明

    白露知黎明

    她:孤注一掷,本想脱开爱的枷锁,却不知脱开的只是人的自由,心里却是经年的荒芜苍凉他:本以为的难堪羞愧却不知已经变质,每当决定时出现的困扰不甘,始终的那一个声音叫喊不是,不是,不是这个样子 可是很多年过去,自己不知道自己心中是爱还是怨恨
  • 阅藏知津

    阅藏知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