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800000003

第3章 “阳关道”还是“独木桥”(2)

新华社于1982年8月21日以《“双包”责任制是治贫致富的“阳关道”》为题播发的一则消息足以为这一解释佐证。消息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兴起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农业生产责任制,现在已经在全国74%的生产队中广泛推行,势不可当。

被毛泽东树为中国农业集体化的一面旗帜的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成为包产到户最后的聚焦点。1980年8月,已经从国务院副总理的显赫高位上黯然离职的原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坚定地认为,曾经跟着自己为农业集体化“战天斗地”的大寨人决不会认同带有资本主义私念的“独木桥”!然而,大寨社员的顺口溜却是:“砸了大锅饭,磨盘不推自己转;头儿不干,咱大家干。”1982年底,包括大寨在内,昔阳县的所有农村生产队一夜间“城头变换大王旗”,包产到户扎根,社员喜笑颜开。

消息传到京城,陈永贵哑然无语。

“迟到”与否的正反效应也很快在浙江南北地区显现出来。

根据1983年的官方统计,推行包产到户最为迟缓的浙北嘉兴、湖州,当年农业总产值分别比上一年下降1.7%与3.4%。

而在包产到户最早涌动的浙南温州,全市1980年的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了27.5%,年均递增12.8%,“这在温州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

在包产到户上与温州遥相呼应的浙中金华,时任地委书记的厉德馨算过一笔账:新中国成立以来,金华粮食产量从20亿斤到30亿斤,用了16年时间,即从1951年至1966年;从30亿斤到40亿斤,用了11年时间,即从1967年至1977年;从40亿斤到50亿斤,用了4年时间,即从1978年至1981年;而1982年,仅仅1年时间就增产了10多亿斤!

耐人寻味的是,我们随后可以观察到,在几乎整个30年改革的时期内,以温州为圆心的浙南板块与以嘉兴、湖州为代表的浙北板块,一热一冷、一盛一衰,并呈现出南风北渐的景象。不难理解,自包产到户的改革启动始,胜负已经了然。

比小岗村早22年

1998年7月27日,温州永嘉县上塘镇,“纪念永嘉农村包产到户42周年”会场。

原国务院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带着浓重的山西口音的致辞,穿越42年的时空,仍在会场久久回响:“今天,历史出了头了,它出来作证,也告诉永嘉的同志们,1956年的那次行动是正确的,是必要的,是值得肯定的。永嘉县是我们中国包产到户的先驱者。”

然而,有一位最重要的被邀请者却缺席了。他已经永远地伫立在了历史的那一端。

他,就是李云河,42年前任职永嘉县委主管农业的副书记,是当年永嘉包产到户的直接领导者、实践者,在这次纪念会召开前20天因患肝癌离世。7月3日,自知来日无多的李云河在病榻上口授了原拟赴会永嘉的发言提纲,他说:“几十年农村工作的经验,中国要稳住,农村是基础;不到户农村稳不住,‘包’字是基础……从理论上看‘包’字很简单,但是我们党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作为纪念会的特殊代表,李云河的妻子包于凤手捧骨灰盒来到永嘉。在清澈如水晶般的楠溪江畔,包于凤将李云河轻轻送回了那片大山,也为他执著的梦想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978年11月24日夜晚,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18位农民代表悄悄齐聚于社员严立华家的一间草屋,神色极为严峻地写下了一纸契约,全文如下: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作为中国当代史的珍贵文物,这份摁满血红手印的生死契约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号为GB54563。杜润生在其回忆录中认为,这个惊天动地的故事,经调查细节上虽有出入,但流传却甚广,生动反映了中国农民为实行包产到户甘冒风险的巨大决心。

中国改革开放本身是一部旷无前人的伟大传奇。虽然细节尚可推敲,但正由于其令人赞叹的传奇色彩,小岗故事已被官方高调定格为大包干改革创举的公认“摇篮”并得以载入史册。

然而,毫无疑问,1956年首倡包产到户的永嘉实践,比小岗人的传奇早了整整22年。

陈康瑾在其报告文学《他没有在旋涡中沉沦》中,为我们记录了那沉重的历史一页。

1956年2月下旬,永嘉县第一个集体农庄高级社——潘桥集体农庄呱呱坠地。在此前后,“小脚女人”和“右倾保守”思想在各地受到严厉批判,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集体化改造突飞猛进。打土豪、分天地的喜悦尚未散尽,初级社、高级社又纷纷从天而降。

一夜进入社会主义,举国欢腾。

狂热,替代不了生产力发展必须遵循的铁律。在永嘉农庄,甚至在全国农村,“干部乱派工,社员磨洋工,上工一条龙,干活一窝蜂”等问题很快浮出水面。

脱离了生产力水平的基本实际后,归大堆、吃大锅饭的农业组织结构,除了在造水库、挖塘泥、并田整地之类的人海战役中,还能发挥所谓“惊天地、泣鬼神”的优越性外,在田头各生产环节,只能是一个成批制造懒人的梦幻工场。

有人按捺不住了。

当年春季,26岁的永嘉县委副书记李云河拉着县农工部干事戴洁天,在该县燎原社(今瓯海区郭溪镇)悄悄开始了在生产小组中实行“个人专管地段责任制“和“产量责任制到户”为主要内容的试验。

人还是一样的人,地还是一样的地,燎原社的变化却是前后两重天。

1956年9月,永嘉县委召开由全县高级社主任参加的千人大会,提出推广燎原经验,“多点试验包产到户”。几个月内,永嘉有200多个高级社实行了包产到户,占全县总社数的24%。

李云河、戴洁天笑了,农民们笑了。但笑意刚刚爬上嘴角,发难已扑面而来。

1956年11月19日,温州地委机关报《浙南大众》刊登了《不能采取倒退的办法》的评论,点名批判燎原社的包产到户试验是“打退堂鼓”。就全国范围来说,这是砍向包产到户的第一刀。

这并不能让李云河服气。他以燎原社实践为基础,一口气撰写了长达5500字、题为《个人“专管制”和“包产到户”是解决社内主要矛盾的好办法》的专题报告,从理论上探讨了“包产到户”的必要性。他在文中理直气壮地阐明了四大观点:一、包产到户没有改变所有制,因而绝不是“拉倒车”,绝不会使合作社变质;二、包产到户是集体劳动的很好补充,可以继承和发挥社员的主动性和“绣花”精神;三、包产到户更能坚持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使农民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四、包产到户变“队长负责”为“人人有责”,使每个社员可以在生产中“当家做主”。

1956年11月25日,李云河将此文分别寄送县、地、省、华东局、中央农工部。

8天后,李云河被指名赴杭州参加浙江省委调研会。分管农业的省委副书记林乎加主持会议,对包产到户给予了充分肯定。

1957年1月27日,浙江省委机关报《浙江日报》在二版以半个版面刊登了李云河的专题报告。这是全国报刊第一次公开发表论述包产到户的文章。

似乎又是一次雨过天晴。

然而,在“左”倾思潮如日中天的年代,作为“早产儿”的包产到户从一降生就注定了其多舛的命运。

中共“八大”召开没几天,“八大”制定的正确路线已面临被腰斩的危险,坚决打退对社会主义的猖狂进攻迅速升级为首要政治任务。包产到户转眼成为“包着糖的砒霜”,热衷于包产到户的人被指责是“抱着狐狸精当美女”。

1957年的浙江省党代会期间,在杭州火车站旁的省委红楼招待所里曾经贴出过一张奇特的大字报:

新产品登记表1957年

产品名称:摇包产到户

产品性质:资本主义

产地:温州、永嘉、燎原

发明创造者:永嘉县委副书记李云河

检验员:林乎加

产品鉴定机关:浙江省委

推销员:《浙江日报》

黑云压城。此时此刻,谁也救不了包产到户,谁也保不住小小的李云河了。

清查,批判;再清查,再批判。1957年7月13日,《浙南大众》刊发《打倒“包产到户”,保卫合作化》的社论,罗列了包产到户的十大祸害。

同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刊载新华社记者采写的《温州专区纠正“包产到户”的错误做法》的电讯通稿,文中四次点了李云河的名,指出包产到户是“中共永嘉县委副书记李云河去年派人到农业社试验后搞起来的”。

1958年春,包产到户的“罪魁祸首”——一批风华正茂、胆比天大的冒险者们终于走到了自己政治生命的尽头:

主谋李云河,被定为大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开除党籍,撤销一切职务,下放劳动;

主犯戴洁天受到了刑事判决,戴上右派和反革命两顶帽子,被押送原籍管制劳动,子女户粮关系全部迁往农村,妻子陈小梅被开除团籍,从县文教局下放工厂劳动;

支持包产到户的幕后黑手、永嘉县委书记李桂茂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由行政13级降为16级,划中右;

县委常委、农工部长韩洪昌,副部长吕克熙、周祥千,县农业局长胡宣哲……几乎所有与包产到户有瓜葛的人都无一漏网。因犯“煽动包产到户”罪被判刑的永嘉农民就有10多人。

永嘉轰轰烈烈的包产到户实践,暂时不得不被画上了一个苦涩的逗号。但这仅仅是“逗号”。

1974年,一批来自北京的作家、电影导演被赶到永嘉县里湾潭大队“体验生活”,据此创作出电影剧本《苍山志》。后因种种缘故,最终没能被搬上银幕。

《苍山志》的创作背景,是1966年至1975年,永嘉不少地方的农民仍对包产到户念念不忘,“地下活动十分猖獗”。1973年春,江青亲自批示,把坚持“吃大锅饭”的里湾潭大队树为处在资本主义势力四面包围、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典型,以此来反证“包产到户”的“罪孽”。“四人帮”中的王洪文、姚文元也从不同角度对永嘉作了批示,并把拥护或反对里湾潭作为在永嘉划分“革命”与“反革命”的唯一标准。

没料想,永嘉农民根本不吃这一套,仍然我行我素。1976年,全县竟有77%的生产队土地到户,有1/3的山场到户。1976年冬的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永嘉被列为浙江省“分田单干,集体经济破坏最严重”的县。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在大会报告中说,“温州地区,闹得很多地方分田单干,两极分化……”“温州是资本主义复辟的典型”,“要看资本主义到温州”。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数年,由于当地官方的观望与迟疑,包产到户在永嘉依然是没有名分的“私生子”。里湾潭大队所在的五濑公社党委书记回忆说,那些年,针对包产到户,永嘉的官意与民意之间上演了三出戏:第一出是《武松打虎》,县里坚决要把社员自发的包产到户打下去;第二出是《陈州放粮》,社员消极对抗,荒着田不种,次年,县里只好发放10万斤返销粮和数万元贷款进行救济;第三出是《红楼梦》,政策总算有了松动,社员却又怕多变,包产到户又成红楼一梦。

好在,20余年起落沉浮,燎原社的星星之火终于燎原,永嘉首创亦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1982年12月,抖落一身风尘的包产到户“罪魁祸首”李云河与戴洁天在一个霞光万丈的清晨,昂首挺胸重访永嘉燎原社;

1983年,李云河被擢升为浙江省农村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几年后,李云河撰写出版的《中国农村户学》,被美国纽约公众图书馆永久收藏。

两个半“单干理论家”的背影

从永嘉燎原社到凤阳小岗村,以包产到户为主脉的顽强的中国农村变革冲动,终汇成浩荡洪流。既然是承载亿万民心的洪流,李云河、戴洁天他们就肯定不会是孤独的英雄。

在浙江,透过历史的尘埃,两个半“单干理论家”的背影逐渐清晰起来。

1962年8月5日至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毛泽东一改半年前在7000人大会上纠正“大跃进”错误、反思“左”倾教训的基调,突然开始转向严厉声讨包产到户。

9月24—27日,召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毛泽东再度猛烈炮轰党内的所谓“黑暗风”、“单干风”和“翻案风”,提出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著名论断。

会议期间,毛泽东对时任浙江省委第一书记的江华说:“你们浙江出了两个半‘单干理论家’,必须彻底批判!”由于伟大领袖的语气十分严厉,这一事件成了一桩引人瞩目的历史公案。

毛泽东所谓的“单干理论家”含义很清楚,指的就是“包产到户理论家”。20世纪50年代后,中央高官中被毛泽东点名批判甚至打倒的包产到户“党内代理人”、“幕后黑手”不少,但被领袖直接点名并斥责为理论家的“小人物”似乎仅此一例。

浙江新昌县镜岭区专职办社干部陈新宇无疑是这两个半“单干理论家”中的一位。1961年,他将自己撰写的“鼓吹包产到户”的《关于当前农村阶级分析问题》及《关于包产到户问题》两篇文章寄给中共中央并转毛泽东主席。“文化大革命”中,浙江“造反派”的省级机关报用斗大的字公布了伟大领袖对陈新宇的批判,是为“罪恶滔天”的铁证。

同类推荐
  • 卓越班组长工作手册

    卓越班组长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问题研究

    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问题研究

    张哲所著的《利益多元化格局中的党群关系问题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及党群关系理论出发,立足于利益多元化格局的背景,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剖析党群关系背后的利益关系,直面利益多元格局中党群关系出现的新问题,求证利益多元格局中党群关系嬗变的原因和时空边界,提出并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党群关系新模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群关系理论支撑范式。旨在使读者正确认识利益多元化格局中党群关系的变化,为我党更好地履行利益整合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实现党群关系和谐发展提供依据。
  • 改革再出发,你抓住机会了吗?

    改革再出发,你抓住机会了吗?

    笔者始终认为财经评论员的社会意义在于第一时间以最接地气的方式与大众分享财经时政背后的投资发展信息。财经评论通常没有高深的经济学理论,而是要给读者一个定制化的结论思考空间。相比提供较参考性的评论信息,通过财经评论让大家点燃投资发展的自信心则更为重要。房子、车子、票子,这些只有在各位读者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投资价值观后才会离你更近一步。新常态,新心态,有一种希望叫做改革,改革不止,希望不灭。
  •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化道路正在发生变轨,即从以往的“以物为中心的城市化”开始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作者综合对比了国家建设背景下的中美两国城市化进程,理出了中国城市化战略基本的历史逻辑或路径,得出了中美两国城市化殊途同归的结论。
  •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

    从现代政治学、现代政党文明的视角。全方位、体地展示和解读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的思想发展及其政治实践,剖析李大利政党观总结其建党理念,揭示李大钊在矢志于中华民旌解放事业的道路上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耐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
热门推荐
  • 名侦探柯南之你是我的光明

    名侦探柯南之你是我的光明

    (原名:名侦探柯南之希望)遇见你,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幸福,我想守护你……无论何时何地……你是我存在的唯一的理由……
  • 孤独的岁月里

    孤独的岁月里

    每一份孤独都是成长的恩赐,所有的种子都将发芽。
  • 丧尸计划:Z因子病毒系列之二

    丧尸计划:Z因子病毒系列之二

    Z因子病毒危机的早期,知名博士冒死将真相告诉后辈杰克·克朗博士。美国政府却对民众封锁此消息,克朗欲公布真相却被媒体封杀,致使形势愈来愈危急,克朗该如何警告世人,民众又该如何应对愈演愈恶劣的丧尸病毒?
  • 天纵记

    天纵记

    修炼成仙是一个传说吗?如果是,那他们现在都在哪里呢?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宅男一次外出无意间捡到一本书,使他的人生改变了。
  • 魅生(涅槃卷)

    魅生(涅槃卷)

    魅生系列终于迎来大结局,熟悉的人物又将再次登场,为大家演绎一出出如梦似幻的易容戏码。万千声色,百般变化,十分手段,只此一人。他是天下最好的易容师,优雅地操着刀,焚香修改他人容颜,无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均由他随心妆扮。声、色、形、影、态,皆如海市蜃楼般空幻迷离;绝美的容颜和惊艳的技艺,都足以颠倒万千众生。人之于他,不过是一段又一段可供赁香的故事;他之于人,却直如主宰命运的翻云覆雨手。
  • 长歌李存勖

    长歌李存勖

    历史上的李存勖,生命虽短,却蕴藏深厚而多元——既有辉煌,也有龌龊,既有慈爱,也有暴戾就说对待人才,他能杀害郭崇韬,在此之前,却又言听计从;对女人,他想占有,多多益善,却不管或许也管不住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刘彩珠这,也就是我想写他的原因...
  • 长生诀

    长生诀

    青云山脉,宝山之中,圣宝猎仙剑出,引得人间界各派竞相争夺。一个灵根平平深受师兄弟们欺凌的青云门弟子肖云,偶然得到河妖一族修行心法长生诀以及猎仙剑灵,在这个乱世之中以令人瞠目结舌的迅速崛起。混沌天下,群魔乱舞。我辈修行中人,当执三尺青锋力荡妖邪横扫宇内,还他一个浩浩天地朗朗乾坤。且看肖云如何踏入修行大道,在人间界搅动风云,横扫人间界各派势力,重铸一个全新的人间修行界。
  • 穿越之我是雄霸

    穿越之我是雄霸

    以我之血助其開封伴我成長縱橫天下我雄霸之命由我不由天
  • 海内十洲记

    海内十洲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舍得(全集)

    舍得(全集)

    人生的巧妙就在于能适时舍弃,这样才能在社会生活中进退自如,游刃有余,掌握生活主动权,赢得广阔的生存空间。关于舍弃,还有很多话题,我们已在本书中做了更深入的探讨,在此不再赘述。总之,学会舍得,是任何人都需要参悟的人生大智慧,所以,不管你有多忙,不管你有多累,抽出时间来,给自己思考的时间,感悟这个人生的大问题吧。什么时候,你悟懂了,你不仅可以快乐幸福,而且还能事事如愿,成就自己圆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