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900000008

第8章 未触底的中国经济(3)

首先,中国CPI指数存在缺陷,没有把房价等计算在内。花掉人们大半辈子心血的房价涨得离谱,房租也开始创造“小时涨800元的神话”,但事实上,居住消费在CPI比重过少,少这导致CPI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再者,货币政策也有迟滞效应,发酵需要一段时间,大部分时间都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真正等到通货膨胀张牙舞爪地来了,那就晚了。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这样警告人们,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能会在短时期内提高就业,但也会带来永久性的高通胀成本;最后,西方国家为抑制经济的进一步衰退,也可能再次打开印钞机,尤其是美元印钞机,一旦打开,输入型货膨胀就源源不断输进来了。

房产泡泡,是威胁中国经济安全和民生幸福的又一大泡泡。

到底该不该开放楼市,楼市的口子开多大,政府的介入力度该如何权衡?即使在商品房全面开花,全民买房的时代,许多人还是忍不住把这些议题拿出桌面。究其原因,缺乏价格管制的房价,窜得太快了,地产泡沫几乎到了一夜膨胀一次的地步。

不可否认,如火如荼的房地产拉动了内需,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的发展。老百姓从“求爷爷告奶奶”的福利分房时代挣脱出来,可以自由动用自己的财富换得居所,不但拥有了居住权还有了产权,自然是皆大欢喜。可是谁也没想到,房价上涨的尺度那么大,价格一再突破人们设置的底线。尽管中央屡屡出台调控政策进行打压,但房价还是硬挺,甚至与政府玩起了躲猫猫,竟出现“愈调愈高”的怪相。一向雷厉风行的政策,似乎到房地产那里成了强弩之末。

房价一再上涨,归根到底在于在房地产产业链上捆绑着一系列利益群体,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各自不同的角色,却都能从房产的非理性繁荣中分一杯羹。

房地产商是第一个既得利益者。

2010年7月3日,《重庆商报》刊登了一篇名为《房产商自曝暴利内幕用200万买地可赚回两亿》,可供我们参考:

被访者:房地产是暴利行业,无可质疑。建房成本包括:土地成本;人工费,主要指工人工资,是弹性部分;还有钢筋水泥,这是可控的。开发商买地和盖房子的有形成本大概占总成本的1/3,包括拿土地、建材、人工费等。还有1/3是“渠道费用”,指征税、申报费及其他隐性成本。最后1/3是开发商的利润,如运作得好,利润远不止这么多。

记者:怎么运作的呢?

被访者:“用土生金”。2004年我们开发某房产项目。地块是政府拆迁安置用地,我们拿地总共花了200万元。该项目的土地由A村和B村两村的土地组成。B村的土地已在一期工程中完成,共21栋农民房,容积率3.3,而全部工程竣工后的实际容积率是4.0。

记者:除了提高容积率,还有什么渠道增加盈利?

被访者:当然还有。比如我们这个项目,总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3.4万平方米,商业面积3000多平方米,这是开发商的红利,至少价值1亿元。另外,总建筑面积减去商业面积等,开发商的可售面积还有3万平方米左右。按该楼盘均价12000元/平方米算,可售近4亿元。每平方米成本大概在2500元,总成本在1亿元左右。最后再减去建筑商利润和其他费用1亿元左右,开发商可获益两亿元。

地方财政也牢牢附着在土地财政上,为了让政府的GDP更漂亮,许多地方政府成为“房价越高越好”的忠实粉丝。比起其他方式,房地产显然是来钱快而多的项目,地方政府自然要抱着这棵摇钱树不放。房地产商与地方政府联合作战,又有投机者在其中兴风作浪。国外觊觎中国经济增长的热钱,国内急于寻找出口的民间资本,都不约而同盯上房地产,房价被他们炒得热火朝天。

况且出于国家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18亿亩耕地红线不容侵犯,土地越来越少,地方政府更明白寸土寸金的道理,土地价格越来越高,一个又一个地王从天而降,结结实实砸碎了人们的幻想。房地产商自然不会承担地价之高的后果,坐地起价也势不可挡。2010年7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0年上半年的房地产市场数据,人们终于在2010年6月份看到了一丝曙光,在这个月,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指数下跌0.1%,这是房价扶摇直上16个月以来的第一次下跌,尽管下跌的幅度远远不如上涨那么轻而易举。

政府有史以来的最严政策依旧冒着热气,中国的楼市并没有应声倒下。难道房地产商不惧怕市场冷清会冻裂他们的资金链吗?他们的辩解显得牛气哄哄,2009年早就把2010年甚至2011年的利润赚回来了,扛着吧!房地产这个大泡泡,吹起来容易,瘪下去难。

资产价格膨胀不是儿戏,世界上不少大危机,其罪魁祸首都是资产泡沫。资产泡沫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资产泡沫会迅速在社会分泌贪婪和疯狂荷尔蒙,整个社会都被泡沫魅惑得神魂颠倒,到那时,危机就真的来敲门了。

实体经济遭遇的埋伏(上):体制之惑

30年前,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改革由浅水区进入了深水区,我们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历史不会给我们太多“试错”的机会。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不过新的问题正在虎视眈眈,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则为我们的经济“瘸腿”提供了依据:看似风光无限的实体经济,有着诸多弊端: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内需市场被持续性压抑,政策不公平现象时有发生,最难扛过经济困难期的是难以抓到救命稻草是民营经济,经济自由的边界仍然难以挣脱权力的牢笼……

未来前行路上,中国实体经济还会遭遇埋伏,这成为判断中国经济未触底的重要参照。其中,为彻底的经济和政治变革,是实体经济遭遇埋伏的根本原因。

不可否认,中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开放,由国家主导的改革开放也是脱胎换骨式的,中国经济赖以发展的制度和组织成本大大降低,人力、物力等资源被全方位调动,中国经济呈现欣欣向荣之相。不过,中国的改革并不彻底。中国的改革是循序渐进式的,某些改革是主动进行的,某些改革则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式的,即哪个领域的问题最严重,就先在哪个领域操刀下手。如果某个领域的骨头太难啃,有诸多利益受损者挡路,改革可能就会放一放。就像吃苹果,我们吃掉了最容易吃到的那部分,剩下的那部分越来越不容易吃到,改革出现了制度成本的边际效应递减。

重新界定产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对于普通民众,一“公”一“私”意义大不相同。人民公社着眼于一个“公”字,农民私有的财产如自留地、牲畜以及果林、生产工具、甚至房屋桌椅都被充公,银行可以理直气壮地拿农民的存款大办钢铁和水利,并美其名曰“投资”。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初期,那段惨不忍睹的饥荒历史已经给了以人民公社为代表的“大同制度”一记重重的耳光。直到小岗村农民偷偷摸摸的“起义”,农民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自主权,可以掌握自己的劳动,也能占有自己的劳动收入,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经济学家周其仁认为,中国产权制度的界定经历了一下四个层次:中国的改革开放,将原来抽象意义上的全盘归国家和集体所有,细化为具体意义上的私人权利界定,个人可以通过承包合约的形式,将责任和义务重新界定到个人。由承包延伸出来的私人使用权还可以进一步演化为转让权;同时,生产资料如劳动者能力、企业家才能等也被重新承认,即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企业家又被中国请了回来。最后,形式多样的私人产权同时进入市场,以契约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并形成公产,不同的是,公产是以私人为基础的。

中国三十年的经济高增长证明,私人产权的不断扩大,释放了更大的潜能,中国经济越来越繁荣。

虽然中国的产权改革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改革的渐进性,有些关键领域的改革仍然不够全面和彻底,前进的速度也过于缓慢。归根到底,产权的界定,不是民间自下而上的推进,而是国家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推进,是以政府的权力和权威为基础的,即由权力决定哪些是合发的产权,哪些是不合法,这就难免出现界定失衡现象。戴着产权不明晰的脚镣,企业家在商业行板上施展拳脚时难心神不定。再远大的梦想,在遭遇制度面具时,也有可能冷却为失败的挫折。

在这个在山西煤炭史上迅速崛起又即将走向陨落的特殊群体中,有一个格外显眼的群体——煤老板。近十年前,他们携带温热的资本欢天喜地来到这块遍地是金的风水宝地,而2009年,经历过呼吁、抗争无效的“煤殇”,他们将远离这块伤心之地。

产权总是没有争议地同国家形态联系在一起,而对财产的支配往往在国家强制力下完成。山西的煤炭与不同的资本衔接,便裹挟了不同的底色——红或者黑。为了这个优势资源不再民间资本的跑马圈地中不至于完全“沦落为黑”,避免合法的强制力不至于失控,2009年,政策终于给了煤炭开采权最终的行为边界。

煤老板是道德上的矮子,实现中国煤炭产业做强做大的战略目标……似乎哪个理由都足以让煤老板以合法而又合理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除了被强制退出让煤炭老接受不了,经济补偿方案也让他们满腹怨言。收购煤矿时,恰是煤矿前景被渲染得天花乱坠时,为了抢得聚宝盆,他们往往以高于资源价款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代价收购,还有基础建设和工人工资,都是大把大把扔出的钱,如果只按照采矿权价款的一半或一倍,他们还是输家。

经济学家张五常认为,人类社会用两种方式来防止稀缺资源的滥用性,第一种为等级特权制,通过特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第二种为产权制度,以产权制度来界定经济运行的空间。在从第一种向第二种演变的过程中,往往掺杂着权力寻租,即腐败。企业为了获得更公平的产权界定或界定倾向于他们,往往依附于权力,以大量的好处收买权力界定者——部分政府官员,这就是腐败。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民营企业在法律意义的自主人格愈发独立,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现实中能够独立于中国的权力场。

因为,行政权力还在对中国的微观经济活动进行着广泛而深入的干预,权力依然有着掌控“资本繁殖”的控制力。中国的商人,必须懂政治,只有既会商又懂政治,才有可能把商做大做强。权力的脚,踩住了市场的手。贿赂与受贿,看起来是两者的双赢,而这种见不得阳光的双赢会带来高额的社会成本。企业的增长机会不能遵循效率和公平原则,而是要看其在权力游戏中是否被权力看中了,这也是对中国市场化改革一个不大不小的戏弄。

因而,民营企业家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消耗大量的智慧和精力处理资本与权力的关系。而掌握权力的官员,也会凭借权力,来取得并非通过生产所获得的利润,这就是权力寻租。

如果中国的政治体制不能继续深化,中国民营企业生存的商业环境不能得到彻底改观,制度性利益输送仍然会源源不断的存在,来自市场的溢价很容易转化为权力溢价,民营企业为了获得更好的制度依托,不得不付出代价,而这样的代价不但来自资本,也成为决定企业家群体素质的关键要素。

政商关系总是难以拿捏。有人可能沦为某种的工具和附庸,听其呼来喝去,如黄光裕,最终权力与资本皆输。建立在资本贿赂基础上的权力依附,往往是民营资本饮鸩止渴的毒药。一旦民间资本从中得到实惠,就等于得到了诱惑与鼓励,与权力的结盟呈覆水难收之势,越陷越深,将很难收手,民营企业与官员的道德双向松绑,被物欲大潮折磨得神志不清,只剩下令人眼花缭乱的权钱交易。

同类推荐
  • 经济常识农村普及读本

    经济常识农村普及读本

    《经济常识农村普及读本》以用故事讲原理的形式,对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进行解说和阐述,完全剔除经济学中枯燥的数学和函数,通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和现象来讲述其中的经济学原理,在轻松愉快的阅读心情中,使你掌握与现实生活最为相关的经济学常识。
  • 中欧名师讲坛录

    中欧名师讲坛录

    本书辑录了一批中欧名师的学术演讲,内容涉及管理、金融、创新、企业战略等领域的前沿观点。值此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建院20周年之际,我们希望本书的付梓可以让更多人分享中欧的学术和思想盛筵。
  • 变迁临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

    变迁临界: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构建

    “三农”问题始终拨动着中国民众的心弦,而农村土地问题又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改革发展的特殊阶段决定了必须重视并深入研究农地和农地的制度。本研究涉及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崭新研究领域,即探讨制度变迁的临界问题,对制度变迁总规律中阶段性、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再认识和再深化。
  • 品商人

    品商人

    品读商人,也就是研究有钱人。研究他们为什么能赚钱,为什么会经商,会做生意;研究他们这种智商、能力是天生就有的,还是后天培养的,是靠自我奋斗、挑战创新取得的,还是靠上天给予的。不同省份、不同国家的商人性格大不一样,他们经商、做生意也各有门道。掌握了各类商人的特点就可以有的放矢,顺势而为,把买卖做成、做好、做大。如果不了解对方,就很难交上朋友,更谈不上合作,即使谈成的生意也可能做不好。品商人,悟商道,这是经商的第一步。
  • 趣味博弈学

    趣味博弈学

    本书将营销同博弈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些故事和典型案例进行阐述,内容包括:囚徒困境——非合作博弈、公用地的悲剧——自私的定律、纳什均衡与最优策略、打破囚徒困境等。
热门推荐
  • 暮光薄凉,夏了夏天

    暮光薄凉,夏了夏天

    夏薄凉并不知道,她和自己的初恋男友,是以多么错宗复杂的关系纠结在一起。她也不知道,所有的事情都被一个诈骗集团在幕后暗自操纵着。用她疼痛薄凉的文字,带给你一场深入骨髓的阅读盛宴。春青杂志所有编辑挥泪推荐 感动了整个青春杂志圈的疼痛之作
  • 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厦台关系史料选编(1895—1945)

    本书选编了从1895年至1945年之间厦门与台湾关系史料,即台湾历史上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厦门历史上的清末和民国时期厦台关系的重要史料选编。其主要内容包括:日本学者鹤见佑辅所著《后藤新平》厦台关系史料;日本外务省编纂《日本外交文书》1900年厦门事件史料;厦门台湾公会史料;《申报》厦台关系史料;《江声报》厦台关系史料;台湾民众在厦抗日斗争史料。
  • 凤凰读者俱乐部

    凤凰读者俱乐部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20世纪末,是中国乃至世界变化最丰富的年代;在刚刚懵懂的青年时代就经历了西方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几乎在一夜间出现在国人面前,令国人有些惊愕,彷徨和不知所措。
  • 巧建桃花源

    巧建桃花源

    突遇变故,受命伴归途。面对嗜赌之人,亲情难断。冷风寒之手,收下能仆。幽灵草之毒,如何能解。身陷七狼之中,竟然脱身。万仞峭壁之下,溪水源头,丛林里面。突现桃花源。
  • 快穿男主攻略指南

    快穿男主攻略指南

    死亡后灵魂绑定系统,为了重新得到生命,而努力在三千小世界执行攻略任务的白萤觉得很心累,任务是任务,她被男主缠上了真的没人来管管吗?
  • 舞男

    舞男

    因为失传的一段记忆,造成了他一生的辛酸道路。因为感情的缠绵纠葛,让他一路坎坷的奔波。舞步造就了他的美名,也毁掉了他的平静,他,却在坚持着,向那阳光大道奔走。
  • 王牌重生之盛宠狂妻

    王牌重生之盛宠狂妻

    【重生爽文虐渣女强甜宠】一朝重生,当她变成她!一双玉手,代码入侵、玩转赛车、逆天改命...一双冷眸,睥睨天下,虐尽跳梁渣碎...红衣张扬,风华绝代,她有着一张惊艳绝世的脸庞。冷傲毒舌,清冷孤绝,她一根手指便能让世界颤抖。只是,明明如此强大的叶卿狂,却被争着抢着保护宠爱?盛焰火眉梢轻佻,眼眸半眯,“我的女人,用得着你们管?”叶卿狂呵呵冷笑,“你们谁管得着?”*京城有两个出了名的怪人。一个是被六个哥哥宠成废人的叶卿狂。一个是能操纵火焰无人靠近的盛焰火。当他发现她碰了他却能毫发无损时,她就已经成了他的猎物,他捕食的羔羊。只是,这头小羊羔,竟转眼变成了会咬人的野猫?叶卿狂漫不经心的笑着,“盛爷若不是忘了,你丢了样东西在卿狂这里?”盛焰火眼眸微动,丢的不是东西,而是心。*第一杀手对她情有独钟拳击冠军为她保驾护航世界影帝给她陪衬搭戏无敌黑客对她顶礼膜拜她是一群人的王,一代人的信仰。浴火重生之路,身份一层层揭开...当她再次踏上世界顶端,便是女王归来之时!
  • 弗洛伊德5:爱情心理学

    弗洛伊德5:爱情心理学

    此卷收录八篇论文,是弗洛伊德早期关于性本能论的主要专著。《性学三论》包括“性变态”“幼儿性欲”和“青春期的变化”三部分。《儿童性理论》对儿童期的性表现及其与心理活动、神经症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神经症》论述了现代社会的性道德与文化的关系。《爱情心理学》包括三篇文章,分别探讨了男人的性变态、“心理性阳痿”以及女性的“贞洁”。《论自恋:导论》探讨了自恋的起源、本质、形式、作用等。《本能及其变化》分析了本能所涵盖的内容以及描述的方法等。《压抑》探讨了压抑的本质、因果及其与神经症的关系。《力比多类型》将人分为性欲型、自恋型和强迫型等三种。
  • 人体彩绘

    人体彩绘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重生豪门:恶魔公子,拽翻天

    重生豪门:恶魔公子,拽翻天

    重生归来后的梵陌强盗富可敌国。但让她惊喜的是她又重生回到那个让她遗憾的那个世界,这一世却让文简梵陌她更意外的是还能和那个神邸-般的男人相见,竟会让她欲罢不能。代女皇霸气邪肆,强势回归!拳打影帝哥哥,脚踢渣渣,雄霸娱乐圈!渣男贱女骚货来找虐?反手就是一-嘴巴子!想作死,好啊!但你们...一个也别想跑!-不留神,她成了臭名昭著的鬼医。万众敬仰的画神。远扬大陆的梵陌主神。还顺手拿了个世界级巨星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