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7600000005

第5章 房地产的第一场雪(1)

2007年11月,刚刚步入冬季,不断升温的房地产却迎接到了第一场雪。许多企业感到始料未及,其实,结局在开始时就早已注定。

资本最擅长则利润而居,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法律与道德底线;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似乎就在一夜间,房产成了暴利行业,越来越多的人涌入房市分一杯羹。然不过,资本越大胆,房产的泡沫越大,冬天的脚步就越逼近。

被组合拳击中的地产泡沫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写到:“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对于中国房地产业而言,也是如此。

热血沸腾的时代正在渐渐远去,渐渐升温进而转为火爆的房地产市场,在2007年拉响了橙色预警。

2007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发布了“2007年中国服务行业发展报告”,其中言辞犀利地指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已经浮现,在规模、结构、价格和利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合理因素。接着,出示了数字证明,2007年第二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4%。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6%,涨幅高达13个百分点。有的城市一个月内房价涨幅超过20%,房价新高不断被刷新,幅度让人触目惊心,每天都在创造着历史。

在“起台风,连猪都会飞”的时候,地产业一片欣欣向荣之象,房产大亨出尽风头,赚得盆满盈钵。但是,浮华背后潜藏危险因子,表面风光下却是满目疮痍。利润的吸引不经意间使得市场化逐渐背离了国计民生的正常轨道,房价的高升掩饰不住房地产的内伤:房价过高、上涨过快。有的地方房价上涨速度高达30%到50%,且总量过剩,结构失衡:一方面高档住房空置率过高,另一方面普通住宅供给严重短缺。这背后掩藏的是经济利益的驱使,房产的繁荣本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一些城市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房地产带动,房地产反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推手。这种本末倒置的经济发展路线,也给房地产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在房价屡创新高的过程中,许多普通购房者也加入抢购行列,沦为高负债的“房奴”。对于消费者而言,房子毕竟是不可或缺的刚性需求,不可能因为房价的日益上涨不购买而露宿街头,但与相对微薄的收入相比,房价上涨的确一再挑战着他们的心理底线和承受极限。

中国儒家向来讲求“中庸之道”。李嘉诚先生也说过:“做生意,应该过犹不及。太过,容易锋芒毕露,招致无妄之灾;太谨慎,又无法展现自己竞争实力。”乐极生悲,盛极是衰,当房地产泡沫被吹得越来越大时,也是接近破碎边缘的即将到来。

事实上,在具有先验性的国际市场上,泡沫破碎的现象已经是屡见不鲜。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佛罗里达州出现前所未有的房地产泡沫。无独有偶,在1926年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迅速破碎时,众多靠地产发家的企业家、银行家迅速一贫如洗。90年代后,日本的房地产泡沫再度震惊世界。1990年仅东京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总地价,但1993年,日本房地产业全面崩溃,企业纷纷倒闭。1997年香港房地产泡沫破碎,一时也出现了从百万富翁到百万“负翁”的奇特景象。

历史上的国际教训仍鲜活在眼前,中国房地产的特质更是撑破泡沫的一大动力。在中国房地产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密集属性和利益密集性,官商勾结和权钱交易已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另一方面,中国部分企业家在市场体制中,在培养了经济意识的同时,却一直没有养成依法纳税的“好习惯”。灰色交易、偷税漏税等“不怕死、不要命”的典型层出不穷。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居者有其屋的诉求之下,解决房地产问题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政府痛下“杀手”之时,必是行业遭受“灭顶之灾”之日。在消费者有心住房无力购买,和房价越走越高、与消费者渐行渐远的双重矛盾之下,2007年政府开始伸出调控之手,打起了一套调控房地产市场的组合拳。

购房者的需求,为房价急速走高铺垫最稳固的支撑,要打击房地产的“疯狂势头”,必须先冷却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2007年9月14日,央行宣布同一年度第五次加息的消息。第二天,银行就采取切实行动,将存贷款基准利率再次上调0.27个百分点,由原来的3.60%提高到3.87%;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原来的7.02%提高到7.29%。

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提高增加了贷款买房的利息,也大大提高了购房者的购买成本,从而抑制了购房者尤其是投资、投机房产者的购房动机和行为。与此同时,中央政府还加大了对房贷审查的力度,很多城市的各种银行对令人咂舌的房价飙升进行再次评估,遂得出高风险的信号,也开始紧缩房贷,将放贷者的贷款门槛一提再提。

高利率势必会抑制房产投资者的需求,大大改变购房者对未来的预期,扎堆购房的现象随即减少。政府对房地产行政干预的实施,有效地抑制了购房需求,对以消费为主的购房者以及整个市场经济而言,吹响了黎明到来的号角。

此外,政府的加息政策不但在消费者的实际购买能力上对消费者的非理性购房需求进行抑制,还在心理上安装安全阀,双管齐下,购房者的压力自然大了不少,降低购房意愿,购房需求也相应受到抑制。

连续加息,为房地产需求吞服了退烧药,此后,政府提高二套住房首付,则为房地产发展戴上了紧箍咒。

2007年9月27日,中央又下猛药。9月27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359号文明确规定: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1倍。

“第二套房”、“第三套房”……是伴随着房地产升温而流行起的词汇,更多的不是实际需求,而是非理性房产投资。国际房产空置率惯例为5%-10%之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在10%-20%之间为空置危险区,20%以上则为商品房严重积压。但中国房产空置率早已连发警报,如2007年第二季度,北京市中高档住宅市场的整体空置率已达24.4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大量房产空置的同时,却有一大批无房可住的人在为房神伤,日益尖锐的矛盾,更坚定了政府调控决心。

不可避免,政府出台的政策有“温水煮青蛙”的效果,存在时滞效应,在短时间内难以呈现累积效应的成果。如果此前的政策尚属“政策疲软”,这次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的政策则无疑是一记重拳。

二套房首付提高至40%,有的银行甚至干脆暂停了二套房的按揭贷款,对放贷者的资质要求提高。在这股大潮的侵袭下,上海银行迈入其中的行列,提高了两套以上住房贷款的神情门槛;浙江部分银行分行暂停了二套房的按揭贷款。北京、深圳等地更是纷纷行动起来,为房地产市场戴上了资金枷锁。

仍在挺立的房地产多米诺骨牌,已经岌岌可危,稍有风吹便可一张张倒下。而事实上,政府投下的这枚石子已在房地产界引起阵阵风波:

上海二手住宅市场成交量自9月份出现降温,10月成交量继续走低,与9月同期相比降幅约在四成左右,截至10月10日,大约八成的业主对自己的挂售房源下调了挂牌价格;

10月1日至9日,深圳新房成交1.82万平方米,日均仅为2026平方米,环比9月日均成交量下降高达八成之多;

从10月1日至10月8日,重庆主城区仅有三天日交易量达到1万平方米,与9月下旬日均3万平方米的交易量相比大幅萎缩;

北京房产亦不容乐观,温州炒房团已闻风而动逃离京城。

倘若一线城市的房价真正得到遏制,所产生的涟漪效必然波及到杭州、成都、南京等二线城市;二线城市的变化又会波及到三线城市……随着房地产夜幕渐渐降临,房地产市场上一场没有硝烟的大战也将落下帷幕。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对于一般消费者,千万间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奢求,能够遮风避雨、让一家人享受家庭欢乐的一间即可。万物归宗,房子终要回归本位价值。总之,房地产市场泡沫越吹越大,行业潜在危机愈演愈烈,而此时正是房地产企业调整的关键阶段。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必然是要趋向稳定、健康与理性。而政府一系列的调控组合拳将地产泡沫击碎,正是把楼市从非理性的边缘拉回。

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

全国房贷紧缩风的刮起,让昔日凯歌高奏的盛世狂宴渐渐低迷,房地产的发展也蒙上了一层秋意,既然秋天来了,冬天就不再遥远。

如果政府的连续组合拳只是一边风霜,那么,有价无市则会成为抑制房产需求的重型武器,两者交相呼应,无疑是制约房产非理性增长的双重杀手锏。这无论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还是实际购买力,都是巨大挑战;对房地产市场,更是最直接的打击。

“一片雪而知天下冬”,总是走在全国房地产趋势前沿的深圳,被誉为房地产“风向标”,只要一有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全国性的涟漪。对于开发商、投资者来说,2007年深圳的冬天来得特别早。

早在2007年9、10月份,深圳的房地产商就感到了阵阵凉意。在中央存贷款基准利率上调,和直指市场流通环节与资金渠道的“第二套首付40%”政策的影响下,以往备受开发商青睐的“金九银十”黄金时期没有按照规定日期到来。原本张开口袋准备大量“吸金”的投资者,虽然心有不甘,但是形势所迫之下,只好纷纷出局。如此一来,购房者成为留在市场上的潜在客户,但是也只有少部分人采取购买行动。

投资者、炒房者购房压力重担在身,日趋理智的购房者也在按兵不动,看到市场大势已去的开发商更是急在心头,三者构成“三足鼎立”之势,将深圳房地产显得愈发冷清和萧条。

从市场交易状况来看,2007年11月深圳综合指数、住宅指数、写字楼指数、商铺指数均出现小幅下跌,深圳房地产市场步入调整期。

根据2007年11月24日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1-10月经济运行统计分析,深圳市1-10月商品房施工面积为2907.2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062.1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商品房竣工面积为288.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7.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06.2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0.5%;商品房销售面积为514.9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2%。

“下降”,成为最为普遍的用词,与2006年同期相比,深圳商品房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都在直线下降。

一般而言,按照市场规律,供应减少势必造成价格的上涨,然而深圳楼市却没有由于供应减少而出现房价上涨的局面。究其原因,房价过高且已经超出了居民的承受能力,人们对房地产的热情,随着天气的寒冷而不断降温,市场萎缩,价格也就失去了上涨的理由。

与新建住房相比,二手房因其价格相对合理,实用性强,一直备受购房者青睐。在新建住房被购房者列为不受欢迎对象时,深圳的二手房市场也开始走下坡路。“基本上都在下跌,成交额跌幅都在五成左右”,一位地产总裁这样表示,他甚至预言:“深圳中介的寒冬降临,洗牌的时候到了”。果不其然,在2007年11月,深圳部分中介公司已经门庭冷落,有些已经开始关铺裁员:在景田片区,在鲁班大厦附近的中原地产、世华地产门前顾客稀少;在梅林片区,长河地产、创道地产等多家商铺纷纷关门……

深圳房地产给全国房地产布上一层薄薄的冰层,这股寒意并未止步,而是蔓延向北,一直到北京。在北京,也开始出现房价上涨幅度趋缓的迹象。

2007年11月7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其中明确规定,限制外商进入房地产的土地连片开发、高档物业、房地产中介、经纪等多个领域。外资一向被视为房价飙升的推手之一,对外资的限制进入,无疑是政府为房价降温的决心表示。这项政策的出台,直接导致了北京高端物业的抛售。

高端物业抛售已经成为不可掩盖的事实,但只是个别现象,北京普通住宅交易量的下降才是不可忽视的普遍现象。根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1月以后,北京市住宅期房成交量每周都会呈现连续下滑的趋势。

在11月12日-11月18日的一周时间里,北京住宅期房的交易量为2375套,相比前一周下降了11.8%;在11月19日-11月25日一周内,北京共成交住宅期房2346套,与前一周的2375套相比,成交套数下降了1.2%。无论是11.8%,还是1.2%,都不代表最高降幅,在11月初至12日的十余天间,每天成交量的下降都让人触目惊心,降幅高达每天百套。

同类推荐
  •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杯酒释兵权是一个典型的帕累托改进;愚公移山是一种成本最高的选择;司马相如有钱就学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 郑板桥为什么“难得糊涂”? 在这本书里,作者避开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现实生活,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用轻松、幽默的笔触讲述了很多著名的、精彩的、有趣的历史故事,并将这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与枯燥乏味的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用历史故事诠释经济学,用经济学解析历史故事。那些枯燥的、呆板的经济学术语在这些美妙的、离奇的故事里摇身一变,立刻鲜活了起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经济学不仅不再枯燥呆板,而且变得像小说一样有趣、精彩、耐人寻味。
  • 中国商业改革发展研究

    中国商业改革发展研究

    本书认真梳理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笔者的科研成果,从1980~2010年笔者发表的近200篇文章中,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章42篇,分四个部分整理编辑而成。它覆盖了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基本反映了笔者对商业流通改革问题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历程,对正在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中国酒业经济观察

    中国酒业经济观察

    该书共分为“产业观察”、“产业评论”、“产业分析”和“产业纪实”等四个篇章,全面细致地剖析了我国酒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深入解读了中国酒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人们解惑释疑,指点迷津,更有企业经营运作的实战分析,为中国酒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 供给侧改革十讲

    供给侧改革十讲

    本书选辑了贾康先生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新研究成果,问题意识和针对性极强,阐述深入浅出,形式活泼多样,理论密切联系实际,权威解读了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核心内涵、理论创新和政策主张,对各界读者全面深入理解供给侧改革具有帮助作用。
  • 我们身边的经济学

    我们身边的经济学

    本羽荟萃了古今中外经济学家的思想和智慧,是读者的一次思想盛宴。不仅把中外经济学家的思想精华原汁原味地调理出来,如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思想,弗里德曼的货币论,马歇尔的外部性思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经济人假设,“籴甚贵,伤民”的生产悖论等。更重要的是把这些经济学智慧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
热门推荐
  • 闲夫伴拙妻

    闲夫伴拙妻

    她本是农家最朴实、厚实的憨傻女子,奈何被他孱弱的金手一指,就成了他要成婚的妻子,你说你心里都有人了,还来寻俺干啥嘞?青青纳闷的想。好吧,既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俺索性就嫁了吧,可是为何嫁到洛家会有那么多的事发生嘞……婆婆不待见,不怕,俺只要抱好亲亲相公的大腿就行了……两个小姑不省心,没事,反正俺又不去招惹她们……可是这谁家、谁家的女人?你们咋可着劲的往俺家里赶嘞?什么?动冲着这天下第一来的……。还有这名誉上是相公大哥的男人,咋老是想拉起俺的小手嘞,这可不行啊,俺已经是成过婚的人了,这距离是一定要有的……。精彩片段:【一】一身素缟,青青跪坐在灵堂前,一脸的悲戚,相公啊,你咋就走了嘞,你就这么走了,俺可咋办啊?青青摸摸平坦的肚子,这里面还没个种嘞,你叫俺咋办啊?连个养老的都没嘞。…………青青刚想给她那“死而复生”的相公擦拭一下脸,一双紧闭着的眼迅速张开,厚实的手掌紧掐这她白嫩嫩的脖颈,“你是谁?怎么会在这儿?”“相公,我是青青啊?你不记得了……”“不记得,记住,我不是你相公,本将军没有什么青青小妾,滚……”【二】四年后青青手里拖着俩包子,再次回到这熟悉的老家,那是感概万分啊!推开门,一老妇走了出来。“咦,你是?青青?”“是嘞,娘,我回来了,快来,叫姥娘……”“啥?孩子?哪来的?你相公洛青城嘞?是他的不?”“没了……”相公不见了,孩子有了俩。
  • 男神她又苏又帅

    男神她又苏又帅

    【重生女扮男装爽文,1对1,女主苏炸天,男主是女主腿部挂件儿】正经版:叱咤风云的大将军一朝变成二十一世纪弱逼高中生?云烨表示:这操蛋的人生。不过“他”的字典里就没有弱这个字,从此风华再现,势必搅一个天翻地覆!说“他”学渣?稳稳地拿个高考省状元,看看到底谁是学渣!说“他”软弱可欺?手撕渣后爸,脚踹地头蛇,软弱可欺再说一遍!云烨用亲身经历告诉所有人。你男神无论到了哪里还是你男神。帅翻版:“他”被媒体封为娱乐圈唯一一个真男神。长得帅,性子好,狠能撩。看风水,弹古琴,鉴古董……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是行走的荷尔蒙,人形春药。粉丝们每天都在微博底下苦苦喊着:男神我要给你生猴子!钟墨咬牙切齿的关掉手机。怒吼:“你们男神是女的,是老子的!”“你在说什么?”云烨站在他的身后。钟墨:“……”浑身一颤,笑的谄媚又讨好。“我说……老婆,床已经给你暖好了,今天晚上我可不可以不睡沙发?”又名《我老婆怎么可以这么帅》《女主每天都在帅哭别人》
  • 娇女难宠

    娇女难宠

    穿越到修仙大陆?没问题,将家族心法换换就行。以前是废柴?也没问题,有种生活叫扮猪吃虎……什么,还有只最强魔兽死缠烂打?那种不准别人接近的醋坛子谁爱要谁要好么。被嫌弃的某只:主人我除了爱喝醋其实很好养的,咱们命中注定,收留一下我呗。
  • 太上宝篆

    太上宝篆

    太上,道也。太上者,大道之主宰,至高之道祖,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源于末法世界,手持神秘玉符,降临九洲浩土,少年追逐太上位业的修行之路。本书QQ群:7-0-9-7-8-1-1-4-2(三清天)新书《玉宸金章》已发,喜欢的书友可以收藏一下。
  • 九鼎惊神

    九鼎惊神

    九鼎定神州,江河通四海。大荒九州尽归一统,四周却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环伺,更有数不尽的凶兽、奇种遍布。一次天狗食日后,万里沃土重新陷入连绵动乱之中……
  • 妃常殇心:王爷太冷情

    妃常殇心:王爷太冷情

    她曾以为,他会是她一生的眷恋与依靠。不曾想过,他最后却变为了没入她心口的那把利剑。时光流转中,经年的约定慢慢演变为一场错位的爱情。她所爱的是他,还是心中的那抹影子?他对她又有几许真心?他们的故事,在那些逃不开的爱恨情仇里,会幻灭?会存活?还是,会变成一段戛然而止的忧伤与遗憾?
  • 娘子,相公喊你回家吃饭

    娘子,相公喊你回家吃饭

    她是杀手界的传奇,她是令男人趋之若鹜的毒药,她是一个没有心的女人。一次意外让她的灵魂穿越到了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神魔大陆。也许是神的恩赐,让她这一世得享亲情;也许是神的玩笑,让她这一世遭受灭门之祸。既然,她是被神遗弃的生命,那么化身为魔又如何?天地不仁,那么毁了这天地又何妨?且看一个女子如何纵横异世,仗剑天下,翻云覆雨,惑乱红尘......
  • 陪你逛校园

    陪你逛校园

    相遇是一个机缘,认识你是一件美好的事,与你度过的时间便是最美好的时光,世界上少了一个人地球依旧转,但是我少了你,就如同世界失去色彩,索性我就在这里吧,看能不能等到你回头,回来陪我
  • 妈咪,爹地又来了

    妈咪,爹地又来了

    她从小被遗弃,十八岁被继母陷害,生下父不详的孩子之后被赶走。五年后,她带着天才宝贝归来,“女人,你五年前偷走了我的两个宝贝,还被你弄丢了一个!我该怎么惩罚你?嗯?”她大惊,“不要瞎说!我只偷走了一个……”(甜宠无下限,有天才小包子!)
  • 川独落花

    川独落花

    十年前,初夏的离去带给他十年的孤独,十年后,长得和初夏相似的她出现了,她的出现给了他新的开始。问他是爱她的脸还是她的人,他不知道,他只知道他在乎她。你为什么会喜欢上我?她不懂,他只是说她很特别,哪里特别了呢,她一直没想明白,不过“特别”的意思就是对他很重要吧,可是当有一天自己想明白的时候,却宁愿自己不明白,她几近崩溃,可这只是开始,迎接她的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