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7600000006

第6章 房地产的第一场雪(2)

尽管如此,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优越的人文、经济意义,北京的的房价仍然难以撼动。成交量的下降,并没有带来价格的下调,相反而是持续呈现涨势,尤其是五环外的近郊项目,占据了成交量的主流,其成交价格更是有接近20%的上涨。

与深圳同病相怜,在新建住房成交量下降的同时,北京的二手房市场也开始沦陷,高端物业抛售、普通住宅成交量趋减的现象不再罕见。

早在2007年10月,北京地区总价值在150万元以上的房产出售量就比9月增加24.1%。在这些地区中,京城北部、东部和南部等地也赫然在列,一向是投资比重的热点区域,仍然不能远离政策的影响,做出抛售的举动,给其它“捂售”的同行们提了个醒。

在各个总价档位房产中,150万元以上房产的成交周期最长,“先天”的不足,让70%的房产业主预感到不断加大的出售压力;同时,又担心未来时局的变幻,购房者购买能力的下降,才导致房产放量的集中。

通常在一场暴雨来临之前,一般都会出现大风狂起,或黑云压城的不祥之兆,又或者一些动物出现异常举动:蚂蚁搬家,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蛇过马路,晴蜓低飞……。同理,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做出的购买或销售行为,也都在遵循一定的规律,如果异常现象出现,极有可能预示着某种状况的改变。

而这些对市场敏锐的投资者的异常举动,似乎也在向人们暗示着北京房地产市场“山雨欲来风满楼”。

种种迹象已经表明,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而寒流仍无止息的迹象,政府又连续奏起高密度的房地产调控强音:11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访问新加坡时,说出“老百姓总告诉我,不要忘记房价”一句话,让人们再次看到中央调控到底的决心;11月30日,建设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购房者由此也看到了安居乐业的希望。

房地产的异军突起引无数英雄长袖善舞,然而市场瞬息万变,回归理性的趋势逐渐明晰,在房产崛起中分得一杯羹的房产俊杰们,是继续叱咤风云还是英雄迟暮还很难确定,只有学会自救,才能真正乘风破浪,成就王者。但是如何自救,是留给每个房地产企业的最关键命题,尚无定论,但唯一能肯定的是,只有经过冬天的洗礼,房地产商才会有脱胎换骨的变化,中国的房地产业才更为优质。

黯然退市的悲哀

市场经济从来不拒绝“草根”,而且正因为有了白手起家的“草根”企业们的加入,才会显得更加波澜壮阔、生机勃勃。但在“不以出身论英雄”的市场中,想要生存和谋求进一步发展,无论是“草根”企业,还是“根深叶茂”的名企,都要练就自己的扎实内功,否则,一场风刮来,否会有葬身其中的风险。

向来鱼龙混杂的房地产中介市场,在更是如此。

在市场行情好时,三五张桌子、一两个人就可以加入房地产大军中,虽然草根气浓,但市场从来都不计较“出身”,“不管黑猫白猫,逮住耗子就是好猫”,原本就热闹的房地产行业更显喧嚣和嘈杂。

但好日子稍纵即逝,当房产市场因此而被扰乱,嘈杂之声日益高涨,其分贝之高超过人们忍耐力的时候,规范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内功不扎实的企业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

地产中介公司素有房地产市场“晴雨表”之称,其一连串的倒闭事件,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国家针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措施的效用正在显现。

虽然地产中介的准入门槛不高,但每一个店铺的成本却不菲。在市场形势仍然一片大好、房价“高耸云端”的6月,一些低端的门面顶手费被炒到了30万-50万元,仍不乏一些人盲目进入。或许,在市场行情好时,成本矛盾不会显现,一旦市场恶化或降温,就变成了考验承受力的时候,活下来都很困难,就更不论维持和发展。

连续4个月下滑的成交量,给深圳房地产市场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霜雪,更为严峻的是,低迷的成交量让深圳中介行业面临有史以来最残酷的考验:大量店铺关门、经纪人被迫离职。

自2007年10月开始,深圳两个地产中介巨头——中原地产和世华地产两家公司,就开始亏损。实力雄厚的大地产中介尚且如此,一些小中介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更有甚者已有20%的店铺关张。

11月13日,全国中介100强的深圳中天置业倒闭的消息不胫而走。直接导火索就是总裁蒋飞携巨款2600万元逃跑,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恰恰就在几个月前,它刚刚获得“25年中国最具价值的深圳中介品牌”。荣誉加身的中天置业肯定不会自动退出,根据事后调查才得知,倒闭的原因正是深圳楼市的降温,成交量的下降导致该公司资金链发生断裂。

资金链断裂的背后,是不规范操作而形成的自食其果,然而更多的安分守己、勤勤恳恳的中小中介也没有逃脱关门的命运。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成交量的锐减,另一方面是房租成本的大幅增加。

在中天置业的行业阴影下,入冬以来最强劲的一股寒流也开始袭击上海。经历了持续的成交量滑坡,上海中介行业也开始重现久违的关店现象,并呈现出蔓延之势。2007年11月,上海约1/3的门店开始勉强维持生计或面临亏损困境,全月业务“交白卷”已成为普遍现象。

眼看形势江河日下,人们不禁开始担心,2005年的关店风潮很可能会重演。尤其是在松江、浦东三林地区,之前是开店的高峰地区,接下来,或许是新一波关店的重灾区。结果不幸言中。

上海徐汇区宛平南路一段不足200米的繁华路段,曾经紧密排列着10家中介。就在2007年上半年时,这里人来人往、生意火爆程度惹人眼红,但几个月过后,“门庭冷落车马稀”成为真实写照,一家名为“协成房产”的中介倒闭。而同样在不足200米的繁华路段南丹东路街头,也有一家遭遇同样命运的中介也翻新以美容美发店的形式再度开张。

2005年,上海中介门店数目约20000家,2006年淘汰到8000家,2007年的数目虽未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死伤一大片”。“之前的4个月,在一条小街上,会多出6-8家中介,以夫妻老婆店和兄弟姐妹店为主,集中在5月份和6月份冒出来。接下来的5个月,他们势必亏不起,市场起了大风,怎么办?知难而退,关掉。对于他们来说,开和关都是容易的事。”上海某位中介深有同感。

有了前车之鉴,作为中介大佬的中原地产,也不得不对自己原来的规划作出调整,“中原地产最新的门店数量是170家,接下来,开店要很谨慎,必须放慢开店数,调整网点布局。”

就在全国上下“关”声一片时,北京房地产市场不能独善其身,只是,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是,这次退市的主角是房地产开发商。

对于北京房地产开发商而言,2007年11月异常寒冷。原本市场上略有趋恶的势头出现,就让一些房产企业开始担忧明天的早餐,而随着审查制度的进一步严格,一些资质不良的企业梦断市场。

2007年11月,北京市建委出台规定,即在办理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升级、延续工作中,增加了企业行为审查环节,如果开发企业在工程招标、施工许可、质量管理、竣工备案、工程款支付、房屋交易等行为中存在违规情况,一经发现坚决不予升级或延续资质,对于违法违规企业,还要移送执法大队处罚。

在移送的24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中,就检查出12家暂定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经审查不符合条件,最终不予延续或升级,最终,这12家企业被注销资质证书,不得不退出市场。

危机来临时,每个企业都想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但是,如果根基不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也是纸上谈兵。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教,这种生存方式注定要被市场这块试金石所验明正身,成为大浪淘去的沙子。

并购:打响洗牌第一枪

商场从来都是胜者王侯败者寇,市场不仅是智慧与金钱的较量,同时也是忍耐力与毅力的博弈。

在有些企业不能坚持,选择“自甘堕落”的同时,还有一些企业伺机而动,“磨刀霍霍”,向“落败”企业露出了“尖利的爪牙”。在动物界,这种现象被称作为弱肉强食;在企业界,则被视为并购。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推出,央行对各家银行压缩贷款的要求更加强烈。年终岁末来临之际,银行往往都会有意识地控制贷款发放,但2007年的情况比往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11月份,央行和银监会就多次召开会议对各家银行给予“窗口指导”,严令各家银行控制贷款规模,甚至对部分银行提出四季度不能增加新增贷款的要求。监管层的三令五申,让各家银行的贷款发放遭遇了外力强制性的“急速冷冻”,也将资金储备不足的房地产开发商“打入冷宫”。

面对越收越紧的银根政策,无望获得贷款和融资之际,如果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生存的压力和威胁就会直面而来。再加之市场低迷等因素的推波助澜,房地产进入新的调整期。

对任何一个行业,在面临新一轮的调整时期,往往出现“几家欢乐几家忧”的局面。既然有退,肯定也有进,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使然。进入2007年10月以来,十余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就开始出现在上海产权交易所的挂牌出让目录,这也预示着,一幕幕房产收购并购大戏正在上演。

迹象在2007年9月底就已经显现。在9、10月份,令人吃惊的现象出现: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房地产开发类企业猛增,有13家开发商挂牌全部或部分转让股票,挂牌总金额高达7.2亿元。“金九银十”仍然是房地产旺季,但2007年的“旺季”不是销售旺季,而是转让股权的旺季。

此次挂牌的房地产项目中涉及金额最大的项目是上海仙乐斯房地产有限公司转让31.4936%股权,挂牌金额高达2.4亿元。作为上海一家知名房地产上市公司,仙乐斯的主要资产是位于南京西路总面积为81000平方米的仙乐斯广场,是一个集大型商场、餐饮、娱乐、办公于一体的智能化楼宇。地理位置优越、功能齐全,仙乐斯广场的盈利能力和巨大潜力不言而喻,但不割肉就要死,抛售其股权其无奈之下的选择。

除仙乐斯之外,还有一个土地出让项目颇为引人注目,即北京宝泰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出售其100%股权以及直接债券,挂牌价为1.9亿元。北京宝泰公司拥有国有面积为4653.71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和在建工程25218.6平方米,更让人大惑不解的是,这些资料均位于北京西单商圈的核心地段,是北京市中心不可多得的黄金地块。

对于房地产企业,土地为王,如同其命脉,而这些房地产开发企业之所以挂牌销售自己的“命脉”,与资本市场对房产开发企业银根收紧不无关系。一些企业虽然拥有待开发土地和项目,但无奈资金紧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眼看一块肥肉烂在自己锅里,倒不如寻求实力强劲、资金雄厚的开发商合作。这样,借助他人资金开发项目,即使不能独享收益,也不会赔的血本无归。

在中小开发商纷纷寻求资金、出售股权时,一些开发商中的“实力派”则趁机迈开“跑马圈地”的步伐。2007年9月26日,上海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与上海地杰置业有限公司的原股东签订合作协议,万科收购后者50%的股权,获取地杰国际城项目。实际上,这不是上海万科第一次收购,截至2007年11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万科已经相继由恒大地产、南都地产等开发商手中购得上海地区建筑面积为300万平方米的土地开发权。

进入2007年11月,“你卖我买”的房地产并购事件层出不穷,让整个房地产行业更加显得危机四伏。

11月19日,国浩房地产(中国)有限公司以58亿元的价格成功收购北京城建东华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90%股权。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收购股权不是国浩的最终目的,入主东直门东华国际中心项目才是根本所在。作为北京市重点工程和2008年奥运会配套工程,东华国际位于东城区东直门立交桥东北角,占地面积10.6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近59万平方米,是名副其实的地产“香饽饽”。

奥运会的巨大商机让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拒绝,盯上东华国际中心项目者并不是只有国浩房地产一家,华远地产、香港康实公司等多也曾在竞逐之列,最终“花”落国浩,凭借的正是公司的资金实力和国际上市背景。

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综合型房地产上市公司,国浩地产此前还曾收购了位于北京金融街的一块优质商业地段,并于1998年成功在此建成一座5A级智能写字楼——国际企业大厦;紧随其后,2001年国浩中国转战上海高档住宅市场,成功收购并开发了铂金级商业街淮海路上地标性高档公寓——淮海晶华……截至2007年10月,国浩中国已开发和正在开发项目总建筑面积达233万平方米,累计投资总额约30亿美元。这次收购东华国际中心项目,也可以算作一次“大手笔”,预示着国浩在华新一轮的战略目标正式拉开帷幕,同时也给北京地产界投下一颗重磅炸弹。

同类推荐
  • 自主创业开餐馆

    自主创业开餐馆

    在众多的行业之中,餐饮业被国家列为未来蓬勃发展的热门行业之一,并且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不用发愁找不到顾客。由此可见,自主开家餐馆,在饮食业领域开辟一条理想的致富乏路,是显而易见的首选途径。那么,如何开设一家餐馆,如何经营才能在餐饮业的竞技场上脱颖而出,独树一帜,立于不败之地呢?这就需要创业者懂得开餐馆的流程,具备一定的经营策略和管理技巧。本书从以往的许多餐馆的起步、发展、兴衰的实践经验教训中,选择了影响餐馆经营成败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细节,详细地阐述了成功开设餐馆的必备知识和重要技巧,为准备创业开餐馆的朋友和正在从事餐饮经营的老板们提供了良好的指南。
  • 家庭理财好帮手

    家庭理财好帮手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只有通过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收入,谨慎地投资理财才能走上一条充满希望的致富之路。那么,如何设计自己家庭的致富之路?怎样才能在家庭生活和经济压力等问题中做到平衡呢?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投资理财的方法和途径呢?本书根据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详细讲述了家庭理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是我们家庭理财的好帮手。本书根据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详细讲述了家庭理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让人们从生活中获取智慧,从而使每个家庭在生活和经济收入之间有一个合理的缓冲区,从而保证家庭生活朝着稳定、和睦、健康的方向发展。
  • 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

    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读完它,你会明白商家促销惯常的花招,你会解释生活中恼人的莫名其妙的冲动,你会理顺复杂的人际关系,你会经营好自己的婚姻爱情。
  •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本书介绍了金融危机是“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如何退出扩张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如何控制已然不可避免的泡沫,如何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进行结构调整,如何解决高房价问题,如何解决失业问题,如何解决老龄化问题,如何推动下一步的改革,“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如何避免主权债务危机,如何避免二次探底,如何改革全球金融体系;中国崛起时代,“中国与世界”之间,如何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如何懈决人民币升值问题,如何进行海外投资,如何解决即将到来的中欧、中美经济;中突,如何与全球经济互动,如何让自己的崛起之路更加顺畅——这一系列问题,作者都作出了自己的判断。
  • 郎咸平开讲:中国商帮

    郎咸平开讲:中国商帮

    晋商曾经从南方贩茶叶,掌控了整条产业链,又以“票号”开创了中国金融史上的辉煌历程,实现了“汇通天下”的宏伟理想;徽商从贫困的山区走出来,靠“徽骆驼”精神,最终走出了一条险峻的出路;湖州丝商们敢于走出南浔、走进上海,直接与国外买办交易,生丝的出口成就了湖商的成功……可是曾经辉煌的中国商帮大部分没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逐渐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本书作者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国际环境、四大商帮本身的特质以及中华文化的特征等当面进行分析,并指出,从古至今一家企业能走多远,最终都是取决于其战略思维能达到多高。历史会给每个商帮、每个企业留出转型的时间,如何在对的时间做出对的选择,也是本书要告
热门推荐
  • 论语

    论语

    《论语》记述了孔子的言行思想,是儒学奠基之作,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被现代学术界称为“东方圣经”。
  • 安徽通史·新中国卷

    安徽通史·新中国卷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皖北、皖南的解放、剿灭残余土匪、土地改革、恢复和发展工商业、主要参考文献等内容。
  • 下堂小妾不好惹(全本)

    下堂小妾不好惹(全本)

    这也忒扯了吧,她堂堂一新世纪女性,怎么去庙里看个千年女尸就看成古人了?还是个被老公抛弃在远郊别院的三岁孩他娘?她仰天长嚎:我要离婚???第一次见到她,她和儿子满脸贴着黄瓜,躺在院子的摇椅中,惊恐的把他当成劫匪。第二次见到她,她带着儿子卖胭脂,口口声声的要为儿子创造新生活。第三次见到她,她狂舞一曲,成为名人,对着台下的男人巧笑倩兮。这个该死的下堂女人,来人啊,绑回去处理。身中奇毒的鬼族少主只有看见她才能感受到温暖,他用尽所有来爱她,将她护在心尖上,并承诺一生一世相守永不离???忠心护主的鬼族杀手为了救她不惜与她同落悬崖...温柔的佛族首领是她年少时的心仪之人...当她的身份一步步被揭开时,她竟成为他们一心寻找的‘千年舍利’,逃不开也躲不掉...当她亲耳听到他的王爷相公原意为了救自己心爱的女人而放弃一切时,她的心彻底死了...顺遂他的心意,她将自己当做换取解药的筹码,被埋入三尺黄土之下~~~直到他的世界再也没有她的存在,他才知道,他到底错过了什么~~再次归来,她心中的牵挂早已换做他人,那个愿意用一生柔情守护她的男人,她不愿再放手~~她的出现,牵动了两个情敌的身世之谜。当真相大白时,一切该何去何从?
  • 延长县军事志(公元前221年—公元2005年)

    延长县军事志(公元前221年—公元2005年)

    本书如实记载延长县境内的军事历史和现状。共设军事地理、军事组织、兵事战事、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军事人物等10章,书后设附录。
  • 月笼斋

    月笼斋

    阴阳界之月笼斋,姬之美人,娼女无华,是夺命的索魂女鬼,还是引渡亡魂的良人。这,也许只有死了的人,才清晰与明了。他,连青尘,一个男人,名声满贯天下,白衣冠玉,俊雅非凡,文韬武略,天下无双。她,月笼,一个女人,生者俱,死者畏,无生无死,不鬼不人,冷如淡月,貌若天女,下到凡尘。
  • 实用风水现用现查手册

    实用风水现用现查手册

    风水术是一种传统的文化观,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趋吉避凶的术数,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同时也是调整和改造命运的一种玄学。人生活于天地间,不能脱离周围的环境,但环境千差万别,具有不平衡性。客观上存在着相对较好的,适合人们生活的,给人们带来幸运、吉祥的环境,也存在着相对而言险恶,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困苦和不吉利的环境。创造、改变自己周围的环境,使我们有一个更加美好、祥和、吉利的生活空间。
  • 血神赋

    血神赋

    孤儿林玉很幸运的得到了血族亲王的初拥,成为了传说中的血族。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来自仙界的异宝,开始了他绚丽精彩的逃亡生涯。
  • 柔软的心要坚强

    柔软的心要坚强

    主人公莹莹误会爱人林枫出轨,坚持离婚后从全职太太转身职业女性,得知前夫林枫患癌后辞职照料陪伴最后时光,遇上失去联系的从小玩伴林强,就是林枫的主治医生,莹莹创办幸福农庄,后患乳腺癌康复,却救人身亡。
  • 奸诈胡儿

    奸诈胡儿

    大唐玄宗天宝二年,幽州节度使张守圭在开元二十七年与库莫奚战败却又冒功领赏的事件被揭露,玄宗十分震怒,接受了宰相李林辅的建议,在八月初一的朝会上,让太监高力士宣布了一道措词严厉的谕旨,大意是:免去张守圭辅国大将军、幽州节度使之职,调任江州刺史;幽州节度使一职由平卢节度使裴宽接任;营州都督鲜于仲通升任平卢节度使。让满朝文武大臣惊奇的是两个名不见经传的胡人将领突升高位:一个是幽州节度使衙门折冲校尉、捉生将安禄山提升为平卢节度副使,另一个是捉生将史思明升做平卢兵马使。
  • 证治准绳·类方

    证治准绳·类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