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8300000008

第8章 坚持——扛着吉利的牌子走下去(1)

做强做大不是“迷梦”

当一个人的梦想足够远大,现实是否有嘲笑他(她)的权利?

当李书福提出“让全世界都跑上吉利车”、“产销200万辆目标”时,全世界都以为他疯了,以为他在做迷梦。的确,中国有不少企业做过迷梦,然而,迷梦终究是昙花一现的空想主义,会被现实击得粉碎。很多民营企业家期望跻身世界500强,把“500强”当做一个深邃的论题,尤其是在企业风华正茂之时。然而,真正跻身“世界500强”行列的民营企业家却少得可怜。在这些企业家那里,“500强”终究是一场迷梦。

但是,并不是所有企业的远大梦想都是迷梦。这就需要企业家设定的远大梦想必须切合实际,不好高骛远,并能脚踏实地去践行。为了使远大梦想不成为迷梦,企业家在制定目标的时候,除了要有长远目标外,还需要制定短期目标,切不可做以速度规模制胜的信徒。

吉利集团20周年庆典上,李书福内心百感交集,那个原先不起眼的小汽车厂居然在不到10年的极火淬炼下,奇迹般地生存下来了。并且以一种蓬勃发展之势夺人眼球,走进百姓人家,进而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2006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李书福着力打造的吉利品牌已经拥有八大系列、30多个品种。从一开始强调单一产品特性,依靠价格战打开市场的吉利豪情,到倡导时尚与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吉利美日、吉利美人豹,再到能够体现吉利自主研发能力的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坚定。从中可以看出李书福对汽车发展战略的转移,他已经由对低端市场的青睐逐步转向对中高档汽车的追求。到2006年为止,吉利汽车的出口量在中国自主品牌中已经居于第二位。

从1997年开始进入汽车领域,李书福就扛起了吉利这杆民族汽车工业的大旗。他坚持“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这一理念,在造车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吉利汽车采取从低端经济型轿车起步的战略,冲破国有企业和合资企业的重重壁垒,如石缝中的野草一般,生出嫩芽,并不断发展壮大。

吉利汽车2004年1—10月份的市场销售数据显示,吉利汽车这一年在国外的销售占总销售比例只有1/10,这距离2015年产销达200万辆,其中有2/3的汽车出口的计划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是李书福在这个数据面前没有丝毫的泄气,他善于安慰自己,也相信通过努力实现目标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他的自信和偏执来自于以往的经验,以及这么多年吉利用自己的实力所创造的成果:吉利汽车现在在练内功,这些年的造车实践表明,吉利汽车对于未来已经具有足够的信心,六年之前,谁也不会预料吉利汽车会有今天。

吉利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震惊。如今,吉利汽车已经走上国际舞台,在举世瞩目的法兰克福车展和底特律车展上,与世界各路汽车高手同台竞技,中国民族自主品牌、中国味十足的一款款轿车闪亮登场,向世界展示出吉利这个后起之秀的实力。同时,也向世界发出自豪之声: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已经出世!

现在的吉利,已经不是原先那个生产设备简陋、需要模仿别人的小个子企业,它已经成长起来,开始跨出国门,并设立了一个远大的梦想——让吉利轿车跑遍全世界。此时,李书福所追寻的梦想已经不仅仅是汽车业的巨额利润,激励和催促他将吉利的牌子扛下去的还有一种民族的自豪感。

案例1200万辆目标背后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设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是指企业在追求其宗旨的过程中希望达到的预期结果,这些预期的结果是明确的、具体的并可测量的,企业要想成功地完成使命或任务,就必须实现这些结果。短期目标,是指企业管理者为达到长期目标而做出的绩效目标,时间跨度往往不超过一年;短期目标需要建立在对企业长期目标的深入评估上,根据评估结果排列各项目标的轻重缓急次序及确定需要优先考虑的领域,从而达到短期目标为长期目标服务的目的。同时,长、短期目标需要随企业的进展不断做出调整和改进。

吉利集团20周年庆典盛宴上,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为吉利做了一个十年规划:到2015年,将实现产销200万辆,其中2/3出口,在国际市场份额将达到2.5%。在他看来,20万辆汽车只能算是一个工厂的规模,只有200万辆才是一个汽车公司的规模。计划实现年产200万辆汽车这一远大目标,其实早在2002年吉利总部搬迁到杭州时,就已经开始谋划制定了。

2002年7月,李书福为吉利设计了代号为骏马、猎豹和雄狮的三部曲规划:2005年吉利轿车产销量要达到30万辆,2010年产销量达到100万辆,2015年产销量达到200万辆。也就是说,吉利到2015年将成为一个年产量达到200万辆的国际化大汽车公司。

三部曲规划和十年规划异曲同工,不过三部曲规划是长、短期目标的结合。企业要想实现长远的发展,需要把长远规划细分成多个短期规划,一步步推进,做到稳扎稳打。尽管吉利把200万辆目标分成三步实现,但是在旁人看来仍显得不切实际。制订三部曲规划时,吉利汽车取得生产资格证还不满一年,刚步入正轨就预计2015年实现年产200万辆的目标,很多人觉得李书福不自量力,甚至冠以他“疯子”等称号。但是他的目标和计划没有因为这些言论而动摇,20周年庆典上200万辆目标的重申,就是力证。

李书福认为,200万辆目标并非信口开河,这一目标具有深厚理论根据。在吉利一次内部会议上,他告诫同僚:“从世界汽车的发展经验来看,年销售200万辆是一个汽车公司的生存底线。这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也不会例外。吉利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否则,一切努力都会前功尽弃!”他通过对世界汽车工业史的研究发现,1990年末期,出现了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这两家国际著名汽车业巨头的合并事件,最后生存下来的基本上是年产量在200万辆以上的公司。因此,李书福做出“200万辆是汽车公司生命线”的判断,并且预测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里,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乃至全球汽车市场,会迎来一次重新整合的命运。为了生存,吉利必须进入“200万辆俱乐部”。

但是事实并非尽如人愿,吉利的生产能力还有待提高,或者说,李书福的200万辆目标就当时吉利的技术和生产能力来说,实现起来确实很困难。

对企业而言,长期目标必须有助于任务的完成,需要做到清晰无误、简明扼要;如果有必要,还需做到定量化,且足够详尽,以便企业成员都能清楚地理解和把握。同时,目标应当是动态的,如果环境条件发生变化,目标也需被重新评价。吉利2015年的200万辆目标能否达到,当时业界人士及吉利员工大多数持怀疑态度。据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吉利共销售各类轿车将近15万辆,这个数字仅仅达到当年计划量的一半。但是,李书福仍然没有放弃这一目标,依然为此做着积极的准备,并根据需要对吉利的政策进行了一些动态调整。

其中,产品结构调整是李书福实现未来战略的重要利刃。2003年年底上市的吉利美人豹,为吉利产品结构调整拉开了序幕。自2005年起,吉利在这方面的调整明显加快了速度,先后推出配备1.3L、1.5L、1.6L发动机的吉利自由舰,以及旗下上海华普生产的排量为1.8L的海域305等中档车型。

2005年9月13日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吉利集团推出的5款新车型基本代表着吉利未来的产品格局,一次性颠覆了人们对吉利一贯经营低档型轿车的印象。

同年10月20日,吉利集团常务副总裁杨健在杭州西博会车展上就吉利的十年规划作了初步说明,他从产品结构和市场拓展等方面为人们描述了吉利进军年产200万辆目标的“路线图”:吉利不会永远只做低端的经济型轿车。我们的中档车、高档车以及特色车正在陆续推出,在吉利未来的产品结构中,中档车、高档车、特色车将占有40%~50%的比例。这是吉利集团有史以来第一次如此详尽地向外界公布产品结构的比例。

实现产品结构调整,从低档车型向中高档车型转换,这被外界看做李书福是“盲目自信”的又一例证。但同时也被李书福用作实现吉利200万辆销售目标的坚实后盾。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吉利员工外,外界几乎没有人会相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李书福已经开始深入县级市,在这些地区大规模铺设销售网点,并计划用5年的时间覆盖70%的县级城市。同时,为了提升品牌,摆脱人们对吉利为低端产品的固有认识,在这些新开辟的市场上吉利不会销售如豪情、美日等老款低端车型,而是以新款车型为主,以便在首次购车的用户中为吉利树立一个高端品牌的形象。

2015年要实现产销200万辆,产品结构不仅要转型,同时开拓海外市场也被提上议事日程。

2005年5月30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会大厦,吉利汽车控股集团和IGC集团就整车项目及CKD项目正式签约。吉利汽车计划2006年向马来西亚出口1万辆整车和3万辆成套散件,在马来西亚建厂除了能满足吉利对马来西亚的出口外,更为重要的是,吉利汽车将有望进军整个东盟市场。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吉利在马来西亚的项目出现了一些变化,由于马来西亚搞贸易保护和不正当竞争,单方面否定了合同,这一做法明显违反了合同的精神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面对在马来西亚建厂的风波,李书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有困难和问题,我们不会因为这样的困难和问题就改变整个大的目标。认定一个方向,坚定一个信念,凝聚一股力量,提炼一种精神,完成一个使命,总的理念是不会改变的。马来西亚这件事情虽然对我们整个国际化进程有一点影响,但是不会改变我们整个大局,退一万步讲,就是马来西亚这个事情不成,我们还可以到东南亚其他国家,不是说非去马来西亚不可……”

在马来西亚建厂关系到中马两个国家的形象问题,李书福认为马来西亚应该秉承真诚合作的精神,尊重两个公司所付出的努力和合同的严肃性。他坚信问题可以解决,通过沟通、协调,以及向商务部和全国人大反映、汇报、请示,寻找解决的办法。

2005年还有一件事情值得纪念,那就是6月21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正式签署在香港合作开发新型轿车体系并带动有关零部件开发项目的合作备忘录。这也为实现200万辆的目标奠定了更坚实的技术基础。

要实现200万辆的目标,除了产品结构需要转型和开拓海外市场外,人力、物力等各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增强。200万辆的规模至少需要20万员工,这么多员工的吃、住在哪里?如何吸引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人才到吉利来?这是李书福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路桥、临海、宁波、上海这些生产基地最多只能生产10万辆汽车,而且东部地区的生产成本会越来越高,将很难实现容纳20万人、生产200万辆的目标。对于人才,吉利目前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方面自己培养;另一方面需要建好平台,吸引有能力、有技术的人才加盟。

一贯特立独行、善于一鸣惊人的李书福,继马来西亚建厂,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作开发新车,再到参加法兰克福车展这一桩桩重大举措之后,又有一个大手笔。2006年,吉利连出重手,在甘肃兰州、湖南湘潭各设立一个生产基地,并规划两地均为年产10万辆,与吉利实现“产品同步开发、同步生产、同步销售”。这是为2015年实现产销200万辆迈出的坚实一步。

兰州和湘潭这两个基地和李书福以前在东部地区建立的汽车生产基地不一样,这两个基地是他主动规划的。李书福认为,这样全新的、没有丝毫固有观念和格局羁绊的生产基地,才能自由地对新增产品进行规划布局,建成他理想中的吉利。吉利的优势在于多个生产基地一起运行,这样比集中滚动一个庞大的企业要简单很多。

2010年,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这一年吉利全球销量近80万辆,虽然这个数字离李书福既定的100万辆还差20万辆,但已经不再遥不可及了。

为了实现2015年200万辆的全球销售目标,李书福曾向外界公布,吉利已经规划好了5大技术平台和15个产品平台的40款车型。只要这些车型每款每年能够实现5万辆以上的销售额,吉利在2015年实现200万辆的年销售量将无担忧。对此,我们唯有祝福。

同类推荐
  • 绝代风华

    绝代风华

    2013年度,最为女性读者热衷的精品读物!收录民国最全最完备知识女性生平事迹的畅销力作!揭开民国时期那些神秘莫测的女性们面纱下的真实容颜。讲述民国时期具有影响的知识女性,讲述其事迹、著述及影响。从萧红到林徽因,从关露到张爱玲…….阐述光鲜表面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女性故事。
  • 作家的后花园:偷走时间的人

    作家的后花园:偷走时间的人

    三毛的撒哈拉之情如何热烈?王安忆为什么写《长恨歌》?《平凡的世界》中是谁的和解?读书时,一方面我们热爱读书,另一方面,我们又期待透过作品走进作家身边,感受他们的真实情感和人生。《偷走时间的人》,收录了8位中国名作家:三毛、王安忆、严歌苓、钱锺书、郑渊洁、刘震云、阿来、刘慈欣的生平故事。感受他们笔触之外的张力,遇见作家,你会迎面碰见那个自己……
  •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收将凤纸写相思:李商隐

    朱丹红编著的《李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 讲述了:李商隐,是晚唐*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 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由于一 直处于“牛李党争”之中,所以一生郁郁不得志。但 他的诗歌是唐诗里的一朵奇葩,其构思新奇,风格婉 约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 优美动人,成为几千年来,人们不断咀嚼回味揣测的 名篇,连带着他的人生在后人眼中也显得神秘。《李 商隐(收将凤纸写相思)(精)》即是以小说体的形式, 来写李商隐郁郁悲苦的一生。
  • 毛泽东与斯大林

    毛泽东与斯大林

    这是一部有丰富内容的好书,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教科书。毛泽东和斯大林,是众所周知的两位伟大人物,是中国和苏联一代革命人民的领袖。我与毛泽东和斯大林都见过面,谈过话,有过接触,并在他们指导下做过一些工作。后来,党组织分配我任毛泽东的俄文翻译,先后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了十七年。1948年,斯大林派米高扬秘密访华,和毛泽东会谈,我任翻译。1949年,毛泽东派刘少奇访苏,和斯大林会谈,我仍任翻译。1949年12月至1950年春,毛泽东、周恩来访苏和斯大林及苏联领导人会谈,我仍然任翻译。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毛泽东与斯大林》这部书编得基本上是真实的,实事求是的。
  •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临水照花人(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张爱玲:相见欢,小团圆。萧红:没有温度的女书。林徽因:完美小姐进化论。宋美龄:权力之巅,爱之冠冕。陆小曼:孤意在眉,深情在睫。
热门推荐
  • 精选成语故事(下)

    精选成语故事(下)

    为帮助广大读者学习和掌握成语用法,我们精选了大量具有历史性、故事性、寓意性、哲理性、时代性等特点的成语,按一定类别分为上下两册成语故事图书,既可作为成语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下册分为成功的故事、处世的故事、文化的故事、自然的故事、哲理的故事几个系列。
  • 大众美味小炒

    大众美味小炒

    《大众美味小炒》是专门为普通老百姓设计的一套家常食谱,这些食谱选用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采用比较简单的方法烹制而成,一般读者都能学会和制作成功。书中附有烹调方法、食材的选购处理及营养功效的介绍。有的菜只需更换食材、调料或烹调方法,即能变成一道新菜的“新口味”,一菜变多菜。该书内容更丰富,轻松易学。
  • 灰白色的晨曦

    灰白色的晨曦

    娘打来电话,五哥又病了。我关上电视,坐在沙发上。娘的声音很平淡,像语音客服一样,通知完我就挂断了电话。嘟嘟的忙音堵住了我还未说出口的话,在空旷的客厅里回荡着。五哥出事似乎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正月十六,娘给他做第四十一碗蛋煮酒时就嘟囔,这几十年都白过了。想想,确实五哥从三十岁起“出事”就没有停歇过。刚开始那几年无非是接连不断的相亲、被骗婚、酗酒。后头这几年就和赌博、生病沾上了边。当初分家得的好山、好土,差不多全都典给了人家。为此,娘还气红了眼,血压一高往医院里头住了大半个月。
  • 我的宠物,小犬座少年

    我的宠物,小犬座少年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我想我就是心底太过善良了,才会不顾淋着雨,在路边捡了这么一个外星来的变种生物!真是好狗不挡道,挡道非好狗啊!“喂!死丫头,你厨房没打扫呢!”“死丫头,滚出去。趁我睡着,吃我豆腐。”“死丫头,烦死了。要是我继续睡在这里,你该不会想要强X我吧。”偶买噶!我不是捡的宠物狗么,有这么叫主人死丫头,死丫头的?!
  • 东海若解

    东海若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傲世嫡女:妖孽滚远点

    傲世嫡女:妖孽滚远点

    《女强,女主越来越强!》她是让人闻风丧胆的飒风组织的首领。穿越到蓝宫家的嫡女身上。蓝宫家的嫡女虽然说武功高强,但是比起灵念来,她会的这些都不算什么了。<br/>相貌一般,也没有修炼灵念的资质。但是这家里的老祖宗对她还真不是一般的宠溺,就因为如此,其他的家人都视她为眼中钉!<br/>眼前的这个男人是谁?这个绝美的男人怎么这么可恶?不停地嫌弃她,还口口声声的说要帮助她。既然已经决定要变强,那么就按照他的方法试试吧………<br/>这是做什么?未婚夫带着小三嚣张的来退婚?原因就是嫌弃她没有修炼灵念的资质?好吧!<br/>她从来就不相信没有这种资质,就不能修炼的道理!<br/>她现在没实力,五年以后且看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刀还没磨好,但已经出鞘……
  • 麻辣水浒

    麻辣水浒

    以“麻辣”来给水浒命名,大概想赋于水浒以新的味道。人们对于味道有多种需求,一种味道尝久了,就想换一种味道。我猜晓东的意思,是要给水浒的读者们换换口味。麻和辣都是重口味,都是刺激性的口味,读者诸君小心了,别被晓东麻翻,别辣出汗来。
  • 皇朝风云之弘云录

    皇朝风云之弘云录

    这是发生在一个架空历史环境下的故事。古老的大夏帝国牢牢占据着浩瀚的东方,历代英雄辈出。同时,金戈铁马、兄弟情义、儿女情长、权谋机变、朝堂争雄、尔虞我诈等等,这些事层出不穷而又最终归于沉寂。这不是属于一两个人的故事,是属于一群人的故事。
  • 心理医生

    心理医生

    “最近以来,我发现一件很让我困扰的事。”这个,从说话女人的神情就可以看得出来。女人看了对面的浅孝医生一眼,对方显然在示意她继续说下去,这鼓励性的眼神给了她一种动力。女人微微仰起头来,那张白皙清秀的文雅脸孔,此刻却露出那种困惑又茫然的神情:“是这样的。我发现,我似乎遗忘了一些事情,很重要的事情……可如今却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是甚至没有任何证据去证明它们曾经发生过……”浅孝医生微微皱眉:“京子,有时候人会因为睡眠不好、营养不良、作息不规律等等一些原因,导致神经衰弱,出现臆想……”
  • 恰锦瑟年华

    恰锦瑟年华

    繁华半生,不如江湖一场醉。这一生已经很幸运,遇见了自己倾慕的人。世上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此了吧,自己倾慕的那个人恰好也对自己有意,这样的一生即使短暂也是心心念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