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2500000003

第3章 你的企业要不要并购(3)

(4)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

无论企业的发展战略是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横向一体化发展战略还是多元化发展战略,企业都需要扩大规模,增加事业部门。要实现发展战略,企业要么通过内部积累,要么通过并购。通过并购,可以获得一个成熟的企业,可以迅速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5)实现企业领导者的抱负

企业家特别是创业型企业家都是有远大抱负的人,他们的追求不只是要创办一家安身立命的企业而已,而是要成就一番事业,取得一定成绩,他们更愿意追求通过“蛇吞象”式的并购来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理想。当然,小富即安的企业家也大有人在。有的企业家追求建立一个百年基业,坚持把一个公司做大做强。有的企业家不过是把企业作为一个安身立命的工具,等到企业又肥又壮时,就将企业卖出,开始新一轮的创业。

(6)管理层驱动并购

现代企业无法回避委托代理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是因为企业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利益不一致。如果管理人员没有持股或者持股比例很低,他们就更关注个人待遇问题,这就会产生两方面问题:从好的方面来看,如果管理人员不努力工作,企业的经营业绩差,就可能导致企业被收购,管理人员可能被收购者解雇,这就迫使管理者勤勉工作,避免企业被收购而失去工作。从不利方面来看,由于管理人员的待遇与其所管理企业的规模一般成正比,企业管理人员会有扩大企业规模的欲望,这时,代理问题就导致了并购的频繁发生。

(7)合理节税的并购

一个能够进行并购的企业,其经营业绩一般都比较优秀,赢利良好,现金流充足。按照税法要求,这样的企业要缴纳很多税款。税法同时规定,并购一家连续亏损的企业可以使应税收益减少,企业的税负也就相应减少了,于是一些企业通过并购效益差的企业,来合理减少自己的税负。但是,这样做风险也很大,容易背上亏损包袱。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当地困难企业,就鼓励实力强的企业并购亏损企业,并给予一定的税收抵免优惠。

(8)获得新的发展能力

试图永远成为行业领导者的企业必须注重对新技术的掌握。为此,企业要加大力度进行技术研发,但是技术研发很困难,风险大,成本高,有时甚至无法估计成本。另外,企业进入一个以前不太熟悉的行业时,会遇到各种壁垒,比如技术、渠道,等等。这时,并购一家拥有新技术专利的企业,不失为一个好选择,这样,从账面上看,一时的成本可能比较高,但是可以节约企业的机会成本和沉淀成本,帮助企业获得新的发展能力,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四、企业的并购战略

1.何谓并购

所谓并购,是合并与收购的合称,国外学者把企业的合并和收购放在一起研究,称merger and acquisition,即M&A,一般认为,并购就是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也是企业获得发展或扩张的一种投资行为。在这种交易中,取得所有权或控制权的企业称为并购企业或控股企业,被控制企业称为目标企业或子公司。

与并购相关的几个概念,这里做一个简单解释:

(1)兼并

兼并(merger)含有吸收或合并、吞并之意。一般情况下,兼并是两家公司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将业务进行整合,将其拥有的资产、运营、管理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协同效应。

其实,几乎所有的合并都是由一家企业作为主导,接管另一家企业。有人指出,狭义的兼并是指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目标企业丧失法人资格,并获得目标企业控制权的经济行为;广义兼并是指企业通过产权交易获得其他企业的产权,并以获得目标企业控制权为目的的行为。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兼并都是一种产权交易活动,是一种有偿交易,可以通过购买资产或股权实现,支付的手段既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股票或其他形式。

我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三条规定:“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吸收合并是一家公司吸收另一家公司,被吸收公司解散,并依法办理注销登记,丧失法人资格,被吸收公司的债权、债务由吸收公司继承,吸收公司办理变更登记。新设合并是指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公司,原合并各方解散,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由新公司继承,合并各方依法办理注销登记,失去法人资格,并依法办理新设公司的登记事项,成立一个新公司。

(2)收购

收购(acquisition)是指对企业的资产和股份的购买行为,是将资产、运营、管理的控制权从一个企业转移到另一个企业,前者变成后者的子公司,但是其法人地位并不消失。收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业务的战略投资组合。

《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企业合并》指出,企业收购是指由一个企业,即购买方,通过转让资产、承担负债或发行股票等方式来获得对另一个企业,即被购买方的净资产的控制权和经营权。

企业收购的直接目的就是获得目标企业的经营权或控制权,收购对象可以是目标企业的股票,也可以是目标企业的资产。

在股权收购的情况下,收购方成为被收购方的股东,根据收购方购得的股权数量,收购结果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参股,收购方购得目标企业的部分股权,收购方进入目标企业的董事会,不一定以控股为目的;

控股,收购方获得目标企业较多股权,成为目标企业的控股股东;

全面收购,收购方以全面控制被收购方为目的,收购对方的全部股份,目标企业转化为收购方的全资子公司。

在资产收购的情况下,收购方取得目标企业的经营性资产,不成为目标企业的股东。与股权收购相比,资产收购的对象不是目标企业的虚拟资本,而是目标企业的实物资本,是实物交易。并购企业不需要承担目标企业债务偿还和人员安排等责任,交易的风险小,交易也比较方便,而且所负责任较轻。当然,资产收购不利于充分发挥目标企业的整体资源,一般也无法享受亏损递延税收优惠。

(3)接管

接管(take over)指一个企业取得另一个企业的控制权或经营权的行为,但是并不限于目标企业的绝对财产权的转移。

接管也是并购的一种,目标企业往往是出于非自愿与并购者达成交易协议,这种交易往往伴随着激烈的对抗。一般主动实施接管的一方比较熟悉被接管方,所以其实施的并购是突然的或不怀好意的。

2.并购的一般类型

(1)从行业的关联性划分

并购可以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

横向并购,又称水平并购,指并购同一产业中参与竞争的企业,这些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或类似产品,或者生产技术工艺相近。

横向并购是最常见的并购方式,统计显示,近70%的并购都是横向并购。这种并购有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有利于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工艺,提高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及赢利能力。横向并购是市场经济生产集中和生产社会化过程中最安全的一种并购模式,这种并购的基本条件简单,风险较小,并购双方容易整合在一起。

古典经济学认为,规模经济是某一企业在一定限度内,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成本降低、收益增加的现象。横向并购是同质资产的结合,能够使企业规模扩大,生产要素增加,从而引起规模效益递增。通过横向并购,产品的单位固定成本降低,企业获得了专业效应和学习效应,采购成本降低。石化行业研究表明,建造第二个同类工厂的成本比建造第一个同类工厂的成本低34%,建造第三个同类工厂的成本比建造第二个工厂低19%。

但是横行并购也可能导致规模不经济。体现为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形成的单位成本提高,收益递减现象。企业如果盲目追求规模经济,超过适度规模限度,就有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因为随着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大,会使企业的管理变得复杂,管理系统效率会降低,激励机制弱化。企业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后,自身的创新动力会降低,原有的技术又有一定局限性,这样企业成本反而可能会增加。同时,由于企业规模较大,灵活性降低,任何调整都变得很困难,因此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机会成本增加。

纵向并购,

又称垂直并购,指处于同一产品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相互并购,并购后这些企业间形成生产一体化战略目标。纵向并购是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并购浪潮中占主导地位的并购方式。纵向并购允许中心企业收购上游供应商或者下游购买者。这种并购又包含以下几种类型:

向前并购,并购目标是产业的下游企业,如并购产品的下游加工企业、产品的运输及贸易企业;

向后并购,并购目标是产业的上游企业,即并购本产品的原材料或者零部件企业;

双向并购,即以产业上下游企业为并购目标,既并购产品的原材料、零部件企业,又并购产品的下游加工企业。

纵向并购通过以内部组织替代市场交换,降低了交易成本。企业通过纵向并购,把市场交易变成企业内部的交易,解决了专业化分工引起的生产流程分离问题,减少了相应的损耗和时间成本损失。具体体现在:降低了搜寻过程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履约的成本及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交易成本理论由西方经济学家科斯、威廉姆斯等人创立。该理论认为,由于人的机会主义、理性有限、信息不确定性以及资产专用性等原因,市场交易中存在一系列的交易成本,比如寻找交易对手的成本,了解交易对象、交易价格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订立交易合同的成本,监督合约履行的成本,解决契约纠纷的成本,等等。

纵向并购给企业带来的最大挑战是管理成本上升。交易成本原本是企业的外部成本,合并为一个企业后,原来的外部成本就变成了内部成本,交易成本降低了,管理成本必然上升。毕竟纵向并购避免的只是交易成本,而不是交易,组织内部的协调和管理同样要有成本。具体体现在:

纵向并购后,员工以企业的奖惩条件为标准,会使自己追求效率的积极性降低,对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企业的激励和约束成本将会上升。

因为企业的规模扩大、组织层次增加,企业领导者获得信息的成本增加,信息传达的成本增加,企业的组织成本同样会增加,影响企业的管理绩效。

混合并购指的是处于不同产业部门或不同市场而且没有特别生产技术联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这种并购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产品业务扩张型并购,企业以原有的产品或业务为基础,通过并购与自己经营业务有关的企业,从而进入相关产业的经济领域,扩大经营范围,增强自身实力;

市场扩张型并购,指企业以原有市场为基础,通过并购异地的同类企业,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在一些产品不便运输的快销行业,市场扩张型并购非常突出,如饮料行业;

纯混合型并购,指生产和经营都没有关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通过并购改变企业自身的产业结构,扩大经营领域,增强控制市场的能力,进行多元化经营,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稳定企业总体上的赢利能力。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第三次并购浪潮中,这种类型居于主导地位。

混合并购可以为企业带来的最明显的好处是实现范围经济。由于范围经济的存在,企业经营的多个业务可以实现共享剩余资源。具体体现在:通过并购实现生产上的有效组合,提高资产和设备的利用率,在企业内部实现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生产相结合的要求。实现原材料利用上的有效组合,提高企业原材料的利用效率。实现市场有效组合,充分利用原有市场渠道占领市场。取得技术研发的有效组合,摊薄技术研发成本。实现无形资产的有效组合,企业的商誉、管理等无形资产的优势很容易被新的事业部利用。

企业进行混合并购的关键,是并购方向的战略选择。商场如战场,攻城略地容易,守住地盘不容易。过去的几十年里,多少企业选择了四处出击,大肆并购,由于对新进入的业务不够了解,占用了自己大量的资源,结果新业务进展不大,主营业务也受到了影响,最终不得不放弃新并购的部门,甚至企业自身也因为并购不慎而一蹶不振。因此,混合并购一定要选好战略方向,并且要持续关注自己的负债水平,防止财务状况恶化。

(2)从并购的态度来划分

企业并购可以分为善意并购、敌意并购和恶意并购。

善意并购

又称友好并购,在这种并购中,并购双方都有合并意愿,当并购企业向目标企业提出并购条件后,双方高管通过协商确定并购协议的相关内容,并购协议经双方董事会、股东大会批准后,进行相应的工商登记变更,完成并购。

善意并购双方是自愿合作的,因此成功率很高。

同类推荐
  • 观念成就财富

    观念成就财富

    “贫富之分,最大的关键在于个人的观念。”的确,观念成就财富,观念改变命运,观念决定人生。本书精选了非常有代表性的20位世界富豪,他们有着超前的观念、敏锐的商业嗅觉,他们的创富过程都是白手起家的奋斗史。要成为一名未来的富豪,最简单的捷径就是学习富豪们的创业精神、致富观念。如此,才能借鉴他们的经验,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在追求财富的路上实现自己的梦想。
  • 俞敏洪创业思维

    俞敏洪创业思维

    本书贯穿了俞敏洪整个创业过程的种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和思维方式。内容包括:“俞敏洪:白手起家的代言人”、“创业精神:一定要有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感觉”、“创业信念:从绝望的大山上砍下一块希望的石头”、“创业过程管理:再急的事也要慢慢做才能做好”等八章。
  • 卓越管理者素质修炼

    卓越管理者素质修炼

    从管理者的人格魅力、角色定位、工作态度、行为准则、细节管理、学习能力、创新意识、愿景管理等八个方面,采用精彩案例加上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让所有的企业管理者明白:如何才能将自己打造成一个完美的企业管理者,让自己真正起到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也让自己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无论是渴望突破的中高层管理者,还是希望被提拔的基层管理者,都会在《卓越管理者素质修炼》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 管人真经

    管人真经

    立足于解决这一系列“怎么办”,并且在一步一步地解说中引导我们的领导水平走向卓越。也许一切正如作者所言:“我们不仅仅应当胜任,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卓越。”
  • 用几千元本钱发财的50家店铺

    用几千元本钱发财的50家店铺

    账单、房租、贷款、缴税、信用卡透支、父母养老金……所有这些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每个人都有创业和成功的梦想,但有的一鸣惊人,有的却一事无成。原因何在?书中在各行创业成功的主人公会告诉你答案。创业未必需要高成本,用智慧把握商机才是最重要的。
热门推荐
  • 论女皇进化史

    论女皇进化史

    爱冒险的玲珑穿越了,一开始以为是宅斗文,她已经准备好磨刀霍霍向姨娘,斗庶姐了。可是看到皇帝小哥哥暧昧的态度,原来是宫斗文,难道穿越女都注定走上争霸后宫的节奏?后来发现身边美男环绕,玲珑美滋滋的想着,难道是后宫文?(???_??)?这个可以有!可是最后玲珑一脸懵逼,谁能告诉她,争霸天下是什么鬼?(?_?)本文男女主一对一,身心干净,放心入坑。
  • 重生之绝代仙华

    重生之绝代仙华

    曾经的温柔细语,甜言蜜语抵不过,家世与利益,再聚首,渣男的追求可笑至极,当年你负我,今生等着老娘虐死你吧!女主的步步惊心,男主的阴狠毒辣,抵不过扮猪吃虎的老娘,看白思落我如何步步升仙!
  • 曾有江湖,曾经少年

    曾有江湖,曾经少年

    这个江湖……有两个年轻人嚷嚷着要取回老祖宗的剑,结果成了打工仔流落他乡;有个曾经的大宗师要靠着群演的盒饭生活,吃顿炒饭都会哭;有个男猪脚叫秦俭,在某个老流氓坑蒙拐骗下,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成了一个快(dou)乐(bi)的江湖人。秦俭为了适应江湖生活,学了两个看家本领:耍的一手好剑(贱),练的一身好轻功。遇上敌人,打的过的追着往死打;打不过的撒腿就跑,让人望尘莫及本书,讲的是江湖百态人,讲的是秦俭这个可怜又可笑的江湖人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
  • 视觉盛宴考智商(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视觉盛宴考智商(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浪漫满屋:一不小心赖上你

    浪漫满屋:一不小心赖上你

    她,一夜之间,从高贵的千金小姐变成了其貌不扬的丑小鸭,被前男友出卖,在自己的房子里寄人篱下。莫名其妙的抢了当红大明星的男友,在众人面前成为他的未婚妻。他强行将她留在身边儿圈养,让她成为众矢之的。因为他的关系,她很悲剧的成为天龙帮主要暗杀对象,跌跌撞撞,搞得灰头土脸。她,在种种争斗与算计中行走,躲过明枪,闪过暗箭,只求一处安身之所,却掉入冷酷大总裁的爱情漩涡。她是一只其貌不扬的丑小鸭,只等待着有一天,她的王子发现她的美丽,摇身成为美丽的天鹅。
  • 咸阳市秦都区军事志(公元前16世纪—公元2005年)

    咸阳市秦都区军事志(公元前16世纪—公元2005年)

    本书以修志的方式记述咸阳市秦都区军事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内容分为军事环境、军事组织、民众武装、兵役、国防动员、军事活动、军事人物七章。
  • 独家宠恋

    独家宠恋

    夏晓迟,标准的三流推销员,别的本事没有只会守猪待兔。“大帅兔”厉连城既不怜香又不惜玉,碰扁她鼻头不说还拿警察叔叔吓唬她。混口饭吃容易吗!丢了饭碗碰巧进了他所在的公司,好嘛,自己撞上的枪口我活该。原以为他冷若冰山,高高在上……谁想到私下里竟是那么地颠覆想象!
  • 松窗梦语

    松窗梦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地求生之潜龙入海

    绝地求生之潜龙入海

    拥有卓越电竞天赋的少年诸葛北,却被世俗的眼光视作平庸,因为一个巧合,一次机遇,一份对梦想的坚持,他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属于自己的电竞之路。当黯然落幕的王者与怀揣梦想的少年相遇,心中的电竞热血再次燃起,神威看到诸葛北仿佛看到年轻时的自己。他对他说:“小北,你要记住,你注定要站在世界之巅,让千万人仰望!”
  • 秦汉三国皇帝传

    秦汉三国皇帝传

    本书主要撰写了秦朝从秦始皇(公元前247年)嗣秦王位起至三国吴灭亡(公元280年)止,共500多年的历史故事。以单列皇帝(正统)写其全传的形式,全方位介绍了自秦始皇至三国的37位皇帝的生平事迹,采取了相对按时间顺序又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写法,《秦汉三国皇帝传》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情等方面的故事。以正史为依据,既全面具体又通俗易懂,是一本详细叙史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