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对墙击落台球
目的:熟悉球台反弹后球的情况,体会从球台反弹后击球动作的细节。
方法:运动员按正确的反手动作将球击打到墙壁上,等球从台面反弹后再击球,尽量让球在球拍、墙壁和台面间来回跳动,身体保持稳定,并注意体会拍触球的动作。
主要要求:①运动员应注意体会球从台面反弹后的球性,并注意击球的动作细节。
②开始时可不要求运动员将球击打到一个固定的区域内,随着运动员对球性的熟悉,教练员可在墙上划好区域,且区域的面积逐渐缩小,以提高运动员的准确性。
(十一)对墙移动击落台球
目的:体会移动中击反弹球的动作细节。
方法:运动员按正确的反手动作将球击打到墙壁上,且有规律地使反弹回来的球向左、向右、向前、向后偏斜,使运动员必须依靠脚步前后左右移动才能准确地击到下一板球,等球从台面反弹后再击球。
主要要求:①开始时对运动员前后左右移动的距离不作限制,随着运动员对球性的逐渐熟悉,可要求运动员将距离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②开始时可不要求运动员将球击打到一个固定的区域内,随着运动员对球性的熟悉,教练员可在墙上划好区域,且区域的面积逐渐缩小,以提高运动员的准确性。
(十二)上台自抛自打
目的:体会球垂直弹起时的球性和击球时全身的协调配合。
方法:运动员用不执拍手将球抛到球台合适的位置,待球弹起后,按正确的反手动作将球击打过网,并使球落到对方台面上,身体保持稳定,并注意体会拍触球的动作。
主要要求:①运动员根据球的反弹情况,在正确的时间击球,并注意击球动作准确性。
②开始时可不要求运动员将球击打到一个固定的区域内,随着运动员对球性的熟悉,教练员可在台面上划好区域,且区域的面积逐渐缩小,以提高运动员的准确性。
③随着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教练员可要求运动员变化回球的落点,将球击打到多个固定的区域内,教练员可在台面上划好每个落点的区域,且区域的面积逐渐缩小,以提高运动员的准确性。
(十三)上台移动自抛自打
目的:在移动中体会球垂直弹起时的球性和击球时的全身协调配合。
方法:运动员用不执拍手将球抛到球台合适的位置,且有规律地使自己抛出的球反弹起来后向左、向右、向前、向后偏斜,合理地使用步法,准确击球,并尽量保持动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主要要求:①开始时对运动员前后左右移动的距离不作限制,随着运动员对球性的逐渐熟悉,可要求运动员将距离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②随着运动员对球性的逐渐熟悉,可要求运动员将前后左右移动的距离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并来回3次变化一个距离。
(十四)上台打喂球
目的:体会击打从对方球台打过来球的动作细节和全身的协调配合。
方法:运动员用执拍手握好球拍,按准备姿势的要求面对球台站好。教练员站在对面用多球喂球,等球从本方球台台面上反弹后,运动员按正确的反手动作将球击打过网,并使球落到对方台面上,身体保持稳定,并注意体会拍触球的动作。
主要要求:①先斜线,再直线。
②喂球的速度应先慢然后再逐渐加快。
③喂球的节奏应先有规律然后再逐渐过渡到无规律,但始终保持运动员在原地击打固定线路的来球。
(十五)上台移动打喂球
目的:在移动中体会击打从对方球台打过来球的动作细节和全身的协调配合。
方法:运动员用执拍手握好球拍,按准备姿势的要求面对球台站好。教练员站在对面用多球喂球,并使球的落点在一定的范围内不断地变化,等球从本方球台台面上反弹后,运动员按正确的反手动作击球,并注意动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主要要求:①让运动员在半台内两个落点间左右移动击球、前后移动击球、前后左右移动击球。待运动员熟悉后可以扩展到2/3台、全台,击球点可以扩展到三个、四个甚至更多。
②击球的落点和区域从有规律到无规律。
(十六)上台打多球
目的:体会动作细节及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
方法:教练员站在运动员的对面用多球供球。运动员按准备姿势的要求面对球台站好,按照规则的要求进行回击,注意击球动作的细节和全身的协调配合。
主要要求:①供球的路线应先正手位,再侧身位,先斜线,再直线。
②教练员供球时一定要尽量让自己击出的球在速度、力量、旋转、落点等方面与正式比赛对手的击球质量相一致,并随着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击球质量应高于较强对手击球质量,以达到锻炼运动员、更快地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的目的。
③注意运动员动作的正确性,并及时纠正。
(十七)上台移动打多球
目的:移动中体会动作细节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
方法:教练员站在运动员的对面用多球供球,并不断地变化球的落点。
主要要求:①让运动员在半台内两个落点间左右移动击球、前后移动击球、前后左右移动击球。待运动员熟悉后可以扩展到2/3台、全台,击球点可以扩展到3个、4个甚至更多。
②击球的落点和区域从有规律到无规律。
③教练员供球的速度、力量、旋转、落点等方面与正式比赛的对手的击球质量相一致,并随着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不断地增加难度。
(十八)用推挡陪练单线练习
目的:体会动作细节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
方法:陪练站在对面用推挡供球,运动员按正确的反手动作进行练习。
主要要求:①反手1/2台练习,切记在正手位练习反手技术。
②开始时应注意球速较慢,落点稳定,主要在于让运动员体会击球时的动作细节和全身的协调配合。随着运动员水平的提高,教练员应逐渐提高回球的质量,以促进运动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十九)用推挡陪练移动练习
目的:在移动中体会动作细节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
方法:陪练站在对面用推挡供球,并使球的落点在反手位1/2台不断地变化,运动员按正确的反手动作在移动中进行练习。
主要要求:①运动员不能站着打球,应注意小碎步的使用。
②反手动作的击球点不能在身体的侧面。
(二十)用正手攻球陪练单线练习
目的:体会动作细节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
方法:陪练站在对面用正手攻球供球(先正手位,再侧身位,先斜线,再直线),运动员站在反手位按正确的反手动作进行练习。
主要要求:开始时应注意球速较慢,落点稳定,主要在于让运动员体会击球时的动作细节和全身的协调配合。随着运动员水平的提高,教练员应逐渐提高回球的质量,并要求运动员将球回到固定的区域内,以促进运动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十一)用正手攻球陪练移动练习
目的:在移动中体会动作细节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
方法:陪练站在对面用正手攻球供球,并使球的落点在反手位1/2台不断地变化,运动员按正确的反手动作在移动中进行练习。
主要要求:①运动员应注意用小碎步等步法保持击球点正确。
②教练员应要求运动员将球准确的回到固定的区域,并在球台上标明。
三、搓球(详见正手攻球)
(一)模仿动作
目的: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感知正确的动作,以便运动员能较好地掌握基本技术。
方法:通过听教练员讲解,看教练员示范及优秀运动员的正手攻球动作的技术录像,感知正确动作,并尽量去模仿。
慢搓
1.作用
慢搓是防守型打法主要采取的一种搓球技术,进攻型运动员可以利用慢搓与快搓相结合的战术,主动改变击球节奏和回球的旋转,为自己主动进攻创造机会。
2.特点
动作较大、速度较慢、旋转较强。
3.正手慢搓技术关键
高点期或下降前期击球中下部,大拇指压拍(直拍),前臂外旋、伸,手腕屈(横拍内收),前臂和手腕加速向前下方用力摩擦球。击球时应根据对方来球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来球下旋旋转较强,应触球偏底部的位置,并应多向前发力,反之应触球偏中部,并多向下用力。搓斜线的动作要领基本与搓直线基本相同,只是拍触球时的拍形角度对着对方斜线大角度,发力方向为左前下方。
4.反手慢搓技术关键
高点期或下降前期击球中下部,大拇指压拍,前臂内旋、伸,手腕伸(横拍内收),前臂和手腕加速向前下方用力摩擦球。击球时应根据对方来球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来球下旋旋转较强,应触球偏底部的位置,并应多向前发力,反之应触球偏中部,并多向下用力。搓斜线的动作要领与搓直线基本相同,只是拍触球时的拍形角度对着对方斜线大角度,发力方向为右前下方。
快搓
1.作用
快搓是进攻型打法主要采取的一种搓球技术,运用快搓技术可以缩短对方准备击球的时间,将快搓与其它搓球技术巧妙地结合,能主动改变击球节奏,为自己主动进攻创造机会。
2.特点
动作较小、速度快、变化多。
3.正手快搓技术关键
上升期击球中下部,利用上臂前送的力量,前臂和手腕适当向前下方发力摩擦球。击球时应根据对方来球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来球下旋旋转较强,应触球偏底部的位置,并应多向前发力,反之应触球偏中部,并多向下用力。
4.反手快搓技术关键
球拍稍后仰,上升期击球中下部,利用上臂前送的力量,前臂和手腕适当向前下方发力摩擦球。击球时应根据对方来球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来球下旋旋转较强,应触球偏底部的位置,并应多向前发力,反之应触球偏中部,并多向下用力。在高点期用力击球的中部,击球点在身体前,全身协调发力。
(二)把手练习
目的:在外力的帮助下体会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在无球的情况下初步掌握反手动作。
方法:教练员手把手进行搓球相应动作的练习,此时教练员的动作是主动的,运动员的动作是被动的。
主要要求:体会拍触球时的动作细节和肌肉感觉。
(三)徒手练习及移动中徒手练习
目的:体会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在无球的情况下初步掌握动作。
方法:在教练员的口令下,有节奏地进行练习,并逐渐与不同的步法相结合。
主要要求:①运动员应注意力集中,注意教练员的动作,特别是细节。
②运动员应注意移动(特别是前后移动)时,手法和步法的配合。
(五)击带轴球
目的:体会拍触球的动作,在固定球的情况下初步掌握动作。
方法:用相应的搓球动作击带轴球,体会拍触球的感觉。
主要要求:教练员重点强调运动员心中有球,明白应在什么时候击球,击球的什么部位以及手臂的发力方向。
(六)上台自抛自打及上台移动自抛自打
目的:体会球垂直弹起时的球性和击球时全身的协调配合。
方法:运动员用不执拍手将球抛到球台合适的位置,待球弹起后,按正确的搓球动作将球击回,并注意体会拍触球的动作,随着运动员动作的稳定,可要求其球弹起的点不断变化,以便在移动中进一步掌握动作。
主要要求:①运动员根据球的反弹情况,在正确的时间击球,并注意击球动作准确性和稳定性。
②教练员可要求运动员将球击打到固定的区域内,并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要求其根据要求变化落点。教练员可在台面上画好每个落点的区域,且区域的面积逐渐缩小,以提高运动员的准确性。
(七)上台打喂球及上台移动打喂球
目的:体会击打从对方球台打过来球的动作细节和全身的协调配合。
方法:运动员用执拍手握好球拍,按准备姿势的要求面对球台站好。教练员站在对面用多球喂球,等球从本方球台台面上反弹后,运动员按正确的搓球动作将球击回,待运动员技术稳定之后,可要求运动员在前后左右的移动中练习搓球。
主要要求:①开始时喂球应有一定的下旋,但不能强烈。随着运动员动作稳定性和准确性的提高,可逐渐增加喂球下旋强度。
②喂球的速度应先慢然后再逐渐加快。
③让运动员在半台内两个落点间左右移动击球、前后移动击球、前后左右移动击球。待运动员熟悉后可以扩展到2/3台、全台,击球点可以扩展到三个、四个甚至更多。
(八)上台打多球及上台移动打多球
目的:体会动作细节及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
方法:教练员站在运动员的对面用多球供球。运动员按准备姿势的要求面对球台站好,按照规则的要求进行回击,注意击球动作的细节和全身的协调配合,熟练后应注意多球落点的变化。
主要要求:①教练员供球时一定要尽量让自己击出的球在速度、力量、旋转、落点等方面与正式比赛对手的击球质量相一致,并随着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击球质量应高于较强对手击球质量,以达到锻炼运动员、更快地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的目的。
②击球的落点和区域从有规律到无规律。注意让运动员在半台内两个落点间左右移动击球、前后移动击球、前后左右移动击球。待运动员熟悉后可以扩展到2/3台、全台,击球点可以扩展到3个、4个甚至更多。
③运动员回球落点应注意变化和准确。
(九)用搓球陪练单线练习及移动练习
目的:体会动作细节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
方法:陪练站在对面用搓球供球,运动员按正确的搓球动作进行练习,应先斜线、再直线,先出台、再不出台。
主要要求:①运动员不能静止不动地打球,应注意小碎步的使用重心的还原。
②开始时应注意球速较慢,旋转不要太强烈,且落点稳定,主要在于让运动员体会击球时的动作细节和全身的协调配合。随着运动员水平的提高,教练员应逐渐提高回球的质量,以促进运动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③待运动员单线掌握后,可让运动员在半台、2/3台、全台移动中练习搓球,特别应注意前后方向的移动,同时也应注意练习的循序渐进。
④对运动员的回球落点应加以限制,较好的落点为球不从端线、边线出台或底线附近。
四、削球(详见正手攻球)
(一)模仿动作
目的: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感知正确的动作,以便运动员能较好地掌握基本技术。
方法:通过听教练员讲解,看教练员示范及优秀运动员的正手攻球动作的技术录像,感知正确动作,并尽量去模仿。
近削
1.作用
近削的回球速度较快,如果与落点变化很好地配合可以调动对方,增加对方回球的难度,以达到直接得分、伺机反攻的目的。
2.特点
站位较近、动作较小、击球点高、回球速度快。
3.技术关键
球拍稍后仰,高点期或下降前期击球中下部,随着身体左转,前臂外旋、伸,手腕内收,利用上臂前送的力量,前臂和手腕加速向前下方用力摩擦球(以正手近削,右手执拍为例)。
远削
1.作用
远削以旋转变化为主,如果与落点变化很好地配合可以调动对方,增加对方回球的难度,以达到直接得分、伺机反攻的目的。
2.特点
击球点低,动作较大、速度较慢。
3.技术关键
球拍稍后仰,下降后期击球中下部(根据对方的来球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对方来球旋转较强,触球中部,反之触球中下部)。上臂带动前臂、手腕向左下方加速用力(以正手远削,右手执拍为例)。
(二)与搓球练习相同的练习
把手练习、徒手练习及移动中徒手练习、击带轴球、上台自抛自打及上台移动自抛自打、上台打喂球及上台移动打喂球、上台打多球及上台移动打多球、用搓球陪练单线练习及移动练习。
(三)用拉小上旋陪练及用拉小上旋陪练移动练习
目的:体会动作细节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
方法:陪练站在对面用拉小上旋供球(先正手位,再侧身位,最后追身,先斜线,再直线),运动员按正确的正反手动作动作进行练习,待运动员的动作较正确稳定后,让运动员在移动中练习削球。
主要要求:①开始时应注意球速较慢,旋转较弱,落点稳定,主要在于让运动员体会击球时的动作细节和全身的协调配合。随着运动员水平的提高,教练员应逐渐提高供球的质量(速度、力量、旋转),最后改为拉高吊或前冲弧圈球陪练,并要求运动员将球回到固定的区域内,以促进运动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②单线练习时,运动员应注意用小碎步等步法保持击球点正确;跑动练习时应注意手法和步法的配合,特别是身体重心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