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一、训练原则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
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指导运动训练实践基本训练原则有:竞技需要原则、动机激励原则、有效控制原则、系统训练原则、周期安排原则、适宜负荷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直观教练原则和适时恢复原则。
所谓“训练规律”,是指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之间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的客观反映。而训练规律中带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又可称作训练原理。训练规律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客观规律。因此,训练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应该深刻认识训练规律,严格遵循训练规律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成效。而任何违背训练规律的认识和做法,会收效甚微乃至付出巨大代价而失败。
二、训练原则的形成与发展
训练原则是在漫长的运动训练过程中,通过对训练规律的探索、总结、认识、升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代运动训练大致经过:自然发展阶段、新技术阶段、大负荷大投入训练阶段和多学科综合利用的科学化训练阶段。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已经开始重视对训练规律的探索,也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训练原则,但只局限于有关技术的原理和原则。50年代中期,苏联体育理论专家凯里舍夫来华讲学将训练原理传入我国。50年代后,随着新的训练发展趋势,促使人们对训练规律的研究和认识越来越全面和深入,70年代一个相对完整的训练原理和原则体系在苏联、德国、英国等国家逐渐形成。70年代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多学科对体育的介入,运动训练进入了“多学科综合利用的科学化训练阶段”,训练原则随之向更广、更深的领域发展,至今仍在不断完善之中。各国不同的训练学学者,分别确立了各自的训练原则体系,他们既有共性的原则,又有不同的提法与观点,这些提法虽然角度不同,但基本上都反映出了运动训练的客观规律,大大丰富了现代训练原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