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6900000007

第7章 预备留学(2)

美丽而又古老的清华园,自清末改成新式学校以后,成为一个群英荟萃之地,通过美式教育,清华留美预科班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后来,这些留美学生绝大多数成了中国社会各界的一流学者,诸如科学家钱学森、叶企孙、顾毓琇、周培源,教育学家陈鹤琴,社会学家罗隆基、潘光旦,考古学家李济,哲学家金岳霖、贺麟、汤用彤,文学家闻一多、梁实秋,戏剧家洪深,化学家曾昭抡、侯德榜,军事家孙立人,建筑学家庄俊、茅以升、杨廷宝、梁思成、童,语言学家赵元任、李方桂等,此外还有陈岱孙、吴宓等著名专家学者。在清华读书期间,因为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绘画,杨廷宝和闻一多、梁思成等同学结成了要好的伙伴。尤其是和闻一多,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相互之间最为知心。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是湖北省浠水县人,年长杨廷宝两岁,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在美丽的清华园里,闻一多以多才多艺而闻名全校,在书法、绘画、诗歌、戏剧、文艺评论、舞台设计等各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是学校社团的红人和文艺骨干,堪称清华学校的风云人物。在绘画方面,闻一多曾夺得清华全年级的冠军,他所绘的水彩画在学校展出之后,还于1915年被送到美国参加巴拿马博览会展出,为国家和学校争得了荣誉。

闻一多担任学校《清华周刊》编委和《清华学闻一多年轻时的留影34报》编辑,他知道杨廷宝绘画基础不错,热情地邀他担任这些刊物的美术和策划工作。闻一多在组织学校的戏剧演出时,让杨廷宝一起参与舞台美术设计。他们除了共同为校报设计版面外,还时常利用闲暇时间外出写生,两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同进同出,形影不离。此外,闻一多还与杨廷宝、梁思成等人,在清华园里组织了一个研究“艺术及人生关系”的团体——“缪斯”社。

少年时代的杨廷宝,在中国画和书法上已有一定的基本功。他在清华学校选修了美籍女教师斯达尔(Florence Starr)的铅笔素描、水彩等课程,这使他对空间、色彩有了新的认识,加上又常与闻一多等同学共同切磋,美术功底长进不少。清华学校的美术学习为他后来学习建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斯达尔女士是美国人,1899年毕业于美国的Ohio Wesleyan University(俄亥俄卫斯理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曾在一所中学任高中教员,不久又到卫斯理大学教授美术,1911年被聘为清华学校美术教员,1914年兼任《清华年报》顾问,1922年还兼任过燕京女校等校的教务。斯达尔女士对西方文艺复兴时的艺术颇有研究,是当时美国在清华学校任教的17名教员之一。她善识英才,在清华学校任教时就发现了闻一多、杨廷宝和梁思成等学生的美术潜能,并善加辅导和鼓励,指导他们组织缪斯社和美术社,研究艺术和人生;后又成立“特别图画班”,让学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鼓励学子们毕业时报考艺术专业。但是,杨廷宝赴美后却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改学建筑,闻一多到美国芝加哥后改学了戏剧。此是后话。

早些时候,斯达尔女士在清华园曾组织过一个校外写生团,闻一多、潘光旦、方来等学生都是写生团的成员。写生团解散后,斯达尔女士又与杨廷宝、闻一多等学生借助美术社,常在一起研读中外美术作品,练习各种绘画技艺。斯达尔女士还常请学生们到自己的家中吃饭,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有一次,正是丁香花盛开的季节,杨廷宝在教室里对着鲜花作画,画兴正浓时,下课的铃声突然响起。他就像没听到,照旧用功作画,甚至连吃饭也忘记了。斯达尔女士看到自己的学生如此勤奋,非常感动,于是让家里的厨师做了饭菜,送去给杨廷宝吃。

此时的杨廷宝,对美术的偏爱已极为明显,他尤其对铅笔画、炭画及水彩画感兴趣。这一时期,他不仅画了圆明园遗址、北京郊外的村庄、古老的寺庙,还画了清华园的每个重要角落,特别是他用钢笔速写笔法所画的“清华八景”的组画:那古色古香的工字厅、镌刻着清华学堂字样的一院大楼、巍峨的大礼堂及前面的草坪等,将面山临水的“水木清华”画得惟妙惟肖,1921年度的《清华年鉴》特别刊登了他的这一组画。这些经历,对杨廷宝后来学习建筑以及成年后重修清华园等都帮助不小。而同学之间的相互切磋,老师的亲切指点,频繁的写生活动,以及美术课上的学术研讨,等等,无不让杨廷宝大开眼界,画技突飞猛进,成为清华园里人尽皆知的小画家。

清华学校师生虽然不多,但因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各种学会、社团很多,学生参加社团的积极性很高,有的学生甚至同时参加了好几个社团。据《清华周1921年杨廷宝绘制的“清华八景”——学校门36刊》记载,学校1916年11月有23个会社,规模较大的如孔教会、国学研究会、达德学会、文学会、文友会、仁友会、青年会、体育会、丽泽会、科学会、辞社、游艺社、摄影社、达辞社、物理研究社、竞进会、演习辞令会等。到了后来,五四运动爆发后,学校的社团增加到50余个。尽管这些社团大小不一,人数不等,久暂不同,但师生们都积极参加,活跃而且认真。

按清华学校当时的规制,杨廷宝要读完中等科、高等科各四年才能毕业,但他连跳两级,所以在清华只读了六年就毕业了。这六年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十分优秀,特别是英文、书法、绘画、物理等课,成绩更是出类拔萃。此外,杨廷宝还有一项“绝技”——武术。每当清晨、日暮或闲暇之时,他常在清华园里,挥拳踢脚,腾挪跳跃,吸引了不少师生驻足观看。这时,内向腼腆的杨廷宝显露出豪迈的英武之气。由于杨廷宝在学校的武术比赛中多次大显身手,因而被同学们推为“清华武术队”的队长。

暑假期间,杨廷宝回到故乡南阳,将风景如画的豫西南风光搬上了他的画本。古朴的医圣祠,肃穆的张衡墓,传奇的三顾亭,蜿蜒的白河滩,一望无际的田野,都一一展现在他的笔下。现在,他保存下来最早的画,是他为家中居室所作的一张写实画。他最喜欢的是东北距南阳不到百里的赊旗古镇。赊旗镇又称赊店,原名佘店,是一座驰名南北的古镇,有着六百余年的历史。赊店镇街道密布,商铺林立,早在明朝中期就是豫西南的“巨镇”,这里“地濒赭水,北走汴洛,南船北马,总集百货”。古镇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七十二条街道,纵横交错如棋,商铺林立,是一处远近闻名的水旱码头。镇上街道之间分工精细,有山货街、骡店街、铜器街等,尤在明清之际最为繁华。这里的古朴淳厚之风吸引了东西南北的商贾,尤其是在北方商人中还流传着一句“走杨廷宝目前保存最早的一张画,画面是他南阳老家的住室37遍九州十八县,独有赊店待人宽”的口语,特别是山西、陕西的巨商们,他们不远千里,来此做买卖,并用了近百年时间在古镇上兴建了一座雄壮宽敞、富丽堂皇的山陕会馆,其宏伟气势和精巧工艺堪比帝王宫殿。

山陕会馆第一进院内,正中矗立着一根高达十丈的旗杆,旗杆下则为一座镌雕精美的“九龙照壁”,再往里走又并立着三座高楼,依次为悬鉴楼、鼓楼和钟楼。悬鉴楼也高逾十丈,为演戏的大舞台,因其规制而被人称为“中州第一大戏台”。会馆的第二进大院则为“大拜殿”,殿上镌刻着《十八学士朝瀛洲》等古画。会馆的第三进大院则为闻名远近的“春秋楼”。旧时,各处的山陕会馆规模较一般会馆都大得多,往往称得上豪华的建筑群落,并与关帝庙合为一处,会馆内也因关羽生前爱读《春秋》而建有“春秋楼”。而山陕会馆内的这座春秋楼显得更为巍峨雄壮,故当地还有“赊店有座春秋楼,半截还在天里头”的俗语,可见其之高大。

杨廷宝有位堂姐叫杨廷秀,成年后嫁到赊店古镇的孙家,这使他有机会多次到古镇。杨廷宝每次到赊店,都要到古镇的山陕会馆去参观,经常在此作画,画全景、画钟楼、画院落、画石狮由于用心太过,经常会忘了吃饭,忘了休息,忘了会馆关门的时间,这个令人眩目的古建筑群落简直让他着迷,使他沉浸在无限的遐想之中。

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杨廷宝的勤奋好学,使他在清华学校的学生中脱颖而出。他的同学陈植于1979年11月12日在接受齐康采访时,回忆说:

我和杨老同窗7年,在清华学校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1年,以后几年他在克芮建筑师事务所工作时亦常往来。他在清华的1921级是全校八个班级中爱好绘画的学生最多的,除他以外,还有闻一多、吴泽霖、方来。杨老与一多成绩出众齐名全校。他从钢笔素描着手转而绘水彩,从“水木清华”

的校景到邻近的圆明园和较远的颐和园。自强不息为他带来的优良成绩使他选择建筑作为赴美学习的专业。他在费城宾校所在地的5年中常在周末到郊外写生。1927年他和赵深同赴欧洲考察时及返国后的50多年中,基本上未曾停笔。他的水彩画明净脱俗、浑厚雅淡,绘静物的细致,室外写生的潇洒,令人赞佩。

3.选学建筑

少年时代的杨廷宝,对绘画有着非同一般的兴趣,但后来他却走上了建筑之路。他是如何爱上建筑的呢?

杨廷宝进入清华园时,他的美籍教师斯达尔女士见他对绘画如此迷恋,又画得十分出色,希望这位弟子将来能到美国去学习绘画,杨廷宝的好友闻一多,也劝他到美国后两人共同攻读绘画。但是,杨廷宝后来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建筑学这个专业。

打杨廷宝记事开始,父亲杨鹤汀就一直以维新思想教育他,希望他从小立志,长大成材,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虽然杨廷宝童年、少年时期在书法、绘画上都有长足的进步,父亲对此感到十分欣慰,但若真的选择书法或者绘画,作为未来的专业以及以后谋生的职业,父亲却未必同意。杨鹤汀痛感于家族中一些子弟因游手好闲、坐吃山空而败家,常常告诫子女:“要有一技之长,要志在四方,守在家吃坐穿最没出息!”所以,他真切希望自己的几个子女长大后都能学到真本领,靠自己的本事吃饭。

在杨鹤汀看来,书法、绘画这些所谓的艺术只不过是些雕虫小技,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既不能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甚至连个饭碗也端不上。当时,杨家家境日渐没落,杨廷宝的两个弟弟、三个妹妹也都开始读书,所用开销是个大数目,能供给杨廷宝的仅仅是普通的穿着,上学的费用有时还要向亲友筹借,所读的书也多是接受别人使用过的,河南省每年给每个学生的津贴只有15块大洋,如以后学习美术,日常开销肯定很大,令人忧虑。

而且受当时大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入学前的辛亥革命、入学后的五四运动的影响,包括杨廷宝在内的大多数学生都受知识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大多希望自己将来能掌握一技之长,对国家和家庭有所帮助。

因此,杨廷宝在清华学校毕业前夕,一直在考虑自己的未来。但怎样才能找到一条既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关,又能报效祖国的道路呢?这的确是杨廷宝心中的一件大事。

这一时期,杨廷宝先后对天文、机械、哲学、物理和美术不同程度地有过兴趣。小时候,王可亭先生曾多次对他讲过张衡的故事。张衡墓就在南阳城北三十多里处,距他继母的娘家不远,姑母的婆家也住在附近。那时,杨廷宝到外婆家39或姑母家时,常常带着弟弟妹妹们去玩,觉得天上星宿实在是个奇妙的未知世界,听可亭先生讲候风仪、地动仪,他也希望自己做一个张衡这样的天文学家。

在清华学校读书期间,他渐渐又喜欢上了物理课,梅贻琦先生非常喜欢他,每次考试,他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梅先生鼓励他到美国后学习物理,将来成为一个物理学家。哲学让他学会思考,画画是他最喜欢的,物理将来能有所为但到底选择什么专业,以后从事什么职业?这着实让杨廷宝纠结。

巧的是,当时正值清华校园重新规划,对校园进行扩建改造,建造包括图书馆、大礼堂、科学馆等设施,扩建改造的设计工作由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Henry.K.Murphy)担任,负责监造的是刚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建筑工程系毕业的庄俊。正在杨廷宝纠结的时候,他认识了庄俊。

墨菲是对中国现代建筑影响最大的一位西方专业建筑师。墨菲生于1877年,1899年毕业于耶鲁大学,1908年开办自己的建筑事务所,1914年来到中国。为给湖南长沙湘雅医学院做建筑设计,他特意从南方赶赴北京考察中国的古典建筑,尤其是皇家宫殿等建筑。清华学校正准备对清华园进行重新规划,便热情地邀请他为清华校园做设计规划。墨菲应允了,结果,他到中国的第一个建筑设计作品就是清华学校的扩建工程,并为清华学校制定了第一个校园规划,留下了清华早期四大建筑——大礼堂、科学馆、图书馆和体育馆。

同类推荐
  • 黄骅将军

    黄骅将军

    巍巍沂蒙,逶迤八百余里,覆压鲁中、鲁南大地。沂山、蒙山、北大山、芦山、孟良崮等名山大岭,山高坡陡,崖险岭峻,层峦叠嶂,丛山连绵,到处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山中飞瀑流泉,涧深溪清。
  • 高原上的背影

    高原上的背影

    对于大科学家,人们难免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成功的?日常生活中又是怎样的?书中关于科学家们业余爱好的描写,十分有趣和亲切,使人看到科学家们精神世界的另一个侧面,看到科学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 蒙哥马利传

    蒙哥马利传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被誉为英国最优秀的军事家之一,1887年11月17日出生于伦敦肯宁顿区的一个牧师家庭。其祖父罗伯特·蒙哥马利是军校出身,19岁时被派往当时被英国殖民化统治的印度任职,他不但骁勇善战,而且冷静机智,当印度发生起义时,罗伯特凭借沉着的心理素质和巧妙的智慧很快就平息了事端,这让英国国会对他大为赞赏,将他提升为旁遮普省的副省长,直至罗伯特·蒙哥马利以爵士爵位返回英国为止。
  • 名人传记丛书:伦勃朗

    名人传记丛书:伦勃朗

    名人传记丛书——伦勃朗——“文明的先知”:“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陈桥驿梦:赵匡胤传

    陈桥驿梦:赵匡胤传

    他是少年时代的游侠,之后跟随郭威成为一名成功的职业军官,最后通过陈桥兵变成了皇帝。从一个流浪汉,到一代帝王,组成了赵匡胤的传奇人生。他被称为“一棍平天下”的马上皇帝。他武艺高强,韬略过人。治国有方,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翻开李强的这本《陈桥驿梦:赵匡胤传》,读赵匡胤的一生,读他的驭人之术和杰出谋略。
热门推荐
  • 荒年

    荒年

    1960年的冬天,一场大雪覆盖了华北大地。乌蒙蒙的苍穹笼罩着银白色的田野,让整个世界变得十分凄凉。路边的杨柳、刺槐被雪絮包裹着,任凭无情的寒风肆虐地摧残。枯黄的树梢承受不住积雪的压迫,无奈地垂下腰身,随风摇荡,凌雪挣扎。它们企盼着阳光融化严寒,和风驱散阴霾。等待着春回大地时,发芽、成长、壮大……十六岁的裘宇同背着书包,踽踽独行在积雪半尺多厚的城郊土路上,艰难地跋涉着,向长途汽车站赶去。远远地看,他不像一个少年,更不像一个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倒像一个年过半百佝偻着腰的老农。
  • 重生之新生

    重生之新生

    她,一个父母厌弃的小孩,和奶奶相依为命的长大。然而,十八岁,奶奶也永远的去了,只留一个玉镯给她。她在想活着是为了什么?一个人,一个人,一直一直……可是,她还得活着,奶奶说,你要活着。她很听话。浑浑噩噩的过了几年,孤单寂寞的她,本以为这一生就将如此老去,但是在一个雨夜的电闪雷鸣中,她的人生出现了转机。她,重生了。重新拥有了亲人,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玉镯的空间让她有了资本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有让她有了别人永远想不到的奇遇。不张扬,不随意。用心爱着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可是老有人企图破坏他们的生活,危害她认可的人。于是,她爆发了!阴谋诡计在强大的力量下都是纸老虎,谁要妨碍她,她就给谁好看!
  • 太上玉华洞章拔亡度世升仙妙经

    太上玉华洞章拔亡度世升仙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雪落云廷

    雪落云廷

    北宋年间,小段幼年时因一桩冤案,家人被满门抄斩,后得西夏王昔日恋人收留,拜师学艺。帮官府勘破一系列奇案维持生计的同时,同时邂逅了三位性格各异、来自江湖朝堂的男子。四人共同行走江湖,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雅舍三位小姐溺毙断桥;新品胭脂竟含剧毒;万柳山庄里,众目睽睽下四件兵器接连失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人一一被杀,缠绕断发的七胜刀;神出鬼没的嗜血邪教,死因离奇的多位京官……且看段尘如何抽丝剥茧勇破奇案,众美男谁能破冰成功赢得美人心。
  • 90后的奋斗

    90后的奋斗

    简单的讲述一下一个高中都没有读完的90后出生社会的故事,就这样
  • 鬼王嗜宠逆天狂妃

    鬼王嗜宠逆天狂妃

    大结局了!大结局了!谢谢各位小可爱一路陪伴!爱你们么么她是神女悦,他是被遗弃的魔王之子帝墨轩。一场偶遇,一生相付,本以为……结果一场大战,一个无数次轮回,一个痴心等待,这一世终相遇,却对面相见不相识,没得关系,前世她追他,这一世换他追她好了。只是没想到,弟弟看到他就说“此人做我姐夫挺合适,我该如何帮助姐夫夺得姐姐的倾心呢?”……这神助攻是不是多了一些?悦萱:帝墨轩,你到底做了什么?帝墨轩:娘子我发誓,我什么都没有做,纯属作者亲妈干的好事!告白篇悦萱:阿轩,我喜欢你,你喜欢我吗?墨轩:不喜欢悦萱:好的吧,我知道了墨轩:小傻瓜,我爱你呀!不然你怎么会成为我的例外,从始至终,有你足矣!求婚篇墨轩:悦儿,有你的余生才是余生,以后再也不要一个人等你了,余生的春夏秋冬,你愿意和我一起走吗?悦萱:怎么?孩子都给你生了,你这是想赖账?赖的掉吗?本文1v1双洁,霸气又有人情味的女主+高冷又温柔的男主+一群可爱的小伙伴+呆萌的灵宠+三个小宝贝儿的相爱相杀!!
  • 映山红盛开的时节

    映山红盛开的时节

    小说讲述一位处于青春期的青年,决心在茫茫的人生征途上,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的故事。谁的青春不迷茫,作品告诉人们:人生之路,总是在充满了无尽的失望和希望中蹒跚向前延伸。面对人生的无常,生活的乖戾,现实的虚幻和残酷,关键是你悟到了什么?追求什么?你如果选择一条正确的、适合自己的道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只要不怕苦、不怕累,走得足够的远,就一定能收获到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人生,会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
  • 使孩子心灵健康的108个好故事

    使孩子心灵健康的108个好故事

    本书可以让孩子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从这些简短的故事中获取人生的智慧:遇到困难要坚强勇敢,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迎刃而解;做错了事情要敢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对待同学和朋友要真诚友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关心。一本好的故事书,使孩子们懂得无数受益终生的道理。
  • 农女小包子养成记

    农女小包子养成记

    她,花千寻,篮子村传说中的寡妇一名,传说中的儿子一个,破房子一间,锅子一口,锄头一把,薄田二分,母鸡两只,公鸡一只,够穷吧!二嫂看好她家唯一产粮田地一块,大嫂看上她家的那口锅子,三嫂子看上她家的破房子一间,四嫂子是个好人,问她只要十个鸡蛋和一只母鸡,五嫂子跟她是仇人,时常半夜三更冲进她家找人!精彩抢先看:天还没亮,她就听到有人在砸她家隔壁的破墙,她急忙跑出去问。“赵公子说这里他要盖新房,具体的价钱他亲自找你面谈!”做工的工人一面砸着墙,将她偷看了好多眼,一面暗想赵公子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什么?赵西端要来和她做邻居,他想干嘛?还嫌她的名声不够差吗?篮子村唯一的黄金单身汉看上寡妇?她决定有多远躲多远!
  • 母子平安

    母子平安

    谁都没想到,这个为小潘忙了两个多月的产房,竟然救下叶芳。林涛在山腰间坐了一会儿,渐感冰冷彻骨。往回走,才发现刚才居然跑出去那么远。回到村子,天已很晚,院子里空无一人。林涛冲屋里喊:“小潘!”片刻后,小戴出现在他面前。小戴更瘦了。他小心翼翼地抱着一个蓝色碎花被筒,就像抱着一个一动就响的炸弹。他的脖子上挂着奶瓶,被筒一角露出一点浅褐色的小脑门,林涛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