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9000000005

第5章 银鞋子,黄金路(4)

重返金本位制

俾斯麦、丘吉尔和墨索里尼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约翰·斯图亚特·密尔、亨利·乔治和米塞斯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那就是对黄金的崇拜。那个时代的人们相信,金本位制是神圣的自然法则。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金融市场始终动荡不定,这更加坚定了人们要回归金本位的信心。英、美、法、德四个主要的大国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重返金本位制,但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尽管金本位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确是经济体系的支柱,但战后却成为经济危机的震源。哪个国家重返金本位制越早,经受的磨难就越久;哪个国家退出金本位制越晚,付出的代价就越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战胜国和战败国都濒临破产的边缘。《凡尔赛和约》上,英国代表要求德国的赔款至少得550亿美元,美国人从中调停,觉得100亿~120亿美元就差不多了。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和约的经济后果》一书中则认为,德国最多能还得起60亿美元。英国和法国尽管赢得了战争,却彻底伤了元气。法国严重低估了战争的费用,战后出现了巨大的财政赤字。更要命的是,法国90亿美元的海外投资中,有50多亿美元借给了俄国。苏联成立之后不认账了,法国的钱打了水漂。焦头烂额的法国,只能像祥林嫂一样天天念叨:“德国佬会赔钱的。”但德国就是赔不了钱,法国也跟着揭不开锅。英国的债务飙升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6%。协约方的16个国家,总共对美国的欠款高达120亿美元,其中英国50亿美元、法国40亿美元。在战争期间,各国拼命地印钞票,物价随之飞涨。德国战争期间货币供给扩张了400%,法国的货币供给扩张了350%。英国1913年流通的货币总量相当于50亿美元,但英国当时只有8亿美元的黄金储备。

1922年春天,在意大利的日内瓦会议上,欧洲国家纷纷提出要恢复金本位制。只有黄金才能拯救各国恢复经济的信心。但是,各国想要恢复的并非是战前的纯粹的金本位,而是一种变了质的金本位,即所谓的金汇兑本位制。

若是真正的金本位,那么黄金即是货币,货币即是黄金。人们随时可以把手中的货币,向政府兑换黄金。但是,战后的现实是,货币已经发得太多,黄金却没有增加多少。好比人已经长胖了,衣服却没有变大。要么人减肥,要么衣加宽。也就是说,要么政府把发的钱收回来,那就是通货紧缩;要么政府削货币的足,适黄金的履,把货币的黄金价值大大降低,那就是货币贬值。当时的决策者,既想恢复金本位制度,又不想做太大的改变,只好把长裤当短裤凑合着穿。在金汇兑本位制下,政府声称货币还和黄金挂钩,但人们已经不能轻易地把货币换成黄金。美联储规定,小额货币不再兑换,要想换黄金,最低标准得兑换400盎司的金条。当时400盎司黄金的价格为8268美元,相当于如今的11万美元。在金汇兑本位制下,政府希望在黄金的光芒掩护下,通过央行方便地控制货币的数量,但是,这种伪装的金本位制很快就失去了可信度。问题总要暴露出来的,最终,要么通货紧缩,要么货币贬值,政府必选其一。

德国没有别的选择,只能是货币贬值。为了偿还根本就还不起的战争赔款,德国索性开动印刷机,拼命印钱,这带来了现代经济史上第一次恶性通货膨胀。如果你想用一张柱状图描述战后德国通货膨胀的变化,恐怕最长的一个柱子的长度得有300多万千米。1923年,为了遏制来势汹汹的通货膨胀,德国改为发行地产抵押马克,即所有的农业和工业财产为抵押,发行总额不超过24亿地产抵押马克。主持此项改革的“金融奇才”沙赫特(Schacht)冷静果断,他一直等到市场上的汇率跌到4.2万亿德国马克兑换1美元的时候,才一锤定音,将兑换比率确定为每1万亿德国马克兑换1地产抵押马克。旧马克在这一过程中贬值了80%,德国原来有300亿美元的外债,现在只值1.9万亿地产抵押马克,折合美元不过4500万。

法国主动选择了货币贬值,但却迟迟不肯重返金本位制,这也使得法郎兑美元的汇率一路下跌。尤其是在1925年,法郎兑美元的汇率急剧下挫,从年初的19∶1,跌到年底的28∶1,到1926年7月又跌到41∶1。那时候,有4.5万名美国人住在巴黎,过着天堂般的生活。菲茨杰拉德夫妇、海明威都住在这里。海明威给美国的报纸写专栏文章,专门描绘法郎贬值之后的美好生活。正是因为法郎贬值,才使得法国避免了经济衰退。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虽然法国的财政捉襟见肘,但经济却相当平稳。

英国的财政更加稳健,但经济却千疮百孔。

这是高傲的英国人自己的选择。英国出于尊严,选择了通货紧缩。当德国制造通货膨胀、法国放纵货币贬值的时候,英国不惜连续提高利率,忍受通货紧缩的痛苦,也要保卫英镑。英国政府一贯将货币贬值视为金融秩序混乱的征兆。在英国人看来,重返金本位,就是重返稳定与繁荣,重返大英帝国昔日的辉煌。

在英国重返金本位的道路上,有三个关键人物:一个是英格兰银行的行长蒙塔古·诺曼,一个是经济学家凯恩斯,还有一个就是当时任财政部长的丘吉尔。诺曼被公认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中央银行行长,他为人低调到了古怪的地步,有一次坐邮轮,为了避开记者,居然用绳索从邮轮的一侧滑到另一侧。他35岁婚姻破裂之后曾患过狂躁抑郁症,此后一直单身,自称英格兰银行是自己唯一的情人。金本位几乎成了诺曼的宗教信仰,他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管有多么不合时宜。在国际金融的旷野中,诺曼就是那个和风车作战的唐·吉诃德。

凯恩斯和诺曼一样,对大英帝国昔日的辉煌无限眷恋,但他知道不可挽回的就要彻底放弃,他成了对金本位最激烈的反对者。凯恩斯说,金本位是“野蛮的遗迹”。诺曼行长是一个典型的清教徒,他从内心反感凯恩斯风流才子的做派。当初,凯恩斯曾公开反对英国偿还美国债务,而诺曼是坚持勒紧裤带也要还债的。诺曼对别人的批评意见很敏感,他的一个朋友说:“他是我所知道的报复心最强的人。”既然凯恩斯反对,对诺曼来说,那自然更要坚定地支持金本位。

然而,起到扭转乾坤作用的是丘吉尔。丘吉尔很早就踏入了政坛,可谓年少得志,但仕途走得并不顺利。1924年,英国政坛风云突变。保守党上台,斯坦利·鲍德温当上了英国首相。鲍德温邀请丘吉尔出任财政部长,这让所有的人,包括丘吉尔本人都大吃一惊。丘吉尔根本不懂经济,他到财政部之后抱怨说,这帮人说的都是波斯语。一开始,丘吉尔倾向于凯恩斯的主张,但诺曼亲自到丘吉尔的乡间别墅拜访他,向他保证:“我将让您成为黄金财长。”诺曼相当懂得如何说服这位虚荣心甚强的财政部长。

到了1924年,诺曼越来越坐不住了,他担心恢复金本位的机会窗口稍纵即逝。如今,当权的鲍德温是他的密友,他有了政治上的支持,丘吉尔已经被说服。1924年诺曼访问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总裁、美联储的真正掌舵人本杰明·斯特朗和美国的金融家J.P.摩根等都支持英镑和黄金挂钩。斯特朗说美联储可以通过放松银根的方式,帮助英镑稳定币值。但英国要是不赶快恢复金本位制,美国可能过一阵就要加息了。尽管斯特朗和诺曼是多年的好友,但他也提醒诺曼,要是美联储为了抑制投机需要提高利率,国内因素会比对外国的同情更重要。

历史性的时刻到了。1925年4月28日,丘吉尔出现在英国下议院。他宣布,英国将恢复金本位制,现场欢呼声四起。得意的丘吉尔给自己倒了一杯香槟,一饮而尽。媒体对此也大加赞扬。《经济学人》杂志说,这是“蒙塔古·诺曼先生的最高成就”。

凯恩斯早就警告过丘吉尔,如果按照战前的平价恢复金本位制,意味着英镑的汇率至少被高估了10%,这将带来出口萎缩、失业甚至社会动荡。英镑和黄金挂钩之后,英国主要的出口行业,如煤炭、钢铁和造船业会受到极大的冲击。煤矿工人成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政府先是许诺给煤炭行业超过1亿美元的巨额补贴,但后来又不得不试图压低工人的工资。1926年5月,英国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为期十天的大罢工。英镑被高估之后,黄金不断流出英国,即使已经出现了经济衰退,英格兰银行还是不得不提高利率,这让英国经济雪上加霜。在之后的十年内,英国经济一直陷入衰退的泥潭,失业率高达两位数,许多企业破产。美国是在20世纪30年代进入大萧条的,而英国在这之前的十年,就已经过上了大萧条的日子。

丘吉尔在财政部长这个位置上一直干到1929年。到了1927年,他已经意识到,恢复金本位是一个愚蠢的错误。他事后回忆起来,曾说这是自己一生中最严重的失误。丘吉尔感到自己上了诺曼的当,从此之后,他对诺曼深恶痛绝。丘吉尔提到诺曼,就说他是个骗子,甚至说,要是有机会,他希望绞死诺曼。

但是,这还不是这出悲剧的结局。

一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很快就要到了。20世纪20年代之后,美国的股票市场就已经开始上涨。当时,美国的通货膨胀接近于零,美联储的基准利率也很低,汽车和无线电等新兴行业发展迅猛,工人工资提高,这都成为股市繁荣的利好消息。当时股票交易中保证金盛行,银行为股票经纪商提供贷款,经纪商又把钱借给客户,让客户以保证金的方式购买股票。在一般的保证金交易中,投资者只需支付20%~25%的本金,这更刺激了美国人的投机行为。

1927年,英镑被高估,法郎则已经贬值,市场上不断抛售英镑,黄金从英国流入法国。为了遏制对英镑的抛售,斯特朗领导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和其他几家联邦储备银行宣布降低利率。市场本来就已经微醺了,美联储又给股市送去了一小杯威士忌。从美联储降息的1927年8月开始,美国的股市开始走向疯狂。学校教师、出租车司机、理发师、家庭妇女,全部卷入了股市的狂欢。越是在泡沫时期,对专业知识懂得最少的人往往赚得最多。据说,一位华尔街的投资家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一个擦鞋的男孩,这个男孩热情地向他兜售内幕消息。这位投资家当即决定,当擦皮鞋的男孩都开始炒股的时候,就到了该撤出的时候了。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警觉。就在1929年10月股市崩盘之前,美国最有名的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还在宣扬,股市将长久地繁荣下去。1929年10月24日,史称“黑色星期四”,卖单如雪崩一般涌来,一个小时之内,股票指数下跌了20%。10月28日,史称“黑色星期一”,更大的“海啸”到来,这是到那时为止美国股市单日跌幅最大的一天。丘吉尔恰好在美国访问,第二天,他到纽约证券交易所参观,并亲眼目睹了在这场暴跌之中,自己的5万美元灰飞烟灭,这几乎是他所有的积蓄。

受到美国股灾打击最大的并不是丘吉尔,而是英国的金本位制。

英国恢复了金本位制之后,就不断和黄金外流、经济衰退作斗争,但城池却接连失守。英国原本依靠自己在海外的投资,以及运输、保险业的收益赚取外汇收入。20世纪30年代,各国纷纷提高关税,实行贸易战,英国从运输和保险中能够得到的收益大幅度下降。黄金从英国大量流出,大量流入法国。1927年,法兰西银行还突然把价值1亿美元的英镑兑换成黄金,使得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急剧缩水。英国要求法国降低利率,法国则狡辩称,按照金本位制的规则,当英国的黄金减少之后,自然应该是英国提高利率。

同类推荐
  • 台湾往事:台湾经济改革故事(1949~1960)

    台湾往事:台湾经济改革故事(1949~1960)

    《台湾往事:台湾经济改革简史(1949-1960)》是台湾知名学者郭岱君撰写的一部关于台湾20世纪50年代经济转型的专著。她参用现存于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的蒋介石日记、国民党党史数据(微缩胶卷)以及几位国民党领导人物的个人数据,再加上作者对当年参与经济建设的老兵的口述访问得到的宝贵史料,让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浮出水面。许多当年在台湾发生的经济问题,正在今日的中国政经舞台上扮演。例探索台湾经济转型的秘诀,对中国大陆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 日本楼市“沉没”追忆

    日本楼市“沉没”追忆

    1991年,日本房地产神话般的泡沫破灭,无情地卷走了这个国家的增长奇迹,曾经意气风发的经济巨人走进了“失落的十年”。像是击鼓传花,上世纪90年代初,与日本隔海相望的我国南方也掀起了一拨“倒房潮”,海南、北海和香港楼市泡沫泛滥。在北海,高峰时的楼价达到每平方米8000多元,低谷时每平方米却只有七八百元。英国有一个关于泡沫的理论,就是说,一旦你周围的人都在谈论某人炒楼一夜暴富的时候,也就离泡沫不远了。想必这样的故事在中国人之间早已传遍了。于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北海楼市跳水,海南泡沫破裂。
  •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本书沿着中国早期思想家追求救国真理的脚步,从经济思想的角度看中国早期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说的理解和对社会主义合理性的初步论证。
  • 沸腾十五年

    沸腾十五年

    1995年1月,中国开通了北京、上海两个接入Internet的节点,这一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商业元年。这之后的15年间,中国互联网业产生了近40家海外上市公司,其中超过15家公司达到过10亿美元市值的高位。一浪又一浪的产业变革冲击着从业者的内心,也冲刷出一幕幕的创业悲喜剧。本书记录了一群在中国创造属于自己历史的人和他们的故事。他们是中国互联网自1995年兴起到波澜壮阔历史中的弄潮儿和财富新贵的代表,他们用互联网创造和推动着这个国家的历史,并改写了自己的财富路径。
  • 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

    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

    1932年,伯利和米恩斯两位教授合写了一本关于美国股权结构的书。通过一系列的“治理”措施,最终也把股东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化解掉,使成本变成财富。这个转便很重要,这是“公司治理”这一伟大课题的开始。公司治理的目的就是探讨如何监督职业经理人以图利小股东。为了确保经理人能按小股民的意愿办事,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经理人与小股民在事先签订一份“激励合同”。但目前它也几乎只存在于美国及英国,激励合同在欧洲大陆以及亚洲还是不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热门推荐
  • 凌空星月

    凌空星月

    冷面男神亦希带着护姐鲜肉澈宇,打破时空限制,救赎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当澈宇穿越时空见到第一世的姐姐,满眼写满了不相信,姐姐什么时候,变成如今这个傻乎乎的模样了?而亦希眼中的木希灵,温柔可爱,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迷人的气息。当澈宇见到第二世的姐姐,有些害怕,这嚣张跋扈的女子,应该是他认错了,怎么可能是他的好姐姐呢?而亦希眼中的木希灵,活泼开朗,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着迷人的气息。澈宇:“……呵,男人……”“我会护你平安,哪怕以命相抵。”——亦希“对不起,让你久等了,以后我不会再让你独自一人了。”——木希灵“我存在的意义就是,吃狗粮,近距离的吃狗粮,还不能反抗……”——澈宇
  • 犍稚梵赞

    犍稚梵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真龙诀

    网游之真龙诀

    【编辑鉴定:本书剧情紧凑,层层递进,高潮迭起,不可不看!】和众多网游酷爱者一样,我也只是一个网游迷。然一次偶然,好运降临,让我拥有传说中的神级技能——真龙诀,便一跃而成为了无敌天下的高手!
  • 北樵山杀人案

    北樵山杀人案

    尸体是村里一个放羊的叫丁老四的发现的。丁老四当时“呀”地暗叫一声,跟个京剧武生样,一个倒栽葱打岩石上摔将下来。手里的旱炯袋甩出去十几米远,火星四溅没入一蓬带着露水的芭茅草中。丁老四摔下岩石顺着山势一路翻滚,衣服撕扯得稀巴烂,东一块西一块挂在身上。胳臂手掌腿和膝盖拉出一道道的血口子。滚到半山腰才爬起来,没命地往村子跑,跑到村口才喊出声来:杀人……杀人……杀人啦!北山又叫樵山,山不高,山势险峻,连绵百里。山上怪石嶙峋。除了一窝一窝石头,整个山都被蒿草和灌木覆盖着。山上历来是埋人所在,坟头稀稀落落掩藏在灌木丛中。
  • 燕尾蝶与松枝花

    燕尾蝶与松枝花

    她是环评师,高智商科学宅、环保一线的正义战士;他是刑警队长,警界精英、刑侦一线的热血干探;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却阴差阳错成了室友。警戒线划开了他们的分界线,却划不开两颗激情澎湃的心。一起连环凶杀案、一场环保官司……是高智商与高智商的较量,科学与刑侦的碰撞,热血与正义的抗争,顽强不屈的燕尾蝶与傲骨峥嵘的松枝花的赞歌!
  • 罗氏字辈

    罗氏字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一经问世,便被世人争相传诵,在此后的一千五百多年时间里,推崇它的文人学士层出 不穷。《世说新语》颇似当今的微型小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是中国小说的雏形,也是魏晋风度的 审美产物。喜爱中国文学的读者,尤其是对艺术和美倾心关注的人,不读此书可谓遗憾终生。
  • 国宝迷城

    国宝迷城

    每座陵墓里有意想不到的财富与神奇宝物。然而,贪婪的人,始终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从沅江水边凤凰山下的一家棺材铺子开始。那是辰州老字号“吴氏棺材铺”,是棺材世家。他们一脉相承,谁也不知道在这里生活了多少年?老木匠吴宝生,手下有三徒弟,一亲侄女儿,平淡无奇的经营着这么一间为死人量身定制的棺材铺子。然而,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来袭仿佛也没有改变他们的现状,反倒是让那吴宝生高兴了一场。他说有仗打,才会死人,那棺材铺的生意就火了。随着战争的打响,保卫辰州的重任也随之而来。国共密切合作,当地山匪与地方武装经过一场又一场血的洗礼……
  • 王者荣耀之再世为神

    王者荣耀之再世为神

    在古老的源世界一直有着一个传说,在无尽的战火肆孽之后,将会有一个传奇般的人物出现。他会重新一统混乱的王者大陆,在一次将众神的旨意传于世间。终于这一天来了他来了他来到了源世界,他就是这个世界唯一的王者将会打开日之塔,创造新的奇迹。
  • 20岁的加法30岁的减法40岁的活法

    20岁的加法30岁的减法40岁的活法

    20岁是你人生中最年轻的起步阶段,你要对得起自己的人生。虽然你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让你一生不愁吃穿;虽然你没有一个能拼的老爹,让你可以少奋斗20年;虽然你没有天才的智慧,去创造一个改变世界的产品。但是你要拥有坚定执着的内心,你要拥有永不妥协的毅力。20岁的我们必须要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才能要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条路。30岁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分界岭,30岁是一个我们开始赌不起的年龄。因为,在这个社会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选择的同时就意味着放弃,当你做出一个选择,就等于放弃了其它所有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