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9900000005

第5章 在云南:沉默 苦痛与尝试写作(2)

有个网友读了他的这段描述之后说,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的确是这样,具体地说,王小波描述的就是他的老婆。她在医院学习了6个月,然后又实习6个月之后,回家就给她的老乡们动手术了,在他们的肚皮上横砍竖切。王小波当时去治病的医院,也是这种情况,最后他让医生给他吃点维生素,就当是治病了。

当然,王小波的病没有治好,他想请病假回家,领导们不同意,只让他想想当前的大好局势,还说他情绪上面有问题。王小波那时候的情绪的确很悲观,而且他生了病,当然快乐不起来,生病的时候抑郁是正常的,如果这时候还是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那才是情绪有问题呢。但是领导那么说,王小波也没办法,只能继续在云南待着,后来领导总算是批准他请假回家了,到了北京之后,他的肝炎才得以治愈。

如果有一天要去孤岛

对于王小波来说,在云南生活最大的痛苦,还是在于精神生活的贫乏。那里没电视,没电影,也没有什么文化消遣,最让人忍受不了的还是没书看,他曾带过去一本奥维德的《变形记》,结果被翻成了一卷海带的模样,再后来被活生生看没了。王小波说,如果当时有书看,《变形记》也不至于落得这副悲惨的下场。后来王小波做客《孤岛访谈》节目,主持人虚构出了一个“孤岛”,问王小波是否能想起云南插队时的情景,王小波回答说肯定可以。

按王小波的理解,主持人所说的“孤岛”可能就像是鲁滨孙流落的那个荒岛一样,充满孤寂,需要打发大把大把闲散的时间。主持人问王小波说,如果让他带一本书去“孤岛”,他会带什么书。考虑到孤岛是这样一幅景象,他觉得该带本能熬时间的书,那么,他会带什么书呢?或许他会带本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带本罗素先生的《西方哲学史》?带本杜拉斯的《情人》?但是他不,他居然说,要带一本习题集过去,可能会带基米诺维奇的《高等数学习题集》,或者是带《几何学大辞典》什么的。这回答让主持人大感意外。

王小波自小就喜欢数学,在小学的时候还曾拿过全年级数学竞赛第一名呢。他别的科目成绩都不怎么好,数学竞赛居然能夺魁,以至于他妈妈怎么都不相信,还以为别人弄错了。后来,在学业中断期间,他还常常和哥哥王小平一起做习题,开动脑筋,想题想得昏天暗地。事实上,在无聊的时候,王小波真的会通过做习题来打发时间,他妻子李银河先他两年出国,他在家一个人无聊,也是靠做习题来消遣的。

当初王小波去云南的时候,就是缺少了这样一本习题集。那时候他的消遣,主要就是和别人下象棋。王小波家里面有不少棋谱,他还曾和他哥哥王小平专门研究过象棋的下法,有一阵子他的棋艺还很不错。在作品中王小波曾写道,主人公和别人下象棋,连赢十几把,把对方的脑门都杀紫了。但是,在百无聊赖之中棋下多了之后,他的棋艺越来越差了,到了后来,他连刚会走几个子儿的人都下不过了。所以,对王小波来说,下棋也不是好的消遣方法,还是做题好。

把时间往回推几十年,王小波在云南的时候,他还没有这些清晰明智的想法,当时他只是觉得活着挺没劲的。在那个年代,他插队的地方有军代表管着他们,这些人的思维已被8个样板戏占领了,他们自己被占领还不够,居然要别人也被这些东西占领。领略智者的智慧和卓越的艺术,这种感觉能让人兴奋得发狂,也一直是王小波不断追寻的,但是那些军代表却要剥夺他的这种乐趣,他们加之于王小波身上的痛苦,是不言自明的。

由此王小波进一步谈到,有些人正打算对人类的思维进行灌输,譬如说,要让小孩子在三岁背诵唐诗等。王小波对这种做法嗤之以鼻,因为知识是给我们带来快乐和趣味的东西,而不应背其道而行,把功利的目的施加在上面。在灌输中我们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且不去说,问题是,别人灌输的这些东西,是不是一定就是好的?

救世情节与瞎浪漫

王小波在云南经历的痛苦,和他同去的那些人都感同身受,王小波曾问起过和他一起去云南的萧林,为什么当初放着干校不去非要来云南?他的回答和王小波想的一样,他也是受到了外国文学作品中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觉得云南那么浪漫的地方简直美极了。可结果去了之后他们都发现,自己上了大当了,有些同学对那里的生活实在受不了了,就越境去缅甸当了缅共人民军,哪怕死去,也要轰轰烈烈一回。

王小波当时也面临着这种选择,没人让他去缅甸,那些去缅甸的人,也同样没人邀请,他们完全是自发过去的,甚至王小波同班的一个女同学也过去了,这让他很受刺激,觉得是不是自己也该过去。在当时,所有的年轻人都充满了理想主义情怀,一心想着要解放天下三分之二的受苦人。有一天晚上,王小波边抽着香烟边考虑这个问题,他考虑来考虑去,最后还是觉得不能去。

后来想起这件事的时候,王小波十分庆幸自己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解放天下三分之二的受苦人,是当时大家共同的目标,所有的有志青年都这么想,但王小波觉得,这件事很不对头。首先,他不认识那些受苦的人;其次,那些人也没让他去拯救;最后,他自己还需要拯救呢,有什么资格去拯救别人?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凭自己的力量解放天下三分之二的受苦人,纯粹就是个笑话。因为倘使我们要去帮助一些人,肯定要知道那些人是谁,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能够给他们提供什么帮助,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决定是不是该去帮助他们。那时候大家只叫嚣着要去解放别人,至于要被解放的那些人是什么情况都全然不知,这当然是一个巨大的笑话,所幸王小波没有被蒙骗。

曾经有一个弟子问师父:“您能谈谈人们的奇怪之处吗?”师父回答说:“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套用王小波的话来说就是,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傻×,一种是亡命徒,那些因盲目举动而最终与自己的目标背道而驰的,就是傻×。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相同的,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人,我们都是这种人,也就是王小波笔下的亡命徒。所谓亡命徒,在王小波看来,就是付出一切追求自己所愿的那些人。我们都在这么做,都希望自己所追求的东西能够实现,之所以这种人最后会分道成傻×和亡命徒,在于前者失去了理性,不会好好地思考。他们只知道跟着世俗的指挥棒走,指挥棒往东边一指,他们就一窝蜂地拥上去。诚然,东边的确有一些好东西,但这些东西未必就是他们需要的,可能西边的东西他们更需要,但是很少有人会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路线,结果就成了傻×。王小平说,当初王小波去云南的时候,就是一个傻×青年。

后来,王小波明智了,觉得再也不能当傻×了。后来有人说,中华文明将要拯救世界,王小波觉得这和当初的解放天下三分之二的受苦人的想法是一样的,因此有必要提醒一下。在王小波看来,解救受苦的人并不是不好,恰恰相反,那是很好的,问题在于,那些你想要解救的人,他们根本就没有在受苦,你却非要去解救他们。救世情结当然是高尚的,但失去理性的救世情结,就是瞎浪漫。

被诱发的创作冲动

在王小波的整个文学生涯之中,云南的这段经历是至关重要的,不仅给他提供了很多的创作素材,而且也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有了创作的冲动。从小王小波就喜欢看书编故事,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的作文还被当作范文在学校广播,这无疑对他的写作有激励作用。但是那些时候他都没有开始写作,到了云南之后,王小波才开始尝试写作。

后来在一篇文章之中他写到了当时的感受:“我17岁到云南,旱季里,那儿的天空是蓝湛湛的,站在小竹楼里面往四下看,四处的竹林翠绿而又苗条。天上的云彩又洁白又丰腴,缓缓地拂过。”于是,他觉得应该把这种感受写出来。在某一天晚上,王小波在半夜里起来,避开了所有人,悄悄走到窗前,借着月光,用一支蓝水笔在镜子上写,写了涂,涂了再写,直到整面镜子都变成了蓝色。

1980年的时候王小波在一本名为《丑小鸭》的杂志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小说《地久天长》,小说正是以云南的生活为背景创作出来的,讲述了“文革”时期三个知青在苦难生活中的友情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小红是一个美好的女孩,勇敢率性、聪明纯真、生机勃勃、充满自信,文中形容她“像光明一样”,后来她却得了脑瘤,不幸去世。当时杂志对这篇小说评价很高,还给小说配上了一篇评论文字,但可惜的是,小说发表之后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982年的时候,王小波开始写他的成名作《黄金时代》,这篇小说同样也是写发生在云南的事情。小说断断续续写了十来年,没有人知道他为这个小说修改过几遍,只知道他是花了大功夫来创作这部小说的。在王小波看来,一部小说写得好不好,主要还是看作者是不是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完善。后来小说写成了,他也感到很满意,跟别人提起这部作品的时候,连谦虚都忘了,说自己写得很有境界,随即又笑说,他好像是在夸别人的作品,这么没节制!

尽管云南的经历可能为王小波的创作提供了帮助,但对于去云南这件事,他并不觉得有什么好的。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说,好的事情在某种情况下会转化成坏的,坏的事情在某种情况下也能转化为好的。王小波倒是同意这一点,但并不能由此说,坏的事情就是好的。他举例说,好比有个不良少年一脚把盲人踢下楼梯,那盲人因此复明,这虽是好事,但把盲人踢下楼去仍旧是件惨痛的事,那踢人下楼的不良少年也不能因此被看成好人。

从云南回到北京

1971年,王小波从云南回到北京。当初去云南之前他心里充满了浪漫主义献身精神,结果一去三年什么都没做成,丢盔卸甲回到了北京。看那时候王小波的照片,可以看出他总是满腹心事的样子。当时他的哥哥王小平在煤矿里面工作,赚的钱比较多,每个月还能回家一两次,常常带着王小波出入高档饭店。用王小平的话说,是带他开开眼,同时也慰藉一下他受伤的心灵。尽管王小波总是强颜欢笑,不过,看得出来他的兴致一直不怎么高。

后来回忆起去云南的事情,王小波说,不妨把这当作是自己中了一个大彩。所谓中彩,在王小波这里,是指意想不到的灾难突然就降临到了自己的头上。在青年时期,王小波常常中彩,有时候会中一个大彩,还有的时候会中一些小彩,总之,常常中彩,怎么都躲不过。不过,有人说这是青春无悔,王小波也赞同,因为没地儿悔了,只能青春无悔。接着王小波又说,经历了一个时代,现在回头想一想,脑袋里尽是黑色幽默——很多人对此深表赞同。

王小波说起了当时吃忆苦饭的事情,原本他们吃的东西就不讲究,有时还要专门吃一顿忆苦饭,以便让大家不要忘记过去的苦。当司务长问起大家过去都吃过什么的时候,有人说吃芋头花,有人说吃过南瓜花,还有人说吃过芭蕉树心等。那司务长听了就去操办了,但是最后没弄到芋头花,因为芋头不太爱开花,结果煮的是芋头秆,南瓜花也没有,只有南瓜藤,最离谱的是那芭蕉树心,司务长居然弄了一整棵芭蕉树过来。

在似水流年里,这样的事情有很多,王小波还在小说中引用了北京大学社会系沈关宝博士的论文,说当时有一个干部,认为把大粪倒进坑里发酵太慢,居然要求家家户户在开饭前,用自家的锅先煮一锅屎!试问,这样的事情,如果不是觉得自己中了一个大彩,还能怎么觉得?王小波说,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多的障碍,真有意思,这种逻辑就叫作黑色幽默。很多时候,生活之中的障碍我们无法改变,于是只能用一种玩世和有趣的心态去看待它们。

同类推荐
  •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花蕊夫人:流年暗中换,逃不出的宿命。刘娥:德馥比仙美如兰的倾世皇妃。李师师:大隐于烟花巷陌的奇女子。李清照:生为人杰死鬼雄,女子如何不丈夫。
  • 红秀

    红秀

    20世纪东方先锋女性传奇
  •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手段:从最小变成最大的S·O·B法则

    这是一部风靡全球的“首席执行官之书”,并不以时时抛出格言隽语的俗套来左右读者,也不试图以模具演示的方式来整合读者的思维。在本书中,你看到的是商界内部绘声绘色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炽热的激情,有西部好汉的粗话,也有上流豪门的恶谑,甚至不乏街舞式的鄙俚。这里一部权谋书,推进一步说,也是一部商界政治法则书,艾伦·纽哈斯毫不讳言——必要的敌意是获胜的手段,但是我们看到,在回到新闻观上时,作者又提倡着一种可敬的“保守主义”。他的经历,对广大的新闻工作也是不无教益。《手段》不仅是媒体策划人、执行总编和栏目制作人的职业必读书,而且是一切行为经理人——特别是那些处在事业关键阶段的中青年职业经理人的必读之书。
  • 名人传记丛书:莫扎特

    名人传记丛书:莫扎特

    名人传记丛书——莫扎特——当人类还是细胞时就在聆听他的音乐:“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

    马云:我的世界永不言败

    本书全面讲述马云从出生至今五十年间的奋斗历程,展现一个商业传奇人物的精彩故事。首批披露马云创业前默默跋涉的艰难岁月、鲜为人知的家庭生活,他的喜好、性格,甚至直面其心境。马云的一生充满曲折与励志色彩,又极富传奇,50年间,跌宕沉浮,起起落落,一直贯穿其间的是他永不言败的坚韧理念。从两次高考失利到进入大学校园,从四处求职无门到终于当上老师,从创业初始无人相助到公司逐步走上正轨,从力排众议创建中国黄页到经营阿里巴巴帝国,从淘宝危机到赴美上市……
热门推荐
  • 诗谱

    诗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萌妃有喜

    萌妃有喜

    她因为穿越到一个异世还成为了一个孩子他妈,一个帅气的夫君王爷,这等好事是何等的幸福,可是她却想着要回去,在樱花树下喝着茶,跳着舞,那个在樱花树下等她的男人,当一切来临的时候才发现其实那个男人就在身边,正是应了那句话:梦里寻他千百遍,那人在灯火阑珊处。
  • 绝世骨尊

    绝世骨尊

    一个从十万大山走出的弃儿,一个被豪门大族所抛弃的伪骨修炼者。我怒,欲焚天!我喜,动山河!
  • 秘色

    秘色

    凌晨两点25分虽然标间的冷气已经开到了15度,但汗水还是从我的额头和脊背上一颗颗滑落,我捧着那件釉色黄绿的四瓣海棠花口碗的双手在不住地打着颤。我斜眼看了看坐在落地台灯下的,那个看起来只有二十七八岁的男人。明明长了一副比女人还秀气的脸蛋,却面无表情,冷得像座冰山,一块块结实的肌肉在灯光下泛着古铜色的光泽。不过我现在真的没心情去欣赏,因为我手上正捧着个要命的东西。我小心地把碗放在床上,一把拉过正在抽烟的老四,低声说:“你疯了吧!这什么人啊!说,东西是不是来路不干净!”
  • 星月岂能与她争辉

    星月岂能与她争辉

    季倾潇前世被所谓的爱情蒙蔽了双眼,宁愿选择一个渣男私奔都不愿意宠幸自己的正牌老公。只想着离婚离婚,还是离婚。一场场精心设计的阴谋,将涉世未深的她落的个凄惨下场。老天待她不薄,重生归来,季倾潇不只要将总裁老公狠狠宠,她还要让前世陷害她的人都付出惨痛的代价。
  • 死神养成系统

    死神养成系统

    注意,这不是死神同人!这就是一现代宅女得到超级无敌金手指系统后的少女幻想日常吐槽!重点在日常!我要重启第一人称!前两本书写崩了,这本练笔,废了!不推荐大家花冤枉钱!…………以下正文:一条锁链,一把镰刀,一个系统,一段封印在灵魂深处的前生记忆,造就了一个奇葩。原以为我的人生会一直普普通通,没想到。。。那些梦,原来竟是我真实的经历。想知道我的经历吗?请跟我来,进入我的世界,来感受我的不可思议的那些经历。…………咳咳,请看书的不要想太多,这是无脑装逼日常,经不起推敲。虽然偶尔会有一小段烧脑的部分。…………欢迎各位加一下书友群,群名称:三十三界天外天,群号:659981557
  • 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

    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宅女罗猫猫的感情生活

    宅女罗猫猫的感情生活

    三流大学毕业的罗猫猫是个资深宅女,性格里有点伪文艺。因为过于“宅”找不到男朋友而被猫猫妈逐出家门,所幸在高中同学宅男陈远清的帮助下顺利找到了合租房,认识了新室友莉莉周。莉莉周是个有点骨感的“干物女”,与罗猫猫的宅相比,有过之而不及。在罗猫猫与她合租的日子里,猫猫渐渐发现原来莉莉周有那么多隐藏在心底里的隐痛,随着交往的深入,一些关于莉莉周的过往渐渐浮出水面……新书流年又名女模三十正式开坑,请大家继续支持。书号1510208,在起点搜书中输入即可。下面也有直通车可达。
  • 错嫁:弃妃翻身记

    错嫁:弃妃翻身记

    一个误会,一场错嫁,她刚穿越,就被名义上的夫君上下其手。她的反抗,换来他更为粗暴的对待。被栽赃,被陷害,入天牢,中剧毒,几度徘徊生死线。靠!当她还是那个逆来顺受的弃妃!虐她,她反虐回去。挑衅她,她恶整回去!当他的残暴渐渐变成恩宠,她的心也日渐沦陷了。
  •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散文:人生卷

    张中行谈人生时能够冷静地剖视人生,直抵人的内心,犹如一盏明灯,在黑夜中指引归家的路途,读来让人顿悟人生的哲理。张中行谈人生的散文还如晨曦般带着希望,把温暖和煦的阳光洒遍大地,唤醒沉睡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