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9900000007

第7章 归北京:自学 农活与工人生涯(2)

后来王小波去欧洲旅行,在荷兰的时候,他被那里的乡间牧场震惊了,那里的牧场有着一套精巧的排水系统,出自17世纪的荷兰人之手。有了这样的排水系统,就算下大雨牧场也不会被淹,因此那里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王小波从17岁开始插队,南方北方都插过,但是插来插去从没见过这样的土地。

拿荷兰牧民和遇到的乡亲父老作对比,王小波得出了一个很无奈的结论,荷兰牧民比较聪明,并且,他们能用这种聪明改善自己的生活。相比之下,王小波遇到的那些父老乡亲都过于朴实,在忍耐痛苦方面的本领可谓无人能敌,但对自身的生活状态提不出什么实质性的建议,只能日复一日地忍耐,这就造成了极度的贫穷和痛苦,并且这种贫穷和痛苦是普遍存在的。

王小波觉得,造成这种情况,儒家文化有着推卸不掉的责任。王小波自称是墨子的门徒,因为墨子立论往往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的,关心民众实际的福利,王小波觉得这种看法很对。但是儒家文化就不一样了,认为礼高于利,义又高于生。就说儒家的圣人孟子吧,当初见梁惠王的时候,他就开门见山地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结果大家就都很穷。

我们不知道王小波是怎么得出这种结论的。诚然,在儒家文化的伦理观念里面有很多崇高的东西,像仁、义、礼等,但其对民众的实际利益也是十分关心的。孔子和孟子都认为,治理一个国家,或者治理一个地方,首先就得让那里的民众富裕起来,其次才是教育他们。先富后教的观点,孔子已经明确提出来了,孟子讲这一点的时候更具体,提出了一整套操作体系,以期达到“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黎民不饥不寒”的地步。

一般认为,儒家文化有很多东西都是非常值得人去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学说可能更像是伦理领域而不像哲学领域的。不过,朱熹和王阳明的学说,哲学意味就非常浓了。朱熹在王小波笔下也不是一个正面人物。王阳明他没有提到过,但是提起孔孟程朱的时候,王小波往往是持批判态度的。

但事实上,朱熹的哲学体系是非常之好的。在他看来,我们凡事要依照天理而行,天理就是处事最恰当的准则。至于方法,在朱熹这里就是格物,即剖析事物,从而找出处事最恰当的准则。这就是说,遇到一件事的时候,我们得先分析这件事情,然后找出处事最恰当的准则来处理它,这真是非常好的观点。

倘使按朱熹这样的哲学来处事的话,那么贫穷和痛苦都是可以避免的,我们也能像王小波笔下的荷兰牧民一样聪明。好比说,在青虎山插队时,分析往山上送粪这件事,就会得出恰当的准则,用驴送粪比人送粪更优胜。而那些人并没有这样做,产生的问题显然不能怪罪于孔孟程朱这些人,应该说,儒家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变质和扭曲。这种变质和扭曲的文化,才是导致贫穷和痛苦的原因。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指出,儒家文化之中也的确存在着弊病,如王小波说的,这种文化中缺少了对快乐、幸福和生存状态的关注。

王小波的工人生涯

1975年的时候,政策有所松动,王小波回到了北京,开始了他的工人生涯。之前在云南的时候,王小波就在工厂里面工作过,当时他得了肝炎,民间传说糖对治疗肝炎有效,因此他的病稍稍好转就去了糖厂工作。在那里他吃了不少糖,常常是拿起糖块就啃,样子好像是要“一板砖把自己拍死”。

有资料说,王小波的工人生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72年到1973年的时候,他在牛街教学仪器厂当工人;1975年转到了西城区半导体厂工作,直至1978年考入人民大学。但这资料其实是不正确的,1971年到1973年,王小波主要在家养病看书,1974年的时候,去了青虎山,1975年回到北京,进了工厂,但据王小平说,这工厂不是生产半导体的,而是生产可控硅的。

在王小波的工人时期,他主要和病重的父亲在一起,其他家人当时都四散在了外面,因此他们对王小波这段时期的经历都不是很了解。王小波的母亲甚至连厂名都不太记得了,王小波的姐姐王小芹则回忆说,王小波的工作似乎与砂纸有关,具体的她也不清楚。王小波从来没带他的家人去过厂里面,只有一次和母亲与姐姐路过的时候,他在厂子门口指了一下,说那是他工作的厂子。

根据调查,王小波工作过的地方位于什锦坊街,厂名叫无线电元件厂,但是那里的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纷纷表示,自己从来没听说过一个叫王小波的人。因此,王小波在这段时期的故事,恐怕要被埋没了。不过,他的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正是以工人时期的这段生活为背景写成的,我们似乎能从侧面看出王小波在工厂工作时期的影子。

这本小说收录在了他的中篇小说集《黄金时代》里面。不过其中的主人公并没有在无线电厂工作,而是在豆腐厂工作,不幸的是,在这里他又中了一个大彩,莫名其妙地得罪了厂里的头头老鲁,结果整天遭到她的追杀,苦不堪言。王小波曾对他的朋友提起过他在厂里上班的事情,说那里很无聊,都是老太太,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但在豆腐厂里面,他恐怕再也不会感到无聊了。

投石机在现实中的原型

在《革命时期的爱情》中,王小波写到了“文革”时武斗的事情,两派人先是拳脚相加,然后用长矛交战,最后甚至出现了枪炮轰鸣的交战。有件事王小波很好奇:身为20世纪后半期的人,身穿铠甲上阵与人交战,白刀子进红刀子出,自我感觉如何?后来王小波到美国去留学,跟他的外国朋友谈起这件事情,那外国朋友却不相信,还以为王小波说的是愚人节玩笑呢。

王小波的哥哥王小平也讲过这方面的事情,那时候,人民大学的学生也在进行着这种交战。一开始他们进行的是长矛战,把书缝在衣服里做护具,然后他们又开始远距离战争,各自占据据点,用巨型弹弓和投石机作战。不过,王小平说,人大的孩子工程头脑略逊,尽管武斗一再升级,也仍旧停留在了冷兵器时代,像清华大学的学生就厉害多了,甚至连改装成功的坦克车都有,还制造出了玻璃瓶燃烧弹,杀伤力极大,炮火声甚至连中南海都听得见。

在王小波的小说中,他写道,主人公全家被扫地出门,父亲留下主人公在家里看家,结果他也加入了武斗,制造出了一台威力惊人的投石机!那投石机真是妙得很,有风速仪测风,有拉力计测拉力,还有光学测距仪等,所有能动的地方全是精密刻度,并且威力极大,500米以内百发百中,被击中之人无不哭爹喊娘,在瞬间就失去所有战斗力。他简直爱死这台投石机了。

事实上,这台投石机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是有影子的。当时人大的学生,就制造了这样一台投石机。那是他们远上西藏请那里的牧羊人指导制造的。西藏牧羊人放羊的时候,哪头羊偏离预定路线,牧民就会发射飞弹,将羊打回原来的轨道。投石机能击出一二百米远的距离,威力惊人,并且经过训练后准头无比。王小平就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个同学在武斗中不小心把手伸出了窗外,结果对面战士马上开动投石机,一石头过去,他的四根手指登时就被打烂了。

王小波在小说中写到的那台投石机,正是以西藏牧民的投石机为原型的。不过,这些事情当然都不是王小波亲身经历的,除了被扫地出门这件事是他的亲身经历之外,其余都是他虚构出来的。在“文革”初期,王小波真的有参与进去,那时候他还贴了一张大字报,题目为《牛头·马面·判官·小鬼》,讽刺“文革”中的派系斗争,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因为大字报没署名,所以大家都不知道出自谁的手笔,在那里议论纷纷。后来,王小波的妈妈无意间提起的时候,我们才知道那是王小波的杰作。

同类推荐
  •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巴顿(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人类五千年的战争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功垂青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优秀军事将领。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被誉为“热血与豪胆”的将军,他以其鲜明的个性、敏锐的感觉、娴熟的战法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导演出一幕幕战争活剧,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争论。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杰出将领、陆军四星上将巴顿。
  •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半个世纪的孤独:迈克尔·杰克逊

    作者以生动流利、饱含深情的笔触从迈克尔·杰克逊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中,用记事的方式书写了其童年生活、成名经历、辉煌与悲哀的人生、从黑人楷模到苍白怪人等无数经典片段,内容丰富而翔实,重现了其生前一个个生动的瞬间,让一代歌王波澜壮阔而又多姿多彩的一生在书中得到了几近完美的展现。
  • 德川家康的智慧

    德川家康的智慧

    第一部多角度深入评点德川家康的精简读本,不得不读的经典励志书。作为日本史上最后一个乱世的终结者,他用雄心支撑人生,用耐心等来机遇,用进取心直面成败;作为日本史上最后一个幕府的开创者,他以诚心广纳贤才,以信心威慑四夷,以平常心淡看荣辱。日本史上的英雄智慧,同样照亮我们的人生路。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冯国璋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

    名人传记丛书——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天才音乐家:“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小小农家女

    重生之小小农家女

    新书《重生之八零娇妻》已开,欢迎小伙伴们入坑!前世,身体病弱,好不容易有了奇物古莲,以为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却被小人所害,香消玉殒,只留下了年迈的父母,心中无限悔恨。醒来一看,竟然重新回到了自己四岁的小时候,从此小寒村风起云涌,寒家人踏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旅程。面对善良慈爱的爹娘和一群势利的极品亲戚,重生的寒嫣左手灵树救人命,右手神鸟降万物,身怀极品莲花空间,看破人生运势起伏,不论是刻薄亲戚还是无良邻居,休想再欺负我的家人,一家人齐心协力向前走,过上快乐的幸福生活。ps:莲莲的新书《古代上位攻略》发布了,喜欢的亲们,可以戳一下收藏了。
  • 妖孽我休了你

    妖孽我休了你

    宁采儿觉得自己很冤枉,从小被人当成杀手培养也就罢了,好不容易有个爱的男人,却为了金钱和权力而杀她。更可恨的是,无辜的她穿越到一个不知道什么地方的时空也就罢了,谁知一穿越过来就被自己所谓的夫君以通奸的罪名沉湖!刚死了一次,还要再死一次,所有人都当她宁采儿是软柿子吗!哼,敢惹我,我会让你后悔得罪了我!片段一:王爷:你这个贱人!宁:贱人,你说我是贱人,那你是什么,贱人的相公,贱货?片段二:宁:混蛋,居然敢打我,要知道打我宁采儿可是要付出代价的。轰,巨大的爆炸声在整个王府里想起,漓王居住的院子成了一片废墟,漓王艰难的从废墟中爬出来。王爷:飞扬,这是怎么回事?宁:没事,就是试试我的新武器力量够不够,不错不错,还能爬起来,看来威力还不够,得加强,哪天再给你试试!全场倒下一大片、、、、、这王妃、、、、片段三:管家:王爷,不好了王爷:不会是王妃又惹什么祸了吧!管家:王妃把陈大人的儿子给切了!王爷:、、、、、、、、片段四:宁:冷殇漓,他日我若归来,必覆了你这江山!王爷:王妃、、、、小妖创建了两个群,亲们可以进去,在里面聊聊各自的感想,当然也可以给小妖一些建议,谢谢大家。QQ:125849060MSN:http://m.wkkk.net敲门砖(文中任意人物名)
  • 独爱杀手夫君

    独爱杀手夫君

    本文为轻松文,无虐的过程她只不过是想偷些学校多余的芒果,没想到被一条小毛毛虫害的摔下树来,华丽丽的穿越了,这么幸运的事,她高兴,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啊。遇见一个老头,传她全身功力,只需要她为他报仇,她愿意,武功是很重要的。才刚开始找线索,就被一个带面具的男人抓走,要她做他夫人,听说他武功很厉害,钱也很多,权利也很大,她狂喜,钓到金龟婿了。为了躲雨,竟然看了场免费春宫,她感叹,这男人身材真好啊。这皇帝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竟然看上她这个有夫之妇,她皱眉,我可是一点都没招惹你。为了她夫君,不惜与皇帝拔剑相向,她郁闷,真是个扫把星。武林大会,拔出银萧震惊全场,她得意,小样你姑奶奶不是那么好欺负的。生死之战,拿出秘籍,她无悔,就算你变的越来越残暴,我也只爱你,只要你喜欢,我陪你一起变坏。奕天,最大杀手组织鹜天阁的主上,为人淡漠,寡情,遇见了她,从此世界大变样。他说:“在我心里你比什么都重要。”这样一个武功厉害的男人,吃起醋来行为却无比幼稚。南宫灵,南宫家族的唯一继承人,被她撞见活春宫,从此解下不了缘。他说:“我以为一切对你好,都是因为你是奕天的夫人,其实不是,是我错了,如果你最先遇到的是我,你会爱上我吗?”越是风流的男人,一旦动情越是认真。辰光昱,帝王,踏着父兄的尸体上位,为了得到她不折手段他说:“我哪里比不上他,我拥有全天下,他只有个小小的杀手组织。”就算是帝王,也有控制不了的东西。她淡笑道:“我只爱我的杀手夫君。”推荐好友的文文:幽月如烟《霸皇诱冷妃》游紫怜《皇后哪里逃》四叶草薰《穿越之舞倾天下》逍遥小兔子《魅惑宠妃诱冷君》浅蓝深蓝《小孩妈咪》爬上墙头采红杏《穿越之嫁给傻王爷》紫幽莲《云锦帝》芸芸《我是你爹地》心飞扬《绝色丑颜最后谢谢大家的票票收藏钻石和鲜花,给了小妖很大的动力,谢谢你们欢迎大家与小妖一同讨论剧情,谢谢月颖为小妖建了个群47301089
  • 波兰小说三题

    波兰小说三题

    在“另一个欧洲”(米沃什语),波兰属于令人瞩目的文学大国,诗歌、戏剧一直是其强项,而自十九世纪后期始,小说也开始繁荣,仅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上,就先后有两位著名小说家荣膺该奖,一九〇五年授予显克维支,一九二四年授予莱蒙特,而他们不过是一大批杰出小说家的代表。波兰自一九一八年复国后,文学在各方面得到极大的复兴,二战后虽然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受制于苏联官方及其扶植的波兰政权的主导,文学一度丧失活力,但在斯大林去世后,波兰政治、文学开始“解冻”,此一时期文学又释放出一定的创造力。译者译出的这三篇小说,即出现于这个时期,它们在波兰战后文学史各占其显著的地位。
  • 花枝错之萌宠小和尚

    花枝错之萌宠小和尚

    他在山上,她在山下;之前,他们素未谋面;她,是尚未过门便克死新夫的丧门星;他,是面若明月却欺师灭祖的小和尚;萍水相逢,落得一个相依为命;这命定的纠缠,是劫?是缘?佛曰:不可说。她说:不可得。——只是单纯的讲个故事,没大的波澜,看看就好
  • 划过的星空

    划过的星空

    小小的我们,有着大大的梦想,但愿这时光不负、青春不老、梦想不灭!
  • 道即逍遥

    道即逍遥

    一首《长生歌》,一段长生路。问道问本心,求道求逍遥。修道尽头,唯求逍遥尔!
  • 钏影楼回忆录

    钏影楼回忆录

    《钏影楼回忆录》系我国著名报人、小说家包天笑的回忆录。包天笑幼年家道中落,就读于表姊丈朱静澜处和二姑夫尤巽甫处。可谓之凡人,但他却不流俗,非凡超群。转徙逃难的痛苦使他倍加用功,博览群书,靠自学掌握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为了维持生计,他17岁即开门授徒,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他31岁时正式移居上海,开始主编和编辑了许多有影响的刊物,如《小说时报》、《妇女时报》、《小说大观》、《小说画报》等七七事变”后,积极为《申报》、《南京晚报》撰稿。1947年,包天笑由上海去台湾居住,次年赴香港。1973年,包天笑在香港法国医院病逝,享年98岁。
  • 阿麦从军(全集)(全新修订版)

    阿麦从军(全集)(全新修订版)

    阿麦出生在麦熟时节,为此差点被爹爹取名为“麦兜”。阿麦的父母从另一个时空穿越而来,她本想跟着父母过一番清净无争的田园生活,谁料年幼丧双亲,战场逢异事……卸去红妆,进入军营,注定与骚包将军邂逅,与沙场杀将相逢,从一个小兵,成长为一代“战神”。阿麦知道,她为民绝情,为国弃爱,自己所做的这一切,不止是为了找到朝夕八年的哥哥,问一句“为什么”。刀剑无影的战场上,无论谁是男主,谁是男配,她都是一身戎装,无一败绩。朝堂之上,他为君,她为臣。他俯视,她扬颌。他有雷霆之威,她有傲骨铮铮。谁说女子须得以娇躯求安生,生死之后,江山如画,她只想寻个故人,一同赏春景。
  • 送赵舒处士归庐山

    送赵舒处士归庐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