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2000000007

第7章 强进无退:一往无前有时正是最佳的成事策略(6)

经济上,他实行先农后战的政策,对自耕农先“存恤”,后役使;重视水利灌溉工程。把最重要的水利工程都安堰(今都江堰)看做“农本,国之所资”,北伐时,“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加强盐铁业管理,采用新能源天然气煮盐提高出盐率,大力发展丝织业,促进商业。军事上,他平定南中叛乱,化腐朽为神奇,把一个不安定的南中变为出兵出物资的大后方。他任命张裔为司金中郎将,主持兵器打造,装备修缮。同时,抓紧军队治理,加强蜀军纪律性,大力抓紧讲习武事,提高蜀军技术、战术水平。

北伐准备,是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在战争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因此诸葛亮确立边打边准备的方针。几乎每次北伐后都进行准备。

在准备达到一定程度后,捕捉时机成了重要问题。《隆中对》设想北伐的时机是“天下有变”。自从夺取益州以来,只有关羽北攻襄樊前期,出现了大好形势,接近“天下有变”。此后即发生逆转,荆州遭到偷袭,刘备惨败。刘备死后的一段时间,也预见不到能够等到十分有利的时机。建兴四年(公元226年),诸葛亮在练兵时,传来魏文帝曹丕去世的消息。这虽然谈不上“天下有变”,多少也是有利的,何况自己46岁了,似乎不能再等待下去。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决心实施北伐。首先,要进驻汉中。汉中离成都远,距敌人近,以该地为前进基地,有利于就近做战前准备。诸葛亮到汉中后,距成都一千数百里,日常事务无法遥制,蜀国必然形成两个权力中心。为了协调二者,诸葛亮召集会议,讨论部署,安排人事。一切就绪,向后主告别。诸葛亮深知后主才能平庸,不辨忠奸,最不放心。他恳切地写了一道出师的表章,递了上去。诸葛亮临别依依,几乎不能自持。

《出师表》递上后,三月,以刘禅名义下诏,令丞相北伐。春天,丞相率军北上,跋涉一千数百里,来到汉中,屯驻在沔阳。只见汉中四面环山,境内有西汉水横贯其境,是一个盆地。为确保汉中防御,在汉中西口险要处营建阳平关和白马城。

在汉中治所南郑,诸葛亮召集众僚属开会,商议如何进军。督前部、领丞相司马魏延建议出奇兵,先取长安。

陇右是陇山(今六盘山)以西地区。把攻击点选在陇右,对于攻取洛阳未免迂回;然而迂回未必是坏事。攻取陇右,可以避开秦岭天险,利用西汉水漕运,是一条坦途。陇右魏军兵力较弱,有利于蜀军“平取”。陇右是产麦区,有利于在敌境建立因粮于敌的根据地。陇右同关中相邻,居天下的上游,可以瞰制关中,顺流而下,则可进攻长安。后来司马昭曾经很清楚地揭示,诸葛亮常有“兼(陇右)四郡民夷,据关、陇之险”的志向。诸葛亮首次攻魏,确定迂回西取陇右,说明他从蜀国实力出发,既积极进取威武自强,也注重谨慎求实。

确定攻取陇右,也说明北伐的战略目标是分阶段的,这就是:当前以夺取陇右为目标,中期以夺取长安及关中为目标,远期东出潼关,以攻占洛阳、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目标。

诸葛亮北伐期间,三国进入鼎立初期。魏、吴都转入战略防御。魏国决定先求文治,后求武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偃武修文,休养人民,恢复生产,增长国力,招怀远方,对吴、蜀予以忍耐,仅采取守势战略;等到国力增强,具备了条件时,再议统一。东吴主张发挥独有的江防和水军优势,并依靠同蜀国的联盟,依托长江,实行重点守备,将魏军阻止于长江之外。惟有蜀国取攻势战略。这体现了诸葛亮的独特作风:永不服输,处境越是不利,越是敢于在逆境中迎接挑战。而这种领导策略,也正是弱小的蜀国于危局中能与吴魏鼎足而立的最大依恃点。

12.对难缠的人和事要有一股韧劲

无论多么高明的领导智慧,其施展也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果你不幸面对的是一摊子再难缠不过的人和事,那就只有拿出一股子韧劲来与之耐心周旋,而这本身也是领导智慧的一部分。

也许秉承了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性格,明朝皇帝一个赛一个地性格乖戾,做事出人意表。能够与这样的皇帝长期周旋又能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没有超出同侪的领导智慧是很难做到的,而以遇事能裁断、善于处理大事著称的宰辅叶向高恰好遇到了一位这样的皇帝,所幸的是,叶向高也恰好拥有对付难缠的人和事的领导智慧。

叶向高初任宰辅时,正是神宗皇帝不上朝、不理政的时期。神宗是一位“酒色财气”四病俱全的无赖皇帝。长期不理政事,致使国事荒废,大臣有的只挂个空名,并不到职任事,有的部门缺员,一些衙门甚至空无一人,神宗却不增补官员。官吏推举升迁转调的命令长期不能下达,朝臣与皇帝多年难得见一次面,上下严重隔绝。廷臣中渐渐形成相互对立的党派,在朝中争来斗去。宦官倚重皇帝之权在朝廷内外耀武扬威,他们受神宗之命充任矿监税使,四处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为害天下。这时,国势已然颓衰,朝政江河日下,内外交困,不可收拾。忠心耿耿的叶向高空有一腔报国之心,怎耐生不逢时,偏又遇上这样一个世所罕见的“怠工”皇帝,真可谓报国无门。叶向高并不是不明白时势,但他不甘心就此萎顿而终,他要尽自身之力奋力一搏,为没落的晚明王朝注入最后的希望。

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十一月,叶向高初至内阁,就向神宗上奏,希望他能恢复初期的善政,使大臣们各就其位,各行其事,改变当前官员无职、职位无官的局面。奏疏送给神宗后,他只是随便敷衍了一番,就不了了之,根本没有付诸施行的意思。真诚的叶向高希望神宗振作图强,重整朝纲,但皇帝却和他的想法不一样。现在的神宗皇帝心中已无国家,更无子民,他好像对这些“国之大事”都厌倦了,关心的只是怎样尽可能自由无拘地度过他腐烂的晚年生活,怎样尽可能舒适地躺在炕上吸几口大烟。这是叶向高任阁臣后遭受的第一次打击,虽不沉重,但足令他心灰意懒。任职仅五个月,叶向高即于次年四月,向神宗递交了他的第一份辞职报告。他说:“我知道古来导致国家衰败的原因很多。但是还没有上下隔绝、内外背离到今日这种程度的。皇上试想一旦有事变发生,朝廷内外有什么人可以依靠;哪项钱粮可供支付;哪处兵马可以杀敌;哪方百姓会对朝廷感恩戴德,效死于前呢?想到这些,怎能不令人寒心呢!”叶向高要走,可神宗不放行。看着面前臣子发自肺腑的振聋发聩之疏,神宗也许被感动了,但仅仅是感动而已,他并没有打算像叶向高所建议的那样,雄心勃勃地去振兴国事,他不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齐威王,更不是问鼎中原的楚庄王。

既然走不了,那就继续尽职吧。过了不久,叶向高又向神宗上书,提出了关于考选官员、填补空缺的问题。既然衙署无人,政令如何推行,紧要事如何应付呢?叶向高在上书中表明了自己的忧虑。但神宗却不考虑这些,他给叶向高的答复是,补官考选的事情,他还要仔细审查后才能实施。于是这件事就在神宗堂皇的托辞中被搁置起来。但叶向高不甘心就此罢手,他又上疏催促神宗尽快施行,不要再拖延了。可是这一次神宗的拒绝更干净彻底,他压根儿就未作出任何反应,甚至连托辞也不给人一句。

万历三十六年十一月,首辅朱赓死了,本当接任的李廷机又决计闭门不出。整个内阁的事务压到他一人身上。被多如牛毛的文牍和政务折磨得筋疲力尽的叶向高只好退一步了。既然你神宗皇帝不愿补官考选,那就给我增补几个阁臣总是可以的吧。但他决没有想到,他的这个要求竟比上一次的更难实现。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为了这个并不算太苛刻的要求费尽了心机,伤透了脑筋。叶向高的奏疏一篇篇呈上去,但结果总是泥牛入海无消息。叶向高处于极度的矛盾与苦恼之中,正如他所言,想要辞职不能,想要有所作为也不能。

这时,清太祖努尔哈赤已崛起于辽东,以五千骑叩抚顺关。山东、直隶一带,盗贼蜂起,民不聊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已迫在眉睫。但政治现状却是“一事之请,难于拔山;一疏之行,旷然经岁。臣独力,诚不知为计。”叶向高的话已说得如此激切,形势也的确如黑云压城,可是神宗依然漫不经心。叶向高再也坐不住了,七月初七日,他再次上疏乞求增补阁臣,并因病申请退休。在此之前,叶向高已带病在家票拟一个月了,而内阁也相应关闭了一个月。有人议论叶向高在私宅票拟不符合制度,向高也自认为不妥,坚持要求辞职。神宗对于叶向高私第票拟,表示默许,至于请求添补阁臣和退休,则不予答复。第二年四月,叶向高向神宗重申他辞职的原因说:“我请求辞职,并不在于人言指责,而只是内心不安;不在乎自己一人的去留,而在于国家的兴衰。当今天下,到处灾祸绵延,人民流离失所。朝廷内外,已是人财俱空,一旦天有不测风云,国人必然以臣下为罪人,记于史书,背万世骂名……”叶向高接着说,皇上不让我辞职,是为了任用我,但连臣下的一点诚意都不能上达,我所吁请的东宫讲读,增补阁臣等事情,却一直不见实行,这样我虽勉强留下来又有什么意义呢?尽管他言辞恳切,但神宗仍然麻木不仁。不久京师发生水灾,四面八方多次奏报水旱灾害,叶向高又说:“自内阁大臣至九卿台省,官衙人员都已走空,南都九卿也只剩下十分之二了,全国各地的大吏,从去年秋天至今,未曾起用过一个人。陛下万事不理,以为天下会长久如此,臣恐怕祸端一发,将不可收拾。”叶向高的言辞一次比一次激烈而尖锐,但没有一次能刺激神宗皇帝麻木的神经。

叶向高遇上了一个“三不怕”的皇帝,一不怕亡国,二不怕害民,三不怕后世留骂名。碰上这样一个无赖主子,忠正勤勉如叶向高,又有何办法呢?

从万历三十六年十二月起,直到万历三十九年七月为止,叶向高请求增补阁臣的奏疏多达100多道,神宗这才下令吏部会推阁臣。但是真正选用新阁臣,已是万历四十一年的事了,这年神宗任吏部左侍郎方从哲,原礼部左侍郎吴道南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这距叶向高初次疏请增补阁臣,历时已经五个年头了。

对于神宗这样一位“特别”的上司,志大才高的叶向高也只有无奈,但在无奈中他还是表现了一位负责任的领导者的智慧。

神宗的长子常洛为王贵妃所生,三子常洵为郑贵妃所生。神宗十分宠爱郑贵妃,爱屋及乌,神宗萌生了废长子常洛立三子常洵为太子的念头,但是他的想法被恪守嫡长子继承制的大臣们否决了。皇帝和大臣产生了对抗情绪,双方僵持不下。神宗将立太子一事一拖再拖,大臣们则坚决不放弃立长子常洛的决心。这就是明代万历朝有名的“国本”之争。争论的结果,神宗最后屈服了,立了他不喜欢的长子常洛为太子,封常洵为福王。但从此神宗皇帝对政事就懈怠了,以至于坚卧不出达三十年之久。常洛被立为太子后,神宗并不喜欢他。至万历三十七年,东宫停止讲学已经五年了,太子年龄渐大却不让他进学,今后做了皇帝如何治理天下呢?这无疑成了包括叶向高在内的众多大臣们深为忧虑的事。另一件事是福王就国。常洵没有被立为太子,神宗心里极不痛快,在他和郑贵妃的纵容乃至支持下,福王常洵滞留在京师迟迟不肯前往封国,这也是大臣们的一块心病。

同类推荐
  • 三分制度 七分执行大全集(成功金版)

    三分制度 七分执行大全集(成功金版)

    为什么说:制度是基业常青的守护者? 为什么说:让员工服从靠制度?为什么说:好制度造就好人才? 为什么说:好的制度在于执行? 为什么说:执行要到位,责任先到位? 为什么说: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为什么说:执行无小事,态度决定一切?陈荣赋编著的《三分制度七分执行大全集(成功金版)》传递这样的工作理念,执行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促进企业腾飞的助力器。只有切实执行,才能把口头上讲的理论、纸上写的计划付诸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只有切实执行,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做最好的HR

    做最好的HR

    想要企业的人员稳定,业绩提升,首先需要有一个合格的HR对人员情况进行把关。本书全面阐述了企业HR的角色定位、岗位要求、管理技能、实操技巧等。通过阅读本书,HR可以找到从优秀到卓越的正确途径,从而有效提高管理能力,轻松打造高效团队。
  • 你领导,他们跟从:如何鼓舞、领导和管理你的员工

    你领导,他们跟从:如何鼓舞、领导和管理你的员工

    经理人的职业生活中最困难的部分便是对员工的管理了,而《你领导,他们服从》将使这一工作变得简单。本书囊括了首席执行官、总裁、业务总监、部门领导和其他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许多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优办法,是一本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管理百宝箱”。这是一本经理人看了就想买的书,因为本书提出的理念和方法可以直接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从而极大地帮助经理人员创造卓越业绩、攀登职业高峰。
  • 领导成败细节

    领导成败细节

    现代企业以竞争力取胜,竞争力的强弱有诸多深刻而复杂的评估因素,而公认的首位要素,则是企业领导人的作用。当今的企业领导人能否把企业做大做强,内在因素取决于他的自身素质、决策力以及学识水准。现代企业以竞争力取胜,竞争力的强弱有诸多深刻而复杂的评估因素,而公认的首位要素,则是企业领导人的作用。当今的企业领导人能否把企业做大做强,内在因素取决于他的自身素质、决策力以及学识水准。
  • 销售要懂微表情

    销售要懂微表情

    作为销售人员,如果能够学会从客户的“微表情”“微行为”中判断出客户的真实想法,就可以摆脱无所适从的困惑,提高辨别客户的能力,顺利地窥探出客户的情感变化,找寻出令客户迟疑的真正原因,从而让成交变得轻而易举。本书教给销售人员如何通过观察客户的微表情、微行为来感受客户的思维、感觉和意愿,如何运用自身细微的肢体语言来向客户传达信息,从而实现有效沟通,促成交易。
热门推荐
  • 西游之绝世人皇

    西游之绝世人皇

    洪荒世界经历龙凤麒麟三族之乱,巫妖量劫后,又经历三皇五帝,人族逐渐崛起,确定天地主角。然而即为天地主角,洪荒大地之上为何还有就哪妖魔鬼怪肆意奴役人族,将人族充当血食?又有哪满天神佛高高在上,视人族为棋子,盗取蚕食人族气运?天道发展畸形,需要需要重新塑造。于是魂穿西游世界傲来国,成为傲来国国王的主角,依靠系统外扫妖魔,内清吏治……。且看他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绝世人皇的故事。陈放说:“人族当自强!所有阻挡人族崛起脚步,触犯人族利益的,无论是妖魔鬼怪还是诸天神佛,亦或者是高高在上的圣人,我自以力镇之!”
  • 用我的青春照亮你的爱情

    用我的青春照亮你的爱情

    【完结】“我捧你时,你是玻璃杯子,我放开你后,你就是玻璃渣子!”“如果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你一定要告诉我,反正我也不会改,你别憋出病来。”第一场恋爱,小三介入,无疾而终;第二场恋爱,最好的朋友介入,再次无疾而终,算了,不经历几个人渣,哪能遇到真爱。第三场恋爱,总算看到心目中的男神了,可是人家有青梅竹马,自己成了第三者,喵了个咪的,这可怎么办,抢过来,还是让给她?!本文女主从青涩的二货,经历了阴谋、自私、贪欲、仇恨等N多狗血故事后,一步步走向女强。如若老去,谁会相依,但愿能用我的青春,照亮你的爱情。(本文比较慢热,请读者亲们稍安勿躁哦)
  • 查理九世之万物不如你

    查理九世之万物不如你

    //小甜文////微虐向//“我不需要你是个盖世英雄也不希望你有举世无双的功夫更不用你脚踏七彩祥云只愿你能是我一个人的亚瑟”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2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作者中肯地评述了汉元帝、成帝、哀帝时期后宫中的名女人,文风诙谐而不失客观,引用史料令人信服,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反思颇具厚重感,作品可读性很强,堪称“草根式论史”的又一力作。 《半壁史书:历史上那些姐儿们2》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 五魂

    五魂

    上古时期女娲圣人炼七彩神石与九天息壤炼石补天,女娲圣人最终以自己生命与七彩神泥补天成功拯救世人,留下两位坐下童子守护世界。接着补天之后的五块碎石(金木水火土五块五行灵石)散落人间,事过千万年之后人们早已经忘了女娲的预言。“天现异象生凶变,五灵现身护安宁……”随着千万年的时间过去,后人都已经渐渐淡忘那个传说,但是灵石已经悄悄出现,并且寻找到了它的主人。而黑暗势力也在暗潮涌动,黑暗势力在三界将掀起什么样的巨波狂澜?主角们又是从学生如何成长成救世主的?带着这一切疑问走进五魂一一为你阐述……
  • 内心的江湖

    内心的江湖

    《内心的江湖》的主要内容包括:布谷声里的大舅、露宿地平线、弦月挂在年关上、醋·乡情、大雪桃园、到秋的高处去、以零分的名义起誓、异乡的月亮、梦见沥泉、不要说我一无所有等。
  • 龙虎元旨

    龙虎元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国话剧研究(第12辑)

    中国话剧研究(第12辑)

    我以为,《命运》的讨论,视野略嫌狭窄,思路也显得闭塞,就事论事,加之简单的决定论的思维方法,导致简单的结论:或是悲观,或者是盲目乐观,有的则陷于清谈空论。
  • 石头和星宿:译文集

    石头和星宿:译文集

    他是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却被掩埋得像一个传说。吴兴华译文集《石头和星宿》从过往期刊中寻找到了吴译的英国散文家E.V.卢卡斯的《捡东西、选译詹姆斯·乔易士的《友律色斯》(即尤利西斯)插话三节、选译自《汉堡剧评》的《雷兴自论》(雷兴即莱辛)、里尔克的《述罗丹》、哲学家休谟的《论趣味的标准》、著名文艺复兴艺术研究者乔基欧·瓦萨里的《达·芬奇轶事》以及节译了意大利戏剧理论家卡斯忒尔维特洛著名的《亚里士多德〈诗学〉疏证》。译诗方面则补入了当时吴兴华为中德学会做的《黎尔克诗选》(现通译为里尔克)中德对照本所选译的二十七首里尔克诗作以,以及《雪莱诗抄》、《旦尼生诗抄》、《穆尔诗抄》、《司高托诗抄》等。
  • 世界文学经典文库:海底两万里(青少版)

    世界文学经典文库:海底两万里(青少版)

    《海底两万里》里描绘的种种惊险奇遇简直能触及人的眼球及心灵。其中,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险象环生、干钧一发,时而景色优美 、令人陶醉。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凡尔纳其实从来没有 到过海底,却把海底的景色写的如此生动,读来引人入胜,使读者身临其境 ,表明他具有非凡的想象力。故事的主人公尼摩船长是个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