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4700000005

第5章 提高说话水平的基本途径(2)

2.坚毅性

坚毅性是指说话的人能对自己的表达坚持到底,无论如何都不被外力的影响所左右,勇往直前。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既要全力维护自己所表达的立场,又要奋起排除各种干扰自己立场的因素,任凭外力如何干扰,决不改变初衷,有善始,必有善终。

坚毅不是顽固。顽固是明知自己所言站不住脚却偏要坚持,对不同的意见,不管是否有理,一概排斥。而坚毅则是深信自己所言是正确的,别人只是一时无法接受、认同,自己也无法一时加以充分证实,但以后的实践必将会证明自己的正确。

1928年2月,早期共产党人夏明翰不幸被捕。尽管敌人软硬兼施,但他铁骨铮铮,坚强不屈。敌人决定杀害他。在下毒手前,国民党一个高级军官主持作最后“审讯”,妄图多少获得一点有用的东西。“审讯”中,夏明翰的回答便体现了坚毅性。

“你姓什么?”

“姓冬。”

“胡说!你明明姓夏,为什么乱讲?”

“我是按照你们国民党的逻辑在跟你们讲话,你们都是这样,把黑说成白,把天说成地,把杀人说成慈悲,把卖国说成爱国。我姓夏,就当然应该说成‘冬’!”

“多少岁?”

“我是共产党,共产党万万岁!”

“籍贯?”

“革命者四海为家,我们的籍贯是全世界!”

“这成什么话!”敌人慌了,想赶快结束这场“审讯”,就高声发问:

“有没有宗教信仰?”

“我们共产党人,不信神,不信鬼!”

“那么,你没有信仰!”敌人得意了,以为抓住了话柄。谁知夏明翰竟接口答道:

“有信仰!我信仰马克思主义!”

“你究竟知道不知道你们的人?”

“知道!”

“在哪里?”

“都在我心里!”

敌人无计可施了,气急败坏地宣布:“就地处决!”

夏明翰从容地要来纸笔,挥笔写下了光照天地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种坚毅性真是掷地有声。

3.果敢性

果敢性是指说话者所说出的话中需要明辨是非,表达态度时,能够迅速勇敢地以恰当的言辞作出决定。

这种心理容不得犹豫、迟疑,也不可能允许说话人作全面、反复、认真的思虑。千钧一发,迫在眉睫,当断不断,必为所乱。有时,即使有很大危险,也在所不惜。

果敢不是妄断。妄断是情况不明,毫无把握,乱碰乱撞。而果敢是对情况有所了解,并有一定把握的心理反应。诸葛亮要是不了解司马懿为人多疑,不了解司马懿深知自己平生谨慎、从不冒险的心理,决不会果敢地大开四门唱空城计。

三国时期,吕布被曹操所擒,刘备敢以一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杀了吕布,一是因为吕布确实曾认丁建阳、董卓为父,又确实杀了他们。客观事实不容否认,曹操也心知肚明。另外,刘备相信以曹操奸诈多疑,“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的性格,自己的这句话足以送掉吕布的命了。可见刘备也是一代枭雄。

如果自己本身就认为自己所说的话不妥或不对,怎么会有勇气出口。如果觉得自己说了也是白说,根本没有用,那还不如不说;即使说,也是底气不足,难以服人。

第二节丰富的知识积累,是提高

说话水平的源泉

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是说话者能够很好地以言辞实现人际沟通交流的源泉。有的人之所以很有说话水平,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丰厚的知识积累。胸有成竹,欲发则出;积之愈深,言之愈佳。

对大多数人来说,知识是多方面的。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识要求;不同的人,对知识的把握程度也不尽相同。但在说话时应当掌握最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

一、处世知识:关乎是否“言之有节”

处世就是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必然有牵连。要想使自己的言语达到彼此交流沟通的目的,就必须掌握交际应酬的起码知识,这样,才能说出与当时的情境适宜的言辞。如果不懂得这些知识,在交际过程中,就会因某一细微疏忽讲错话而造成不良后果,轻则导致交际失败,重则祸及身家性命。

曹操出兵汉中,与刘备相持不下,进退维谷。夏侯入帐问夜间号令,时曹操正喝鸡肋汤,便随口道:“鸡肋。”杨修听传“鸡肋”号令,便叫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不解,问何故。他说:“以今夜号令,便知魏王不日将退兵归也: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故先收拾行装,免得临行慌乱。”于是各营军士皆打点起行装来。曹操闻之大惊,斥责杨修道:“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令斩之。

曹操杀杨修,后人多有评说。清初毛宗岗说:“杨修之死,在于‘不善处人骨肉’。夫以正直忤操,则罪在操;以不正不直忤操,则罪在修。故修之死,君子于操无责焉。”(《三国演义》毛批)他认为杨修是自取其祸,根子就在不善处世,乱说话。这应当说是中肯的。作为一个下属,忘了自家身份,随意揣测主帅意图而擅自散布,当然是不应该的。

处世知识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诸如称呼、访友、求职、待客、赴宴、送礼、赠物、寒暄、探病、致歉、打招呼、打电话、问候、介绍别人、自我介绍、拒绝、祝贺、吊丧等等。所有这些,都各有自己的一套成文或不成文的习惯说法。而这种说法,一般都是自然形成或约定俗成,勿需去特别地学习、钻研;只要不脱离社会生活,耳濡目染,即可把握。若想提高说话水平,就应积极投入社会生活,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处世言辞。

如果你是去别人家里做客、拜访,最好先电话预约。不通电话的,或其他原因而径直上门的,人家有门铃,应按门铃;无门铃,应轻叩其门。按后或叩后要稍等一下,若无动静,再按或再叩第二次。一般说来,按、叩第二次后仍无动静,就不宜再按、叩下去。这种情况说明一是主人不在家,二是此时主人不愿让人打搅。主人开门后,应先向主人问好。待主人请你入室时,要留心是否要换拖鞋,最好主动提出:“我换双拖鞋吧。”如果来开门的是你不认识的人,则应问:“请问,这是不是某某的家?”得到肯定答复后,还得问:“他在家吗?我是某某人,有点事儿拜访他一下。”如果找错了门,应当向开门者表示歉意。如果需向其打听你所要找的那家之所在,无论其是否知道、指点,都应表示谢意。

二、世事知识:关乎是否“言之有度”

世事就是世上的事。世事知识指的是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常识、经验、教训、风土、人情、习俗、掌故等等。这种知识是一种客观存在,一般勿需潜心去学;只要不脱离社会生活,在实践中都会逐步体会、感悟得到。人们要想丰富自己的语言修养,实现与人沟通交流的目的,必须具备这类知识。曹雪芹就认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一个不谙世事的人,所发言辞要么造就笑话,要么酿成苦酒。

在一则由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合演的小品《昨天、今天与明天》中,有这样一段台词,崔永元问赵本山与宋丹丹搞对象时谁先追的谁,宋丹丹说赵本山曾向她暗送秋波,赵本山否认后问,秋波是什么,宋丹丹告诉他秋波就是秋天的波菜。这虽然是笑话,但如果在生活中出这样的笑话就是不谙世事。

世事知识是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但有时对某些世事知识,人们却没有实践的机会或可能。比如你从甲地到乙地,对甲地的世事知识,你可能具备,而对乙地的,你可能就不具备了。但你却总不能缄口不言。

怎么办呢?这就得学、得问。孔子有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国历来也有“入乡随俗”之说,到哪个地方,就要了解哪个地方的世事。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交际效果。照搬甲地的世事或不顾乙地的世事,都会自讨苦吃。

清代洋务大臣李鸿章一次出访美国,在一家饭店宴请美方人士。开席前,他按中国世事讲了一番客套话:“这里条件差,没有什么可口的东西招待各位,粗茶淡饭,谨表寸心。”不想饭店老板却火冒三丈,认为李鸿章诋毁了饭店的声誉,非要其公开赔礼道歉不可。李鸿章的客套话,在国内是很普遍的,但美国却没有这样的习俗,老板冒火当然有理。

三、文化知识:关乎是否“言之有理”

这里所说的文化是大文化,不是仅限于运用文字的能力,而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经济、法律等等。这些知识常体现为成语、典故、佳作、名言、警句之类。它最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开阔视野,从而使表达者的言辞更具感染力、说服力、吸引力。这种知识的获得,要靠孜孜不倦的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吸取,言辞的表达才会有不断的生命力。即如朱熹所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

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经济、政治等等,这些知识往往以成语、典故、佳作、名人警句为载体。能起到陶冶性情、提高修养、开阔视野,增加语言表达力、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作用。

文化知识涉及的面广,要靠自己有意识地去学。在人际交往中涉及到某些知识,而自己又不懂,切不可装懂,口无遮拦地胡诌一气是会闹笑话的,给他人留下笑柄。

(2)熟悉自己的专业知识

人的一生精力有限,不可能精通每一个领域的知识,但你起码要熟悉自己的本专业知识。

因为在与人交往中,往往会谈到各自的工作,所学的专业。即使没读过大学的,总还是有自己的工作,那么如果对自己的工作业务都不熟悉,说些外行话,难免不被人取笑,纵使你有伶牙俐齿也还是说不到点子上,这怎么能给人留下能言善谈的好印象呢?

总之,要想练就一副好口才,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学习,积累各方面知识,这样,在谈话中你所说的话才能言之有物,才能够吸引人。

在人际交往中,某方面的文化知识不足,就不要轻易涉及这方面的话题,倘若擅自发言,闹笑话,会影响交际效果。明万历五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为使儿子张嗣修能状元及第,派其弟张居直约见极有可能获第一的临川考生汤显祖,要汤让出第一名。张居直说:“汤才子仙乡乃产笔名地,故王勃在《滕王阁序》里写有‘光照临川之笔’的佳句。汤才子如带了几枝来京,可否让老夫一饱眼福?”汤显祖笑道:“据我所知,王勃所指,乃谢灵运之诗文,因他曾为临川内史。”一下把张居直闹了个大红脸。

四、专业知识:关乎是否“言之有力”

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行业,每一个行业都有专门的知识。一个人处在哪个行业,从事什么工作,应当具备本行业、本专业的知识。

专业知识的获得,一是靠学习,二是靠实践。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即使原来专业知识积累很厚,在新的形势下,也会产生许多的盲点,如果不认真学习,既不利于自己的工作,更不利于本行业言语的交际。

据说,德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最爱吹牛。有一次,他到英国访问,公然声称他是惟一对英国友善的德国人,因为有他,英国人才不至于被苏俄和法国所糟蹋;也是由于他,英国才打败了南非的波尔人。这样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话,竟出自一位皇帝之口,欧洲各国议论纷纷,英国人尤其愤怒。德国的政治家们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德皇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但又没有勇气承认,于是他找来大臣布诺亲王,想让他做自己的替罪羊。他授意布诺亲王:是他建议皇帝说了那些荒唐的话。布诺亲王当然难以接受威廉二世的授意,德皇为此大为恼火。

为了说服德皇,布诺亲王调整了策略,对德皇说:“微臣没有资格说刚才的话。陛下在许多方面的成就,臣都不敢望其项背。军事知识如此,自然科学知识也如此。臣曾听过陛下谈论晴雨表、无线电和X光,而我在这些方面几乎一无所知。但是,”布诺亲王继续说,“臣正好有些历史方面的知识,这可能对政治有些用途,尤其是外交政策。”

仅仅这几句话,使德皇转怒为喜,他笑着安抚布诺亲王:“老天!我不是常告诉你,咱们是最佳搭档,互补有无吗?我们应该永远在一起,我们会的!”

布诺亲王就这样奇迹般地平息了傲慢自负的德皇威廉二世的恼怒情绪。他使用的正是论战中的以退为进术。

同类推荐
  • 男人要懂礼仪学

    男人要懂礼仪学

    礼仪是潜移默化的东西,掌握以后多多应用,自然可以影响你的一生。《男人要懂礼仪学》收录了大部分社交礼仪,包括穿衣礼仪、沟通礼仪、交际礼仪、电话礼仪、职业形象礼仪、商务礼仪等。编者墨墨的目的就是让读者在阅读《男人要懂礼仪学》以后,懂得礼仪,在交际场合可以应用自如。
  • 成就年轻人一生的哲理与智慧

    成就年轻人一生的哲理与智慧

    《成就年轻人一生的哲理与智慧》以典型案例和经典分析相结合,内容涵盖了智慧选择、明确目标、树立自信、注重细节、心怀感恩、宽容待人、注重人脉、有效合作、灵活处世、低调做人等诸多与人生关系密切的方方面面。故事丰富,哲理精当,内容详实,形式灵活,容易激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能对读者起到良好的熏陶、启示作用。《成就年轻人一生的哲理与智慧》的哲理和智慧,将会启迪我们更好地认清自我、认识人性、感悟生活。每一个哲理都能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每一份智慧都能给我们的生命提质加量。
  • 做事要有责任心

    做事要有责任心

    如果说到闷内小企业和IBM,微软等这些国际大公司之问的差距。很多人脱口而出的一定是战略、资金、人才,高效率的管理……但他们都漏掉了一个最重要的东西,那便是员工的责任心。高度负责的员工,才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原因和必要前提。责任应该是人晶的最核心要素,因为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员工,即使有再多的知识、再大的才华,也难以创造价值。而一个有责任心的员工,在工作中必然会树立主人翁意识,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当作是自己的事情,用高标准要求工作,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得尽善尽美,而不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 影响你一生的北大演讲(大全集)

    影响你一生的北大演讲(大全集)

    本书收录的这些演讲,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无论哪个年龄段的读者都能从中品读出净化心灵的语言、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它们是拓展视野、获取经验的宝贵资源。
  • 星云大师开释人生

    星云大师开释人生

    宽心,滚滚红尘中听星云大师讲包容的智慧;舍得,拈花微笑问随星云大师点亮一盏心灯。震聋启聩的心灵诊疗书;照进现实的人生经营课!
热门推荐
  • 二娃难求

    二娃难求

    卢初阳是个普通的女人,有个疼爱自己的丈夫和懂事的女儿,一家三口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自从二胎开放以来,公婆逼迫她二胎,公司因她是结婚女士不给予升职。卢初阳不光要承受来自公婆的压力,还要负担房贷的压力和女儿的学习费用。家庭和事业,哪边更重要?生活不过柴米油盐,她又该如何抉择。
  • 五脉帝圣

    五脉帝圣

    重生归来,带着系统小弟闯(zhuang)荡(bi)万界,这个光(feng)荣(sao)且伟(bian)大(tai)的任务,舍我其谁。
  • 易学的家宴菜

    易学的家宴菜

    逢年过节要准备一大桌菜时可让主妇们犯难了,那一桌子五花八门的菜式看似难学,但只要有方法,有指导,是能轻松拿下的。《易学的家宴菜》把握了家宴的特点,将繁琐的做法简化,但注重保留菜本身的特点,还注重将菜做得漂亮大气,让您能快速地学会做家宴菜。
  • 金箓延寿设醮仪

    金箓延寿设醮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武独尊

    仙武独尊

    星极宗弟子凌天,天资有限,苦修三年却始终无法突破先天之境,受尽冷眼!一只能够洞悉未来的神秘纸鹤,让他自逆境中看见一丝希望!从此他要逆天改命,夺机缘,闯秘境,战强敌,凭手中长剑,凌驾九霄之上,傲啸诸天万界!
  • 王佐良随笔:心智文采

    王佐良随笔:心智文采

    王佐良先生是我国20世纪的著名学者,在多个研究领域成就卓著,比较文学是其中之一。本论文集精选了王先生有关比较文学的论文15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契合”中的8篇文章主要研究的是20世纪中西方文学间的关系,特别是中国新诗中的现代主义。第二部分收录了王先生讨论翻译的7篇文章,其中有对翻译家的比较和评价,有对近代翻译理论的回顾和分析,也有对翻译中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解剖。王先生的论文既高屋建瓴,又深入细致,堪称比较文学研究的典范之作。  作者的写作风格,不仅表现在抒情文记叙文中,也表现在介绍、评论外国文学的文字中。仅从他所赠的、我细读过的几本有关诗的书,以及一些零星发表于报刊的文章中,既可领略其大手笔的风采。他有深湛的中英文根底,加上一生勤奋,有关理论的造诣极深,审美情趣又高,因此他的文章就呈现出独树一帜的照人风采。读者在其文章中除获得丰富的知识之外,也不会忘记那种引人入胜的文采和从中得到的艺术享受。
  • 新贸易壁垒及其应对

    新贸易壁垒及其应对

    首先对国际贸易中的新贸易壁垒的成因、发展趋势进行了辩证的分析,了解其国际贸易中加强环境保护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向。应防止打着环境保护和实施社会责任的幌子,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这不利于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建立。主要阐述了新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应对策略、我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研究,介绍了技术性壁垒、绿色壁垒、蓝色壁垒的知识及应对策略。
  • 养性延命录

    养性延命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道欲裂

    武道欲裂

    远古遗地劣迹斑斑,残破神殿无人祭拜,苍天亦不能幸免,苟延残喘者更是继续潜藏暗处。世间条条大道皆能力证不朽,可当苍穹远古接连崩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秉承前世机遇,历经万古千载,势必愈战愈勇,铸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基业,成就永世逆天风采!
  • 只有青山不改

    只有青山不改

    本书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风起云涌。本书以明清交替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线,通过对历史人物金声桓、王得仁、李成栋、马士英、朱大典等人的刻画描写,深刻地反映人性善恶的两面性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