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8000000004

第4章 行为动作和心理究竟是什么关系(3)

其实,在生活中,这类的事例每天都在发生:

一个望子成龙的母亲,给孩子买了二个漂亮的小书架,于是孩子每次去书店都要买几本书,后来,孩子不仅爱买书、爱看书,还爱上了写作,长大后成了一名作家。

一对正在闹矛盾的夫妻,买了新居,搬进新房,两人都感觉应该以崭新的姿态面对生活,于是,夫妻俩和好如初。

一家工厂,因为车间环境太差,设备太陈旧,工人们总是消极怠工。

有一天,工厂购进了最先进的流水线,为了配上这条流水线,车间加大了亮度,随之,工人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生产效率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

诸如此类的现象,被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称为“狄德罗效应”,亦称作“配套效应”。就是说,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平衡。因为这一心理的存在,一件小小的物品、一个小小的改变往往能激发起一个人自我转化的内在动机,使其主动实现自我转化,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

“狄德罗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于“态度—依从—行为”法则:

态度会影响行为,行为在一些时候会决定态度。因此改变自己的一个切入点就是立刻去行动,一丁点的行为都会引发整个人生态度、性格和习惯的巨大扭转。此后也有心理学家用实验证明了这个观点。例如,美国心理学家艾克曼的最新实验表明,一个人如果总是想象自己进入某种情境、感受某种情绪,那么这种情绪十之八九会真的到来。一个故意装作愤怒的实验者,由于“角色”的影响,他的脉搏会加快,体温会上升。

正是因为“态度—依从—行为”法则的存在,詹姆士建议:“想要养成某种习惯,那就去付诸行动;想不要养成某种习惯,那就避而远之;想要改变一个习惯,那就做点别的事情来取代它。”

多年来,政府力劝人们使用汽车安全带(态度),但收效却不大,后来制定了法律,不系安全带视为违法,并让交警加大了监察力度,人们虽然发发牢骚,但还是系上了安全带(被迫行动)(行为)。过了一段时间,交警不再监察,人们反而觉得这项规章制度很好,能确实保证人的生命安全(态度)。

就好像我们平时去商店闲逛,终端导购送给了我们一包免费的沐浴露试用包(行动),当我们试用之后觉得它不错(行为),于是开始认真地看它的广告(兴趣/欲望),下次去商场的时候购买了这个牌子的沐浴露(态度)。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做促销活动时倾向于采取营销计划直接对消费者行为产生冲击,坚信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会形成他们想要的态度。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一个具体的行动,长期坚持行为(无论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下来,逐渐产生兴趣/欲望,是态度转化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态度和行为的关系上,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先有某种行动(无论主动或被动),长期的行为下来,养成自然而然的习惯后,开始真正改变态度。

不良心理导致不良的行为

心理健康的人,对一切事件会作出积极反映,而有些人,因为自身的经历,造成他们不能适应生活环境,在生活中处处与人格格不入或不相协调,给人一种“脾气古怪”的感觉,心理学认为,这样的人一定是患有人格障碍。这种人格障碍也称“心理病态人格”,患者常以固定的反应方式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在知觉与思维方面产生适应功能的缺损,增进自觉的痛苦,常常运用对社会不公正的、不得体的行为模式。可以说,一个人一旦有了人格缺陷,他在生活中就会做出对人不利的行为。

在现实中,有些人看似优秀,但优秀往往只是他的一面,在他的另一面,往往会存在异常心理和变态心理,这会让他在瞬间落入失败的深渊。

马克毕业于剑桥大学,毕业后在英国一家大公司上班,他工作努力,成绩突出,曾经多次获得过公司的嘉奖。在老板和同事眼中,他是出色的“好员工”。

可是,在2012年,马克因为残忍地杀死两位同事而被英国警方逮捕。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优秀员工变成一个杀人狂魔呢?

原来,马克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父亲在他三岁的时候因为贩毒而被捕入狱,从此就再也没有回来。母亲是个收入微薄的超市售货员,因喜欢酗酒,马克自小就和年迈的外婆相依为命。

贫困的生活和缺少父母关爱让马克内心充满自卑,性格变得内向、孤僻和倔强。他总喜欢独处。因为不善于交际,身边也没有朋友。工作上的成绩似乎暂时掩盖了性格上的缺陷,所以在很多人眼里,他还是个好同事、好员工。

在办公室里还有另外两个同事,马克和他们很少打交道。同事经常在办公室谈起自己漂亮的女朋友,因为马克从没交过女友,同事因此经常和马克开玩笑:“马克,你为什么不找一个呢?你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不仅如此,他们还建议马克穿的衣服不要再是那些“便宜货”,应该注意着装的品位。

同事的做法让马克感到羞辱,马克对他们充满怨恨。“迟早我会杀了这两个魔鬼。”马克不止一次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这天,马克的心情很不好,因为妈妈来电话说外婆病重了。巧的是,同事的女朋友来公司,恰巧碰见了马克,这更加刺激了马克。第三天,充满怨恨和嫉妒的马克伺机杀死了他的两个同事。

就这样,马克因为一级谋杀而被判终身监禁。

后来,英国犯罪心理学家分析了马克的犯罪动机发现,引发马克杀人本质原因不是同事的侮辱和嘲笑,而是源于马克心理上的缺陷。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证马克是一个性格自卑、内向、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因为马克有人格障碍,属于分裂型和攻击型,前者使他对人冷漠、语言怪异可笑,后者则使他脾气暴躁、具有攻击性。是不良心理让马克走上了不归路。

一个人的心理要是畸形发展,就难以正确估价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及自身应当采取的行为方式;难以对周围环境作出恰当的反应;难以正确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常常和周围的人,甚至亲人发生冲突;对自己的行为甚至超越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作出违反法律或扰乱他人及危害社会的行为。所以,在生活中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要是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就不能保证你的生活健康有序地进行。

心中的世界什么样,你的行为就会是什么样。一个人难免会遭遇不当的心理冲击,但一个心理成熟的人,能够在遭遇心理波折之后,迅速地调整自己。

凯瑟琳·赫本成名以前,有一场非常关键的演出,正是这场演出,使她一夜之间闻名世界。但在她即将出场的前十几分钟,她感到了无形的压力让她感到紧张,呼吸急促,觉得自己无法演出了,所有她知道的方法都试过了,她认定自己的嗓子出现问题了。她告诉医生说,她觉得自己将要瘫痪了,几乎没有办法移动。

医生也注意到了她的变化,并关切地问:“你怎么了?”

“我突然非常害怕,四肢无力。感到前所未有过的紧张,这一次的演出跟以前大不相同。”

“没关系,”医生安慰道,“你是一位实力派的艺术家,你只是有点紧张,一定能克服的。正好我这里还有种新药,可以克服情绪紧张,效果很好。”

接着,医生从药箱里取出针管和一小玻璃瓶药水,并用针管给赫本注射了药水。

医生做完所有的程序后,向赫本保证到:“这是一种特效药,效果会又快又好。慢慢坐下,不要想观众、想演出,放松放松。”

几分钟后,赫本真的平静下来了。

“太谢谢您了,这药效果真的很好。”赫本高兴地说道。

演出开始后,赫本信心百倍地上台,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后来在庆功会上,医生过去向她道贺:“恭喜你,这是你最精彩的一次演出。”

“谢谢您。”赫本说。

“不,你不要感谢我,你应该感谢你自己,我没有做什么。你知道吗?演出前我只是给你注射了一瓶生理盐水,没加任何药物。”

很多时候,心理上的障碍会毁了我们。要不是医生及时对凯瑟琳·赫本进行了心理疏导,她很难顺利完成演出。今天的人往往大都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如不及时卸去心理上的这种压力,很快你就会被压力压垮。所以,及时有效的心理调整是一个人必然的功课。

心理学家指出,孤僻、易怒、固执、轻率、自卑、焦虑、嫉妒等是最常见的异常心理,这些心理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行为。所以,我们一定要检查自己是不是有这样的心理,并及时清除这些不良心理,不让畸形的心理毁了我们的人生。

同类推荐
  • 怎么认识漂亮姑娘?

    怎么认识漂亮姑娘?

    读了《怎么认识漂亮姑娘?》你能学到克服恐惧心理的方法,这些方法经多次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全世界有上百万的人不敢跟姑娘搭话,即使是那些平时自信满满,在社交场合游刃有余的家伙,一想到要跟自己心仪的女孩子说话也会心有余悸。“别人会怎么看我?”诸如此类的社交压力,会让任何人踯躅不前。即使是你最终鼓起勇气走上前去,但怕被拒绝的恐惧心理也会让你在女孩子面前落荒而逃。还有些人因为这样的恐惧完全放弃了追求心仪女生的希望,而事实是,你完全可以不必这样。有了这本书,恐惧和犹豫都将成为过去,通过实践这些易行的策略,去街上、酒吧里、餐厅里、商店里挑一个女孩子搭讪,就跟点一杯咖啡一样,不费吹灰之力。
  • 内心的重建

    内心的重建

    重建,就是在深夜痛哭以后,抬头迎接黎明。改变认知,重建内心,提升人生格局。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知识更新迭代也越来越频繁,人们却越来越不知道怎么面对自己的内心。你有没有面对资讯海洋感到崩溃的时刻?你有没有为世界飞速发展、自己跟不上节奏而焦虑过?甚至面对现实,你是不是不知所措地在深夜痛哭过?人,终其一生,都会遭遇“破碎”、“崩溃”的情形,那么,我们该怎么办?潜心从事心理学研究20余年,进行一线心理咨询10多年、积累了大量案例后,维尼老师给出了答案:每个人都需要内心重建。
  • 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

    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

    《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一书告诉我们:女人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女人能更明白人情世故,懂得男人心理,能更好地获更多的人喜欢,更好地握住幸福。使女人发光的并非珠宝,而是心灵深处的智慧,而掌握好心理学就是智慧最好的体现。这本《懂心理的女人会和世界好好相处》一书意在教女人如何处理情绪、工作、人情世故、两性问题等的技巧,引导女人走向成熟,让女人学会利用女性的优势和独特心思,优雅而从容地应对一切。
  • 心理控制方法

    心理控制方法

    输掉竞争时,你可能不会想到对手做了心理暗示;做出决定时,你可能不相信自己掉入了惯性的陷阱;…………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一幕幕的心理战,不得要领往往南辕北辙,借力合力则游刃有余。当你资金不如人,条件不如人,并不表示你在实际生活中就会落败。本书为您深度剖析生活中处处用得上的心理战术。只要你能掌握对方的心理,掌握心理控制方法,就一定能旗开得胜!
  • 生命的巅峰(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生命的巅峰(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对于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和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调动自身的一切积极因素,健全自我人格,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享受人生幸福、追求人生的真正成功。这不能不说马斯洛的学说也适应了我们每一个追求人生成功者的需要。
热门推荐
  • 凤女漓烟

    凤女漓烟

    她是普通大学生,穿越到未知世界,卷入了一场波云诡谲的皇家争锋中。身不由己,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地前行,以为自己早已孤身一人……回首处,却见那白衣胜雪的男子,在不远不近处等待着、守护着她。她冷眼看着那些欢欣鼓舞,那些尔虞我诈,那些背叛与仇恨,不敢再相信……可唯有他,亦只是他……沐漓烟:漓江的孩子,名字里定要带着江水的气息,这样才不会在世事变幻中迷失自己,寻不到归家的路……寒雪玉:那日你为我取名“云舒”,冥冥之中便已是上天注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妻晚成,总裁你阴我?

    大妻晚成,总裁你阴我?

    大龄剩女麦穗为了不发生死而无“汉”这样的惨剧,决定奔三之前,麻利儿抓个男人把自己给嫁了。所谓近水楼台,不和青梅竹马有点奸情那多对不起大众?可是,她明明相中的是叶家老大,怎么稀里糊涂惹上了叶家的“小土豆”?!作为一个腿长,颜俊,娱乐公司总裁,叶东城是个浑身散发钻石光芒的纯种儿高富帅。可惜某个脑袋有坑的女人就是不识货!惹了他还敢不负责?岂有此理!“土豆儿,我们就当做什么都没发生,好不好?”“你见过咬过的包子,食堂还给退货的么?”“……”不就是亲了一下么,这就赖上了?“你不是喜欢我哥?嫁给我之后,就能天天看见他。”“成交!”可是,领证当天,麦穗放了叶东城的鸽子,消失的无影无踪。在民政局前的某男人咬着牙发誓,想甩开他?没那么容易!这辈子和她死磕到底!
  • 云中仙路

    云中仙路

    人生若是起跑线,边云衣就是一出生就站在终点的那个幸运儿,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修二代,资质,法宝,功法,她样样不缺。只是她从来没想到这样顺风顺水的日子也会有到头的那一天,金丹期的爹娘不知所踪,唯一的姐姐反目成仇,从百年一见的天才到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半妖。从云端跌落成泥,曾经恭维者也敢白眼相欺,边云衣唯有轻叹一句世事无常,只是看遍世间百态,悟得无上道法,她又怎么会如此轻易被打倒?云中有仙路,衣袂带影来!看小女子如何在浩大的修仙界里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封面:亟汁糖浆p.s.封面轻微剧透~
  • 妈咪不好惹,爹地请放手

    妈咪不好惹,爹地请放手

    冷情的杀手在失忆后竟然性情大变,让她不解的是这个冷漠腹黑的总裁竟然会和她有剪不断的牵连,最后竟然还弄出一个更加腹黑的宝宝!看来她这辈子注定是要栽在这对父子俩手上了,悲剧呀!
  • 贵州白族史略

    贵州白族史略

    白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在长期的发展演进中,白族与西南地区各兄弟民族互相接触和影响,互相渗透、联合和融合,大家在地缘与血缘上,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起为祖国的统一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 末世无限重生

    末世无限重生

    末世,假的。重生,假的。扑街,真的!简单概括,前期较治郁,后期偏搞笑。
  • 错点王妃:王妃喜爬墙

    错点王妃:王妃喜爬墙

    自古相府多美女,她汝慕言就是其中之一,汝家幼女,暮夏谷的传人,她看似柔弱,却斗的了皇后,修理的了蠢笨公主,这样聪慧的女孩自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原本以为可以逍遥生活,谁知这妖孽脑子一热,拿出一道圣旨就改变了她的命运。嫁给王爷,还是她的冰块脸的师兄!这样的买卖她得考虑一下。望着眼前古灵精怪,认真思考的丫头,他只是微微一笑提笔写下。世间三千繁花,敌不过青梅竹马,坐拥江山看天地浩大,不如与你执手天涯。
  • 万界帝君系统

    万界帝君系统

    莫名穿越,得到万界帝君系统,孟不凡明白了一件事情:主宰帝君至高无上,是万界的至尊,诸天的主人!名悟后的他,只能抬头望天,暗自叹息:“掌御万界,唯我帝君。”
  • 黄帝内经灵枢略

    黄帝内经灵枢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施公案(下)(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施公案(下)(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施公案》又名《百断奇观》、《施案奇闻》,是以清人施世纶(小说为施仕伦)生平为原型,敷演而成的一部公案侠义小说。施世纶,字文贤,清康熙年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