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8300000008

第8章 用心修学,修行长进根本在心(1)

古人提倡“教化”,教是传授知识,化是养成品德。在古人看来,一个既有知识又有品德的人才能够被称为君子。修行的目的是陶冶心性,塑造全面而优良的素质。所以,修炼内心的强大需要学习。在王阳明看来,人的长进是对素质自我培养,而培养的好坏,主要是看是不是用心。

拿什么培养自己的素养

在中国古代,一个读书人光识字、会写文章是不行的,必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读书人自然应以文章见长,那么学习这些“杂项”琴棋书画有什么意义呢?其意义就在于对自身素质的培养。

人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素质,对此王阳明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这句话意思是说:“如今,人们常常认为咏诗习礼不合时宜。这种观点极其庸俗鄙陋,他们又岂能明白古人推行教育的本意。”

古人推行教育的本意是什么?在王阳明看来,就是对人素质的培养。

古人要人做君子,因此就不能够只读书写字,还要涉猎到其他方面,譬如文艺,以此来陶冶心性,塑造全面而优良的素质。

其实不仅仅是王阳明看到了这一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们,对于素质教育不是也越来越重视了吗?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优良的素质呢?

在这一点上,王阳明在《启蒙之道》中早就给了我们答案。他说:

古时候的教育,讲授的是以人伦道德为内容,以后兴起了记诵词章的风气,因而先王的教育之义也就不存在了。现在教育学生,应该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唯一的内容。有关教育的方法,应当通过咏诗唱歌来激发他们的志趣,引导他们学习礼仪,借以严肃他们的仪容;教导他们读书,借以开发他们的智力。如今,人们常常认为咏诗习礼不合时宜。这种观点极其庸俗鄙陋,他们又岂能明白古人推行教育的本意。一般而言,少年儿童的性情是爱嬉戏玩耍而讨厌约束,犹如草木刚萌芽,让它舒畅地生长就能迅速发育,以至枝繁叶茂;若对其摧残压抑,它们只会衰弱枯竭。

今天,对少年儿童实施教育,千万要使他们欢欣鼓舞,内心愉悦,他们的进步自不会停止。有如春天的和风细雨,滋润了花草树木,它们抽枝发芽,自会茁壮生长。若经过冰霜的侵袭冻结,其生气受到挫伤,只会逐渐枯萎。

所以,通过咏诗唱歌的帮助,不仅是为了激发他们的志趣,也是为了使他们在咏唱中发泄蹦跳呼喊的情绪,在抑扬顿挫的音节中抒发忧郁呆板的感情,引导他们学习礼仪,不仅是为了严肃他们的仪容,也是为了使他们在揖让叩拜中活动血脉,强筋健骨。教导他们读书,不仅是为了开发他们的智力,也是为了使他们在反复的钻研中修身养性,在抑扬的诵读中明确志向。这一切都是为了在他们的志向上因势利导,在性情中调理保养,通过潜移默化,消除他们的鄙吝和愚顽。这样,渐渐使他们的行为符合礼仪标准,但不感到难受,在不知不觉中性情达到合宜适中。这就是先王推行教育的深刻内涵。

近代那些教育儿童的人,每天只是督促学生句读和课业练习,要求他们约束自己,而不知道以礼仪来诱导他们;只希望他们聪明灵巧,却不知道以善来培养他们;把犯错的学生当囚犯看待,只知道鞭打绳捆。如此,少年儿童只把学校当成监狱而不肯上学,把老师当成仇人而不想看到。于是,他们就借机逃学,以便嬉戏耍闹,撒谎捣蛋,以便能肆意顽皮,逐渐趋向轻薄下流。

如此,就在无意中驱使他们作恶,但又希望他们为善,二者只会抵触,岂能行得通?我的教学观点,其用意正在此处。我忧虑世人不理解,把我当成迂腐。再者,我即将离开此地,所以,我特地再三叮嘱,希望你们这些为人师表者,一定要理解我的用意,并永远遵守,不要因为世俗的言论而更改了我制定的规矩,这一切也许能起到“蒙以养正”的功效。

千万谨记在心!

从上面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如何培养人们优良的素质的问题,王阳明着重提出了三条建议:知识教育、礼仪督导和性情培养。

知识教育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人无知而无礼,心中有了知识,内心就自然而然会对他人对社会产生礼敬之念。

礼仪就是道德规范,儒家将君子做事要合乎礼,而王阳明在传授心学的时候,虽然提倡徒众解放心性,但同时也教导徒众要有礼。人的行动有礼仪做规范,就不会做出太出格的事情来。

最后,人的性情也很重要。人有什么样的思维,说什么样的话,做什么样的事,这些完全都是由心性来决定的。通过后天的培养让人的心性变得圆润而温和,那素质的问题就自然而然迎刃而解了。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人最好的事业是塑造自己,让自己拥有良好的素质,这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也是像王阳明这样的先贤对我们的要求。

不要阻塞知识的通道

有句话说:“学得越多了,越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知道得越多,越能了解世间知识的广博,进而明白自己的无知。

话虽这样说,但真正能够因为知道得多而知道自己无知的人却凤毛麟角。在社会上,我们见到更多的是有了一点知识便自以为无所不通,进而不思进取的人。

王阳明说:“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在王阳明看来,人一旦到了这样的境界,就如同内心被阻塞了一样,对人生是没有一点好处的。王阳明把心比作是一个天一样广博的深渊,广博到世间万物无不能被它所包容,然而有些人的心却被私欲所蒙蔽了,进而也就让心失去了它本应该有的包容,从此便再也没有接受的能力了。

王阳明这话对不对呢?我们必须说这是对的。在历史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人,他们饱学多识,以学问闻于当世。然而在取得了一定的名声之后,他们慢慢开始自傲起来,觉得世间“没己若者”,进而排斥、打压新的知识,从而从文化的引领者渐渐变成了阻碍历史前进的人,譬如我们都熟悉的大科学家牛顿。

毋庸置疑,牛顿是17世纪英国乃至于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发现的三大力学定律是很多学科的基础,而他对于数学、天文学也有其突出的成就。因为学识渊博且成就令人瞩目,牛顿在中年的时候便已经享誉欧洲,并被英国王室封为爵士,成为英国人心目中的偶像。

然而在取得了这些成就之后,牛顿那颗原本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心渐渐开始蒙尘了。晚年的牛顿将大把的精力放在炼金术上,并且打压在科学界有所成就的后辈,这一切都给牛顿这个伟大的名字蒙上了阴影。

牛顿为什么沉迷于炼金术,人们猜想是出于对金钱的渴望,而打压科学界的后辈,那恐怕就是出于名声了,他不想有人超过自己。可以说,名和利最终堵住了牛顿的心,让晚年的牛顿不再能够接受任何东西,而一旦接受不了新事物,晚年的牛顿便再也创造不出什么了。

由此可见,无论是知识也好,其他方面也罢,人要是想让自己获得更多,那就要抛开心中的杂念,把心敞开,也就是上面王阳明所说的“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王阳明说这番话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呢?

王阳明的学生黄直向他提问有关于格物致知的问题。黄直问:“先生,格物致知的主张,是随时格物以致其知。那么,这个知就是部分的知,而非全体的知,又岂能达到‘博博如天,渊泉如渊’的境界?”

对于这个问题,王阳明回答说:“人心是天渊。心的本体无所不容,本来就是一个天,只是被私欲蒙蔽,天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心中的理没有止境。本来就是一个渊。只是被私欲窒塞,渊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如今,一念不忘致良知,把蒙蔽和窒塞统统荡涤干净,心的本体就能恢复,心就又是天渊了。”

见黄直不甚了了,王阳明又指着天说:“就像咱们现在所看到的天是明朗的天,在四周所见的天也仍是这明朗的天。因为有许多房子墙壁阻挡了,就看不到天的全貌。若将房子墙壁全部拆除,就总是一个天了。不能以为眼前的天是明朗的天,而外面的天就不是明朗的天了。从此处可以看出,部分的知也就是全体的知,全体的知也就是部分的知。知的本体始终是一个。”

从王阳明的话里,我们能够品味出他对于内心的看重。王阳明对弟子的教诲,本意是要让弟子从内心入手。他教导弟子要净空天渊,就是把心灵的种种私欲通通清理干净,须知“私”使人狭隘,“欲”使人浮躁,一个既狭隘又浮躁的人,自然是什么也装不下什么也学不会的。

我们要向王阳明学习的就是切忌偏私,不能因为内心的自傲、自卑和自满而阻断了我们的学习之路。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人不学习就不可能有进步,而想要学,学得会,那首先就是要回归质朴,让自己成为一个能够装得下知识的人。

识得本心,才能开悟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意思是如果不知道种种杂念、妄想、烦思的要源本自内心,想去外界去寻找清净,无论学到多少修行的方法,都是没有用的。王阳明据此解释说:“有些修行做功夫的人到达了清净的境界,没有杂念妄想,但是,见解不透彻,认为清净才是道,认为不清净、不空则不是佛法,于是,自己把自己给障碍住了,‘故于圆觉而不自在’,对于不垢不净的圆觉自性没有认识清楚,执著于空,执著于清净,不能自在,不能算是大彻大悟。”

王阳明的意思是,在修行的路上,如果为了学佛而去努力追求清净,对俗事不闻不问,对俗人不理不睬。执著于这种清净,反而是达到一心清净的障碍。

有一天,禅宗四祖道信与五祖弘忍渡过滚滚长江,到庐山云游。随后,他们乘坐轻舟,顺江而下,来到白下。他们弃舟登岸,来到了五色祥云笼罩的牛头山。里有一座幽栖寺,比较有名。他们问寺里的僧人们:

“这里可有道人?”

早期佛教往往将佛法真谛称之为“道”,所以,僧人也称为“道人”。

后来为了避免跟道教的道人混淆,才改称僧人。但道信所问的“道人”显然不是一般僧人,而是上了境界的得道之人。

一个僧人不高兴地说:“出家人,哪个不是道人?”

四祖道信一笑说:“请问哪个是道人?”

道信的话话里有话,是啊,剃个光头不等于心清净了,心不清净,何称“道人”?那位僧人心里发虚,不敢答腔了。

一位老僧悟性较高,想了想,说:“从这里向深山更深处走十里,有一个名叫法融的僧人独自住在那里。他每天只是坐禅,见了人从不理睬,所以大家都叫他‘懒融’。据说他打坐时,有白猿献果、百鸟衔花的神异,他莫非是道人?”

道信师徒翻山越岭,来到法融修道的地方。法融对他俩视而不见,端坐如故。四祖不动声色地说:“观是何人,心为何物?”

过去禅师之间常互参话头,也就是考较对方领悟佛法的境界。道信提出话头,法融无法应对,知道遇到高人了,便乖乖地站起来。

道信又问:“除了这里,还有更清净的地方吗?”

法融一楞,这里空山无人,没有任何俗事缠身,已经十分清净了,哪里还有更清净的地方呢?其实道信的意思是,你固执地守在清净了,为了所谓清净忙得不亦乐乎,内心已经很不清净。可惜法融听不懂,错过了一次开悟的机会。法融将道信师徒引到他认为更清静的地方——他安歇的草庵。由于他平日与虎狼为伴,所以他的草庵前猛兽乱窜,很是吓人。道信故作惊恐,举起了双手。法融疑惑地问:“你还有这个在?”意思是说,你是一代宗师,还有恐惧之心吗?

道信反问:“你看到了什么?”意思是你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法融仍没听懂,他拿起一只瓦钵,去给道信师徒盛泉水来喝。道融趁机在法融经常打坐的石凳上写了一个“佛”字。法融端水回来,刚想落座,忽然发现自己差点坐在“佛”上,惊然一惊,跳起身来。

道信笑问:“你还有这个在吗?”

法融不禁打了个寒战,终于感受到了禅的机锋,跪倒在道信跟前,请示禅的真要。道信说:“千百万法门,同归于方寸之间;无数美妙的德行,也都源于心灵。佛法所说的戒、定、慧,以及神通妙用,你都自然具备,这一切都不离你的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无二无别。”

法融还是有些疑惑:“如果此心作观想修行的功夫,因外境干扰而生起烦恼时,如何对治它呢?”

道信说:“外境本来就没有好恶、美丑、静闹等分别,所有的差异都是因自心而生。我们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外境才会出现差别。比如,我们认为污泥很脏,美丽的莲花只有在污泥中才能生长;你若好心好意将泥鳅放在清水里,它只会死亡。我心若不起波澜,烦恼又从何而生呢,心灵平静如镜,便能平等观照外界一切,你就遍知无遗了。尽管天上风云变幻,你只要随心自在,无须对治,自会风消云散。”

法融终于大彻大悟了。他一改往日“懒”的习惯,开门授徒,讲经说法。

在现实中,有些人以为读书就是一个人的事,或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不是学习,而是偷懒,学问不会有长进,境界不会有提高,无法识得本心,难以有修行到更高的层次。所以,在提升自己的过程中,一定要识得本心,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在修行的路上,如果为了学佛而去努力追求清净,对俗事不闻不问,对俗人不理不睬。执著于这种清净,反而是达到一心清净的障碍。

同类推荐
  •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竟业旬报》——“重要出发点”、《新青年》——自此“暴得大名”、《努力周报》——“忍不住谈政治”、《新月》——争人权的“斗士”、《独立评论》——“诤友”与“诤臣”之间、《自由中国》——勉为其难的“教父”、言论自由与个性发展、言论自由与人权保障、言论自由与民主宪政等等。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 菜根谭

    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万历年间隐士洪应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集儒、释、道三家之思想精髓,涉及修身、处世等各方面内容,雅俗共赏,受到了文人学者和市井阶层的广泛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按照为学励志、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若干主题,对《菜根谭》原作进行重新编排,加以现代文翻译和评析,并精心选取任伯年、吴观岱、程璋、徐悲鸿、陈少梅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作插图。希望读者能在文与画的双重熏染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科学社会主义研究Ⅱ(第20卷)

    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科学社会主义研究Ⅱ(第20卷)

    本卷是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第II卷,所收录的文章从社会主义的角度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战略、革命形势、革命条件和革命任务等问题,研究了工人阶级的产生、发展、历史地位和现状,探讨了工人运动的历史发展,也对国际工人运动史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分析。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1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15)

    2015年,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家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收到全国科研院所和高校师生的征文130多篇,本书收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坛发言和优秀征文31篇。内容涉及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等多个方面。
热门推荐
  • 小羊不好惹

    小羊不好惹

    他用千年灵力和邪神打赌,只为救爱人一命。可为什么,他还是只能眼睁睁看着爱人死去?既然这个世界容不下他和他的爱人,那,就把这个世界毁灭好了!言情小说,言情小说,言情小说。修炼升级不是主流,打架也不是主流。
  • 帝国再起

    帝国再起

    明朝末年,北地狼烟四起,江南歌舞升平。世界东方,海洋贸易,繁花似锦,重商主义的胚芽在银山之下破开种皮。甲申国难,清军破关而入,中国分崩离析。铁蹄踏处,烟雨楼台,俱成灰烬,华夏民族的未来于黑暗之中浴血沉沦。大厦倾覆,独木难支,穿越者以文官之姿逆势崛起,吹响汉家文明复兴的最强音!已有270万字完本作品,人品保证,请放心收藏、订阅。
  • 荣宠

    荣宠

    云朝,乾德八年,帝大昭天下,按祖制广招秀女充裕后宫,繁衍皇家子嗣。她本无心,却一朝得幸,卷入后宫波谲云诡的争斗之中。庭院深深,多的是明眸善睐的虚伪、尔虞我诈的纷争。直到情爱错付,姐妹反目,她才真正明白,深宫之中,唯“权宠”而已。且看锦绣朱门之中,平凡宫妃沈云衣如何从一介不入流的宫嫔成为一呼百应的旷世宠妃,演绎古代版宫廷升级记,成就后宫女人传奇。驭皇帝、斗诸妃、除异己、惊艳后宫,步步荣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天女王

    逆天女王

    叶茜作为一个天文爱好者,穿越之后,自己出现在了一个空旷而神秘的世界里......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一场梦
  • 完美蜕变:冷面伪天使

    完美蜕变:冷面伪天使

    她,因为被抛弃,用冷面伪装了所有。一个是在她最孤单的时候,陪伴在身边的阳光校草;一个是在她最绝望的时候,给予她勇气的邪魅王子。在不断的蜕变之后,最终,她会如何,她和他们之间又会如何……【阅读愉快】
  • 谁说离婚不能爱

    谁说离婚不能爱

    正剧,略带高干风,略带种田风,微微有点慢热,但会越来越精彩!丈夫出轨,小三儿找上门她坚持要离婚,从家人到朋友,却没有一个人支持她只因她的丈夫,是大家眼里的模范丈夫,年轻英俊,事业有成,典型的绩优股!母亲说:“凭你这个条件,能找到他这样的男人,简直就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了!男人嘛,偶尔失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心还在家上,你不要不知足!”父亲说:“我们家祖上三代都还没有出过离婚的人,你趁早死了离婚的心,省得丢我们家的脸!”姐姐说:“你就作吧,失去了他这么好的丈夫,明儿有你哭的!”弟弟说:“哪个男人不花心,何况你原本就配不上姐夫,真离了婚,看还有谁要你!”朋友说:“千万要慎重啊!”…………面对大家的质疑,她仍坚持离婚,并且以找到一个有长相,有事业,有专情的“三有好男人”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谁说离婚不能爱!推荐新文《恨—宠》:琉璃纹的现代玄幻《无敌女夫子》:(永久免费的精彩好文哦,亲们千万表错过了,O(∩_∩)O~)月七儿《蜜爱傻妻》:闲听冷雨《离婚不打折》倾城殇《蹲墙誘相公》:潇湘非倾城《总裁兽宠》:陌上纤舞《一等贵妇》:大神懒离婚《绝色妖女》:琉璃纹《无敌小后妈》:月色阑珊《离婚之后》:强推好友轩辕翔的无敌新文《前妻》:(翔的文都非常好看,文笔也很好哈,亲们表错过了哦,O(∩_∩)O~)推荐琉璃纹的精彩好文《无敌女夫子Ⅱ》:(接第一部免费文而来的,非常精彩哈,亲们表错过了哦,o(∩_∩)o)
  • 喜欢你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

    喜欢你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

    你爱过一个人吗?你为了能够与他并肩而立而努力使得自己变得更优秀过吗?开始时的仰望,后来的心碎,读大学后的变身,皆因为深爱一个优秀的人。但是等她终于万人瞩目,等她终于自以为能和他相互辉映。他的心态却变了,变得多疑,变得没有安全感。转换角色的爱最终能否在一起?
  • 豪门劫:女人最痛

    豪门劫:女人最痛

    找份好工作然后找个大款嫁了是她的人生目标,为了忘记旧爱带来的伤害,她选择相亲,在一次醉酒后,她竟然跟个陌生男人发生关系,还弄出了人命……他身边美女如云,竟为了个女人而日夜失神,女人,他大把,唯独这个女人他不能放过。……嫁入豪门,山鸡变凤凰,令人百般羡慕,没想到是万劫不复的开始……妒忌、猜忌、阴谋……让她失去所爱。爱恨纠缠,折磨着他的心身,误会和误信他人谣言,他给了她一张离婚协议书,在她最无助的时候,是他给了让她依靠的肩膀,爱过、恨过、伤心过、绝望过……一段爱恨交错的感情最终何去何从,……刚开不久的读书会:186117267,欢迎各位加入!喜欢小迷的劣作就点一下收藏,嘻嘻!求荷包,求花花,求各种......
  • 有眼无敌

    有眼无敌

    秦胜的右眼因为触电变异了!变异主方向是看见过去,这让他透过时光,看到了数之不尽的大小秘密。毫无头绪,没人能破的离奇命案真相;挥手之间,让江河倒流的绝代武道高手;深埋地下,不知多少岁月的惊世远古宝藏;形态万千,跨越时空而来的狰狞恐怖怪物。甚至看到了消失的文明、沉没的陆地、飞天的神魔、破碎的星辰……所有的过去秘密,全都在他右眼视野内,清晰重现!……(本书纯属虚构,请勿与现实对照,新人新书,扣求推荐订阅!)
  • 茶隐出世

    茶隐出世

    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小城青年修文,因为一场茶艺大赛意外进入上层社会。在“贵人”的安排下,得以结识名商政要,夺冠后在商界大佬的加持下投身商海。商场如战场,修文得以阅尽三教九流,品评人生百态以及各类恩怨情仇。就在他回到家乡,以为可以过安静日子时,对手却从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他致命一击。人生如梦,但有些伤害是一辈子也弥合不了的。